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化范文

2024-06-10

会化范文(精选10篇)

会化 第1篇

人类文明的演变和发展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历程, 环境法的变革也相应的历经了由农业社会环境制度到工业社会环境制度再到信息社会环境制度的发展, 在环境法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 其法律制度、法律原则、法律目的、法律功能也得到了不断地变革与调整, 这也使环境法的法律属性发生了演变与进步。当前国内外一致认为环境法应该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体系, 环境法也应该作为一种专门化的学科, 并使对其的研究与其他门类法律形成区别, 使其具备独立的理论、方法和价值观, 对于环境法属性的界定也产生了多种说法, 但随着环境法与社会生活的不断融合, 已经不能再以单一的公法和私法对其界定。

法律演变和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 也不在于司法判决和法律科学, 而应该是社会本身, 环境法的生成与演变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将环境法列为私法, 则与私法的自治原则产生矛盾, 与私法公正、平等、自由的原则相违背, 如果将环境法列为公法, 就为公权无限制进入私法领域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 从而有可能使公民权利、社会自由遭受威胁, 而将环境法纳入到社会法体系, 就既可以保证私法自治上的个人权利, 又可以阻止公法对司法领域的过多干预。这就为环境法社会属性的生成提供了依据, 对环境法社会属性的合理运用, 可以促使环境立法更加先进和更加完善, 这不仅为环境法的社会化调整提供了更多空间, 还能促使环境保护协议、公众参与、环境信息公开的有效使用。

二、环境法社会化的内涵和两个走向

(一) 环境法社会化的内涵

每一个领域的法律都有其特殊的法律社会化特点和方法, 环境法社会化作为一个开放性概念, 对其内涵的界定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

其一, 从环境法的运行上看, 环境法社会化就是通过环境法对社会主体的监督和制约达到环境善治和环境法制的目的, 它强调以动态化的角度对环境法开展实践性考察, 它所包含的环节主要是环境立法、环境守法、环境执法、环境法律服务、环境司法、环境法律监督。

其二, 从环境责任和义务上看, 环境法社会化要求突破个体责任的局限性, 采取社会群体共同分散风险和承担风险的复合机制, 寻找环境责任和环境损害社会化的救济方法, 以此彰显环境法对社会利益的保护。

其三, 从环境法的价值追求上看, 环境法律的社会化实现了其价值追求由个人本位往社会本位的演变, 我国法律明确作出了公益诉求的规定, 在这一趋势下, 推动社会环保组织和加强环境司法社会群体的公益性诉求, 就成为今后环境法的重大发展趋势。相关专家也曾提出, 环境法的运行不能单纯依赖强制性行政手段, 更重要的是加强对社会机制的调整, 并使其充分融入到环境资源法和环境管理中去。

其四, 从环境法的实现情况上看, 环境法社会化的过程就是要实现环境法规范向人的行为模式和法律意识的转化, 也就是说要实现环境法律的现实化, 即强调并重视环境法的可操作性以及实施、执行和效益。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表现为, 在自由、民主的社会制度下, 以市场或者是其他共同协商的方法作为主要手段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 使各个层次的决策权、参与权、利益和价值都能够得到充分尊重, 并使社会环保组织发展为环境控制的中坚力量。

其五, 从环境法的具体内容上看, 可以将环境法的社会化划分为生态保护法的社会化、自然资源法的社会化、危害环境犯罪制裁法的社会化、环境侵权救济法的社会化、污染防治法的社会化。有些学者认为由于自然资源具有社会属性的性质, 就使自然资源法产生了由直接责任向间接责任、个人责任向社会责任转变的趋势, 而且这些转变趋势都直接表现出了自然资源法的社会属性, 这也证明了自然资源法社会化观点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 通过对环境法社会化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与阐述, 它的内涵应该是以社会化为基础但又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这一范围的, 即对环境法社会化的界定不能简单以环境法价值和规范的转变来界定, 而应该着眼于整体社会, 以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 并追求社会总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持社会总体发展的平衡, 保证社会总体效益的提高, 环境法的社会化能够促使环境法实现结构性变革, 有助于环境法在法律层面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二) 环境法社会化的两个走向

以生态文明的视角来分析, 由于环境资源自身具备公共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环境社会是在社会人执行环境法的过程中形成的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 环境社会的运行概念应该划分为社会环境化与环境社会化的互动过程。

社会环境化还可以称为社区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 要求社会主体的举止行为应该遵循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规则与方式, 并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这就要求环境法对各个社会主体的义务和权利进行细化, 使社会主体充分感受到法律与自身利益的紧密联系, 还要使社会结构和制度结构以没有摩擦与相互协调的方式得以共存。

环境社会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和环境行政机关应该共同构建有利于社会经济进步的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要求环境保护规范应该融入并渗透进社会运行的过程、机制、方式中, 环境社会化应该以保证环境保护朝着日常化、生活化的方向发展, 并能为社会公众所感知、经历、参与、检验, 它强调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包容性发展, 并突出环境保护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体对环境社会化的广泛参与, 有利于促使社会公众意识的表达和国家权利的转移分化, 有利于从根源上改变国家政府的地位与角色, 促使政府通过增加社会福利、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执政能力等方式, 实现利益均衡分配, 并促使统治型政府向治理型政府的转变。

当前环境法的调整机制受到个体中心主义、利益限制中心主义、制定法中心主义、命令控制中心主义、末端应对中心主义的影响较大, 极大地影响了环境法的实施和运行效果。如果环境保护与社会本位主义思想脱节, 或者是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那么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将沦为纯粹的经济掠夺, 而经济发展为环境带来的不良后果却由社会弱势群体来承担。强势群体的自然观和环境观通常都不能对弱势群体的发展与生存给予应有的人文关怀和关照, 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失衡终将演变为人与自然的失衡, 从而使人与自然在背道而驰的路上越走越远, 这就导致了环境成为强势群体的专属品, 不断为其赚取利益, 而环境污染的恶果却需要由弱势群体来承担的现象。并且弱势群体在遭受生存环境恶化、贫困无助困扰的同时却得不到应有的社会补偿, 尤其是对于存在地方主义保护的地区, 为追逐经济利益不惜牺牲环境资源。

三、社会化环境法的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环境事件和环境问题大爆发的紧张阶段, 虽然这些年以来国家对环境保护问题一直高度关注, 环境政策和法律也得到了不断发展与健全, 环境立法、司法、执法也引起了多学科的普遍关注, 各领域对环境法的研究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在大量环境保护相继出台的情况下, 环境污染问题也呈现出迅速恶化的状况, 而引发这种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我国现行的环境法是由官方强制力量推动和主导的, 最多也只是构建了一套个人义务或公权力体系, 并没有充分建立在理性化和社会细化的基础上。

环境法的法制化并非简单颁布法律规范、建立法律体制的过程, 而是以形成法律实效和社会秩序为重的复杂过程, 我们所强调的法制建设重在社会, 就是说应该把环境法制建设从理论转向实际, 应该把人文关怀放置于全社会, 进一步增进社会福祉。从环境法建设的整体经验来看, 其发展背后还隐藏着诸多的隐忧与悖论, 一系列环境法律的推出着实令人感到欣慰, 但其执行过程的艰难与坎坷又不禁令人担忧, 一度遭到漠视的环境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的重点问题。

