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层建筑室内消防系统的思考

2024-05-15

对多层建筑室内消防系统的思考(精选7篇)

对多层建筑室内消防系统的思考 第1篇

对多层建筑室内消防系统的思考

一、国内多层建筑室内消防体系的现状及弊端

尽管在新修改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增加了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范围,但我国多层建筑室内灭火系统仍以设置室内消火栓为主。实践证明,室内消火栓系统能有效使用的机率不高。火灾时,消防人员采用消防车水带接龙的方式将消防车内的水送入室内使用,或者利用消防车在室外对着火部位进行灌救的情况较多。这样,室内消火栓设置的意义无法得到体现。主要原因:一是在当前全民消防意识普遍不高,灭火技能和基本的灭火器材操作知识缺乏的现实条件下,火灾时一般民众不可能有效使用室内消火栓系统来灭火。所以室内消火栓系统最终还需要有严格训练的消防队员来使用。但火灾时起火单位熟悉本单位室内消火栓系统的人员不一定在现场,消防人员又对内部系统情况一般都不熟悉,很难快速有效利用室内消火栓来灭火;二是调查发现,室内消火栓系统多数得不到良好的维护保养,或是阀门锈蚀不能开启,或是水带水枪缺失,导致关键时候无法使用。三是从安全角度上讲,在可以利用外来水源灭火,特别是又没有人员被困火场的情况下,消防队员没必要冒险进入建筑内取用室内消火栓来灭火。

还有,众所周知多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扑救初期10分种内的火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建规》制定时的许多历史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已使得住宅、办公场所、消费场所的装修标准大幅度提高,增加了建筑的火荷载,相应的火灾危险性和大火蔓延速度也大幅提高;灭火程度极低的室内消火栓系统极易耽误火灾初期极为宝贵的扑救时间,造成火灾的蔓延。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优点及设置必要性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优点是:不需人员到起火点操作,值班人员只要在消防控制室就可以完全监控整栋楼的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扑救。灭火成功率高,特别是对控制初起火灾极为有效、可靠。据国外的资料介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灭火成功率高达90%以上。以美国为例,从1925年到1969年的45年中,安装这一系统的建筑物共发生火灾81425次,灭火、控火成功率达96.2%。又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1886年到1968年的几十年中,安装这一系统的建筑物共发生火灾5734次,灭火成功率达99.8%。国内也有许多成功的实例,如1958年建的厦门纺织厂,曾发生过四次火灾,均由喷水头自动启动将火扑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其目的性强,直接面对着火点,效率高,水渍少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可以普及使用的主动固定消防设施。在美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仅在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工厂和仓库中普遍使用,而且已经发展到在家庭住宅中安装这一系统。

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我国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已经有40多年的实践经验,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实践,现在在技术、产品配套、全自动化程度、操作等方面都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经验;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的.大量生产和使用,以及国产化程度的提高,已经使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相对价格大幅下降。据统计,国内安装该灭火系统的费用一般占工程总投资的1~3%。与室内消火栓系统相比,费用并没有升高多少,而灭火成功率却增长了数倍。完全符合经济利益的要求。

结论:

纵上所述,多层建筑建立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主体的灭火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在经济上和技术上也是可行的。但受《建规》中以消火栓为主进行室内消防系统设计的规定以及消防设计人员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影响,要实现以自动喷水为主的目标,势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修改《建规》,使设计者可以根据情况自由选择以室内消火栓为主或以自动喷水为主的消防设计方案。肯定自动灭火系统的主力军地位,在多层建筑中逐步淘汰室内消火栓系统。

二、加大在科研投入,组织技术力量研究和改进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身。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适当调整喷头的最大保护面积和作用面积,进一步降低此种系统的生产和安装成本,开发出更适合于多层建筑的简单、实用的系统,在某些城市试点和实验,以取得数据,并在全国推广。

对多层建筑室内消防系统的思考 第2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系统,增压稳压设备,设计要点

1 增压稳压设备的工作原理

根据GB 50045-95高规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7.4.7.2,高层建筑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不能满足消防系统(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系统等)的相关静压要求时,应设增压设施。目前的增压设施主要采用气压罐—增压稳压设施联合工作的形式,利用气压水罐所设定的P1,P2,Ps1,Ps2 运行压力,控制水泵运行工况,始终保证消防给水管道系统最不利点消防所需压力,同时亦保证气压水罐内始终储有30 s消防水量,满足火警后30 s消防水泵启动时间的要求(见图1)。

