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轮胎行业调查报告

2024-05-13

第三季度轮胎行业调查报告(精选8篇)

第三季度轮胎行业调查报告 第1篇

20xx年第三季度轮胎电商线上运营整体业绩相比上半年度成绩傲人。根据中国轮胎电商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各轮胎品牌的.线上销量整体运营业绩处于中上水平。

1、最畅销品牌

20xx年第三季度,全球著名国际轮胎品牌领导者“米其林”以明显差距甩开邓禄普、普利司通等品牌,稳稳跻身轮胎畅销榜销售冠军宝座,另一国际著名轮胎品牌“邓禄普” 和 “普利司通”跟随其后,位居二、三。值得关注的是,曾一度崛起的国产品牌“朝阳”轮胎的电商销售连续几个月呈现下降趋势,至今并无好转,第三季度排名依旧落后。

阿里系平台20xx年第三季度最畅销轮胎品牌排行

2.1天猫旗舰店最畅销产品前十排行榜

据数据显示,本季度轮胎大咖“米其林”品牌的“米其林轮胎 ENERGY XM2韧悦205/55R16 91V汽车轮胎”以逼近9000件的销量拔得头筹,荣登“本季度最畅销单件产品”称号,另外两国际轮胎大牌 “邓禄普轮胎SP T1 185/60R14 82H汽车轮胎”、以及 “普利司通轮胎EP200 205/55R16 91V汽车轮胎”本季度位居二、三位。第三季度淘宝轮胎前三畅销产品继续花落著名国际轮胎大牌,足见消费者对国际品牌品质的信赖。

2.2 京东最畅销轮胎产品排行榜

20xx年第三季度,京东电商平台轮胎销量排行榜冠军是米其林轮胎 205/55R16 PRIMACY 3ST 浩悦 91W,排名第二位的则是马牌轮胎205/55R16 CC5 91V,固特异轮胎205/55R16NCT591V排名第三。作为在轮胎市场纵横多年的国际大品牌,马牌、米其林、固特异等国际大牌始终以其优良的品质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国产品牌如朝阳等,必须不断加强在研发创新方面的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才能在电商领域与国际品牌一较高下。

第三季度轮胎行业调查报告 第2篇

《绿色轮胎技术规范》行业自律标准一季度出台

作者:

来源:《中国信息界·e制造》2014年第03期

第三季度轮胎行业调查报告 第3篇

染料:原料涨价助整合

近期, 我国分散染料行业表现抢眼, 而中间体还原物的产能消减正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有望进一步推涨产品价格, 促进行业整合。

沙漠污染事件后, 宁夏明盛等生产企业被停产。目前分散染料的原料还原物60%以上产能关停。由于产能严重不足, 染料中间体还原物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价格暴涨, 从9月初的3.8万元/吨, 飙升至如今的10万元/吨。业内人士认为, 在行业环保持续趋严和上游原料价格高企的共同作用下, 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以浙江龙盛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由于上游企业关停, 影响到还原物的供应, 进而将蔓延至下游。3家还原物生产企业均处于停产状态, 且最大的供应商宁夏明盛新厂投产近期无望。如果明年上半年无法复产, 意味着分散染料未来供给将出现明显缺口。行业分析机构表示, 在还原物价格大涨、产能紧缩的背景下, 绝大部分染料生产企业将陷入原料危机。小型分散染料企业将被迫停产、限产, 分散染料价格或将继续上涨。

业内人士认为, 在低成本、原材料中间体配套、专利垄断等因素作用下, 染料龙头企业优势依然显着, 盈利能力将趋于稳定。在此次中间体还原物停产中, 大型企业有一定的原材料储备和较好的抗风险能力, 比较容易将成本转嫁给下游, 因此在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目前, 国内还原物生产技术分为两种, 即铁粉还原法和加氢氧化法。出现停产的三家企业采用的是铁粉还原法, 铁泥固废污染、废酸难以处理, 工艺方法相对落后, 面临环保压力较大。而浙江龙盛采用的是加氢还原法, 废酸主要通过氨中和制备硫酸铵。目前, 浙江龙盛子公司浙江鸿盛化工公司生产稳定, 具有1万吨/年产能设计, 可满足浙江龙盛的还原物需求, 三家企业停产后龙盛开工稳定, 且目前为国内唯一供应商。

目前, 国内还原物的年需求量约2.5万吨, 即便是浙江鸿盛化工1万吨/年的生产装置满负荷生产, 也只能满足40%市场供应。而浙江龙盛12万吨的分散染料产能, 约占市场35%~37%, 因此浙江龙盛的还原物产品外销能力很小。

安信证券分析师王席鑫认为, 未来行业供需格局相对稳定, 龙头企业盈利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在染料、中间体等内生增长带动下, 浙江龙盛现金流极其充沛, 目前负债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未来外延预期强烈, 预计公司2014~2016年每股收益弹性分别为1.79元、2.15元和2.57元。

锂电材料:下游市场快速增长

10月以来, 我国北方地区进入雾霾高发期, 在政策支持下, 环保主题相关的新能源汽车板块前景看好, 并将带动锂电池行业。

受9月份免征购置税影响, 当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2万辆, 同比增长超过20倍, 环比增长284.47%。长城证券研报认为, 9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创历史纪录, 中国新能源汽车月产量首次突破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产量创新高后, 国内电动汽车在系列政策的扶持下销量也有望持续攀升, 受益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式增长, 锂电池材料将存在投资机会, 建议重点关注新宙邦、沧州明珠等相关个股。

西南证券表示, 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不断出台, 未来锂电池需求有望爆发式增长, 看好向锂电池领域进军的万里股份, 加速锂产业布局、外延式构建多元化发展格局的雅化集团, 以及具有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电池隔膜生产技术的深圳惠程。其中,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电池隔膜的高性能有望引爆市场需求。新材料公司深圳惠程后期有望迎来阶段性上涨。目前, 公司继续推进聚酰亚胺新材料业务的市场开拓, 在营销策略和产品战略等方面做了改进, 新材料销售收入占比大幅提升。

另一家值得关注的上市公司是天赐材料, 日前该公司宣布, 拟发行不超过818万股, 计划募集资金总量不超过2.65亿元, 以不超过2亿元收购东莞市凯欣电池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 并以4900万元投资建设年产6000吨的液体六氟磷酸锂项目。公司表示, 该项目实施完成后, 将大大增强公司在锂电池电解液及其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领域竞争力。

业内人士认为, 锂电池主要原料中的六氟磷酸锂会在未来2~3年内出现重大缺口。天赐材料作为具备晶体六氟磷酸锂规模化生产能力的电解液供应商, 提前布局锂电池上游原材料的产能, 将推动锂电池动力汽车行业的长周期发展。虽然现在六氟磷酸锂市场已有过剩的趋势, 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开始启动, 产能消化的速度会很快, 提前布局将助力公司在未来锂盐及电解液市场占据先发优势。

轮胎:成本优势显现

近期, 天然橡胶等原料出现小幅上涨。分析人士认为, 目前天然橡胶反弹乏力, 依然处在低价期, 下游轮胎及橡胶制品等相关企业盈利有望出现一定增长。

中银国际分析师苏文杰认为, 今年以来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下跌, 尽管近期出现反弹, 但预计未来两年仍将处于供过于求的格局, 价格有望维持低位。近期国内天然橡胶现货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主要产胶国加大橡胶产业保护力度, 泰国推迟抛储。据悉, 9月底泰国政府计划推迟出售剩余10万吨橡胶库存至年底。虽然上周天然橡胶市场小幅上涨, 但考虑到目前正值橡胶供应旺季, 泰国虽推迟抛储, 但全球橡胶供应过剩问题在短期内很难解决, 加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国内主要橡胶消费行业需求不旺, 预计后期橡胶整体弱势难改。

