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如何创新

2024-05-13

党建工作如何创新(精选6篇)

党建工作如何创新 第1篇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必须紧密联系企业改革发展实际,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发展这个大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抓住“四好”班子建设这个关键,突出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机制这个重点,创新党建工作的思路、体制、方法和载体,扎实推进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

一、创新思路,更好地保持和发展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进性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新,则举措新、面貌新。要认真总结和继承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加强,不断拓宽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引导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务干部树立“三种新理念”:一是要跳出党建抓党建。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从严治党与依法治企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发挥文秘杂烩网职工民主管理作用与维护企业领导人员依法行使经营管理职权相结合。二是要融入中心抓党建,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企业重大决策来谋划工作、安排工作、落实工作,积极宣传贯彻党关于企业发展改革的方针政策,参与改革方案和措施的研究制定,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把握方向;广泛深入实际,认真倾听职工意见,善于集中职工智慧,为企业科学决策出谋划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企业改革发展贡献力量。三是要贴近实际抓党建,贴近企业改革发展实际、贴近生产经营管理实际、贴近党员职工思想实际开展党建工作,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的有效解决。要通过树立崭新的党建工作观念,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跟上发展节拍,使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始终保持和发展先进性。

二、创新体制,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参与重大决策的有效途径

科学的体制,是企业党建工作更好发挥作用、持久发挥作用的关键。认真研究和遵循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规律,立足企业产权结构、经营方式等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有效途径。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建立健全运作规则和程序,探索管理者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党政领导重大问题决策前共同磋商、党委扩大会和党政联席会等制度,促进企业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要按照参与决策、带头执行、保证监督的总体要求,将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既保证董事会对企业重大问题的统一决定权,又保证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在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中得到尊重和体现,把国有企业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力量。要积极探索党管干部原则的有效实现形式,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相适应的选人用人机制,把好企业干部选拔任用、监督考核和教育培训关。创新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机制,建立健全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和选用标准,以及岗位责任、风险与工作业绩挂钩,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各类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创新党组织发挥保证监督作用机制,规范企业领导行为和经营行为,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切实搞好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三、创新方法,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企业党建工作,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采取新举措,努力探索符合实际、灵活多样、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一是创新党建活动方法。把重点工作和广泛覆盖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结合起来,把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三个延伸”、“五个转变”,即在工作重心上向基层党支部延伸、向工作现场延伸、向经济工作延伸;在组织开展活动上,由集中为主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灵活为主转变;由以脱产为主向脱产与业余相结合,以业余为主转变;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由临时安排向制度化、规范化转变;由重数量考核向重质量考核转变。二是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利用现代网络传媒优势,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网上课堂、远程教育等,实现文件、信息网上传输,为内外部单位提供了学习条件。三是典型引路,抓点带面。每年召开一次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效应,实现了重点工作的突破和整体工作的协调发展。四是坚持用开放思维抓党建。定期组织基层党委负责人、党务工作者“走出去”到先进企业学习党建工作经验,开阔视野;

到党校、高等院校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和企业管理知识,增强党组织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发挥职工民主管理作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正确处理职工民主管理与企业负责人依法管理的关系,既要尊重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职工民主管理和监督的积极作用,也要尊重维护出资人权益,支持企业负责人依法行使经营管理权力,把发扬民主和依法治企统一起来。五是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要按照灵活简便、高效实用的原则,采取专职兼职结合等办法,做到新建经济组织的同时建立党组织,调整经营管理组织的同时调整党组织的设置,配备经营管理人员的同时配备党务工作人员,努力使党组织的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四、创新载体,努力提高党建工作的活力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近年来,国资委系统企业党组织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为企业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我们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突出重点,全面深化各项创建活动,积极创新活动载体。要继续深化“四好”班子创建活动,着力在理论武装上下更大功夫,切实做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领导班子头脑工作;着力在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上下更大功夫,注意学习,加强研究,努力提高战略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开拓创新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着力在坚持民主集中制上下更大功夫,形成团结共事的合力、完善科学决策的制度。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结合企业特点和实际,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采取集中与分散、脱产与业余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不断创造新的活动载体,如“创先争优”、“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双向培养”等实践活动,为党建工作的开展搭建良好平台,营造浓厚氛围,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深入开展活动,创新栽体,不断激发企业党建工作活力。要结合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丰富和创新党建工作栽体。市属企业党组织要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学习讨论活动,广泛开展领导班子“四好”(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和基层党组织“五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创建活动,开展创“学习型和创新型”好党员活动.不断深化和推广“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活动方式等方面与企业改革创新和生产经营相适应,与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相适应,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相适应,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党建工作如何创新 第2篇

