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论文

2024-05-14

大学生就业能力论文(精选6篇)

大学生就业能力论文 第1篇

一、就业能力提升初探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讨论,以期能发现问题症结,使大学生就业工作能得到更好的开展。

通过数据统计及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与社会的需求无法匹配,原因产生在很多方面,而提升就业能力的方法需要从“个人(大学生)———组织(学校、企业)———国家(政府、社会)”三方面合理进行,针对目前就业能力研究的现状,对于国家、组织、个人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进行具体分析。

二、提升就业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重要并且系统的工作,需要政府、高校与企业的相互配合,同时也要求学生自身做出努力。

(一)政府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升就业大环境1.高度重视就业能力培养,将其作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业能力不仅是对大学生就业数量的要求,更是对大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高校的政策倾斜并未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完全密切的联系起来,因此各高校对于“科研成果”的重视超越了人才培养和就业能力提升。

政府应加强高校对就业能力培养的关注,将学生是否具有社会所需求的职业资格,以及课程设置是否符合经济发展需要作为高校办学资格的重要指标,逐步从对“就业率”的重视转变到“就业力”。

2.加强管理,将所有促进大学生就业项目落实到位由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一些部门、地区出台了一些就业垒壁性政策和地方保护性政策。

因此,作为政府应有效地加强就业项目的监管力度和政策干预,发挥指导、监督、调控的职能,使所有大学生就业项目的开展落到实处,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二)高校应改善职能,调整培养指标,提升学生就业能力1.将就业能力培养与高校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目前,各高校都先后建立了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都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环环相扣的系统教育体系。

教育方式和手段都较为简单、单一,缺乏实践性内容;教育机构与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高校应加快就业能力培养进程,将就业能力的培养不断融入到所有课堂当中,在人才培养过程明确就业能力培养目标。

让学生真正具备自主学习、把知识转变为技能、适应环境变化等多方面的能力,必须在课程中尽可能提供学生发展和新就业力技能的机会,同时在最终课程考核中将就业技能作为指标之一,透过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成为传递核心就业技能的工具,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高校课程。

2.将校企联合扩展到课堂教学当中高校可以根据自己对市场的调查研究,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需求,确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进而使得大学生的能力能够满足职位的需求。

可以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授课,传授课本知识与具体职业的联系,将人才培养方向转变到强调对通识、态度和社会技能的培养。

同时,加强校企之间有效的联系机制,促进双方的有效沟通,促进用人单位向高校传到需求信号,共同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用人单位向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在中小企业通过将学生短期安置在企业工作或带学生参观企业、提供他们工作场所等各种就业前培训,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

3.充分利用社团的阵地作用,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近些年,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高校学生社团不断增加,他们在高校中是有着社会沟通、就业服务、就业观导向、素质拓展、凝聚激励、企业文化对接等功能的组织,它们是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以及人生规划意识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4.加强人格素养培育,端正大学生择业心态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企业经营理念不断更新,需要每一个从业者都有很好的人格品质以及抗压性。

因此,所有高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建设。

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一工作中应加强就业心理研究与实践,培养大学生端正择业心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主动规划人生的信心。

(三)大学生应提高认识,积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1.转变观念,以期多元化就业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这是一句陈词滥调,同时也是真知灼见。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在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对于未来的择业目标不明确、职业观模糊,无论是否适合自身专业发展要求,依然将就业地区选在沿海一线城市。

在大众化的教育时代,大学生要从自身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准确定位,客观的看待自己,要勇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而不是在象牙塔中需找栖息之地。

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催生了许多新兴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同样能使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2.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就业,要求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雇佣能力。

终身学习,是指贯穿人的一生持续学习的过程。

总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家、组织以及大学生本人的互相协作和共同努力。

作者:殷若琳 谭菲雪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大学生就业能力论文 第2篇

大学生就业论文:浅论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邓永超

(华南农业大学人事处,广州510642)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极其重要。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实施全程就业指导;开展多样实践活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开展职业心理咨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就业培训指导,提高学生求职技能,以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不断提高。

关键词:就业能力;职业规划;心理咨询;培训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12-0145-02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温家宝总理在201月7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包括“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七项措施;今年教育部也颁布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了“要全面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具体而言,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求职技能三个层次。