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的情况下, 环境法制建设的重点已经从立法逐步向执法转变, 以往对环境法的研究大多以法制建设的内部因素为视角, 采用的是传统单一的分析方式, 多套用现成的理论和方法, 缺乏对其他相关学科的综合运用。注重实践性的环境法建设应该采用内外视角相融合的研究方法, 走出环境法的内部局限, 从它以外的法社会学和社会学来分析、思考、观察它的发展, 并把它放在社会转型的总体背景中, 观察社会转型和环境法之间的复杂关系, 研究社会转型给环境法发展带来的影响, 尤其是要挖掘出社会转型期背景下的环境法发展基础, 并探索出环境法的运行状况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社会化的环境法注重执法的实践性, 因而应该将法制建设与社会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法律是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 也只有把它重新放置在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才能使其充分发挥其活力。所以, 环境法不应该仅仅是法律条文中的法, 还应该对社会生活产生实实在在的支配与指导作用, 使其充分融入到社会生活方式中去, 并逐步演变为社会主体的行为习惯, 这也就要求对环境法的研究中心应该从静态的、单一的规范转变为动态的、综合的机制, 以此实现其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 对环境法社会化问题的探讨和研究, 并不是说社会化环境法或者是环境法社会化就能使当前我国存在的环境法制问题和环境治理问题的解决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环境法社会化的开展是有一定的限制条件的, 只有在不超越该限制并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才能使环境法社会化不上正常运行的轨道。这就为社会主体、企业等社会人提出了更多而且更高的环境保护义务, 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尽可能的实现环境保护义务和权利的关系对等。环境法社会化建设还应该充分借鉴国际上较成功和较先进的经验, 以发达国家的制度建设为指导和参照, 充分结合我国的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环境守法、环保成效的发展情况, 并注意融入对我国社会主体道德情感和法制意识的考量, 着眼于我国最典型的、最突出的环保问题和环保事件, 加大对环保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治理力度, 以此构建促使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的局面。

环境保护利国利民, 尤其是在当前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发的国际环境, 以及空气污染、水污染、河流污染等国内环境问题的困扰下, 加强全体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将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局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期通过上述对环境法社会属性以及生成、环境法社会化的内涵和两个走向、社会化环境法的发展的讨论, 能切实为营造环境法的社会化和社会化的环境法提供有用的线索。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环境恶化的趋势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环境问题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 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环境问题一直得不到妥善处理主要是由于没有明确的立法做保障, 没能使环境保护以更大的力度深入社会生活, 因而加强环境法的社会性、并实现社会化的环境法是很有必要的, 文章主要对环境法的社会属性以及生成、环境法社会化的内涵和两个走向、社会化环境法的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浅议,环境法,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陈真亮.论环境法的社会化与社会化的环境法[J].清华法治论衡, 2013, 03:129-142.

[2]张甲娜, 周丹, 许羚懿.环境法的社会化与社会化的环境法探析——从环境法侵权救济的社会化谈起[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3, 03:18-21.

[3]陈方淑.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0.

社会化筹款 第2篇

社会化筹款网站Crowdtilt允许组织为特定活动筹款,不管是慈善基金募资还是朋友之间集资租个度假屋。

起步

联合创始人詹姆斯·贝沙拉曾在南非从事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工作,他相信社会化筹款网站有广阔的市场,可以用于慈善或社区项目集资。然而,在Crowdtilt于2月份上线之后,他注意到人们会在网站上为度假或派对集资。所以他和联合创始人哈立德·侯赛因将网站的定位扩大到“为任何事情筹款”。

发展

因为Crowdtilt通过社交媒体连结用户,用户可以快速宣传他们的募资活动。在Crowdtilt上线数周内,Reddit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亚历克西斯·奥哈尼恩就用它在36小时内筹集了1.5万美元用于制作抗议“禁止网络盗版法案”的公告牌。另外,一个不愿透露名字的科技公司使用Crowdtilt从赞助商和合作伙伴处迅速募集到2万美元用来租赁酒吧作为今年“西南偏南大会”的招待会场地。

商业模式

在筹款活动达到预计金额时,Crowdtilt会从中抽取2.5%的费用。贝沙拉说,该网站在上线一个月内为所有筹款活动募集的总金额已超过35万美元。

下一步

团队将在重点服务为私人原因筹款的个人用户的同时兼顾它为非营利事业筹款的初衷。Crowdtilt与一个处理慈善捐款的非营利性机构合作,使得捐款者可以减税——这是许多集资网站不能提供的功能,因为他们一般是自己直接收集资金。不过减税只适用于对经过认证的非营利组织做出的捐款,Crowdtilt会检查接受捐款者是否在其数据库的非营利组织名单中。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该网站为兴趣爱好筹集资金,贝沙拉认为,将来也会出现更多为公益活动筹款的行为。

论体育社会化 第3篇

体育社会化也是当今世界上不少发达国家致力的目标。这可以说明,人民需要体育,体育更需要深入到社会中去。例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就是依靠企业、依靠高等学校兴建体育设施和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人才及优秀运动员,在这方面他们走在前面,成绩卓著。

本文就我国体育社会化的现状和发展,和大家一起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制度给体育事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体育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导下,体育战线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广大人民群众通过长期的劳动和实践得出了一条真理,体育不仅是锻炼体魄、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有效方法,而且是改变社会风气,丰富文化生活,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事业不仅仅是对体育工作者所讲的,它已成为全社会、全民族共同的事业。人们一旦了解了它的意义,蕴藏在社会中的积极性就会很快地发挥出来,这将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就拿北京奥运来讲,它引起了全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响。

由于全社会重视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普及。人们在思想上认识到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富强,增强全民的体质是当今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人们讲比赛,看比赛,关心体育知识,了解体育动态,把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看成是整个民族强大的精神财富之一。因此,体育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体育界的范围。

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体育旧的传统思想有了逐步的改变,深切感到体育是关系个人、社会、民族切身利益的事情,体育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社会舆论为体育社会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群众需要体育,体育来源于群众。

体育社会化受生产社会化的决定和制约,体育的发展从来就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掌握生产技术的同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来适应生产技术的科学化。就拿一名工人或科学家来说,要想在生产技术或科研上取得成就,没有一个强壮的体质是不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

体育本身并不是直接的生产力,但它是改善人体健康,提高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人的活动效率直接取决于人的智能素质。良好的智能素质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条件。“体者寓道德之合,载知识之车也”。

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在社会振兴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影响也越来越广泛,这是与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分不开的。首先,体育运动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关心体育知识,了解体育动态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可以说,体育将使亿万人民健康起来,体育运动中产生的奋发精神又将为亿万人民所接受,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力量。人们开始从追求物质享受的圈子里跳出来,去追求或渴望得到更多的精神上的享受,体育运动的范围已逐步扩大到全社会的各个阶层。随着体育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紧张的劳动之余要求有高度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就是采用不同形式的各种竞赛活动。正是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提高,把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人吸引到体育锻炼中来,从而丰富生活,锻炼体质。体育活动越来越频繁,效率越来越高。另外,体育运动更多的是采取各种不同形式的激烈竞争,用直接对抗的形式见分晓。因此,竞争既是技术、战术、体力、智慧的角逐,又是意志作风思想和精神的较量。体育竞赛一旦扩大到世界舞台,又具有国际性,且竞争性与国际性相结合就会使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一场比赛的胜与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国家的荣誉和民族的自豪感,易于在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上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乒乓球、羽毛球队夺得世界冠军,这样的胜利给人们带来了无上的精神享受、鼓舞、刺激、欢快和满足。同时还可以从失败中受到鞭策、激奋、反思,从而获得新跃进的能力。

总之,体育想发展进步,离不开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只有在群众性基础上才能求得发展和提高。

三、在改革开放的前提下,促进体育大发展,做体育强国。

改革开放,既使体育不断地发展,又促进体育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要想体育事业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提高,要想使一个国家成为体育强国,不通过体育交流,不通过国际性竞赛,不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锻炼方法,就不可能行得通,人民的体质也不可能得到提高。体育面向社会,充分调动社会积极性,靠社会的力量来办好体育事业,是我们必须贯彻的方针。只有充分发挥社会积极性,才能使体育事业不断地向新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发展。