1.要不断的加强学习能力,学习吸收新知识,巩固已学到的知识

弗里德曼在这本书中论述到:“这(学习能力)是新时代条件下每个人都应当培养的能力。在这个时代里,一切和部分工作都将不断受到数字化、自动化和外包的挑战,而且新的工作和新的行业也将越来越快地涌现。在这个世界里,要想脱颖而出,不仅看你了解事物的多少,也要看你了解的事物的方式。因为你今天了解的事物可能很快就会过时,其速度之快恐怕你连想都想不到。”

人们只有不断地汲取新知识、巩固现有知识并大胆付诸实践,不断提高与强化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这平坦的世界中拥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培养自己“学会学习”的能力――不断研习和教会自己处理旧事物和新事物的新方式。因此,在工作之余要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知识,尤其是电脑方面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新技术、新知识,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管理知识和提高管理水平。

2.要不断挖掘发展自身潜力,寻找进步源泉

弗里德曼在这本书中说道“我们也应该从一些制度和政策上来鼓励人们去发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最大化社会的发展速度。”

通过对本书的研读,我深刻的意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潜力可挖,一个良性社会就是要给每一个人都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能让他们发挥他们的潜力去为社会创造财富,通过个体的潜力开掘和发展,以实现整体国民整体经济的发展,一个不能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事业必然会失败。

因此,应当主动挖掘自身的创造性潜力,寻找自身进步的源泉。利用现行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补充知识,发挥创造性。

3.坚持创新工作思路,促进工作稳步发展

谈如何创新企业党建工作 第3篇

关键词:党建工作,创新,党组织

1 要创新观念, 深化对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

创新观念, 就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打破习惯旧势力,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把主观思想和变化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党建工作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用创新理论去指导党建工作。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党建内部情况, 发散思维, 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 创新党建理论, 把实现党建工作先进性作为党建工作的发展目标, 把党建工作作为企业其他方面正常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冲破陈旧的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禁锢思想, 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 努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创新观念, 就要坚持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企业党建工作就是要围绕以人为本来开展, 牢牢把握住“围绕经济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原则, 按照“抓班子, 带队伍, 保稳定, 促发展”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谐稳定这个中心, 服务好基层, 服务好生产, 服务好群众, 维护好稳定大局。机关干部也要转变观念, 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 建立完善的工作格局, 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发挥好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政治保证。

2 创新机制, 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方式

创新机制, 重要的是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一是工作方式要开放化, 要改变基层党组织之间纵横不联系、少沟通的封闭状态, 加强交流, 开阔视野。要注意发掘先进典型, 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通过大力宣传好人好事, 弘扬表彰先进精神, 以先进促落后。二是工作方法要多样化, 发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 为基层服务、为生产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比如:组织开展为生产经营作贡献的义务劳动、为困难群体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 培养广大党员、干部的集体荣誉感、光荣自豪感。三是找准工作结合点。机关党的建设要与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协调发展, 必须贴近工作实际, 使党务工作渗透到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及行政工作的各个方面之中, 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3 创新方法, 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的实效

