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残疾人工作计划

2024-06-10

街道残疾人工作计划(精选9篇)

街道残疾人工作计划 第1篇

遵照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开展、推进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各相关文件精神,在市残联、福安街党委、街道的正确领导下,在街道残联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XX年度内,我街道残疾人工作在各领域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给全辖区的残疾人带来的的确确的好处,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认可,得到全街道残疾人的赞誉。为能使本街道的残疾人工作在下一步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推动辖区残疾人工作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现对XX年工作做一全面总结。

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早被社会所认可,多年来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关怀。福安街党委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与发展,街道领导多次过问,主管此项工作的街道民政办更是直接领导、组织、督导此项工作。我辖区的残疾人工作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就在于我们有了这样的坚强后盾。

从年初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始终按照街道工作总体部署,按步骤稳步扎实前进。视广大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做我们的工作任务。在XX年春节到来前夕,当我们了解到红土村杨树屯的残疾人姜涛与东胜屯的张悦娟是特困户时,通过与街道协调,走访他们,并给他们送去了慰问金,使他们高高兴兴地过上了新年。

街道残联还利用年内每一个有意义的日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开展各项工作和推进我街道的残疾人事业向前发展。例如:在今年的爱眼日、爱耳日、助残日、三。八妇女节到来,我们都相继单独或与其他兄弟单位一起举办活动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今年国庆六十周年之际,我街道选派得力人员参加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广场演唱会,凸显了我街道残疾人的艺术风采和精神情操。

街道残联工作一直以为残疾人服务为宗旨,竭尽一切途径为他们服务。在今年我辖区残疾人更换二代《残疾证》过程中,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减少残疾人办理时间。街道民政办为大家腾出街道最大的办公场所,民政助理张燕亲自带领办事人员,牺牲中午休息时间,为大家填写各种表。在证下来后,又马不听蹄地为分散在各个村屯的残疾人发放《残疾证》,并建立了相应的手工档案和电子档案,较为圆满的完成今年上级交给我们的换证任务。

我们还通过与上级相关部门协调,为我街道残疾人争取了劳动技能与创业一传十带百培训机会,使大家熟悉和掌握一定的技能和创业经验,为日后就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深受广大残疾人朋友及他们亲友的拥护。同时,也减轻了残疾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起到了稳定社会的因素,为构建文明和谐磐石贡献了我们的力量。

在残疾人康复工作方面,今年我们也下了很大的力度。在本年度的复明活动中,我们利用入户走访,电话咨询,转介服务等措施为辖区一部分患有‘白内障’的残疾人,清除障碍。使部分人又过上正常生活。在实施的瑞典之星智障儿童家长培训活动中,我们在全街道内进行拉网式的筛查,为我街道智障儿童家长得到应时培训,做好先期准备工作。通过我们的协调,共有38套功能各异的康复器具,在前不久,已发放到我街道残疾人手中,为他们又一次解决实际困难。

从以上这些实际工作例子看,我们今年的工作已小见初效,但按上级要求还差很远,我们一定通过努力,把不足之处赶上去,让福安街的残疾人工作日臻完善,让我们的残疾人事业更加蓬勃。

街道残疾人工作计划 第2篇

随着我区公共卫生属地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鼓楼街道率先开展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试点工作,并于2010年11月接受了市残疾人康复办公室的考核。区残联、区卫生局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各街道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深入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各街道残联要继续根据《宁波市海曙区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海政„2008‟39号)文件精神,公开、公平、公正地实施省定、市定和区定的各类康复服务,确保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的满足。

(二)积极开展医疗康复服务。各街道残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根据各项康复工作的特点,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本着“依托、融入、服务”的原则,为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

1、各类别残疾康复训练与服务。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康复训练、医疗服务和转介服务等工作,使残疾人就近、就便得到康复服务。为偏瘫、截瘫、脑瘫、截肢、小儿麻痹后遗症、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制定训练计划,指导其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为视力、听力障碍者进行常规检查,并及时转介到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验配助视(听)器。

2、精神病防治和心理咨询服务。早期发现疑似患精神病者,并及时转送当地有精神疾病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鉴别诊断;对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采取定期门诊治疗和综合性康复,督促病人预防服药,监护随访病人,对复发病人及时转诊。通过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各类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尽早融入社会。

3、残疾预防与残疾儿童筛查工作。在区妇幼保健院的综合指导下,统一筛查工具、筛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普遍开展新生儿疾病和残疾筛查,对筛查出来的患儿登记造册,上报区卫生局和区残联,并提供转介服务。

