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中角色的造型设计

2024-05-15

动画中角色的造型设计(精选12篇)

动画中角色的造型设计 第1篇

一、动画角色造型的特点

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 在动画片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在有些时候特别像影视中选演员的部分, 但他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的, 普通影视片中的演员是作一个有生命、有思想的人, 在遵守导演所给的剧本要求进行表演时, 还能有自己的创作在里面。但动画片中的角色完全却不是这样, 他们是动画艺术家创作出来的, 动画艺术家给它们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动作。

二、动画角色造型的分类

在动画片中, 最能吸引观众的就是那些有鲜明的性格、夸张的外型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动画角色, 这些动画角色不论是人、动物还是富有人性的物体, 只要它是一个成功的角色就好像是一个跳动的精灵, 一个被赋予了生命、情感和思想的精灵。角色造型设计, 既要有角色表面与外在的造型方面的内容, 又要有角色的思想性、气质等潜在的内在内容,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 一部优秀的动画片的故事情节, 人物语言会被渐渐地淡化, 但是形象生动又性格鲜明的角色人物造型会刻画在观众的心里。角色造型设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写实类的造型设计

在常规动画中写实的造型设计是非常多见的, 而在创作过程中写实类造型可以大致的分成两类。一部分是纯写实的, 像国产动画片《围棋少年》、日本动画片《幽灵公主》、美国动画片《仙履奇缘》等, 这一类造型往往都是有原型的人物, 只是创作者在根据这个原型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还有一类造型是外特征比较写实但和真实的人物是有所不一样的, 比如《大闹天宫》、《狮子王》等。

第二类:写意类的造型设计

写意类的造型不追求形似而强调神似为主。这类角色造型多出现在一些艺术片、探索片当中, 造型处理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类造型往往给人以自由、生动、随机、即兴的感觉。比如美国动画片《幻想曲》、国产动画《三十六个字》等。

第三类:可爱型的造型设计

可爱型的角色造型设计在动画片中运用的是非常多的。这类造型是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对角色造型进行了比较大程度的艺术改造, 所以既能看到自然形态的影子可又和自然形态有着不同, 充满自己的个性特色。美国的动画片《白雪公主》中七个小矮人的造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四类:拟人化的造型设计

拟人化的造型设计在动画片中比比皆是。虽然在故事中不是出现的具体的人, 但却是人类情感的表达, 是人类把自己的感情借助于这些角色表达了出来。所以, 动画片中角色的拟人化和动作的拟人化在动画片中的出现是很正常的。在这一类角色造型设计中, 人类将自己的心理、性格、言行举止赋予给了这些角色, 跟这些角色进行融合、夸张与变化。如美国的动画片《小鹿斑比》中的猫头鹰、《小飞象》中的大象母子、《仙履奇缘》中给辛德瑞拉缝制晚礼服的小动物们等。还有国产动画《雪孩子》中的雪孩子等。

三、动画角色造型的重要意义

1、动画故事的灵魂

有了角色才有了故事, 角色在动画片中的性格和命运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在给这些角色生命力的同时, 也让故事有了可看性。比如《赛车总动员》它讲述的就是一辆赛车冠军误闯入小镇上,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最终找到了人生的真谛。这是一部典型的以旧换新的动画, 和这个差不多的的故事在影视动画中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但创作者非常奇妙的将故事“嫁接”到汽车身上, 成功塑造了闪电麦坤、旅店老板莎莉等众多汽车形象。让原本没有生命的机器开口说话, 再加上成功的造型设计, 赢得了很高的票房。

2、民族文化的反射

一部成功的动画片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 而且也能够反射出一个国家的民族特色。创作者将他们对自己祖国、对自己民族的爱侵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把带有民族特色的形象传播开来, 让更多的人们看到自己民族的东西。如我国经典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角色造型, 就非常有中国的名族特色。哪吒浅色肉身, 配上红续和金圈, 两只大眼睛, 再加上两道硬挺的剑眉, 把他表现得十分威武, 成功塑造出了一个不平凡的少年英雄的形象。

3、动漫产业的核心

伴随着影视动画的发展, 动画角色形象的价值也逐渐被提升。一个动画角色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的成, 不仅关系着一部动画片的成功与否, 还影响着将来的市场和给公司带来的利润。动画故事的内容不容易被转化为其它的商品, 但动画的角色形象可以衍生出来各类产品, 如玩具、吉祥物等, 被大家所喜爱, 因而成为了盈利的重点。比如迪斯尼的经典动画《米老鼠和唐老鸭》, 它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 但是他的动画形象确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综上所述, 在角色造型的设计上, 不仅要遵循美学的原则, 同时还要兼顾整体的效果。动画的运动可以称为“动画表演”, 是人为设计的、是虚假的, 和真人表演的形式是有区别的。动画造型的风格在如今的社会, 也逐渐走向多元化的发展。一个优秀的动画角色造型集合了很多的特点, 比如美术的风格、性格的特征、地域的特征、民族的文化、时代的特点等, 他们缺一不可。所以在将来角色造型之路会越来越广阔, 多元化的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更好更加优秀的动画角色出现, 中国动画的未来之路还很艰辛但是也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期盼。

参考文献

[1]李洁.浅谈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设计[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4 (05) .

[2]刘小林.动画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论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美论文 第2篇

【内容摘要】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对美的追求,源自人类创造活动潜意识的追求。美的产生要求对象必须具备至美元素,其中包括形态本质美、形式结构美等。对于动画角色造型来说,更加强调表现技巧美。文章从形态本质美、形式结构美、表现技巧美三个方面,论述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美,并从动画角色造型艺术的特征出发,探讨其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性。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本质;结构;技巧

美是人类参与的结果,动画造型中的美同样如此,它是人类心理和生理的共同活动,以及直觉与思维相互补充作用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欣赏者对美的感受能力直接影响着美的展现。因此,在对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美进行论述时,不能单纯从美出发,更要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美。

一、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形态本质美

观众在欣赏动画影片时,首先会感受动画角色的形象本身,再去感受动画形象所体现出的内容和思想。这是大多数非本专业欣赏者对动画角色造型的审美取向,他们更加关注动画角色造型的形态本质美。笔者认为,凡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动画作品都是以形态本质美为主的。形态的本质是反映人类本质力量的情态,也是事物内部各要素的高度综合,它既包括主旨思想与形态的美学意义和美学价值,又包括作品呈现出的情趣与意境。例如,动画影片《千与千寻》中的汤婆婆,作为一个反面角色,其造型设计仍展现出了独特的形态本质美。汤婆婆造型夸张,但整体保持了基本的形似,欣赏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这是一位年老的女人。她的穿着符合年龄特征,佩戴的首饰让造型更显生动,夸张的身体比例突出了人物的双重性格。一方面,她对待自己的孩子温柔慈祥,娇小的身体让人觉得这是一位可爱、善良的母亲(图1)。另一方面,她对待澡堂里的工人却十分残暴,夸张的头身比例更加细致地展现出角色的五官。此时的汤婆婆涂着蓝色的眼影、硕大的鹰钩鼻子、干裂的嘴唇以及眉间凸起的红痣,和主人公千寻站在一起时,她鼻子的大小和千寻头部的大小相似,散发着令人恐惧的气息(图2)。形态本质美由形态激发出来,并利用形态来传递和表达情感。形态本质美让欣赏者可以通过想象进入某种境界,如人的精神、意识、情感等。在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神似。如动画影片《千与千寻》中,无脸男这一关键角色正是以神似打动欣赏者(图3)。情感可以转化为对应的物体,寄寓于形态之中,这是艺术感染力的重要特征之一。单调乏味的造型设计很难打动人心,也无法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艺术创作要遵循情感活动的辩证规律,表现情感的对立统一,以及情感活动的变化,这样才能达到撼动欣赏者心灵的目的。

二、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形式结构美

动画角色造型需要进行变化,并设计成容易被观众感知的状态。例如,动画影片《恶童》中的人物造型,其整体风格虽然相同,但每个人物造型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且容易被感知。动画角色造型中的美处于变化和统一的矛盾之中,两个以上独立部分构成整体时,通常处于对比关系的情况较多。造型的对比概念是相对的,造成对比的目的在于打破已存在的或将出现的单调,使创作设计更具美的形态。其中,形态各部分的对比变化需要有机统一的协调才能够实现。造型设计中的节奏有渐变、交替、重复等。节奏所呈现出的趋势和情调主要依靠推动、节制和强化来体现。比例尺度能够使设计者在进行角色造型设计时,寻求协调统一,正如笔者在形态本质美中提到的汤婆婆的比例关系。而在形式结构美中,强调的是形体及局部大小与角色本身用途相适应的程度,以及与周边环境特点相适应的程度。例如,在《动漫画人物设计》一书中,关于角色造型设计的造型基础时提到,先剖析人体的`比例、体型及人体的各部位,可利用建立角色造型设计的素材库或是动物的素材库的方法,达到在角色造型设计上的形式结构美。左右对称存在于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之中,是形态构成美的基本法则。对称会让造型达到一种均衡状态,视觉上的均衡是一种意识上的感觉。对于造型艺术来说,视觉的均衡可以保持秩序。但是,均衡较之对称更具有寻求变化秩序的特性,可以在视觉世界中创造出更多复杂的均衡状态。

