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有趣的汉字

2024-05-11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有趣的汉字(精选6篇)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有趣的汉字 第1篇

上个星期,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我和同学们一起遨游了汉字王国,在那里感受到了无穷乐趣。

经过第五单元的学习,让我对汉字的见识大有提高,如:我不但知道了甲骨文通行于清朝光绪年间,而且还知道是王懿荣发现的,并知道龙骨在河南小屯村出土。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汉字的内容也有了很多的了解,有些音笑话、对联、谐音歇后语和字谜。在我眼里,汉字不再是那些僵硬的符号,而是一个个动听的故事,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更是一段段历史。

学习汉字,就是走进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在触摸着两千多年前那段跳动的脉搏。我觉得汉子不可被世人抛弃,因为有些人觉得: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现代化,很多人都习惯使用电脑。只要使用电脑,无论要写什么生僻字都能打出来,不需花大力气去学习汉字,也不需再翻阅那厚厚的字典了,汉字已经落后了。而我认为,汉字是人类从古代流传至今的,无法用任何价钱所能购买的,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瑰宝。抛弃汉字,就等于把汉字拥有的两千多年的历史生命给扼杀掉了。通过学汉字,我们这些炎黄子孙都知道了中华大地的千年风云。

我们要热爱汉字,让汉字继续流传下去,而不能让汉字失传。我爱祖国,更爱流传千年的汉字。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有趣的汉字 第2篇

我觉得汉字很无聊,很单调,很难写,也很难学习和记忆。每个汉字都有笔画。你可能被低估了。这些简单的笔触也包含着无尽的奥秘!这些精彩的汉字一次又一次的变化,来到了这个时代。水平、垂直、略读和按压,在古人的手中,他们神奇地拼凑出汉字。他们充分发挥了汉字的神秘性!顾名思义,毛竹的“竹”一词是由两片分叉的竹叶组成的。从这个词的意义上看,你似乎可以感觉到竹林在山上摇曳虽然“场”这个词很简单,但它与真实的物体完全相同。它是正方形的。它平均分为四个部分。它巧妙地扮演着种植和灌溉的“田地”角色。另一个例子是下雨时“雨”这个词。中间的四点不象雨点从空中飘落。小雨的天真和顽皮在纸上。

汉字的结构分为表示、理解、线音和象形文字。指示法是一种用符号指出事物特征的造词方法,如上、下、本、莫等。理解法由两个以上的实体组成,将它们的意思组合成一个新的组,使人们一眼就能理解它们的意思。象形文字如步步、步步、豆、墨、木等是用来描绘事物的轮廓或特征部分,有日月鱼羊牛等象形文字,是家族中年龄最大的。它由能指和音标组成。能指代表意义范畴,声母代表相似发音。分为左声、右声、左声、右声、上声、下声、内声形、内声、外声。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有趣的汉字 第3篇

我于1881年出生在浙 江省绍兴府 城里一个 姓周的家庭, 父亲是读书的 , 母亲姓周 , 乡下人 , 她以自学修 得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 在我幼小的时候, 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 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13岁时, 我家忽而遭受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 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 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 约有三年多, 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 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 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 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 了的读书 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18岁, 便旅行到南京, 考入水师学堂, 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 我又走出, 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 毕业之后, 即被派往日本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 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 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 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 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 再到东京, 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 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 也失败了。终于, 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 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29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 第二年就走出, 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 第三年又走出, 没有地方可去, 想到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 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 绍兴光复后, 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 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 移入北京, 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1926年, 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 说我不好, 要捕拿我, 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 去做厦门大学教授。12月走出, 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 4月辞职, 9月出广东, 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 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1918年, 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 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 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 一本回忆记, 一本散文诗, 四本短评。别的, 除翻译不计外, 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1930年5月16日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有趣的汉字 第4篇

1.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 )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 )表示。

2.圆心确定圆的( ),半径确定圆的( )。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 ),有( )条。

