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理论建设措施

2024-05-15

党的理论建设措施(精选8篇)

党的理论建设措施 第1篇

一、改革开放理论孕育了海南岛变革

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变革, 改革开放理论改写了海南命运。新中国成立后, 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孤立、封锁中国, 使新中国未能参与国际化大生产, 长期处于半封闭的落后的阶段。特别是经过十年的动乱, 我国生产力极度萎缩, 多领域出现人才断层、技术断层、管理断层的现象。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中国经济不但没有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反而拉开了距离。而一些原本并不发达的新加坡、泰国、台湾等经济体, 都跨入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行列, 可是中国却仍然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有过留学经历的邓小平, 特别是对二战后经济得到迅速恢复的日本感触很深。他认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搞现代化建设, 如果不借助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很难的。他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 但实际收效并不明显。急需有典型引路、示范带头。

1979年中央召开工作会议, 广东省委在汇报工作时提出设想, 在蛇口创办“出口加工区”的建议, 引发了邓小平创办经济特区的思路。1980年中央首次将珠海、深圳、厦门、汕头这四个地区认定为经济特区。党中央看到深圳、珠海等这些地区原本很落后, 通过办特区迅速地发展起来, 以此类推, 像海南岛这样落后的地区, 也是可以通过办特区的途径发展起来的。在深圳、珠海等四个功能特区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 中央进一步将海南这个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 作为深化改革开放、拓展特区成效的“典型”“试范”, 于1988年在此建省办特区, 成为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之后的又一个大特区。从此, 海南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迈出了探索—实践—再实践的时代步伐。

二、历史赋予大特区不断探索实践

1988年, 海南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省和最大的特区。从此肩负起了改革开放路径和建设大特区的双重任务。面对基础薄弱、经济落后的现状, 海南省第一届政府明确提出“建设大特区就是要实行市场经济”“放胆发展生产力”, 并将工作重点放在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境外人员、外汇、货物进出自由的各项具体政策上, 明确提出了发展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并围绕这一目标相继推出一系列极其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改革举措。于1988年率先对政府机制设置层次进行了改革, 以精简施政、取消中间环节为举措, 改革实施省直管市县的直线管理机制。初步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框架, 推进粮食和生产资料价格市场化改革, 建立洋浦经济开发区等, 从而掀起了开发海南的热潮, 吸引了海内外, 特别是引起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的高度关注, 也引来国内十万才子下海南的浪潮。1992年, 海南省特区抓住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和十四大召开后对房地产政策的放开, 在没有实业支撑的海南, 创造了在本地开发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1992、1993连续两年, 海南经济增长高达40.2%和20.9%, 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实现了海南经济特区的第一个发展目标。

然而, 在这高速发展的背后却酝酿着一场巨大的挑战。在中央政策调整之下, 海南房地产泡沫迅速暴露, 导致海南特区经济跌入低谷。大起大落的经济, 使刚刚起步的特区建设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建设特区、发展特区的士气遭受打击。在沉痛的教训面前, 海南人民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实业是实现特区经济持续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在海南实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体现出自己的优势来, 而在此过程中体制机制的创新也同样不可少。那么如何推进特区改革开放, 怎样解决开发建设中的问题, 探索出真正适合海南发展的道路, 这已成为海南人无法回避的主要问题。在实践探索中, 于1996年作出“把海南建设成我国新型工业省, 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决定, 即初期的“一省两地”战略:以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和旅游业作为海南支柱产业, 构建新兴工业、热带农业与热带旅游三足鼎立的产业构架。至此, 初步形成了符合海南自身发展的道路。海南经济开始从低谷逐步进入恢复性阶段。

三、绿色目标规范大特区产业升级优化

外引内联, 抢抓机遇。在持续推进“一省两地”战略中, 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倾力实施“大企业进驻、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方略, 特别是“生态立省”的战略提出, 进一步丰富特区之“特”的独具优势。产业战略目标明确, 调整方向清晰, 特区经济逐步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2001年江泽民在考察海南重点产业时指明, 要利用好海南独有的生态环境和物质资源, 以生态优势为立省之本,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业, 向国际旅游岛看齐。为此, 海南在继续探索实施“一省两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的建设战略——“生态立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历经四年时间, 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突破、质的飞跃。经济发展形势也由之前的恢复增长型转变为现今的稳定发展型, 全年生产总值平均增长了8.6个百分点, 跃居平均水平之上已持续四年, 局势由被动变主动, 产业结构也首次冠上了“海南特色”。随着主要项目的陆续投产, 海南特区的工业化也有了飞跃。在资源和体制优势的共同作用下, 对于国内外具有战略性的投资积极吸取, 已陆续建设800万吨炼油、100万吨木浆、60万吨甲醇、15万台发动机等一批大项目, 从而将长期以来的工业短板有力地拉长, 工业结构明显得到优化, 经济实力得以增强。抓住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国企改革机会, 通过参股、控股、增股、扩股等机制方法, 引进了华电、国电、中海油、中石化、一汽等一批战略投资者。同时创新机制, 推进地方国企改革, 积极引导国有大企业参与海南国企改革, 利用参股重组等方法, 有效地盘活了存量、放大了增量。在引进项目中严格控制污染项目, 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几年来, 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 在航权开放试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大, 文明生态村建设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财政收入较国内省市低的背景下, 海南义务教育优先于我国其他地区, 率先免除了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完成了“小财政、办大事”的既定目标。

四、科学发展观提升大特区战略定位

20多年来, 海南特区在探索中, 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到“一省两地”“生态立省”“国际旅游岛”战略的实施, 既是战略提升, 也是格局放大的过程。国际旅游岛战略思路, 来自于科学发展观, 也来自于海南实际, 是科学发展观与海南岛的结合, 是“一省两地”战略的提升。2006年中央工作会议期间,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海南要突出经济特区的‘特’字, 努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和机制。”2008年, 海南特区面临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步伐的关键时候, 胡锦涛亲临海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充分肯定海南省建省办特区以来的成绩后, 希望海南着力深化改革开放, 进一步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更好地发挥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用。几年来,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突出重点、统筹全面, 以扎实推进“国际旅游岛”创建为目标, 积极实施与国际接轨举措, 弥补硬件短板、提炼民族文化、完善新政法规、与国际“惯例”对标。优化区片功能, 经济结构取得重要进展。2002年到2007年全省工业年均总值10.7%, 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5.6%, 经济由恢复性增长向平稳性发展转变。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惠及下, 城乡统筹工作取得了质的改变,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提高。但总体来看, 海南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如海南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仍显滞后, 全省的经济发展规划和战略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由于生态环境脆弱, 增长方式粗放, 公共事业历史欠账较多, 需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尽快解决。

