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类型范文

2024-05-13

地域类型范文(精选8篇)

地域类型 第1篇

1 贵州省地域经济差异与经济类型分析

1.1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贵州省经济发展的第一区域指的是贵阳市。贵阳市是贵州省的经济发展中心,并且经济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从整体上看贵阳市经济发展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能源和旅游资源。在贵阳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贵阳市保持了本地区在贵州省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贵阳市也充分发挥了其对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引领全省的经济发展。贵阳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区位、交通、政策、资本、管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条件,这些优势使贵阳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集中了省内的重点企业和有实力的大公司。从整体上看,贵阳市的经济结构比较合理,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近年来,随着贵阳市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持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

1.2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在贵州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将遵义市和六盘水市看作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第二区域。从贵州省和和遵义市的经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两市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旅游、矿产资源,具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潜力和自身发展能力。但是,两市和贵阳市之间还存在有较大的差距,各项经济指标和贵阳市之间均有1~2倍的差距,与第三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相比,虽然两市的经济发展相对领先,但是还没有形成全面领先。从遵义市和六盘水市的经济结构来看,两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丰富的煤电和矿产资源,虽然在人力、资本、信息、技术方面具有一定基础,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优势并不突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两市的资源、能源输出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一定优势,例如遵义市的酒业、锰合金,以及六盘水市的煤炭、电力等行业。

1.3 第三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从整体上看,贵州省第三区域经济的发展比较差。贵州省第三区域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对此进行总结,这集中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经济要素。贵州省第三区域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资源、劳动力、资本、管理、信息、技术等一切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由于缺乏必要的经济发展要素,贵州省第三区域经济发展只能依靠地区的土特产品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来维持经济运行。贵州省第三区域经济在发展上相对封闭,与外界缺乏有效交流。应当指出的是,当前贵州省第三区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这对于推动贵州省地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贵州省经济的快速进步造成了严重阻碍。

2 导致贵州省地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2.1 人力资本因素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劳动力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是成正比的关系,投入的劳动力越多,投入的劳动力的素质越高,经济产出就越多,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在贵州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三大经济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导致劳动力素质存在很大差异。从整体上看,贵阳市的整体劳动力素质要高于第二和第三经济发展区域,而第三经济发展区域的劳动力素质要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需要依靠高素质人才。但是,由于区域人才素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也导致经济结构不健全。

2.2 区位因素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分布与组织有着较大的影响,而自然因素的不同也必然会导致经济发展的差异。自然资源构成了人类社会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自然资源与地理区位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这一层来看,贵阳市位于交通枢纽,交通便捷,同时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通信枢纽,在诸多条件的影响下,是贵阳市发展成为贵州省的综合性工业级基地,并建成了全国循环经济的重要试点城市。并且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贵阳市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推动了贵州省经济发展,并对其他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带动作用。相比于贵阳市而言,贵州省其他地区由于地形原因和经济原因的影响,导致这些区域的交通不便,公路、铁路的整体运输能力较弱,与外界的沟通比较少,这也使这些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比较差。例如贵州省的毕节地区,至今还未修通铁路,导致当地运输能力存在很多不足,对外信息交流更加闭塞,使得这一区域至今还存在“汽车轮子经济”的说法。

2.3 政府政策差异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政策会对区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无论是国家制定的宏观区域经济政策、还是地区制定的微观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都能够以外在力量的形式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重要的推动力量。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能够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对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造成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尤其是带有差别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给不同地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差异使很大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决定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逐渐由传统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转变到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经济发展的重点也逐步转移到经济基础好、区位优势好的地区。在这一背景下,贵州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贵阳市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为贵阳市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国特殊时期,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建成的遵义、安顺、六盘水、都均等重工业城市在失去了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之后,发展速度不断降缓,甚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倒退的现象。贵阳市自1992年开放以来,通过利用外资和使用现代技术,发展外贸经济促进了贵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其他地区开放时间较晚、开放程度比较低,导致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比较低。

3 贵州省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分析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实现贵州省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产业发展相互协调,在贵州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强基础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是经济发展的动脉所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原材料的采购,还是产品的输出都必须依靠良好的交通。为此,贵州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着重加强贵州省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铁路和公路的投资,确保交通畅达。交通是贵州省对外开放的桥梁,能够确保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自由流通,这样才能打破封闭状态,通过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进步。其次,加强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整体上看由于贵州省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由于在人力资源和技术方面比较差,导致这些区域的信息化发展比较落后,这也导致对外信息交流有很大障碍。贵州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向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加强经济落后区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外界的交流。随着信息资源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将信息渠道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能够使贵州省经济落后地区抓住发展机遇,发挥后起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3.2 加强政府政策支持

越是在不发达的地区政府权力的作用越大,行政权力的推动力度越强。政府以及其制定的政策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贵州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必须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在贵州省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贵州省政府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这些区域经济能够顺利发展。首先,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第二经济发展区域和第三经济发展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因此,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为此,贵州省政府部门可以减少税收和提供贷款的方式发掘贵州省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推动经济发展。其次,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注意发挥区域经济资源优势,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最后,贵州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区域发展政策和区域发展目标,努力成为区域自主发展的制度的供给者和创造者。

3.3 加强文化教育以及人力资源建设

要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实现贵州省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此,必须加强文化教育工作。本文认为,加强文化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必须改变贫困地区人们的精神状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仅仅依靠政府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不行的,必须要使当地人树立起艰苦创业的理念,通过教育工作能够培养人们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贯彻“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理念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其次,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引导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引导人们消费,促进经济实体的不断壮大,以消费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后,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省级财政部门要建立起完善的教育补偿机制,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注重提高投资人的效益。给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者受教育机会,确保受教育者能够以技能自立,以知识摆脱贫困。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贵州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政策、区位以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导致贵州省区域经济差异较大,经济类型也存在很大差别。为了推动贵州省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使区域经济类型更加互补,必须加强对欠发达地区教育、政策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不同区域要积极利用区位优势和区位优势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度。

摘要:从整体上看,贵州省经济在发展中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具体可以将贵州省地域经济发展划分为三大区域:第一区域指的是贵阳市,第二区域包括遵义市和六盘水市,其他地区可以划分为第三区域。受地理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影响,贵州省三大地域经济区域在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类型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对贵州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贵州省的地域经济差异和经济类型,分析了导致贵州省经济差异和经济类型不同的原因,提出了如何实现贵州省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贵州省,经济差异,经济类型,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士鹏,周琳,秦趣.贵州省县域经济实力时空差异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

[2]徐英.贵州省地区经济差异及其演变的结构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8(07).