P1为最不利点消防所需压力,MPa;P2为消防泵启动压力,MPa;Ps1为稳压泵启泵压力,MPa;Ps2为稳压泵停泵压力,MPa。

平时管道系统如有渗漏等泄压情况,控制稳压水泵不断补水稳压,在Ps1,Ps2(启动↔停止)反复运行。一旦有火情,管道系统大量缺水,造成Ps1压力下降(Ps1→P2),降至P2时(此时气压水罐内储水容积Vx≥30 s消防水量),发出报警信号,立即启动消防泵(手动或自动启动由设计人确定),消防泵启动后,稳压泵自动停止,直至消防泵停止运转,手动恢复“设备”的控制功能。

2 增压稳压设备的设计要点

1)增压稳压设备的设计参数P1应该是满足消防系统最不利点消防所需压力时,增压稳压设备所在位置对应的压力,应根据不同消防系统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

a.消火栓系统稳压。

P1=H2+H3+H4-H1。

其中,H4为消火栓充实水柱长度所需压力;H3为水龙带和消火栓本身的压力损失;H2为管道系统的沿程和局部压力损失;H1为水箱最低水位—最不利点消火栓的几何高度。

考虑到对高位消防水箱的有效利用,不建议采用稳压设备从底层消防水池直接吸水的方式。

b.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稳压(见图2)。

P1=∑H+H0+Hr-Z(mH2O)。

其中,∑H为自动喷水管道至最不利点喷头的沿程和局部压力损失之和,mH2O;H0为最不利点喷头的工作压力,mH2O;Hr为报警阀的局部水头损失,mH2O;Z为水箱最低水位—最不利点喷头的几何高度。

计算P1时,计算管道系统沿程和局部损失所采用的流量应为火灾初期消防给水量,消火栓系统为两股消火栓流量2×5=10 L/s;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则为5个喷头流量,一般采用5×1=5 L/s。

2)根据计算求得消防系统中最不利点所需的消防压力P1作为气压水罐的充气压力,即气压水罐最低工作压力。通过计算所选定的气压罐规格和αb值,求得P2。

Ρ2=Ρ1+0.0981-βVxV-0.098=Ρ1+0.098αb-0.098(αb=0.50.85)

其中,V为消防气压水罐总容积,m3;Vx为消防贮水容积,m3;β为容积系数,卧式水罐宜为1.25,立式水罐宜为1.10,隔膜式水罐宜为1.05。

3)Ps1和Ps2的确定。Ps1=P2+(0.02~0.03);Ps2=Ps1+(0.05~0.06)。

4)气压水罐内应有消防用水系统所要求的储存水容积(Vx)、稳压水容积(Vs)和缓冲水容积(VΔP),按确定的αb求得其直径和规格。

根据《高规》7.4.8.2,消火栓给水系统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合用的气压水罐的储水容积(Vx)不小于450 L,其中用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气压罐储水容积(Vx)不小于150 L,用于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气压水罐储水容积(Vx)不小于300 L。稳压水容积(Vs)不小于50 L,最低工作压力P1应为最不利点所需压力,工作压力比宜为0.5~0.9。

5)稳压水泵流量应在3 min内,补足气压水罐内实际稳压水容积所需流量。根据《高规》7.4.8.1,稳压水泵的出水量,对于消火栓给水系统不应大于5 L/s;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应大于1 L/s。稳压水泵扬程应以(Ps1+Ps2)/2时,水泵曲线高效区取值。

6)对于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合用稳压设备的情况,应综合考虑各消防系统最不利点压力要求计算P1及相关参数。 当火灾发生时,气压水罐内压力降至P2,消防控制中心或消防泵房根据其发出的启动消防泵报警信号综合不同消防系统其他信号确定启动消火栓消防泵或自动喷水消防泵。

参考文献

[1]GB 50045-95,高规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S].

[2]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

[3]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S].

对多层建筑室内消防系统的思考 第3篇

尽管在新修改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增加了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統的设置范围,但我国多层建筑室内灭火系統仍以设置室内消火栓为主。实践证明,室内消火栓系統能有效使用的机率不高。火灾时,消防人员采用消防车水带接龙的方式将消防车内的水送入室内使用,或者利用消防车在室外对着火部位进行灌救的情况较多。这样,室内消火栓设置的意义无法得到体现。主要原因:一是在当前全民消防意识普遍不高,灭火技能和基本的灭火器材操作知识缺乏的现实条件下,火灾时一般民众不可能有效使用室内消火栓系統来灭火。所以室内消火栓系統最终还需要有严格训练的消防队员来使用。但火灾时起火单位熟悉本单位室内消火栓系統的人员不一定在现场,消防人员又对内部系統情况一般都不熟悉,很难快速有效利用室内消火栓来灭火;二是调查发现,室内消火栓系統多数得不到良好的维护保养,或是阀门锈蚀不能开启,或是水带水枪缺失,导致关键时候无法使用。三是从安全角度上讲,在可以利用外来水源灭火,特别是又没有人员被困火场的情况下,消防队员没必要冒险进入建筑内取用室内消火栓来灭火。