东兴证券分析师杨伟也表示, 自去年以来天然橡胶价格大幅下滑, 目前亚洲主要产胶国正在讨论支撑价格措施。尽管泰国要求将价格提升至每公斤80泰铢以上, 但是目前下游市场存在悲观情绪, 价格很难改善。

日前,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发布《中国橡胶工业强国发展战略研究》, 提出产品销售额力争实现从2013~2020年年增长7%, 达到1.49万亿元;2020~2025年年增长6%, 2025年达到1.99万亿元。到2025年, 轮胎、橡胶助剂人均销售额分别要从目前的120万元提高到172.1万元, 80万元提至150万元;销量利润率分别从4.7%提高到8%, 从7%提至15%。

双星轮胎,从行业第一做起 第4篇

双星绿色牛筋轿车轮胎的海外品牌为“Genew”,中文音译为“珍牛”,是中国第一款绿色牛筋轮胎,第一家通过国家轮胎道路磨耗试验,实现了耐磨、节油、环保的完美结合。权威专家鉴定,这款轮胎攻克了绿色轮胎世界范围内“耐磨、静电”两大技术难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双星为什么首先投放出租车市场呢?双星有关负责人介绍:“出租车对轮胎要求非常苛刻,出租车司机既要求轮胎耐磨舒适,刹车距离短,安全,又要求省油,只要通过了出租车司机的考验,一定会得到其他轿车司机的青睐。”

为什么在青岛地区首先上市?“青岛是全国文明城市,‘红飘带’是青岛这座城市的文明标志,不仅感动了青岛,也感动和影响了中国。双星‘珍牛’轮胎首先装备青岛的出租车,既是对岛城的哥的关爱和回报,也是对低碳绿色城市建设的一份支持。”双星市场中心负责人说。

双星选择了10名模范的哥作为岛城首批体验者,既满足了他们对耐磨、节油轮胎的迫切需求,更希望和他们一起继续扬起岛城“红飘带”,继续推动社会正能量的传递。

双星向经销商代表授牌,标志着双星“珍牛”绿色牛筋轿车胎全面上市。现场一位体验者高兴地说:“昨天中午装完胎我就很兴奋,因为同行说用这个胎一月能省将近一百块钱,而且跑3万公里花纹都没什么磨损,我已经迫不及待想体验了。”

据了解,双星轮胎今后将让更多优秀出租车司机加入到“珍牛的哥”队伍,让更多驾乘者体验双星绿色轮胎的“珍品质、牛筋胎”。

链接:

耐磨+节油+环保 行业首创绿色牛筋胎

双星绿色牛筋轿车轮胎的设计理念是“耐磨、节油、环保、安全”。它是国家对轮胎行业出台准入条件之际推出的首款绿色产品。与普通绿色轮胎相比,它又有哪些独到之处呢?

“双星绿色牛筋轮胎通过对胎面配方进行创新,使用环保的配合材料,实现了耐磨、节油、环保的完美结合,这在国际上是行业首创,必将引领一场轮胎行业新的绿色革命。同时,它实现了绿色轮胎的商品化,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中国轮胎协会秘书长蔡为民介绍。

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授级高工王衍林则强调,“双星绿色牛筋轿车胎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行使里程提高l倍以上;较低的滚动阻力,汽车节油提高5%以上;优异的抗湿滑性,湿地刹车距离缩短20%以上,非常符合未来国际轮胎行业环保、节能的新趋势。”

其实,在研发过程中,双星同样面临着全世界普通绿色轮胎一直没有解决的两大行业技术难题:耐磨和静电。

为了攻克这两个难关,双星聚集了国内外多位行业专家和技术团队,多少个不眠之夜,上千次的配方试验,与包括青岛科技大学在内的无数教授、博士进行科技攻关,创造出独有的绿色牛筋配方,从根本上解决了耐磨和静电两大难题,获得发明专利,实现了绿色轮胎技术的突破。

鉴定报告认为,双星绿色牛筋轿车轮胎耐磨、省油、环保、安全,视觉冲击强烈,个性时尚,是中国第一款绿色牛筋轮胎,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必将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600余万公里严酷试验三级权威机构严格地检测

产品好不好,用户说了算。双星轮胎在全国各地,选择了1500辆出租车,进行“绿色体验”。从平原到山地,从沿海到戈壁,从城市到乡村,奔驰穿梭,翻山越岭,总行程达到了3600余万公里。实践证明,双星绿色牛筋轿车轮胎经受住了最苛刻的考验。

8月16日,双星绿色牛筋轿车轮胎首家通过国家级专家鉴定。专家一致认为,双星绿色牛筋轿车胎是一款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产品,必将给广大用户创造超值的体验。

8月14日,双星绿色牛筋轿车轮胎通过国家机动车检测中心GB/T 29041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成为首家通过国家轮胎道路磨耗试验测试的企业。

8月5日,双星绿色牛筋轿车轮胎首家通过北京国家橡胶轮胎质量检测中心阿克隆磨耗实验对比,结果显示耐磨性能比普通绿色轮胎提高一倍以上。

7月15日,双星绿色牛筋轿车轮胎首家通过青岛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第三方室内性能检测,结果显示高速、耐久、强度、脱圈性能超过国家标准。

轮胎磨耗试验以前国家没有标准。自2012年11月国家颁布标准后,9个月以来,双星绿色牛筋轮胎是第一款通过测试的轿车轮胎。

欧美客户“先下单为强”

“耐磨和静电”一直是绿色轮胎全世界范围内的两大技术难题。7月以来,听说双星绿色牛筋轿车轮胎第一个通过了室内性能测试、第一个通过了室外轮胎道路磨耗试验测试,客户纷纷发来贺电并争先下达采购订单,希望这种符合世界潮流又解决了耐磨和静电两大难题的绿色轮胎能够首先投放到自己的国家。双星绿色牛筋轮胎已在海外掀起了“绿色牛的旋风”。

第四季度钢铁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第5篇

宏观经济增速将趋缓。根据年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增长预测,年全球增速将降至,年增速较前次预测下调个百分点至。预计中国年增速为,年增速将降至;我们预测中国增速年将为,年将降为,另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也将回落。

中国钢铁产量增速仍然较快,未来供需矛盾将凸显。年月我国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和亿吨,成长率分别为和,增速仍然较快,而下游行业需求增速却有所放缓,未来供需矛盾将凸显

三季度钢价继续回落,行业利润环比逐月回落。冷轧、热轧、线材和螺纹钢均价分别下跌、、和,月我国钢铁行业利润总额较年同期增长,原创:但我国钢铁行业利润自年月以来环比逐月下降,我们预计未来钢价将进一步回落,而成本回落幅度小于钢价跌幅,因而行业景气将进一步回落,我们维持钢铁行业中性投资评级。

我国钢铁股估值已低于国际水平。至年月我国主要钢铁股平均仅为倍,已低于美国的⒋日本的和及中钢等的倍,我国钢铁股价已充分反映行业景气回落因素。

第四季度旅游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第6篇

投资要点:旅游行业继续在景气周期运行,在宏观经济增速下降的背景下,具有防御特征的旅游行业相对投资价值更加突出,维持推荐评级。重点公司不含权的股价总体高估,但考虑到平均送的对价预期后,仍有的上涨空间。

旅游行业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原创:我国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前两个黄金周游客增长,旅游收入增长。月入境旅游者增长,旅游外汇收入增长。预计全年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预计年前行业增长速度达到。

景区、酒店运行良好,旅行社经营仍不乐观。景区子行业地区分化明显,长期依然维持价格、游客双增长的趋势;酒店行业客房价格继续上涨、热点地区出租率下降,出现阶段性顶部迹象,长期来看,集团化将继续快速提高;旅行社受人民币升值影响相对较大、行业竞争激烈,经营仍不乐观。