笔者在高校具体负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承担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的教学工作,担任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辅导室的指导老师。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笔者发现,有些大学生就业能力较低。比如,实际动手能力差,缺乏求职技巧,有些学生存在就业焦虑,心理素质差,等等。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一、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实施全程就业指导

科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让大学生尽早、有效地规划自身的大学生活,更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就业能力。要积极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实施全程就业指导,转变“就业指导”等于“职业生涯发展辅导+求职指导”的工作模式,对大一新生进行成才教育和职业意识教育,对大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知识教育,在大三学生中进行就业观和就业能力教育,对大四毕业生加强求职技巧培训。

人职匹配理论认为,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每一种职业对工作者都有不同的要求。个人进行职业决策时,要根据兴趣、性格等个性特征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种类,即进行人职匹配。如果匹配得好,个人的特点与职业环境协调一致,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较大,反之,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低。美国心理学家、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沦把人的职业兴趣分成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六种类型。MBTI是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性格评估工具,把人的性格分为四个维度十六种类型,是当今全球最为权威、应用最广泛的性格测试工具。

作为职业规划课程任课老师以及就业指导老师,笔者运用上述理论,对大学生实施全程就业指导。从大一起就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运用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MBTI性格评估工具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类型,积极探索工作世界和职业环境,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定位,帮助学生找有意向进入的职业领域中的校友进行职业生涯访谈,了解从事该职业所要具备的素养,对照自身的个性特点,制订个性化的就业能力提升方案。方案包括:1)职业定位,即想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己的兴趣、才能、学识适合干什么,当前面临的问题等;2)行动计划,即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课程、学习方式、学习内容。这样,帮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有意识地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规划好大学生活,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学习,有针对性地提高综合素养,使学生们的就业能力不断提高,很多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工作。用人单位也表示,招聘到的员工符合岗位需求。

二、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尤其重视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因此,要采取措施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如参加党团组织和各类协会的活动,从实践层面加强理论和专业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可通过社团活动、校园创业、社会兼职、社区服务以及专业特色明显的比赛活动等促进学生理论与实际更紧密地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华南农业大学近几年来积极开展了春运期间列车乘务员志愿者服务活动,选拔学生志愿者参加春运列车乘务员志愿者活动。在校学生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在实践锻炼中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更深入地了解了社会,明晰了工作岗位要求,从而能对照自身,根据社会需求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社会上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建立一批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或实习基地,让大二、大三的学生利用暑假或寒假到单位去见习或实习,让学生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了解岗位和社会所需,对照自身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北京联合大学近五年来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将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毕业就业结合起来,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为大学生们创造就业机会,通过到与大学生专业联系比较密切的.单位建立就业基地,安排有意向去该领域工作的大学生多参加基地工作实践,(本网网 )帮助大学生较早地融入了单位,有效地促进了就业。

三、开展职业心理咨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职业心理咨询,是运用现代心理咨询技术和手段为选择职业及职业适应不良者进行职业常识、自我认知、择业决策、就业准备、事业发展等方面启发自助的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些大学生存在奠名的恐慌,有些则灰心丧气,消极对待。而学生只有对就业充满信心,克服就业焦虑,积极地投入应聘竞争中时,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因此,要积极开展职业心理咨询,消除学生的就业焦虑,帮助学生克服就业中的困难,使学生能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投入就业准备及求职应聘中,增加成功的机会。

大学生在就业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是带有共性的,因此,可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的问题,开展团体职业心理咨询。如,针对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面对挑战和面对应聘挫折等情况,开展主题为“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团体心理辅导,使学生能振作精神,积极应对就业挫折。

此外,还可因人制宜地开展个体职业心理咨询。例如,在指导学生就业中,针对少数大学生存在就业焦虑、谈到就业就心烦意乱等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观念,引导他们消除紧张、积极应对各种求职面试情景和职业环境。有些学生家庭关系一般,看到同学靠家庭关系找到好单位心里不平衡,针对这种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到“单位最看重的还是员工本人的能力,业绩是需要能力创造的;找工作关键靠自己,积极应聘的过程本身就是提高就业能力的过程”。针对有些学生不愿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就业,不想去从事较辛苦工作的心态,积极引导学生要吃苦耐劳,自觉到基层、到艰苦地方和行业锻炼,接受社会昀检验,经受磨难和挑战,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身能力,先就业再择业、创业。

