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植物中园林设计的应用论文

2024-05-14

地被植物中园林设计的应用论文(精选6篇)

地被植物中园林设计的应用论文 第1篇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设计是以提高城市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为最终目的,而地被植物在绿化设计中体现出的综合性能,无疑证明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应满足这一要求。因为地被植物的生存特点,其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范围较广,应用效果显著。本文首先概述了地被植物,通过分析地被植物的特点,简要分析了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1地被植物概述

1.1地被植物的定义

地被植物是指在自然界中低矮的覆盖在地面上的植物。通过分析地被植物,可将其分为观叶类、观花类和观果类,常见的地被植物有草坪、矮生灌木类以及蔓藤植物等。草坪因为其覆盖性能好、种植简单、效果美观等优点,在景观应用中范围较广,多用于大场地的绿化设计;而矮生灌木类因其生存能力较强,管理方便等优点,多用于道路绿化设计。蔓藤植物则因其攀爬的生长特点,多用于景观造型的应用之中。

1.2地被植物的作用

(1)水土流失是园林养护最难解决的问题,所以杜绝水土流失是园林设计的重要要求,地被植物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因为地被植物不仅能够吸收地表水源,还能够保持地表水源和土壤厚度,而且起到净化水源、改善土壤环境的作用。(2)地被植物因其形态特点,多数以大数量作为一处景观的组成部分,因此覆盖面积大,由此一来,地被植物就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照射进行光合作用,良好的蒸腾效果有效地调节了空气湿度。对于气候干旱的北方,或者对于空气湿度有较高要求的特殊场地,地被植物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地被植物广泛应用于北方地区的重要原因[1]。(3)地被植物不仅种类多,且大都对环境的要求低,野生地被植物在全国各地都比较常见,换句话说,地被植物具备一个天然的、能够适应恶劣自然环境素质的植物库。这就大大降低了园林绿化设计的操作难度,也为绿化设计者在各种季节和环境提供了更多造型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绿化的投入成本,大大增加了绿化景观的经济效益。

2地被植物的特点

2.1种类繁多、资源丰富

地被植物广泛上可分为观叶类、观花类和观果类;具体又可分为不同科属,有菊科、豆科、十字花科等;另从生态类型角度上又可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可见地被植物的种类之多。据调查,地被植物景观设计中较为常见的就有300多种。此外,各地用于观赏的野生地被植物的种类数量也非常可观,例如北京地区,秋季观赏的野生地被植物有21科84种,杭州地区有54科143种,济南地区有73科349种,南京地区有139种,且尚有大量资源处于野生状态,并未开发利用。综上所述,地被植物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支持,为地被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天然保障。

2.2观赏性能佳

地被植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多数生长快,花期又长,不仅能够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颜色、形态,具备颜色丰富、形态各异的特点,且群体效果非常好;地被植物能够通过合理的设计来实现形态各异的景观,不仅在初期设计时丰富多彩、仪态万千,令人赏心悦目,而且能够随着植物的生长变化,颜色等自然形态发生改变,使景观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充分利用可实现一年四季都有其观赏价值,这对于季节变换显著、温度差异较大的区域来说是无可替代的。

2.3生存能力强

由于地被植物多见于野生,因此具备野生植物强劲的生存能力,再恶劣的自然环境都有地被植物的存在,很多地被植物都具备耐寒、耐旱、耐高温的特点,可以说,不同环境、不同水质、不同土质甚至不同季节都有很多种类的地被植物可以作为景观设计的选择。

2.4生态效益显著

地被植物的应用不仅能够满足视觉效果,而且在营造平衡的生态环境上起到重要作用。地被植物形成的植物群相互之间的非生物因子互相协调,不仅能够在颜色、层次和整体效果上达到造型要求,还能在对水、土、空气等自然因素的相互利用之下,达到生态环境的平衡。不仅如此,地被植物群还能起到降低噪音、吸收尾气等净化环境的作用,这无疑是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的现代社会的福音。

2.5管理简单

大多数草本地被植物都在30cm以下,而且具有良好的匍匐性和可塑性,不论是球形还是塔形,或是形成整体模型,都操作简单,而且不用搭设高架,增加安全系数。很多地被植物都是多年生,一经种植,经过严寒,来年也可重生,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养护即可,不必精心管理和定期灌溉。