还有,众所周知多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統,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扑救初期10分种内的火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建规》制定时的许多历史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已使得住宅、办公场所、消费场所的装修标准大幅度提高,增加了建筑的火荷载,相应的火灾危险性和大火蔓延速度也大幅提高;灭火程度极低的室内消火栓系統极易耽误火灾初期极为宝贵的扑救时间,造成火灾的蔓延。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統的优点及设置必要性

自动喷水灭火系統的优点是:不需人员到起火点操作,值班人员只要在消防控制室就可以完全监控整栋楼的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扑救。灭火成功率高,特别是对控制初起火灾极为有效、可靠。据国外的资料介绍,自动喷水灭火系統的灭火成功率高达90%以上。以美国为例,从1925年到1969年的45年中,安装这一系統的建筑物共发生火灾81425次,灭火、控火成功率达96.2%。又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1886年到1968年的几十年中,安装这一系統的建筑物共发生火灾5734次,灭火成功率达99.8%。国内也有许多成功的实例,如1958年建的厦门纺织厂,曾发生过四次火灾,均由喷水头自动启动将火扑灭。自动喷水灭火系統以其目的性强,直接面对着火点,效率高,水渍少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可以普及使用的主动固定消防设施。在美国,自动喷水灭火系統不仅在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工厂和仓库中普遍使用,而且已经发展到在家庭住宅中安装这一系統。

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我国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統已经有40多年的实践经验,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实践,现在在技术、产品配套、全自动化程度、操作等方面都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经验;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的大量生产和使用,以及国产化程度的提高,已经使得自动喷水灭火系統的相对价格大幅下降。据統计,国内安装该灭火系統的费用一般占工程总投资的1~3%。与室内消火栓系統相比,费用并没有升高多少,而灭火成功率却增长了数倍。完全符合经济利益的要求。

结论:

纵上所述,多层建筑建立以自动喷水灭火系統为主体的灭火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在经济上和技术上也是可行的。但受《建规》中以消火栓为主进行室内消防系統设计的规定以及消防设计人员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影响,要实现以自动喷水为主的目标,势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修改《建规》,使设计者可以根据情况自由选择以室内消火栓为主或以自动喷水为主的消防设计方案。肯定自动灭火系統的主力军地位,在多层建筑中逐步淘汰室内消火栓系統。

对多层建筑室内消防系统的思考 第4篇

在消防给排水设计中,高层建筑一般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或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多层建筑是相对高层建筑而言的,本文讨论的多层建筑特指6层以下或低于20m的建筑。笔者将就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的常见布置方式进行介绍。

2 多层及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布置

多层及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的要求。建筑室内消火栓的位置应显眼,其间距应通过计算确定,但不能大于有关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设计中应注意按建筑物的类别,正确确定室内消火栓的用水量。室内消火栓的口径应按每支水枪的流量来确定,水枪流量小于3L/s时,应采用DN50消火栓;水枪流量大于3L/s时,应采用DN65消火栓。设有消防给水的建筑物,其各层(无可燃物的设备层除外)均应设置室内消火栓。消防电梯前室应设室内消火栓。

2.1 住宅内消火栓的布置

多层建筑多为一梯两户至四户的设计,一般大部分设计者会将消火栓设在楼梯间半梯平台处,消防立管设在平台内。由于半层平台在标准层标高处有梁,故消防箱只能明设,但这样不太美观。为改变不美观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办法:一是协调好半梯平台窗户和消火栓的位置;二是若半层平台外挑,可避免部分建筑由于半梯平台净空小于1.2m而导致冲突,同时,如在两侧设砖墙,消火栓可暗设。

2.2 住宅底层小商业区的布置

现行设计的多层或高层住宅底层一般为杂物间、商业网点、自行车停放处、汽车库等,设计时应注意楼梯间半层平台的消火栓不能计入底层用房的消火栓数。对于底层是多分隔小商铺(特别是南方有骑楼的住宅)的消火栓设置,因防火需要不能将消火栓设置在商铺内;商铺外部可放置消火栓的地方就只有各商铺分隔外墙的柱子,而消火栓箱一般比柱子要宽,为解决美观问题,可以采用装饰柱子的方法,把整个柱子连同消防箱包起来。另一方法是可以在柱侧砌一堵略比消防箱宽的墙,将消防箱暗装于墙内,这样既可以保持建筑外部整体美观,又可以使消防栓的设置符合规范和使用要求。