五、“五大观念”引领海南特区持续发展

理念指引行动, 发展的理念是实践的指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 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对海南这个经济基础薄弱的省份来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海南正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所以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很重要, 如“多轨合一”“先上车、后买票”等新规新政。另外, 针对国际旅游岛建设要尽快启动国际旅游岛立法程序, 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普法, 推进区域社会文明化新进程;细化生态保护法, 以法律来约束在岛人员影响和破坏自然资源行为。

协调是保证海南旅游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它包括岛屿开发、功能分布、城乡协调、景点规划等等。首先要遵守先规划、后开发, 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 规划是海南岛的红线, 绿色是海南人的饭碗。所以维护绿色是法规制度的基本功能, 是刚性要求, 不容任何理由砸这个饭碗。开放式特区的基本功能, 更是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 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是统筹城乡、医疗、养老等问题的主要办法。总之, 我们要以辩证唯物的观点深刻认识、领会这五大观点的内涵, 使其融会贯穿于我们的每一项工作中。

综上所述, 党的理论创新, 对海南特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实践的过程又会反馈于党的政策理论。创新对于海南人来说, 不是个陌生概念。20多年的特区变革与发展, 无不伴随着改革与创新的实践。但将党的理论创新转化为地方的、区域的实践, 最重要的是能和本地区、本区域的实际相结合, 走出创新发展之路, 走出符合自己的路。海南经济特区从落后到兴盛就是鲜活的事例, 这种改革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事例, 不仅用于当下, 更会传承于海南岛发展变迁的宏伟大业中。

摘要:党的理论创新, 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指引我国社会实践的理论成果。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从创办之初的实践探索, 到国际旅游岛的升级发展, 无不折射着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紧密关联的互动中不断提炼升华的轨迹。面对当前“四个全面”“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我们深入研究中国海南这个唯一的省级特区, 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关键词:理论创新,海南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瑞才, 范建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2]杨立新.先进文化创新体系建设的四个关键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 2005 (06) .

关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第2篇

胡锦涛在北京班开班式和上海班结业式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并听取了部分讨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出席了上海班的开班式和结业式,在开班式上也讲了话。

胡锦涛指出,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四个如何认识”,涉及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重大理论和战略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必须作出正确回答的基本问题,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关心的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努力作出有理论深度、有说服力的科学分析,从思想上政治上进一步取得正确认识,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同心同德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认真抓好。

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深刻内涵 第3篇

[关键词]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

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发展,解决了进入新时期后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

一、关于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目标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和邓小平基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党的根本任务的科学认识,彻底终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目标,即:“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1]这一目标的确立,彻底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整党建党的指导方针的错误,坚持了党的性质、地位和历史使命,体现了党的建设的时代特征,贯彻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来建设党的精神,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关于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建设党,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反复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尤其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不能动摇;党的各项工作包括党的自身建设,始终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邓小平指出:“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新时期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因为党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是关系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根本政治保证,是执政党政治建设的核心问题。”[2]

三、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的理论

邓小平认为,加强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就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指出:对于大多数党员来说,是通过思想教育,增强党性。要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精神状态上有显著的进步,党员为人民服务而不谋私利的觉悟有显著的提高,党和群众的关系有显著的改善。邓小平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的主要理论和实践,主要包括:改善党的领导制度,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正确划分党和国家机关的职能,理顺党政关系;改善党的组织状况,提高党员和干部的素质,恢复和增强党的战斗力;改进党的领导方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加强党的纪律,强调“四个服从”,最重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四、关于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

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路线的历史进程中,曾经出现过偏差。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提出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他强调:“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结合像中国这样在经济文化比较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如何准确把握自己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邓小平强调:“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4]邓小平关于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主要理论和实践,包括: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重新确立了党的政治路线,提出了以基本路线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建设的理论;重新确立了党的组织路线,强调组织路线是对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保障。

五、关于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

邓小平结合我国民主集中制的实践情况,进一步坚持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理论。

一是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邓小平提出了“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5]的重要论断,并对这一论断作了深刻分析。他认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民主集中制不仅执政党、人大、政府、政协要遵守,民主党派和其他社会团体组织也都要遵守。“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不可分的组成部分。”[6]民主集中制既与政党、国家有关,也与每个干部、每个人都有关。他提出:“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干部可以变质,个人也可以变质。”[7]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和国家的最根本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他认为,“坚持这个传统的制度,并且使它更加完善起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事情”[8]。

二是民主集中制的中心是民主。民主集中制中既包含着民主,又包含着集中,怎样才能把握和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呢?邓小平针对“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指出,我们过去“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9]。经过痛定思痛的思考,邓小平明确指出,“民主集中制的中心是民主”[10],这就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

三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邓小平指出:“我们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11]与毛泽东和以往历次党章的论述相比,邓小平为民主集中制的表述增加了“相结合”三个字,“相结合”三个字非常重要,它使民主集中制的两大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基于此,1992年,党的十四大党章将民主集中制表述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六、关于党风建设

邓小平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党风作为党的建设的战略任务。邓小平指出:“如果不坚决搞好党风,进一步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就可能出现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大大小小的乱子,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在刚刚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遇到严重的障碍。”[12]邓小平清醒地意识到党内特别是一些高级干部中出现的特殊化、追求享受,以权谋利,脱离群众的问题,认为这个问题严重地损害了党和人民的关系。他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等重要报告和讲话中,多次提醒全党要警惕干部脱离群众的特殊化和搞特权的严重危害性,明确提出要把反对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问题,作为一场严肃的斗争。邓小平号召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实现四化的新长征道路上,大家一定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模范地带头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自觉地遵守有关规定,坚决反对特殊化,纠正一切不正之风。”[13]

七、关于建立新型党际关系

邓小平在认真总结了国际共运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立新型党际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

一是独立自主原则。邓小平认为,每个党都有自己的经历,情况千差万别,各国党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应由该党自己决定。坚持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宝贵经验。他说:“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14]走自己的路,坚持独立自主,“这是我们吃了苦头总结出来的经验。”