二、加强街道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有关要求

(一)健全康复组织管理网络。

1、各街道要结合实际理清残疾人康复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计划,挖掘工作资源,克服困难,创造有利条件,在前期残疾人康复工作积累的基础上做出成绩和特色。可以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稳步推进,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原则上,每个街道都要启动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试点工作。

2、各街道要调整和充实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残联、卫生、民政、社区负责人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领导为成员,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各社区也要成立相对应的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

3、各街道残联要积极整合辖区内公共卫生属地化管理资源,积极做好统筹规化、协调联系、把握进度等牵头工作。依托社区

服务网络、社区卫生网络和基层残疾人组织,为广泛开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搭建操作平台。

(二)完善康复技术指导网络。

1、列入区级各类别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医疗康复的专业技术优势,努力提高基层康复工作的技术含量和专业水平,稳步推进辖区内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

2、各街道要依托各类资源设立残疾人康复指导站,配置不小于10平方米工作场所和不小于30平方米的训练服务场所,统一标志、统一挂牌;明确1名专(兼)职康复指导员(必须由经过比较系统康复培训的、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主治医师以上医生担任)。重点做好技术骨干培训,开展康复业务指导,参与检查评估验收、为基层提供咨询服务等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成立社区康复站,明确康复员若干名(由经过比较系统康复培训的全科医生、志愿者担任),重点实施家庭康复训练与服务。

(三)优化康复训练服务网络。

1、各街道要重视服务网络的建设,配备残疾人康复管理员,在各社区配备康复协调员和康复志愿者,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工作计划,建立相应台帐,做好各类康复档案、记录、表卡、日志等填写工作。

2、各社区要摸清和掌握各类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和康复需求。建立定期服务制度,采取上门走访、训练状况跟踪、陪同残疾人到社区康复站接受训练等方式,及时了解残疾人训练后反应及要

求,如实记录训练情况,加强康复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各社区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整合辖区内养老、医疗、文体等不同资源,重点做好咨询、转诊和转介等康复服务,努力探索适合辖区实际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新模式。

三、加强街道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保障措施

1、区残联和区卫生局切实营造领导重视,配合顺畅,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共同推进的社会化康复工作机制。

2、区残联在各街道自主申报的基础上,对开展试点工作的单位,提供必要的扶持,并按“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和要求进行指导。

3、区卫生局把街道残疾人康复工作作为我区公共卫生属地化管理工作的延伸,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计划;完善基层卫生机构的康复服务设施,为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普及康复知识,开展健康教育;指导社区内的康复服务及残疾人开展自我康复训练;做好残疾预防工作。

如何做好残疾人的法律援助工作 第3篇

据不完全统计, 全区目前共有6500名左右的残疾人, 这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特殊社会贫弱群体。残疾人既是普通公民, 又是特殊群体。作为普通公民, 他们享有宪法、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所有权利。由于受生理、心理条件的限制, 残疾人在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方面, 较之其他公民群体, 处于弱势地位, 其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而, 国家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情形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 以便充分地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琅琊区一直很注重发展残疾人事业, 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区残联于2003年5月18日成立了“琅琊区法律援助残疾人维权工作站”, 办公地点设在残联。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对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面对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 如何解决残疾人被侵权事件增多而法律步伐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的矛盾实为当务之急。

一、对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的特殊意义

残疾, 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 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对这样的人群提供法律援助, 有着其特殊的意义。

1、残疾人是个贫弱群体, 需要特别的扶助

由于残疾人心理、人体功能和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 参与社会生活还存在某些障碍, 很多残疾人的温饱问题有待解决, 近三分之二的残疾人依靠亲属供养, 给残疾人及其亲属带来沉重的物质与精神负担。因此, 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关心和扶助。尤其在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 更加需要法律上的援助。

2、残疾人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为他们提供援助, 是时代的要求

残疾人, 有人的尊严和权利, 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依法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为保障残疾人的权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颁布残疾人保障法;制定和实施残疾人事业的三个五年计划;设立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机构;建立统一的残疾人工作组织;大力宣传和倡导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在残疾人中广泛开展自强活动。维护残疾人的尊严和权利是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和残疾人联合会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 党的领导历史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可见, 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 是党和政府的要求, 时代的需要, 也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3、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 是加强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需要

建立和实施法律援助制度, 是加强社会民主、健全社会法制的客观要求, 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际步骤。第一, 体现国家对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切实保障, 有利于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第二, 为诉讼当事人提供平等的司法保障, 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第三, 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第四, 对促进法律服务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的意义。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就是要通过各种渠道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消除他们在获得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方面面临的经济条件障碍、物质环境障碍、语言障碍和信息障碍, 使他们能够及时有效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残疾人被侵权现状