一是采取信息化管理的手段, 提高党建基础工作管理水平。中国共产党基本管理系统软件2.0版已经正式发行, 企业党组织要积极推进这项工作, 规范数据管理程序, 夯实基础工作, 提升党务管理水平。

二是围绕企业中心工作, 创新工作方法。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中心工作, 所谓的中心工作, 顾名思义, 就是企业要集中力量解决的问题, 我们党建工作也应该在中心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 把企业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突出企业特色, 建立企业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 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三是创新载体抓好特色活动。理论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 党建工作也必须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实现。所以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激励党建工作的活动, 比如, 我们可以开展“争优创先”的活动, 促进党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 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 用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企业的党委可以根据自身党建情况开展一些活动, 例如:争建一个好的党建机制、建立一个高效的领导班子等等活动, 可以加强党建领导的竞争意识, 更有利于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共同进步, 可以组织一些类似互帮互助、和谐团结进步等的活动, 培养党领导的团体意识, 为了缓解领导班子的心理压力, 使领导人员有个好情绪, 可以组织一些外出活动, 例如争创植树带头人、争创环境保护小组等等的活动, 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党建活动, 可以对党领导人员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 使领导人员发挥自身的力量, 积极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4 创新作风, 突出企业党建工作的落脚点

要想树立良好的企业党组织形象, 我们必须把对党组织的作风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 加强党组织的作风建设, 以提高党组织的工作质量和水平。作为党组织的领导更应该以身作则, 加强自身先进性思想, 为下层党组织成员树立榜样。仔细的分析党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并结合实践经验创新组织思想, 保证党建工作更上一层楼,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思想, 发挥出企业内部的优势。下面主要讲述加强党建工作中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是要牢固树立联系员工、服务员工的意识。有些企业的领导干部自恃清高, 总是与企业的员工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样只会造成企业内部的分裂。企业的党领导干部必须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同时, 加强自身的素质,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思想, 从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 积极听取人民的建议, 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宗旨。使企业的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 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在一些老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中有很多人的思想还是旧式思想, 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还比较陈旧, 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 要想彻底的改变是比较难的, 只能通过循循渐进的理论教育, 让他们在学习中慢慢地形成与时俱进的思想, 能够拉近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为了能够更好的加强党组织的作风建设, 我们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加强党员作风教育培训, 拓展党员的眼界和思路, 学习更多先进的理论知识。党员干部也可以通过接收理论教育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 用实事求是的思想作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积极的改进思想, 创新思维, 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我们党员应该树立全局观念, 解放思想, 为企业的效益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如何创新高校党建工作路径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路径;创新思路

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思路是随着时代发展逐步产生转变的,推动社会形成良性发展循环的重要保证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入探索。随着我国现代化深入全面发展的进程,高校党建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不断地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运用信息时代的先进手段,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进程。

一、大力挖掘高校党员社会参与内在价值

(一)从工作原则的角度出发,给予社会参与因素“广泛性”的挖掘。高校把公平、公正作为党建工作开展的中心原则,以此来保障高校党建工作中党员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升,同时强化高校党员社会价值认识的“全面性”。这一原则对于高校基层党员社会发展的认知程度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也充分体现了党员社会参与因素。

(二)注重开放化的高度,社会参与机制运行价值的体现。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推动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党员,高校党建工作中对于党员的“主体性”应该进行更为广泛的加深,更好地探究党建工作开展的动力源泉。

二、体现党员社会参与机制“突破性”特征

(一)首先确立创新思路,强调社会发展规律的创新引导作用。创新作为我党在当今时代不断取得进步的“根本性”战略发展思想,无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还是法治社会的构建思想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二)功能“完善性”作为基础,能够体现出高校党建工作“科学性”。新时期党建工作开展的核心是在于对基层党员思想意识进行正确的指导,渐渐全面地提高高校党员的社会公共事务的认识层面,更好地为高校党员社会意识的进一步提升产生积极作用。

