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启事

2024-05-14

“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启事(精选5篇)

“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启事 第1篇

今年6月9日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确定的第10个国际档案日。为配合做好我区“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档案、走近档案,增强档案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洞头区档案局根据宣传活动的工作安排,决定在全区开展“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一、征文主题

“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启事 第2篇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宁波市档案系统将举办以“提升档案服务,喜迎十九大”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此不断提升档案服务水平,充分展示局机关档案工作者的精神风采。另外,今年是《档案法》颁布30周年、宁波市档案工作条例实施20周年,为提高全社会档案法治意识,我市档案系统将积极组织参加档案法律法规知识有奖竞赛活动,汇编“以案说法”案例集,并通过各种方式,使普法宣传进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在全社会营造出学习、贯彻、实施《档案法》的良好氛围。

宁波市档案系统还发动广大群众一起寻找“共同的记忆”。市档案局、市档案学会将邀请专家举办以“地图上的宁波”为专题的讲座,从宁波地图的演变来解读城市的历史变迁。各区县(市)档案局深入农村,通过开展讲座、发放档案知识宣传册、发放家庭档案纪念册等形式广泛宣传,拉近档案与村民的距离。镇海区档案局的优秀家训家规家书和家风故事征集活动,北仑区档案局的家庭档案采风活动等,更是让档案走进家庭,深入民间。各档案馆还将在“6·9国际档案日”前后邀请媒体、中小学生、小记者、网民等走进档案馆,在档案中触摸城市的记忆。市档案局和江北区档案局在江北中心小学举办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邀请有关专家为学生讲解宁波城市历史文化。

全市档案系统还发动市民积极参加“美丽宁波·档案记忆”摄影比赛,用镜头记录宁波和谐发展、文明进步的历史印记,留下我们“共同的记忆。”作为“中国桃文化之乡,”奉化区组织的“在桃花盛开的地方”桃文化系列活动摄影比赛,得到了广大摄影爱好者的积极响应,目前比赛结果已经揭晓。鄞州区和海曙区等也正积极筹备相关活动。

“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启事 第3篇

档案网站, 是指档案管理部门、档案机构、学术团体以及个人以提供档案服务、发布档案信息或传播档案背景知识为目的的网站。档案网站既是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表现形式, 又是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状况的标志之一。

近年来, 我国档案网站的建设规模,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档案网站已成为管理部门、档案机构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载体;网站的界面水平和检索质量有所提高;网站档案信息资源逐步丰富。

应该看到, 对比国外一些知名的信息资源类网站, 我国档案网站的建设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 网站类目设置不合理

各级档案局 (馆) 网站多定位于展示政府工作内容。机构设置、领导讲话、政策法规、公告通知、职能介绍等成为主导栏目, 而编研成果、档案查询等成为次要栏目。重“展示”、轻“服务”, 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方式单一, 成为档案网站的通病。

(二) 档案网站检索功能不健全

检索功能涉及检索范围、关键词类别、查询点和命中率等方面。众多网站检索功能简单甚至缺失, 实际效果是“我提供什么你就看什么”, 而不是用户期待的“想了解什么就能查询什么”。提供全宗目录、案卷目录检索功能的网站很少, 提供档案全文数据库检索的网站几乎没有。有的网站虽然提供了检索入口, 但检索入口不够人性化, 如以“档号”作为查询点, 可普通用户根本不知“档号”为何物或者不清楚所要检索的档案的档号。

(三) 信息匮乏且更新缓慢

信息化水平低、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进程缓慢是档案网站信息匮乏的主要原因。特色馆藏、档案编研成果没有及时体现, 这既有技术和设备方面的问题, 更有观念陈旧和项目规划不到位的问题。

(四) 互动与反馈功能不受重视

网站没能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特点, 对Web2.0环境下的新应用重视不够。传统网络环境下的E-mail、FAQ、实时在线虚拟参考咨询等服务还没有被档案网站完全采用的情况下, 新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推送、RSS、博客和WIKI等新的技术应用更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可见, 我国档案网站的发展虽然在内容、形式、技术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但还需借鉴同类优秀网站的先进经验, 在信息的丰富程度、互动性、时效性、检索功能、注重民生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可资借鉴的“美国记忆”网站