三、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表现技巧美

动画角色造型的形态可以表现出设计者的设计水平及审美情趣,包含了设计者精湛的技艺和巧妙的构思。例如,动画影片《幽灵公主》中的幽灵公主——珊(图4)。为突出人物性格和成长经历,设计者让角色佩戴面具、身披狼皮。其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和表现,让人物形象具有相对独立的美,不仅体现出形式美、结构美,更具有表现技巧美。表现技巧美是科学和经验的共同结果,想要达到造型的精确和完美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提高设计者自身的审美水平,即具备科学认识、理解事物本质的世界观。其次,必须提高设计者自身的表现技能,通过积累设计创作活动的经验不断完善技巧。美的形象造型设计,应从设计角度和表现角度两个方面去认识和理解,两者是分不开的。设计源自于生活,要求设计者对事物变化具有敏锐的感知,并做出相应的判断及反应。这是对于内在的技能而言,这些内在技能可以通过外在的表现观察出来。所谓巧妙是指设计者运用的方法或技能灵巧、高明,超乎寻常。对于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来说,设计者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发掘设计对象的本质形态,并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表现技能,巧妙地刻画出角色的本质。应注意的是,不能过于刻意地追求技法,否则会有拼凑之感、斧凿之痕。对角色造型设计而言,如何达到自然天成是对设计者的挑战。设计师要在透彻研究所表现对象的本质规律后,再进行设计创作,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一挥而就。在造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还要具备整体空间意识,把静与动辩证地结合起来,消除观察认识的片面性,从而冲破表象,还物以真实本性。设计师要把不同时空甚至不同思想意义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以抓住事物的本质。同时,要以大观小,把事物放在整体环境中表现,从而正确地把握对象。这样作为表现素材,所得到的不局限在形上;作为创作构思,自然就是具象和抽象的结合。古人对空间事物的理解,无论是就形论形,还是就形论神,总是以感受为主。对事物内部的审美经验能够利用形态的意义而扩大形态的美感,具体表现为借物抒情,以感情为基础、以抒情为主旨,在感情中抒情、在抒情中托物,从而使人与物相融合、情与景相融合,追求境生象外之意境,寓意双关。同时,利用谐音与联想激发和启迪欣赏者的想象思维,使人们根据表象创造出新的形象,唤起艺术的情感。以上均是造型艺术美感体现的基本特点。从中可以看出,造型设计的素材十分广泛,它不限于具象的形、色等,还包括局部形、纯粹形、运动过程和抽象意义等。对素材的取舍、整理的基本思路是理解,同时要从审美者的角度出发,才能更好地达到角色造型美的释放。

结语

本文从对美的认知出发,论述了美的产生必须具备至美元素。在至美元素这一概念中,主要包含形态本质美、形式结构美和表现技巧美。为了让动画角色造型展现出美感,设计者必须清楚认知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突破界限,从而创作出兼具民族性与国际性的优秀动画作品。

参考文献:

[1]叶正华,叶凤华.动画角色造型设计[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史立新.动画角色造型[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4.

动画角色设计中的概念艺术特征 第3篇

一、宏观与微观

动漫角色通常来自虚拟的故事或传说,即便是表现现代生活的故事,在动画片里也总呈现出其概括提炼后的特定模样,而非现实世界本身。因此,当我们创作一个角色时首先就应该先从对这个动画世界的创造开始,从宏观的角度先设计出允许这个角色存在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物质的组织构成、角色的生存原理和系统、社会发展历程、宗教信仰、文化传播、种族分类等等可能构成一个世界所需要的各种因素。这就等同于我们又重新创造了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的宏观特点,却决定了角色的形象、样貌、衣着、社会关系甚至佩戴怎样的装饰物品。这种从宏观到微观的创作理念,就是概念艺术的一种思考方式,创作本来没有的,全新的观念和表现用以说明创作者的种种意图。而这种方式,也使得角色的设计变得有了根本,这种思维习惯的养成可以帮助学生在设计角色时,总能先为这个角色找到其诞生之后能够存在下去的世界,也让这个角色能够符合自己对故事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在游戏设计中这种设计是十分具体的,被称之为“游戏世界观”设计。虽然这种叫法可能不那么准确,但却说明了其重要性。动画角色设计中对故事世界的这种定义,不见得那么具体,但却一定要有一个宏观上的总体把握,这也是设计好一个动画角色,并让这个角色一直保持生命力的最根本保证。

二、陌生感与认同感

动画存在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动画能表现真实世界所没有或真实世界的演员所不能完成的某种展示。试想如果只是为了视觉风格的需要,那么现在的高科技完全可以将真人表演的影片以动画片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来。也曾经有影人做过类似的尝试,但票房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如果真人可以替代动画角色存在,只需要转换风格效果,那么动画片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动画片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创新,在想象力的驱动下,完成更多更新鲜有趣的可能。因此,在各种不同的动画片之间我们总能看到角色的造型、世界的模样往往会有颠覆性的区别。每次的角色创作都要给人带来一种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会让角色变得新鲜,对观众的吸引力也会更大。这正是概念艺术特质在角色设计中的重要体现,每一个影片中的角色都各不相同,角色创作要把“创新”和“陌生感”当成成功角色实现的充要条件来看待。

另一方面,我们在看动画片时总是不时会有这样的感觉,一个怪兽角色出现在画面中,不用过多观察第一时间我们就会觉得这个怪兽“不像”怪兽,而这种感受往往普遍存在。怪兽是现实世界中没有的东西,至少动画片里所描述的各种怪兽本来就是虚拟的视像,既然是并不存在的东西,却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有“像”与“不像”的区别呢,这种区别又来自于什么原因呢,而所有这些疑问其实都是由于观众对所看到的角色的不认同带来的。怪兽相对于观众来说都是全新的,因为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具体的参照物可提提供,但我们却看过许多成功经典的怪兽形象,因此对怪兽角色的样貌有一定的固有认识,这就决定了某些符合认知特点的形象会被我们所认同,会更容易获得成功。这种认同感还来自于另一个方面,我们在观察以往那些成功的怪兽角色时,会发现那些怪兽其实是由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元素构成的。最常见的就是由一个动物进行变形改造;多个动物器官的组合重建;生物材质与非生物材质的组合;金木水火土等自然元素的拟人化呈现等方式进行创作的形象。虽然最后完成的形象是全新的、陌生的,但这这些构成要素却在我们日常生活里真正存在,每一种元素都会马上给我们带来与之向对应的最直接的感官反映。看到蛇、章鱼、鲨鱼、犀牛、伤口、粘液、风、沙子等所有我们熟悉的元素,都会有十分具体的感觉反馈回来,说服我们这是真的,起码这种感觉都是真是存在的,这就大大地提高观众对怪兽角色的认同感。人物角色也是一样,人们熟悉的感情和性格表现、对美和丑的基本认识,都深深地影响观众对于这角色的认同感。

因此我们说角色的设计需要有陌生感,这种陌生感就是概念艺术所强调的对艺术创作全新的定义和再现。而这种陌生感又要与认同感结合在一起,才能让一个角色既有新鲜感、创造性,又能易于观众接受和喜爱。

三、有限与无限

概念艺术总要求艺术家具有前卫的精神,而角色设计中的概念艺术特性也同样要求创作者具备这种前卫精神,努力引领新形式和新潮流的诞生,促成新的视觉热点。从这一点来说,角色设计和概念艺术一样鼓励作者发挥无限的想象力,用全新的思维和观念创作出不同于其他的结果来,这也是概念艺术特性的最核心要求。但相对于概念艺术创作,角色设计作为主题性很强的设计工作,有着许多具体的限制。角色设计总是先有预设的故事内容、时空背景、性格特征甚至是某些指定的体貌特征。因此,角色设计在某些方面来说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再创作的过程。

角色设计的这种有限制的特点,一方面对创作者来说是一种想象力的约束,因为一些指定内容为角色划定了具体的范围,让角色的创作不能超越这个范围,才能使获得的结果顺利的融入整个故事的环境之中,而不至影响叙述。而另一方面,这种有限是单维的,它只指出了方向却没有约束其纵深的变化,这种有限往往能够帮助创作者很快地找到重点,突出创作的目的与主题。这种主题性的约束并非设计或者角色设计才有,主题其实是概念艺术率先提出的原创点。因为概念艺术的创新往往首先来自于一种艺术家的观念和看法,这种观念和看法其实就是主题,围绕这一概念设计主题,突出主题的内涵,表现主题的形态。角色设计的主题观念可能与概念艺术的主题观念略有不同,因为角色的内容主题也许并不那么新颖,我们应该在这个主题允许的范围之内再提出一个主观的创新性主题,两个主题相加其实就是“有限”与“无限”的有机结合。角色的内容或背景要求约束了角色设计的范围,而主观的创新主题则要突破以往的设计观念,提出新的设计思路,做出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设计方案。概念的提出将主导着角色设计的发展方向,这是概念艺术特性的核心所在,概念主题的选择经过调查分析、确定最终方案。角色设计的主题约束可以为角色设计创作提示创新的可能,时空概念、能力概念、形态概念、世界观概念、生态概念等许多环节都可以引发创造性的思维。所以说,如何合理利用角色设计的这种“有限”与“无限”的特点,是进行角色创作的重要工作。

[1]孙帆.浅谈概念艺术[J].美术大观,2009

角色造型在动画中的作用 第4篇

例如:唐老鸭。米老鼠, 阿童木, 史莱克, 小新, 樱桃小丸子, 机器猫, 三毛, 蓝猫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卡通造型。人们想到他们就会不自觉的联想到可爱, 滑稽, 讨厌, 憎恶这些名词。这些各不相同的卡通角色在艺术家们的笔下诞生。被艺术家赋予他们生命。不管是人物还是动物, 都让人难以忘怀, 这就是动画角色形象的魅力。

动画造型角色大致分为:写实型, 写意型, 可爱型和拟人化型。在人们印象中, 日式动画以故事情节来吸引观众的注意, 角色大多以写实为主。外形以俊美冷酷, 温柔可爱而闻名。例如:龙猫, 小千, 小丸子, 小新等人尽皆知的卡通形象;而欧美风格动画角色大多以卡通风格为主, 角色造型以生动夸张, 搞笑, 突出人物性格为主。例如:汤姆, 杰瑞, 米老鼠, 唐老鸭, 史莱克, 尼莫等, 这些卡通形象已深入观众脑海中, 成为全球观众的所喜爱的形象。对于我们在设计动画角色时, 要以文学剧本对角色和环境的描述为依据, 在对剧本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运用美术造型手段进行塑造, 充分发挥夸张和想象, 结合艺术和故事情节, 设计出符合剧本的动画角色形象。