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劳动保障部最新开发的《CErITIC职业素质测评系统》进行职业适应性预测和诊断,通过电话咨询、专栏咨询、网上咨询等方式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释放就业压力,让大学生积极求职,勇于竞争,善于竞争,提高了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四、加强就业培训指导,提高学生求职技能

有些毕业生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但简历制作粗糙,不能体现自身优势,缺乏求职技巧,表达能力欠佳,在求职面试中不能很好地与单位沟通。笔者在就业指导工作中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积极开展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就业政策等系列培训和讲座,丰富毕业生的求职知识。二是指导学生在面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上网、找去应聘的单位的熟人了解情况,查找资料,详细了解单位情况、职业环境,深入剖析自身个性特长,归纳出自身与单位及岗位所招聘人员相匹配的素养,制作出针对性强的简历,并指导学生不断修改简历,突出自身职业优势。三是建立毕业生基本信息数据库,详细记录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学习成绩、特长、就业意向等,并跟踪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动态,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四足加强对学生的实际应聘过程的指导,特别对于就业困难的学生,在学生应聘前,帮助学生分析单位和岗位的特点和要求,为学生出谋划策,并到招聘现场了解学生在面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在面试结束后向学生指出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应聘技能。五是建立公共邮箱和就业博客,方便学生交流应聘体会和经验,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技能。

例如,农学专业的毕业生陈某来自农村,学习刻苦努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强,但表达能力较差,简历制作没有反映出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他有意向的工作领域是农资公司。根据这一情况,我指导他多方了解农资公司的特点及岗位需求;多次修改简历,根据具体的用人单位制作不同的简历,突出自身与岗位要求相符合的素养;在面试前对具体的面试单位进行详细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并鼓励他与同窗好友进行模拟招聘互练,指导他对自己在应聘面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反思、改进。经过一次次的锻炼,他的求职应聘技能不断提高。后来,他所应聘的一家实力很强的某农资大型公司认为他表达能力强,肯吃苦耐劳,专业技能强,欣然录用了他。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战略 第3篇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因素

1、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大学需要建立起与市场的密切联系,了解市场需要及其变化,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需求确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然而很多高校还未建立企业联系机制,忽视与企业的有效沟通,难以按照市场对大学生的能力需求确定清晰的培养目标。同时,企业方传导的能力需求信号也对高等教育培养有很大影响。一般而言,企业各个职位的任职资格与能力需求应建立在科学的工作分析基础上,得出职位必备的任职资格。但我国还有相当多的企业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职位所需能力缺少明确标准,造成劳动力市场就业能力信号紊乱。

2、高等教育发展定位

高等学校应有较明确发展定位,结合自身情况创办研究型大学或应用性大学,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往大众化方向迅速发展。一方面,许多高等学校定位不明,一味追求发展研究型大学,忽视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大的是应用性技能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就师资队伍而言,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于办学规模。从数量上看,根据《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量为107.6万人,比上年增加11.02万人,但平均师生比已达到1:17.93,部分学校的师生比突破1:40。而据专家论证和国外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高校师生比一般不应当突破1:13,否则会增加教师负担,影响教育质量与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是决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主体,在市场经济国家的应用性大学,教师来源多元化,并注重强调教师实际工作经验的背景要求,而我国许多教学性大学,教师大多直接来自应届毕业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3、就业服务

调查显示,大学生获取招聘信息的主要渠道中位列第一的是校园招聘信息,说明现在大学生就业活动的中心还是在学校,大学提供就业服务的质量对就业能力的影响非常大。但大学生对此的满意度并不是很高,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只有25%,不太或很不满意的比例达21.5%。除了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轻视职业规划与指导等方面原因,高校就业服务机构人员的职责简单、素质要求不高、专业化水平低也是重要的问题。我国高校就业服务人员职责集中在发布就业信息、进行就业咨询和指导等方面,相应的能力要求包括沟通能力、承压能力、表达应变能力与人脉关系能力等,忽视了职业开发、咨询与评价等服务内容。因此,很难根据学生发展各阶段的不同特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和自己,选择理想的职业与生活道路。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际经验

