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室范文

2024-05-13

大学教室范文(精选12篇)

大学教室 第1篇

1 系统需求分析

通过分析和研究, 提出排课系统所具备的主要功能。

1) 排课系统资源的设置与维护: (1) 基本的院系、专业设置管理与维护, 包括系类、系部、专业设置情况。 (2) 课程任务的设置与维护, 课程包含课程号、课程名和该课程所属的开课院系。 (3) 教师资源的管理与维护, 包含教师身份证、教师名、教师所属院系。 (4) 场地资源的管理与维护, 包括教室所在教学楼、教室编号、教室容量、教室的类型和约束, 如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等, 以及教室只限在白天使用。 (5) 班级信息设置与维护, 包含班级编号、班级人数等基本信息。

2) 教学进程设置:教学进程表是用来反映本学期每个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试等的教学进度安排。

3) 教学任务的设置与维护:将课程任务书下放到各系部后, 各系部根据教师情况填报教学任务书。教学任务书反映本学期教学任务的基本情况, 包括任课教师、课程名称、授课班级、课程进度, 以及教学任务的一些约束等, 如是否需要多媒体教室是否要指定上课时间、是否需要单元课等等。

4) 查询、统计功能:排课结束后, 要能够查询各种课程表, 包括班级课程表、教师课程表、教室课程表的查询以及对使用情况的统计。

5) 输出、打印功能根据需要能够打印各种课程表。

6) 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功能将相关数据备份, 恢复误删除数据等。

尽量做到排课效率高、课程表分布合理、教师课程安排科学、排课运行速度快。另外, 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界面美观、具有能兼顾本、专科多层次教学的特点。

2 遵循的相关规则

为使排课结果更加合理, 排课过程应遵循如下一些规则:

1) 一个教室不能同时被两个以上 (含两个) 的班级使用 (合班上课除外) ;

2) 一个教师不能同时给两个以上 (含两个) 的班级上课 (合班上课除外) ;

3) 一个班级不能同时上两门课;

4) 一个班级同一课程一天内上课不超过3学时;

5) 一周内教师任课学时应尽量小于18学时, 否则不利于教学效果;

6) 一周内班级上课学时应尽量小于24学时, 否则不利于学生学习;

7) 一周内超过4学时的课程应尽量隔天安排;

8) 体育课不排在上午1、2节;

9) 应尽量保证优先级高的课程安排在上午。

3 建立数据库

教师、课程、班级、场地、时间、院系是影响排课系统设计的几个最基本的因素。处理好上述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是设计数据库的关键, 同时也是排课系统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依据转化规则将所得到的数据模型进行优化, 最后可得如下关系模型 (关系的码用下划线表示) :

院系 (编号, 名称)

教师 (编号, 姓名, 所在院系)

班级 (编号, 班级名称, 人数, 所在院系)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优先级, 课程类型, 所需场地类型, 开课单位)

场地 (编号, 场地类型, 座位数)

时间 (编号, 时间段, 可否上课)

教师任课 (教师编号, 课程编号)

班级开课 (班级编号,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 周学时, 课程周数)

上课 (班级编号, 课程编号, 教师编号, 场地编号, 时间编号, 合上编号, S11, ……, S74)

其中, S11, ……, S74分别代表从周一上午12节课至周日晚上78节课的时间段。第一位数字表示星期 (周一到周日) ;第二位数字表示一天中四节课 (12, 34, 56, 78节) 中某一节。

4 系统实现

4.1 设计思路

首先, 解决班级、课程与教师之间的多对多关系, 例如当出现多个班级上同一门课而该课程由多个教师任教时, 课程是否合上, 由那几个班级合上、那位教师任教的问题。解决上述关系后, 应满足可手动调整的要求。然后, 取出全部班级, 求出班级所上课程的优先级总和, 按优先级高低排定班级顺序, 按此顺序且遵照排课规则为每一个班级的每一门课程安排上课时间与地点。

4.2 课程安排算法实现

首先, 要进行预排课处理。预排课处理的目的是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1) 班级与课程之间的多对多关系, 即合班上课的问题; (2) 课程与教师之间的多对多关系, 即为每门课程安排任课教师。

在预排课处理完成后, 以班级作为外部大循环、以课程作为内部小循环进行正式的排课处理, 即先取一个班级, 为该班级所上课程按优先级由高到低排定顺序, 再按优先级由高到低取一门课程, 为该课程安排时间与场地, 依此类推, 直到全部班级的全部课程排完。排课处理的目的是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1) 课程与时间、场地之间的一对一关系; (2) 班级与时间、场地之间的一对一关系; (3) 教师与时间、场地之间的一对一关系。

4.3 网络查询功能实现

安装PersonalWebServer, 打开个人web管理器建立个人网站 (虚拟目录) 。使用VisualInterDev 6.0设计界面并进行查询功能的编辑。

5 结束语

以上对排课问题的探究, 以把约束条件进行优先级分类为基础, 借助于人们自然思维的习惯, 把排课问题简单化, 该系统已在实际问题中得到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系统以VisualBasic 6.0作为开发工具, 具有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以及运行稳定高效等特点。

摘要:通过对当前大学教室排课现状的分析, 本文提出并实现了教室课程安排系统的程序设计方法, 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关键词:教室课程安排系统,数据库,课程安排算法

参考文献

[1]韩承双, 张春梅, 王开友.自动排课系统迭代算法设计与实现[J].合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15 (3) :52-56.