二是完全平等原则。邓小平认为,任何一个党都没有凌驾于其他党之上的特权,“任何大党或老党都不能以最高发言人自居”[15],各国党之间应是完全平等的,不应有上级和下级、领导和被领导、指挥和被指挥之分,更不能是父子关系。

三是相互尊重原则。邓小平认为,各国党之间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尊重。邓小平强调:“任何大党、中党、小党,都要相互尊重对方的选择和经验,对别的党、别的国家的事情不应该随便指手划脚。”[16]对于各国党之间存在的不同意见,应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平等地交换意见,友好协商解决,绝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做到“各国的事情,一定要尊重各国的党、各国的人民,由他们自己去寻找道路,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不能由别的党充当老子党,去发号施令”[17]。

四是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邓小平认为,各国的内部事务应由各国党自己去处理、去解决,各国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也应由各国党自己去探索,在探索过程中难免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即使犯了错误,也要由这个党自己去纠正错误,重新探索。邓小平强调:“任何国家的革命道路问题,都要由本国的共产党人自己去思考和解决,别国的人对情况不熟悉,指手划脚,是要犯错误的。”[18]

为此邓小平提出的处理党际关系的这些基本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突出贡献。党的十二大把“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明确写入党章,成为我们党发展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的关系的重要原则。

八、强调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为此,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的正确观点和主张:

一是正确评价民主党派的历史,充分肯定他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的重大作用。邓小平指出:“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同我们党有过长期合作、共同战斗的历史,是我们党的亲密朋友。在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斗争中,各民主党派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

二是阐明了民主党派存在的社会基础及其性质,肯定他们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1980年,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的讲话中,对人民政协的性质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人民政协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重要组织,也是我们政治体制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互相监督的重要形式。

三是指出民主党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邓小平指出:“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成员和所联系的人们中,有大量的知识分子,其中不少同志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水平,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少同志是学有专长的专门家,他们都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20]

四是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经常化、制度化。邓小平指出:“可组织一个专门小组(成员要有民主党派的),专门拟定民主党派成员参政和履行监督职责的方案,并在一年内完成,明年开始实行。”根据这一批示,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的共同参与下,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1]

九、关于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

邓小平在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强调建立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干部队伍;提出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四化”方针;强调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提出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主张建立领导干部离退休制度;提出改革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邓小平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 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关键在人,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

十、关于党的制度建设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所以,“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他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22]邓小平在同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谈话时也指出,今后要避免或防止“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在中国重演,就“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23]。邓小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理论,在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得到了充分反映,并且指导了《党章》的修改。

参考文献:

[1][3][4][14][15][1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63.252.95.27-28.27-28.

[2][12][13][17][22][23]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38-247.144-179.187-202.278-279.280-302.303-312.

[5][7]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312.303.

[6][8][9][11][19][20]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5.312.144.175.203-204.204.

[10][16][21]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98.626.419.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学会处处长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4篇

一、科学化理论在党建设中的实践

党统筹兼顾的科学化建设理念为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南,增加了党建工作的合理性、可实施性。此外科学化的党建设理念还可以帮助党的领导者科学规划党的建设蓝图,统筹安排党的建设路线。科学化的党建设理念是党发展必不可少的标准。我党通过多年的建设已经拥有了相对较为先进、科学、全面的科学化理论,党的以人为本为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 实事求是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党建设的科学化理论基础。

1、以人为本的理念

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党还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而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党这一系列的特征都表现了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与根本方法都是围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来展开的,其都是服务于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其指导着我国经济建设,是我国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而来的。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的目标就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共同富裕体现了邓小平理论是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毛泽东确立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和国家的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民问题,党与国家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都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核心宗旨。明确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占的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对党的引导是党得以蓬勃发展的基本要求。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说道“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是胡锦涛总书记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提出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化理论为党接下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党建的科学化理念是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党、 建设党的目的就是推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社会实现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我国社会经济仍然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化理念。目前我党正在积极进行作风建设、法制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党确立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法制建设为我党目前的建设方向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考虑的,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引导我国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并提高了党的建设力度,促进了党的发展。

3、实事求是理念

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其实我当最核心的科学化理论。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中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毛主席所说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体现了毛主席对实事求是理论的认可,毛主席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在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邓小平同志结合历史的新条件,明确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邓小平理论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理论,其还对实事求是给出了适合新社会发展的解释,即实事求是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抛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 以实践的发展来推动理论的发展。实事求是科学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思想,其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党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化理论,坚持实事求是发展社会经济的道路是十分正确的,实事求是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对党的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加强党的科学化建设的方法探究

党的科学化建设首先要有先进的科学化基础理论,在科学化理论的引导下用科学的方法来促进党的科学化建设。

1、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科学化理论

毛主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央人民政府和军委各部门必须尽速召开会议,发动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揭发领导方面的官僚主义,并规定改正的具体办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以毛主席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总结并传承下来的,其是党的优良作风。 党必须坚持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做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以使党员自身与党认识到其存在的缺点。有了批评就必定有反省与改正,共产党人作为工人阶级、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先锋队,需要自己总结自身的缺点,积极批评其他党员存在的缺点,虚心接受其他党员及广大人民群众对自己的批评意见,并积极改正,以提升自我。批评与自我批评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实际并列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批评指的是指出别人存在的缺点或错误并提出意见,自我批评指的是指党与党员个人对自己存在的缺点或错误进行原因分析及自我揭露并加以改正。批评的优良作风能够解决党内矛盾,修正错误,坚持真理。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确保党的路线与方针正确的基本方法,其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实践的指导来加强党内监督,保持党的健康,建设党,发展党,使党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以领导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党的优良作风,是当正确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党必须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使党员与党都形成随时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识,以保障党员自身健康发展及党的健康发展。党的科学化建设必须要完善与科学的纠错改错机制,我党就是在不断地纠错改错而发展至今的。邓小平同志意识并总结了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原因,并积极改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行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才得以快速发展。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积极发现错误与改正错误。党的领导地位就决定了党的一个小小错误就会给我们的国家与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党的发展,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党的正确领导,因此党要总结历史经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并建立完善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机制, 以督促党员与党自身积极总结其缺点并不断改进,建立正确的党组织领导制度,以促进党的科学化建设。