1、构建就业能力培养基础平台

国际经验表明,构建基础平台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非常重要。高校应结合企业需求,开发就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工具,包括“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大学生就业能力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并建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能力数据库”,强化对企业发展所需能力的调查,为教师提供调整与改进教学的依据以外,也让正在高校就读的学生能够据此规划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向。

同时,美国很多学校还推广试用就业能力卡记分卡,记分卡包括学习成绩、实习记录、能力评价、就业期望与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容,学生既可以通过审核获得记分卡以证明自己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态度,雇主也可以通过记分卡进行筛选。

2、在一般课程中强化就业能力培养

我国现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比较倾向于通过课程之外的培训或实习进行,但很多发达国家在总结经验后,普遍认为应当在一般课程中强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根据Lee Harvey (2001)的研究,对大学生未来成功影响很大的个人素质都可以在大学课程中得到训练。一般的课程,不管其学科知识为何,都可以透过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成为传递核心就业能力的工具。英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建议在一般课程中应该尽可能提供学生发展核心就业力技能的机会,并且在学生的学习成就记录中报告其就业力技能发展情形(Tariq,Scott,Cochrane,Lee,&Ryles,2004),澳洲的研究发现,在一般大学课程中应该广泛融入的主要核心就业力技能包括:沟通技能、问题解决、分析能力、团队合作,其中又以团队合作最为重要。

3、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2004年OECD的调查报告以英国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就业指导机构为例,说明高等教育机构专业化就业指导可以发挥的功能。对于在校生提供学生个人咨询,利用心理测验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相关决策,提供企业需求相关信息,并协助安排实习、工作体验与假期工作等,同时与雇主互动合作并定期调研了解需求。其中就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是实现这些功能的关键所在,一般就业服务人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人文社科学科硕士以上学历,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美国的就业服务人员学历要求在硕士以上,具备的胜任能力包括职业开发、评价能力、信息资源能力等1 1项。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美国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艾略特曾经说过“大学的真正进步必须依赖于教师”。一方面,很多国家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本强调教师要求有五种能力:富有成效的教学和学习指导能力,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能力、理解和把握学习心理的能力,教育管理能力与独立的学习能力。法国教师强调指导学生的能力,美国则强调教师具备创造能力等。另一方面,在很多国家的高校中,兼职教师的比例不断提高,以美国为例,1970年美国高校兼职教师比例为22.8%,2003年达到43.7%。在英国2001年—2002年度,高校兼职教师占全体教师总数的16.2%。兼职教师中包括很多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士,学校建立了兼职教师库,有计划地安排他们承担授课任务,使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通过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有机结合,大学生对实践工作认识加深,提升了大学生就业能力。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与推动我国青年就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政策建议

中国青年人口规模大,虽然人口出生率由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的峰值年份1988年的22.37‰逐年下降到2003年的12.41‰,但是庞大的育龄人口基数决定了到2020年新增劳动人口每年仍然保持在1500—2200万之间,青年就业问题在劳动力市场上日益突出,目前在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比例更高。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决定了当前我国就业战略重点的转向青年就业,青年就业问题将越来越成为中国应着力解决的就业重点和难点。

1、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青年就业战略的重要目标

在新增的青年劳动力中,大学生的比例逐渐增大。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以每年300 400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根据各级学校年招生人数与升学率的预测,2008年后高中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开始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到2011年达到最大值758万,大学生新增数量变化趋势与劳动力市场总体新增数量变化高度一致,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与此同时,科技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快递升级使得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职业生涯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弹性化趋势,大学生就业所需的知识与能力随着产业结构变迁而迅速改变,必须强化核心就业能力,才能适应产业升级的需求与多元化的职业发展。此外,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从业人员在三大产业中比重从1978年的70.5:17.3:12.2调整至2005年的44.8:23.8:31.4。与传统的工作部门相比,服务行业利润成长主要来自为顾客提供服务,雇员需要更多的人际关系协调、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等软技能来处理与顾客的关系。

因此,在大学生供给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解决目前结构性失业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青年就业战略的重要目标。