(三)把制度化运行作为社会参与机制运行的关键,为高校党建思想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机制运行实现“制度化”发展,能够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同时也会在第一时间对于社会参与机制的主要架构存在的基本现状和不足做出反应,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参与机制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保障性”作用。

三、遵循先进理论内涵,提升高校党建思想工作社会参与机制

(一)积极深入探寻理论工作的实践意义,强化社会参与机制对党建思想工作的全面指导作用。提出高校党建工作这一理论,目的是为了对工作方向以及工作途径的探索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更好地为党建工作开展的“持续性”以及“科学性”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把理论研究成果作为党建工作开展的基础,为社会参与机制“针对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高校党建工作主要是正确引导高校人才思想,使得高校党员更加正确和全面地认识社会存在价值这一角度。

(三)确立深化落实作为工作开展的契机,以“科学发展”思想来提升社会参与机制的实践价值。检验一切活动开展效果的唯一途径是实践,这一点也是我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部署的根本原则,在高校党建思想的工作中,对社会参与机制的有效落实与实践为根本,从中有效优化社会参与机制,能够有效发挥机制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功能。

(四)确立科学“转型”作为发展根本,强调社会参与机制在党建思想工作中的“先进性”。在不断加快时代社会发展脚步的进程中,我党在新时期党建工作开展的重心也有了逐步转移,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已经成为工作的新方向。

四、建立系统化的工作开展思路,体现党建思想工作社会参与机制的“创新性”

(一)确立“依法治国”新理念作为切入点,实现党员社会参与机制运行效果的“最大化”。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应该把“依法治国”新理念作为根本切入点,能够对高校党员社会“主体性”以及“能动性”作出进一步的挖掘,更加积极地推动社会法制的加快进行。

(二)准确定位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以法治社会构建新思维来推动社会参与机制的创新发展。工作定位的“准确性”影响着高校党建工作的总体发展格局,也会对其工作长期目标的制定产生“决定性”作用。

(三)积极有效践行党的教育实践路线,完善高校党建思想工作社会参与机制的“社会功能。高校党员对社会发展新动态的有效引导,为社会发展总体环境的优化提供了相应的动力,不断加强了党员自身社会责任的认识程度,同时也体现出了高校基层党员的社会发展价值。

(四)确立“依宪治国”基本方针作为动力,突出高校党建思想工作社会参与机制的社会意义。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立足推动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有力支持了社会环境的优化,社会参与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作为“依宪治国”方针策略有效落实的前提,有着较强的社会影响作用和意义。高校党建工作思想逐步引导了基层党员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意识,推动了“中国梦”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赵君,熊英.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问题探析与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0(5):29-31.

[2]严军英,朱晓阳.社会参与机制下高校党建思想工作开展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5):129-131.

[3]李佐同.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党建现代化路径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6):7-9.

校长工作如何创新 第5篇

一、思想观念创新: 变封闭为开放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教育是知识创新、塑造创新人才的基地,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任何事物总有改进的余地,唯有创新,唯有及时抓住群众感觉到而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你才能带动群众前进。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可能成为好的领导者,即或本人不是一个非常有创见的人,你也应该善于鼓励和运用别人的创造力。长期以来,有些校长仍习惯于传统的领导方式,故步自封,不愿接受新事物,不去研究新问题,他们所领导的学校信息闭塞,竞争无力。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得更新封闭办学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校长的视野才能开阔,才能把学校办好。