2、继续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科学化基础理论并更好的实践

密切联系群众也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密切联系群众指的是一切以群众的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工作路线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政治优势。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人民信任党的领导,党一切为了人民,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党与人民之间互相信任、互相依靠都是基于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共产党建党后,就明确指出了党的任务是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党进行革命活动需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马克思主义认为,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创造历史,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让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密切的联系起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党得以长远建设与发展的保障。列宁曾说“群众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是新社会的基本因素。…… 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相信人民, 依靠人民,密切联系群众是党保持领导地位所要坚守的基本理念。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我国的基本指导思想无不例外的强调密切联系群众的地位,这充分体现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通过历史的验证也证明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正确性。密切联系群众是党重要的科学化理论基础,党想要进行科学化的建设就必须继续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理论,并积极的建立相关制度,改进党与群众之间的联系,让密切联系群众的科学化基础理论得以更好的实践。

三、结束语

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 第5篇

1、中国当前的政党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它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和功能? 答: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原因: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盲目照搬别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实行专制独裁统治,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也必然要归于失败。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智慧的结晶,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项制度,既合乎时代发展潮流,又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

2、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这对于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会提出什么样的新要求?

答:看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认定“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涵义有两方面,即鲜明的阶级性和突出的先进性,二者构成了共产党质的规定性,呈现以下三个特点:其一,其阶级性和先进性不可分割。政党的阶级性的基本涵义有两层,一是利益属性,即该党代表谁的利益,为哪个阶级说话;二是本阶级固有的特征。无产阶级固有的突出特征体现为其本身是大工业的产物,始终与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这个根本特征被揭示和概括,升华为党的先进性。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是与其他政党比较中凸现出来的进步性。与资产阶级政党比较,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共产党代表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的利益;与一般工人政党比较,共产党先进性体现在党代表的是整个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并按照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实践彻底消灭阶级和私有制的历史使命。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特地强调了后一层含义。共产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基本含义表明,党的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基础,否认或抹煞阶级性,党就会从根本上丧失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其阶级性的集中体现和升华,没有党的先进性,党就会局限于一般工人政党政治水平,无法领导工人阶级完成伟大历史使命。阶级性和先进性不可分割,并统一在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之中。其二,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贯穿于自己存在的整个历史过程。作为无产阶级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完成自己历史使命的工具,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鲜明地表示自己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在革命斗争时期,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集中表现为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人民民主国家;在漫长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中,党的先进性突出体现为不断的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党的阶级性并没有消失,而且在党的历史使命完成之前不会消失。从表层原因上看,我们国内的剥削阶级虽然被消灭了,阶级斗争却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范围内仍然存在,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以新的形式出现,有时候还很激烈。从深层原因上讲,彻底消灭阶级和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赋予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只有坚持工人阶级基础,我们党才可能坚持共产主义目标不动摇,因此,党的阶级性贯穿于党存在的历史全过程。那种认为剥削阶级被消灭了,工人阶级政党阶级性也就消失了,党也就变成了“全民党”,是一种曲解,至少是对我们党阶级性的浅薄认识。其三,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总是历史的、具体的和复杂的,共产党人对党的性质的认识也是随着实践的曲折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执政党,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改革开放后,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比如出现了依靠新知识和新技术在经济上先富裕起来的阶层,其中的一部分人因资本积累过程中存在剥削行为而不能归于工人阶级队伍,却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归于人民的范围。执政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有效整合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力量,由此,我们党以工人阶级为执政的最坚强最可靠的基石,同时必须把属于人民范围的社会群体作为自己的执政基础。执政党重视扩大执政的社会基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讲,党在自己“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旗帜上,应该明确写上党同时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第二,从党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和面临的形势看,党必须以“中国人民的先锋队”这个旗帜来凝聚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任务,是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尽管现阶段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存在利益差别甚至是利益分歧,但“全面实现小康”民富国强的执政目标将使人民中的所有成员受益,党有资格成为“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宏伟的历史事业,不仅需要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还需要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加上我们的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是在国内外形势急剧变化中进行的,社会利益的多元化,社会阶层的复杂化,执政党的协调和整合作用愈加迫切,现实迫切我们党担当人民先锋队角色;我们党有50多年的执政经历,有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特别是从1989年来我们党成功地应对了国内外政治经济风险,积累了丰富经验,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我们党,党有条件和能力成为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这是十六大修改的党章中最有新意的地方,表明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执政意识。以执政意识解读“中国人民先锋队”,至少知晓其三方面的含义。其一,“中国人民先锋队”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其二,“中国人民先锋队”意味着我们党重新确立划分政治上先进与否的标准。

三、以全球化的视野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一,“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意味着中华百年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出现在党章中,充分体现我们党的历史责任感。第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表明我们党领导现代化事业开阔的思路和胸怀。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国内人民的积极参与,还需要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第三,“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内涵我们党根据世界局势变化对国际战略的重新调整。我们中华民族是文化多元化的民族,增强民族凝聚力,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明确表示自己是“中华民族先锋队”,既体现形势发展的必然,又内涵了我们党的民族责任。第四,“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暗含了我们党对台湾问题的坚定立场。我们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代表,解决台湾问题,“一国”是“底线”,共产党在国家中的执政地位也是“底线”,这是我们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先锋队”时不可忽视的因素。“两个先锋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第一个先锋队是基础,只有具有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才可能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后一个先锋队是第一个先锋队在我们党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后的发展,是形势发展对我们党的要求。两个先锋队体现了党的阶级性、先进性,群众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展现了我们对党的性质认识的深化。

3、论述中国共产党进行思想理论建设的基本经验。

答:基本经验: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首要任务是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这是党的十七大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重视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 在八十多年的历史上,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既是一个优良的传统,也是保证党的事业不断胜利前进的一个重要法宝。第一,思想理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理论武装。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理论武装工作搞好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了,党的事业的胜利发展才有了根本的保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

第二,理论武装全党首先是要武装党的领导干部。为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党历来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从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远发展中,认识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强理论武装的重要性。为此,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就专门创立了培训干部的中共中央党校、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等。第三,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都首先提出理论武装的重大任务。延安时期,毛泽东发动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全党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达到了思想和行动的高度一致,为取得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把进城比做进京赶考,要求全党进一步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习马列著作,学习经济和城市管理,为建立新中国创造了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再次发动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端正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党的十五大部署全党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为新世纪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论武装,不仅推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而且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理论保证。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学习贯彻包括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这对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排除各种思想干扰、统一认识,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更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可以说,建党86年来,党的事业所取得的每一个发展和每一个胜利,都是同全党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密不可分的。