[3]杨琴,朱金峰.贵州省地州市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时空特征分析[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06).

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第2篇

【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农业地域类型的定义,掌握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2、学会判断农业地域类型,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的了解分析,养成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利用图文结合法,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整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3)情感目标

通过对农业地域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因地制宜的思想。

【教学重点】

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作物及特点。【教学难点】

能够判断和区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法:结合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和书中文字提取信息学习。【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农业区位因素,请几位同学来回答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学生答: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等)、社会经济(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技术条件(冷藏、机械等)。由于世界各地农业区位因素的差异,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那么今天我们将用这些区位因素来分析一下农业地域类型。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农业地域类型?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62页 板书

农业地域类型 幻灯片展示:

农业地域类型: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布局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热带种植园农业、地中海式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水稻种植业,今天我们就先来探究前两种。讨论

大家都吃过芒果,那么大家见过芒果树吗?知道芒果树长什么样子吗?为什么没有见过芒果树? 点拨

因为芒果树种植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

像芒果树、咖啡树这样,在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叫做热带种植园农业。板书

热带种植园农业 幻灯片展示

根据多媒体所展示的地图,同学们归纳总结热带种植园农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学生总结: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讲解

热带种植园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那么他们的作物也是热带作物,比如我们熟悉的咖啡、可可、香蕉、菠萝、油棕、剑麻等。点拨 由热带种植园农业的主要作物可以分析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1)集约化、专门化、规模大(2)商品率高、单产高(3)使用劳动力多(4)机械化水平不高

我国幅员辽阔,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是我国的热带农业,但其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都与种植园有很大的差别。过渡

刚才我们学习了热带种植园农业,那么接下来再来看一看地中海式农业,首先大家回忆一下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地中海气候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顾:纬度为30~40度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根据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及特点,我们来看一下地中海式农业的分布及自然因素。幻灯片展示

地中海式农业主要分布于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它地中海气候区(纬度为30~40度的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冬季温和多雨,利于农作物越冬。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探究

热带种植园农业主要作物为热带作物,那么地中海式农业主要发展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一分钟后找学生代表总结回答。点拨

地中海式农业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 地中海式农业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生产特点:精耕细作,小农场经营方式 面临的问题:(1)夏季干燥少雨,灌溉受限制(2)冬季洪水、病虫害等灾害

回顾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热带种植园农业和地中海式农业,分别从分布、作物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我们随堂做几道题巩固一下知识点。

幻灯片展示问题,学生思考一分钟后提问回答。作业

阅读课本63-65页,从分布、作物及特点等方面有条理地预习其他几种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

板书

农业地域类型

定义

地域类型 第3篇

1. 农事活动时间

以农业生产过程的季节性及相关内容作为命题核心。

例1 读表1,回答(1)、(2)题。

(1) 该作物( )

A. 种植期的早晚取决于气候条件

B. 灌浆期的早晚取决于成土母质

C. 收割期的早晚取决于农业政策

D. 开花期的早晚取决于降水条件

(2) 该作物处于开花期时正值( )

A.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 中国东北平原昼长夜短

D. 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

解析 作物的种植、灌浆、收割的时间主要取决于当地气候条件,具有季节性特点。该地开花期主要在2月,潘帕斯草原为夏季,水热条件好,草木茂盛。

参考答案 (1) A (2) D

例2 (2012年北京卷)图1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 该游牧活动( )

A. 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B. 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C. 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D. 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2) 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

解析 维多利亚湖附近虽在赤道附近,但由于地形的抬升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这才有了迁移的路线。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区,无雨林;该区域位于东非高原,地势高,受飓风的影响小。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是热带草原的湿季(从图中降水量可知),游牧活动的移动方向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甲位于向南移动的过程中,即7到12月期间,故最可能是10月。

参考答案 (1) B (2) D

2. 农事活动区域

针对具体的农业地域考查其形成、特点、成因、变化等。

例3 图2为欧洲西部农业集约度等值线分布图,指数越高,表示集约度越大。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集约度指数最高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商品谷物农业 B. 乳畜业

C. 季风水田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2)影响欧洲农业集约度指数分布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平原面积 B. 降雨日数

C. 土壤肥沃程度 D. 工业化程度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集约度指数最高区域分布在欧洲西部。由于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且该区域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适合乳畜业的发展。第(2)题,读图可知,欧洲西部农业集约度指数由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向四周降低,与工业化的扩散方向吻合。

参考答案 (1) B (2) D

例4 家住美国东部的杰恩夫妇经营了一个农场。杰恩说:“三四十年前常有许多来自西部牧场的牛群在农场肥育,并在农场屠宰,当时大家真是忙坏了,近年这种盛况少见多了。”根据其工作年历(表2)和所提供的材料,回答(1)、(2)题。

(1) 造成该农场近年来自西部牧场肥育、屠宰牲畜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饮食习惯的改变 ②交通运输方式的革新 ③饲料作物栽种面积缩减 ④农产品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 ⑤腌肉需求量大增

A. ①②④⑤ B. ①③⑤

C. ①③ D. ②④

(2)该农场的农业类型对应图3中的( )

A.甲 B.乙 C.丁 D.戊

解析 根据工作年历表,少了农场屠宰等环节,主要与交通、技术等区位因素的变化有关,该农场为混合农业,但以商品谷物为主。

参考答案 (1) D (2) A

3. 农作物的类型

利用区域比较重要的农作物进行命题。

例5 读图4,完成(1)、(2)题。

(1)我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图中标示的某种农作物与实际分布明显不符,该农作物是( )

