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德育观念,“知思行”德育模式保障体系实践探索

2022-09-11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学校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教育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是学校德育教育方面的重点和难点。河南省外贸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在德育工作中, 进行“知思行”德育模式实践探索, 将“认知”“反思”“践行”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完整过程, 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尤其是通过更新德育观念, 确立全员德育观、快乐德育观、活动德育观、成功德育观, 在德育内容、德育形式等方面多管齐下,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德育认知教育、反思教育和践行教育, 保证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德育知识真正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确立全员德育观, 用全员德育促进成长

2017年11月, 教育部印发通知, 指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全员德育是指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负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责任, 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协调合作, 把学生德育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 形成全员德育的氛围。

一方面, 师生联心, 下好一盘棋。学校全体达成立德树人、全员育人的全员德育观。学校是一盘棋, 无论是学校大环境还是在班级小环境, 学生都必然与学校的人与事产生关联, 从任课教师到机房设备管理员到寝室教官到餐厅师傅到门口门卫, 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管理学生的方式以及与学生交往的点点滴滴都会影响学生的身心感受, 影响学生的茁壮成长。“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力量是隐形的, 但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刻的、持久的。即使是不上讲台的教师, 在服务管理中也应承担起育人的职责。他们在和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 一言一行, 是文明热情还是野蛮无理, 也是能否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 家校联盟, 团结一条心。家庭是道德教育的前沿阵地。学校制定完备的措施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 通过家长联谊会、家长网络课堂、学校开放日、一封家书等多种渠道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 指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反馈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借助家校合作的德育活动让家长主动关心学校, 关心学生, 让家长切实地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

德育不仅是学校一位老师的事, 也不仅是老师一节课的事, 更不仅是一个学校的事。德育是学校里每一位老师的事, 是全学校教职员工的事, 有效的德育一定是“大德育”, 一定是“全员德育”。河南省外贸学校提出“人人都是德育老师”, “班主任首先是德育老师”。每一位老师的认真负责, 每节课的扎实进行、每次活动的丰富有效, 全员德育在学校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建立快乐德育观, 用快乐德育增强实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吸引学生的德育, 才能感染学生;学生快乐的德育, 才能提高实效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快乐德育主要是通过老师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 在各种学习活动中积极帮助鼓励学生,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触动, 体验快乐, 并以此对思想道德进行内化, 从而达到道德修养得到提升的效果。

德育教育要让学生感到欢愉, 学习也要改变策略。如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挂12个词, 不如挂上12幅画;挂12幅画, 不如组织学生画;漫画上墙, 不如校园网上挂;动手画画, 不如动漫现代化;电脑上网, 不如手机滑一滑。学生在趣味性、激励性的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感悟, 并获得成功感。河南省外贸学校在走廊墙壁上开设了班级文化建设栏, 每月一个德育主题, 让学生动手画、贴、设计。这种目标明确, 形式多样, 玩中渗透, 激励及时的德育活动, 极大地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树立活动德育观, 用活动德育提升兴趣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 我会忘记, 做给我看, 我会记住, 让我参加, 我就会完全理解。”德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 德育理念要想真正在学生中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德育活动就必须使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中, 河南省外贸学校逐步形成了以下特色德育活动。

一方面, 以孝道感恩为入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开展好“孝亲、尊师、友学、立志、守法、长善、救失、落实弟子规”8个主题的教育, 并通过活动让学生践行8个主题的教育。着重开展孝道感恩教育, 引导学生孝亲感恩, 练唱感恩歌曲, 为父母做一顿饭。在春节、教师节等节日到来时, 倡导学生制作感恩卡片和写感恩信, 表达自己对父母、老师以及亲人朋友的感恩之情, 并引导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心中的爱和感谢。通过这些活动, 让学生践行孝道、学会感恩。同时开展爱心捐书活动, 倡导学生拿出自己看过的书捐给社会上的贫困地区, 践行仁爱教育。还开展爱国教育活动, 比如国旗下演讲、参观河南博物馆、扫墓活动等。

另一方面, 以礼仪塑形象为外化, 礼仪教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亮点。通过礼仪教育, 塑造学生良好的形象, 培养学生谦谦君子、窈窕淑女般端庄优雅的仪态、谦恭有礼的品质, 捉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营造温馨和谐幸福校园。如新生入学教育中就开始进行礼仪培训大练兵活动, 训练学生对礼仪规范的感性认识, 训练学生逐步养成鞠躬、行礼、问好的良好习惯。又如礼仪值周活动, 每天一个班级, 学校门口, 礼仪值周, 强化训练学生礼仪习惯, 全校形成谦恭有礼的氛围。

德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活动中, 提升了德育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活动为载体, 以体验为途径, 把德育做到学生的心坎里, 把德育信念内化为德育情感, 整合到学生的道德认知范畴中, 形成德育实效。

四、实现成功德育观, 用成功德育树立自信

“成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更是学生成就人生的需要。通过这一方面的研究, 能提升中职生的自信心, 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成功机会, 从而形成正确地自我认识, 学会自主成功,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幸福。

成功教育首先就是对学生提出积极的期望, 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 因材施教, 培养让学生跳一跳跑一跑摘桃子吃糖豆, 把握“最近发展区”, 加速学生的发展。其次, 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实施赏识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眼里有光、脸上有笑、心中有人", 老师用发光的眼睛看学生, 就会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和美好品质。通过对学生优秀品行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予以肯定, 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追求进步。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赞美他人, 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源泉。让学生人人有成功, 处处有成功, 时时有成功, 享受成功的乐趣, 增强成功的快乐, 培养成功的能力, 树立成功的自信,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德育活动, 展示与激励能有效提高德育吸引力。一方面学校可通过“设计之星、文明之星、点钞之星、书法之星、化妆之星、礼仪之星、英语口语之星、尊敬师长之星”的内部机制, 促使学生逐步达到自己争取成功的程度, 从而最终达到教育成功之目的。另一方面可为学生创造获奖机会, 表彰是重在激励的基础, 要善于表扬。同时发挥橱窗和校园网的作用, 如班级壁报、学校橱窗、校园网络……, 展示作品, 多种形式及时、当众表彰有进步的学生。表彰的形式可以是奖状、奖品、作品展示、头像或生活照展示…。

“成功”教育历来是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成功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 以行为改变教育、心理暗示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 浸润学生心灵, 引导其自觉认识、自觉提高成功素质, 建立起积极进取的心态, 然后形成自我激励, 树立自信, 最后立志成才。

摘要: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学校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教育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是学校德育教育方面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确立全员德育观、快乐德育观、活动德育观、成功德育观等方面出发, 对更新德育观念, 保障“知思行”德育模式有效落地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全员德育,快乐德育,成功德育

参考文献

[1] 杜艳红.对中等职业教育全员德育工作的思考[J].职教通讯, 2013 (17) :70-71.

[2] 王娟, 杨雅如.“知—行—思”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河北大学经济学专业为例[J].河北企业, 2015 (03) :81-8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综合型编辑在广播电台中的重要作用下一篇:东江干流的来水、来沙变化趋势及其非线性分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