二、理论武装最重要的是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来武装头脑

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最基本的任务,是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来武装党员和干部。

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主要内容搞好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政治结论。党一成立,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的同时,也就提出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只注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作出结论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他们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实践经验总结而来的,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中国,看起来很尊重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与之相对立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毛泽东的话来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叫做“有的放矢”。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解决中国的问题,脱离中国具体国情是死路一条。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不行;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照抄照搬别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模式,同样不行。这就决定了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的态度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结合新的实际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用创新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这是我们付出沉重历史代价而得出的深刻经验和结论。因此,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必须随着党的理论创新的发展而发展,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说过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主要内容搞好理论武装,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理论武装必须注意的根本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要学会运用理论去认识和分析实际,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发展理论。历史经验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能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又能在总结这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理论,使马克思主义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所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要坚持把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用不断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领导干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解决各种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理论武装的新任务就是学习十七大精神,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一)加强对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教育。理论武装首要的是以解决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提高他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为重点,使他们能够站在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世情、国情、民情、党情的教育。

(三)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理论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作为干部教育的中心内容。干部教育一定要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课的中心内容

(五)建设学习型政党,指定干部必读书目,编写适合干部学习的教材,开展全党学习运动。

(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队伍建设。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干部、教育党员和人民,需要一大批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骨干人才。

(七)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4、如何将中国共产党建设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答: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党组织要发挥好创建示范点的带动引领作用,运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突出成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重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党组织全员学习、党员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地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行动准则,把创新作为促进事业科学发展的推动力量。通过基层调研、理论阐释、政策解读等方式开展理论研究,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特征、各部门的职责要求、具体工作要点等内容,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提高创建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是推进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使学习、服务、创新成为常态。有了制度,还要认真贯彻执行,坚决按制度办事,避免形式主义。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机制和制度安排上要有长远规划。

三是强化考核评价。考核评价具有检验、督促、规范和引导创建工作的作用。没有科学的量化标准、明确的工作要求,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就缺少有效抓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之后,各地探索并积累了不少好做法、好经验,其中有一条就是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组织实际,研制考核办法及评价指标体系。要突出可操作性,处理好定性指标和 定量指标的关系,避免繁琐和形式主义;对相关指标的设定要有一定的拔高,使建设目标要求与党组织实际保持必要的距离,发挥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引导作用。

5、在当前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党员流动性增强的情况下,如何创新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答:更新观念,拓宽领域,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3.1建设新的基层党建工作载体,使党的群众工作与时俱进 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开展党的群众工作,增强工作实效性。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多样性,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面临的形势也在发生变化,作为党的基层干部必须时刻保持党建思想的先进性,更新观念,才能不断的增强政治敏锐性,创新工作。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基本物质利益,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内容活泼、形式丰富的活动,充分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广大的党员、群众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受到教育,丰富精神生活,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之情。坚持把服务群众、为群众谋利益作为党员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满足群众愿望,迫切解决群众的困难作为开展工作的重点,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赢得群众满意和拥护作为检验工作的基本标准。

3.2加强基层干部的党建思想和与时俱进 不断探索建立促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政务公开的载体,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通过创新推进产业化、调整结构,让群众在发展中得实惠。这点体现在在具体工作里面,就是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党要管党的意识,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做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大事来对待,集中精力进行理论探讨和工作实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探索开展群众工作的新方法。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以情凝聚人,以理折服人。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为现代化建设拼搏奋斗。以创新的思想和发展的眼光,正确把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时代性。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积极地应对各种挑战,确保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只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搞上去了,才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较好地发挥出战斗堡垒作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因此,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起到了让党的领导机关了解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以及充分让群众认识党、了解党、拥护党的作用。

6、谈谈如何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答: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

党的制度建设,关系到党的正确路线的制定、巩固和发展,关系到党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关系到全党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关系到依法治国战略的实现,一句话,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党的制度建设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深刻教训的基础上,作出了依靠改革和制度建设党的重大决策,逐步建立起一套与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相配套、与国家制度相衔接的党的制度体系,推进了党的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制度化。但是,从整体上看,党的制度建设在有些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对待,下大力气解决好党的制度建设问题,进一步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的总体水平和成效。

统一思想,以身作则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必须加大思想教育力度。要在党内深入细致地开展反封建教育,帮助党员干部认清封建主义的表现形式、内容及其严重危害,从思想上彻底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增强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民主习惯和民主知识。要深入开展党规党纪的宣传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形成自觉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引导他们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尽职尽责地履行应尽的义务。要特别注重提高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和制度水平。广大干部要认真带头学好、牢记各种条例、法规,把依章依法行政提到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对待,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提高政策水平。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形成学好用好制度、严格遵守制度、自觉依章依规办事的学习风气。

深化制度,细化原则

加强制度建设,仅提出一般性的原则规定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制度建设的“深化”、“细化”上下功夫。一是在“深化”上下功夫,增强制度的系统性。要充分考虑制度建设的后续措施和配套措施,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延伸完善规章制度,使其形成严密的有机体系,力求做到严丝合缝,无可乘之机,无钻营之洞。二要在“细化”上狠下功夫,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很明显,制度越具体、越完备,在实际工作中参照性就越强,就越容易把握,可操作性也就越强。要注意把某些原则性的规章制度,“分化”、“细化”成便于操作的实施细则,并对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加强监督,严肃党纪

首先,要建立完整配套的监督制度,逐步实现党内监督工作的制度化、法律化。要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拓宽监督渠道,把党组织监督、党员群众监督、党员干部之间的监督和专职机关的监督接合起来,形成党内完善的监督体系,使党内监督既有制度上又有体系上的保证。要完善党内监督责任制和检查制度,做到责任明确,功过分明,提高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之上,要按照江总书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指示,加大对干部的监督力度,增强领导干部接受监督和相互监督的自觉性。在权力授与过程中,要加强对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的监督指导,同时对权力的行使过程实行严格监督。要健全对领导干部的任免、奖惩制度,防止滥用权力。同时,要加大处理力度,维护制度的严肃性。要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对于那些无视制度,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知法犯法者要按照制度规定严惩。要加大纪检部门的监督功能,加大查处、处罚力度,切实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