美国记忆 (American Memory) 是美国国会图书馆 (Library of Congress) 在数字图书馆领域的一个成功案例 (网址:http://memory.loc.gov/ammem/index.html) 。该项目于1990年正式启动, 第一期项目称作“美国记忆试验计划”, 时间为1990-1994年;第二期项目称作“美国数字图书馆计划”, 时间为1995-2000年;第三期项目称作“数字未来倡议”, 时间为2001-2004年。美国记忆网站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美国在线图书馆 (National OnLine Library) , 其成就主要表现在, 对美国国会图书馆和美国其他文献机构中最具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先实施数字化, 并以此为契机探索美国历史资源数字化的技术规范、管理体系、服务机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课题。

“美国记忆”现已成为美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信息资源网站, 也是全球最有影响的数字图书馆项目之一。基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在图书馆界的地位和影响, 美国记忆网站在信息资源组织和检索方面一直被国内同行所关注。“美国记忆”网站的规划方案和建设思路, 给我国图书馆界、档案馆、文博界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在档案学领域, 在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进程中, 如何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分专题地按照规范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标准, 规划、建设数字档案数据库, 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为档案界解决海量档案信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但技术不代表系统工程的全部, 观念的更新和规范的管理才是保障档案信息化工作持续发展的根本。

档案网站是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表现形式。优秀实用的档案网站, 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可供档案用户方便查询的、内容丰富的数字档案信息数据库;方便快捷的查询工具。忽视用户需求的档案网站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网站。“美国记忆”网站智能化的检索技术、多元化的服务方式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三、“美国记忆”网站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与“美国记忆”网站在栏目设置、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整合、智能检索和服务理念等方面的对比, 我国档案网站可以获得更多值得借鉴的启示。

(一) 确立档案数字化的优先级别

无论是图书馆界还是档案馆界, 在进行数字化资源的组织与建设方面都面临着信息资源的巨大压力。“美国记忆”的项目初期, 针对巨大的馆藏数量, 确立了科学的数字化优先遴选原则。我国历史悠久, 有待开发的档案信息资源极为丰富, 如何解决海量的档案信息资源与目前技术条件下有限的档案数字化处理能力之间的矛盾, 是摆在档案界面前的首要问题。确定科学的、符合国情的档案数字化优先级处理原则, 是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并为档案网站提供内容支撑的第一步。现阶段这一优先原则应该确立为:珍贵档案并且有利于文化传承;与民生息息相关;有利于青年的学习和教育;与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相关的历史、文化元素;等等。

(二) 强调档案部门分工协作

独立的档案机构根本无法胜任档案数字化及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的建设。“美国记忆”项目由最初国会图书馆作为独立的数字化机构进而发展为多个合作者协同建设的工作模式, 整合了美国境内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及其它文化机构。我国档案界应在确立统一标准的前提下探索分工协作的机制, 突破单一档案机构进行馆藏数字化的局限性, 形成覆盖全国的开发网络, 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三) 加强特色资源整合力度

通过简单的浏览我们就会发现, “美国记忆”网站内容涵盖了美国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将反映我国或我国境内某一地域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档案资料, 用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展示, 发挥特色资源优势, 正是我国档案网站在表现形式上所欠缺的。

(四) 数字化的格式和标准

在资源建设方面, 美国记忆最大限度地采用国际标准、美国国家或工业标准, 这是多个合作机构协同工作的必然选择。我国档案信息资源丰富, 多个档案机构协同合作时, 档案资源类型的多样化要求各操作主体要具备资源的互操作性和访问性。数字化的格式和标准化要提前规划和确定, 要尽可能选用国际通行的数据格式。

(五) 智能信息检索

美国记忆使用的In Query智能搜索引擎是信息检索中心 (Center for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CIIR) 研制的, 操作灵活且功能强大。我国档案网站检索功能不强是个普遍的现象。异构数据库及分布式异构信息资源检索方案可以为档案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档案信息检索服务。档案用户需要有针对性的、“一站式”的档案信息服务, 这要求档案网站开发统一用户认证平台、统一检索界面的检索界面, 提供易用、高效的档案网站检索功能, 尤其是复合检索和全文检索, 以满足档案用户日益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六) 以用户为中心的功能定位