1、迪士尼动画

迪士尼动画片的的特点包括:以剧情为主, 情节曲折, 人物性格鲜明, 动作表演生动夸张, 音乐优美动听, 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口味。其中, 它的第一部影片《白雪公主》, 在刚一上映就在票房上创下高记录。该动画片中的主角白雪公主, 是一位单纯善良美丽的公主, 作者在设计角色时, 根据剧本把人物外形设计为符合大多数观众口味的形象, 雪白的皮肤, 红红的嘴唇, 秀美的长发等。作者在设计反面人物皇后时, 根据文中描述蛇蝎心肠, 很恶毒, 所以设计成尖嘴尖鼻的老巫婆形象, 连穿着都是代表阴险的黑色。而在设计七个善良可爱的小矮人时, 突出他们的形象特征, 矮小, 善良, 活泼, 并给他们起了符合他们特征的名字, 爱生气, 爱哭鬼, 鼻涕虫等等。在做成动画片时, 观众可以根据故事剧情结合人物特有的性格来分辨出正反角色, 成功的角色可以使动画片更生动有趣。

2、宫崎骏动画

宫崎骏动画在日本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塑造了大量的经典卡通形象。在这里先以经典动画片《千与千寻》为例, 在该部动画片中, 主人公小千的性格开始和结局有很大的不同。开始, 小千性格霸道娇气, 作者通过她的穿着和在车上的坐姿, 以及说话的语气, 描绘出来, 使人们对角色造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然后根据故事的发展, 逐渐展开, 最后性格变得谦逊有礼貌。而在故事的中间, 在汤屋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中间有个无面人的形象, 就是一种风俗民情的体现, 它是日本文化中的的一种拥有很多金钱的神, 通过作者加工改造, 成为其中的一个形象, 在日本观众看来, 对民俗的熟知继而又加重了对影片的理解。而宫崎骏的生长环境, 也给该部影片的背景和形象塑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 而得出的结论, 这在角色造型设计中是很重要的。艺术来源于生活。

迪士尼动画和宫崎骏动画, 它们是欧美动画风格和日本动画风格的代表, 他们的角色造型都成功的成为了全球人民喜爱的卡通形象。因为他们都遵循了基本规则。

动画角色设计的基本规则是:

(1) 抓住角色的性格特点,

(2) 强化角色的身份要素,

(3) 表现角色的地域特点,

(4) 突出角色的时代印记,

(5) 夸张角色的造型结构。只有做到了这五个方面, 设计的角色才能活灵活现, 深得观众的认可。从各国的动画片角色设计的轨迹不难发现, 各国动画片的角色设计背景和方法大不相同, 但是, 其中有个共同点是:动画角色造型创作离不开自身文化的土壤。

在动画的另一个方面, 成功的角色造型也可以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日本动画与美国动画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动画商业王国, 他们的共同点是注重完整的商业运作模式, 以观众的审美口味选择题材, 在全球有完整的发行渠道, 形象版权与衍生品是他们的主要获利来源。由此可见, 成功的卡通动画造型, 不仅可以使动画片名扬四海, 享誉全球, 更可以借助成功的动画形象来衍生产品, 获得额外利润。这是以迪士尼动画为主的欧美动画行业和以宫崎骏为首的日本动画行业的商业之路。

无论是大众口味的商业动画片, 还是个人文化的艺术短片, 在其角色造型的设计上都多少显露着作者当时所在社会的价值观, 习俗, 生活节奏, 民族特点等等, 以为我们所在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对我们产生了影响, 而这种因为不同国家, 不同时代而构成的独一无二的文化背景, 是当时作者创作时最珍贵的资源。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一部动画片的基础, 决定着整个动画作品风格、决定着整个动画作品成与败的命运。动画造型是很容易的。我们知道作家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音乐家用音符抒发自己的情绪, 那么动画家就用动画角色的喜怒哀乐来阐述自己的感受;让动画认识与感受能力成为你自己思维方式的一部分, 需要时自然流露。在一部电影作品中, 男女主要角色的选择很大意义上决定了这部电影的成败, 所以导演在剧本敲定后的重要一环就是选择当红明星。故事的好坏, 靠编剧的创作, 导演的选择与改编在创作。剧情与镜头节奏的控制靠导演对故事的理解、认识和表达。市场运作, 除了前期的策划定位, 导演的影响力, 营销宣传和角色的成功设计也是分不开的。好的角色造型奠定了一个动画片成功的基础。动画片作为影视的一种特殊形式, 剧中的主要角色的造型设计同样重要。不同的是卡通明星我们在现实中找不到, 而要靠我们自己去设计创造。当然卡通明星也可以有生活原型, 但他、她或它是你经过艺术的提炼、变形、夸张之后创造出来的。

对于角色造型来说, 无论是可爱的还是夸张的, 人们记住它才是最重要的。动画造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它随着不同故事的情节变化而变化。结合当前实际情况, 在这经济社会中, 优秀的动画造型设计不仅仅是艺术的化身还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商机。因此对于动画片中的角色设计, 不仅仅只停留在纸上谈兵, 而如何将艺术性创造和商业性开发有机结合, 这将是动画角色造型面对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冯文孙立军;《动画艺术概论》;北京电影学院 (海洋出版社) ;2007年10月.

浅析动画角色设计的表现手法 第5篇

【摘要】 人们在进行动画角色设计时,都应尽量突出其个性,并按照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去演绎角色的世界。动画形象主要是运用美术的造型手段创造出来的角色,是动画片中的演员,是描绘出来的活生生的造型。

【关键词】 惯性思维 结构点 想象力 情感 夸张

动画跟电影一样,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设计者具备很高的素质和多方面的知识。客观事物丰富多样,千奇百怪,但其内在的规律与人类和自然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动画片中的角色也是如此,它们不是用来诠释概念的符号,而是生活在动画世界里的人物,并有着它们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在其生存的领域,更有着它们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而这些都与人类的生活和思想紧密联系。动画中的角色,是人们在虚拟的空间对自己情感及理想的表达和勾画。因此,在动画片的角色设计中,令角色设计差异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结构点

结构点就是人体各部位对应在造型上有规律的比例形式。比如,五官与颧骨的关系、腰部与骨盆的关系、上下躯干的关系、脚与小腿的关系等,任何一种动画造型样式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点,并成为其动画风格的显著标志。另外,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的人物造型,其结构与比例设计都是不能忽略的细节刻画。动画片不同于静止的绘画,变化的画面使观众可以反复观看同一画面的机会很少,也就是说,观众对画面上的结构与细节的辨识要在瞬间完成,知觉需要占用时间,对角色身份的辨认也要通过记忆的反复存储、提取来进行,含混不清的外形会造成解读的困难。

二、想象力

一部动画片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必然有它的系统,这个系统的规则是由创作者确立、观众默许的。然而,创作者本人不能随便打破自己制定的规则,否则就会失去观众的信任。在这个基础上,可供创作者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是极其巨大的,而创作者提供的细节越丰富合理,越会赢得观众的信任。此时,造型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人的想象力。

当我们设计一个历史人物或虚构一个处于特定历史背景中的人物,必须将它的背景还原,把它放到那个大的世界里去检验,看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或者想象其本来面目。动画片之所以为人喜爱,从根本上说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情感与想象力。因此在从事动画造型设计实践时,应该摒弃惯性思维,针对不同题材选取不同的讲述方式,开发出相应的造型语汇,最大限度地拓展造型语言的表现空间。

三、情感

表达情感可以说是动画创作的生命线,也是重要的艺术目的。动画是创作生命力的艺术手段,生命的形态是运动的,运动时情感的外化,情感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通过行为自然表露出来的内心世界。动画艺术家的工作室创造性地还原自己直接感受到的情感或者间接认识到的情感生活,没有情感表现的动画片是绝对不会吸引观众兴趣的。20世纪80年代出品的大部分国产动画片观众不喜欢看,其主要原因是动画创作者没有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性,不注意情感世界的表现。

四、夸张

夸张也并不是漫无边际地任意变化,它是建立在角色原有的特征基础之上的,并为表现角色特征服务的。因此夸张设计要强化角色的主要特征。

1、夸张在表情中的运用

如果按照正常的表情来表现,那么动画片就会失去它的灵魂与魅力。夸张是动画片中一定会用到的表现手法。根据剧情的需要来确定夸张的程度。可通过对夸张对象进行各种不同幅度的增大减小甚至扭曲以达到夸张的目的。

2、夸张在肢体语言中的运用

我们即使不说话,不做表情也可以表达出我们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肢体语言。而夸张在肢体语言中运用得尤为频繁。人或动物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动作的表现而展现出角色的感情心理变化。

3、夸张变形的表现

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的功能在于制造效果、产生幽默。夸张变形是角色设计的重要特点,也是动画角色设计的独特语言形式。设计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将其典型的特征和个性呈现出来;变形则是根据角色形象特征和个性的需要,通过删减和强化,使角色形象更加鲜明有趣。夸张变形的动画角色设计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又经过认为的艺术处理,因而产生了比现实更“真实”的卡通世界。幽默风趣,轻松自由的表现风格使动画角色具有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运动时的视觉效果,会强调造型结构的整体感,着重表现人物外轮廓的形式感、韵律感,夸张人体关节,使其人物造型更加生动、逼真。因此,夸张是动画片制作中最常用的创作方法。通过突出特征、加强对比,使角色形象更加鲜明。夸张是动画创作者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要求设计者不仅对生活要有细致的观察和切身的体验,而且要求设计者善于将设计对象的典型个性抽取出来进行放大、延伸,以强化人物的视觉效果,增加艺术感染力。