大胆吸收,善于借鉴

在党的制度建设上,我们要处理好发挥自身政治优势和吸收、借鉴他人经验的关系,不能固步自封、盲目排外。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像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事情,在英、法、美这样的国家不可能发生。邓小平同志也曾深刻指出,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和其他制度,“需要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针和措施”。这些观点和论述都充分肯定和强调吸收、借鉴外国经验加强我党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在这方面,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大胆吸收、借鉴外国政党制度建设经验中那些反映政党建设普遍性和共性规律,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政治成果,特别是在一些具体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从更高、更远、更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拓宽党的制度建设的思路,丰富党的制度建设的内容。应当注意的是,吸收、借鉴不等于照搬照用,决不能借吸收借鉴之名行“西化”之实。我们应从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政党制度建设的精华,积极稳妥地推进党的制度建设。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的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是衡量无产阶级政党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党内制度,是我们党在付出了沉重的历史代价后换取的教训,值得我们牢记。尽管党的制度建设面临一些困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我们坚信,只要全党都能从全局认识和把握制度建设,都来重视、关心制度建设,聚精会神地加强制度建设,党的建设就一定能取得新的成效。

7、联系实际谈谈腐败生成的原因以及新形势下如何系统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的反腐倡廉体系?

答: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还比较严峻。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的违纪违法案件不断发生,特别是少数高级干部的腐败案件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现象仍然突出;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屡禁不止。从实践看,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仍然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反对和防止腐败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实践

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政治保证。

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制度,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必须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反腐败斗争的整体合力 思想道德防线

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充分发挥惩治的重要作用

8、如何理解“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答: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五位一体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正式载入党章。在这个总体布局中,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为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党的组织建设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党的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事关党的形象和肌体健康,既为党的建设提供纪律和作风保障,又反映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的成效;党的制度建设为党内生活提供运行机制,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我们要按照这个总体布局,着眼于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统筹兼顾党的各方面建设,使之相互配套、相互促进;根据各个不同时期党的建设实际,既突出重点,又整体推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9、结合近几年的重大事件说明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答: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共产党在取得执政地位以后始终要面对和不断解决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所引发的执政环境变化的需要

党的理论建设措施 第6篇

关键词:文化建设;主义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48-01

一、文化建设的内涵

文化建设,顾名思义就是发展文化事业的活动。“文化”就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第一次给文化下的一个明确而全面的定义,也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文化的概念。而先进文化则是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文化建设理论创新发展脉络述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再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的文化建设理论不断完善,日益走向成熟。

(一)精神文明建设。1979 年9月党十一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概念,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教育、科学、文化、革命理想、革命道德风尚以及文化生活等内容,肯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轮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81 年6月党十一届六中全会进一步阐明“社会主义必须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并把新时期全党奋斗目标概括为“建设有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从而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确立为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党的十二大,又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形成了轮廓。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则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从而把党的最高理想与现阶段的目标统一起来,使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更加明确,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作为一个系统化、理论化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已基本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一起,共同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位一体,演进为经济、 政治、 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十五大报告在对文化建设的表述上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代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规律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越,表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将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相提并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驾齐驱,共同构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基本板块,在报告中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认识正走向成熟。

(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大量的新思想及新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建设理论上的又一次创新,体现在:第一,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观点,从全局高度对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及其作用作出新的解释。第二,第一次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理念,明确了现阶段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重心所在。第三,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标志着中央已经对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方向、目的、动力等关键问题有了较为清晰和完整的思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此进行了总结,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命题,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定了更高、更明确的目标——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显著提高文化软实力。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 “引领风尚、 教育人民、 服务社会、 推动发展” 的重要功能,对文化建设的内容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四个新要求。进一步强调:“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二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 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 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出了科学阐述,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今天,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已经成为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我们要在理清文化建设理论创新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推动我国文化建设更好地引导社会思潮,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升人民大众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江泽民.十五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07-10-25.

[4]胡穗,闵素芬.论新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理论体系的构建[J].湖湘论坛,2003.

[5]改革开放以来七次党代会报告对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J].中共党史研究,2013.

党的理论建设措施 第7篇

一、从与制度相联系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会更深刻地认识到党的思想建设的不可替代性

关于制度建设,小平同志有许多重要的论述,制度建设所能够发挥的长期性、根本性和稳定性的作用使其在党的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必须辩证地看问题,不能因为制度建设重要就认为思想建设次要。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是十分有害的。我们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思想建设。

(一)任何重大制度的制定都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南。加强党的制度建设,需要出台一系列有关的制度。但衡量制度建设的成效,不仅在于制度量的增加,更要看制度质的提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必须高度重视保证制度的质量。通俗地讲,就是要制定出好的管用的制度。这样的制度,只有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才能够制定出来。也只有制定出好的制度才能使坏人无法干坏事,使好人能充分地办好事。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将发展片面强调为经济的发展,以这样的发展观为指导来制定干部政绩的考核标准,就难以避免只重完成经济指标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的后果发生。当然,这也与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认识水平有关。今天,我们党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相应的评价政绩的标准和具体制度也在创新。这说明,思想理论建设水平制约着制度建设的水平,制度建设的推进要以思想理论的发展为先导。要制定出好的制度,首先必须把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那么,今天讲的好制度,标准是什么?就是是否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真正领会了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以此为指导制定出科学的制度来。

(二)只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才能为制度建设赢得宝贵时间。新问题和新制度的互动过程始终会存在一个时间差。当今世界、当今中国都在快速地变化发展,新问题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不断涌现。解决新问题需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然而,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的出台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一般而言,愈重大的制度,制定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在新问题提出新制度的需求之后一直到新制度的出台之前,就必然会存在一个时间差。在这样一个空档里,我们绝不可能坐等制度的出台再来解决问题。否则,问题会愈演愈烈,甚至会发展到不可救药的程度。相当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既与制度的供给不足有关,同时也与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存在的思想建设薄弱密切相关。轻视思想建设,既有害于个人,又有害于组织,更有害于人民。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因此,面对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我们只有始终不放松思想建设,才能够为新制度的制定赢得宝贵的时间。众所周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是非常重视制度建设的。然而,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在一定时期思想建设相对软弱,各种腐朽思想乘虚而入,不正之风得以蔓延,一些干部严重腐化堕落,严重地损害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基于此,邓小平同志曾痛心地指出:“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他还明确指出,这里的“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此后,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全面推进了党的伟大工程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坚定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不断推出新制度,同时扎扎实实“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全党掀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开展了“艰苦奋斗”教育及“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等。