3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地被植物的应用原则

(1)地被植物的设计要根据应用环境的性质和功能,区分不同特点的地被植物。在选取地被植物之前,除了考虑应用环境的土壤、水质及移植栽培的自然条件是否适合设计地被植物的生长要求外,还要考虑应用环境对地被植物的作用要求。例如场地入口应以色泽鲜艳、低矮整齐的地被植物为主来达到引人注目的作用;而覆盖绿化设计则主要注重地被植物保持水土的能力。(2)园林艺术是多种美的艺术结合,是利用自然美和园林美的结合。地被植物除了有园林的生态功能外,还要符合园林设计整体的艺术规律,搭配好植物和园林整体的关系。要利用地被植物不同的花期、颜色、高矮和季节变换的特点来进行搭配,与园林整体形成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的设计效果。比如,美化园林入口环境可以搭配小灌木和时令花草,山林景观搭配耐阴植物和草坪,而小路两侧则以花期较长的植物为主等[2]。(3)地被植物的设计面积要遵循多科目、小面积原则,在局部形成多种地被植物的搭配,注意景观与生态综合考虑,能够更好地增加园林绿化的层次效果,实现设计初衷,增加景观的高度。例如山边林下要以自然布景作为主要设计基调,增加植物的层次性;而广场、场馆等则需要规则布置,以大色块来突出群体效果。

3.2地被植物的应用形式

对于园林绿化中的地被植物,可以根据园林的主体选择具体应用形式。花坛中可以搭配万寿菊、鸢尾、薰衣草等植物。同时,还要搭配好花镜的设计,增加鹅掌柴、玉簪等花镜经典植物。此外,草坪草的应用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草坪草的设计分为单一草坪和点缀式草坪2种,前者是大面积园林中为覆盖土地或者进行休闲娱乐活动而铺设的草坪,追求单一的视觉效果和强大的绿化效果,因此只使用草坪草即可;后者则是需要根据草坪的面积、形状和颜色搭配好点缀植物,包括波斯菊等、金鸡菊等植物都是良好的点缀式草坪地被植物。

3.3地被植物的应用注意事项

首先,应充分了解地被植物的各种习性,否则不仅达不到设计效果,还会增加操作难度。例如有些观叶为主的地被植物喜阴,如果在全光的照射下,很快将会改变自然状态,引起叶子颜色不正、叶缘干枯等不良后果;而有些地被植物则需要考虑生长湿度,有些则需要考虑光照条件。其次,在大量应用灌木作为地被植物的颜色搭配形成色块图案时,要注意各株灌木的种植间距,间距大则造成色泽单薄,影响景观效果;间距小则影响植物的长势,缩短植物生命周期。再次,在利用地被植物作为景观设计时,要注意取长补短、因地制宜。例如园林中有斜坡、来往人流比较少的土地要选择保持水土功能强的灌木;在沙石较多、阳光不足、风力较大的场地,设计地被植物可以起到美化死角的作用;养护不足或是灌溉困难的地方要选择抗旱能力较强的地被植物;一些特殊场地前面等有不许践踏等特殊要求的地方,可以选择地被植物以阻挡入内;出于衬景目的的需要,也可选择地被植物。另外,除了在景观设计阶段注意地被植物的应用外,地被植物的后期维护管理也很重要,良好的后期工作可以保证景观长久性,延长观赏时间。

3.4地被植物的应用举例

灌木植物是一种低矮的木本植物。由于不少灌木植物存在越冬能力,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应用中,使用好灌木植物不仅可以保护好园林内其他伴生植物,还能在冬季保留部分景观植物。灌木植物种类较多,色彩和形状也各异。在使用中,搭配好灌木植物的色彩和高度是重要的应用技巧,比如木犀科金叶女贞搭配栀子花,不仅在高度上形成互补,而且在色彩上也遵循了黄白的经典色彩搭配,十分适合园林中围墙和草坪周边的景观设计。另外,沙地柏作为重要的耐干旱植物,是北方园林改善土壤结构,保持水土的重要地被植物,适用于北方干旱地区的园林绿化。

4结论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有着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地被植物的利用对于改良园林土壤,提高园林绿化程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在城市景观绿化设计中,融入地被植物的特殊色彩,根据园林的设计要求和投入力度来选择适合的地被植物,使园林植物和地被植物的生长相得益彰,这不仅能更完美地呈现设计要求,而且还能提高经济效益上,实现园林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攀,景向欣.浅谈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10)

2黄肖.地被植物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生态应用[J].福建农业,2015(3).