艺术家们发挥出无穷的想象力,他们赋予非生命以生命,化抽象为形象,把人们的幻想与现实紧密的交织在一起,通过生活对动画形象进行提炼与创造,对大量以故事为基础的生活素材进行艺术处理,创造出强烈、奇妙和出人意料的视觉形象,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实际上,这也是动画艺术区别于其他影视艺术的重要特征。在《超人特工队》中超人形象灵活多变、造型夸张,充分反映了角色的个性特征。在今后的动画影片创作过程中,设计者也应遵循这样的设计要素,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人物的形象加以夸张变形,并充分展现其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方建国 王培德 彭一 中外动画史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2] 上海市多媒体设计与应用能力考核办公室 影视动画理论基础 2007

[3] 黄卢健 郑万林 现代设计基础教材丛书-卡通画设计 2003

[4] 刘明来 杨群 动画角色设计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动画中角色的造型设计 第6篇

关键词:湖湘元素;动画角色造型;视觉元素;风格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60-1

一、动画中角色的重要性

角色,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在电影中,由演员所扮演的剧中人物是绝对的核心,它串联着整个故事,也影响着电影的方方面面。把角色放在动画中,简单来说就是动画中的人物,角色可以说是动画的灵魂,也是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角色是创造者们分析,创造的产物,创造者们在动画中赋予了角色不同的人格,性格,可以像人类一样传递喜怒哀乐给观众。一个优秀的动画角色不仅仅可以演绎出精彩动人的故事,也可以在影片最初就抓住观者眼球,让人印象深刻,从而使一部动画更加成功,比如中国优秀动画《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中的截然不同的父子俩、日本动画中的机器猫、奥特曼、皮卡丘等等,俨然成为了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

二、动画中角色造型的特点

无论是美国动画中的大力水手、米老鼠、唐老鸭,日本动画《千与千寻》中的千寻、龙猫,还是八九十年代中国动画中的阿凡提、舒克与贝塔、黑猫警长,虽然它们来自世界各地,风格迥异,但它们的形象都同样地深入人心。前辈们的这些优秀动画作品、动画角色造型,也给今天的动画设计师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动画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比如设计的角色形象既要有特点,也需要结合剧本中角色的性格特点,去设计角色基本造型和角色的动作、语言。由此可以看出,动画角色设计过程是非常复杂、繁琐的,但设计者的想象空间是无限宽广的。

三、湖湘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湖南动画产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湖南动漫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打造了一系列动漫品牌。不仅有蓝猫、虹猫、山猫等知名品牌,还打造了“动漫湘军”这一核心品牌;与此同时,也大量地把湖湘文化中的剪纸、年画、皮影戏、花鼓戏等传统艺术形式融入了动画中。

(一)“吃得苦、霸得蛮”湖南人精神的运用

自2000年至2007年,湖南动漫产业进入全盛时期,年度生产动画占国产动画市场的1/5,以绝对优势领跑全国。这其中以“三猫一鹰”为主的动画贡献了大部分力量。“三猫一鹰”中的蓝猫,作为中国原创动漫的“领头猫”,在《蓝猫淘气3000问》中,给观众呈现出的是活泼、开朗、淘气、遇到问题之后“吃得苦、霸得蛮”的典型湖南人性格,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

(二)皮影戏的运用

湖南皮影戏,旧称“灯戏”“影子戏”或“灯影戏”,流行于湖南长沙和衡阳,以及益阳、常德、湘潭等地。早在60年代,湖南皮影就取得过辉煌成绩,湖南皮影艺术家何德润、谭德贵创作的《鹤与龟》《狐狸与乌鸦》在国际上获得过许多大奖。作品《鹤与龟》中鹤的造型运用细长的曲线,展现纤长的颈部、足部,使得鹤的造型整体十分协调,不用太多的润色,便能表现出丹顶鹤优雅傲慢的性格。

(三)花鼓戏脸谱的运用

花鼓戏,中国汉族地方戏曲剧种,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2008年,湖南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鼓戏作为湖南特殊的文化,势必成为湖湘动画所借鉴的对象。花鼓戏的脸谱和京剧类似,都是用油彩把脸涂满,去表现不同人物性格特征。我国早期优秀动画《天书奇谭》中很多动画人物造型,就借鉴和吸收了花鼓戏中的人物造型。

四、结语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精彩纷呈,湖湘英豪可歌可泣的传奇历史,为优秀的动画创作提供了好的素材和灵感来源;湖湘大地具有鲜明文化地理特色的景观,也为动画场景创作提供参考。湖南人独特的人格气质为设计师创作优秀活泼、妙趣横生的动漫人物形象提供了最好的借鉴。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动画创作者也能运用更加成熟和优良的动画技法、手段。在动画制作上,更要吸收和传承前辈们的宝贵经验和优秀传统。湖湘动漫人不但要制作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动画,也更应该要注重把湖湘元素融入动画,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周文敏.湖湘皮影元素在动画人物设计中的应用浅析[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3,(03).

[2]许婧,汪炀.中国动画黄金80年——读动画[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

[3]吴冠英.动画造型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浅析动画片中的角色设计 第7篇

一、角色分类与作用

(一) 主要角色的体现

在动画片中, 最重要的就是主要角色。主要角色贯穿整部动画片, 动画片中的故事情节、场景及道具都是为主要角色服务的, 用以烘托出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同时通过不同的时空、不同的环境氛围、不同的情景也可以塑造主要角色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动画片中主要角色形态性格塑造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角色的设计要在生活中整理大量的素材, 通过夸张、拟人等艺术手法整理加工并且设计出来, 根据角色性格特征丰满细化, 使其角色造型具有个性化。主要角色设计与创作要与动画剧本中的描写相一致, 对于动画片来说, 主要角色贯穿于动画片从头到尾, 其故事情节也是围绕主要角色进行展开的。只有主要角色的性格、肢体语言等都具有一定典型化特征, 才能为动画片做好铺垫, 同时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二) 次要角色的设定

次要角色是烘托主要角色形象的重要工具, 在一部动画短片中, 主要角色是红花, 次要角色就是绿叶, 在次要角色设计中要与主要角色形成鲜明对比, 这样更能突出主要角色的性格和作用。次要角色设计重点不仅要注重角色外在的造型和色彩, 还要理解剧本及次要角色的性格和内涵。在小说、电视剧中也往往不乏次要角色, 次要角色的设定主要是为了衬托主要角色, 对整个小说或电视剧剧情的发展起推动、铺垫等作用。这个道理在动画中同样适用, 在动画创作过程中, 次要角色的设定必不可少, 这是为了更好凸显主题的主要角色。

二、动画片中角色造型风格

(一) 角色造型的艺术特征

动画片中角色以简洁有力的艺术特征为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简洁就是用最简洁的线条与色彩来充分表现具有丰富内涵的角色形象;有力就是能够充分地表现出动画角色特有的性格特征, 能够与其它同类别的角色造型区分开来, 这也要求创作者在创作角色过程中要抓住角色的性格及特点。

(二) 动画角色造型的风格类型

动画角色造型的风格类型主要分为漫画与写实这两种。

漫画风格是运用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手法, 将自然界中的事物形象进行高度概括, 并特别突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漫画风格是动画造型的主流形式, 如中国的孙悟空、猪八戒、葫芦娃, 美国的米老鼠、唐老鸭以及日本的机器猫、数码宝贝等, 他们的造型与现实中的形象相差甚远, 甚至难以分辨, 但是却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与喜感, 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 并成为了经典的动画形象。它们伴随着我们孩提时代的成长, 并留下了无数的美好回忆。

写实风格则是对自然界中的客观事物如实的描绘与写照, 就像素描与油画一样将现实事物呈现在我们眼前。无论是漫画风格还是写实风格, 都是以自然界中的事物为形象基础, 只是前者可以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以及随心所欲的夸张手法来表现事物, 而后者只能客观准确地刻画事物。

三、动画角色的重要性

(一) 角色设计的作用

成功的角色设计可以说是动画片的基础, 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部动画短片的设计风格取决于角色的造型设计, 在动画短片整体风格上, 角色造型与剧本共同构成动画片的美术风格。角色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而故事也改变着角色的内心状态, 而这所有的一切便是动画片的创作者们企图传达给观众的情感和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 即使是一部令人难忘的动画短片, 或许观众也只能回忆起其中某个模糊的情节或镜头, 然而短片里的富有生命力的角色在观众印象中保留时间却很长久。动画角色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一个成功的动画角色造型能够很好地促进产业化发展, 在其基础上衍生出玩具产品, 成为动画产业的商业后盾。角色设计是根据现实中人物、动物、植物的原型特征, 运用夸张、变形、写意、象征的手法来进行设计的, 使故事中的“人物”形成独特的审美效果, 传达某种特定的意念。动画角色是虚拟的视觉图像, 诞生于设计师的想象空间, 能够演绎故事中有个性的“人物”。成功地塑造动画角色能够得到观众对虚拟动画故事内容的认可, 对角色“生命”的认可, 甚至对角色产生迷恋、崇拜、怜悯、憎恨等感情。

(二) 角色性格的塑造

动画片中角色的性格发展往往通过对比方式来刻画。恩格斯说过:“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一些, 这样有助于主要人物形象性格的塑造角色从多视角、多层次展示性格自身的变化发展轨迹, 进而在不同阶段以及性格的不同侧面来塑造角色性格。”这是动画电影角色性格塑造的重要手段之一。角色性格的发展逻辑是与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融合于一体的, 是在具体的情节发展中凸显出来的, 正如专家所言:“性格是一个人在特定社会关系中对现实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及其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是构成情节发展动力的冲突、抵触和差异的基础。”

四、结束语

动画角色设计要求形式感强、符合当时角色所处的时代背景,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前期的角色设计要顾虑到观众是否能接受, 另外还要考虑到用一种什么手法去表现, 我认为令人印象深刻的造型设计能体现一个动画师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艺术创作上的积累是动画师的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有人说过“艺术是浓缩和提炼过的生活”, 这就要求动画创作人员平时善于观察, 融入现实生活, 从现实生活中总结提炼, 融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巧妙运用最为贴切的表现手法去呈现角色, 为创作的角色赋予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佟婷.动画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动画中角色的造型设计 第8篇