(三)只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才能为制度的全面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任何新制度从出台到发挥效应都需要一个过程。新制度要达到为最广大的领导干部及党员群众所了解、所自觉遵守的效果,也依赖于党的思想建设。通过思想建设,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教育才能使新制度为大家所熟知并进而以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党的每一项重大制度出台前后,都十分重视制度的宣传、学习和教育警示原因也正在于此。

(四)制度的缺憾和不足需要靠加强思想建设来弥补。单靠制度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就是制度的不足。制度一经确立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制度的特点、优点,但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因为任何新制度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都会存在一定的缺憾。制度一般是从全局整体着眼,从全局上整体上看是合理的、公正的、公平的制度,对于局部对于具体的个体而言则不一定完全是合理的、公正的、公平的,这是由矛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的。加之制度的刚性和人的思想感情的柔性之间的矛盾等因素,制度的贯彻执行在发挥正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负效应”。所谓制度的“负效应”是指在制度实施过程中,由于制度本身的缺憾或制度相对人受思维方式、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等因素的制约,而对制度的约束和惩戒产生消极情绪,并由此给工作带来消极影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化解制度的“负效应”或者最低程度地减小负效应就离不开有效的思想教育。因此,必须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把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贯穿于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方方面面,全面而非片面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既要继承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建党的基本经验,更要深刻把握我们党思想理论思想建设“立党为公”之本质、“实事求是”之精髓,“民主平等”之灵魂

坚持与时俱进,努力探索党的思想建设的新经验、新路子,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一要凸显基础性。加强理论武装,打牢党员干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这是党的思想建设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把握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始终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二层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其创始人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对未来社会发展前景作出的重要论断;第三层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特定的时间、条件下作出的一些具体论断。三个层次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是第一层次,这是最高层次,而第二、第三层次的论断则需要以时代的眼光不断审视,有的必然会过时,如果不加审视地拿来指导快速发展着的实践,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因此,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第一任务,就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这是最基础的内容。

二要体现时代性。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思想教育,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进行党的思想建设的新形式。互联网是当今时代思想建设的新战场,又是开展思想建设的科技平台。党的思想建设必须牢牢控制住这一重要阵地。由于互联网的一些核心技术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手里,这使我们在互联网上有效地应对各种思潮的挑战,清除思想垃圾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三要突出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论断。在全面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化,迫切要求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但长期以来,一讲思想政治工作,似乎对象就是下级,就是群众。结果,最需要做思想工作的地方往往成为思想工作的薄弱环节。而思想建设的一个基本原理是“言传身教”。由于一些“上级”、“领导”所接受的思想教育不足,“身教”的效果就很不理想,他们所做的思想工作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当前,增强思想建设的针对性就要求加强薄弱环节,既要以广大党员为主体广泛推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又要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把对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四要富于创造性。要不断创造出为广大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新的有效载体。利用载体推进工作是我们党开展各项工作的一项成功经验。党的思想建设尤其要注重依托载体,化“虚”为“实”从而有一个着力的抓手,把思想建设落到实处。

五要注重长效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好思想工作非一朝一夕之工。只有持之以恒的思想建设才能不断收到预期的效果。思想建设这种长期性,要求不断实践经验,使之系统化,进而建立起思想建设的长效机制。

六要强化民主性。“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视民主为生命的党,就要在思想建设中贯穿“民主性”。要虚心听取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广大党员之所呼,了解把握党员之所想,以民主平等的作风,真正以同志般的感情开展好党内的积极的思想斗争。从而使民主的精神发扬光大,使民主的大树枝繁叶茂,万古常青。这既是新世纪党的思想建设必须把握的一项原则,又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根本途径。

摘要: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要凸显基础性、体现时代性、突出针对性,要富于创造性、注重长效性、强化民主性。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思想建设。任何重大制度的制定都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南;只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才能为制度建设赢得宝贵时间;只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才能为制度的全面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制度的缺憾和不足需要靠加强思想建设来弥补。

党的理论建设措施 第8篇

1十六大

十六大是在世纪之初召开的,大会以 “发展”和 “先进文化”为关键词,从各个角度对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系统和深刻的论述。大会在回顾历史成就,展望未来发展时均谈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时,将一系列文化方面的指标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具有的内容。第六部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中对文化建设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科学阐述。大会对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会对文化建设的地位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党的十六大报告从 “国家综合国力”维度深刻地论述了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一种全新的角度。大会报告也指出,当代世界,文化力的大小、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生命存亡; 关涉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创造力和凝聚力,文化之力量是一个民族生存、强大的根本性力量。这个论断非常深刻地阐明了文化发展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大会首次将 “文化更加繁荣”确定为 “全面小康社会”蓝图的一个有机的部分。大会报告将公民高水平的 “思想道德” “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完善的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科技文化体系”等文化因素确定为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国家和人民在新世纪头二十年必须要集中力量完成的重大战略任务,十六大报告对小康社会建设对文化建设的要求论述得非常具体和明确,这样,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目标和现实方向更加确定。

第三,大会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即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五大使用的是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科学概念,党的十六大使用 “社会主义文化”这一科学概念。这表明党的十六大在对文化的属性的认识上,更加注重文化 “自身”的属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发展先进文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六大所标示的先进文化,其最本质的属性就是社会主义。从外延角度来讲,先进文化是相对于 “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而言的进步文化,十六大强调,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抵制腐朽文化,改造落后文化, “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1]防止西方意识形态之渗透。