目前,在我国已有不少国民经济发展比较快的骨干企业,它们为体育的发展和振兴带了好头。用企业的力量办体育,如“李宁”集团公司,它与体育有着血缘的关系,通过体育比赛,来宣传和推销产品。正如企业家们所说的那样,企业支持了体育,反过来,体育也宣传了企业,给企业带来了益处。企业与体育携手合作,互助互利,这是一条多么宽阔的康庄大道。

企业与体育联姻,这是在改革中促进体育发展的一件大好事。体育最大的改革就是实现了体育社会化,也就是说,体育需要社会,体育要靠社会办,靠群众来办。目前全国已有不少省、市级运动队就是放到企业中,用企业的力量,为运动队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这无疑将促使体育尽快地发展和提高。例如国家女子乒乓球队、羽毛球队都是由著名企业赞助的,是由国家机构转变为社会机构的具体表现。同时还可以依靠社会的力量,企业的支持修建体育设施和承办大、中型体育活动。所以,体育要振兴,就得面向社会,改革旧的体制,逐步向社会化迈进。另外,还要不断地提高民族体质,提高运动水平,使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场地设施不断完善,体育科学得到普及和提高,使我国早日成为体育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实践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办体育不是权宜之计,是体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社会办体育,如同商品经济那样,还处在发展的阶段。因此,应该积极扶持,加强领导,使之健康地发展。

四、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体育活动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将会给体育带来振兴,而体育的振兴又将给全社会带来越来越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体育运动从目前来讲已成为全民族的事业,体育将使亿万人民健康起来。目前,我国的体育事业正在蓬勃向前发展,面向社会,走向世界的势头越来越强。只有体育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关心和重视,只有动员全社会力量办体育,才是发展体育的正确道理。要想使我国体育事业更快地走在世界前列,就得依靠社会力量,通过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才能获得积极有效的成果。我们应当相信,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加上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亿万人民的共同努力,按照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把体育社会化本身与体育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前景是无限宽广的,大家应当共同努力来开拓。

社会化管理 第4篇

一、强化服务意识,转变管理观念。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有机地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在区直机关中,推行以“帮办事、帮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党组织和党员联户帮扶“双承诺”活动,即机关党支部为贫困村党支部做出技术、资金等帮扶承诺,机关党员为贫困村党员做出发展家庭经济、改善生活等的结对承诺。目前,全区已结成联村对子87个、联户对子800多对。在乡镇街道和村级党员干部中,推行了村民事务帮办制度,把审批宅基地等农村24项事务的审批程序作出路线图,由农村党员干部帮助群众办理生产生活中急需办的事情,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主动联系职工群众,广泛开展公开承诺、结对帮扶等活动,通过实实在在的承诺内容、承诺事项,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加强人文关怀和改善干群关系,带头促进干群关系和谐。

二、夯实基层党建,激发管理活力。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并按照“区域化统筹、网络化管理、多元化平台、常态化服务”的思路,构建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社会管理功能。一是扎实开展“百千万”示范带动工程创建工作,继续深化基层党建“三级联创”活动,认真抓好“五星班子”、“六园社区”和“效能型”机关建设。二是积极开展“四化两型先锋行”、“惠民服务先锋行”、“三亮三创三评”和社会管理创新等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先锋队作用,为老百姓带来更多更大的福祉。三是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村、社区、两新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协调发展。四是进一步拓宽基层干部来源渠道,做好一支书和大学生村官工作,切实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五是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大力推进各类阵地建设,为党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提供有力保障。六是认真实施“四评议两公开”,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三、加强群众工作,形成管理合力。我们党是一个历来高度重视并善于做好群众工作的党,是一个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和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做好群众工作,一是在领导方法上侧重教育引导,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做党的政策的宣传员、惠民便民的服务员、社会矛盾的调解员,更加注重用民主协商的办法解决群众的问题。二是在管理方式上由简单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通过开通书记信箱、专家听证、网络问政、“五务”(党务、政务、财务、事务、服务)公开等方式,逐步完善决策和议事规则,创造条件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三是在工作重心上由群众上访向干部下基层转变,完善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社情民意通报制度等,更加注重作风建设,将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将群众问题解决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四是在工作措施上由“堵”向“疏”转变,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信访评估机制等,更加注重用合理引导和科学分析的办法来处理复杂问题。五是在工作力量上由少数部门努力向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工青妇等各部门齐抓共管转变,更加注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全方位服务群众工作的新格局。只有这样,党的群众工作才会越做越好。

四、坚持以人为本,巩固管理成效。作为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职责所系,更是价值所在。今年来,区发放春荒资金20余万无,全额资助1385名农村五保户参加医保;区医保局城镇居民缴费7.2万人,发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464万元;区就业局设立专用零就业家庭援助窗口,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培训指导;区水利局投入1870万元加强水利建设;区农业局组织260余人下乡入村进

行耕地抛荒督查和宣传,发放各种资料3.5万份,投入180万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区经济局积极为银、企搭桥,为区民营企业争取信贷资金8250万元;区安监局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督促检查,发放资料2万份,投入整改资金1000余万元。1—3月完成生产总值51.2亿元,同比增长2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9.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8亿元,同比增长 11.8%;完成一般预算收入0.84亿元,同比增长34.7%。同时,我区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开展了“联系一个民营企业,帮助做大做强;联系一个重点工程或项目,优化发展环境;联系一个独立院落单位,指导平安卫生文明创建活动;联系一个低保户,帮助寻找就业致富门路;联系一个重点信访对象,化解处理矛盾纠纷”的“五个一”创建活动。领导干部变群众上门求助为主动下基层服务,实行了机关工作人员定期下村服务制度,下村服务的时间定为每周的周二、周四(除法定节假日外),各村驻村干部、挂点领导必须下村开展工作,为群众解难办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加强信访维稳,提高管理水平。首先,注重源头治理,主动排查信访苗头。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实行“一月一排查、一月一交办、一月一落实、一月一督办、一月一考评通报”,推行台帐管理,责任到人。今年以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02起,调处到位298起。其次,实行领导包案,集中化解信访老案。严格实

行《领导包案处理信访问题制度》,将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工作难度大的41件“疑难案”、“骨头案”分别交办给相关的区级领导,限期解决。今年以来,各级交办的80件信访案件,已办结72件,办结率为90%。第三,畅通渠道,妥善解决诉求。坚持区级领导接访日制度,做好定期接访工作。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对合理合法的诉求一次性解决到位。

六、致力统筹发展,促进管理和谐。统筹发展、和谐共进,是全区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热切期盼,更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重点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新居民和城乡一体新社区中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并按照有利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原则,采取四种模式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一是转型过渡式。在城乡一体新社区探索“1+3”(社区党组织+社区管委会、党员议事会、物业公司)组织架构和“四双”(日常管理双向、组织活动双联、形象展示双亮、作用发挥双岗)管理过渡期模式,推进农村党建的社区化转型。二是统分结合式。根据党员兴趣爱好、技能特长、从业情况和年龄特征等,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党组织下分类设置党支部或党小组,为不同类型、各有专长的党员开展服务搭建平台。三是区域共建式。深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在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联合建、属地建、依托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探索网格

化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示范龙头企业的党组织作用。四是链状融合式。适应产业分工和布局、党员流动等发展变化,以产业链为纽带,探索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推广“协会+党组织”、“商会+党组织”、“基地+党组织”等党组织设置模式。

会化 第5篇

社会化媒体可以界定为以社交网络应用为基础, 能够创造且广泛传播新闻的信息平台。“社交媒体是一种基于第二代互联网Web2.0应用的数字媒体, 强调用户生产能力和行为的新媒介形态, 是人们彼此间分享观点、传递经验、产生意见的平台, 也是用户与用户之间发生联结的载体。” (1)