2.3 高层住宅防烟楼梯间的布置

多数设计者不会将防护场所需设置的消火栓设在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主要作用是火灾时供人员疏散和防止烟气之用,故防火门处一个缝隙也不能有。高层住宅一般都会有消防电梯及消防前室专用的消火栓,每层需设置3个单出口消火栓箱,因此,可将其中一个设置在防烟楼梯内,如消防前室也发生火警,在人员疏散后消防员可以在防烟楼梯内使用消防箱内的水带进入前室扑火,可以避免因在空间较小的消防前室安装过多的消防箱而影响到住户在火灾时的使用以及人员疏散。

2.4 双阀双出口消火栓布置

笔者认为不超过50m的一般住宅,如公共空间特别小,则可以使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双阀双出口消火栓还可用于某些受建筑条件限制的高层住宅内。《高规》允许单元式住宅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后直接开向前室,还允许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可只设一个安全出口。按这些要求设计的单元式住宅,由于可设计安装消火栓的场所仅是小小的消防前室,要在此处设两个消火栓,一是无墙面可设,二是无此必要,故只能采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由于10层以上设了连通阳台或凹廊,10层以上的相邻楼梯间的消火栓可通过凹廊或连通阳台隔梯灭火,故住宅高层部分基本上也达到了两股灭火水柱的要求。

2.5 消防箱内消防卷盘的布置

《高规》第7.4.9条规定“消防卷盘的间距应保证有一股水流能到达室内地面任何部位”。也就是说,建筑内无需所有消防箱内均设消防卷盘。消防卷盘主要用于扑灭初期火灾,只供本楼人员使用,消防队员不使用这种设备进行灭火,故无需按消火栓布置要求来设置消防卷盘。对于按同层两股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的要求布置的消火栓,只要有50%的消防箱增设消防卷盘即可。消防电梯前室可不增设消防卷盘,这样既可节省投资,而箱体占用的空间也会比较小。

2.6 消火栓在防火分区中的设置

现代建筑中的多层和高层建筑都趋向多元化的综合楼的设计,建筑的下部或底层会有大型的商业或饮食网点。如果每层的面积较大,就要分隔成若干个防火分区,每个分区一般会采用防火卷帘分隔。设计时应注意:当防火卷帘拉下时,消火栓的水带就无法通过卷帘,从而达到有效的消防作用。由于消火栓不可以跨区使用,因此,设计的时候应以每一个防火分区为单位进行消火栓的设计布置。消火栓应布置在比较容易操作的部位,最好配合商场或饮食网点的基本装修图进行设计,消防箱的开口位置应避开人流密集的方向,以便操作。

摘要:本文从住宅内、住宅底层小商业区、高层住宅的防烟楼梯间、双阀双出口和消防箱内消防卷盘的消火栓布置,以及消火栓在防火分区中的设置等方面介绍了多层及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的合理布置,以供参考。

关键词:多层及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排水

参考文献

[1]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M].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2003.

[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对多层建筑室内消防系统的思考 第5篇

关键词:多层住宅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安装 问题监督

中图分类号:X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7-133-02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思路不断涌现,建筑施工水平也不断提高,多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屹立在人们的视野中,与时俱进让多层住宅建筑的经济美观适用性更上一层楼,时代对消防给水系统工程安装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其作为给排水系统工程安装的一部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运行和周期寿命,故需我们高度重视。

1多层住宅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分类及安装

1.1消防给水系统的分类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按功能分为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由室内消火栓、消防卷盘、高位消防水箱、增压稳压设施、消防水泵、室内消防水池、消防供水网等组成。灭火时,采用室内消火栓、消防卷盘进行灭火。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为:湿式喷水灭火系统、干式喷水灭火系统、干湿式两用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式喷水灭火系统、雨淋喷水灭火系统、水幕灭火系统和水喷雾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给水系统是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报警阀前的管网和给水设施,主要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泵、消防转输泵和消防稳压泵、消防水箱、消防稳压设施水泵结合器等。

1.2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安装方法

(1)室内消防给水管道的安装。管道穿墙、楼板时应预留孔洞,孔洞位置应正确,孔洞尺寸应比管子直径大50mm左右。当管道穿越楼板为非混凝土、墙体为非砖砌体时,应设套管,穿墙套管长度不得小于墙体厚度,穿楼板套管应高出楼板面50mm。消防管道的接口不得在套管内。套管与穿管之间间隙应用阻燃材料填塞。消防管道系统的阀门一般采用闸阀或蝶阀,安装时应使手柄便于操作。

(2)消防栓箱的安装。消防栓箱采用暗装或半暗装时应预留孔洞。安装操作时,必须取下箱内的消防水龙带和水枪等部件。不允许用钢钎撬、锤子敲的办法将箱硬塞入预留孔内。安装水龙带,水龙带与水枪和快速接头绑扎好后,应根据箱内构造将水龙带挂放在箱内的挂钉、托盘或支架上。消火栓栓口应朝外,并不应安装在门轴侧,栓口应与安装墙面垂直,栓口中心距安装地面的高度为1.1m。消火栓箱应设在不会冻结处,如有可能冻结,应采取相应的防冻、防寒措施。