1、一般侵权时有发生, 恶性案件有增多的趋势

残疾人被侵权的现状总的来说是一般侵权较为普遍, 人身伤害日益增多, 侵权事件呈上升趋势。在涉及到残疾人的案件中, 绝大多数是残疾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少数是由于残疾人不懂法、违法造成的。从性质上看, 受一般侵权较为普遍, 遭不法分子人身伤害的案件增加。

2、残疾人被侵权的特点

从残疾人被侵权情况看, 有“三多”特点:一是被侵害的主体中以智力、视力残疾人居多;二是以残疾女性居多;三是近年来人身伤害案件多。智力残疾人由于缺乏是非判断能力;视力残疾人由于看不见人和物;女性残疾人由于更加缺乏反抗能力。这些致命的弱点往往易被不法分子视为攻击的对象。

残疾人被侵权的另一普遍特征是单位法人侵权。这种侵权与自然人侵权的形式不同, 具有隐蔽性, 即侵权行为、结果不明显, 往往使人们难以区分系属职权性质还是单位规章制度或者是残疾人正常的行政手段。单位法人侵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通高等学校拒绝录取符合条件的残疾考生:二是劳动用工方面一些单位拒绝按规定安排有劳动能力、符合就业条件的残疾人就业又不依法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三是一些单位在分配中对残疾人和健全人同工但不同酬, 有的还故意克扣、拖欠残疾人的报酬;四是一些单位钻法律法规的空子, 以办福利工厂为由招收残疾工人, 却忽视劳动保护, 故意延长劳动时间却没有相应增加劳动报酬, 把残疾人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 自己却获得了各种优惠政策, 谋求私人利益的最大化;五是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在受理残疾人上访和投诉案件过程中, 不按程序办理, 该调解的没调解, 有的办事拖拉延误案件的调查取证, 使残疾人被侵权问题久拖不决。

3、残疾人被侵权的主要原因

残疾人被侵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总的说有其内在和外部的两大因素。

(1) 内在因素。由于残疾人在心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不正常, 加之受教育程度低, 参与社会能力差, 因此容易被不法分子作为攻击、侵权的对象。

(2) 外部因素。一是以旧观念看待和对待残疾人。在社会上包括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 由于受旧传统思想影响较深, 在他们眼里, 残疾人是“残废人”。他们以歧视、偏见、陈腐的观念对待残疾人, 即使给残疾人一些帮助, 也看作是一种施舍。在这种不良的外部环境下, 残疾人被侵权就不足为奇了。二是从残疾人致残原因的角度来看, 交通事故、工伤、医疗事故等等所造成的人身、精神上的损害不断增多, 然而相关的补偿待遇却不到位。三是有关职能部门打击不力, 助长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三、对残疾人实施法律援助的现状

残联是残疾人的“娘家”, 直接面对残疾人, 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 其事业的重心是残疾人维权和残疾人法制建设。而在残联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能为残疾人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法律援助服务。结合本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实践, 我们发现有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关注和解决。

过去由于我国法制基础差, 许多人对法律的认识比较生疏, 不善于运用, 造成在现实生活中, 不懂得诉诸法律来保护自身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步入了21世纪, 法制建设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了, 为什么残疾人在涉法涉诉问题上还是喜欢到处上访呢?主要是因为:

第一, 维权成本高。体现在诉讼费用大, 诉讼时间长。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 但是有不少残疾人是徘徊在经济困难的边缘地带的, 一场官司下来极有可能因此而致贫;或者有些残疾人本身有能力承担诉讼等的费用, 但是由于司法不公正, 整个诉讼过程时间长 (一般案件半年内才能审结) 等原因, 残疾人如在外地发生法律纠纷, 可以说连维持日常生活都困难, 因而他们反而更愿意四处上访, 希望得到某一领导的重视, 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第二, 法院的判决以及仲裁裁决等执行难 (我们在这里讨论“执行难”这个话题, 是把那些完全没有履行能力的案件排除在外。因为只要严格按法定程序穷尽执行手段, 即使没有执行到任何财产, 都是合法的, 都维护了法律正义) 。执行难, 等于是法律给当事人打了白条, 这务必会造成法律公信力的丧失而激化形成更多的社会矛盾。现在社会上不是不断出现“拍卖判决书事件”和民工暴力讨薪事件吗?另外, 在残疾人法律援助和维权中, 工伤事故的经济补偿金以及交通事故的赔偿等也经常遭遇执行难的问题。从中心以前办结的案件来看, 有相当一部分案件都存在赢了官司但在执行时拿不到钱的问题。