“美国记忆”以用户为中心 (User-centered) 的信息服务理念完全与时代需求相适应。通过分析用户对网站的使用行为定位核心用户, 是其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档案网站要确立用户为中心的功能定位, 努力尽早实现由“展示型”向“服务型”定位的转变。要注重分析目标用户的群体需求以及他们的访问趋势, 分析用户的上网行为。

四、结语

档案网站的优化, 就是要在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同时, 提高多种组合形式的检索能力, 全方位体现网站的服务功能。只有更新观念、总体规划、整合内容, 才能打造出科技含量高、服务能力强的档案网站, 才能为新时期档案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提供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美国记忆”网站在数字信息资源组织与检索等方面的特点, 对比分析了我国档案网站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我国档案网站在信息资源建设、档案数字化的格式和标准、网站智能检索和功能定位方面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档案网站,美国记忆,档案数字化,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真溱.美国记忆:特点、技术方案要点及质量标准 (上) [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1 (04) .

[2]真溱.美国记忆:特点、技术方案要点及质量标准 (下) [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1 (05) .

[3]武绪华.美国记忆——对中国数字图书档案建设的借鉴[J].山东档案, 2005 (04) .

[4]游毅“.美国记忆”与我国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的比较与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 2008 (05) .

[5]唐琼, 张玫.美国记忆”与“共享工程”比较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6 (01) .

[6]李小冰.学习国外成功经验优化我国档案网站[J].档案, 2008 (02) .

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 第4篇

时间过的真的是很快呀!一晃我们两家认识20多年了,虽然你是维吾尔族,我是汉族,但是我们两家人多年来一直互相帮助,互相理解。记得那次我的胳膊不小心摔断了,你还亲自到我家里来给我换药,当时天色已经很晚了,这件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当时我心里暖暖的,我们新疆伊犁这个地方本来就是个多民族的聚集地,在这里,我们的团结显得非常重要,三个离不开成了我们这里发展的大计,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只有我们互相团结、互相友爱、互相帮助,我们的经济才能迅速发展,我们才能安居乐业,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传谣,不信谣,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共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现在,我们政府开展的“结对子”活动中,可以说把我们两家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我想既然我们两家认亲戚了,那么我们在以后生活中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 第5篇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宁波市档案系统将举办以“提升档案服务,喜迎十九大”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此不断提升档案服务水平,充分展示局机关档案工作者的精神风采。另外,今年是《档案法》颁布30周年、宁波市档案工作条例实施20周年,为提高全社会档案法治意识,我市档案系统将积极组织参加档案法律法规知识有奖竞赛活动,汇编“以案说法”案例集,并通过各种方式,使普法宣传进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在全社会营造出学习、贯彻、实施《档案法》的良好氛围。

宁波市档案系统还发动广大群众一起寻找“共同的记忆”。市档案局、市档案学会将邀请专家举办以“地图上的宁波”为专题的讲座,从宁波地图的演变来解读城市的历史变迁。各区县(市)档案局深入农村,通过开展讲座、发放档案知识宣传册、发放家庭档案纪念册等形式广泛宣传,拉近档案与村民的距离。镇海区档案局的优秀家训家规家书和家风故事征集活动,北仑区档案局的家庭档案采风活动等,更是让档案走进家庭,深入民间。各档案馆还将在“6·9国际档案日”前后邀请媒体、中小学生、小记者、网民等走进档案馆,在档案中触摸城市的记忆。市档案局和江北区档案局在江北中心小学举办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邀请有关专家为学生讲解宁波城市历史文化。

全市档案系统还发动市民积极参加“美丽宁波·档案记忆”摄影比赛,用镜头记录宁波和谐发展、文明进步的历史印记,留下我们“共同的记忆。”作为“中国桃文化之乡,”奉化区组织的“在桃花盛开的地方”桃文化系列活动摄影比赛,得到了广大摄影爱好者的积极响应,目前比赛结果已经揭晓。鄞州区和海曙区等也正积极筹备相关活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启事】相关文章:

我们共同的家范文06-07

我们共同的祖先范文06-26

我们共同的家园范文06-26

地球我们共同的家07-07

我们共同的家教案08-03

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08-20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08-22

创造我们共同的幸福08-25

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08-26

共同关注我们的孩子09-08

上一篇:关于水果四年级作文450字下一篇: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