3.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 )的数,我们把它叫做( ),用字母( )表示,计算时通常取近似值( )。

4.画一个直径是5cm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cm。如果要画一个周长是18.84cm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该是( )cm,这个圆的面积是( )cm2。

5.在一张长15cm,宽10cm的长方形硬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cm,面积是( )cm2,剩下部分的面积是( )cm2。 6.如右图,一根铁丝正好弯成一个直径是2.5dm的半圆,这根铁丝长( )dm。

7.一个圆环,外圆直径是10cm,圆环宽1cm,圆环的面积是( )cm2。

8.把4个底面直径是8cm的圆柱形牛奶罐捆成如左下图(从底面方向看)的形状,如果接头处不计,至少需要多长的绳子?

解题时,先画辅助线(如右上图虚线),可以看出,绳子中的4条线段相当于4条直径;四角处的4条弧,每条都是一个圆周的,合起来正好是一个( ),所以计算绳长的算式是( ),得数是( )cm。

二、对错辨别庭(5分)

1.同一圆中的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 ( )

2.一个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i倍。 ( )

3.图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 ( )

4.半径是2dm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 )

5.如果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则圆的面积最大。 ( )

三、答案选择厅(9分)

1.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的( )。

A.半径 B.直径 C.周长的一半

2.甲、乙两圆的半径比是1∶3,它们的直径比是( ),面积比是( )。

A.1∶3 B.1∶6 C.1∶9

3.下列图中有圆心角的是( )。

A. B. C. 4.右图中扇环的周长是( )cm。

A.12.56 B.16.56 C.17.85

5.把一个圆的半径增加2cm,周长就增加( )。

A.4cm B.6.28cm C.12.56cm

四、计算小能手(25分)

1.填表。(9分)

2.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cm) (8分)

3.计算下面各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dm) (8分)

五、实践探索台(10分)

1.先画一个正方形,再按下面步骤操作。

(1)画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以交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画一个大圆;

(2)依次连接两条直径的四个端点,得到一个小正方形;

(3)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画一个小圆。

2.如果大正方形的边长是20cm。

(1)大圆的面积是多少?

(2)图(2)中,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与大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图(3)中,小圆的面积是多少?与大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六、生活应用场(25分)

1.教学楼前有一个直径是8m的圆形花坛,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有一个面积为450m2的圆形草坪,要为它安装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现有射程为10m、12m、15m的三种装置,你认为选哪种比较合适?安装在什么位置?

3.一个圆形水池,周长125.6m,水池周围(阴影部分)是一条5米宽的水泥路,在路的外侧围一圈栏杆。水泥路的面积有多大?栏杆长多少米?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有趣的汉字 第5篇

我原来以为中国的汉字是那样的枯燥乏味,单调难写,而且难于学习记忆。可是,今天冯老师给我们班级上了一节写作课以后,我才知道中国的汉字并不像我原来想象的那样,而是那样亲切有趣。你不相信的话,那就听我来说一说吧!

上课的时候,冯老师对我们说有些人将桥字的木字偏旁写成了禾字偏旁,你们说这样改,可以吗?为什么不能够将桥字写成用禾字作偏旁的桥字呢?我原来以为,桥字就是桥字,古代没有水泥,只能够用木头来造桥嘛,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呀!经过冯老师的耐心启发,我终于明白了这错误的原因:禾字代表庄稼,用庄稼的秆子来造桥,这怎么能够走人呢?是呀,人一走上用庄稼秆子造的桥就会塌掉,那样桥就起不到桥的作用,而且还会淹死人的。即使不死人,除了夏天,其他的日子掉到河里也不好受的呀!如果是冬天,特别是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人掉到河里,冻冻也就够糟的了。

日字加一划,我原来认为只能够组成三个字。那就是旧、白和目。在上课的时候,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才发现原来可以组成九个字,还有田、甲、由、申、电、旦。啊,中国的汉字变化真是多呀!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有趣的汉字 第6篇