中期业绩继续增长,但增速不及预期。原创:家重点公司中期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分别增长%、%、%。营业利润的快速增长显示上市公司主业发展良好,但由于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下降以及部分景区业绩下降,总体增长不及预期;

针对两种类型公司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建议对旅游行业中品牌优势明显行业龙头公司(华侨城、锦江酒店)及质地优良的景区类公司(丽江旅游)采取买入并持有的长期投资策略;对品牌优势尚不明显但具有阶段性机会的公司采取逢低买入、阶段性持有的投资策略。

第三季度轮胎行业调查报告 第7篇

日前,机械产品的出口已经呈明显的上升态势,与出口火爆势头相反,机械产品的内销状况却止步不前。

出口猛增

张重科说道,三一重工目前在参加出口展会方面投入较大,“这样的`投入,是前所未有的,每个展会的投资动辄上百万元。”他强调,这种投入是值得的。

除三一重工外,其他工程机械企业的出口也在猛增。徐工集团进出口公司至月累计完成出口创汇额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并超过去年全年万美元的出口创汇额。桂柳工至月中旬出口整机达台,创汇多万美元,其增幅分别高达和。安徽叉车集团公司今年个月的出口量比去年同比增长,资金回笼达亿元。

海通证券分析师黄义志说:“工程机械近几年出口优势有三大特点: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手提式风动工具、部分零部件产品;二是有相当技术含量,但价格优势明显的产品,如机动叉车及升降搬运车、原创:部分关键零部件等;三是引进技术与合资的产品,如电梯、千瓦(马力)以下履带式推土机、液压挖掘机、汽车起重机等。”

内销无起色

三一重工泵送机械有限公司上海销售分公司邓华说道,上海地区的泵送机械产品三一重工可占到,“这类产品的主要客户群集中在混凝土搅拌站,而国内的工程建设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今年销售数量与去年相比差距较大。”

其他机械类产品的销售也没有太大的起色。今年到月份,装载机的全行业累计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和,库存同比增长;平地机行业和压路机行业累计销量分别同比增长和。

“相比去年月份的行业顶点来看,今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长肯定是负数。”联合证券吴昱村说道,由于去年上半年的销售和利润数据都是年以来最高峰的,今年依然受到宏观调控和钢材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恢复元气的话估计要等到明年下半年。

吴昱村表示,第三季度将迎来我国机械业销售的高潮。“首先是信贷和钢铁价格。目前大家都在等待建筑行业的新信贷政策,如果信贷放松,那么机械产品的购买率将被提升。同时,钢铁价格正在回落,这样将使生产企业的成本降低。因此今年第三季度的同比数字可能会由正变负。”

第三季度轮胎行业调查报告 第8篇

一、行业规模

受次贷危机与国内经济周期影响, 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季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 比上年增长9.0%。分季度看, 去年一季度增长10.6%, 二季度增长10.1%, 三季度增长9.0%, 四季度增长6.8%。尽管如此, 国内市场销售增长仍然较快, 城乡消费旺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 比上年增长21.6%, 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 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91199亿元, 增长21.5%;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5404亿元, 增长24.7%。这带动我国食品制造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但增速有所下滑。

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662.10亿元, 同比增长28.51%, 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58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 我国食品制造业资产总计为4834.49亿元, 同比增长16.76%, 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83个百分点;企业数为7101个,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39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139.81万人,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67万人。

单位:个, 万人, 亿元, %

分行业来看: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企业数分别为1079、595、978、756、1031个, 占行业比重分别为15.20%、8.38%、13.77%、10.65%、14.52%。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从业人员年均人数分别为20.91、11.32、19.15、21.04、25.53万人, 占行业比重分别为14.96%、8.10%、13.70%、15.05%、18.26%;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人均资产总计分别为21.04、30.47、44.77、46.36、26.34万元/人,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少13.54、少4.11、多10.19、多11.78、少8.24万元/人。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684.45、468.48、975.22、1375.95、1081.97亿元, 占行业比重分别为10.27%、7.03%、14.64%、20.65%、16.24%;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35.57%、29.44%、27.79%、17.94%、28.60%,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7.06、高0.93、低0.72、低10.57、高0.09个百分点。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资产总计分别为439.82、344.94、857.33、975.42、672.47亿元, 占行业比重分别为9.10%、7.13%、17.73%、20.18%、13.91%;资产总计同比增长分别为1 9.6 2%、18.64%、9.96%、19.00%、15.70%,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2.86、高1.88、低6.80、高2.24、低1.06个百分点。 (见图表1)

二、资本/劳动密集度

同时,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推动了食品制造业资本/劳动密集度的提升, 这表现为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人均资产总额以及单位资产总额的同比增长。2008年11月末, 我国食品制造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为47.65万元/人,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58万元/人;人均资产总额为34.58万元/人,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63万元/人;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为9381.92万元/单位,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289.02万元/单位;单位资产总额为6808.19万元/单位,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97.76万元/单位。

单位:万元/人, 万元/单位

分行业看: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人均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32.74、41.38、50.92、65.39、42.37万元/人,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少14.91、少6.27、多3.27、多17.74、少5.28万元/人。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人均资产总计分别为21.04、30.47、44.77、46.36、26.34万元/人,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少13.54、少4.11、多10.19、多11.78、少8.24万元/人。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6343.36、7873.55、9971.56、18200.39%、10494.40%万元/单位,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少3038.56、少1508.37、多589.64、多8818.47、多1112.48万元/单位。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单位资产总计分别为4076.20、5797.38、8766.13、12902.43%、6522.47%万元/人,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少2731.99、少1010.81、多1957.94、多6094.24、少285.72万元/单位。 (见图表2)

三、产销情况

经济增速虽然逐季放缓, 但食品制造业产销增速仍然加快。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6997.07亿元, 同比增长30.37%, 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53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6792.94亿元, 同比增长29.86%, 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3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7.08%, 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35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 产成品资金占用为388.76亿元, 同比增长33.82%, 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4.41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累计工业总产值分别为713.32、463.06、1043.00、1423.55、1109.85亿元, 占行业比重分别为10.19%、6.62%、14.91%、20.34%、15.86%;累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38.03%、24.50%、28.90%、19.61%、30.26%,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7.66、低5.87、低1.47、低10.76、低0.11个百分点。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分别为700.75、466.61、1001.27、1353.96、1096.58亿元, 占行业比重分别为10.32%、6.87%、14.74%、19.93%、16.14%;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37.61%、27.45%、29.27%、17.14%、29.35%,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7.75、低2.41、低0.59、低12.72、低0.51个百分点。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产销率分别为98.24%、100.77%、96.00%、95.11%、98.80%,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1.16、高3.69、低1.08、低1.97、高1.72个百分点。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产成品资金占用分别为28.04、33.05、61.16、66.08、43.66亿元, 占行业比重分别为7.21%、8.50%、15.73%、17.00%、11.23%;产成品资金占用同比增长分别为5 6.04%、34.04%、24.58%、53.07%、16.51%,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22.22、高0.22、低9.24、高19.25、低17.31个百分点。 (见图表3)

由于粮食价格以及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价格增速大幅下滑, 我国食品制造业工业品出厂价格增速在去年4季度也逐渐放缓。2008年12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6.18, 比上年同期提高1.55点, 比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高7.32点。 (见图表4)

单位:亿元, %

四、成本费用结构

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累计成本费用总额为6268.03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1427.53亿元。其中, 累计产品销售成本为5359.31亿元, 同比增长28.73%, 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64个百分点, 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85.50%, 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00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为619.70亿元, 同比增长25.86%, 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8.37个百分点, 累计产品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9.89%, 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15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为227.52亿元, 同比增长27.24%, 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0.55个百分点, 累计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3.63%, 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10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为61.49亿元, 同比增长23.00%, 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98个百分点, 累计财务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0.98%, 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05个百分点。其中: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成本费用总额分别为616.49、417.83、916.60、1329.40、1010.58亿元, 占行业比重分别为9.84%、6.67%、14.62%、21.21%、16.12%。

