的元宵节是法定假日吗

2024-05-13

的元宵节是法定假日吗(精选14篇)

的元宵节是法定假日吗 第1篇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食品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长刘昕建议,将每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设立为法定假日。他表示,将国家宪法日通过一种文化仪式进行渲染和体现,更容易起到产生共鸣的效果。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设有宪法节之类的节日,如丹麦、西班牙、日本等将宪法日作为国家的宪法节,全民放假休息。

获网友一边倒支持

记者注意到,上述将国家宪法日、重阳节、元宵节列为国家法定假日的建议,几乎获得了网友一边倒的支持。

凸显宪法重要性、增强法治教育,成为民众支持国家宪法日放假的主要理由。网友“殷建光”指出,国家宪法日设为法定假期,公民可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接受宪法教育,有利于树立宪法的尊严,增强民众文化上对法治的认同。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则成为网友支持元宵节、重阳节放假的一致说法。网友“梦重庆”表示,支持元宵节放假,这可以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还有网友表示,清明、端午、中秋都已被纳入法定假日,而元宵节还没纳入,不要等到像端午节那样被韩国抢去申遗才重视。网友“桦树林”说,支持重阳节放假,这会为形成更好的尊老、敬老、孝老的社会氛围创造必要的条件。

不过,也有网友表达了不同看法。网友“刘少华”认为,国家宪法日设为法定假日,则意味着宪法日和休息等同起来,很可能会造成公民的休假意愿大于学习宪法意愿的尴尬局面。

另外,网友“蜗牛战龙虾”指出,重阳节放假一天,在外打工的子女会回家看父母?还不如春节假期多一天,让子女多陪父母一天。

增加假日提升幸福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在接受 记者采访时表示,把国家宪法日、重阳节、元宵节设为国家法定假日,这可以让人们有更多时间去策划、参与相关纪念活动,也增加了假日总量,提高了公民的基本福利。

当前,中国现行法定节假日有11天,分别是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

“但是,放假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刘思敏指出,上述建议的积极之处是,意识到假日的增加有助于提升民生幸福感。在带薪休假没有普遍落实的情况下,要通过增加法定假日,来保证民众对长假的迫切需求。

有评论指出,放假只是形式,节日最重要的功能在于不忘却的纪念,实现节日的初衷,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化仪式活动进行渲染,从而起到产生共鸣的效果,要防止其演变成人们仅仅停留在旅游、购物和娱乐的一个节假日。

的元宵节是法定假日吗 第2篇

一般过完年后,元宵节又要来了,大家都关心20元宵节放假吗?

年元宵节是2015年3月5日 农历 正月十五 星期四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这天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等习俗。详情请看: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以及传说。

很遗憾的告诉大家:2015年元宵节不额外放假。

目前,元宵节还不是法定节日,这个元宵节和春节挨得太近了,刚长休完,没必要又放假吧。呵呵,但这个节日还是一个传统节日。

当然,这是小编推断的2015年元宵节不放假,但是2015年放假安排时间表官方是在底公布的`,假如放假,那小编推断的2015年元宵节放假安排时间表为2015年3月5日(周四)、2015年3月6日(周五)、3月7日(周六)放假,2015年3月8日(周日)上班。

的元宵节是法定假日吗 第3篇

引言

自1999年法定假日颁布以来,我国法定假日旅游出行现象就格外火爆。假日旅游有力地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与此同时,法定假日旅游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强烈关注,尤其引发了旅游学界对法定假日旅游的热烈探讨。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对法定假日的休假时间进行调整,从而使公民的出游习惯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我国法定假日旅游概况

(一)时间分布

在新的法定假日休假制度下,公民的短假出游时间更倾向于“五一”节和端午节期间。而公民长假出游时间更倾向于“十一”,因为“十一”正值夏秋交替,气候适宜,加上时间较长,更吸引人们出游。当然,选择在春节出游的人群也变得越来越多。