关键词:动画造型设计,角色塑造,意象刻画

一、动画角色定义与作用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对动画角色的定义和作用进行详细的阐述,以便于人们对动画角色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对动画产业的作用也有一定的了解。

(一)每一部动画片中的角色都是作者根据故事本身的需要而特意设置的,并非凭空而来。独具特色的动画角色能够提升动画片的影响力,提升观众的喜爱程度,传达故事本身的意蕴以及故事背后深刻的含义。动画片中的角色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与电影、电视剧都有一定的相似度,但是动画片又有其独特的部分。动画片的观众类型多种多样,在我们的周围大量存在着动画迷。由于动画片观众的广泛性,所以动画片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动画片要坚持社会利益与商业利益相统一,从正面引导人们。动画片在带给观众娱乐的同时也要带给观众们正能量,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二)一部动画片的诞生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动画片也有它巨大的作用。随着科技和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动画片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正因为动画片的影响力巨大,所以优秀的动画片可以熏陶我们的思想,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并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人们借助大众传媒的手段将动画片搬上银幕,使我国的动画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相关影视文化的发展,使我国影视文化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面临国外文化产业的冲击,我国动画产业正受到严峻的挑战,有待我国影视文化的专业人士奋力直追,促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动画角色设计的艺术性

无论是那种题材的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艺术性。动画片也不例外。每一部动画片都有其各具风格的艺术性。独特的艺术性不仅可以增强动画片的艺术效果还能提升动画片的影响力,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艺术是一种高水平的审美。每一种艺术的产生不仅源于作者某一时刻的灵感,还来源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的深刻剖析。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艺术也产生于社会,反映生活,反映现实。然而一个成功的角色塑造就是艺术的升华。相信大多数人都记得《齐天大圣》、《葫芦娃》、《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功夫熊猫》、《超能陆战队》等等。其中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是艺术的结晶。例如《齐天大圣》中的孙悟空的形象就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塑造。孙悟空在人们看来就是一个具有无边法力、胆大妄为、敢做敢当,同时又劫富济贫、斩妖除魔的神的形象。在该动画片中,作者将孙悟空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十分受观众的喜爱,它的观众遍布于国内外。自从《齐天大圣》上演以来,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动画片将角色的艺术性发挥到了极致。有些观众迷甚至争先模仿孙悟空的形象,也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具有无边的法力。另外一些观众受了孙悟空形象的熏陶也培养了优秀的品质。孙悟空的形象让他们在面对邪恶势力时,敢于运用正确恰当的方法与邪恶势力抗争,不向邪恶势力低头。《喜羊羊与灰太狼》也是一部比较受欢迎的动画片。其中每只羊的个性以及灰太狼的性格都是一种艺术的升华。可见艺术的塑造对一部动画片的重要性。因此在创造一部动画片的时候要注重动画片的艺术刻画,提升艺术效果,使动画片更具影响力。动画片的艺术塑造可以通过多种文学艺术手法来创作,例如夸张、虚构、象征、虚实相生等等手法,来实现更高层次的艺术性。

三、动画角色塑造的研究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史。然而中国画也独具特色,有着丰厚的文化意蕴,尤其是一些传统人物画。所谓的经典就是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在我国当代动画产业的发展中可以融入大量的中国传统人物画,增强动画片的文化底蕴。在动画片中融入传统人物画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不仅有利于增强动画片的内涵和影响力,而且还有利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不断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四、动画意象塑造的研究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一部分,它的意象刻画也是十分成功的。在中国传统的人物画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纵观中国传统人物画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传神。在现代动画片的塑造中我们可以大力借鉴中国传统人物画中传神的特征。一个作品的意象塑造对作品的成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个人物形象的传神可以拉近观众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另外可以极大地提升审美效果。在现代意象塑造中增加传统元素是一种十分科学的方法。在意象塑造中增加传统元素既可以增强作品的文化性也可以增强作品的影响力。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也是一种极大的突破。纵观国内外著名的动画片,或多或少都融入了许多传统元素。意象的塑造作为一种审美的存在,在一部成功的作品中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动画片的创作者应当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深入社会不同的阶级去考察,并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去挖掘深刻而又能发人深醒的内容,然后将其转化为人它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影视文化。

五、动画设计中的角色分析

在我们看的小说、戏剧、话剧等作品中都有许多角色的设计和塑造,没有哪一部作品里的人物角色是单一的。某一单个的角色虽然也能构成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但显得太单一,无法达到饱满的程度。一个单一的角色无论如何塑造都离不开社会和它周围的人类。为了使一部作品更加丰满,达到有血有肉的效果,我们必须塑造多个角色并将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和大环境融入其中,使得作品更具吸引力和穿透力。在多个人物参与的作者所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更能概括作品的主题,更能反映现实,揭示社会的方方面面,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另外多个角色塑造也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可以让作品更具表现力。

六、动画角色设计技巧

动画角色的设计是有技巧的。好的角色设计有利于增强动画片的影响力。在文学中有圆型人物和扁平人物两种塑造方法。在大多数成功的文学作品中,作者都喜欢运用圆型人物这一塑造方法。运用这种塑造方法可以使人物塑造更加成功,将一个人赋予多种角色会使该角色变得更加饱满,性格更具多样性,表现的内容也更丰富。在文学作品中都如此,在动画创作中更应该如此。在一部动画片中将某一个人物赋予更多的角色会使该人物更加鲜活。例如《齐天大圣》中的孙悟空既是一个胆大妄为的毛猴,又是一个尊师的好徒弟,更是一个敢于与妖魔鬼怪抗争的大神……孙悟空这一形象使它的个性更具多样化和表现力。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塑造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不仅受到了观众的极大欢迎,也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和孙悟空一样角色多元化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人们所熟知的《功夫熊猫》、《超能陆战队》等。这一系列人物塑造多元化的成功范例可以在以后的动画创作中运用并大胆创新,促进我国动画片的大进步。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使动画人物更具鲜活力。

七、动画意象塑造技巧

一个成功的意象塑造离不开丰富而又大胆的想象力。在动画设计塑造中要塑造出独具特色的意象,不仅不能忽略现代写作中的写实手法,相反还要利用各种塑造方法去塑造各种具特色意象来丰富人物的形象。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在塑造一个意象时不能丢开写实主义,许多作品证明了写实对意象塑造的重要性,并且写实也是一个意象塑造的基石。在中国动画中仍然要注重写实主义,不断加强写实能力的培养。在注重写实主义的基础上也要不断总结不同人物画从生活原型到意象创造的研究。同时也要吸取传统人物画的自由描绘形象的能力和大胆夸张以及较强的概括能力。在动画设计中,我们要用博大的胸怀去体会、去感受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思潮的意象塑造观念。我们不仅要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人物画,而且还要借鉴西方的古典主义美学以及西方19世纪以来的各种抽象绘画形式。由于人们的情感多种多样,审美取向也是丰富多彩的,意象塑造也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发挥空间,让我们驰骋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中。美学在不断发展,意象塑造也必然会呈现千姿百态的现象、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意象创造时可以“以形写神”突出相对“形似”的意象塑造法。这种形象塑造一定要注重整体感。在审美的基础上添加丰富的绘画成分。每一个意象的塑造在基于现实的基础上都要超越现实,不留一丝现实的痕迹。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的意象塑造方法而且可以是意象的审美情趣达到更高的程度。

八、动画设计创新

一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动画作品要耗费极大的物力和财力,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以及外国产业的冲击,我国必须勇敢迎接挑战,大胆创新。每一个产业都有合理的管理机制,因此我国在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时要加强动画产业的监督制度,不断完善我国的动画产业,使我国的动画产业不断迈向更加规范化的道路,逐步使我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在建立健全我国的文化产业管理机制时,也要大胆创新。一个文化产业的完善不仅取决于好的管理机制而且还需要从事该事业的专业人员不断推陈出新。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角色与意象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增加新的元素,为动画带来新的源泉。另外创新既可以突破旧的规矩还可以尝试新鲜的东西,因此在我国的动画设计中急需要大胆创新。无论是动画设计中的角色塑造还是动画中的意象刻画都离不开新鲜的空气。每一个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注入新的东西,才会更具强有力的生命力。在我国的动画创作中要把创新放在重要的位置,时刻不忘创新的使命,这样我国的动画事业才会蓬勃发展。在各具特色的动画片中注入新鲜的血液,我们的动画事业才会更具有生机。

九、结语

戏曲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传承 第9篇

中国动画对戏曲的借鉴一直没有停息过, 无论三维动画或者二维动画对现代戏曲艺术的精华不断吸收, 并且随着近几年动画投影及大屏幕的广泛推广, 会直接导致戏曲元素与动画融合度和表现力的提升。

一、戏曲元素对早期动画的影响

1956年动画片《骄傲的将军》运用京剧脸谱、程式化的动作、京剧音乐等多种戏曲元素, 为国人呈现了一部民族化程度较高的作品, 也为之后的戏曲元素在动画中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人尽皆知的《大闹天宫》代表了中国六七十年代动画的最高水平, 并在当时荣获多个世界级的动画大奖, 程式化的脸谱和富有韵律的配乐等民族特色至今还让人记忆忧新。在这之后的《哪托闹海》也是取之于明代神话《封神演义》的蓝本, 这部影片的打斗场面和服饰色彩、面相等都体现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结合。这样的案例比较常见, 还有很多动画都借鉴了各种戏曲元素, 戏曲除了娱乐什么功能体现之外, 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戏曲的造型特征

1. 造型特征

戏曲艺术已有千年历史, 戏曲的分类有多种, 比如汉剧、昆曲、京剧、越剧等等, 昆曲和京剧最喜闻乐见是戏曲艺术的代表。每个剧种都有相通的特点, 虽然造型特征有些不同。