A. 棉花 B. 黄麻 C. 茶叶 D. 甘蔗

(2) ①②③④四城市中,纺织工业比重较高的可能是( )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解析 茶叶分布于印度东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的低山丘陵区。

参考答案 (1) C (2) B

例6 读1978~2009年中国水稻生产重心演变轨迹示意图(图5),回答(1)、(2)题。

(1)我国水稻生产重心演变轨迹的特点是( )

A. 整体向西北移动

B. 1990年前改变了三次

C. 1990年后移动速度变快

D. 2000~2003年移动最大

(2) 我国水稻生产重心的演变轨迹表明( )

A. 新增面积集中在中部

B. 不同地区增产差异小

C. 地域范围不断缩小

D. 传统区产量比重下降

解析 该组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主要是读图,我国水稻生产重心总体向东北方向移动,1990年后移动速度变快(相同时间内移动距离大一些),移动距离最大的是2003~2006年,比较容易错的是选项B,图上看好象是移了三次,其实每年都在移(只是图中没有显示而已);水稻生产重心的移动实际上是指我国水稻总产量的区域变化,就是北方特别是东北总产量增幅大于南方传统水稻产区。

参考答案 (1) C (2) D

4. 区位因素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是高考的重头戏,要求根据提供的区域信息与特点展开全面或针对某一方面的静态或动态分析。

例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宁夏中卫市(甲地)为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种植基地。该地区硒砂瓜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硒、锌、钙、钾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砂瓜个大、瓤红、汁甜,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砂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压上一层砂砾,铺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

(1) 分析甲地种植硒砂瓜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甲地地表砂砾对当地西瓜生长的影响。

(3)分析甲地农民采用的薄膜覆盖技术对硒砂瓜生长过程的影响。

(4) 分析乙地区种植西瓜的劣势气候条件。

(5) 借鉴甲地的发展经验,简述乙地区改造西瓜种植气候条件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 第(1)题,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土壤和地形等方面。第(2)题,砂砾具有增温降温快、透水性好、减少水分蒸发等物理特性。第(3)题,从水分、热量等角度组织答案。第(4)题,乙地区为我国华北平原一部分,春季时,华北平原降水少,风沙灾害多;同时,乙地区昼夜温差较甲地区小,这些都影响了西瓜的生长。第(5)题,根据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参考答案(1)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强;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地处河谷地带,地势平坦等。(2)砂砾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砂砾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水分下渗,保持土壤水分。(3)覆盖薄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克服当地干旱气候条件对西瓜生长的不利影响;覆盖薄膜也可以减少土壤热量损失,提高地温,有利于西瓜快速生长。(4)乙地春季时降水少,风沙灾害多,昼夜温差较甲地区小等。(5)针对风沙灾害多,可以建设平原农田防护林;针对春季降水少,可以提高抗旱节水农业技术,如薄膜覆盖、耐旱品种培育、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

5. 类型特点比较

通过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比较进行相关分析判断。

例8 读下面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图7),完成(1)、(2)题。

(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地区为乳畜业

B. ②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

C. 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

D. 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地区种植业产值比①地区高

B. ①地区与③地区农产品出口值差不多

C. ②地区应大力发展畜牧业

D. ③地区应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解析 第(1)题,①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比重相当,农产品的商品率高,应为混合农业;②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可能为水稻种植业;③地区以牧业为主,产品的商品率较高,可能为大牧场放牧业。第(2)题,②地区种植业比重高,产值不一定比①地区高,不能扬短避长发展畜牧业;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该地区应通过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来提高土地的载畜量。

参考答案 (1) C (2) D

二、 农业地域类型复习策略

1. 弄清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及各地域类型的关系(如下图)

按投入状况、生产对象、产品用途可划分出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各类农业地域类型彼此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2. 掌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地域分布及特点

3. 熟悉农业地域类型的判别方法

4.农业区位因素的对比

中国茶文化的地域分布与资源类型 第4篇

1 国茶文化的地域分布

“千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可以说是对我国茶文化地域分布及茶文化资源类型和文化特点的真实写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所以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明显, 在不同气候的影响下, 不同产区所产出的茶叶类型往往也有差异。从全国范围来看, 我国茶区可以氛围江南茶区、江北茶区、西南茶区与华南茶区。了解国茶文化的地域分布, 是认知国茶文化资源类型和文化特点的重要前提。

1.1 江南茶区

从茶区范围看, 江南茶区涵盖的产地包含连江、梅江、大樟溪以北与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区域, 如江苏南部、湖北南部、浙江、湖南、江西、广西和广东的北部区域;从气候特点看, 低山与低丘是江南茶区主要的地形特征, 当然也包括一些诸如黄山、庐山、武夷山等海拔较高的茶区。由于江南茶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度适中, 春季降雨较多, 夏季与秋季常会产生干旱现象, 冬季在北方寒流影响下茶树易发生冻害。

1.2 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涵盖了秦岭淮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域, 以及沂河东部部分地域, 如山东东南部、河南南部、江苏北部、湖北北部等区域;从气候特点看, 降水较少及季节性降水不均是江北茶区明显的特点之一, 同时由于江北茶区是我国茶区分布最北部的区域, 所以年均气温较低, 年极端低温可达到-10℃到-15℃左右。由于这样江北茶区茶树的年生长周期较短, 新梢生长较慢, 且容易遭受冻害。