单位:亿元, %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产品销售成本分别为532.26、346.77、816.88、1092.77、894.63亿元, 占行业比重分别为9.93%、6.47%、15.24%、20.39%、16.69%;产品销售成本同比增长分别为33.83%、29.96%、27.95%、19.76%、28.63%,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5.10、高1.23、低0.78、低8.97、低0.10个百分点。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产品销售费用分别为52.51、46.41、50.48、187.00、78.63亿元, 占行业比重分别为8.47%、7.49%、8.15%、30.18%、12.69%;产品销售费用同比增长分别为14.88%、16.02%、20.59%、23.49%、29.23%,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低10.98、低9.84、低5.27、低2.37、高3.37个百分点。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管理费用分别为27.58、20.90、34.77、43.59、29.13亿元, 占行业比重分别为12.12%、9.19%、15.28%、19.16%、12.80%;管理费用本同比增长分别为24.68%、25.56%、13.99%、32.78%、18.04%,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低2.56、低1.68、低13.25、高5.54、低9.20个百分点。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财务费用分别为4.13、3.74、14.47、6.05、8.19亿元, 占行业比重分别为6.72%、6.08%、23.53%、9.84%、13.32%;财务费用同比增长分别为13.66%、50.48%、12.16%、11.15%、16.11%,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低9.34、高27.48、低10.84、低11.85、低6.89个百分点。 (见图表5、6)

五、盈利情况

由于销售收入增速略有下滑, 而成本上升相对较快, 食品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速下降, 亏损总额有所上升。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393.46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3.35亿元, 同比增长26.88%, 比上年同期33.28%的增速下降了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35.92亿元, 同比增长19.05%, 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68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 我国食品制造业亏损面为16.81%, 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01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9.13%, 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88个百分点。其中: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累计利润总额分别为52.16、44.94、63.74、43.73、62.85亿元, 占行业比重分别为13.26%、11.42%、16.20%、11.11%、15.97%。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分别为3.61、1.64、4.84、13.84、3.99亿元, 占行业比重分别为10.05%、4.57%、13.47%、38.53%、11.11%;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0.68%、-43.63%、-40.35%、192.95%、44.34%,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1.63、低62.68、低59.40、高173.90、高25.29个百分点。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亏损面分别为14.18%、12.94%、15.34%、28.31%、14.65%,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低2.63、低3.87、低1.47、高11.50、低2.16个百分点。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亏损深度分别为6.92%、3.66%、7.59%、31.66%、6.35%,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低2.21、低5.47、低1.54、高22.53、低2.78个百分点。 (见图表7)

六、行业运营绩效

(一) 成长能力

经济形势恶化, 导致食品制造业成长能力有所下降。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长率为28.51%, 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58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增长率为16.76%, 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8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8.38%,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62个百分点。其中: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5.57%、29.44%、27.79%、17.94%、28.60%,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7.06、高0.93、低0.72、低10.57、高0.09个百分点。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资产总额增长率分别为19.62%、18.64%、9.96%、19.00%、15.70%,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2.86、高1.88、低6.80、高2.24、低1.06个百分点。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资本保值增值率分别为127.40%、124.59%、122.77%、108.15%、117.33%,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9.02、高6.21、高4.39、低10.23、低1.05个百分点。 (见图表8)

(二) 盈利能力

受经济形势影响, 行业销售收入增速减缓, 但成本与费用仍然保持上升, 导致行业盈利能力下滑。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毛利率为19.56%, 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38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5.91%, 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10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28%, 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2 1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8.14%,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56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为18.42%,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32个百分点。其中: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毛利率分别为22.24%、25.98%、16.24%、20.58%、17.32%,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2.68、高6.42、低3.32、高1.02、低2.24个百分点。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销售利润率分别为7.62%、9.59%、6.54%、3.18%、5.81%,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1.71、高3.68、高0.63、低2.73、低0.10个百分点。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8.46%、10.76%、6.95%、3.29%、6.22%,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2.18、高4.48、高0.67、低2.99、低0.06个百分点。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资产利润率分别为11.86%、13.03%、7.43%、4.48%、9.35%,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3.72、高4.89、低0.71、低3.66、高1.21个百分点。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净资产利润率分别为23.98%、26.16%、17.51%,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5.56、高7.74、低0.91、低7.80、高0.90个百分点。 (见图表9)

(三) 偿债能力

由于负债上升, 食品制造业偿债能力下降。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资产负债率为55.82%,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16个百分点;利息保障倍数为7.40倍,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10倍;产权比为1.26,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01。其中: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0.55%、50.20%、57.54%、57.78%、51.62%,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低5.27、低5.62、高1.72、高1.96、低4.20个百分点。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利息保障倍数分别为13.62、13.00、5.40、8.23、8.67倍,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6.22、高5.60、低2.00、高0.83、高1.27倍。

单位:%, 百分点

单位:%, 百分点

单位:%, 百分点, 倍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产权比分别为1.02、1.01、1.35、1.37、1.07,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低0.24、低0.25、高0.09、高0.11、低0.19。 (见图表10)

(四) 经营能力

销售收入增速快于资产增速, 提升了行业经营能力。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总资产周转率为137.80%, 比上年同期增加11.5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93次,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28次;产成品周转率为13.79次, 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82次。其中: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55.62%、135.81%、113.75%、141.06%、160.90%,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17.82、低1.99、低24.05、高3.26、高23.10个百分点。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流动资产周转率分别为3.26%、2.69%、2.54%、3.04%、3.42%,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0.33、低0.24、低0.39、高0.11、高0.49个百分点。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制造、调味品制造、乳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产成品周转率分别为18.98、10.49、13.36、16.54、20.49次, 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5.19、低3.30、低0.43、高2.75、高6.70次。 (见图表11)

七、企业景气指数

全球经济继续放缓, 国内消费需求受失业大幅增长及降薪影响而前景不容乐观, 政府财政刺激可持续性尚不确定, 导致制造业与食品行业企业景气继续下滑。2008年4季度, 我国食品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24.60, 低于上年同期7.20点, 比同期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高28.60点。 (见图表12)

单位:%, 百分点, 次

单位;亿元, %

八、投资情况

同时, 食品制造业投资增速也逐渐放缓。2008年1~12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 137.18亿元, 同比增长17.80%,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8.30个百分点, 增幅比同期制造业投资总额增速低12.80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2.45%,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27个百分点。 (见图表13、14)

单位:万吨, %

单位:万吨, %

第二部分 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从2008年10月份开始, 我国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受国际形势影响, 进出口迅速下降。出口导向的珠三角一带倒闭企业大幅增加, 不仅大幅裁员导致失业率迅速上升, 而且减薪导致平均工资水平下降。于是, 降低了人均收入水平增速, 以及食品需求。受此影响, 食品行业主要产品在去年4季度大都大幅下滑。

一、糖果

(一) 累计生产情况

2008年1~12月, 我国累计生产糖果121.37万吨, 同比增长15.82%,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23个百分点。 (见图表15)

(二) 月度生产情况

2008年10月, 我国生产糖果10.14万吨, 同比增长8.07%,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66个百分点。11月, 我国生产糖果11.73万吨, 同比增长16.23%,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67个百分点。12月, 我国生产糖果12.14万吨, 同比增长-3.40%,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8.56个百分点。 (见图表16)

二、糕点

(一) 累计生产情况

2008年1~12月, 我国累计生产糕点79.91万吨, 同比增长26.21%,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9.02个百分点。 (见图表17)