第三, 面对疑难、复杂案件、历史遗留问题等难以提供法律援助。有些当事人在他们想到来申请法律援助的时候, 往往其自身的问题都已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 不在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内;还有的是因为其不懂法而忽视了对一些重要的即时证据的保存, 导致其在诉讼时因为证据不足从而无法维权;或者因为是特殊的历史遗留问题, 而无法通过法律来保护他们的权利, 对于这部分当事人, 我们也只有是爱莫能助。

四、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的对策

为解决新形势下残疾人被侵权事件日益增多而法律援助力度有待加大的矛盾, 深入贯彻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对残疾人实施法律援助工作, 在思想上重视起来, 在行动上下大力气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1、法律援助机构, 将要把残疾人列为重点援助对象, 使经济确有困难的残疾人当事人得到无偿、优质的法律服务。要以政府为主体, 多方筹集法律援助基金, 在条件许可的时候还可以设立残疾人法律援助专项基金, 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基金的作用。

2、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要发扬扶残助残的人道主义精神, 热心为残疾人服务, 并给予特殊辅助 (如盲文、手语翻译等) 。可以在法律援助中心的指导下, 建立一支由专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街乡、司法所、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所组成的素质较高的残疾人维权工作者队伍, 送法到社区, 为重度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

3、司法行政部门和残联要结合“五五普法”, 共同制定计划, 编印学习资料, 在福利工厂、特殊教育学校和其它残疾人比较集中的社区开办相关法律知识讲座, 增强残疾人的法制观念。

4、残联要主动与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建立密切联系, 介绍本地区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提供残疾人在法律援助方面的需求信息, 协助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为残疾人当事人提供盲文、手语翻译等必要的辅助手段, 并对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5、司法行政部门和残疾人联合会要密切协商和合作, 积极培养热心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的志愿工作者队伍, 为法律援助志愿者作定期培训, 加强志愿者对残疾人维权的重视。

6、司法行政部门和残疾人联合会可以定期评选、表彰为残疾人提供及时有效法律援助的优秀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机构和个人, 广为宣传, 扶持社会正义, 倡导助残风尚。

7、建立社区残疾人法律援助维权联动机制。社区残疾人法律援助联动机制, 旨在加强法律援助中心同街道、乡村法律援助工作站、信息员的沟通, 及时了解残疾人的实际需要, 及时办理涉及残疾人权益的案件, 保证从社区到基层司法所再到法律援助中心和残疾人联合会的信息及时畅通, 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 帮助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维权问题。琅琊区法援中心目前已在辖区内各个社区均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 对于严重侵害残疾人权益的案件, 区残联法律援助工作站、基层司法所、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都可以帮助当事人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8、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动态数据库, 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对于受侵害严重、情况紧急的残疾人特事特办, 开辟“绿色通道”, 简化援助申请手续, 及时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承诺对于符合援助条件的残疾人案件, 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申请、指派律师等相关手续。

倾尽一切,让残疾人都有工作 第4篇

改变我一生的新闻报道

我与威客的故事,要从2006年说起。那正是我人生最灰暗的时候,一条腿残疾,生意也失败,家里的开支都要靠老婆一个人承担。

当我从电视上看到“威客”这个新生事物时,马上就觉得眼前一亮。坐在家里就可以工作和赚钱,很符合我对自由工作的向往。于是,我尝试与当时在威客界很有名气的猪八戒网联系,并得到了一份推广员的工作。工作内容很简单,找到客户,让他们在猪八戒网上发布任务。

客户遍地都是,但那时候威客还是个新玩意,很多客户对这并不了解,甚至怀疑我在行骗。为了打消客户的疑虑,我在各大论坛和贴吧里写了很多关于威客的软文,并在文章后面留下我的QQ号。有感兴趣的企业看到这些文章后会加我QQ,然后我再对他进行更进一步地解答,逐渐引导他发布任务。当客户觉得我说的有道理的时候,通常就会真的去发布任务。最后他得到了满意的作品,而我也赚到了不菲的推广提成。

为了更深入地做推广工作,我专门搭建了一个威客信息聚合平台——“威客天空”来为自己宣传。这个网站不仅能给我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户,还能接收到广告,赚点广告费。后来,随着推广力度的加深,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我的收入也从起初的的每月一两千元,上升到现在的上万元。

给绝望的残疾人带来希望

威客不仅改变了我的人生,也给我身边的残疾人朋友带来了希望。

2009年时,我在中央电大残院武汉江南教学点上学,身边的同学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有一位患有脑瘫的同学叫叶家志,他平时做着一份清洁工作,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这点收入对于在城市生活的人来说实在是太艰难了,于是,我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他,并建议他也去做威客。

其实,当时的我并不能确定脑瘫病人真的能在猪八戒网赚到钱。但没想到的是,他成功了。几个月后的一天,他跑进教室兴奋地对我说:“袁班长,我赚钱了!”我大吃一惊,立马打开教室里的电脑登上了猪八戒网。当我看到他作品上那鲜红的“中标”标签时,鼻子突然一酸掉下泪来。虽然这次中标酬金只有小小的5块钱,但对于一个脑瘫病人来说,这是多么珍贵的希望啊!