1.3 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主要包括红水河、盈江、南盘江北部、大巴山与米伦山南部、大渡河东部以及方斗山、巫山、神农架西部等地区, 如四川、贵州、重庆等茶区。作为茶叶的原产地和茶文化的起源地, 西南茶区是我国发展历史最为悠久的茶区;从地型、气候特点来看, 西南茶区大部分产茶地具有复杂的地形和较高的地势, 许多产茶地位于海拔较高的高远地区, 也有一些茶区处于盆地, 因此西南茶区产茶地不仅具有高原茶区的特征, 同时也有盆地茶区的特点, 这也让西南茶区土地呈多元化类型, 如贵州、四川的黄壤, 云南地区的赤红壤等。另外, 西南茶区具有多变的气候, 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平均日气温15-18℃, 较多的雾天气, 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1.4 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西接西南茶区、北临江南茶区, 是四大茶区中产茶历史最为悠久的茶区, 包括海南、广西南部、云南南部以及台湾等地域;从气候特点看, 华南茶区具有丰富的水热资源和森林资源, 平均气温19-22℃, 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 这种气候特征与茶叶适生条件十分契合, 因此, 华南茶区具有较高的茶叶产量和丰富的茶叶品种。然而, 由于华南茶区冬季降水量较低, 容易导致干旱。

2 国茶文化的资源类型与文化特点

2.1 江南茶区资源类型与文化特点

江南茶区的茶树品种以灌木型、小乔木型为主, 如政和大白茶、浙农12、龙井43、肉桂、福鼎大白茶等。茶类品种以花茶、黑茶、乌龙茶、绿茶、白茶为主, 如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安华黑茶、洞庭碧螺春、福鼎白茶。

赣茶文化是江南茶区茶文化的重要代表。由于江西省具有适宜茶叶生长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 因此江西茶叶自然品质优异, 特别是浙江、安徽与江西交界地段的婺源地区, 具有“绿茶金三角”的美誉。提到江西的茶文化, 许多对了解国人文化的人会想起《琵琶行》中的诗句:“商人重利轻别离, 前月浮梁买茶去。”从江西的茶馆文化看, “泊园老茶馆”是全国十大茶馆之一, 而在全国百家茶馆中, 江西茶馆占有六席, 这些茶馆在推动江南地区茶叶消费以及推动茶知识普及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江西的茶艺表演方面看, 赣南采茶舞独具特色, 其中矮子步的丑中见美、扇子花的千姿百态、单袖筒的独特风韵等, 都展现出了浓郁的客家文化色彩与地域文化特色, 并成为了江西民俗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农家茶》、《禅茶》、《文士茶》、《擂茶》等茶艺表演节目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因此加以推广对提升我国茶文化的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2.2 江北茶区资源类型与文化特点

受到江北茶区气候的影响, 具有明显抗旱性特点的灌木型茶树成为了江北茶区主要的茶树品种, 如黄山种、龙井系列、紫阳种等。茶类品种则以绿茶为主, 如雪青茶、信阳毛尖等。

从江北茶区茶文化所具有的特点来看, 江北茶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江北茶区茶文化会受到江南茶区茶文化与北京茶文化所带来的双重影响, 因此, 江北茶区的茶文化既有江南茶区茶文化所追求的精致美, 又具有北京茶文化所追求的贵族气质。江北茶区中的苏北地区, 是我国著名的名茶产区, 当地适宜的气候也十分有利于茶树的成长。苏北地区的饮茶也被称之为吃茶, 而“茶宴”是体现“吃茶”文化的最直接方式, 这种追求色、香、味、形、器俱佳的茶文化, 体现出了苏北地区饮茶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另外, 精致美是苏北地区茶文化所具有的重要特征, 苏北地区虽然属于江北地区, 但是它所具有的江南气质却十分浓郁, 如茶馆中的建筑风格、木雕饰品等, 都具有着古香古色的特征, 在这种氛围中, 受众更容易感受到茶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感和厚重感。北京茶文化对江北茶文化的影响使不容忽视的, 与其他身份的茶楼相比, 江北地区的茶楼更加的雍容华贵, 如灯笼、锣鼓、戏曲等元素与茶文化的结合, 让江北茶文化展现出了大气的特征。许多对喜欢茶的受众, 讲究其茶文化和茶艺都是如数家珍, 而在饮茶过程中, 不同地区的人能够从茶中品出不同地区的文化, 而不同的饮茶方式也彰显着不同的民风民俗。

2.3 西南茶区资源类型与文化特点

西南茶区不仅具有丰富的茶树品种, 同时还有较大规模的茶树种植, 灌木型、小乔木型、乔木型茶树品种都有分布, 如十里香、早白尖5号、南江大叶茶等。茶类品种则包括花茶、普洱茶、红茶、绿茶, 如方包茶、康砖、永川秀芽等。

从西南茶区茶文化所具有的特点来看, 西南地区是我国茶叶的原产地, 具有着悠久的种茶与茶文化发展历史, 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曾记载西南茶区四川等地的茶种植文化, 由此可见, 四川等地在茶种植方面的实践要早于江浙, 因此四川茶文化在西南茶区极具代表性。四川的茉莉花茶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 蒙顶黄芽、香山贡茶、广安松针等也极具盛名。四川茶文化蕴含着浓郁的平民色彩, 对生活和悠闲状态的享受成为了四川茶文化中重要的特征, 四川人饮茶不会太过重视环境以及茶叶本身的品质, 而是追求这些物化形态之外的精神生活, 无论是在树荫下还是在凉棚中, 都可以随意地摆上茶具品饮茶叶。另外, 四川地区的长嘴茶壶及与之相对应的倒茶技法极具特色, 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多元化的样式和不同的门派, 这同样是四川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宝贵的财富之一。四川地区的茶馆兼具休闲功能与社交功能, 如表演独具特色的长嘴茶壶倒茶, 以及四川扬琴、金钱板、评书等活动, 饮茶过程中可欣赏这些蕴含着丰富地域文化色彩的茶艺节目。

2.4 华南茶区资源类型与文化特点

华南茶区有着十分丰富的茶树品种, 灌木型中叶与小叶、小乔木型中叶与小叶、乔木型大叶等都有分布, 如英红9号、凤凰水仙、铁观音、海南大叶种等。茶类品种也具多元化的特点, 包括花茶、乌龙茶、绿茶、红茶、黑茶等, 如冻顶乌龙、高山乌龙、铁观音、六堡茶等。