(1) 脸谱艺术

戏曲的脸谱是表现人物个性的方式之一, 也是戏曲特有的元素, 戏曲脸谱是角色性格表达最直观的方式, 面部是塑造人物重要特点之一, 并且来源于生活但是和生活中的化妆不相同。传统戏曲根据角色行当的不同分生和旦, 生旦一般以写实为主, 基本每个人物的特点都一样, 种类有老生、小生、武生等;旦包含有武旦、花旦、老旦、刀马旦等, 旦角主要靠服装来区分, 有些为性格活泼、有些为眉目清秀、容貌端庄的。

脸部化妆中还有一种是净丑类的, 以线条强烈和夸张的面部特征为主, 带有强烈的图案化和象征化, 这种脸谱区别方式是艺术家长期实践中得来的, 如图整脸和老脸。

(2) 服饰的艺术特点

戏曲演员的服饰作为人物造型的重要构成, 它包括戏衣、戏鞋、水袖等, 作为戏曲舞台演出的造型手段, 在表演中宁可穿破也不能乱穿戏服, 这样使得人物的性格和身份不一致让观众混淆。

戏曲的脸谱服饰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物的阶级地位, 比如贵族服装华贵雍容和平民衣服的褴褛简朴的衣服大不相同。此外在塑造人物性格的时候会在服饰区别的基础上注重人物精神面貌的区别, 在原有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和美化, 使得形象富有表现力, 例如佩戴在官员上的翎羽, 在起到装饰美观作用的同时, 还表现人物的品级, 对人物的内心活动也有一定的烘托作用。

舞台上的服饰色彩也具有一定的寓意, 比如, 年迈角色多穿深色, 年轻穿艳色居多;当然如福禄寿、金鱼、蝙蝠等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 在舞台表演中使得角色适应这一规律性。色彩本身的含义并不明确, 但是颜色可以衬托出人物的性格, 也在使用上面有固定的模式, 观众的习惯和思维定式让我们知道不能去否定它, 要慢慢的接受它。例如在让演员演哭戏的时候穿上大红大紫的衣服, 或者说让官员穿上布衣, 这样会让舞台气氛变得不协调。戏曲服装还会有大量的纹样作为装饰, 一定程度会让观众知道人物身份的作用, 比如官服上面用虎作纹饰和用龙作纹饰是完全不一样的官衔, 区分官服高低的纹饰还有狮、鹤、豹等, 还有比如在衣服补子上绣的纹样可以看出来是武官还是文官。

三、动画角色设计对外在元素的借鉴

1. 题材

皮影的唱剧本起源于唐、五代盛行的俗讲, 般穿插讲一些劝喻性的历史故事和明见传说。1后来为了通俗易懂, 经文演变成“变文”, 也就是七言或杂言的韵文说唱体。“变文”语意极其通俗, 内容很多都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

五代以后, 经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中国文学的影响。到后来的皮影戏的题材内容已涉猎非常广泛, 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 到近代也出现了时装现代戏。大多数剧本是改编的, 大多是借鉴的名著、戏剧、民间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 皮影剧本也走向年轻化和时尚化, 出现了许多时装现代剧和爱情故事剧。

2. 人物扮相

戏曲艺术中讲究夸张多变的人物, 每个行当都有特定的人物身份、地位, 戏曲的人物扮相在广大观众中已经有较为稳定的模式。在动画设计中合理的运用程式化的戏曲脸谱和服装造型特点可以减少制作成本、降低制作难度, 这对角色的塑造有很好的艺术渲染效果。

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国产动画片《骄傲的将军》的将军的人物服饰借鉴皮影净角颜色主体的红、绿、黄。整个影片风格讲究色彩浓重、鲜艳、对比强烈, 搭配讲究互补色强对比的搭配关系。以红黄色为主色调, 所占比例一半以上, 其他为冷色作互补, 整个人物脸部借鉴京剧脸谱。在中国发展过程中还有《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的面部形象就是借鉴了京剧脸谱而成。孙悟空在京剧脸谱中属于净角中的武花脸:以白色为底, 面部画红色的倒立桃形, 尖嘴, 翻鼻孔, 额头画有佛珠, 两颊有纹饰, 造型复杂。在动画中对孙悟空的形象进行了程式化的借鉴, 又突破了程式化的简单理解, 使孙悟空的形象符合观众的审美定势, 被观众认可和喜爱。

3. 动作设计

戏曲的程式化动作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所没有的节奏感和美感, 这些动作对情节的顺利进行有推动作用, 并且也从多方面表现人物性格, 在动画角色的探索之时将戏曲动作和动画动作相结合是必然的。比如《骄傲的将军》中当将军得胜归来的时候, 他的步伐立即表现为戏曲形式的程式化, 把人物的性格表现无疑, 而和将军对比强烈的食客步伐则表现出猥琐的小碎步, 通过2种步伐的对比, 将人物性格刻画的更加的细致生动。还有个例子, 《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和天兵打斗的情形也是借鉴戏曲程式化的表现方式, 以及《哪吒脑海》中李靖面对哪吒犯错误所体现的手法和姿势都源于戏曲中老生的动作程式。

中国动画中的动作设计与西方动画的动作设计不同, 中国动画讲究含蓄的民族美, 不能单纯的模仿戏曲形式的“唱念做打”, 而要拿捏戏曲与动画的基本规律, 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得中国文化发扬其特色。

4. 场景设计

动画场景指的是动画角色与表演的特定场合和空间环境, 场景设计要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剧情、背景, 增强角色表演的感染力。戏曲中常常用程式化的表演来唤醒观众内心的体验, 动画可以借鉴戏曲表演中那个场景的变换, 如皇宫、战场、大堂, 动画场景如果可以随意的变换效果的话, 可以营造一种景外韵味, 在场景中隐含“虚”的表现方式。早期的中国水墨动画《牧笛》就完美的运用了戏曲场景的虚实表现方式, 牧童在河中戏水, 牛和牧童在水中戏耍的场景采用留白的手法, 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5. 音乐与对白

音乐作为动画片推动情节的重要环节, 它既能够赋予动画角色生命和活力, 又能深化角色形象并渲染场景气氛。戏曲音乐元素包含了唢呐、古筝、二胡等各种乐器, 在增强动作节奏感的同时还将气氛推向高潮, 《骄傲的将军》中程式化的踱步动作配上节奏感强烈的锣鼓点, 把将军踌躇满志的气场表现的惟妙惟肖。戏曲中的对白大多是以“唱、念”的形式来表达的, 大多数情况下节奏缓慢, 不太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在动画中的对白是赋予角色生命的直接手段, 要借鉴戏曲艺术的对白元素就要进行变形处理, 比如孙悟空的“看!吃我一棒”, 借鉴了京剧念白加上现代化的处理, 语调丰富多变, 让人回味无穷。

四、结语

近几年中国动画片创作达到一个低谷, 技术上的落后和质量上的租糙是一方面原因, 另外更重要的是在国外动画冲击下的茫然, 自身特有的民族化缺失, 外来文化麻木接受。每一部历久不衰的动画作品几乎都有一个相同的成功因素, 那就是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体现了地域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传统艺术元素不仅是一种代表中国独立存在的特殊符号, 而且代表中国文化精髓而真正的传递中国精神, 并且传承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深厚文化。

摘要:本文主要从中国早期动画片对戏曲元素的借鉴:外在艺术表现元素、戏曲的造型特征、外在艺术表现元素的借鉴这三个方面阐述动画角色对戏曲元素的具体借鉴。戏曲集合传统艺术, 包含表演、音乐、舞蹈为一身, 也包含了自古以来我国民间特有的审美观念。在近几年在国内传媒发展迅猛的趋势下, 特别是动画这一国家朝阳产业需要传统元素的结合才更显魅力, 戏曲这一元素在动画中的传承势在必行。

关键词:戏曲元素,动画设计,角色

参考文献

[1]路应昆.《戏曲艺术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

[2]周育德.《中国戏曲与中国宗教》.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

[3]彭飞.《中国的戏剧》.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6.

[4]肖文津, 王华丽.《动画形象设计》.清华人学出版社, 2007.

[5]王传东, 艾琳.《动画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6]李铁, 张海力.《动画角色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7]佟婷.《动画艺术论》.天津出版社, 2001.

动画中角色的造型设计 第10篇

在世界动画舞台上, 中国动画学派以独特的风姿, 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强调思想性, 重视以健康的内容引导观众, 是中国动画片突出的优良传统。中国动画片是一片净土, 这里没有血腥, 更没有色情, 这是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动画片做不到的。而坚持民族绘画传统, 则是中国动画片显著的艺术特点。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绘画、雕塑、建筑、服饰, 乃至戏曲、民乐、剪纸、皮影、年画等民族民间艺术, 都为各种类型的动画片, 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借鉴材料。

一、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

1957年,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诞生, 时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的特伟提出“谈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 开始了中国动画电影创意以风格的自觉探索历程, 先后研制出剪纸片、贴纸片、拉毛片、木偶片。尤其是首创了水墨动画片。以水墨画为风格的中国动画被誉为“中国动画学派”而享誉全球。当时, 中国的动画片精品在国际上屡屡获奖;《哪吒闹海》获第2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法国布尔波拉斯青年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奖等奖项;《机智的山羊》获第1届布加勒斯国际木偶片电影节奖;《小鲤鱼跳龙门》获第1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神笔》获得第8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儿童文娱片一等奖等奖项;《三个和尚》获得第4届欧登塞国际童话影片银质奖;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获得瑞士第14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等5项国际大奖;在近40年里中国动画片有46部78次获得国际电影奖项。

中国曾经辉煌的动画史证明中国完全具有策划和摄制国际一流动画片的能力, 中国动画大师们的创意激情和艺术才智, 曾经达到了令世界瞩目的水平;而且现今中国动画大师大量承担国际动画大片的外包制作还在证实中国动画制作技艺水平的高超。只是, 在动画片从艺术领域向商业领域转向市场运作之中, 中国好像丧失了创意新锐商业动画片的能力, 更惶谈进行产业化运作。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 中国的许多动画企业为了生存只能沦为设计动画的接单工匠, 中国才成为了世界动画片产业最大的外包制作国之一。包括《花木兰》在内的世界知名动画片都是由中国动画师制作完成的, 但动画片上不会出现他们的名字, 动画史上更没有他们的位置, 他们得到到的仅仅是与动画片播出和衍生产品的巨量收入相比微薄的代工薪资。