(二)旅游方式的选择

由于自助游具有方便、灵活、自由的特点,公民在选择法定假日期间的旅游方式时更倾向于自助游。此外,随着汽车在老百姓家中越来越普遍,所以人们在选择出游方式时偏好自驾游,加上近年来黄金周时各省市高速公路免收过路费,也成为吸引公民选择自驾游的原因。相应地,公民选择旅行社组团出游的方式逐渐减少。

(三)消费状况

随着法定假日旅游消费的全面活跃,游客消费意愿有所增长。一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二是旅游企业刺激消费的各种举措。尽管如此,根据全国假日办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2013年“十一”黄金周人均消费同比增长平均不足2%,这反映出旅游者整体消费水平增长仍较缓慢。

(四)旅游出行距离

法定假日制度调整之前,公民出游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春节、“五一”和“十一”假期。由于放假时间相对较长,人们可以选择距离较远的目的地旅游。而新休假制度的调整,公民进行长途旅游的机会相对减少,短途旅游的机会相应增加。

二、我国法定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不便利

在法定假日旅游期间,旅游交通工具运输压力明显增大,交通设施超负荷运转。经常出现大量游客滞留景区,造成“进不去又出不来”的情况。由于购票人数过多或者售票系统故障等原因,还可能造成“一票难求”的情况。

(二)安全问题是隐患

一方面,经历了长时间的淡季,景区内的部分旅游设施突然启用,就要大客流、长时间地运转,这给旅游设施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大考验。另一方面,游客的短时集中入驻,给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也带来了挑战。

(三)旅游产品供给短缺

游客的过分集中,给旅游目的地的接待部门造成了压力,出现了住宿不尽人意,伙食、用车标准降低,临时变更参观线路等一系列问题。而一旦旅游企业盲目增加旅游产品供应,在法定假日之后,假日市场又恢复到以往的疲软状态,多余产品就此闲置,使得企业的资源利用率下降。

(四)旅游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大

法定假日旅游期间,由于游客数量高度集中,景区人流涌动和资源缺乏,景区内的不法经营者借机擅自提价和变相涨价、擅自收费、虚高定价和虚假折扣。这种扰乱市场秩序和危害行业的做法,虽然能一时获益,但明显不利于假日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会严重影响旅游行业的信誉度和满意度。

(五)景区环境被破坏

一方面,由于大批游客的进入,导致排放的废弃物过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形成污染。另一方面,由于游客的大量接触引起环境破坏。客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环境的保护。诸多不文明行为都会给景区内的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六)旅游接待质量下降

首先,旅游企业轻易承诺,实际操作中却难以兑现。其次,部分旅游企业员工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引起游客投诉。最后,游客与旅行社之间的协议内容不明确。这些情况将会严重影响旅游地形象和行业声誉。

三、解决法定假日旅游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宏观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应严格执行《旅游法》,杜绝企业不法经营,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旅游者权益,保障旅游业正常有序运作。在处理假日旅游活动乱象时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此外,应加强宏观管理,尤其是旅游热点热线和国有企业的监督检查,削弱行业和地方性保护措施,尽力将旅游企业推向市场,使其在市场机制下真正做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旅游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倚仗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旅游设施,二是软件——旅游人才。旅游设施陈旧可以投资建设,而要想拥有旅游人才却需要长期花费财力、物力来培养。因此建立一支满足市场需要、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都过硬的高素质的旅游人员队伍是当务之急。

(三)提高接待能力,开发新产品,缓解供需矛盾

旅游企业应根据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进行分类经营,靠特色和个性吸引不同群体的游客。根据地理因素、人口统计特征、旅游者心理因素和购买行为特征等标准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扩大景区景点的容量。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也可以缓解一些旅游热点的压力,创造长远的发展空间。

(四)做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

首先,景区景点采取先进科技手段加强对风景、文物等的保护。例如对核心景观加筑铁网进行阻隔,防止游客攀爬、触碰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对博物馆的珍贵文物等安装玻璃罩,从而避免游客呼出的二氧化碳对其的腐蚀。其次,为防止游客过多造成对景区旅游资源带来的危害,应把客流量控制在景区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最后,旅游景区内应组织专门的监管人员队伍,提醒游客自觉遵守景区内的规章制度。