我要让全国的残疾人都能有工作

叶家志的成功让我萌生了一个更大的梦想:我要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让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

我一直在为实现这个梦想寻找机遇,结果还真让我给碰到了。2009年,我把一份《互帮中国创业计划书》交给了“阳光创业计划书大赛”的评委会,并最终获得了这次大赛的特等奖。这次获奖让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我下定决心要把我5年多做威客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需要的残疾人朋友,要为中国所有的残疾人搭建一个永不失业的网络工作平台,解决残疾人就业难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起工作与生活的信心。

2010年8月,我陆续开了几个以“互帮中国”为名的微博,经常与全国各地的残疾朋友进行在线交流。我发现残疾同胞们对工作的渴望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特别是经济困难的残疾家庭,就连最基本的生存都很难得到保障。如果能帮助一个残疾人,也许就能挽救了一个家庭。而中国有8300万的残疾人,残疾家庭平均每户有2.6人,解决了所有残疾人工作问题也就意味着会影响2亿多人。在我看来,“互帮中国”是一件天大的事,我必须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

街道残疾人工作计划 第5篇

2007年残疾人工作总结

解放碑街道莲花池社区2007年残疾人工作,在区残联、街道残联的指导和统一部署下,按照 “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服务”,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紧密依靠社区群众积极投身到残疾人事业以及残疾人康复示范社区的创建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全年总结如下:

一、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基本情况

莲花池社区位于渝中区解放碑街道南部,与渝中区七星岗街道毗邻,社区总面积约0.07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居民3570户共计10559人,各类残疾人125名,其中有康复需求的115人,接受康复服务的115名,在社区享受低保的39人。社区残疾人协会组织健全,残疾人的各种信息、建档、建册齐全;社区建有残疾人康复训练活动室、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爱心医疗药房、青年助残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多支公益性服务组织,为社区的残疾人朋友提供了规范、优质、项目齐全的服务。社区还常年开展扶贫帮困、扶贫助残活动,社区残疾人协会的凝聚力及组织、协调能力逐年增强。

二、社区重视、宣传到位、组织健全

社区党委和居委会十分重视残疾人工作,将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中,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居委会现有

机构和设施建立了残疾人社区康复站,积极协调无障碍通道的修建、落实了30平方米训练康复场地,并配备了1名康复员。

社区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社区群众提高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社区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和民事调解组织及时了解社区内残疾人权益保障状况,听取残疾人意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服务;社区安全保卫人员对残疾状况较重、经常留在家中的残疾人定期走访,消除不安全隐患。

加强残疾人的组织建设,强化残疾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一是动员残疾人中威信较高的残疾人出来参与社区残疾人工作,并将其推选到社区残疾人协会中,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二是建立健全了社区残疾人工作制度,康复管理办法、康复员职责等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残疾人档案管理;三是经常开展残疾人座谈会、残疾人便民服务等活动。通过组织残疾人广泛参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残疾人的整体素质,让他们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进一步完善了残疾人的服务管理和教育功能。

三、以社区康复站为平台,开展各项残疾人活动

目前社区配有康复训练器具共19件,定期开展残疾人康复活动,细致地为他们提供康复指导,绝大数残疾人可以通过康复训练康复、补偿功能,提高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今年我社区盲人任祥文经过盲人定向行走训练,一次性的通过了市、区残联的检查验收,成绩得到了肯定。

同时社区残联组织了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开展了如:“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等各项残疾人活动10余次,对残疾人进行了医疗、法律、劳动用工、就业培训等方面的宣传和业务咨询;居委会还协调社区各类公众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设施,为残疾人提供优惠和方便,同时针对残疾人的读书需求,开辟了社区图书馆。社区残疾人协会和残疾人家庭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社区群众文化、教育、科普、体育、娱乐等活动。为丰富社区残疾人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工作者组织残疾人开展了小型多样的活动。如:健康知识讲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男女生殖器的保健知识等一系列义务咨询活动。并对辖区残疾人进行了康复训练及测量血压等免费活动。

四、整合社区资源,与社区单位共驻共建,开展多种形 式的扶贫助残活动

除了对他们进行身体、心理的康复服务外,我们还充分 利用社区资源,发动社会单位,采取多种方式的扶贫助残活动。我们积极协调联系重庆市聋哑学校、药监局、社区医疗站等相关单位和部门对贫困残疾人的就医、就学进行了结对帮扶。社区与重庆市聋哑学校结成了共驻共建单位,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开展一系列的助残活动;如:解决残疾人子女入学、减免残疾人子女学费、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免费为残疾人体检等。