2、青年就业战略内容应关注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就业能力缺口

我国大学生就业率从2003的89%降到2005年的72.6%,截至2007年9月1号仍有144万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从供给角度看,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工作的程度只能达到70%(盖洛普,2007),尤其是敬业精神、沟通能力与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等非认知技能亟待提高。根据我们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与“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被用人单位视为目前我国大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但是我国现有教育培训体系还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与清晰的培养目标,高等教育课程和教学设计难以对变化的市场做出合适反应,师资力量也不能满足就业能力培养的需求,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

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不应该仅仅是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更应该是新的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很多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创业是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最好方式之一,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也日益重要。在已有的研究中,创业能力定义为“企业家成功扮演工作角色所需要的全部才能”,包括机会能力、组织能力、战略能力、社会能力、承诺能力与概念能力。青年就业战略应关注高等教育对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培养机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3、政府、高校与企业共同实施青年就业战略

首先,政府应该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进行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相关基础工程的建设,包括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基础工具”,建立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就业能力数据库”等信息平台。政府要不断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给予高等院校更大的自主权,以满足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的人才需求。同时,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其次,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应当强化教学与就业需求的连结。一方面,高校在课程设计中吸取企业及毕业校友的意见,并明确设定要培养的核心能力及指标,对于毕业生就业之后的表现进行追踪调查,同时促进学校教师与企业的联系,提升教师对于实践的了解。师资力量上应大胆引入兼职教师,包括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与知名学者等,提供学生实践应用及产业发展的知识。另一方面,高校需要继续强化就业服务工作,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提高就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协助学生建立“就业能力卡”,记录个人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计划、成绩、实践经验与技能证书与老师推荐等。

最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也是对企业人才供给质量的提升。企业需要推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并配合学校课程,提供学生实习工作机会,协助学校评估其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产业发展与就业需求。

参考文献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和大学生就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王保义,中欧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

彭森明,台湾高等教育数据库之建置及相关议题之探讨,国立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2005

Coate,K.,Court,S.,Gillon,E.,Morley, L.,& Williams,G.,Academic and Academic Related Staff Involvement in the Local,Regional and National Economy.London: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2000

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的关键 第4篇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610万新高,预计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继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2010年大学生就业面临挑战。在严峻的现实条件下,是否具备就业能力,成为大学毕业生能否就业的关键。

就业能力需求水平因学历、岗位不同而存在差异

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大学生就业能力包含知识要素、技能要素和态度要素。具体而言,知识要素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技能要素包括科学思维技能、自我控制技能、管理技能、理解交流技能和操作技能等;态度要素包括个人特征、意志品质和职业素养。在就业能力所包含的各方面中,企业对研究生的能力需求水平除个别项外,均高于本科生。这说明企业认为研究生比本科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各方面更有竞争优势,因此对高学历人才有着更高的期望,对其能力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

企业普遍认为实际操作能力是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必须扎实掌握的,良好的職业素养和优秀的意志品质是完成工作的先决条件,不因学历不同而有差别。企业对管理类与研发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的能力需求有所差异,这说明不同专业背景或不同工作性质的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上也不同。

企业、教师、学生对就业能力认知存在差异

在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上,企业和高校均认为“责任感”是最重要的要素,学生则认为最重要的是“自信心”。企业、高校和学生在最重要的就业能力要素上看法基本一致,只是次序略有不同。研究发现,实习经历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产生影响,进而就会影响到企业和学生对就业能力重要性看法的差异大小。分析表明,学生在企业实习时间越长,越容易了解企业更为看重哪些个人素质。

此外,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大小也会影响学生和企业间的就业能力认知差异。这就要求高校在日常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多设置与实际专业能力提升相结合的课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建立规范的实习制度,推动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增加对企业岗位的能力需求的了解;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信息,明确能力提升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重视就业和创业能力培养,对就业能力进行科学评价

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日益突出,学生就业状况的好坏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或专业的办学质量和培养效果。虽然毕业生就业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是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问题。因此,在评判高校办学质量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考察其毕业生就业能力状况。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我就业,而且可以带动他人就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创业除了应考察是否拥有商业机会和资源优势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拥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团队,大学生本身的人力资源素质将是创业成功的核心要素。因此,高等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就业意识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需要综合研究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满足就业时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调研设计出既符合专业发展规律又满足市场需要的各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按照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的分类体系将培养目标转化为能力标准,培养效果也应以能力标准的达成作为衡量标志。