提到华南茶区的茶文化, 就不得不说起潮汕地区的“功夫茶”。潮汕地区的茶文化名扬海外, “功夫茶”在选茶标准、茶具使用、泡茶技艺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山泉水、榄核炭火等缺一不可, 也正因为如此, 潮汕功夫茶才能够体现出醇正的味道。在选取茶叶中, 铁观音等乌龙茶为最好的选择, 茶具十分精美, 饮茶过程中不仅需要茶罐、孟臣罐, 还需要精致玲珑的茶杯和茶叶罐等。在泡茶技艺方面, 潮汕“功夫茶”具有独特的套路, 可以总结为“高冲低筛, 淋盖刮沫, 关公巡城, 韩信点兵。”这种泡茶方式下所冲泡出的茶叶, 具有琥珀色的茶汤与隽永的茶香。

3 结语

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风民俗, 这些地域文化与民风民俗的独特性, 让各个地区的茶文化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面对这些不同的茶文化, 我们应当欣赏、继承与保留, 在尊重差异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我国茶文化的繁荣, 以确保我国茶文化能够得以发扬与流传, 并在扩大国内外影响力上成为开展国内外交流活动的重要载体。

摘要:我国茶文化根植于农耕文明, 并受到了包括儒释道等思想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从不同的地区来看, 茶文化与地域文化也实现了良好的结合, 这让不同地区的茶文化类型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本文在对我国国茶文化的地域分布作出论述的基础上, 对我国国茶文化的资源类型与文化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国茶文化,地域分布,资源类型,文化特点

参考文献

[1]龚永新, 黄研亮, 张耀武.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农业考古, 2015, 02:12-16.

[2]李萍.中国文化传统与茶道四境说[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5:94-98.

[3]王建萍.浅析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的差异[J].科技视界, 2014, 30:173+356.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第5篇

课题: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设计人:审核人:

问题导读——评价单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明确农业地域类型概念,理解农业地域形成的深层原因及其发展变化。

3.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影响本地区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及所属农业地域类型的方法。

1、何为农业?按生产对象可分那些生产部门?

2、农业三大区位因素是什么?各因素主要有哪几方面?

3、你是怎么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

注意: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并在区域之间开展商品交 换的结果

4、农业生产有何特点,布局原则?

5、何为自给农业?何为集约农业?与其相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

6、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各自有哪些特点?

知识树构建: 【课标要求】:

地域类型 第6篇

关键词:物流业,生成规律,地域类型,政策建议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利用物流生成规律评价指标, 对河南省各市货物生成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进而划分不同的货物生成地域类型与货运强度地域类型, 对河南省各市物流联系模式进行分析, 从而为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和承接物流产业转移策略提供参考。

1 物流生成规律评价指标

物流生成规律评价指标中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是评价区域物流的最基本指标。物流生成密度和物流强度则是在前面两个指标的基础上,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进行评价得出的相对性指标。物流联系的生成规律反映区域物流的基本特征, 同时也是反映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1]。

1.1 生成量

指运输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发放货物的数量、运距等, 包括货运量、货物周转量。

1.2 货物生成密度

货物生成密度是指以单位社会经济指标为基准求得的货运生成量, 货物生成密度 (吨/万元) 为货运量与区域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值。

其变化趋势是先升后降, 即工业化初期上升, 随后下降。计算公式如下所示[2]:

货物生成密度=货运量/区域国民生产总值

1.3 货运强度

货运强度 (吨·公里/万元) 是指货物周转量与区域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值, 反映经济发展对运输需求的强弱, 其基本规律是先升后降。计算公式如下所示[2]:

货运强度=货物周转量/区域国民生产总值

2 货物运输联系生成规律

2.1 货运生成量

2.1.1 货运量。河南省高速公路里程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公路运输在河南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统计资料, 2001 年以来, 河南省货运量一直保持着较快增长速度, 2013 年河南省的货运量是2001 年的5.28 倍。与此同时, 公路货运量占全部货运量的比重从2001 年的82.2%增长到93%, 呈持续上升态势, 如图1 所示。

从图1 可以看出, 铁路、水运货运量增长幅度很小, 且在整个运量中所占比重很低;而公路货运量和客运总量的曲线走势非常一致, 这说明公路货运优势突出, 在几种运输方式中占据主要地位。

2.1.2 货物周转量

作为工业大省与农业大省, 河南省货物周转量增长迅速。从2001 年到2013 年, 货物周转量增长了6.58倍。与货运量相似, 公路货物周转量也占据优势地位。 2001 年占公路货物周转量占总周转量比例为23.9%, 到2013 年已占合部货物周转量的74.4%, 增幅巨大。

2.2 货物生成密度

根据相关公式, 利用历年河南省统计年鉴[3]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计算, 得出河南省各地市2001—2013 年公路货运生成密度。其中2001 年, 2007 年, 2013 年统计结果如图3 所示。

从河南整体情况来看, 2001—2013 年公路货运密度呈抛物线的形式展现。2001 年货运生成密度为9.7吨/万元, 2007 年为9.2 吨/万元, 2013 年为8.8 吨/万元。以2007 年为界限呈抛物线的形式, 2007 年以前货运密度逐渐下降, 2007 年以后货运密度逐渐上升, 说明随着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物流运输需求逐渐增多。

从纵向来看, 各地市货运生成密度基本呈下降趋势, 货运生成密度越小, 各市的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和人均GDP越大。从横向来看 (表1) , 2001-2007 年间, 郑州市和许昌市的货运生成密度在统计的年份中一直位于前2 位, 其中2001 年分别是6.40, 5.52 吨/万元;2007 年分别是3.39, 3.17 吨/万元。紧接着的是洛阳市和濮阳市。2007 年, 三门峡和济源市一直位于后3位。而在2010 年和2013 年中三门峡和济源市由后3 位上升到了前3 位, 货运生成密度仅次于郑州市。

2.3 货运强度

根据相关公式, 利用历年河南省统计年鉴[3]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计算, 得出河南省各地市2001-2013 年公路货运强度。其中2001 年, 2007 年, 2013 年统计结果如图4 所示。