第四,大会第一次郑重地提出了 “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虽然也有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但在行文上,只并列出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将文化体制改革并列。虽然说 “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格局在十五大时已经确立,但从十五大政治报告对三者的理论阐述的程度来看,文化建设显然没有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被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 “文化体制”的科学概念,而且提出要实行对文化体制的改革的要求。在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将经济、政治、 文化三大领域用同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样的语调,并列论述,这就明显地显示出将文化建设地位提高到了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同样的高度。党的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理论创新,最有现实意义的亮点,就是首次明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开辟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途径。十六大提出要加快制定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的要求,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第五,大会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 “文化产业”的要求。 在党的文献中 “文化产业”的概念得到进一步的确认。经营性之文化产业和公益性之文化事业之区分得到进一步的确认,两者的领域和范畴进一步明确。两个方面作为文化整体领域中的两大成分分别发展,文化产业之价值、作用、目标和途径等得以明晰。十六大报告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繁荣文化,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途径,有了明确认识,那就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是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对于推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之举措,标志着我们党对如何建设先进文化有了新的深刻认识,开辟了文化发展的有效的实现途径。这就为新世纪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第六,大会第一次明确将继承、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项任务明确提了出来。而且,对于什么是民族精神做出了科学的阐释,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以更加宽阔的虚怀观察世界发展大势,紧密结合当代世界政治多极化形势下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对我国政治和国际地位产生严重影响的实际,而作出的国家文化战略选择。

党的十六大的文化理论包含极其丰富的创新成果,这些新的成果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理论创新的结果, 建设先进文化体现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建设先进文化是全面贯彻和落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和重要现实途径。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高度统一的,这表明,在文化建设上,党的意志和国家、人民的意志是高度统一的。

2十七大

党的十七大是改革开放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适应新的形势、立足新的实践,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新的理论阐释。党的十七大报告文化篇章中的关键词是 “建设”和 “社会主义文化”。在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对于文化建设问题做了系统阐述。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之创新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文化建设的作用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表述文化建设的作用时使用了 “重要源泉”和 “重要因素”这两个词语,对十六大提出的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论断加以补充,对文化作用的表述更确定、更准确,深化了十六大对文化地位的认识。并且提出了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2]的科学论断,这是对文化建设的作用和地位的突破性认识。

第二,对于什么是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有了准确把握。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性地提出并科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了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理解。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诸多任务中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任务, 是贯穿于文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一条红线、主线、 中心线。

第三,对于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目标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确定为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在党的代表大会历史上是第一次。任务明确,任务更高了。 在党的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 “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并且把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战略任务明确地提出来,这是十七大关于文化的理论创新的 “亮点”。

第四,对于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视程度更高了。 “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在党的十七大文化理论篇中明确化。将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确定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突破了长期以来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仅强调政治、经济权益的局限。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

第五,对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了科学的认识。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将教育问题从文化建设中分出,列在 “社会建设”中。把科技从文化中分离,放在经济建设中。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内容的把握更加准确。

第六,对文化发展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认识更加明确。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

第七,对于文化发展的途径有了新的科学认识。文化的发展要依靠 “创新”驱动和科技进步。党的十七大将这两个方面确定为推动文化发展的活力所在。强调要对 “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等进行创新”[2]。“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2]。这是对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正确认识。

第八,文化发展思路更加明晰。既要抓文化事业,又要抓文化产业。既要抓繁荣,又要抓管理。既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又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

第九,党的十七大提出了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和任务,这表明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之态度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党的十七大还把民族精神同时代精神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

第十,十七大报告把 “和谐文化” “文化权益” “文化生产力”“文化业态”等概念写入报告。这些新的概念、理念的提出,进一步回答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发展路径、发展动力等重要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文化生产力”论,是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关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战略命题, 集中反映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认识的深化。

党的十七大的文化理论创新深化了我们对于文化建设的规律性的认识。党的十七大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于文化建设之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理论阐释, 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使得我们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之下, 文化为何发展、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与发展为了谁、 发展依靠谁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有了明确、清晰的答案。

3十八大

党的十八大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立足现实,着眼全局,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意义、工作任务等问题做出了新的理论阐释。大会报告强调文化强国建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将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报告的第八部分,系统论述了文化建设的目标、意义、途径、重点等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文化篇章十八大对于文化理论的创新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文化建设的目标的认识更加明确。党的十八大明确将 “文化强国”作为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这是一个更加注重文化自身意义的目标,是一个更加注重目的的确实性和政策的有效性的目标,是一个对实施目的界定更高的目标,是一个主题更鲜明、操作更具体的目标,是一个将文化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基石的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之目的的认识的重大突破的标志。

第二,对于文化的作用的认识更加准确。十八大报告从文化的 “本质属性”和 “基本功能”两个方面阐释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十八大报告用 “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两个词来说明文化的属性,极其准确、 极其科学。这是从文化自身的本质特性来说明文化的作用, 是一种以 “文化为本”的科学态度。这是对文化建设作用的最为深刻和最为准确的把握。十八大报告指出:“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3]这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对文化建设作用的认识。

第三,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的把握更加准确。对于什么是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心任务,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中国文化强国建设任务中的首要任务,它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主线和价值蕴含。因此,党的十八大郑重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总体布局的十分重要的位置。文化强国作为目标,其实现的基础是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强国作为手段,其力量所在,也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做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 其一,大力开展社会主义之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教育。其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时代化的发展。其三,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其四,弘扬民族和时代精神。其五,坚持 “三个倡导”,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之核心价值观。这个新的科学论断,是对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理论的创新发展,有继承,也有超越,是对社会主义之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

第四,对于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把握。大会报告指出,建设文化强国,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发展道路; 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这就从道路方向和着力点两个维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并明确阐释了什么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提纲挈领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任务、总要求和总目标,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指导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之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而文化活力有两大来源, 其一,改革。全面深化文化改革,扫除文化发展的制度性、 体制性的阻碍。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其二,发扬学术民主,积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特别是要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

第五,对于文化建设的要求更高。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了文化建设的新要求,那就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科学论断。这是一种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以往的党和国家的文献中,没有直接使用这种提法。

第六,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更明确,更积极。传统优秀文化,是民族之根,是民族的文化基因,十八大对待传统优秀文化的态度非常明确,旗帜鲜明地提出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要求,并且要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有方向,有方法, 可以说是对待传统文化的积极态度。

党的十八大的文化建设的理论,是着眼全局,以 “文化”为本的、全面的文化建设理论纲领,是文化自强的纲领。文化强国目标和文化道路的提出,显示出中国共产党的高度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

摘要:新世纪,党的每一次代表大会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索,回答了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推动了文化建设的发展,深化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党的代表大会,文化建设,先进文化,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0.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6,28.

上一篇:访问控制实现下一篇: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