高校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学生就业能力测量指标体系,通过应用性工具的开发,一方面帮助高校评价和跟踪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不断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分析自身优劣势,帮助学生和用人单位实现双向匹配。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采集和发布工作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人才服务机构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收集有效岗位需求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定期向大学生人才市场发布。明确的市场需求信号不仅能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而且将有效引导教育部门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教育部门应根据大学生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专业设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设计时要有市场需求导向,而目前很大的问题是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清晰的表达,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缺乏有力的人才规划和信息发布,没有明确的市场信号就很难指导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

以培养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我就业,而且可以带动他人就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创业除了应考察自己是否拥有商业机会和资源优势以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拥有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团队,大学生本身的人力资源素质将是创业成功的核心要素。因此,高等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就业意识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快速调整的国际分工、剧烈变动的经济格局,给各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如果不能较快提高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的能力,使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特别是创业的能力与素质上有一个大幅度跃升,我国将在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长此以往必将削弱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因此,以培养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改革,是解决大学生人才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效举措。

大学生就业能力论文 第5篇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学习能力为基础上发展的与岗位工作能力相关和职业发展相关,并嵌入在个体心理的一种综合能力。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包括个人获得成功就业、维持就业以及获得晋升的能力,个人拥有可以随时获得成功就业的相对机会;对组织而言,就业能力能够满足组织发展的需求。目前,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认识近似,实际上,“就业能力”内容中除了含有‘实践能力’外,还包括就业者的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多方面。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原因探析

1、学生“能力”锻炼途径

竞选班团委、参加社团是高校学生在校园锻炼实践能力的较普遍的形式,有意愿的学生参加竞选,而这仅占学生总数的15%左右。课后兼职、志愿者服务、寒暑假打工等是学生校外锻炼能力的几种方式,但这也只是部分学生的选择,仍缺乏专业指导及相应的考核标准,因此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效果并不明显。

2、课程设置

目前高校本科“专业课程”理论偏多,与之对应的“实践环节”过少甚至缺乏、滞后,所学理论得不到及时消化,而实践“练手”时印象模糊,理论与实践“错位”,使得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不到及时的锻炼。“通识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通用性技能及内在素质,是就业需要的“软技能”,目前高校通常以公共课、选修课形式进行,而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学生不够重视、上课状态不好,教师授课比较吃力,上课情况跟课程设置的初衷相距较远。“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目前多数高校确实是按教育部统一部署实施,一般以公共课进行,但仍然没有引起学生重视,甚而有学生认为这个课“没有意义”。

3、辅导员工作方式与重心

目前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工作还主要是“管”住学生,仅仅抓重点、处理“突发”事件,日常重心主要在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上,对其他学生关注较少,对于怎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督促学生锻炼个人就业能力还没有足够的重视。4、学生自身现在高校校园缺少了为学习忙碌的身影,部分学生时常感到大学生活过于“清闲”,没有确切的`目标,时间就花在了游玩上,由于对社会了解不够,难以体会到大学毕业将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当然也就没有意识去加强个人就业能力的锻炼。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措施启示及借鉴