(二) 月度生产情况

2008年10月, 我国生产糕点7.65万吨, 同比增长24.03%,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80个百分点。11月, 我国生产糕点6.26万吨, 同比增长8.45%,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4.38个百分点。12月, 我国生产糕点7.62万吨, 同比增长31.59%,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0.61个百分点。 (见图表18)

单位:万吨, %

单位:万吨, %

三、饼干

(一) 累计生产情况

2008年1~12月, 我国累计生产饼干282.69万吨, 同比增长30.82%,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75个百分点。 (见图表19)

(二) 月度生产情况

2008年10月, 我国生产饼干23.77万吨, 同比增长21.60%,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91个百分点。11月, 我国生产饼干25.19万吨, 同比增长-2.09%,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3.35个百分点。12月, 我国生产饼干28.01万吨, 同比增长6.42%,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2.89个百分点。 (见图表20)

四、方便面

(一) 累计生产情况

2008年1~12月, 我国累计生产方便面499.45万吨, 同比增长5.34%,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91个百分点。 (见图表21)

(二) 月度生产情况

2008年10月, 我国生产方便面40.92万吨, 同比增长7.22%,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57个百分点。11月, 我国生产方便面43.95万吨, 同比增长2.51%,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9.67个百分点。12月, 我国生产方便面43.42万吨, 同比增长-2.00%,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9.81个百分点。 (见图表22)

单位:万吨, %

单位:万吨, %

五、乳制品

(一) 累计生产情况

2008年1~12月, 我国累计生产乳制品1810.56万吨, 同比增长-0.50%,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2.30个百分点。 (见图表23)

(二) 月度生产情况

2008年10月, 我国生产乳制品120.08万吨, 同比下降28.83%,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1.03个百分点。11月, 我国生产乳制品131.16万吨, 同比下滑22.47%,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0.27个百分点。12月, 我国生产乳制品146.92万吨, 同比下滑19.48%,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4.68个百分点。 (见图表24)

六、味精

(一) 累计生产情况

2008年1~12月, 我国累计生产味精184.39万吨, 同比下降9.15%,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5.75个百分点。 (见图表25)

(二) 月度生产情况

2008年10月, 我国生产味精15.49万吨, 同比下降30.30%,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7.40个百分点。11月, 我国生产味精16.23万吨, 同比下降23.31%,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5.07个百分点。12月, 我国生产味精16.38万吨, 同比下降20.36%,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7.10个百分点。 (见图表26)

七、酱油

(一) 累计生产情况

单位:万吨, %

2008年1~12月, 我国累计生产酱油367.07万吨, 同比增长12.60%,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40个百分点。 (见图表27)

(二) 月度生产情况

2008年10月, 我国生产酱油34.49万吨, 同比增长34.55%,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4.63个百分点。11月, 我国生产酱油37.42万吨, 同比增长14.62%,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67个百分点。12月, 我国生产酱油39.17万吨, 同比下降17.96%,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3.83个百分点。 (见图表28)

第三部分重点地区行业运行及产品生产情况

一、重点地区产业运营状况

2008年, 在区域形势方面, 山东、河南、广东、内蒙古、河北是产品销售收入前五甲, 但由于其他地区增长较快, 导致销售收入集中度有所下降;山东、河南、广东、上海、江苏则是利润总额前五甲, 而利润总额集中度略有下降。

(一) 产品销售收入

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662.10亿元, 其中, 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前5个省是山东、河南、广东、内蒙古、河北, 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356.05、646.15、616.21、410.45、352.28亿元, 其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50.75%, 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度比上年同期 (52.00%) 下降了1.25个百分点。去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51%, 其中, 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较快的是江西、四川、天津、湖北、广西等省市, 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58.00%、53.32%、48.93%、45.98%、45.70%, 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49、24.81、20.42、17.47、17.19个百分点。

(二) 利润

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393.46亿元。其中, 累计利润总额前5个省市是山东、河南、广东、上海、江苏, 累计利润总额分别为82.50、70.66、59.43、23.03、16.10亿元, 其累计利润总额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63.97%, 累计利润总额集中度 (CR5) 比上年同期 (64.43%) 下降了0.46个百分点。去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88%。其中,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较快的是安徽、湖北、四川、重庆、江西等省市,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分别为18306.30%、121.60%、117.22%、95.20%、81.87%, 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279.42、94.72、90.34、68.33、55.00个百分点。

(三) 亏损面

2008年11月末, 我国食品制造业亏损面为16.81%。其中, 亏损面较大的有西藏、天津、北京、贵州、上海等省、直辖市与自治区, 亏损面分别为66.67%、39.68%、37.02%、35.71%、34.07%, 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9.85、22.87、20.20、18.90、17.25个百分点。

(四) 亏损深度

2008年11月末, 我国食品制造业亏损深度为9.13%。其中, 亏损深度较大的有北京、内蒙古、甘肃、天津、青海等省市, 亏损深度分别为131.05%、66.63%、50.62%、50.26%、46.36%, 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1.92、57.50、41.50、41.14、37.23个百分点。 (见图表29)

二、重点地区产品生产情况

食品制造业产品众多。2008年, 不同产品产量的区域形势不同。如, 糖果产量前5个省市是广东、福建、上海、湖南、湖北, 其市场份额为70.06%;方便面产量前5个省是河南、河北、广东、山东、浙江, 市场份额为59.32%。

(一) 糖果

2008年1~12月, 我国糖果累计产量为121.37万吨, 其中, 累计产量前5个省 (市、区) 是广东、福建、上海、湖南、湖北, 累计产量分别为30.86、23.22、12.71、9.14、9.10万吨, 其累计产量合计占全国糖果总产量的70.06%。去年1~12月, 我国糖果累计产量同比增长为15.82%。其中, 累计产量同比增长较快的地区是吉林、河北、山东、重庆、陕西等省市, 累计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242.79%、112.86%、93.48%、93.04%、86.81%, 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6.97、97.04、77.66、77.22、70.99个百分点。 (见图表30)

单位:亿元, %

单位:万吨, %

单位:万吨, %

(二) 糕点

2008年1~12月, 我国糕点累计产量为79.91万吨。其中, 累计产量前5个省 (市、区) 是广东、山东、河南、福建、北京, 累计产量分别为15.03、13.28、8.00、6.56、5.01万吨, 其累计产量合计占全国糕点总产量的59.92%。去年1~12月, 我国糕点累计产量同比增长为26.21%。其中, 累计产量同比增长较快的地区是河南、江苏、重庆、江西、河北等省, 累计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82.04%、74.84%、70.78%、68.13%、66.01%, 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5.83、48.63、44.57、41.92、39.80个百分点。 (见图表31)

(三) 饼干

2008年1~12月, 我国饼干累计产量为282.69万吨。其中, 累计产量前5个省 (市、区) 是河南、广东、山东、福建、四川, 累计产量分别为88.42、40.22、36.93、26.08、15.98万吨, 其累计产量合计占全国饼干总产量的73.45%。去年1~12月, 我国饼干累计产量同比增长为30.82%, 其中, 累计产量同比增长较快的地区是陕西、海南、江西、内蒙古、福建等省, 累计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2406.63%、1429.73%、267.15%、79.93%、51.44%, 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75.81、1398.91、236.33、49.11、20.62个百分点。 (见图表32)

(四) 方便面

2008年1~12月, 我国方便面累计产量为499.45万吨, 其中, 累计产量前5个省 (市、区) 是河南、河北、广东、山东、浙江, 累计产量分别为136.82、52.49、39.66、38.33、28.97万吨, 其累计产量合计占全国方便面总产量的59.32%。去年1~12月, 我国方便面累计产量同比增长为5.34%, 其中, 累计产量同比增长较快的地区是重庆、内蒙古、江西、新疆、广东等省市, 累计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73.04%、164.80%、43.49%、33.70%、27.48%, 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7.70、159.46、38.15、28.36、22.14个百分点。 (见图表33)