根据用户参与方式的不同, 社会化媒体可以分成个人出版 (微博、微信等) 、社交网站 (人人网等) 、公共讨论 (贴吧、小组、小站等) 。

一、信源的社会化特征

从新闻的发布来源来看, “杀马特参军变型男”首先发布自“军报记者”微博和“军报记者”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微博与微信本身就是社会化媒体的一种。用户成为“军报记者”的微博粉丝或者关注了“军报记者”微信公众平台之后, 就会在其微博首页、微信推送中看到这条新闻, 从而接收到新闻, 完成整个新闻的社会化传播流程。

追溯到《解放军报》所在的中国军网, 该条新闻最早出现在“国防社区”的论坛里, 发布时间为11月18日9时29分, 在时间上晚于微博与微信, 这说明这条新闻最初就是“专供”给社会化媒体进行传播的。

从新闻发布的内容看, 9条微博与微信公众平台的推送都是图文并茂, 图片采用了不同个人参军入伍前后的对比照片, 文字内容则风格多样。有的轻快活泼, 如“@军报记者晒出一组男青年入伍后华丽蜕变的对比照, 网友直呼亮瞎双眼。网络世界太精彩”;有的语言则带着浓浓的兵味儿, 如“真正的男人, 都有从军报国志向, ‘男儿何不带吴钩’;都有驰骋疆场梦想,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更有一个舍生取义的准备,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即使老去, 也常‘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有的则走抒情路线, 如“当我站在返乡的车厢里, 我终于明白我即将告别我的军旅生涯, 告别我的那一段煅心铸魂的年代, 当年挣扎着让自己归零, 从那一个个小小的点滴开始养成。现在, #杀马特变男神#, 我们从这些改变中领悟到一种美, 属于军人的美!”……甚至, 发布者还在微博里调侃“部队, 最好的整形医院”。不可忽视的是这组新闻的标题《杀马特参军变型男》, “杀马特”“型男”都是吸引眼球的词汇, 而“眼球效益”则是互联网传播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这一系列的语言和表现形式, 都完全凸显了社会化媒体的特性: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完全平等的传受交流。除此之外, 这连续的微博新闻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军报上的内容, 相反, 军报并没有刊登相关内容的新闻, 从这一点上看, 该篇新闻是为了满足社会化媒体用户而“量身定制”的。这是一个进步的表现,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渐渐摆脱了传统媒体的“附庸”、一味地照搬稿件、只作为另一种形式的“传统媒体”的时代。而今, 社会化媒体渐渐占据主流, 同内容的新闻必须根据社会化媒体的传播特征进行“新加工”, 以发布满足其传播要求和受众的新闻内容和新闻形式。

二、传播过程的社会化

“杀马特参军变型男”在微博上的转发量共计1533次, 评论数共计698条, 点赞共计2066次。从传播的趋势来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 该条新闻被转发、评论和点赞的数字均呈上升趋势, 并且热度持续不减, 直到研究者统计的当日 (12月16日) , 该内容的微博依然有转发和评论, 这表明了传播热度的增加, 传播效果良好。

除此之外, 分析微博的转发情况可以发现多层级转发现象, 经过统计最多层级的转发达到了5次。这必须要考虑到每条微博“140字数限制”和每次转发可能带有评论, 所以5次的转发次数是相当可观的。在一定程度上, 这体现了社会化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强大影响力。

再考察微信。该条新闻主要是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推送, 再经微信用户分享至朋友圈、发送到某个群聊或者某个特定用户。而这些看到该条新闻的用户又会进行二次分享和发送, 以此类推。

由此可以看出, 所有的传播都是基于关系的传播, 传播路径分别是传播广度和传播深度。传播广度考察的是“粉丝路径” (1) , 即被关注后的粉丝数量:A用户发布了一条信息, 那么其粉丝B、C、D就可以在他们的首页接收到这条信息。传播深度所考察的是“转发路径” (2) , 即被关注后的粉丝质量, 以及粉丝的质量。若是粉丝以及粉丝的粉丝都具有较高的网络影响力 (如姚晨这样的名人或者网络“大V”) , 那么经其转发的微博则会比原博体现出更加突出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这里可以看出社会化传播所具有的“多层级传播”特性。

社会化媒体最大的特点是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强关系进行的信息传播方式。在这样的传播方式之下, 社会化媒体需要把各个要素有机地接合起来, 使传播过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传播过程呈现出点面结合的特点。

三、信宿的社会化

在社会化传播中, 除了刻意的“推广”和人为操作, 传播路径几乎完全依靠用户与用户间的关系进行传播。相比之下, 我们可以将微博这类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关系称之为“弱关系”, 因为你关注的对象80%都可能不与你相熟;而微信交流圈内的人往往都是你的家人、朋友、同事, 是与你相熟的人, 这类关系可以称之为“强关系”。强弱之差可以类比为邻里与路人, 他们与你相熟的程度可见一斑。

就“杀马特参军变型男”这条新闻而言, 在微博中, 信息的接收者是微博的粉丝;在微信中, 信息的接收者是微信公众号的关注者和再次传播时微信的好友。那么, 社会化媒体中信宿的社会化 (信息接收者的社会化) 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传受地位不明显

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界限不明, 每个用户同时肩负两个角色, 与传统媒体的“传受分明”有很大的区别。A用户从“军报记者”那里看到了这条新闻 (接收者) , 他再将这条新闻转发出去 (传播者) ;而A用户的粉丝看到了再进行传播, 则又是一次传受交替的过程。

(二) 意见领袖地位下降

在社会化媒体中, “二级传播”学说很难成立, 因为在这个情境下, 面对更新速度加快的媒体环境, 传统媒体中的“意见领袖”不再持续活跃, 而只是在某些时段活跃, 或者某些范围活跃。对于一个新闻影响更多的是你接触到的“圈子”里面的用户所发表的观点和信息。因此, “意见领袖”的意见仅仅成了“参考意见”。

(三) 传受地位完全平等

因为每个用户同时肩负两种角色, 导致信息发布权无法被强势媒体或者专业媒体完全垄断, 这就产生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去中心化”, 并且避免了因传统媒体“一家独大”而造成的“信息鸿沟”。“去中心化”是社会化传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像是在“杀马特参军变型男”的新闻中, 微博用户在转发中依旧可以通过评论为其增加新的“看点”, 这就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最右回复”“神回复”。这些回复也会成为原博内容的一部分, 传递给接下来的用户。

四、结语

正是社会化媒体所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 用户在使用社会化媒体传播信息时, 不知不觉地也成为“信息的主人”, 他们通过不同的社会化媒体 (有的利用强关系, 有的使用弱关系) , 将新闻传播到自己做的“圈子”中, 再由接收到的人进行下一次传播, 直至做层级传播。这就是社会化媒体所具有的独特的传播过程, 也是社会化媒体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即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可以创造、建设、维护一个“社会环境”, 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信息的主人”。

摘要:当前中国新浪微博注册人数已经超过5亿, 其中不乏各类传统媒体、知名人士的认证微博, 以微博为代表的各类社会化媒体大有“占有”互联网之势。前段时间以“杀马特参军变型男”为题的一组新闻在社会化媒体之间广为流传, 这条新闻以微博的形式发出, 而发布者正是《解放军报》的法人微博“军报记者”。本文将以此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 探究新闻在社会化媒体中的传播路径。

关键词:“杀马特”,社会化媒体,传播路径,军报记者

注释

11刘小燕:《社交媒体在社会事件中的“动议”释放》, 《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年第6期。