1、高校应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

有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有专门部门督促指导且有阶段性目标考核体系的切实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案。可借鉴英国纽斯卡尔大学的做法――从大一新生开始,就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学生俱乐部活动、工作经历和志愿者服务等多样的校园教育与学生活动之中。学校统一设立“职业生涯开发模块”帮助学生利用工作经历、兼职工作机会全面发展,同时要求学生一学年内修完相关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评定学分;学校设立“学期计划”,要求学生在3~4个月期间内根据课程表灵活安排,从事100小时的“付薪”工作;设立“暑期计划”,要求毕业生从事10周的全职付薪工作,学生完成学期计划和暑期计划都可以分别获得相应助学金或学分,这种半强制半鼓励的方式有助于推动学生就业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2、“课程设置”目标指向“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1)“专业课程”接“地气儿”,教学过程紧贴实际,配备相应的“实践环节”,学生“体验式”学习专业理论,从而及时、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可借鉴英国纽斯卡尔大学的做法――学校始终保持与雇主(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学院设有“雇主”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参与学院的课程设置讨论,学院邀请雇主定期到学校开展讲座和实践课讨论,雇主也提供学生工作经历的机会,使学校教育活动培养的学生能力与实际工作需求基本“吻合”。(2)“通识课程”设置,可借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做法――学校对学生的“通识教育”高度重视,设定“通识教育项目8个领域”作为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并设立“通识教育委员会”及相关执行机构统筹各方面的工作,师资方面由该领域有名望的教师担任,教学方式上普遍采用教授授课、小组讨论、研发表、独立研究等多种方式,形成严格的教学组织管理。(3)“就业指导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授课内容既有通用性的知识,同时也要贴近学生所学专业,跟进行业形势,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是“有用”(有意义)的。该课的授课老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可以让授课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也可拓展学生的视野,课堂上传授书本以外的内容有利于活跃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授课方式可以根据专业学生的特点调整,对于类似艺术类较活跃的学生,可以采取互动性授课方式,如课堂讨论、角色模拟等方式;对于类似文学类较“安静”的学生,可以增加案例讲解穿插视频播放进行。

3、高校应完善辅导员引进机制,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督促作用

(1)高校引进辅导员时应侧重其个人能力、社会经验及阅历,不应仅求“高学历”。辅导员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力能较好“管”住学生,有着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阅历,则会因其个人对社会的深刻了解及体验而能预见性的“引导”学生的行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顺利就业所需的职业素养。(2)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仅是“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是日常锻炼、逐步积累的结果,辅导员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应是从大一进校开始,结合学校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总体规划分阶段进行。日常工作中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关注所带学生专业的社会行情,督促学生合理规划大学时间、多途径地加强锻炼个人的就业能力,积极为毕业就业做好准备。(3)辅导员个人应与时俱进加强理论学习、关注社会热点,不断提升个人素养。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个人的见识、内在修为影响着个人的工作作风、思路及方式方法,其个人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心理尚未成熟的学生的言行。因此需要随时跟进理论学习、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动态,不断增强个人的“内力”,以个人的亲身实践为学生做好榜样,同时,要根据所带专业学生的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引导、督促学生加强个人就业能力的锻炼,为毕业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4、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个人就业能力锻炼

学生进入大学后自身要主动熟悉大学生活,要认识到大学毕业将面临的是“就业”,竞争激烈,要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充分利用好大学时间,既要学好文化知识,奠定理论基础,又要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动态,了解本专业社会行情,在了解自身特质的基础上,明确人生目标,有意识地锻炼个人“就业能力”,为毕业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王雅荣,著.基于企业、雇主视角下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4.

[2]崔娜,吴暇,著.国内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比较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科技视界,.

[3]梅丽君,周明宝,著.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期刊,.

大学生就业能力论文 第6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重要方面,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还关系到高校的健康发展。文章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和结构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析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结构 提升途径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呈现,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热点,而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是近几年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细分出来的新课题,它更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竞争的激烈性。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是指具有一定素质的社会主体从事对象性活动的内在可能性及实际本领,是主体的综合素质或内在本质力量的外化活动和水平体现。人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在国内外也有各种说法,各种观点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把专业性能力归属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范畴之内。在这里,我们把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能够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做好工作并不断获得晋升的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既然是综合能力,自然包括专业性能力。之所以这样界定,是因为在理工类学科以及一些前沿科学的高精端学科,用人单位在招聘技术人才时,专业是用人单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再考虑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比如生物科学行业、应用物理学行业、机电行业、建筑行业、医学行业等。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结构是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方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瓶颈。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可以为测量和评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特点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构建,本文将其结构构建如下: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和专业性能力,基础性能力是普遍性的、各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必须具备的,它包括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性能力是指大学生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严格的专业训练,全面系统掌握的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高校而言,既要注重大学生基础性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专业性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育人质量,适应社会需求。