(3)室内消火栓系统的试射试验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毕后应取屋顶层(或水箱间内)试验消火栓和首层取二处消火栓做试射试验,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检验方法:实地试射检查。

2多层住宅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安装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室内消火栓安装不符合要求

(1)有些藏在墙内的消火栓箱洞口的上部没有设置过梁,在受到大的压力下致使箱体变形进而设计的箱门不易打开。

(2)有些多层住宅建筑结构功能复杂,安装消火栓时虽满足了最不利点消火栓水压要求,而忽视了次不利点消火栓水压要求。然而从理论和实践上看,既要考虑最不利点消火栓水压要求,又要考虑次不利点水压要求,才能增加建筑消防系统的安全性。

(3)没有按图纸要求,随意用气焊割孔,改变消火栓箱底预留孔位置,导致安装后栓口出水方向与安装消火栓的墙面不成90°角或者与周围距离过小,造成不能安装。安装不便或水带弯折影响出水量。

2.2二次装修消火栓箱及其附件出现问题

对住宅建筑需要二次装修的,安装人员或住户为了美观,在二次装修过程中装饰物遮掩了消火栓箱,或不注意箱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与箱门的颜色要明显不同;此外,有的安装人员没有专业的知识,随意扎接消防水带与接口,或接口处未安装卡簧等,导致试水时接口和水带脱落,一旦忘记试水,发生火灾时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2.3水泵结合器的安装位置不当

安装人员主观意识上的错误,而将水泵结合器安在玻璃幕墙下的实体墙上或紧靠在玻璃幕墙的墙边。一旦失火,在火灾状态下因为高温效应,玻璃幕墙的玻璃容易脱落而威胁到使用水泵结合器救火的消防队员或个人的人身安全,所以从使用安全角度考虑,水泵结合器必须避开玻璃幕墙并设在与建筑墙面水平距离不小于5米的地面上。此外根据规章条例规定,水泵结合器应设在距消防水源15-40米范围内,且便于消防车使用。但施工人员在实际安装中,常常没有按照规定将水泵接合器安装于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五、六十米,甚至百余米远处,如若不测发生火灾,消防队员赶至火场,根本无法快速的使用到水泵接合器而耽误救火时间。

2.4安装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审核后的图集安装

多层住宅建筑安装地下式水泵接合器和地下式室外消火栓时,安装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审核后的图集安装在当地冻土层以下,有的室外消火栓栓体上没有安装泄水阀;此外因为施工人员专业水平欠缺,对地下式水泵接合器和地下式室外消火栓理解不够透彻、混淆两者概念,造成两种功能完全不同的设施安装重复或安装相反。

2.5住宅建筑楼顶消防水葙的安装问题

住宅楼顶的消防用水与生活用水共用的水箱中,未做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设施,造成满足不了消防水箱应储存10分钟的消防用水量的要求;还有的安装人员随意改变消防给水管的位置、在给水管道上加设不必要的阀门、不设置逆止阀、一备一用的消防给水管只设置了一个等,这些错误的安装都会导致安装后,无法保证正常消防用水量或发生火灾时水箱不能及时供水足够的水量。

2.6消防给水管道穿过楼板、墙面的安装

有些施工人员为了简化工作事物、方便省事,在管道穿过楼板墙面后,仅对其进行简单遮挡后用水泥砂浆填塞孔洞,没有注意到管表面比较光滑与混凝土粘结不紧固,进而造成楼板渗水等严重现象。

3多层住宅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检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鉴于以上安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安装完工后检测人员一定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验收。本人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积累的情况看,列出监督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检测消防水泵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单位的消防给水系统竣工后水泵不能启动,平时也属于演练以致消防给水系统不能正常投入使用。

(2)检测消防给水方式是否正确。有的建筑单位为了节省成本,未按规定要求将消防水箱和水泵给水方式改为直接给水,或采用不分区给水方式。

(3)检测消防水源是否安全可靠。某些建筑未设消防水池,市政给水管、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

(4)检测水泵结合器的安装是否正确。见本文第二部分第三条所述。

(5)检测消防增压稳压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因为住宅建筑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比较小,某些单位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高位的消防水箱一旦不够满足最不利点灭火设备扑灭火灾所需水压时,所设的增压稳压设备发不出警报,不能够自动启动消防水泵给水,仍需人工传递造成设备闲置或信息滞后。

对多层建筑室内消防系统的思考 第6篇

随着国内外近几年民居建筑发生火灾的事例越来越多, 人们对其的关注度也在提高。很多人将消防安全的难易程度作为购房选择楼层的主要因素, 这无疑会使目光发生转移, 使得消防给排水设计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之中。由此出发, 本文关于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的思考与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1 民用建筑给水系统设计