21 丁正洪:《社会化生存——社会化媒体的十大定律》, 中信出版社, 2014年, 第56页。

论教师的社会化 第6篇

可以说,吴教授一直站在广大教师的立场来说话,因为他首先考虑的教师是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他反对将教师等同于“公共知识分子”,也反对将教师等同于“支配阶层代言人”。前者是出于对教师的一种人性化的理解,后者是将教师的真正职责予以体现。而郭兴举博士则是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对理想意义上的教师的阐释。

教师当然是要代表社会的。而这个社会的涵义是需要界定明白的。吴教授给出的社会代表者界定里有三层意思。第一是支配阶层,第二是公共社会,第三是任一阶层。我们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当然不可能仅仅代表社会其中的某一阶层。在论述的过程中,吴教授和郭博士都提到了一个问题。当所社会的支配阶层的价值取向不符合时代要求时,我们不应该作为支配阶层的传声筒。我们应该做到的是为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者,而这个社会正是符合时代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这样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我们的教师能不能认清社会发展之道,明白哪些才是社会对我们真正的期待,我们代表的究竟是什么,同时教师在知道了社会期待之后又能够做到多少。

于是,每个教师的社会化发展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是教师

教师不是圣人,或者说即使圣人也不是先天的,于是我们在谈论教师这个话题上就应该从教师作为人谈起。我们了解教师职责的巨大,也深知教师对教育和社会的影响。我们当然要求教师尽可能完美的起到社会代表者的职责。于是我们共相出来一个具有高尚情操,博学多识的这样一个教师形象。“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充满美誉的称号。可以说这是形而上的一个概念,但是并不丰满。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教师形象。如果把教师形象过分美誉化会造成这样一个问题。许多教师变得不像教师,也没法继续社会化达到我们要求的那样,于是会产生两个结果。其一是消极处事,没有热情。其二是把自己变成伪装的教师。既然如此,教师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存在主义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地解释方式,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具备一切人的弱点和优点,以及自由选择。

二、教师是角色内化的结果而不是演出来的

现在很多研究都在谈教师角色。这会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教师是一名演员吗?而现在很多教师确实实在演。缘由恰恰是刚刚提到的社会期待太高。那么这是怎么产生的呢?由于社会代表者这个角色是社会和教师自己两方面赋予自己的。社会代表者是社会化的结果,是拥有社会化知识以及社会化情感并且有着社会化行为的人。但是许多教师并不完全具备。但教师自己深知自己是一个社会代表者的角色,于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做一些自己内心并不认可的事情。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呢。

三、教师是社会需要与自身需要的统一

教师在自身社会化所起的作用当然是最重要的。自从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开始,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由于教师并不是一个虚无的共相,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个体。我们要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负责。要做到一个真正的教师,当然不能靠演,而是要靠自己去做。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当教师的,因为其职责是要代表社会承担学生的社会化工作,既然选择了当老师应该是有觉悟的,于是应该首先从自己出发积极主动的完成自身的社会化。而教师是人也有自己的需要。社会对于教师的期待也是出于一种需要。当社会对教师的需要与教师自身的需要相统一的时候,教师的社会化便可以促进。

四、教师的社会化发展需要社会的支持

对于社会来说,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期待还有支持。这个具体体现在教师预期社会化发展和职业社会化发展两个阶段。

五、教师的发展是渐进式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对于教师和社会来说,教师的发展是渐进式的,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规律。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会化 第7篇

一.社会化圈子的兴起及特点

社会化网络 (Social Network) 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 发展于美国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提出的六度分割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 也就是说, 最多通过六个人我们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论, 每个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型社交圈, 在不断的碰撞、交流下这些圈子会逐渐壮大, 最后联结成一个大型的社会化网络。而社会化圈子正是对这种大型的网络空间的再生产, 它是对旧的网络空间的决裂, 对新的消费空间的重新分配。

但是, 决裂并不意味着对过去的眷恋的消失殆尽, 它只意味着, 要在过去的废墟中新生。从这个意义上说, 新兴的社会化圈子是对社会化网络的“创造性破坏”。①社会化圈子对社会化网络的决裂并非绝对的断裂, 二者是彼此分割又一脉相承的。首先, 社会化圈子是在社会化网络基础上形成的小世界网络, 它比社会化网络拥有更稠密的群体联系, 是大型的社会化网络分崩离析的结果。其次, 作为对消费空间的重新分配, 社会化圈子是一种网络空间的再生产, 新的空间生产产生新的社会关系, 让社会化网络无法达成的精准营销在社会化圈子中得以实现。也就是说, 伴随着资本和商品对新空间的渗透, 社会化圈子在社会化网络的弊端中重生。社会化圈子正是用地理和空间的维度将历史的单纯直线炸开, 让网络空间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目前, 按圈子生产的方式及目的,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社会圈和品牌圈两大类。社会圈是由兴趣爱好相同或价值观相一致的消费者自发形成的圈子, 不属于某个品牌, 也不以某个特定的品牌为维系元素, 如常见的“驴友”、“暴走族”等。品牌圈, 是一种有目的和意义的生产, 简单的说, 它是一种被生型的圈子, 往往是在品牌主导下而建立的圈子。.相比自发形成的社会圈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 高活跃度、高民主性和高开放性, 被生型圈子关系更简单, 但资源的支持力度更大。

消费圈子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的圈子文化并不是一个新兴的消费群体。除了社交网络, 传统媒体、咖啡厅、KTV等娱乐场所都能作为圈子的栖息地。传统的媒介载体作为传播的渠道, 会因内容的独特性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并吸引特定的受众。这些受众, 其实就组成了一个具有精准的定向传播价值的社会圈子。而咖啡厅、健身房等休闲娱乐场所是圈友们聚会、交流的首选, 这些地方往往可为圈友们提供强有力的社会和情感支持。笔者在文中所阐述的社会化圈子是以网络为主要栖息地的动态的网络圈子, 它包括以社会化媒体平台为基础的基于手机通讯录、邮箱等人们的真实社交关系链而建立的群组, 如微信“朋友圈”等, 也包括基于各大门户网站、社交网站和论坛而形成的群组, 如豆瓣小组、天涯社区等。

在每一个圈友的心中, 都有一个属于自己心智空间, 及时不认识、不聚会, 他们也有自己的沟通符号或密码。因此, 如果说社会化网络是以聚合人群为特点, 那么社会化圈子更加强调“物以类聚, 人与群分”的特点,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从开放社交到私密社交

社会化圈子时代充分考虑到了受众存在一些无法公开或者无法向所有人公开的信息, 盛行比传统社会网络更为成熟的“私密社交”。这种私密性体现在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内容有选择地与此有关的朋友分享, 就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和死党说悄悄话一样, 我们愿意和特定的人交流特定的信息, 而不想和其他的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和痛苦。也就说:“私密社交不是提供给用户一个与世隔绝的‘保险箱’, 而是让用户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信息分享的方式。”

因此, 相比传统的网络社交, “私密社交”更加人性化, 更有针对性, 更贴近心声, 它满足了受众只想把心里的话说给指定人听的特定信息与特定人群分享的个性化需求。如今, 在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和媒介技术发展大势的推动下, 国外的“私密社交应用”也已颇具雏形, 如家庭社交网络Family Leaf、情侣社交应用Pair、Between, 以及邻里沟通工具Next Door、Our spot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具有“第二个Facebook”之称的Path。受国外“私密社交”网络发展浪潮的影响, 2012年初, 国内点滴、美刻、心情、脚印等“私密社交”应用也陆续上线, 拉开了中国“私密社交”网络发展的序幕。