(五)健全旅游市场信息系统

其一,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提供各项信息预告服务。通过媒体定期向公众发布各景区景点的客流状况,减少公众出游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二,建立专业的旅游信息网站。把全国各省市的游客旅游意向、景点信息、接待能力、组团情况等信息及时录入该网站,通过统计向旅游者和旅游企业发布各景区景点的游客容量、交通客运、住宿接待等情况。第三,在机场、火车站等公共交通枢纽场所设立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多方位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引导旅游者的流向。

(六)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安全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公众拥有安全意识才能产生安全行为。旅游企业及相关部门应加强旅游安全的宣传教育,增加游客对旅游活动过程中潜在危险的了解,提高游客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患于未然。

四、结语

法定假日的丰满与骨感 第4篇

一种周期性的“舆论热病”正在中国流行,发病周期在若干长假前后,病症表现为众专家忽然与最广大的草根网友形成强烈共鸣,迅速建立统一阵线。他们的共同诉求是请国家给我们多放假,比如“恢复五一黄金周”。

专家是严肃的,网友情感是真实的。但局面仍然让人困惑:难道这仅仅是因为,中国骨感的法定假日体量,完全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丰满的假日需求吗?

一国法定假日多少合适,无法通过“科学的计算”得出。很多时候,人们可以说,当假日数低于或超过了某个数字,就可能造成风险,比如法国曾尝试“每周休三”的方案,最后被废止。也就是说,一国法定假日的数量,只有“合适”的,而没有“正确”的。

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似乎也很难得出法定假期多寡与经济发展水平高下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比如瑞典、法国,就算在经济危机期间,也是跳舞、休假、骑马一个不落下。再加上各国经济体质差异甚大,难有一致结论。从国民权利角度看,更是千差万别,有各自的平均基准。

顺便说一句,在援引国外法定假日案例时,舆论注意力通常都放在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却很少注意那些失败到惨不忍睹的案例,这似乎已经不能用“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来解释。

既然假期数量没有“科学”的,只有“合适”的,一国法定假日数量确定的路径,就应该更多地体现为利益相关方多方博弈,而不是通过闭门造车的顶层设计来实现。

但是,既然所有人都同意增加法定假日,那还博弈什么呢?

这正是问题所在。首先,众口一词之外,其实还是有很多声音陷入了沉默的螺旋。比如说,自由职业者并不欢迎带薪假期的增加,这实际上使他们自己的所得相对降低。

再比如,一些较底层的打工者,特别是计件绩效的,其实也不喜欢增加假期,更不喜欢减少加班。不是他们愚昧无知,这是他们计算了自己的成本和所得后,做出的正确选择。

再如小企业主。虽然宏观上看,经济与假期数量并不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但在中国经济的微观层面,在现有经营环境下,企业主必会受损,并把损失通过种种形式转嫁给职工,这部分人的利益诉求被忽视了。

在很多人眼里,法定假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福利公地”,先拿到手再说,不要白不要,哪管假期归来的各种窘迫。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博弈机制安排仍然薄弱,导致假期数量的确定,难以找到真正的平衡点。美国法定假日就只管政府雇员,企业员工的假日标准,由工会和企业主来谈。中国缺少这种博弈安排,软弱无力的职工,必然倾向于将这块自己难以得到的权利视为“公地”。

中国民间社会的自组织功能尚不发达,并且受限于种种因素,常使民意的表达与汇总出现变形。在公民社会发育不足的前提下,这种申诉一定最终喊向政府。

怎样才算是正确的法定假期确定机制?简单地说,要能区分假期的国民权利与福利属性,对假期需求提出更多元化的解决路径,国家法定假期保证基本权利,同时放权给各省区市,制定符合区域发展水平的补充假期方案,其余交给市场解决。否则,法定假期的“舆论热病”,定将反复发作。(支点杂志2015年5月刊)

元宵节是法定假日吗 第5篇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但不是中国的法定节假日。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是国家的法定节日。