变封闭为开放,校长必须做到:第一,要有勇气,注重实行。改革是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改革必然要冲击某些陈旧的思想意识,这就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这就要求校长要有勇气,知难而进。(如学校考评制度、聘任制度建立等。)如果没有勇气,就砸不碎桎梏,冲不破束缚,更不会去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要使新思想、新方法源源不断出现的秘诀,那就是尽快地将已形成的新思想、新方法付诸实施,并通过实践检验而不断增生。如果想“改革”,又怕“乱套”,想“开放”,又怕“无缰”,那么即或是再宏伟的蓝图,也不过是一纸空文罢了。因此,一个校长,应该纵览全局,立足当前,大胆创新,注重实行。第二、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这是校长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一旦校长有了强烈的事业心,那么他就会树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为党的教育事业献身的坚强信念,热爱学生、热爱教师、热爱教育工作,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校长有了强烈的事业心,能使他增强探索教育新路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至于对学校涌现的新事物表现出极强的敏感性,并给予热情的扶持。第三,要有系统的思维方式。系统的思维方式是指将各个环节中有联系的诸因素集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借助于判断和逻辑推理,运筹帷幄。用这种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周密而全面,具有连贯性,其显著特点是在安排工作时充分考虑它的“超前”与“预后”。(即体现前瞻性,又考虑到了这样做的后果。)一些工作有方的校长,都是利用这种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他们大都工作起来井井有条,丝丝入扣,一旦出现棘手问题、突发事件,亦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因此,校长必须具备这种系统的思维方式,用以开阔新思路,减少盲目性,从而使教育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管理方法创新: 变独断为民主

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社会,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成功的学校教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集体智慧的发挥,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民主观念指导下的民主管理。当今时代单靠一个人的智慧是很难管理好所从事的事业,是无法调动起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的。民主才反映管理者的文明、开明和英明,民主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职工的思想变得更加活跃,民主意识日渐增强,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人物校长,很有必要加深对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一是校长要从自己认识水平的有限看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重要性。校长不可能未卜先知,也不可能无事不知,即便是知之颇多也会有“一失”之时,加上现代社会信息传递快,知识更新快,校长要想高屋建瓴,减少决策失误的风险,就必须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博采现代社会的高信息。二是校长要从自己管理水平的有限看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必要性。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校长对学校工作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因此,在管理上要充分运用民主手段和机制实行双向运动,即双向管理。实行双向管理,有助于校长的管理工作,也有利于被管理者自律、自理,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佳境。(提倡教职工、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三是校长要从自己知识水平的有限看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可能性。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本身就是一项特殊的管理。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而校长所涉猎的知识范围毕竟有限。有效的办法就是充分发动教师,利用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学校实行民主管理,除加深对其认识和理解外,还存在一个如何决策的问题。决策按其形式可分为常规型决策和非常规型决策,所谓常规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决策问题,它以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形式重复出现。其产生的背景、特点、内部与外部的有关因素,全部或基本被决策者所掌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比较容易解决。(但习惯于决策的校长很容易滋长独断意识,常规型往往“一人说了算,事情大家干”。)一旦处在信息社会的学校里引进竞争机制,更新的技术,更新的知识,需要更新的环境时,这种决策形式就会受到冲击。这就需要进行那些无先例可循,具有大量不定因素的决策活动,即非常规型决策。如何实行这种决策?答案就是处变应变,处变应变靠什么?一靠学识,二靠优化方案。(学识即知识和修养,优化方案即 90%的情报信息加上 10%的判断所形成的方案。)学识是处变应变的基础,优化方案是处变应变的前提。(学识水平高,对问题的应变能力就强,要想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必须得有一定的学识。任何问题如果有好的解决方案,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反之亦然。)实行非常规型决策就必须实行民主管理,民主治校。只有这样,才能博采信息,集思广益,抉择出优化的决策方案。

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决非轻而易举之事,为了确保民主管理不流于形式,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的机构和制度,切实保障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和机会。二要创造和谐融洽的民主氛围,尊重教职工的意愿,充分发扬民主,让教职工畅所欲言,献计献策。(比如,学校制定新政策和重大决策前,可召开教师代表、教研组长会,让大家充分酝酿,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还可以开展征集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假如我是校长活动”,设立校长信箱等途径,经常收集教职工的意见和要求。)三要超越自我。校长要超脱自己的主观意识,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尤其要放下领导架子,真正听得进群众意见。四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群众有决策权、管理权,还要有监督权,作为校长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校务公开,特别要要坚持把学校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敏感问题进行公开。