地被植物中园林设计的应用论文 第2篇

通过系统阐述园林地被植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提出园林地被植物的选择标准及生态配置,并分析了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现状.

作 者:田英翠 杨柳青 袁雄强 作者单位:田英翠,杨柳青(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

袁雄强(湖南省长沙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3)

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第3篇

一、应用形式

1. 花坛

花坛内的植物要求植株低矮, 群体花期较长, 观赏效果良好。常用的地被植物有紫萼、玉簪、鸢尾、德国鸢尾、萱草、三七、银叶菊、马蔺、荷兰菊、五彩石竹等。

2. 花境

花境内的植物要求花期较长, 植株较高, 花叶兼美, 可以花灌木和宿根花卉混栽。常用的地被植物有玉簪、地中海荚迷、金叶大花六道木、鸢尾、斑叶芒、细叶芒、亚菊、萱草、耧斗菜等。

3. 道路绿地

道路绿地中的植物要求耐干旱, 耐贫瘠。常用的地被植物有大花金鸡菊、景天三七、荷兰菊、诸葛菜、紫苜蓿等。

4. 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中的植物要求有一定的攀援能力, 以藤本类为主, 常用的有常春藤、爬山虎等。

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 在植物造景上要注意多模拟植物自然群落, 营造多种类、多层次、物种丰富、群落结构稳定、养护管理方便的植物群落景观, 地被层尽量营建免修剪或少修剪的群落。

2. 在地被植物的种类选择上要做到适地适树, 即要根据园林绿地的不同立地条件和造景要求, 选择合适的地被植物种类, 特别要注意植物本身的耐荫性。另外, 一些彩色地被植物的应用尤其要注意对立地的选择, 比如红叶石楠, 如果将其配置到庇荫处, 其鲜红的叶色将不能得到表现。

3. 在积极引进外来优良园林地被植物的同时, 要更加注重对乡土地被植物的开发利用。

4. 要注意绿地的微地形处理与土壤改良。现在城乡园林建设中, 绿地普遍存在土壤土质粘重、排水不良、透气性差、有机质含量低等问题, 非常不利于地被植物的生长, 在栽植前需要进行微地形处理和土壤改良, 以改善绿地的排水功能和土壤的理化性质, 为地被植物的茁壮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境。

三、应用前景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第4篇

摘要:近年来,地被植物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和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景观组成部分。本文就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以及应用方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地被植物;园林绿化;配置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88.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8.055

在植物学中,通常所说的地被植物指的是比较低矮密集的覆盖在地表层的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一般经过简单处理后就可以代替草坪。当然,草坪也是地被植物的一种,具有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吸收尘土以及美化环境等作用,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这些地被植物一般被铺设在广阔的裸露坡地、平地以及林间空隙等比较适宜的环境。通常我们都用低矮来形容地被植物的特征,植物学家们一般把地被植物的高度控制在1米左右。地被植物有很多的独特性质,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园林规划中。其有特别强的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净化空气的能力也特别强;有些地被植物的种植时间比较长,可利用和供人们欣赏的时间也较长;还有些地被植物的隔音和降低噪音的效果比较明显;有个别地被植物还可以当成药材来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以上地被植物的种种优点表明,对地被植物恰到好处地充分利用,让地被植物的功能得以发挥出来,可以体现出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地被植物在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地被植物独有的特性,在园林规划中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它的生长环境和气候比较随意,可以种植在树木底下、河溪边、石头边以及草坪上等,让它们根据环境不同进行随意生长,都可以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但在实际操作时,还有一些方法需要注意。

1.1 优先选择本土植物

地被植物的性质不同,它所需要的环境和气候也不尽相同。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方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都会有差别。在园林规划中,要根据实际,设计合理的规划方案,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环境气候的地被植物。