在我们并不遥远的记忆中,所谓“过年”是以元宵节璀璨的烟花作为结束,令人遗憾的是,首个月圆之夜,烟花依旧,节的味道却黯淡了许多由于元宵节未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多数人还要为生计奔波忙碌。

如果说大年初一讲究的是团圆相守,元宵节追求的则是尽情狂欢元宵节俗称“闹元宵”,一个“闹”字尽显百味。然而,由于俗事缠身、欲休不能,不少人恐怕没有事件和精力“闹元宵”,随之而来的只有“闹心”。

近年来,传统节日的式微有目共睹,乃至于很多专家学者纷纷振臂高呼“传统节日亟待抢救”,此中声音虽然振聋发聩,但却似乎总摆不脱应者寥寥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寻常人等想要觅得一个公共假日尚不可得,奔波忙碌之余,何以承担起“拯救民俗”的庞大历史使命?

实际上,普通民众并不缺少仅供休闲的周末,但却缺少一个联络亲情与友情的纽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早已成为国家法定假日,何以唯独遗落了元宵节呢?赏花灯、观社火之类民俗活动,如果没有一个可靠的假日为支撑,公众是否能够得以成行?无论从假日经济抑或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元宵节似乎都需要一个假期。退一步说,在元宵节放假的呼声日渐高涨,而一时还无法立刻做出改变的现实背景中,能否与相邻近的双休日作出调休呢?由此不仅不失为对民众呼声的直接回应,更是一种稳妥的过渡。

的元宵节是法定假日吗 第6篇

国家法定假日指的是国家规定放假的日子。法定假日,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需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者小时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二、春节:2月15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11日(星期日)、2月24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5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8日(星期日)上班。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28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18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六、中秋节:9月24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正因如此,在中国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每到元宵节期间,人们都会走出家门,涌上街头,除了闹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敲舟山锣鼓……其中,有很多风俗和活动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同庆佳节,让广大群众参与,共同享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的审美记忆。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元宵节吃汤圆,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团圆圆,还有御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元宵汤圆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虽然已过,但天气乍暖还寒,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糯米汤圆外型圆圆的,里面带馅或实心,在北方叫元宵,到了南方则叫汤圆。元宵汤圆可以有很多花样。尤其带馅的品种最多。

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

元宵节的习俗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2、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3、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4、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 法定节假日放假的规定

★ 法定节假日加班计算

★ 春节法定放假安排

★ 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怎么算的

★ 端午节国家法定放假通知

元宵节是法定节假日么 第7篇

元宵节不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以及中秋节。元宵节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汉朝。按照传统来说,元宵节是第一年元月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有着仅次于春节的地位。

元宵节起源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元宵节十大习俗

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二、“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三、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四、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五、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六、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七、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八、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九、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十、逐鼠

除夕是法定节假日吗 第8篇

1月27日至202月2日调休,放假7日。

1月28日(初一)、1月29日(初二)和1月30日(初三)这3天为法定假期。

1月22日(星期日)、2月4日(星期六)上班

重阳是法定节假日吗 第9篇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明确了节假日安排,元旦、春节、清明节、国际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为法定节假日。对于部分妇女节、儿童节、建军节将部分公民放假。

重阳节的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节食俗

吃花糕

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 “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的含义在里面,比较吉利。

吃蟹

重阳佳节正值九月,秋菊飘香,螃蟹膏黄美味,肉质细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节。古人有诗云:“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饮菊花酒

重阳要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 同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历史含义是:认为它是延寿,不老的美称。 民间将九月也叫“菊月”或“菊节”。故赏菊是重阳不可少的活动。

吃羊肉面

“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重阳节的故事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

”庄 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端午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吗? 第10篇

2015年放假安排时间表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5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1月4日(星期日)上班。

二、春节:2月18日(除夕)至24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15日(星期日)、2月28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5日放假,4月6日(星期一)补休。

四、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五、端午节:6月20日放假,6月22日(星期一)补休。