(五) 乳制品

2008年1~12月, 我国乳制品累计产量为1810.56万吨, 其中, 累计产量前5个省是内蒙古、河北、黑龙江、山东、陕西, 累计产量分别为355.94、236.45、168.53、152.38、110.88万吨, 其累计产量合计占全国乳制品总产量的56.57%。去年1~12月, 我国乳制品累计产量同比增长为-0.50%, 其中, 累计产量同比增长较快的地区是青海、四川、河南、广西、山东等省, 累计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39.18%、33.94%、24.42%、21.89%、15.06%, 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68、34.44、24.92、22.39、15.56个百分点。 (见图表34)

单位:万吨, %

单位:万吨, %

单位:万吨, %

单位:万吨, %

(六) 味精

2008年1~12月, 我国味精累计产量为184.39万吨, 其中, 累计产量前5个省 (市、区) 是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广东, 累计产量分别为57.87、38.17、16.56、11.03、9.58万吨, 其累计产量合计占全国味精总产量的72.24%。去年1~12月, 我国味精累计产量同比增长为-9.15%, 其中, 累计产量同比增长较快的地区是湖南、江西、甘肃、湖北、上海等省市, 累计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91.91%、35.56%、26.80%、21.68%、18.61%, 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1.06、44.71、35.95、30.83、27.76个百分点。 (见图表35)

(七) 酱油

2008年1~12月, 我国酱油累计产量为367.07万吨。其中, 累计产量前5个省 (市、区) 是广东、河南、山东、湖南、浙江, 累计产量分别为170.71、42.93、25.89、17.96、15.64万吨, 其累计产量合计占全国酱油总产量的74.41%。去年1~12月, 我国酱油累计产量同比增长为12.60%, 其中, 累计产量同比增长较快的地区是江西、内蒙古、陕西、安徽、重庆等省市, 累计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550.94%、548.20%、435.97%、83.60%、37.23%, 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38.34、535.60、423.37、71.00、24.63个百分点。 (见图表36)

第四部分市场竞争情况

一、企业规模结构

从企业规模来看, 2008年, 在销售收入增速和利润增速方面, 大型和中型企业销售收入增速放缓, 而小型企业销售收入增速加快;在亏损方面, 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亏损增幅下降, 而中型企业亏损增幅则增加。

(一) 产品销售收入

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662.10亿元, 同比增长28.51%,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58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94.46亿元, 同比增长10.54%,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09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7.97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16.43%,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13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80.22亿元, 同比增长24.35%,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94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4.16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37.23%, 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75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087.42亿元, 同比增长40.37%,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56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1.86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46.34%, 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38个百分点。

(二) 利润

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393.46亿元, 同比增长26.88%,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32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57.05亿元, 同比下降6.31%,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36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33.19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14.50%,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52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65.41亿元, 同比增长22.45%,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73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4.43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42.04%,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9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71.00亿元, 同比增长49.83%,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30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2.95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43.46%, 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51个百分点。

(三) 亏损企业亏损额

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359195.30万元, 同比增长19.05%,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68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57888.00万元, 同比增长53.21%,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075.42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34.1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16.12%, 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96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25593.50万元, 同比增长71.46%,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86.72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52.4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34.97%, 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2.7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75713.80万元, 同比下降7.85%,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9.37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26.90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48.92%,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69个百分点。

单位:万吨, %

(四) 亏损面

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亏损面为16.81%, 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大型企业亏损面为4.44%,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32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2.37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亏损面为19.97%, 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86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高3.16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亏损面为16.55%,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44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低0.27个百分点。

(五) 亏损深度

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亏损深度为9.13%,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88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亏损深度为10.15%, 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83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02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亏损深度为7.59%, 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42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5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亏损深度为10.28%,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34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15个百分点。 (见图表37)

二、经济类型结构

从企业经济类型结构方面看, 2008年,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速加快, 其他企业则放缓;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利润增速上升, 其他类型企业增速则下降;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亏损额增长减缓, 其他类型企业则加速。

(一) 产品销售收入

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662.10亿元, 同比增长28.51%,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5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5.33亿元, 同比增长7.44%,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75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21.07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2.78%,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65个百分点;集体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4.83亿元, 同比增长36.12%,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0.93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7.61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2.17%,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19个百分点;股份合作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0.05亿元, 同比增长27.52%,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1.28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0.99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0.90%,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11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60.47亿元, 同比增长17.93%,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29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0.58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6.91%,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29个百分点;私营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48.28亿元, 同比增长38.64%,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60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0.1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29.24%, 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91个百分点;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52.76亿元, 同比增长23.65%,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13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4.86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36.82%,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60个百分点;其他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10.38亿元, 同比增长30.74%,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32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2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21.17%,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08个百分点。

(二) 利润

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393.46亿元, 同比增长26.88%,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3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8.76亿元, 同比增长6.72%,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63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20.16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2.23%,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23个百分点;集体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3.59亿元, 同比增长20.26%,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30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6.62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3.45%,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06个百分点;股份合作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78亿元, 同比增长62.19%,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9.73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35.31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0.71%, 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09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7.42亿元, 同比增长25.92%,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9.00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0.96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4.43%,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50个百分点;私营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10.49亿元, 同比增长43.88%,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89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7.00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28.08%, 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89个百分点;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72.77亿元, 同比增长20.28%,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45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6.60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43.91%,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68个百分点;其他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6 7.6 7亿元, 同比增长23.86%,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1.56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3.02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17.20%,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0个百分点。

(三) 亏损企业亏损额

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359195.30万元, 同比增长19.05%,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6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8269.40万元, 同比增长21.59%,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36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5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2.30%,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8个百分点;集体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3781.80万元, 同比增长198.39%,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87.40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79.3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1.05%, 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37个百分点;股份合作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069.20万元, 同比增长-26.74%,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89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45.7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0.30%,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20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5960.00万元, 同比下降65.50%,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38.97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84.5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4.44%, 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73个百分点;私营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43868.40万元, 同比增长40.79%,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8.03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1.7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12.21%, 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66个百分点;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222619.80万元, 同比增长36.93%,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0.02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7.8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61.98%, 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8.06个百分点;其他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63626.70万元, 同比增长21.91%, 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8.19个百分点, 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8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17.71%, 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66个百分点。

(四) 亏损面

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亏损面为16.81%, 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国有企业亏损面为27.33%,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84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0.51个百分点;集体企业亏损面为15.83%,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56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低0.98个百分点;股份合作企业亏损面为20.69%, 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48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高3.88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亏损面为17.52%, 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47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高0.71个百分点;私营企业亏损面为11.05%, 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06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低5.77个百分点;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亏损面为26.96%, 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56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0.14个百分点;其他企业亏损面为19.02%,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2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21个百分点。

(五) 亏损深度

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亏损深度为9.13%,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8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亏损深度为9.44%,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30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高0.31个百分点;集体企业亏损深度为2.78%, 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83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低6.35个百分点;股份合作企业亏损深度为3.85%,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16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低5.28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亏损深度为9.16%,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1.68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高0.03个百分点;私营企业亏损深度为3.97%,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22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低5.16个百分点;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亏损深度为12.89%, 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78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高3.76个百分点;其他企业亏损深度为9.40%, 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81个百分点, 比行业平均水平高0.27个百分点。 (见图表38)

三、企业集中度

从整个产业周期来看, 我国食品行业仍处于成长期, 潜在进入者不断加入, 竞争激烈。在经济形势恶化的背景下, 市场集中度也有下降。

2008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前4家企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合计为302.17亿元, 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度为4.54%,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1个百分点;前4家企业累计利润总额合计为6.73亿元, 利润总额集中度为1.71%,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7个百分点。去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前8家企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合计为499.53亿元, 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度为7.50%,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6个百分点;前8家企业累计利润总额合计为26.01亿元, 利润总额集中度为6.61%,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08个百分点。