学校实行民主管理,不仅可以弥补校长自身能力的局限,减少决策失误的风险,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高效化,而且有助于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人际关系创新: 变逆反为相容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校长与领导成员之间,校长与教师职工之间的关系。要抓好学校工作,就得下真功夫,花大气力来研究、处理这种人际关系。

一个单位、组织、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如何,决定着整个事业的成败。如果校长与领导成员之间合作关系是长期稳定的、诚挚友好的、相容正常的,那么,这个学校的工作就一定会有起色。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是校长必须尊重信任其他领导成员,建立起同志情谊。其次是领导成员之间彼此尊重、相互依赖、推心置腹、真诚相待。无端的猜忌,各自为政,钩心斗角都是处理正常人际关系的大敌。校长协调好与领导成员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而校长与教师职工的心理相容更不能忽视。校长与教职工的关系从组织上讲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从对学生而言,他们又都是在共同教育活动中不同的分工关系,这种分工关系又是彼此平等的同志关系。只有校长对教职工关心爱护、尊重信任、体贴同情,才能赢得教师职工的尊敬、信赖、拥戴。没有最好的教师,只有用好的教师。全体教师同心协力相互补台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建立这种关系,主导的一面在校长,不仅要求校长的组织才能、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管理才能,成为教师职工尊重信赖的条件,还要求校长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要有宽容精神。宽容并不等于放任,也不是搞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自由主义,而是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根本,作为校长,首先要坚持原则,在大是大非面前决不让步;在抓纲定向的决策中,不容得半点马虎,这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但在具体工作中,校长应该把自己视为教职工的同志、朋友,对他们要关心爱护、尊重信任、体贴同情。校长还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一道工作,既坚持原则,又注重策略,掌握分寸,从而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二是要能引咎自责,即敢于承担责任。也就是要推功揽过。如果校长在学校的工作有成绩时,功劳就扯到自己名上,工作出现问题时,责任就推到别人身上,这样做就会使教师职工产生逆反心理,反之,则产生相容心理,即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融洽的心理交往状态。具有这种心理状态,才能提高管理效能。三是要有求实的思想作风。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评价自己,客观公正,勇于自我批评。要做到这一点,务必消除在大众面前亮真相会“掉底子”,“丢面子”,会失去威信的顾虑。实践证明,越是能正确评价自己越能赢得人心。

四、知识结构创新: 变单一为复合

单一的知识结构,有时会使校长在教学教研工作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校长要通过各种继续教育途径,以及自我研修,努力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长知识、长才能,变单一为复合,只有这样才能始终掌握教学教研工作的主动权。

有些校长只会教一门主课,而对其他学科则研究不多,知之不深。单一的知识结构使中小学校长时常处在教学教研工作的被动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广度和深度。大学生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后,校长的文化结构虽然有了改观,但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学历补偿教育和继续教育,使校长既掌握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又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成为多面手,一专且多能,让校长单一的知识结构日益趋近复合。同时,校长还应加强自我研修,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这样,校长就可以掌握教学教研上更多的主动权。

总之,要想学校工作不断创新,思想观念的创新是关键,管理方法的创新是重点,人际关系和知识结构的创新是基础。我们只有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打好两个基础,才能使学校的领导工作事半功倍。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校长工作创新之路,就一定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浅谈如何创新企业党建工作 第6篇

在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创新来解决这些新变化,使党建工作更加适应新形势,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一、用创新的思维抓党建,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创造力 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值得深入探讨的时代课题,那么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主要应把握以下三点:

(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审视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新问题。从当前企业党建工作的状况和时代要求来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不能变,但虚实结合的工作格局还有待完善;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工作思路是清晰的,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党的先进性教育力度需要加大;在薄弱环节和难点工作上有许多突破,但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改进与加强结合上还显得办法不多;在以往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上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等等。以上这些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问题,都需要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重新审视,以对企业发展负责的态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认真分析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需要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认识、去研究,这就要求企业党建工 1