六、中秋节:9月27日放假。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2015年端午节放假安排时间表

2015年6月20日至6月22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20日(星期六,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6月21日(星期日)公休

6月22日(星期一)补休。

端午节历来是中国很重视的传统佳节,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了人们在端午节放假里最先能想到的东西,随着人们对传统佳节的日渐重视,端午节重新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015年端午节放假和以往一样,也是放一天,然后把大礼拜调整过来,形成连续休息三天。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从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9月3日是法定节假日吗 第11篇

9月3日全国会放假吗?以后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会被列为法定假日吗?国务院安排9月3日放假1天是为了广大民众参与到这盛大的纪念活动中来。因此,209月3日放假1天是特殊情况,之前每年的9月3日不曾放假,之后的9月3日也不会放假,除非像年抗战胜利70周年这样的大庆,还有可能放假。20是抗战胜利71周年,不逢五不逢十,并非大庆,故年9月3日不会放假。

也有网友说依照2015年的抗战胜利日纪念盛况,抗战胜利纪念日很有可能成为法定节假日,这样的话,2017年9月3日还是有可能会放假!

三八妇女节是法定节假日吗 第12篇

三八妇女节是法定节假日吗?

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三条的规定,“三八”妇女节是属于部分人员放假的节日,三八节当天女职工放假半天。

但是如果遇到周六或周日的,并不补假。

三八妇女节来历

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蓬勃发展,资本家开始雇佣女工,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女工和男工同样的工作时长以及同样的工作强度,但是女工和男工没有同样的报酬。女工每天大概要工作16-17个小时,并且没有任何休息日,近况十分悲惨,妇女的劳动力完全被资本家敲骨吸髓,压榨殆尽。

就在1908年3月8日,具有觉醒意识的1500名妇女在美国纽约市游行,强烈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并且一定要提高劳动报酬,并且还为自己争取应有的选举权,还向企业家提出禁止使用童工,5月美国社会党决定以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作为国内的妇女节,从这开始妇女节就诞生了。

1910年8月,第2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如期举行。此次会议的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就是通过了美国妇女举行游行示威的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

在中国妇女第一次纪念38妇女节,是在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州的劳动妇女联合了各界被压迫妇女举行了纪念会,所以在1924年之后,中国一直有过妇女节的传统。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中央人民政府作出重要决定,将3月8日定为妇女节,并且在该节制,全国妇女可以放假半天,全国各地都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纪念这一个节日,中国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普遍的上升。

三八妇女节意义

国际劳动妇女节又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或“三八”妇女节,是全世界劳动妇女团结战斗的光辉节日。

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在1911年美国纽约三角工厂火灾中丧生的140多名女工。

3.8国际妇女节是全世界妇女的节日。这个日子是联合国承认的,同时也被很多国家确定为法定假日。来自五湖四海的妇女们,尽管被不同的国界、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所区分,但在这一天能够同时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让我们再回首那九十年前的为得到平等、公正、和平以及发展所做出的斗争。

国际妇女节是劳动妇女创造历史的见证,妇女为争取与男性平等所走的斗争道路十分漫长。古希腊的莉西斯特拉塔就领导了妇女斗争来阻止战争;法国革命时期,巴黎妇女高呼“自由,平等,友爱”,走上凡尔赛的街头争取选举权。

在这一天,世界各大洲的妇女,不分国籍、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差异,共同关注妇女的人权。近几十年来,联合国的四次全球性会议加强了国际妇女运动,随着国际妇女运动的成长,妇女节取得了全球性的意义。这些进展使国际妇女节成为团结一致、协调努力要求归还妇女权利和妇女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权利的日子。

的元宵节是法定假日吗 第13篇

2015年端午节放假办法:2015年6月20日至6月22日放假公休,共3天。其中6月20日(星期六,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6月22日(星期一)补休。

端午节的习俗佩饰

1、健人,旧时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

2、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3、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

4、画额,时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5、长命缕,时端午节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

6、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1.端午节放假安排2015高速免费

2.2015年端午节放假吗?端午节放几天假?