选用本土植物来进行园林规划,不用把气候和环境条件考虑在内,本土植物对本地土壤环境和气候的适应能力非常强,随便把它移植到哪个位置,它都能够茁壮成长。选择本土植物进行园林规划,还可以省财省力,避免资源浪费,可以形成本地的独具特色,显示地区的标志和风格。

本土野生地被植物品种多样,因此可以根据园林规划和景观设计需要做不同的安排。对本土地被植物的整合并把它们运用到园林规划中,可以避免外来植物对本土植物带来的侵袭和负面影响,让本土植物能保持协调稳定。因此,选择本土植被是园林规划的首要选择。

1.2 实行生态配置

对园林植物的配置要根据环境的不同来进行合理搭配。对所选择的地被植物的生态习性、生长速度、长成后可以覆盖的面积都要全面了解,要与旁边的乔、草、灌等相互映衬,让它们之间构成一个整体的植物群,才能达到最佳的搭配效果。

1.3 对植物的高低要合理配搭

一般情况下,地被植物都是被种植在乔灌木的下面,不仅可以起到填充作用,还达到了衬托的作用,这就是地被植物对高度的合理搭配显现出来的效果。如果乔灌木的树杈分支点比较高时,可以对应选择一些比较高的地被植物;如果树杈分支点处于比较矮的状态,就可以选择贴地型的地被植物。这就说明,植物间高度的协调搭配很重要,也属于植物生态搭配其中的一种。

1.4 色彩搭配要协调

地被植物不仅品种繁多,而且颜色也五彩缤纷。在设计园林方案时,除对乔灌木合理配搭外,对它们的颜色也要讲究相互呼应,让它们根据不同的季节呈现出相互辉映的效果。

2 如何发挥地被植物在不同园林中的景观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规划也悄悄地发生改变。人们对绿化环境问题的重视、对园林规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绿化环境达到的效果都很讲究。地被植物在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点:

2.1 绿化公园和游览区

现在的城市公园已经成了人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场所,而且也是人们欣赏花草美景的好地方。草本花卉和草坪经常被应用到公园或者游览区,还可以适当栽些鸢尾和美人蕉等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可以种植些季节性的植物,比如到了春天的时候可以在柳樹底下种植些二月兰,阳光洒在柳树上面,会让人流连忘返。

2.2 绿化街道和广场

现阶段我国的街道和广场绿化做得很不到位。这些公共场所过往车辆非常多,带来了很大的灰尘,而且日照当头,缺少灌溉设施,导致它们的成长受到影响。针对这些情况,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生长且对环境要求不太高的地被植物,并要注意上下层的合理搭配,还要选对花期,让这些公共场所生机盎然,四季如春。

2.3 道路分隔带花坛的绿化

有些城市的道路分隔已经用花草树木来替用栏杆,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在划分界限时,可以种植美丽的树木供人观赏,还可以采用地被植物杜鹃、桅子花等。根据它们的格局合理布置,不仅维护了交通,还可以美化环境,供路人观赏。

3 结语

近几年在对园林规划时,地被植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每种植物都有其独特性质,要对每种植物进行全面了解并分析,让其在绿化环境中发挥作用。绿化工作者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更新,对地被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环境要全面了解掌握,才能对其合理配置,让其达到最好的景观效果,以供人们观赏,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做到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 高蕾.城市生态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5.

[2] 李房英.福建观光果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7.

[3] 韩阳瑞.吉林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评价与环境效益分析[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作者简介:吕晓燕,本科学历,漯河市园林管理处,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绿化;张建华,本科学历,漯河市御圆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绿化。

网络出版时间:2015-9-16  13:34:07

园林设计的地被植物运用论文 第5篇

关键词:园林设计;地被植物;运用

随着人与自然环境矛盾的加剧,生态园林城市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园林绿化建设快速发展。园林设计中地被植物的运用,可以提高园林绿化覆盖率,完善生态系统,减少园林管理和养护成本。相关人员要积极探讨园林设计中地被植物的运用策略,充分发挥地被植物的作用。