二、动画形象在动画中的重要性

动画形象是动画片的灵魂。如同真人电影中的表演者, 没有动画形象就没有商业动画片存在的意义。大制作的国际电影大片总有国际知名的演员担当主演, 甚至是一大批跨国度的国际电影明星共同组成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这是当代电影大片百试不爽的成功运作机制。其实动画片亦然。广受观众喜爱的动画形象总能带动高度关注度, 高票房, 和高收视率, 也很自然地带动衍生产品市场的良性开发。著名的动画形象的市场号召力的强度和持久度甚至胜过国际大牌电影明星, 它们一般不会有绯闻的负面影响, 它们可以持续几十年甚至成为百年不变的常青树。

观众喜爱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与喜爱动画片中的动画形象息息相关, 换言之, 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正是成功地塑造了动画形象是动画片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动画形象的故事经历牵连着观众的心, 让观众欲罢不能地关注和关爱动画形象的生命历程。这也客观造就了动画形象的艺术生命力。一个成功的动画形象不仅使一部动画片历久弥新, 常看不厌, 还会带动观众对续集的关注并产生票房的连续收益, 而动画产业链的核心也正是动画形象的“注意力”价值。因此动画角色造型在动画片中占有很大的重要性, 中国想发展民族化的动画必须具有自己的风格, 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资源, 运用于动画角色造型中。

三、什么是动画角色造型

造型设计是指对动画片中所有角色形象、服装服饰、常用道具等进行的创作及设定, 他应充分表现出每个角色的特征并符合动画制作的技术要求。动画是电影与绘画两种形式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所表现的角色是通过人为设计而设定的, 是动态的。动画造型是对生活、自然中所有形象、根据动画角色需要进行选择、概括、提炼、综合等, 塑造出一个个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艺术形式, 这种形式符合动画制作的视觉艺术形象的要求。作为造型的基础, 重要的是对生活中的所加所闻观察入微, 尤其是对不同人物的观察, 这会有助于造型设计的创作。因为无论造型的对象是人是物, 基本都是以人的感情特征为参照物。目的是利用不同的物来更好地表现人的情感与心理活动。因此, 动画造型中以物为角色的造型均离不开拟人化这一基本特征。犹豫制作、生产动画片的种种制约, 在动画造型设计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 在动画造型设计中不仅要熟悉和掌握动画表现语言的特殊性, 更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动画角色造型的表现手法都有哪些?

1. 写实手法

写实风格的动画片的主要特点是在忠实于现实原型的基础上, 以写实的手法进行动画形象设计, 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描摹, 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写实表现形式继承了写实绘画的表现风格, 要求设计者有较高的写实功底, 充分了解表现对象的结构与造型, 灵活把握光色原理。

2. 夸张变形手法

夸张变形表现手法的功能在于制造效果、产生幽默。夸张变形是角色设计的重要特点, 也是动画角色设计的独特语言形式。通过夸张变形的艺术处理, 强化了动画角色的艺术感染力, 是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主要特点和表现手法。它不受时间, 空间, 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的限制, 在塑造角色形象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3. 抽象表现手法

抽象表现手法是相对写实表现而言的, 是将具体形态中的典型因素抽取出来, 用极为单纯的形式表达特定的主题, 它是一种纯粹形式的动画类型。包括字母、语言、符号、标志灯非具象形态, 运用几何、有机、无机的形状创造出形。创作抽象风格的动画角色造型, 需要动画师在动画原理和动画运动规律方面具备很深的造诣, 才能将那些没有具体形态指向的抽象图形运动起来并赋有生命的韵律。这种表现形式往往通过简洁的线条和色块表达动作、状态和意境, 体现了一定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4. 拟人物手法

拟人拟物的表现手法是动画角色特有的常用表现手法。拟人是将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人性化处理, 其重点是如何让塑造出的角色生动自然;拟物就是将人的动作动物或事物化, 赋予人物角色以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的特征, 可以加强角色造型的趣味性。

5. 中国动画角色造型对民族工艺形式的深入挖掘和利用

1962年, 万氏兄弟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天宫》, 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第一页;1941年又以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为题材制作出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铁三公主》。流畅的线条和明快的色块表现, 是中国动画的特点之一。除此之外, 水墨画、剪纸、皮影及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人物形象的脸谱画特点, 渗透着中国传统艺术的气质。

中国水墨画动画是世界艺术中最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之一。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中国水墨画曾为中国动画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被誉为动画的“中国学派”

传统水墨画的笔墨神韵, 悠远意境和作品中蕴含的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 与欧美动画浓厚的娱乐性, 通俗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水墨动画的造型风格主要借用国画的表现风格。《小蝌蚪找妈妈》中的形象来源于齐白石的花鸟作品, 《牧笛》的造型则是以画家李可染的绘画风格为蓝本的。水墨动画的贡献在于其将一种特色鲜明、极具艺术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成功地融入动画当中, 拓宽了动画艺术的内行和外廷。

剪纸、皮影、木板年画、工笔重彩和水印版画等独具中国特色的表现风格都被导入动画制作之中。形式的多样化带来造型风格上的多样化, “中国学派”的成功经验对今天国产动画的发展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后, 受美国和日本动画片的影响, 中国的动画创作逐步与世界接轨。在这个时期诞生的动画片《宝莲灯》虽具有明显没事动画的痕迹, 但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在中国动画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6. 中国经典动画角色分析

代表民族装饰风格的经典作品《大闹天宫》在背景设计上吸取了古代建筑的装饰画和名山大川的风景画传统艺术特点。由一幅幅极富装饰意味的工笔画绘制而成的海底宫殿和灵霄宝殿, 造型则从古代青铜器、漆器、汉代画像石、六朝造像、敦煌壁画、民间年画、庙堂壁画、民间版画吸取艺术成分, 使得作品具有特定的历史和地域风貌。同时将敦煌壁画中神话题材及永乐宫壁画的造型特色融入角色造型设计中, 借鉴民间年画的造型手法, 突出其性格特征, 完美地结合了形式美与寓意美。

在《骄傲的将军》中, 人物形象借鉴京剧脸谱艺术, 背景借鉴古代壁画的风格, 增添了中国建筑的格调。《九色鹿》造型上运用北魏壁画的古朴风格, 场景设计则吸收了汉代的建筑装饰特色, 包括一些器物与装饰性图案的设计也取材于该时期的装饰艺术。《哪吒闹海》背景中的山石结构以规律性的皴法描绘, 景物以唐宋式样花纹为主, 体现极其鲜明的民族气息。

结束语

任何民族传统艺术元素都会对一个时代的艺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带动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中国民族传统艺术元素是东方艺术中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 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是其它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当前, 正值中国动画创作处于一个瓶颈的阶段, 如何在中国动画创作中体现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 展现明确的民族风格,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品一方面要避免僵化, 推陈出新, 摄取无限丰富而鲜活的素材, 加以糅合创新, 另一方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 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 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 这就需要我们在动画创作的过程中, 寻找我们民族传统艺术元素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 创作出不失时代特色、具有浓重的中国民族传统艺术风格的动画新面貌, 在世界动画之林中独树一帜, 开创多元化的有民族特色的设计潮流。

参考文献

[1]李铁.张海力.《动画角色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2]曹小卉.黄颖.《现代动画概论》.海军出版社.

[3]李涛.《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

[4]岳婷婷.《动画角色造型》.化学工业出版社.

动画中角色的造型设计 第11篇

关键词:角色;动画设计;表演;核心;主要形式

1 动画设计中角色表演的核心

在动画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角色表演,而角色表演中的节奏则是最需要把握的内容。音乐的规律性的交替运动、拍点组合、轻重缓急、紧凑或松散,这一切都构成了角色表演的生命体现。节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如果没有节奏,那么表演就失去了生命。在动画角色中亦需要从角色的动作幅度、动作时间变化进行调节,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节奏的快慢可以有效地体现出动画角色的模拟水平,表演需要强烈的表演张力,它源于生活,又要体现出比生活夸张的一面,出于生活体验,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体验。表演具有较强的想象力,但是要保持夸张适度。动画角色的做、打、念、舞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调整,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要将内心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体现戏剧动作的刚柔并济,虚实结合。

例如,在戏剧《三姐妹》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是一个神色冷峻的扳道员,他在剧中没有一句台词,每次都只是重复相同的动作。在不同的剧情中,通过节奏的变化赋予扳道员不同的生活质感,更是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知识分子在沙俄时代的苦闷追求。

2 烘托角色的主要形式

2.1 形体动作

形体动作就是除了面部表情以外的人的其他动作,其中包括人的躯干、头部、颈部等多个部位的动作。形体动作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无论是行走、仰望还是摆臂,这样的动作在动画制作过程中,都是参考各种生活中的形体动作去完成的,只不过会将生活中的形体动作更加简化罢了。用概括的线条去描绘一个特定目标,这样目标下的动作可以表现出多种信息,如行走。行走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行走方式可以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状况,一个角色低着头,弯着腰,缓慢地走,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年龄和心情。心理因素、性格特征,如果真正地通过动画来表现,就需要一个外部动作、语言的支撑。想要充分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没有性格化、内在化的加工,必然会使角色毫无特色。所以,人物性格的创建,就需要着重把握人物的内在思想,同时为内心活动设计巧妙生动的外部行动。只有内心活动、外部动作做到统一,才能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2.2 表情动作