3.今年(2015)端午节放几天假

4.国务院端午节2015年放假安排时间表

5.2015年端午节高速免费吗?

6.2015年端午放假安排日历表

7.今年(2015)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元宵节是不是法定假日 第14篇

在我们并不遥远的记忆中,所谓“过年”是以元宵节璀璨的烟花作为结束,令人遗憾的是,首个月圆之夜,烟花依旧,节的味道却黯淡了许多由于元宵节未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多数人还要为生计奔波忙碌。

如果说大年初一讲究的是团圆相守,元宵节追求的则是尽情狂欢元宵节俗称“闹元宵”,一个“闹”字尽显百味。然而,由于俗事缠身、欲休不能,不少人恐怕没有事件和精力“闹元宵”,随之而来的只有“闹心”。

近年来,传统节日的式微有目共睹,乃至于很多专家学者纷纷振臂高呼“传统节日亟待抢救”,此中声音虽然振聋发聩,但却似乎总摆不脱应者寥寥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寻常人等想要觅得一个公共假日尚不可得,奔波忙碌之余,何以承担起“拯救民俗”的庞大历史使命?

实际上,普通民众并不缺少仅供休闲的周末,但却缺少一个联络亲情与友情的纽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早已成为国家法定假日,何以唯独遗落了元宵节呢?赏花灯、观社火之类民俗活动,如果没有一个可靠的假日为支撑,公众是否能够得以成行?无论从假日经济抑或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元宵节似乎都需要一个假期。退一步说,在元宵节放假的呼声日渐高涨,而一时还无法立刻做出改变的现实背景中,能否与相邻近的双休日作出调休呢?由此不仅不失为对民众呼声的直接回应,更是一种稳妥的过渡。

花灯寄寓

民间在除夕供奉老天爷时要设立“天地堂”。人们在院子里扎一小棚,棚里面小桌上立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摆着香炉、供品,还挂着一盏灯笼,灯笼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据说姜太公当年封神时,别人都封了,就是忘记了封自己,自己没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爷坐在一起。

灯笼与神有关,所以也赋予很多象征意义。

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元宵节 灯诗

元宵节 灯诗

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

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有一种“光明灯”,在岁末年初时,把灯笼放在寺庙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顺利。

也有农家在田间立长竹竿挂上一盏灯 “照田蚕”,观察火色以预测一年的水旱情况,以期丰年。

“放天灯”,来由是过去人们在躲避盗匪侵袭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灯为互报平安的信号。由于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这一天,人们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所以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其后逐渐演变为向上天祈福许愿的民俗活动。天灯上写满了心里的各种祈愿,希望天灯能上达天庭,带给人无限的希望和光明。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民间都把小孩送上学。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叫“开灯”,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从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后开学,因此开学的花灯,也成了“上元节”的点缀。

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各种花灯制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为五天;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为灯期不同,所以最初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残灯”、“阑灯”。也有叫“神灯”、“人灯”、“鬼灯”之说。十四日夜为“神灯”,放于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灯”,放在门窗、床笫、几案等处,用来避除蝎虫;十六日夜为“鬼灯”,放在丘墓、原野,为了游魂得到可以脱离鬼域。

上祈天意,下护苍生,神人鬼畜,无所遗漏

元宵赏灯诗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骸盎鹗饕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骸盎ㄝ嗦ッ庞曷缎拢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骸庇衤┩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骸暗苹鸺壹矣校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元宵吟灯联

元宵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元宵灯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其中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届时君臣百姓都去看灯、猜谜语,文人们则饮酒、赋诗、答对。其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元宵猜灯谜

灯谜在春秋时代就有,那时叫“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南宋时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上元节让人猜灯谜。南宋后,赏花灯、猜灯谜让元宵节的气氛热闹而温馨。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灯虎”(也叫文虎)。传统灯谜的制作讲求一定的格式,需运用巧思才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灯谜,是中国独创的文学艺术。

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们也出谜联

上一篇:义务教育教学计划三个特征下一篇:学校好人做好事表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