总体看来河南省公路货运强度增长迅速。2001 年全省公路货运强度是679.2 吨·公里/万元, 2013 年上升到2 395.5 吨·公里/万元。12 年来增长了近4 倍, 说明了居民对货物运输的需求程度在逐年上升。

从表1 可以看出, 2001-2007 年河南省各地市公路运输货运强度处在前2 位的仍是郑州市和许昌市。2001 年郑州市和许昌市的货运强度分别是466.11, 535.56 吨·公里/万元;2007 年货运强度分别是248.80, 287.58 吨·公里/万元。其次是鹤壁市、南阳市和平顶山。后几位的有济源市、焦作市、新乡市等。但2010 年和2013 年间, 三门峡和漯河市货运强度上升到全省前三位, 仅次于郑州市。

3 货物生成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分析

3.1 货运指标位次与人均GDP位次分析

为了说明河南省各地市货运生成密度、货运强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用位次比较法进一步分析。

表2所列位次是5个年度的累计结果, 一定程度上能反映12年来货运生成指标和经济指标的关系, 从中看到郑州市, 漯河市, 濮阳市位于前几位, 说明这几个地区的经济和公路货运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处在循环发展状态。相反, 驻马店、安阳市的两个指标都在相对靠后的位置, 说明两市的经济发展和公路货运水平都需加大力度, 协调发展。

从表2 所列的位差, 做进一步分析:位差≤3 的地市有9 个, 位差4~8 的有7 个, 位差9~14 的有2 个, 说明河南省各市总体上公路货运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 但也存在不协调的情况。

3.2 货物生成地域类型分析

以人均国民收入与货物生成密度两个指标作为X轴和Y铀, 以平均值为基准可将各城市划分为四种类型:第Ⅰ种类型:高产值高密度;第Ⅱ种类型:低产值高密度;第Ⅲ种类型:低产值低密度;第Ⅳ种类型:高产值低密度。

全省18 个城市货物生成地域类型如表3 所示。

3.3 货运强度地域类型分析

以人均国民收入与货运强度两个指标作为X轴和Y铀, 以平均值为基准可将各城市划分为四种类型:第Ⅰ种类型:高产值高强度;第Ⅱ种类型:低产值高强度;第Ⅲ种类型:低产值低强度;第Ⅳ种类型:高产值低强度。

全省18个城市货运强度地域类型如表4所示。

4结论与建议

按照货物生成密度的一般规律是随经济水平提高而下降, 呈指数函数关系;而货运强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例函数关系, 经济水平高的地域货运强度低, 经济水平低的地域货运强度高。但是, 从整体上看河南省各城市的地域类型不完全符合这一特征, 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河南省各地市产业结构不同, 有的城市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 如平顶山、安阳、鹤壁、济源等城市, 其对物流的需求比较高;而有的城市产业结构则以轻工业为主或者工业相对不发达, 如开封、信阳、周口等城市。因此, 河南省在制定物流业发展政策和承接物流产业转移策略时, 应考虑到各地产业的差异, 有针对性制定物流发展规划, 对物流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布局。

参考文献

[1]张文尝, 金凤君, 荣朝和.空间运输联系——理论研究·实证分析·预测方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2.

[2]张文尝, 金凤君, 唐秀芳.空间运输联系的生成与增长规律研究[J].地理学报, 1994 (5) :440-448.

地域类型 第7篇

农业区位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 农业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 充分合理利用农业土地。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一般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从自然因素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分析。农业生产是依靠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对自然条件有明显的依赖性, 因而进行农业生产时, 必须因地制宜, 选准动物、植物类型, 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自然条件。农业区位的选择, 首先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 从当地气候 (光照、降水、热量、昼夜温差) 、土地 (地形+土壤) 、水源等因素入手, 逐个分析, 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 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表1是主要气候类型与主要农林畜产品分布的关系。

其次, 从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工业基础、生产历史等。不同农业类型对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要求不同。如园艺业、乳畜业由于产品容易腐烂变质, 因而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 对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 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 (如图1) 。在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的基础上, 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活跃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如, 乳牛、花卉等对交通运输的要求高, 应接近城市或沿交通干线分布。一般来说, 地域空间越小, 农业生产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明显。

再次, 从土地价格、农业生产成本、不同农业的单位产值和农产品的特性等因素考虑。地价的高低和单位面积的产值、需水量以及产品运输的迫切性对小范围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影响明显。例如, 距离城市远近不同, 其地价也就有很大差异, 因此, 要依据农业生产的收益选择合适的农业类型。一般来说, 距离城市越近, 地价越高, 应选择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生产类型, 或不宜长距离运输的农产品, 如乳、肉、禽、蛋、花、果、菜等。

二、怎样区分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限制性因素和主要因素

1. 主导区位因素

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也就是说, 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 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包括以下几类。 (1) 气候特殊区域 (指气温和降水特殊) , 气候是主导因素。如我国东北的甜菜种植;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农业生产结构中畜牧业的比重大于种植业, 其原因主要是气候条件 (气候干旱不适合种植业发展) 。 (2) 某一因素的出现, 打破了影响当地农业区位选择的限制性因素, 成为主导因素。如我国北方种植亚热带蔬菜, 是科技打破了热量这一限制性因素而成为主导因素。 (3) 农产品不易运输的农业, 需靠近消费市场, 市场成为其主导因素。如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侧重于发展畜牧业和园艺业, 其原因是市场需要。 (4) 远离主要消费市场布局的农业区域, 其主导因素是交通运输条件和保鲜技术。如荷兰的鲜花装点世界许多城市;阿根廷向欧洲出口牛肉。 (5) 其他情况。如印度尼西亚的农业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粮食不能自给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 (地势低洼) , 因此地形是它的主导因素。

2. 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 如果某一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 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 这个缺乏条件就成为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条件 (限制性条件) 得到满足, 该因素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而不是限制性因素。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条件优越, 但缺少水, 因此水就成为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而塔里木盆地、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有冰雪融水或河水灌溉, 当地水源就成为主导因素。