1.1 合理的供水系统

合理的供水系统是给水系统设计的基础。要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 精确的掌握好水压、水量以及相关的可靠性资源, 确保可以设计出科学合理节能高效的给水系统。

其次, 对于高层建筑系统的分区要注意分区的供水压力, 保证其是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标准进行相关的设计, 达到各分区最低配水点处静压≤0.45MPa时给水分区。此外, 垂直分区并联供水和分压减压供水是适用于建筑物高度不超过100m的建筑, 然而对于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应该采用垂直分区串联供水的供水方式[1]。

1.2 常用的供水方式

常用的供水方式包括四种, 如表1所示。

通过表2进行说明四种常用的供水方式所存在的能耗区别, 以便于设计者在设计时能够选取科学合理的供水方式 (见表2) 。

根据笔者多年设计经验及目前常用的给水方式得出:

(1) 高位水箱生活供水方式因存在较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 在一类高层民用建筑中已基本不使用, 只是在超高层民用建筑中, 因串联分区供水的要求, 还在使用水箱供水。

(2) 气压供水方式因供水压力的波动性及能耗较大, 目前也基本不使用。

(3) 变频速调泵供水方式因能耗比较大, 不能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余压, 目前也较少使用。

(4) 迭压供水设备供水方式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供水方式, 能充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 较为节能, 其中箱式迭压供水比罐式迭压供水对市政给水管网的冲击较小, 但水箱需设置紫外线消毒装置。

2 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2.1 常用的消防给水灭火系统

消防给水灭火系统有两种方式, 其中一种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另一种是手动的消防栓灭火系统, 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势, 并且根据消防规范的要求, 在不同的场所需要用到一种或者二种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灭火的成功率较高, 可以自动感应周围温度的变化并发出警报, 同时自动喷水灭火, 但是成本较高, 自动灭火装置的类型有很多, 每种装置有不同的适用条件, 要根据民用建筑的实际条件作出合理选择, 具体如表3所示;消费栓灭火系统的启动虽然对人力的依赖程度较高, 但是成本较低、易管理, 因此目前大多数民用建筑中仍然使用这种系统[2]。

2.2 消防水池的位置

建筑两路供水是消防水池在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消防水池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设置, 例如在市政管网不能够满足消防的用水量时, 或者建筑物为单路进水的情况。消防水池在建设时要保证其容积计算的准确合理[2]。一般情况下, 消防水池内的容积=所有用于消防的用水量之和-进水管的补水量。其中补水量要依据火灾可能发生时间的最大值代入。

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 消防水池的引入管要在2根以上, 使其能够保证消防水池与水泵间的距离, 若是引水管数目较少, 若设置为1根时, 则可能会引起单路供水或者其它的供水隐患。

2.3 消防水池与消防泵房的设计

消防水池在特定的情况下进行设置, 其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其具体的内容如下:当给水管网可以满足消防的用水量需求时, 依据上述的计算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可以知道, 其容积只要满足火灾延续时间极大值所需要的供水量即可。反之, 则需要根据供水进行计算, 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善。

当然, 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室外给水管网不仅供水充足而且还可以为火灾的延续保证其补水量, 此时消防水池的面积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减去为延续火灾提供的补水量。补水量的计算也要遵循一定的计算公式, 此外补水管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要求, 例如流速的极大值为2.5m/s。在进行消防水池的设计时, 要注意消防水池补水时间的控制, 其一般最大为48h, 特殊的地点或者情况下, 特殊处理。对于消防水池需求容积十分大的情况下, 可以根据容积面积将其合理的划分成两个甚至多个, 根据消防规范要求, 当消防水池有效容量超过500m3时, 需分成可单独使用的两格。

在进行消防水泵房的设计时, 要求较高, 消防泵均需要设置备用泵, 具体的规范要求在本文中不做过多介绍, 可以结合相关规范进行了解。

除了消防水池与消防泵以外, 还包括设置自喷式末端试水装置以及一些重要阀体的设计, 均为消防给水系统设计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其中在设计阀体时要注意其避免回流的作用, 要有消除水锤的措施, 在设置末端试水装置时, 要注意试水接头的设置,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已有设计在市场中买到合适的接头, 但是不可以忽视它的存在[3]。

3 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案例简要分析

3.1 案例概况

本文主要分析的案例是商联中心二期的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商联中心二期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包括40层超高层威士町酒店, 其总高度为193m, 还有3层裙房, 以上构成A区;商业建筑包括商业零售、餐饮以及电影院等构成B区;C区则为住宅区, 其总高度达到162.6m, 共含有49层。分别对三个区进行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做一定的前期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建筑物的实际考察, 分析其供水情况, 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工程建筑的概况了解。分析建筑物最高层救火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进行有针对性的选取方案, 包括消防水池的位置设计、容积计算、个数安排以及其它消防系统的主体设计方案, 均需要在动手设之前完成。