(二) 静止仰望到动态维护

作为一个动态的网络圈子, 社会化圈子在运行过程中, 凭借着圈友的共同价值观和消费偏好, 往往会自行的过滤和筛选, 把非潜在的消费者排除在圈子之外, 同时动态的吸纳志同道合圈友。这种“排除异己, 吸纳志友”的动态维护, 既有圈友的主动为之, 也有既定的圈子文化和情感联系, 是非圈友不可逾越的心理屏障, 他们会自动远离这个圈子。也就说, 作为一个动态的精神交流场所, 社会化圈子能动态地吸纳新朋友并移除那些疏远的朋友。要做到这一点, 最重要的是要有大品牌引导, 即要有独特的品牌文化和理念, 不仅能长驱直入地深入圈友的心智空间, 还能驱动他们的不断聚合, 让“自己人”的潜意识概念不断壮大。这一点, 可口可乐就做的非常成功。对于喜欢手拿一听红色的罐装可口可乐的消费者而言, 他们都会把对方当作“自己人”, 不仅因为共同的品牌热情相聚在一起, 做品牌忠诚的消费者, 还乐于充当维护品牌的“红卫兵”。

(三) 从简单推送到相关性推荐

与社会化网路时代“每个人都是朋友, 无处不值得分享”不同, 在社会化圈子时代, “群体是动态的, 分享是有选择的”。它不仅能动态地吸纳新朋友并移除那些疏远的朋友, 还能动态地推送有用的信息并剔除那些无用的信息。也就是说, 与社会化网络时代海量无用的信息推送不同, 社会化圈子时代注重从简单的转向个性化、相关化的内容推送。也就是说, 为了吸引更多的新用户, 社会化媒体将逐渐演变为以“关系为基, 内容为王”的媒介系统。它们的服务重点将放在“兴趣图谱” (Interest Graph) 和“社交图谱” (Social Graph) ②的完善和整合上, 建立一种将“我认识的人”和“我喜欢的东西”相融合的新的社会化圈子图谱, 以推动特定群体的相关性内容推送的成熟。到今天为止, “社交图谱”和“兴趣谱图”已经被一些主流的社交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分别独立的完成, 在未来, 将这两者的成熟整合, 是“社会化圈子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社会化圈子时代的品牌营销变革

(一) 大数据引爆

大数据的发展, 让社会化圈子显示出三个典型的营销特征:社群品牌的圈子化、消费者的高度黏性以及互动风暴的传播速度。其中, 社会化圈子营销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会化互动平台, 借助多角度的聆听和深度观察, 来洞悉消费者的诉求和心声, 从而为从事相关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企业甄定卓有成效的营销和传播战略。也就是说, 通过对数据的深耕挖掘, 企业可以从中获得更完整的消费者画像, 更优化的营销策略。

1. 从社群消费到圈子消费。

首先, 大数据的爆发重构了社会化网络时代的紧张无序的数据, 让动态的小圈子开始兴起, 数字时代的消费行为开始从个体消费转变为社群消费再转变为圈子消费。在这个市场中, 每个消费者都试图怀着同样的诉求和情感归属找到知音, 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圈子, 有的是基于互联网虚拟空间的朋友圈、兴趣小组, 有的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本地生活圈、民间组织。他们在各自的圈内分享消费体验, 并通过圈内的互动评价和口碑传播最大化地带动其他圈友参与更多的产品消费和服务体验, 如“拼客”、“驴友”、“拼车”等“拼”文化的形成都是圈子消费下的新生儿。

2. 从消费分化到碎片化重聚。

同一阶层内部的消费者由于态度观念、生活方式的不同呈现出碎片化趋势, 这是消费分化达到极致的表现, 而消费分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消费重聚的过程。不可否认,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加剧了消费的分化, 同时, 互联网的信息聚合又为碎片重聚提供了可能, 大数据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大数据重构了不断分化的消费时间、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所呈现的杂乱无章的数据痕迹和数据影像, 让无序的数据变得有序。这种环境, 实际上是大数据与微时代即激增的数据量与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之间相互碰撞和融合的双面体。在这种情境下, 消费者不再是简单的“目标人群”, 而是一个丰富的“完整的人”, 不仅有完整的个性, 完整的消费体验, 还有完整的消费圈子和社交沟通网络。

(二) 社会化重构

社会化媒体不仅重构了数字营销模式, 也重构了数字营销生态。网络媒体的社会化重构, 使得消费者逐渐地掌握了控制权, 这将极大地激发广告主和营销者进行社会化营销的热情。而社会化营销的开拓和发展, 离不开精准的个性化营销效果, 其中实现与用户的长效互动连接和感知是关键。

1. 大规模的个性化营销。

就如拉里·韦伯在《社会消费网络营销》一书中所提到的, “大数据包括数字化企业的用户消费数据, 社会化媒体中的消费者行为数据和关系数据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地理位置数据。大规模的个性化营销是核心竞争力。”在社会化属性日益强化的网络洪流中, 关系链是社会化圈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海量数据库生成的强力纽带。当所有的消费者洞察、创意企划和媒介购买等都是建立在海量的数据库基础上, 都是建立在对人以及人与人关系之间的深刻理解和分析基础上, 社会化圈子营销无法比拟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用户对于信息推荐的高信任度, 而这种高信任度的根本就在于于社交关系链的合理地充分地利用。

2. 更精准的情景式营销。

在大数据背景下, 社会化圈子时代的互联网营销仍然要遵循:客户研究、数据分析、战略策划、创意执行、效果监测的营销步骤, 以此达到更精准的情景式营销。因此, 营销者最大的机会就是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采用恰当的渠道给一个潜在的目标消费者提供最合适的产品和产品体验情境。这个场景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虚拟的, 但体验必须是深层的有感染力的, 能引起用户共鸣的, 激发购买欲望的, 即能真正地把握用户的“关键时刻”③。

三.社会化圈子的品牌营销策略

(一) 借势用力, 有效发声:引爆圈子的小话题

社会化圈子营销的价值重在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就如时代杂志的名言:“如果你自己不发出声音宣传自己, 那别人就会来定义你是谁。”在新兴的社会化媒体主导下, 社会化圈子营销比任何以往的营销都更关注“人”的存在, 更需要通过小圈子化的粘性营销造就营销价值, 实现区别于传统网络营销的价值体现。由于互联网的“喇叭口”效应, 圈子意见对于圈子内外的消费影响是巨大的。这就要求企业在品牌塑造和提升的过程中懂得借势用力:借助大环境热点, 引爆小圈子话题。如NIKE的“活出你的伟大”系列出街稿:“伟大不在乎你多少次跌倒, 只在乎你多少次站起;一直以来, 我们只相信伟大是属于少数人的……但其实, 我们都可以伟大。”正是奥运会这个特别的环境, 让耐克的“伟大”焕发出了无穷的生命力;这是耐克的审时度势, 让耐克的每一位潜在消费者都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伟大的或者能成为伟大。不可否认, 耐克的成功, 离不开其不断坚持的品牌核心价值、离不开耐克对环境的敏锐把握以及及时有效的社会化发声。

(二) 消费洞察, 精准定位:锁定圈友的栖息之地

社会化圈子营销要求更为精确的消费群体界定, 讲究营销的精准性、时效性和互动性, 是一种点圈结合的立体的动态的营销方式。正如国际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面对日新月异的营销环境所指出的:“我们正在目睹价值驱动营销时代的兴起。他所提倡的营销3.0就是合作性、文化性和精神性的营销, 其核心正是社会化营销所强调的关系和兴趣这两个纬度。”在社会化圈子时代, 消费者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 而是消费者人人都会在品牌圈子建设中发挥作用, 尤其是消费圈子的品牌合力。但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都有属于自己的多个的独立消费圈。因此, 能有效地利用消费者的关系图谱和兴趣图谱锁定能形成目标消费者合力的最有影响力的消费者栖息之地, 是进行品牌塑造和维护的前提, 其中的关键就是挖掘消费者的社交关系链和生活轨迹, 最大化的发挥圈子的互动传播力量, 而不是简单得构建一个品牌圈子。