3. 主要区位因素

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 要求分析主要因素, 即要求完整列出某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如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

三、怎样判断农业地域类型

自然条件、交通运输、科技水平、有关政策等因素, 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般条件, 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每个地区除满足区内的需要之外, 还能够向区外提供比较多的商品性农产品。因此, 各地区农业的商品化生产, 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如表2所示。

判断一个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 关键是要看该区域的生产对象和生产目的, 要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各种农业地域类型判断依据如表3所示。

四、怎样构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答题模式

在平时的练习中, 经常发现学生对诸如“ (1) 某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 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如何? (3) 某地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目的及条件; (4) 某一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等问题缺乏答题思路, 答案表述混乱, 答不到点子上。其实, 问题都涉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且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大, 而教材缺乏这方面的案例, 故学生无从下手。

要回答这些问题, 首先要搞清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 (1) 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整体性、高效性、平衡性、循环性; (2) 农业技术可持续发展——作物轮作法、残茬覆盖少免耕法等既保持了水土又能增加肥力; (3) 经济可持续发展——农牧结合 (有机肥) , 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 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等。其次是明确解题思路。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要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原理来指导答题思路, 当然在回答问题时要结合已知材料进行具体做答。第三是要关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个热点问题, 要了解“决不放松粮食生产, 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第四是任何区域农业的发展都必须遵循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 发挥区域优势, 提高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对某一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农业发展的历史进行透彻的了解, 了解某一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答。

五、怎样把握农业的高考命题方向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是高考的主要考点之一, 近年来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如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卷第5、6题, 第36题第 (3) 问, 第37题第 (2) 问;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37题第 (1) (2) (3) 问;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卷第36题第 (2) (3) 问;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3、4、5题;2011年高考山东卷第2题, 第26题第 (4) 问;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第5题等。从最近几年的考题分析可知,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2) 分析判断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区位优势或限制因素; (3) 分析某区域的合理农业发展类型, 或某农业类型的合理布局; (4) 分析某一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条件; (5) 分析某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

地域类型 第8篇

随着国外建筑空间形态理论的广泛传入, 我国开始对复合界面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 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 比如形态的构成、经验的归纳等。但是更多的研究是放在空间的物质构成方面, 在建筑的空间形态方面不免缺乏深度。

从形态和空间意象的角度来观察建筑空间形态, 注重与自然的结合和建筑内部和外部的相对整体性就是西方当代的建筑类型学理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全球化和地域性话题, 在这种背景下, 笔者选择该论题, 主要是通过研究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方法, 对建筑复合界面的形态影响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再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建筑界的一些实际情况, 以期在这些研究中得到一些好的启示。

1 复合界面定义

复合界面不只是一层表皮, 它是各种界面有机的复合起来形成的, 因为它可以整合界面和空间之间的关系, 使两者之间达到融合。它是一种层次, 能实现建筑和城市之间的过渡, 不仅与自然融为一体, 也是人的活动范围的复合性分界空间。空间和界面的特性在其身上都有体现, 还包括三种要素, 分别是围护实体、空间、人文活动。空间性、生态性、场所性是它的本质属性。

(1) 空间的互动性、过渡性、开放性、连续性组成了空间性。它之所以能够让建筑内外空间实现有层次的过渡, 把建筑界面和城市有机的联系起来, 就是因为它是一个能实现转化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作用的空间, 同时也能够和城市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让环境更美观, 让人的行为得以连续。

(2) 复合界面能够调节建筑内部的微气候, 就好像生物的细胞膜或表皮腔体一样, 因为现在由于界面的构成形式的增多, 建筑表皮开始由单一向复合型转变, 会形成一层“腔体式”的保护空间。

(3) 场所性是接近城市开放空间的人性场所, 即复合界面强调的空间“归属感”与“认同感”。

2 类型学定义

类型学探索“变”与“不变”之间的内在联系, 追求建筑的内在本质, 它是新理性主义的一项重要理论。美国建筑理论家、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彼得·罗厄提出, 类型学的应用可以被分成三个子类, 分别是组织性类型 (organizational type) 、作为模式的建筑类型 (building types as models) 和元素类型 (elements types) 。应用这些类型的时候要考虑实际的空间和情况, 且要符合建筑师的意图。

3 转换定义

转换是结构的基本属性和构成方法之一。在同一类型内的形式变换是它最常被应用的方式。它也被称为“基本转换”或者“类型转换”, 因为这种变换只是在变换结构的不同组合, 并不改变深层结构。如果能好好的利用这种转换, 也许比建立一个全新的形式更加的有实用性, 因为它可以把现有的和原有的形式整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不一样的效果。把类型和具体的场景结合起来并且还原成形式的过程就是类型转换, 这是一个类推设计的过程。G.C.Argan曾经说过:“如果, 类型是减变过程的最终产品, 其结果不能仅仅视为一个模式, 而必须当作一个具有某种原型的内部结构。这种内部结构不仅包含所引出的全部形态表现, 而且还包括从中导出的未来的形制。”运用此方式生成的建筑不仅可以保持视觉的连贯性, 也能够取得情感上的一致。但因为每个建筑师的风格和思想不同, 所以, 即使他们选择的是同一个具体建筑, 他们的类型转化的手法也可能会不同。

4 类型学与复合界面的关联

理解建筑对象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类型, 理解了类型问题, 也就理解了建筑本质。理性与知觉的统一形成了类型学的创作, 但是作为元素类型中的一种设计的复合界面需要注重和考虑的部分有很多, 比如整体和部分的融合、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的把握等。所以, 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的紧密, 类型学能够为复合界面的设计提供很必要的理论依据, 因为它只要找到复合界面的原型, 就能借助简单、自然的几何形体的无限变化为复合界面的设计提供支持。所以, 复合界面形式设计的一个工作难点就是寻找建筑原型, 而考验建筑师类型学设计技巧和才情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如何更好的在复合界面中表达原型。