中华汉字,多么富有魅力、富有灵性的汉字!汉字,使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

中午吃饭时,爸爸心血来潮,宣布:“今天,我们举行一个猜字谜活动好不好?”“好!"我们异口同声地叫道。

“我先来!”爸爸清了清嗓子,说,“人站在门中间。”“我知道!”我兴冲冲地说,“们!”“错”啊?怎么会?我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闪!”妹妹说。“呀!对对对!我怎么没想到呢?”我一拍脑门。

“我这一条你们绝对猜不出!”哥哥神秘地说。“哼!真会吹牛!小心牛皮被吹破了!”我不服气的说。“那你听听看:两点长在大西北。”我顿时怔住了,望着天花板想着,连手中的午饭都忘了吃 。大家竟然也想不出。妹妹不耐烦地说:“揭晓吧。”“答案就是头。”大家恍然大悟。

“轮到我了!”妹妹兴冲冲地说,“山山水水。”“汕!”我马上说道,为自己找到了一条生路而得意洋洋。

“山水有相逢。打一城市名。”我说。沉默了好久后,妈妈高兴地说:“重庆!”“没错!”我向妈妈竖起大拇指。

“今天的猜字谜活动到此结束!”爸爸宣布道。

汉字,给我带来了无限欢乐。我爱你!汉字!

遨游汉字王国后的收获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后,我发现了汉字的有趣,知道了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几千年来的象征,它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我 们首先学的是这次综合性学习的第一部分:《有趣的汉字》。这一部分的内容可真丰富啦!有《字谜七则》中的“文字谜”、“画谜”、还有“动作谜”。《有趣的 谐音》中的“谐音歇后语”,都说明了我国的汉字十分有趣。还有一个“仓颉造字”的传说呢!相传在人类早期,是没有汉字的,古人们曾发明、使用过“结绳记 事”,后来仓颉根据龟纹、虫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

这第二部分的题目是《我爱你,汉字》。上个部分说了祖国汉 字的魅力,令我折服。这一部分的内容比上一个部分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有魅力。写出了汉字的演变:最先是甲骨文,然后是金文,再是小篆、隶书,然后又是楷 书、草书、行书,这里面有正楷的端庄,有狂草的奔放,有篆书隶书的古色古香,还有行书的流畅。我还了解到了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是一位叫作“王懿荣”的学 者。接着,老师又带我们去欣赏了一幅幅名家书法作品,难道这些还不能体现出汉字的魅力吗?

我爱我们祖国最有代表性的文字——汉字,这种魅力是别的文字不能取代的!我坚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汉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爱!

有关汉字的故事

一个叫“戈”的老兵有三个孩子,他们分别叫做“载”、“裁”和“栽”,三兄弟在外貌上特别象,再加上有共同的爱好,又常常在一起,外人很难分辨清楚他们谁是谁。不过他们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只要仔细观察,还是能分得开的。

他 们的共同之处是,首先外表上,他们都和他们的父亲“戈”很相象。同时三个人的额头上都长着一个像“十”字一样的胎记,而且这个胎记的颜色都是紫红色,所以 一般人很难分清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共同之处还体现在三兄弟都特别喜欢玩兵器,特别喜欢比试“戈”,所以尽管他们都有自己要做的事,但总是戈不离身,难怪 别人要分不清他们了!

其实,“载”是个司机,所以他总是开着车;“裁”是个裁缝,身上总带着他做的衣服;“栽”是个木匠,平时手里总拿着一把木制的小尺子。如果知道这些,看见他们就不难分辨了。

他们三兄弟特别团结,三个人穿的衣服都是“裁”做的,三个人家里的家具都是“栽”做的,而“栽”和“裁”出去玩都是“载”开的车……

老兵“戈”看着三个孩子一天天长大,又都那么团结,而且平时又受别人特别的注目,所以特别的高兴。三兄弟也觉得自己有个好父亲“戈”,有和自己一样长着“十”字胎记的好哥哥或好弟弟、大家彼此又有共同的爱好而感到特别的幸福!