(一)大学生基础性能力的提升途径

1.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包括社会洞察力、判断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开设或加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如开设“逻辑学”“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以及某些讲授方法论的课程,在课程讲授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运用,从以知识型教学为主向以能力型教学为主转变,多引用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第二,专门开设“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课程,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课程要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即教师给学生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调研并制订解决方案。如果条件具备,这些方案还可以实施或部分实施,以检验学生的方案成效。这种课程必须是讨论式的或者是开放式的,即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途径和解决方案,在评价讨论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人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石。对于高校来讲,在课堂教学上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应当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师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适当采用传授知识、小组讨论、专题研究、情景模拟等授课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知道如何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3.沟通能力的提高。沟通能力包括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争辩能力、设计能力(形象设计、动作设计、环境设计)。沟通能力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第一,重视口头交流技能。鼓励学生在大庭广众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树立自信心。第二,高校要多组织各种增强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如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班会、信息咨询。第三,学校开设“演讲学”“逻辑学”“辩论学”等有助于提高沟通能力的选修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沟通技巧,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 "

4.适应能力的培养。适应能力包括忍耐力、心理调适力、情绪调控能力、抗压力、抗挫折能力等。高校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社会现实,承认并正视竞争,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正确面对各种压力和挫折。第一,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深化心理辅导的内容,根据不同大学生群体的需要,分别采用面谈、心理讲座、心理测验和团体训练、就业指导选修课等不同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第二,学校可以请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优秀毕业生作就业报告,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现状和信息,学习成功案例,转变就业心态,调整就业期望值,克服恐惧、自卑、从众等不良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提高心理承受力,打破传统意义上事事求稳、事事求顺的就业思想,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就业的挑战,提高抗挫能力。第三,高校应开设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治疗室,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值班坐诊,为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提供方便。

5.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包括协调关系的能力和善于用人的能力。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高校设置“组织管理学”这门课程,而且要配备有良好组织管理能力和丰富经验的教师,引导学生注重组织管理知识的学习。虽然组织管理能力是在一定经验的积累下动态发展的能力,但是有关组织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前人所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是可以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的。第二,大学生个体要主动加强组织管理能力的锻炼。首先,要善于抓住和把握锻炼的机会。大学有各种各样的学生干部,大学生个体要主动参加干部竞选,利用干部这个平台,组织好各种活动,敢于承担责任,积极锻炼自己,提高组织管理能力,认识到任何一个职位都可能使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学习和锻炼。第三,要善于向别人学习。如果自己不是学生干部,想要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的话,就要善于观察,向别人学习。当班干部组织活动时,不要漠然处之,要以积极的态度配合班干部组织好活动,并注意学习组织的方法,关注产生的效果,活动后积极进行总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自己组织一些活动,如一场球赛、一次郊游、寝舍之间的联谊活动等,这样,经过积极主动的锻炼,组织管理能力同样能得到提高。

6.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集中体现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协作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和个人成才,学校要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就业发展情况。第一,要让学生理解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学校可以利用校内广播、板报,网络等宣传手段宣传何为团队精神,也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以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为主题的讲座、座谈会、主题班会或专题教育活动,通过讲解、案例分析、事例展示和互动交流的方式,向大学生讲授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第二,学校和老师应该多举办一些拓展训练、创业构想、专题研讨等能发挥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一个集体就是一个团队,许多工作都需要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完成,很多个体价值的体现也要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体现的道理。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在活动中使学生始终保持团队协作的激情和热情,使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内在需求。

(二)大学生专业性能力的提升途径

专业性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关于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强化和专业技能的提高途径,以往的许多研究文章都论述得非常全面和详细,本文不再赘述。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重点对职业道德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

1.在课程教学中,强化对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课堂集管理、传道、授业、解惑多种功能于一体,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最正规的载体。学校应结合专业特色,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合理规划。定期开展职业道德讲座,注重将职业道德贯穿专业课程和实训实践课程的始末,不断加以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自己专业需要具有的职业道德素质,并通过案例告诉学生缺乏职业道德的危险性以及各种职业道德楷模的社会价值与人生价值,从而使学生强化对自己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如在师范类的“教学论”课程中可进行师德教育,在医学类的授课过程中贯穿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教育等。

2.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其显著特征是穿透力强、作用面广、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力。高等学校的相关部门可组织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观看录像,请一些职业道德标兵畅谈自己的体会,举行专题讲座,开展讨论等,积极营造浓厚的职业道德环境。在运用传统载体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占领职业道德教育的新阵地。

上一篇:合同法课件案例答案下一篇:太阳家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