去年1~11月, 我国食品制造业前10家企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合计为581.96亿元, 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度为8.74%,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49个百分点;前10家企业累计利润总额合计为33.15亿元, 利润总额集中度为8.42%,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4个百分点。 (见图表39)

第五部分行业热点与政策变化

一、国务院进一步研究论证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获悉, 国务院在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 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全程监管等问题, 作进一步研究论证。去年10月,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食品安全法草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根据原来的计划, 食品安全法草案拟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继续审议。由于国务院目前正在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的审议意见, 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食品安全全程监管等问题作进一步研究论证, 国务院建议将食品安全法草案提请2009年2月下旬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继续审议。

二、全国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整治第一阶段督查开始

国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指出, 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第一阶段督查开始。毛群安指出, 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下发通知, 要求各省 (区、市) 于2009年1月8日~18日对辖区内专项整治第一阶段工作进行督查。毛群安表示, 各地在加强专项整治的同时, 要重视节日食品安全, 加大对节日重点市场、重点食品和餐饮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 结合专项整治工作, 严查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对违法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严肃处理,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节日期间的饮食安全。认真查找专项整治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总结好的经验, 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指导意见。要对重点案件进行督办, 对跨地区案件要协调各地区联合办案。

三、食品包装将实行生产许可证准入制度

继日韩致癌PVC中国销售引发媒体报道之后, 食品包装安全引起社会的关注。国家质检总局在杭州市召开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和工具检验工作研讨会”上, 明确了中国将对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和工具等制品, 将实行生产许可证市场准入制度。即对食品包装产品进行QS市场准入制度。QS认证是中国对食品包装制品企业实行的第一个市场准入强制认证制度, 基本上等同于生产许可证或质量安全许可证。由于此次是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 其发放相当严格, QS认证将对食品包装生产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四、食品安全法草案三审稿修改:强化食品添加剂监管

食品安全法草案提交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受三鹿牌奶粉事件影响, 本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三审稿作了较大修改。法律委员会建议, 加强地方政府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责;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规范食品安全标准;加强对食品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管理;完善食品召回制度;加强食品检验, 明确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机制。法律委员会还建议, 增加有关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 包括:一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及时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标准进行修订, 对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技术上确有必要的, 才能列入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范围。二是食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五、餐饮业启动扩大内需10项行动重点扶植中小型企业

中国烹饪协会宣布, 全行业正式启动扩大内需10项行动, 行业协会将争取政策性资金扶持, 重点扶植100个中小型餐饮企业健康成长, 规范发展。中烹协秘书长冯恩援介绍, 行动计划主要包括:通过指导企业调整经营方式, 大力开展大众化餐饮服务;加快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和社区早餐服务网点、主食厨房的建设;引导和规范网络订餐;树立农家乐、渔家乐、美食街区等餐饮服务品牌, 打造便民、亲民的餐饮行业整体形象;举办美食节、小吃节等节庆活动。为扩大餐饮就业渠道, 中烹协还启动在全国餐饮企业200个青年创业见习基地建设项目, 为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以及其他社会青年提供餐饮专业技能培训, 促进就业。餐饮业启动扩大内需, 将对酒类以及软饮料等行业形成利好, 带动销售额持续增长。

六、全国1.41亿亩小麦受旱, 夏粮生产遭受严峻考验

国家农业部提供的信息显示, 截至今年2月2日, 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主产省小麦受旱1.41亿亩, 比去年同期增加1.32亿亩, 这意味着全国已有接近43%的冬小麦遭受旱灾。国家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全国抗旱保春管工作视频会议上说, 去年10月下旬以来北方麦区降水明显偏少, 旱情持续发展, 加之连续出现几次强降温过程, 旱冻交加, 对小麦安全越冬和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据孙政才介绍, 冬小麦播种出苗以来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已经3个多月未见有效降水, 较常年同期减少7至9成, 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已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 北方麦区遭遇了多年罕见的秋冬连旱。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普遍达到中到重度干旱, 部分地区达到特重程度。受旱情影响, 夏粮生产不容乐观, 这可能将推高下半年粮食价格, 进而推高下游产业如食品、酿酒等生产成本。

七、轻工业振兴规划初稿上报, 重点提及食品安全

为应对轻工行业与企业目前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难, 轻工业振兴规划 (2009~2011年) 出炉。目前该规划由中国轻工业联合协会递交工信部进行进一步审定。同时, 众所瞩目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振兴规划初稿中被重点提及。该规划初稿指出, 将重点关注食品安全指标, 强化产品和原料中的农残、药残、重金属的监控和分析, 大力推广原料基地建设。其中乳制品行业完成重点企业的食品安全检测手段的改造升级, 食品添加剂行业重点控制原材料质量管理等措施。还将对行业标准缺失严重的食品添加剂行业, 三年完成300项标准制定工作。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胡定寰教授对认为:“食品安全不能只停留在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等质检层面, 应该从生产者的角度建立新的食品加工模式以生产出更安全的新产品。”

以牛奶行业为例, 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 国内生产企业热衷于生产高温消毒奶, 这类奶产品是可以有很多添加剂成分的, 而发达国家则主要消费没有任何添加剂的巴氏消毒奶。胡定寰认为中国奶业需要进行一场新的革命, 全面推广“原生态牛奶”, 即没有任何添加物的巴氏消毒牛奶。他同时指出:“轻工业振兴计划即将出台意义重大, 因为现在恰逢全球金融危机,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遭遇了一些困难, 这对我国食品加工行业升级换代是一次千年难逢的机遇。”对于该规划初稿中涉及到食品机械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比率的问题, 他表示:“其实这一点和引进技术和人才没有矛盾, 我们可以通过工艺和人才的引进实现国产化生产。”此外, 该规划还提出优化区域布局任务, 将在产业政策支持下, 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区域布局, 鼓励产业转移:重点支持冰箱、空调、洗衣机等重点家电产品的研发、制造、集散由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等产区, 向安徽、重庆、四川、湖北、江西等中西部地区转移;而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革和制鞋集中区域发挥研发、设计和贸易优势, 生产加工向具备资源优势的四川、重庆、辽宁、黑龙江等地区转移;卫生洁具、墙地砖由沿海地区向江西、四川、湖南、辽宁、内蒙等资源优势、能源丰富地区转移;生物发酵产品由中东部和沿海向东北、内蒙及中西部资源优势、能源丰富地区转移。

八、国家六部委会诊认定蒙牛特仑苏安全

针对近一个时期社会关注饮用内蒙古蒙牛乳业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蒙牛公司) 生产的添加OMP的“特仑苏”牛奶是否存在安全性问题, 卫生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组织卫生、营养、毒理、食品、农业等方面的专家, 对蒙牛公司使用的O M P食用安全性进行了研讨。据称, OMP是蒙牛公司命名的商品名称, 由上海统园食品技术有限公司代理从新西兰进口, 作为乳品原料使用。OMP是牛奶经脱脂、膜过滤等方法获得的牛奶蛋白组分, 主要成分为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 产品具备新西兰食品安全署出具的安全证明。专家根据对OMP的来源、生产工艺、添加量、检验报告以及国际同类产品政府许可和国外使用情况, 认为消费者饮用目前市场上该产品没有健康危害。OMP不是我国现行国家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原料。依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 进口没有国家卫生标准的产品应当经过卫生部的批准。蒙牛公司进口并使用O M P没有事先申请批准, 并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 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对此, 蒙牛公司已经按照有关执法部门的意见停止在产品中添加OMP, 并表示将按照法律规定提出申请。有关执法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对该企业的违法行为作出处理。