作既要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又要增强超前工作意识;企业信息化发展提出的新问题,要求企业党建工作既要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又要主动介入,占领阵地,为我所用;企业机制体制改革、战略性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所带来的影响,都要求企业党建工作既要总结经验、继承好的做法,又要研究探索符合发展规律的党建工作新途径。

(三)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努力探索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善于总结党建工作经验,把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贯穿于企业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政治优势,围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坚持把弘扬企业文化放在首位,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中心任务,把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重点,把学习、交流、推广先进典型经验作为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的动力。

二、用创新的方式抓班子,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 要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必须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这一关键环节。

(一)要坚持学习,加强党性修养。通过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为民服务的本领来展示凝聚力。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要想驾驭全局,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发展,没有对党的方针政策及对企业情况的准确掌握,就会无所作为;没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广博的知识作铺垫,就会无所适从;没有把理论与业务知识升华为生产力的能力与素

质,工作就无创新无突破,就会无用武之地。

(二)要坚持民主集中制,通过发挥班子整体功能来形成凝聚力。要进一步完善议事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在制定跨越发展目标或重大问题决策时,必须坚持集体讨论。要提倡“四同”意识,创建“五型”氛围,即全体职工要“同心同德,同心协力、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创建“勤奋学习型、诚信务实型、开拓创新型、高效服务型、团结稳定型”的工作氛围。

(三)要坚持群众观点,通过树立勤政廉政形象来反映凝聚力。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纪律意识,做到廉洁自律;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做到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要注意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把握基层关注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善于做好职工的教育引导工作,把他们的注意力和创造力引导到为企业跨越发展做贡献上来,真正树立起廉洁奉公、勤政务实、秉公办事、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良好形象。

三、用创新的理念抓活动,增强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力 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工作的特色能否鲜明,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起效,党员干部表率作用能否体现,都是衡量企业党组织战斗力强弱的主要标准。

(一)抓制度,保证企业党建工作的规范性。为了确保把企业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根据新形势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应该建立健全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党建联席会议制度

等各项党建制度,并用电子信息平台公布各项将党建制度,供全场基层党支部、广大党员干部遵照执行,有效增强了党员干部的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抓全员,增强企业党建工作的广泛性。首先,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将“献爱心、暖人心、聚人心、稳人心”贯穿工作始终,人人自觉维护集体利益,人人共同致力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形成人人奋发进取、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其次,就是突出重点,使主题教育系列化。结合创先争优,鼓励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达到了靠教育,稳定人心;靠榜样,鼓舞人心;靠活动,凝聚人心;靠关怀,温暖人心的特殊效果。

四、用创新的手段抓提升,加强企业党组织的向心力 党建工作的创新是推进党的建设的关键,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动力,也是我们党能够不断经受各种风险考验、解决自身问题的基本保证。

(一)更新企业党建工作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更新是整个创新活动的起点。企业党务工作者必须提高对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以认识的提高来带动工作思路的创新。克服那种感叹企业党建工作难有新的作为、新的突破,感到无所适从的错误观念。

(二)创新企业党建工作内容。在企业的改革调整过程中,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企业党组织的活动内容也应

当根据这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不断加以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内容要紧密联系广大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只有联系广大党员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才能增强企业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三)创新企业党建工作方法。第一,抓调研,在工作思路上创新。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通过调研出思路、出对策、出成果;第二,抓典型,在整体工作上创新。抓典型,就是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通过树立各方面的典型,探索、总结和推广基层支部建设的方法和经验,推动企业党建工作全面展开,促进整体工作上水平;第三,抓规范,在工作机制上创新。进一步明确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内容,各级党务工作者的职责范围;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建立干部联系制度等等。

上一篇:凤鸣之春作文下一篇:《梧桐雨》的诗意解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