地域主义建筑师路易斯·康、马里奥·博塔、查尔斯·柯里亚的作品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5 地域主义建筑师作品解读

5.1 路易斯·康与马里奥·博塔的作品解读

马里奥·博塔与路易斯·康的师承关系决定了两位建筑大师在对建筑的具体处理上有很多的类似性。

路易斯·康抛弃了追求玻璃盒子的潮流, 走向历史感和宗教感的建筑, 其中的某些历史风格的元素可以和后来的“新现代”或“后现代”建筑师相比较。这些元素被赋予强烈的形式感以及精神含义。他的作品通过对古典建筑的抽象、淡化, 以及对古典细部的思考, 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因素。古罗马时代的建筑类型是在他的作品中被最常选用的基本形体, 注重秩序和形体的组合。但也有地方元素的体现, 如在材料的选择和细部处理上 (图1、2) 。所以在它的作品里既有古典美, 也有现代感;既有地方工匠高超的技艺, 也有“帝国建筑师”的风度。

博塔作品的特点是空间组织很清晰、几何秩序很简洁, 这些特点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构成手法的现代表达, 这种手法正好印证了柯布和康的影响。博塔住宅的平面、剖面设计, 像帕拉地奥的一样, 是一种根据具体设计条件的变化, 将一种建筑类型的设计拓扑变换为具有不同集合秩序的形式的过程。在它看来, 建筑和自然一定不能完全的和谐共存, 如果硬要让自然和建筑融合, 只会让双方都受到损伤。从博塔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 它的设计方法是一种重造复制活动和秩序的重组, 并且还有一系列结构模式的拓扑变换, 绝不仅仅是对自然现实的简单模仿。其实他们在空间结构模式上的关系是一样的, 只是在形式上的表达与过去完全不同。虽然他的建筑没有古典主义的许多元素, 但仍具有基本几何形及其在环境中伸展的构成之美。

5.2 查尔斯·柯里亚作品解读

柯里亚曾经说过:在理解和接受过去的同时, 我们也不要忘记现代人既存的现状, 以及他们为争取美好未来的斗争。只有颓废的建筑才是沉溺于向后看。建筑以其最大的生命力, 成为推动变化的力量。柯里亚在很多的建筑里都表达了建筑深层结构元素, 比如圣雄甘地纪念馆、低收入住宅、为小贩设计的人行道、巴格尔果镇等, 柯里亚曾经这样描述过它的创作状态“建筑是不会在真空中冒出来的, 它是我们对生命信仰 (含蓄的或是直率的) 所进行的无法自抑的表达”, 这是他对印度人文精神的吐纳, 早已超越了视觉的层面。

柯里亚提出了转化 (transfer) 与转变 (transform) 两种完全不同的创作方法, 两者的区分方法很简单。转化是肤浅而脆弱的, 因为它直接借用了符号或者原有的形式;但是转换的方法正好相反, 它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时期不同, 前者有意创造新的词汇, 而后者青睐颠倒、重组原有的词汇, 使之发生变化。因为他的操作不涉及其最根本的层次, 一直都只是在建筑的表层结构进行。系统对这一点做了很好的解释:一个系统只有开放的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加入新的元素才是保持建筑系统发展的关键。在柯里亚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出, 虽然有的原型是一样的, 但是在类型转化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周围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比如柯里亚就诠释过在不同环境下“漫游路径”这个原型的不同, 在村庄住宅中, 随着一天中不同时段与所从事活动不同而在房间间变换行走的行为模式是它的“漫游路径”。但在柯里亚的国家工艺品博物馆中, 它是行进的参观线路, 满足人们行进中观赏的便利是它的设计基本点。借鉴了印度古老的街道形制, 顺着曲折的路线, 走过乡村苑、寺庙苑和宫廷苑, 最后到圆形剧场。其中, “漫游的路径”的主角是不同的标高平台, 且注重它在三维空间中的变化。而在印度巴哈汶艺术中心, 我们看见“漫游的路径”又呈现出一种状态———叙事交替的漫步布局, 在一条纵向轴线上, 布置了入口、庭院、踏步及高低错落的功能建筑组合。就是因为这样, 柯里亚的建筑才能这么的多元化。

6 小结

转换是结构的基本属性和构成方法之一。艺术家接受了先验的类型学还原, 才能从原有的形式中解脱出来, 并假设过去是一个不能再继续发展的事实, 使它中性化。在同一类型内的形式变换是转换的最常见的方式, 这种变换并不改变深层结构。如果能好好的利用这种转换, 也许比建立一个全新的形式更加的有实用性, 因为它可以把现有的和原有的形式整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不一样的效果。在复合界面的类型还原过程中, 设计者必须先认真的观察和了解周围人的生活, 注意他们对界面的理解和态度, 借鉴他们的经验, 在实际的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经验。结合这些场所的经验和各种类型的经验, 这种叠合就形成了我们复合界面多姿多彩的形态之源。

摘要:从建筑类型学的视角解读复合界面, 并结合地域主义建筑师的作品说明复合界面中如何体现原型性要素。

关键词:复合界面,类型学,转换,地域主义

参考文献

[1]查尔斯·柯里亚.转变与转化[J].世界建筑, 1900.

[2]汪芳, 查尔斯·柯里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3]贺勇.“界面的消解”——建筑创作中的一种手法初探[J].建筑学报, 2003.

[4]魏春雨.建筑类型学研究[J].华中建筑, 1990 (2) :89.

[5]Mario Botta:Interview with Mario Botta.Japan:GA document.1983.

[6]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对当代西方建筑形态的类型学思考与解析[D].天津大学, 200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地域类型】相关文章:

地域资源05-11

东北地域05-13

地域色彩05-29

地域风格06-12

现代地域建筑05-09

内蒙古地域05-19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06-11

景观地域性06-14

地域文化论文提纲09-28

地域管辖论文提纲10-10

上一篇:复合心血管疾病下一篇:可燃气体检测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