今年社区与社会单位共计走访慰问残疾人79人次,慰问金额达到6350元;为社区残疾人、残疾人子女申报助学资助,资助残疾人学生两名,金额共计5000元;积极为残疾人申报就业扶助金,社区盲人任祥文目前已获得3000元扶助金,已经通过扶助实现开办盲人按摩院,实现就业;为残疾人争取康复用具,今年已有5人次获得免费捐赠轮椅、盲杖、盲表等用品。

居委会与社区医疗站还长期帮扶社区困难残疾人喻长珍,给她送药、买菜为其解决生活困难。

各种各样的救助、帮扶,让残疾人朋友真真实实得到关心、关爱,也让我们的爱心给他们带来希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残疾人已被人们更多的重视和尊重。残疾人工作也是我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弘扬“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残疾人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与爱护,抓好这项工作,对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残疾人工作崇高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社区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完善,做到急残疾人所急,帮残疾人所帮,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使社区残疾人真正感受到温暖。

莲花池社区居委会

街道残疾人工作计划 第6篇

选举工作圆满成功

12月28日上午,珠晖区东风街道残疾人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衡阳市第三中学多媒体会议室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东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段沁芳主持,东风街道班子成员、残疾人代表及街道机关各股室负责人等4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并特邀区残联理事长刘俊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通过了东风街道社会事务股长龙红艳所作的东风街道残疾人联合会2012-2017年工作报告,报告全面总结回顾了5年来东风街道残疾人事业所取得的成绩,确定了今后5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大会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选举产生了东风街道残联第二届领导班子和出席珠晖区残联会议代表。

街道残疾人工作计划 第7篇

关于计划建立社区老年人、残疾人

日间照料中心的报告

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进一步满足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我办以服务辖区内老年人、残疾人的日间生活照料为出发点,以逐步健全社会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为目的,计划在学院社区建立老年人、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

一、建立背景

XX路街道办事处XX社区,位于XXXX,辖区总面积近2平方公里,共有住户XXX户,(其中常住户数XX户,人口X人;流动X户,人口X人),社区人口总数X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共有X人,这些老年人当中,有的没有工资收入,儿女也无力承担对老人的赡养,生活比较困难;有的则是由于子女工作繁忙或无儿无女等原因,造成其不得不独守“空巢”,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面对上述老年人存在的情况,政府虽然从各方面加大了“老龄”工作力度,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依然存在问题,在此背景下,建立一所老年人、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让辖区内的老年人享受“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不仅能为政府减轻压力,也能使老年人切身受益,而且为社区养老事业搭建了新的平台,是对社区养老服务的一种新尝试。目前来看,XX区还没有一所日间照料老人生活的场所,因此,在我办学院社区建立一所集“日间照料、保健康复、娱乐休闲”为一体的老年人、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显得极为迫切。

二、建立方式

根据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性质和任务,我办决定采取办事处组织、XX社区牵头、依托XX医院场地和人才的方式,建立照料中心。

XXX位于XXXX号,不仅交通便利,便于服务对象的集中,而且场地宽裕,供电、给排水、通讯、康复训练器材等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污染源的防护距离等也符合有关安全卫生规定的条件,在此建立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有利于促进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在残疾人服务方面,我办在2014年9月曾与XX医院合作,对办事处辖区内171名残疾人进行了免费体检,并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安排了每月一次的上门体检、免费康复训练等。在去年的合作基础上,也说明了XX医院对社区公益事业的热心。因此,我办决定将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选址在XX医院。

三、运作方式

作为创新社区服务的体现,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计划以“社会化”为导向,建立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服务体制机制,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培育社会服务组织,引进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发挥义工和志愿者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

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计划设立休息室、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心理疏导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聊天棋牌室等场所。

成立初期,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将通过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级服务。一是以调查摸底的形式,充分掌握和分析不同层次老人不断变化的服务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通过全面上门调查、了解社区60岁以上老人,特别是孤寡、失独、独居、空巢、困难、优抚、残疾、高龄这八类老人的情况,准确掌握他们的需求、特长和爱好,做到心中有数、服务目标明确。二是按照老人的不同情况分类编册,从而找准切入点,为不断深化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以医专附属医院为依托,提供上门医疗服务。三是建立党员、居民日间照料服务队伍,着重向生活自理困难的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如提供订餐、免费送餐、就餐服务等。四是设立为老服务热线,让老人们随时随地地拨打电话就能轻松享受到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形成“小事不出门,大事有人帮”的服务模式。五是依托在此设立的老年大学,通过社区老年课堂、专题讲座、咨询指导等形式,解决老年群体共同关注的,诸如法律、科学养生、医疗保健、人际沟通、家庭教育等问题。