3.2 商联中心二期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

首先, 商联中心二期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系统均采用的是临时高压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酒店部分共分为八个区, 从第一区到第六区是由地下二层酒店消防水泵加压供水, 消防水池的储存水将经地下二层酒店消防水泵房转输水泵提升至125m避难层的消防转输水箱, 七八区则是通过125m避难层的消防转输水箱、消防水泵进行加压供水。地下二层酒店消防水泵加压供水适应于一到六层, 四到六区消防水量由地下二层消防转输水泵提升到125m避难层的消防转输水箱供水。其设置结构比较复杂, 可以通过图1进行表示, 如图1。

4 结论

综上所述, 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是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程。对于层数较高的建筑物, 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要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保证细节部分的设计不会遗漏, 同时要根据建筑物特点选择合适的供水方式以及根据给水管网给水量的不同情况合理的设置消防水池, 保证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达到积极控制火势的效果, 从而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黄玉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标准体系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2.

[2]刘玉和.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之我见[J].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3, 04:381~382.

对多层建筑室内消防系统的思考 第7篇

关键词: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室内消火栓系统,流量开关

最近几年随着建筑业蓬勃发展,给排水消防专业技术相应地完善更新。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对于消防科学技术基础理论、消防技术专业知识和消防技术标准及建设工程消防技术规范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掌握也要求更高。然而,现行《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作为专业的基本法规,部分条文解释及规范图示亦没有明确,给相关人员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在没有新的条文下来之前,作为设计人员,该如何正确的执行,的确应当受到重视。以下就对于技术规范第11.0.4章节,“消防水泵应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设置的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等压力开关等开关信号应能直接自动启动消防水泵”。对于这流量开关的启泵流量,在条文解释上并没有表示清楚,部分专家对条文解读,也只量粗略取值为2.0L/S,亦有设计人员取系统漏损水量或5L/S的单支水消防水枪出流量。笔者认为,此流量开关的启泵流量应与建筑性质及高位水箱的设置高度相关联,即与技术规范第5.2章节相关内容有密切联系。

1 流量开关工作原理

流量开关主要是在水、气、油等介质管路中在线或者插入式安装监控水系统中水流量的大小。在水流量高于或者低于某一个设定点时候触发输出报警信号传递给机组,系统获取信号后即可作出相应的指示动作,避免或减少主机“干烧”。

流量开关可对管道中的液体流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提供开关量输出,并可实现LED实时显示,水流量开关工作原理:当水流开关内有水流动,水流量在某设定值时,水流开关内的磁芯受水流推动产生位移,磁芯位移带动磁源产生磁控作用使水流开关输出“通”信号。流量开关快易优自动化选型有收录,该信号输入设备控制系统,经控制系统实现控制作用,当水流量小于启动流量时,水流开关亦可输出“断”的信号。控制系统产生与上述相反的控制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水流开关当管路中的水流量大于某一设置流量值时,磁芯在水流作用下产生位移并带动磁源产生磁控作用使传感器输出"1"开关信号,该信号输入到设备控制系统,经功率扩放大后实现以水流量控制的目的。

应用到消防水箱出水管上,即在主机设置一个流量开关启泵值,水流量达到这一值时,即输入启泵信号,消防主泵启动,消火栓系统由水泵从消防水池加压供水,满足灭火所需水量水压要求.消防结束后手动停泵,建筑消防提出采用流量开关作为启泵或报警信号源,主要是确保消火栓能有效启动或报警。

2 高位消防水箱设置

消防水箱主要作用是供给建筑初期火灾用水量,并应保证相应水压要求,即要求距最不利消火栓有一定的静水压力以确保出流量与消火栓的充实水柱要求.根据技术规范第5.2.2节内容,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位置应高于其所服务的水灭火设施,且最低有效水位应满足水灭火设施最不利点处的静水压力,并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不应低于0.10mpa,但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应低于0.15Mpa;(2)高层住宅,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多层公共建筑,不应低于0.07Mpa,多层住宅不宜低于0.07Mpa;(3)工业建筑不应低于0.10Mpa,当建筑体积小于20000m3时,不宜低于0.07Mpa;可见,对于不同的建筑性质,在规范满足的前提下,所需要的静水压力可以采用不同值。

3 消火栓出流量计算

(1)消火栓栓口所需的水压计算。

消火栓栓口所需水压Hxh=Hq+Hd+Hk,式中:Hxh-消火栓栓口水压,Kpa;Hq-水枪喷嘴处的压力,Kpa;Hd-水带的水头损失,Kpa;Hk-消火栓栓口水头损失,Kpa,以20Kpa为单位。