(三) 长效互动, 科学管理:与消费者共建品牌圈

大品牌的塑造过程实际上就是与人建立有意义的关系并与之沟通, 不断改善其生活的过程, 而技术只是一种表达“内容”的手段。回到原点, 社会化圈子营销侧重的是管理:对“内容”的管理、对消费者的管理、对内外团队的管理、对数据、关系的管理等。“营销管理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选择目标市场, 并通过创造、交付和传播优质的顾客价值来获得顾客、挽留顾客和提升顾客的科学与艺术。”面对日益激烈和复杂的市场竞争, 谁更善于与目标消费群进行“交流”, 让消费者触手可及, 给消费者想要的信息, 让消费者与产品和品牌关联, 才有可能成为圈中的常胜将军。因此, 让产品或服务时刻保持与消费者的情境关联和互动显得更为重要。具体而言, 就是要架构一个从前期营销到信息流管理再到服务反馈的社会化圈子营销体系, 做好聆听、互动、分享、评估、反馈等各个核心环节。因此, 作为企业的营销人需要不断寻求以下这些问题的答案:谁是我的目标消费者?谁是我们最想要的客户?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圈子里做什么?他们有什么共同的习惯和爱好?我们能为他们提供什么?

《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不可否认, 未来, 大数据和社会化媒体将在多个领域释放超大的价值能量, 大数据、多屏互动、媒介融合等科技浪潮将进一步重构数字营销环境, 带来更大地市场营销变革。

参考文献

[1] .Stanley Milgram.The Small World Problem.Psychology Today, 1967 (2) :60.

[2] .汪民安.感官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1) :28-29.

[3] .王二水.圈子的品牌价值.[J].中国品牌, 2010 (5) :62-67.

[4] .开放社交时代隐私“被透明”私密社交如何让用户更安心.飞象网[EB/OL].http://www.cctime.com/html/2012-4-28 /2012428111523821.htm/2014-12-24.

[5] .Jason Schwartz.The End Of The Social Network Era, The Rise Of The Social Circle Era[EB/OL].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the-end-of-the-socialnetwork-era-the-rise-of-the-social-circle-era-2011-5/2014-12-24.

[6] .黄升民, 杨雪睿.消费重聚:多元分化过程的另一个侧面[J].现代传播, 2007 (5) :1-6

国外耕地社会化保护启示 第8篇

耕地保护是一个公众目标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可。众所周知, 除了生产农产品外, 耕地还为社会提供丰富的非生产性功能, 包括农田耕作的传统文化、开放空间、农村独特景观、生物栖息、空气与地下水净化等公共自然福利的社会功能;也包括巨大的生态功能, 耕地环境是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 是整个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很多生物种群栖息的场所。耕地的这些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为社会公众共同分享, 表现出明显的消费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不可分割性, 是典型的公共物品, 鉴于人们传统上对耕地生产的经济功能认识, 所以, 把耕地界定为准公共物品。人们提出耕地保护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源于耕地的公共物品特征, 既然耕地保护是为了保障全社会对耕地社会功能、生态功能的共同分享, 那么耕地保护理应是全社会的责任。

作为耕地的利用主体——农民集体或农民个人来说, 除了能控制用于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收益外, 其他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几乎全部外部化。如果被全社会共同消费的耕地保护的成本仅由农民全部承担, 在经济学上是解释不通的, 尤其是在耕地生产经济效益低下的情况下。因此, 社会应积极采取措施, 分担相应的成本, 减轻农民的耕地保护负担, 从而有效地保护耕地。

2、政策的影响因素

社会在耕地保护中应发挥多大作用?耕地保护的社会化扶持力度应多大?这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耕地提供公共物品 (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 的价格, 二是耕地产权人所拥有的产权权限。

耕地的公共物品价格由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人们对耕地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需求不一样, 耕地所表现出的公共物品价值也就不一样。国外大量研究表明, 耕地的公共物品价值高低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区域耕地的稀缺程度。耕地越少, 价格则越高, 如城镇建设地区的耕地公共物品价格明显高于广大农村区域。二是区域人口及其组成。一般人口越多, 需求越多, 经济收入和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越大, 耕地的公共物品价格越高。三是区域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越高, 耕地反映出的公共物品价格也就越高。四是区域内地形地貌。平原、丘陵和山区的耕地所提供景观存在差别, 且影响着人口的分布。五是区域内现有的公园、森林、果园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耕地的产权界定是制定耕地社会化保护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 耕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拥有的产权多少决定了他们有多少义务和责任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 进而决定了社会应该给予他们的扶持力度。如在英国、美国, 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可以得到社会的补偿, 而在丹麦、瑞典和以色列, 耕地的产权制度规定农户有义务为公众提供相应的非生产功效, 并有责任避免出现诸如水污染等负的非生产功效。

3、耕地保护的主要做法

虽然世界各国针对各自的国情, 包括文化、历史、资源条件和法制特征, 实施了不同特色的耕地社会化保护措施, 但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3种:

1) 税费优惠政策

耕地保护的激励政策替代对农产品直接价格补贴已是一种国际发展趋势。为了保证耕地生产的经济效益, 激励农户耕种, 国际上目前普遍的做法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减免各种税费, 二是对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公共投资, 从而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如在美国, 大多数的地方服务, 如小孩教育、消防、治安都是源于不动产税, 土地所有者被认为是最可靠和最有能力的纳税人, 但对于耕地税收, 在美国全部的50个州都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几乎所有农产品销售都免去消费税。美国的一些州在实行依据家庭收入高低征收不同税率的房地产税的同时, 也把耕地使用税排除在外。

在一些地方, 也通过征收高额的资产税或土地开发交易税, 来抑制人们对耕地的开发, 并获得更多的用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服务资金。如加拿大有很高的资产税, 但对于农户之间耕地的交易却较低 (保持农用) 。在澳大利亚、英国、瑞典、德国和荷兰, 耕地免除一切财产税, 在英国连涉农建设也是免税的。

2) 控制城镇的发展规模

针对城镇扩张是当前导致耕地减少的最主要途径, 不少国家通过控制城镇的发展规模来保护耕地。在美国, 人们坚信城镇增长控制和耕地保护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 没有科学的城镇增长和控制就不可能保护耕地。

国外许多国家通常的做法是规划好城镇一定期间内允许开发建设的边界, 边界之外的耕地不允许建设, 并通过制定基础设施规划, 来引导城镇的发展, 对于不属于城镇开发范围的区域, 政府不进行道路、管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 从而阻止人们的耕地非农化行为。但这种办法普遍受到边界外农户反对, 边界外的农户认为他们的土地价值因政府的限制开发而下降。

3) 控制耕地的非农化

耕地发展权购买 (即PDR) 是把耕地的非农化发展权从耕地“产权束”中分离出来, 作为一个永久性的权限, 随地而走, 通过政府的购买, 从而控制耕地的非农化。

PDR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农户对耕地拥有非常完整的产权, 特别是具有市场的交易权限, 任何有损于权限的行为都要得到补偿, 公众享受到的耕地公共物品是源于农户, 且政府能代表着所有非耕地所有者的公众购买, 政府拥有优先购买权, 但农户不具备随意的出售权。PDR是自愿的行为, 由于能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 受到广大农户的支持, 但购买价格的评估和资金筹集是两大问题。发展权价格与耕地的耕作价格和开发后的价格是不同的。通常评估价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市场比较法, 和城镇土地估价中的市场比较法原理一样, 根据附近相似的非保护区的耕地出售市场价格, 进行个别因素修正来确定;第二种方法是“前后比较法”, 即先后评估划定保护区, 制定用途限制前后、按最佳用途的市场价格, 二者的差价就是补偿价格。