为了保证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持续发展,我办将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理念,突出为老年人服务的目标,确定打造助老服务的特色,以此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养老需求,进而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扩展养老服务范围,逐步构建起养老、医护、康复、临终关怀四位一体相互衔接的“医养结合”新模式,实现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便捷对接。

简论残疾人的法律援助工作 第8篇

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关爱社会每一个成员都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指出关爱民生, 解除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是当前和今后各级政府和各级组织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的重要任务和首要工作。也是检验各级组织是否把人民放在心上, 把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的大问题。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残疾人更是需要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干部着重关心、关注的对象, 特别是在他们的利益受到侵犯、人权得不到保障时, 作为法律援助机构更需无条件地首当其冲, 第一个站出来帮扶他们、关怀他们, 为他们分忧、为他们解难。只有把这一群体的问题当作法律援助的工作重点, 将其列为法律援助工作之首, 运用法律的武器, 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替他们作主、替他们说话, 充当他们的保护神, 让他们的冤屈得以伸张, 利益得到保障, 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才能稳定人心, 稳定大局, 稳定社会。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 也更能彰显法律援助的正能量和依法公正的权威性和功效性。因此, 认真抓好残疾人的法律援助工作, 各级政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纳入日程, 主要领导挂帅, 分管领导具体负责, 法援部门首当其中, 让残疾人的维法维权事项有人管, 问题有人解决, 案件有人办理, 结果有人监督。接地气、惠民生, 使法律援助真正体现职能, 真正为残疾人当家做主, 为弱势群体伸张正义, 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以法律援助机构为主, 多元联动, 部门配合是切实抓好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的关键。

三、残疾人的法律援助工作情况复杂, 问题千差万别, 而残疾人又是弱势群体, 他们不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处于劣势, 而且在法律维权中, 无论在语言表达上还是在行动上往往处于劣势一方。而作为法律援助机构在对待残疾人维权问题上必须有别于其他群体, 必须了解、体谅残疾人维权案件的对象特征和行为特点, 深入透彻、全面了解掌握残疾人维权案件的性质和全过程, 以及当事人双方对案件产生的始未及焦点。也就是说我们不单单地重视他们, 而且要透彻地了解他们, 把握他们, 才能积极稳妥有效地援助他们, 切忌常规化、简单化、单一化。要了解掌握他们, 不是等案件来了才临时“抱佛脚”, 而是要打主动仗、主动出击, 全面掌握。要建立残疾人救助网, 通过民政部门、社区、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等部门对残疾人的需求, 注册登记、备案建档、了解情况、掌握问题, 一目了然, 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网络和救助网的建立, 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情况, 而且扩大了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 为残疾人法律援助提供平台、提供方便, 确保做到全覆盖、广救助、零投诉。要建立“一站式”服务的便捷通道。残疾人残疾情况千差万别, 或是肢残或是脑残、或是语言障碍, 或是行动障碍, 无论何种残疾都为残疾人, 每个人都有不便之处, 法律援助机构必须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 必须把他们视为亲人, 把主动服务、登门服务作为重要举措, 为残疾人法律援助打开一道绿色通道和方便之门, 把法律援助, 援在残疾人的家门, 助在残疾人的心坎上。要与民政部门、残联机构、医疗机构、社会福利部门以及社区、居民委、街道、村委会联手, 不仅要了解残疾人, 而且要将残疾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胜在法庭上、胜在法理上, 更要使残疾人的相关问题落实和解决在上述各相关组织机构、相关部门上, 使法援案件不留尾巴, 不留后患, 不反弹。要与公、检、法部门联手办案, 依据残疾人特点和具体困难, 做到接案快、办理快、不拖拉、不扯皮, 快速办结,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内, 一次性办理、一次性结案。让残疾人的维权事项, 优先接案, 优先办理, 积极稳妥、富有成效、高质量地办理好残疾人的每一件法律援助案件, 让残疾人的正义得到申张, 让残疾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让社会秩序得到稳定, 从而让每一个残疾人在依法治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快乐生活, 和谐幸福。

参考文献

[1]吴胜利.残疾人法律援助制度中国家责任的体现[J].法制与社会, 2007 (08) .