九、中国食谱回归“粗粮时代”

由于近年来人们的消费能力以及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 人们在饮食方面的投资也日益增加, 以往偏荤少素, 重精食缺粗粮, 饮食结构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已经开始逐渐被改变, 而以“五谷为本”的中国几千年的饮食理念正式“回归”。有着“豆奶大王”之称的维维集团, 其谷物市场的主打产品“维维谷动”燕麦、红豆、黑芝麻三个系列也正式上市, 这也是目前为止中国谷物市场迎来的“最重量级的选手”。

市场调查显示, 继碳酸、水、茶、果汁饮料之后, 以玉米、燕麦为代表的谷物饮料, 正以“第五代饮料”的标志崛起, 市面上以谷物为原料的产品层出不穷, 谷物元素饮料新产品数量因此由2002年的15种上升到2007年的187种, 并且还在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不难看出, 饮食需求的多元化已经将中国的饮食习惯彻底改变, 尽管全球正在兴起谷物素营养食品消费风潮, 但具体来看, 目前的饮食方式还是与以往有较大的不同。其实早在去年年底,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就宣布2009年将启动“喝营养”工程, 向公众推荐“喝健康水”、“喝水果”、“喝粮食”等饮食方式, 并计划将“喝营养”列入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中。国家发改委公众与营养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也表示, 希望通过喝水果”“喝粮食”等饮食方式, 一种全新生活理念的推广, 逐步改善国民身体素质、提高国民生命及生活质量。维维食品首席科研专家庞正堂教授认为, 一方面, 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 面临时间的巨大压力, 从制作食物的时间和成本考虑, “喝粮食”、“喝营养”无疑是减轻成本的重要方式。而在西方国家, 饮用谷物蛋白饮品早已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 “喝营养”对于平衡膳食、提高免疫力、改善亚健康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维维谷动’作为维维集团面向大众推出的第一类谷物饮品, 其是处于市场的需要, 未来也将成为市场上消费者的首选。事实上, 作为中国名副其实的“豆奶大王”维维集团, 其大力进军谷物市场尽管是为了符合现阶段的市场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为未来“大食品战略”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 在先后进入牛奶、白酒、休闲食品行业之后, 维维进入谷物市场是必然之举。一方面, 维维需要通过对以谷物为原料的食品饮料产业链的挖掘, 来继续加强其产品多元化战略的实现。另一方面, 从市场角度来讲, 随着时代发展, 人们以往偏荤少素, 重精食缺粗粮的饮食习惯也正在逐渐改变, 谷类食物的市场前景广阔, 维维不可能看不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在继对牛奶、白酒、休闲食品行业频频出手之后, 维维此举将是实现其大食品战略的重要一环。

十、国家质检总局注销720家食品企业768张生产许可证

因有效期届满未延续, 乐百氏 (广东) 饮用水有限公司粤东分公司的饮料生产许可证被注销。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 包括河北小洋人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北京市身宝饮料厂等在内的720家企业的768张食品生产许可证被注销。768张生产许可证被注销的原因, 大部分是因为有效期届满未延续或企业停产, 产品大部分为乳制品和饮料。其中北京企业有32家。另外, 河北小洋人生物乳业有限公司的乳制品 (灭菌乳) 生产许可证被注销;重庆市涪陵榨菜 (集团) 有限公司华龙榨菜厂的罐头 (果蔬罐头) 生产许可证被注销。据悉, 从注销之日起, 被注销的证书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停止使用。

十一、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固体饮料产品质量抽检公告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固体饮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质量公告。该报告指出: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促进固体饮料行业健康发展,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固体饮料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 共抽查了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海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14个省、直辖市126家企业生产的150种产品 (不涉及出口产品) , 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6.9%。

此次抽查依据《固体饮料卫生标准》、《可可粉固体饮料卫生标准》、QB/T3623-1999《果香型固体饮料》、《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对固体饮料产品的蛋白质、水分、苯甲酸、山梨酸、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总砷、铅、日落黄、柠檬黄、亮蓝、胭脂红、苋菜红、糖精钠、甜蜜素以及标签等20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个别产品微生物指标超标。强制性国家标准《固体饮料卫生标准》规定, 固体饮料产品的菌落总数应≤1000cfu/g;大肠菌群应≤90MPN/100g;霉菌应≤50cfu/g。抽查中有个别产品微生物指标超标, 其中有的产品菌落总数为2800cfu/g;有的产品大肠菌群为230MPN/100g;有的产品霉菌为1900cfu/g。个别产品水分不合格。强制性国家标准GB7101-2003《固体饮料卫生标准》规定, 固体饮料产品的水分应≤5.0g/100g.抽查中有个别产品水分含量为8.6g/100g, 是标准规定的1.72倍。水分含量过高的固体饮料容易滋生微生物, 达不到规定的保质期。针对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 国家质检总局已责成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对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 限期整改。同时, 对抽查中质量较好的企业, 加大宣传力度, 引导消费。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对固体饮料产品质量进行跟踪抽查, 促使固体饮料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为消费者创造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

十二、第二批违法添加剂曝光

国家卫生部最新印发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第二批) 》。第二批非食用物质名单中包括四种违法添加剂:第一种是皮革水解物, 主要成分是皮革水解蛋白, 可能添加的食品是乳与乳制品及含乳饮料, 主要作用是增加蛋白质含量;第二种是溴酸钾, 可能添加的食品类别是小麦粉, 起到增筋的作用;第三种是β-内酰胺酶 (金玉兰酶制剂) , 可能添加到乳与乳制品中, 起到掩蔽抗生素的作用, 但是由于该制剂的安全性风险未知, 因此所有乳制品生产企业严禁在产品中添加此类物质;第四种是富马酸二甲酯, 可能被添加到糕点中, 起到防腐防虫的作用。

十三、中焙糖协发出通知警醒业内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去年秋, 国内食品市场发生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的事件, 其影响范围之大, 后果之严重, 称得上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对此,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作出了重要指示。尽管这件事情发生在奶粉上, 而牛奶和奶粉也是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的主要原料之一。特别是冷冻饮品、奶糖、牛奶巧克力等, 这些产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主要来源于牛奶和奶粉。为此,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 立即在行业会员企业中进行了通报, 并发出了“关于严把原料进货关, 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通知, 警醒业内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必须以“三鹿奶粉事件”为警钟, 从源头抓起, 严把原料进货关, 并要建立完备的进货登记制度;在生产中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健全检测手段, 实行自检制度, 提高自检水平;严格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质量监管体系;要主动与地方质检部门联系, 确保产品质量万无一失。总之, 生产企业一定要牢记,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同时也关系着食品行业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大事。因此, 焙烤糖制食品行业战线全体人员, 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 全力作好自身工作, 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 切实保证所产食品让人民群众消费的安全、放心和满意。

十四、义利欲开面包连锁店, 年内计划开出2~3家门店

北京义利面包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奇透露, 义利于今年5月, 在京开出自己的首家面包店, 专门销售面包、便当类食品。为此, 义利还专门与法国一家食品公司合资, 成立了义利巴黎食品有限公司运作相关事宜。据悉, 该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 中外双方各占51%和49%的股份。李奇表示, 义利面包店将以连锁形式经营, 年内计划开出2~3家门店。作为北京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面包品牌, 去年专供北京奥运会的面包, 义利产品就占了70%。今年, 义利不仅将欧式乡村面包、椰蓉面包、特制加厚土司面包等几款奥运面包推向市场, 还创新求变, 推出了多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式糕点, 为京城百姓的餐桌增添新口味。

十五、国家质检总局:多美滋奶粉未检出三聚氰胺

上一篇:黄土高原的作文:悠悠黄土情下一篇:学生选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