为了弥补PDR资金筹集难的问题, 有人提出发展权转移:即对成片农地的用途管制, 但对区域内所有农户都给予放弃非农发展权的补偿机会, 当这些土地出售给开发商时, 开发商必须支付相应的发展权价格。由于是成片保护, 政府会通过项目实施的形式, 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以此作为对农户的补偿。

4、留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占有量低的国家, 不仅面临着因生活水平提高对耕地非生产功能需求的快速增长, 更必须面对因人口增加而增长的食物需求, 中国耕地保护任务更加艰巨, 而走社会化的耕地保护之路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1) 明确耕地保护的责任主体

明晰的产权制度、严格的权限界定, 是耕地保护政策制定的核心。世界各地的耕地保护政策之所以各不相同, 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建立在不同的耕地产权基础理论之上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一直是中国农地管理中一个瓶颈。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的, 农户、村集体、各级政府在耕地的众多产权束中所占的地位, 决定了农户个体和社会的耕地保护责任。中国耕地实行的集体所有制, 在这种土地所有制下, 国家、集体与农户个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如何划定, 必须加以研究明确。

2) 提高全社会的耕地保护意识

耕地不只是给生产者带来经济收益, 更重要的是为全社会的稳定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国际经验表明, 人们对耕地非生产功能的需求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快速提高, 公众对耕地的非生产性功效需求正在不断增强。因此, 必须重视对耕地非生产性功效的研究。比如耕地的公众价值到底是多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愿为这种公众服务支付多少;政策又会如何影响这些公众服务功能的变化和成本;对耕地保护者减免的税费其实需要其他纳税人补充, 这些纳税人是否获得了他们所付出的服务等等。

3) 激励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

农户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 在耕地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 任何缺乏或忽视农户主动行为的耕地保护机制, 注定是一个残缺、低效的机制。从国际经验看, 农户耕地利用与保护的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有经济效益的因素, 也有价值取向、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非农就业机会、政策法律约束力与激励效益等因素, 对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的提高, 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补偿问题, 而应是一个从税费、公共设施建设、公众服务项目、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综合的优惠措施。因此, 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 除了确保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外, 还要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社会福利完善等方面对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进行补偿, 从而提高农户耕地生产的积极性。

4) 严格控制城镇对耕地的侵占

和其他国家一样, 城镇 (含工业园区) 建设是中国耕地保护最大的威胁, 不少国家的耕地保护就是从严格城镇发展规划, 防止城镇四处扩张来保护耕地的。但在中国, 城镇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盲目追求城镇的发展规模, 已经造成了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低下、大量建设用地闲置的局面。因此, 必须完善中国城镇发展规划, 严格控制城镇对耕地的侵占。

5)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收入

你社会化了吗 第9篇

美国精神病学会给儿童制定的“社会化”判断标准很有参考价值:

(1)至少有一个同龄的朋友,并且友谊至少维持6个月。

(2)在看不到有什么好处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帮助别人。

(3)做了错事,造成了明显的不良后果,但未被人发现的时候,能够主动认错。

(4)别人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时,能够原谅别人,不指责也不告状。

(5)对朋友或同伴的利益表示关心,或者能够分享别人的幸福和快乐。如为别人生日、考试优秀、获奖等感到高兴,主动向别人祝贺。

一般来说,在上述五条标准中,6岁以下儿童应至少符合一条;7~12岁的孩子应至少符合两条;13~18岁的孩子至少应符合三条。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达不到上述要求,就可以认为是社会化不足。社会化不足,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孤家寡人”,不善于与人交往。

这个标准不仅对未成年人适用,也同样适用于成年人。我们可以把这个标准定得严格一些来使用:

(1)至少有一个知心朋友。

(2)乐于助人(不是领导的指令和分摊义务),并为此感到快乐。

(3)有错就改。

(4)宽容。哪怕是别人做了多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也要想到别人有不得已之处。

(5)与别人共享快乐,分担痛苦。

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探析 第10篇

一、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 档案服务由最初作为统治阶级的专用工具逐渐演变为全体公民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1632年, 意大利档案学家波尼法西奥在威尼斯出版的《论档案》一书, 首次提出了档案的开放思想, 公开地向档案只供特权阶层使用的保密原则发出了挑战;法国在1794年6月25日颁布的档案法中也明确地指出, 需要利用档案的公民可以自由地免费利用档案;1966年, 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档案特别会议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庄严宣布自由利用档案的原则, 使档案服务在国际范围内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档案法》规定“向社会开放档案”、公民“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 各级档案部门也经常探讨“公共性”这个话题。历届的国际档案大会多次讨论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问题, 通过系统、深入的研讨, 交流实践经验, 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促进了各国档案利用服务内容和方式的丰富和发展。

二、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是档案工作的目的所在

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满足社会对档案的需求。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是档案事业发展与社会对档案、档案工作需要的有机结合, 是档案、档案工作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动态过程, 涵盖所有直接与利用者发生联系的工作内容, 包括促进档案信息的流通、加快档案信息的传播、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便于利用者获取档案信息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等, 档案工作的每个环节以及档案部门各项业务的开展都必须以全社会的需要为目标, 使档案部门真正成为社会文化的信息库, 从而继承民族文化的精髓, 激发民族文化的创造力。在工作中, 档案部门要坚持服务为先的理念, 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 创新服务方式, 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把“档案部门”变成“思想库”、“信息资源库”, 积极为经济建设再创新高服务、为改善民生服务、为政务公开服务、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服务;在网络环境下, 电子档案成为档案信息资源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档案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技术手段, 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 加强信息化建设, 构建档案信息资源网站, 建设数字档案馆, 使之成为档案信息资源与社会、公众互动交流的平台。

三、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1. 档案部门要在服务民生上更有作为。

档案部门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不断整合各类民生档案资源, 积极构建民生档案综合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开展民生档案调研工作, 重点完成对社保、医保、教育、住房、公证、就业、婚姻、助困等涉民档案普查;强化对供热、供电、供气、供水等管网设施档案的监管, 为百姓生活提供保障;抓好社区物业档案归档管理, 为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服务;认真抓好已确定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档案管理工作, 为棚改动迁、回迁居民提供政策信息和档案证明。

2. 把档案信息融入到社会活动中。

档案部门应抓住时机, 依据不同的主题、对象开展宣传活动, 吸引广大公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档案文化活动中。如可以在长假期间根据档案馆的各自特点有针对性地向公众开放, 树立档案馆为民服务的新形象;举办“档案日”活动, 吸引公众走进档案馆, 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力。

3. 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档案信息推向社会。

档案信息资源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各级档案部门应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群众作为工作的着眼点, 全方位、多视角地发掘档案资源中的精华,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作出特色档案文化产品, 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

4. 在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 为网络共享打基础。

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档案信息网络建设、信息产品与服务、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人力资源、相关政策标准制定等内容。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 建立各种专题数据库, 如汇编的技术革新成果库、声像资料库、大事件数据库等, 并对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进行深加工, 开发出深受公众喜爱的档案信息产品。

总之, 档案部门要凝聚社会力量, 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管理科学、具有现代先进技术水平的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体系, 做到纵横结合、优势互补、服务社会, 以进一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影响力, 最终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景高.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档案学通讯, 2000.5

[2].饶圆.档案服务社会化研究.档案学通讯, 2009.6

[3].黄宵羽.国外档案利用服务社会化理论认识和实践特点.档案学通讯, 2010.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会化】相关文章:

上一篇:封面装帧设计下一篇:继发性肠结核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