街道残疾人工作计划 第9篇

【关键词】 残疾人康复工作;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1

黄石市地处鄂东南,总人口160万余人。全市共有各类残疾人84925人,占总人口数的5.31%。其中,肢体类残疾人有22505人,占26.5%;听力类残疾人有28025人,占33%;智力类残疾人有4101人,占4.83%;视力类残疾人有15176人,占17.87%;精神类残疾人有3694人,占4.35%;言语类残疾人有407人,占0.48%;多重残疾人10666人,占12.56%。许多残疾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康复需求,经过初步筛选需求轮椅的6798人、假肢装配的3068人,需配助听器的5481人(不包括特校)、白内障患者6678人,可以说康复难度大、任务重,是一项大工程。

一、康复工作的现状

全国康复工作会议提出在2015年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后,市残联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积极向领导汇报,争取领导支持,下发文件,召开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根据康复的原则、方针和内容,制定了相应措施,使全市的康复工作初见成效。

(一)与卫生部门联合,建立了康复点。在市医院设立了白内障康复中心,建立了精神病防治中心,新设立了37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站,为每个康复站配备了价值5000余元的康复医疗器材,积极开展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二)建立了黄石市残疾人用品用具服务中心。成立多年来,积极为残疾人康复服务与咨询,已累计为残疾人提供用品用具150余万件。

(三)开展了以“助听、助视、助行”为重点的康复服务。“十五”期间,全市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5629例,为1028名低视力患者配备了助视器,为3564名聋儿免费赠送了助听器,对2735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训练,培训聋儿家长2786名,对126名脑瘫儿童和152名智残儿童进行了生活自理能力和认识能力训练,对670名肢体残疾者进行了系统功能训练,为358名肢残患者安装了普及型假肢。

二、康复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总的看来,全市的康复工作从无到有,效果初步显现。但是,由于康复工作在我市属于初步发展阶段,特别在农村尚属摸索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与不足,亟待完善与加强。

(一)康复机构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建设还没有纳入社会规划建设大盘子,还没有形成市、县、乡、村、户康复网络,特别是乡、村康复机构不健全,有的没有发挥作用。

(二)康复工作人员、残疾人工作者缺乏实际经验和应用技术,康复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的不够,制约了康复工作的开展。

(三)总体工作不规范,大部分没有建档立卡,而建档立卡的,大多填写也不准确、不翔实。

(四)城区社区康复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

(五)康复经费短缺,制约了康复工作的开展。

(六)残疾预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康复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我市康复工作的实际和日益扩大的残疾人康复需求状况,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通过不断创新,逐步形成康复工作规范化、日常化、网络化,力争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康复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建设,把康复工作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大盘子。康复工作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一是加大力度,协调工作,建立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成为全市康复工作的龙头。二是建立市、县、乡、村、户五级联动机制,依托市、县、乡、村卫生院(所)建站布点,形成康复服务网络,即市培训、县培训、乡指导、村服务、家庭训练。做到立足全市、县、乡、镇,服务到户,训练到人。

(二)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立体医疗网络。要针对康复工作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注意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建立“康复不出村,常规治疗不出乡镇,康复手术不出市”的立体康复网络。把各种康复诊室、针灸、推拿、按摩等纳入社会康复资源,把康复融入传统医学之中,同时开展教育、职业康复等方面的服务,以满足各类残疾人的多元化康复需求。

(三)进一步探索把残疾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的新路子。把残疾人康复融入城乡卫生服务计划,纳入全科医疗卫生服务内容,使其与预防、医疗、保健教育、计划生育等融为一体,与城乡服务站同建一个结构适宜、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经济有效的工作体系。

(四)加强康复队伍建设,加大康复知识普及力度。一方面要立足长远,选定康复员。由卫生部门认定并发给乡村医疗执业执照的医生担任康复员,并加大培训力度,尽快提高业务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残联专兼职人员的培训,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另一方面,采取举办培训班,散发康复资料,电视讲话等各种形式,大力普及康复知识,将残疾人康复知识纳入健康教育之中,发放康复知识和康复训练科普读物,使康复对象能掌握简单的康复方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五)进一步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残疾人康复的每一項工作都需要经费支持,我们要加大力度,多方筹集资金。一是在机构建设上,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以财政投入为主,以社会投入为补充,以社会福利型康复机构为骨干,以社区康复为基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康复机构,形成康复服务载体公有和非公有共存,政府行为、社会运作并举的康复网络。二是在具体康复工作中,要多作细致工作,争取财政支持,按照国家规定,保证康复资金足额到位。三是发挥残联社会化工作优势,多方筹集资金。

(六)积极协调卫生、计划生育、公安、交警等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以减少和预防残疾的发生,一是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和新生儿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以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二是协调卫生部门加强执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建设,合理用药,使药物致残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三是加强与交通公安部门的联系,加大交通法规宣传的力度,逐步形成人人遵守法律法规的守法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的发生,以减少事故致残的可能。

上一篇:小班社会教案:咕噜噜下一篇:消防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