1地被植物的概述

园林设计中的地被植物一般是指草坪及可以覆盖地面的植物,其具有观赏价值,可以在裸露的平地、坡地进行大面积的铺设。地被植物种类繁多,按照生态环境划分,可分为阳性地被植物类、阴性地被植物类和半阴性地被植物类。阳性地被植物类的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例如洒金榕、半支莲等;阴性地被植物类的植物,例如冷水花、虎耳草等,在阴影密集区或者树丛下依然可以正常生长;银边山菅兰、蔓长春花等半阴性地被植物类植物,可在稀疏的林下或阳光不足的地方获得良好生长环境。按照地被植物种类划分,地被植物可以分为草本地被植物、藤本地被植物、蕨类地被植物、竹类地被植物以及矮灌木地被植物。草本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大范围使用,藤本地被植物主要运用于垂直绿化中,蕨类地被植物适合在郁闭度强的园林中运用,竹类地被植物主要适用于需要方便养护的园林中,矮灌木地被植物丛生性强,适用于需要大面积快速铺设的园林中。随着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地被植物以其独特的优势运用越来越广泛。地被植物绿色期比较长,拥有独特的株型和叶形,匍匐性和可塑性强,具有较大的观赏价值。在园林设计中运用地被植物,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2园林设计中地被植物的运用策略

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运用越来越广泛,有利于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与人的和谐相处。

2.1因地制宜、合理运用

地被植物种类繁多,不同的地被植物拥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形态,适用于不同的园林设计中,相关工作者要因地制宜、合理运用。据了解,地被植物具有不同的大小、质地、色彩,不同的地被植物在生长速度、观赏性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园林设计者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园林的地被植物,使地被植物真正能发挥其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园林的作用。园林设计者在设计时也要考虑地被植物的生长习性,研究、分析不同地被植物的阴阳性以及病虫害防治的难易,合理选择园林地被植物,保证地被植物在当地园林中可以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地被植物的作用。

2.2体现美观性

地被植物作为一种立体艺术,在表达空间美上意义重大,地被植物可以通过植株大小、色彩、形态、方位等的优化组合,给欣赏者带来视觉美。园林设计者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熟悉各种地被植物的造景功能及观赏性能,综合考虑园林整体设计,依据美学原则对地被植物进行统筹规划,使其更具有美观性。园林设计者要注重地被植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保持地被植物的色彩、形状、质地具有一定的差异,保持园林地被植物多样性,同时,采用一定相似度的地被植物,保持园林地被植物统一性,达到活泼又协调的效果。园林设计者还要注重地被植物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性,使地被植物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可以很好地融入整体。园林设计者更要注意地被植物的布局,使其看起来稀疏有致,美观好看。总之,园林设计者要充分利用地被植物的色彩、形状及质地搭配,增强对园林空间的渲染,增强园林的美观性。

2.3强调节水功能

地被植物运用到园林设计中,依然需要进行绿化管理,定期灌溉以保证地被植物健康成长,因此降低绿化管理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地被植物种类繁多,用水量也不尽相同,因此,园林设计者要掌握各种地被植物的种植结构,结合当地的实际自然环境及人文因素,选择适合当地的地被植物,从地被植物的配置上发展节水型绿地,用有限的灌溉等维护成本换取较大的生态效益。例如,在园林设计中,乔灌木类地被植物用水量会低于草坪类地被植物用水量,园林设计者可以根据这一点,在实际设计中较多采用乔灌木类地被植物,有效降低地被植物的养护费用,节约成本。

3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人与自然矛盾日益突出,园林设计中地被植物的运用可以发展园林绿化事业,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园林养护成本。园林设计者要不断提高地被植物的知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地被植物,同时统筹协调地被植物使其达到美观性。

参考文献

1张玲慧,夏宜平.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中国园林,2003(9)

地被植物中园林设计的应用论文 第6篇

(2)丰富绿化层次,提升观赏效果。 适宜做观赏地被植物的药用植物很多。它们有丰富的叶色、花色和果色,在不同季节会显出不同特色景观。叶色深绿的有阔叶麦冬、麦冬等;浅绿的有万年青等;黄绿色的有景天、鸢尾;花朵紫色的有紫花地丁、二月兰;黄色的有垂盆草等;白色的有葱兰等;红色的有石蒜等。

(3)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许多药用植物本身就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对一些害虫、病害有很高的抑制作用,只要合理运用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关注2012GE“全球创新趋势调查报告”下一篇:海澜之家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