(2)水枪的射出流量:Qxh=√BHq,式中:Qxh-水枪的射出流量,L/s,B-水枪水流特性系数,与水枪喷嘴口径有关,一般水枪口径选用%%c19,其水流特性系数为1.577。

(3)水带水头损失:Hd=10AzLdq2xh,式中:Az-水带的阻力系数,采用麻织水带,65mm直径,为0.0043;Ld-水带长度,取25m。

(4)按以上公式,取栓口水压70Kpa,栓口水头损失20Kpa,B取1.577,Az取0.0043,水带长度Ld采用25m,则70=q2xh/B+10AzLdq2xh+20,推算出水枪射出流量为2.60L/S。

消防水箱出流量,在水枪、水带均选定的情况下,与栓火栓栓前水头,即静水压力有关。

同理,根据不同情况,消火栓栓口压力取70Kpa(静水压力7m),栓口水头损失20Kpa,取水枪口径16、19,水带材料采用麻织、衬胶,得到水枪出口流量在1.92~2.72之间。

消火栓栓口压力取100Kpa(静水压力10m),栓口水头损失20Kpa,取水枪口径16、19,水带材料采用麻织、衬胶,得到水枪出口流量在2.42~3.28之间。

消火栓栓口压力取150Kpa(静水压力15m),栓口水头损失20Kpa,取水枪口径16、19,水带材料采用麻织、衬胶,得到水枪出口流量在3.08~4.38之间。

当然,以上流量计算忽略了管道水头损失及阀门局部水头损失,计算时可根据管道长度选用,流量开关的精度及管道布置长度等(影响水头)水头损失均对出流量有一定影响,实际出流量会更小。

4 流量开关的选取

(1)消火栓系统无稳压泵情况:消防水泵自动启动一般采用双保险,由出水总管上的压力开关或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均可启动,水箱水位下降过程中,消火栓水枪喷射流量也逐渐减小,即消防水箱出水管流量逐渐减小。当流量开关的流量设置值偏高,则最不利消火栓着火的时候,根据以上计算,水枪出流量不可能达到一支消火栓水枪正常出流量(即部分设计人员提出的5L/S),则消防主泵不会启动,加之流量开关存在灵敏度高低问题,规范及行业上并没有指定相应的标准,流量开关不动作,则形同虚设,甚者将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

流量开关启泵流量上限值: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考虑各建筑性质对应高位消防水箱设置高度,在不考虑管道水头损失的情况下,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对应静水压力0.10Mpa,根据消防水枪出流量计算,考虑设计上可能选用不同的水枪及水带,为安全起见,流量开关动作流量宜小于2.42L/S;住宅,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多层公共建筑以及体积小于20000m3的工业建筑,要求静水压力0.07Mpa,流量开关动作流量小于1.92L/S比较适合;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流量开关动作流量宜小于3.08L/S。故建筑流量开关启泵流量值,在1.92L/S以下是可行的。

对于流量开关启动的下限值,规范亦没有明确,如设置流量偏低,则会造成系统误启动或误报警,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消防技术规范5.3.2条,屋顶稳压泵的设计流量不应小于消防给水系统管网正常泄露量和系统自动启动流量,当没有管网泄露数据时,稳压泵的设计流量宜按消防给水流量的1%~3%,且不小于1L/S,现行规范室内消防用水量最大值40L/S,则泄漏量最大值为12L/S。可见,规范对于系统的漏损量大概定义在1L/S左右,笔者根据部分厂家提供的参数,部分报警阀后压力开关启动流量,该流量值在10L/S左右,流量开关的精度一般在±0.5L/S以内。故笔者认为,为防止误报警,流量开关的动作流量应大于系统的泄漏量,控制流量开关的精度在±0.5L/S以内,启泵值选用1.5L/S基本可行。

(2)消火栓系统有稳压泵情况:15S909—消防水泵的自动启动控制,此时,消防水泵启动由出水总管上的压力开关启泵控制,流量开关仅仅是做报警信号,不直接启泵,水泵启动由泵房出水总管上的压力开关启动。规范上明确“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保证系统最不利点处水灭火设施在准工作状态时的静水压力应大于0.15Mpa,即刚开启水枪灭火时,按静水压力计算,水枪出流量可达3.0L/S以上,流量开关动作流量按1.5L/S是可行的。

(3)流量开关启泵值选用:根据以上分析,对于不同建筑,消火栓系统流量开关设置值建议选用1.5~1.9L/S,可确保消防主泵的顺利启动或报警。

5 结束语

建筑消防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建筑消防的基本法规---规范,它的不断完善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更是是建筑业趋向成熟的一种表现。

参考文献

[1]GB50016-20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上一篇:项目财务下一篇:复转军人先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