所谓表情就是通过面部的变化来体现一定的情感,这也是喜怒哀乐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在以往的二维动画表现中,很难丰富、细腻地表达出相应的效果,但是随着三维技术的诞生,动画表情甚至可以媲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表情,无论是眼神还是笑容都能呈现出无所不能的魅力。通过表情的变化,体现角色的内心活动,进一步传递角色的思维过程,这也是动画需要表现个性的途径所在。尤其是角色的眼睛,它能直接地体现角色的心理活动。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在特定的剧情中,暧昧、烦闷等情绪都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直接地表现出来。

2.3 语言动作

动画角色所说出来的语言,如果制作者没有对角色的台词进行深刻推敲,那么其所说的内容必然索然无味。即使语言明晰,声音明亮,有抑扬顿挫的处理,也缺乏思维内在性。所以,语言的内部技巧是烘托整个人物的基础,也是烘托整个情节的基础。

语言动作的出现可以更加丰富影片的效果,语言作为台词,它是角色内心活动的写照,同时也能够充分地影响到其他角色的情感。语言是角色与观众沟通的桥梁,在动画影片中角色的语言作用不容忽视,它在推动情节发展、刻画角色形象和渲染氛围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在《三姐妹》播放临近尾声之时,场景是三姐妹在车站依偎着,看着远去的列车,车厢忽明忽暗的灯火使得她们脸上的泪光若隐若现,然后伊丽娜那段经典的台词照应在我们心中:“我一直那么梦想着爱情,从老早我就日夜地梦想着它了。然而,我的心就像一架贵重的钢琴把钥匙丢了似的,所以就要永远锁着了。”这段台词,不仅刻画了伊丽娜的形象,在剧终之时,我们会发现这是三姐妹一生的映衬。在这样的生活中,梦想一点点被践踏,最终看着它离自己越来越远。这种语言是任何肢体动作都不能代替,任何动画场景都不能代替的。只有当这段话生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才如同被浇了一盆冷水一样,深刻地体会到三姐妹内心的悲哀。然后我们就看着动画上三姐妹就那么站着,像身后笔直的白桦树,她们遥望远方,眼神坚定,充满希望。

2.4 外部形象

动画人物,其实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人物缩影,我们每天过着普通的生活,在具体的动画表现中,这些就成了有趣的故事。但是具体将这些人物刻画进动画当中时,就不能是简单平凡的人和事,需要有内涵和意义。深刻地揭示背后的含义和潜在意识。动画创作不仅可以有效地让我们感受到这样的意识潜流,同样还会让我们通过这些人物角色的性格和命运,挖掘到更深层次的哲理。

在进行动画角色描写时,不容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物及其语言。人物、语言不仅在推动情节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引人深思。在《三姐妹》这个故事中,有一个让我们难以挪开视线的形象,就是三姐妹家中的娜塔莎,她第一次出现在这个家庭里,就以粉红色连衣裙、绿色束腰带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并引起了奥尔加的恐慌。那么这个形象何以让人恐慌呢?因为,这里的绿腰带不仅象征着低俗和不相配,同时也是娜塔莎丑恶、可怕的形象代表,这样一个与三姐妹家庭格格不入的人,突然进入到了她们的家里,让敏感的奥尔加感到恐惧。这种恐惧不是单单对娜塔莎的恐惧,而是对娜塔莎所代表的低俗、丑恶世界的恐惧。在娜塔莎成功占领了三姐妹家庭一家之主的地位后,她没有忘记当年因自己所系的一条绿腰带而有过的耻辱和报复心。这个时候,她已然是有权有势,可以有绝对的地位去教育三姐妹。所以,她会对伊丽娜说:“亲爱的,这条腰带你束着完全不相称……这样不美观……你最好换一条浅色的。”这些话的言下之意,就是让伊丽娜换一条浅色的绿腰带,以此来作为娜塔莎对这个家庭里人物的报复,这曾经是第一幕戏里娜塔莎被人轻视的标志。

着重把握人物对生活的看法,通过衣着、语言、行为,最终让这些结合在具体的情节之中,使观众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无论是在戏剧作品还是在动画表现中,突出人物的个性、外貌特点,对于动画角色设计会有很大的帮助。

3 结语

在制作动画影片的时候,我们要有双重思维。一方面,要有制作普通影片的思维,去推动情节的发展,完成对人物的塑造;另一方面,需要有制作动画的思维,思考如何去表现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在这样的表现技巧中,进一步挖掘动画创作的内涵,提升动画的审美性、艺术性。

参考文献:

[1]王永虎.动画设计中角色表演的艺术表现性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6):153-155.

[2]丁艺.动作设计对动画角色的性格塑造影响[J].现代装饰(理论),2012(11):12-13.

动画中角色的造型设计 第12篇

动画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 在我国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世界各国也都看好中国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外企进驻中国动漫市场。中国原创动画人才资源相对欧、美等先进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动漫人才是动画产业的核心力量, 目前国内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 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高校作为动漫人才培养基地需积蓄更多的人才力量。在动画专业中, 《动画角色设计》这门课程是其核心课程, 尤其值得关注。角色设计对于动画作品、动漫周边产品的开发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都要以具有吸引力的角色作为脚本。以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 脍炙人口的喜羊羊已然成为国内动画作品的主要代表, 其他动画作品很难受到关注, 这也说明中国的动画角色设计技术相对薄弱。中国动画角色设计课程不容忽视, 国家及高校应高度重视动画角色设计课程, 充分重视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及影响, 动画角色设计课程的开展将为动漫产业提供大量人才辅助中国动画产业发展, 一个成功的动画角色也将突破整个动画产业, 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

与国外知名动画学院的教学模式相比:

由图1比较可知, 国内教学与国外动画教学存在培养模式的差别, 学习国外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注重学生主体性、实践性,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效果。因此, 我们应在动画角色设计课堂设计中运用情景教学创设情境。

二、动画角色设计与情景教学的关系

动画角色设计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设计动画角色的创造能力, 让学生学会角色设计的技法, 发挥自己想象力将动画形象以图像形式表现出来, 并符合动画制作要求。角色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若学生不能充分了解专业理论知识点, 实践操作中将遇到更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教师教学中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情景教学法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如讲授运动规律, 教师可通过生动语言来描绘情景, 也可利用多媒体等设备播放动画片段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让学生自主的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三、情景教学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探索与应用

(一) 动画角色设计融入情景教学法的课程安排

动画角色设计这门课程包含的设计技法及理论知识, 按照教学任务安排总计48个学时以上。其中理论知识占40%, 实践操作占60%。教师利用情景教学法授课, 利用多媒体来辅助讲授理论知识点, 播放优秀动画作品 (图片及视频) 让学生细心欣赏, 进行比较分析, 同时利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描述知识点、描绘场景, 以便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点, 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味, 理论过后, 安排课堂活动提出具体要求, 让学生尽情发挥, 亲身深入角色, 深深感受情景, 让学生在未来的角色设计当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 进而让学生轻松随意地投入到动画创作当中。

(二) 情景教学法在动画角色设计课程中的实施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现代, 网络已普及于各行各业,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对情景教学效率有极大的帮助。多媒体能集声音、文字、图片、动画于一身, 结合学生的视觉与听觉,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操作视频, 采用现场教学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方法, 让学生深刻体会情景, 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刺激学生感官。如设计角色动态, 如果教师先讲解教材理论知识, 枯燥单一, 学生热情不高, 此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多媒体教学内容相结合。例如, 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人体行走影像的范例, 行走的每一步都十分清晰, 行走的每一步都呈现出人体结构、大致行走动态、运动规律等, 让学生在赏析的同时自主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难点, 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简单易懂。不同形象比较观察, 要求两个同学穿着同样的着装, 表现出同样的表情、同样的造型。根据对两个同学不同身材比例的观察以及不同性格的了解, 最终设计角色的形态却全然不同。通过实际情景让学生仔细观察, 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理解和启迪, 进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后进行实践操作, 老师通过创造的人物情景, 对大家熟悉的人物特点分析, 知识在操作中使得自我吸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 最后教师进行讲评和总结,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加强应用能力。

角色设计课程中有一重要部分是人物表情设计, 人物表情是角色动作中的“内心动作”, 是对角色塑造的重要手段。情景教学是直观性传递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方式。利用小组配合制定角色类型, 进行喜、怒、哀、乐四种表情的表演。设计中运用到这四种表情为主, 再以人物性格特征来表现。目的让学生充分了解并理解动画角色表情特点, 能够针对不同环境下的角色在真实表情基础上造型夸张、肢体和表情符合性格、表现手法创新, 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型思维。教师将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结合叙述该课程主要理论, 针对学生学习接受能力高低不一, 进行实践加强训练, 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深入理解, 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做五个表情, 学生通过观察同伴和自身体验真实表情, 观察的同时进行写实头部速写, 便于实训练习中, 在真实角色的基础上按照卡通表情特点完善动画角色表情设计。教师布置要求学生进行实训操作, 选取三个写实头部速写进行夸张变形, 例如:眼睛大将其变形更大, 反之则变形更小, 在创作中勇于夸张, 大胆发挥创新思维, 再集体讨论总结实训作品。

四、结语

设计出一个有生命灵魂的动画角色就是这门课程教学的难点所在, 也是重点所在。融入情景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实践中理解概念, 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实现高校动画角色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未来教学中, 我们应遵市场需求原则, 探究出更多更好更创新的教学方法, 实现动画专业课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为未来的中国动漫产业储蓄及培养更多人才, 做出更大贡献。

摘要:动画角色在动画影片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扎实且熟练的角色造型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因此, 动画角色设计课程应该传授学生从文字到实例体验, 再到视觉印象等实践结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 (播放影片、图片等) 、课堂活动 (小品、相声、话剧等形式) 等多种方式来创设教学环境, 使学生亲身体验角色活动环境, 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学习的效率与应用性。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动画设计,实践,情景,表演

参考文献

[1]刘敬标.浅谈动画角色设计[J].电影评介, 2013.

[2]宋再红.高职动漫专业角色设计的教与学[J].青年文学家教育论丛, 2013.

上一篇:运维支持系统下一篇:肺癌患者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