在前几天,我们全班看文佳颖展示的汉字的演变,她呀!展示得可好了,普通话说得流畅,语言优美、通顺。下面我给大家讲讲我的收获吧!

我 的收获是:看了这个节目后,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例如:1、学到了流畅的普通话。 2、学到了语言要通顺、优美。 3、上台时,说话要大方。 4、学到了遇到一个字谜的时候,在纸上用笔画一画或写一写。以后呢?我也要学习这种赶去博斗的品质。多看课外书,积累一些好词、佳句、收集四字词语、成语 的名字等……下面,我请大家猜一个字谜:半硬半软的谜底,“对,它的谜底就是:砍字,这个砍字,我想:说硬字呢?肯定是石字旁;软呢?形容很虚弱,所以是 一个欠字,加起来就是砍字,我在给同学们开动脑筋。“半阴半晴”的谜底是什么,这个字谜很简单,过了一会儿,全班像商量好似的,异口同声地说:“是“明” 字。”我大吃一惊地说:“对,就是个“明”字,阴是指月亮,晴是指白天。

最后我想更同学们说一说:“遇到一道难题时,不要困难、纠结,只要慢慢思考、开动脑筋,在纸上算一算或写一写都可以,最后就可以算出那道题或者猜字谜游戏等。

汉字真奇妙

我第一次看《中华字源》的时候,以为这只不过是说一些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的过程。

但当我看完了前言再来看的时候,才明白原来这本《中 华字源》讲的东西之多,意思之广。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二章。第二章中我最喜欢的是:添笔退兵、幼年林环巧对知府、菊妃杀女、讨吉利话的地主。《添笔退 兵》讲的是汉光武帝时北方边境的匈奴派人送来一份战书,汉光武帝不知其意让大臣们想,一个叫何塘的小吏说明了意思,又添了几笔还给了匈奴。《幼年林环巧对 知府》讲的是林环是个小神童,知府便和他对对联,知府连连称善。《菊妃杀女》讲的是有一个皇帝一直视自己唯一的女儿为掌上明珠。有一天小公主不见了,皇帝 让太监到处找,但还是一无所获,这时一个太监用纸和笔写下了“菜、如、禾、七”四个字,让皇帝每个字添一笔公主去向自明。经过皇帝的添横加竖,真相终于大 白了。皇帝抓住了菊妃,厚葬了公主。《讨吉利话的地主》讲的是一个为人奸诈的地主,新造了一栋房子,希望有人说些吉利话讨个好兆头,但来的人说的都让他很 不开心,最后一个人的话让他气昏了头。

我们的汉字是多么的奇妙!我将会更加喜爱汉字!

遨游汉字王国

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有趣的汉字,了解了汉字的有趣,不过有趣的还是我们这次展示活动,里面有比脑筋急转弯还好玩的字谜,有种类众多的歇后语,有经典汉字的演变过程等等,可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何子歆介绍的《汉字的演变过程》。

何 子歆的介绍十分流畅而且落落大方,从这我知道了人做任何是都要放松不要紧张,不然什么都很容易想不起来。我还从何子歆的幻灯片上看到了何子歆的细心,何子 歆特意从网上收集了甲骨文这三个字,是不是很有心啊?何子歆的描述让我瞬间和汉字成为了十分好的朋友,我还学到了许多许多的知识,比如:草书书写的特点。 这些让我更加认为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特征,认为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这个活动我可以用一个谜语来形容“半真半假”,这个活动真是太有趣了,我不仅学到了汉 字的知识还增强了团体的团结意识。我希望以后可以多展开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脑子还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汉字。

上一篇:纪念清明节国旗下演讲稿下一篇:小学课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