大学教室贴的名言 第2篇

2. 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3.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4. 当世界给草籽重压时,它总会用自己的方法破土而出。

5. 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6. 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7. 人不怕走在黑夜里,就怕心中没有阳光。

8. 幸运之神的降临,往往只是因为你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

9.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大学教室 第3篇

【摘要】通过对大一新生部分班级自习教室的实地调查,运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以调查问卷和找部分同学询问和交流等手段为主,更具体更全面的了解了当前大一新生部分班级自习教室的学习环境现状,也发现了一些其所存在的問题,并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针对学校和个人在自习教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改善措施与部分对策,希望以此来改善大一新生的自习教室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大学生 自习教室 学习环境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重中之重的教育环境又正在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呢?大学生进行学习的场所基本都在室内,不同的学习环境有着不同的舒适度,然而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会给学生的学习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较差的学习环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心情,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情无疑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有了好的环境,学习的效率将会大大提升。

二、环境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此环境内身心健康,通过对大一新生部分班级自习教室的实地调查,运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以调查问卷和找部分同学询问和交流等手段为主,了解到了环境影响学习效率的以下几个方面和所占比例:1.效率下降(15%)2.情绪压抑(10%)3.记忆力下降(4%)4.发困(6%)5.烦躁(18%)6.头痛(3%)7.热感(9%)8.没影响(35%)。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的同学认为环境对学习效率是有影响的,且在不同的方面造成影响,比如闷热的环境很容易使学生心里感到烦躁,通风不好的环境易造成学生的发困、头痛等情况。当然,影响也不是绝对的,但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对于环境的感觉影响不大。

三、自习教室的环境情况分析

通过对大一新生部分班级自习教室的实地调查,运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以调查问卷和找部分同学询问和交流等手段为主,了解到了自习教室以下三方面的有关情况:1.空气质量2.热感觉3.湿度感。(1)关于空气质量方面,其中认为自习教室空气质量还不错的人数占25%,认为较闷的人数占55%,剩余20%的同学对空气质量没有任何意见。可见由于学生人数较多,空间较小,造成空间人口较密集,造成空气不流通,从而使人感觉空气质量较差,使大部分同学感到较闷,造成学习效率下降。(2)关于热感觉方面,其中认为稍热的人数占8%,认为较舒适的人数占92%,没有人认为稍冷。可见,由于人多,从而造成整体温度稍高,但是在同学可接受的范围内,不可接受的同学只占少数,说明自习教室的温度方面还比较令同学满意。(3)关于湿度感方面,认为有点湿的人数占25%,认为一般可以接受的人数占25%,没有任何意见的人数占50%。可见,湿度环境方面也还不错,能令大多数同学满意。总体来看,自习教室最需要改善的是空气质量,温度方面最令同学满意,湿度方面还可以,多撒些水应该能再加湿一下空气,使空气的

新鲜度提高。(4)另外个别班级自习教室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伴随着夏日的来临,开窗通风降低室内温度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可是教室的窗户上并没有安装纱窗,这就使得在开窗通风的同时会飞入大量的飞虫,尤其是蚊子令同学们特别烦恼,夜晚的灯光更会吸引大量的飞虫“入侵”,给同学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

四、改善建议与措施

1.及时为没有窗纱的教室的窗户上安装纱窗,从而有效的防止在通风的同时造成飞虫大量进入教室。

2.在教室内适当泼洒弱碱水。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碱水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无毒害的碳酸钠和水。从而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提升空气质量。但多数人认为也许实践起来效果可能不是那么明显。

3.绿色植物一直被大多数人们放入卧室来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实际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出同学们对给教室增添一些植物的方案表示满意,植物不仅仅可以净化空气,还有缓解视疲劳,改善心情的作用,从而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环境舒适度。

【参考文献】

[1]杨晓敏.高校教室环境品质实测与评价[D].衡阳:南华大学,2013

[2]王菲菲.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研究[R].百度文库

天津外国语大学教室管理方法 第4篇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资的提高, 高校的规模得以不断扩大, 高校内的各种教室数量和种类得以迅猛的增加。高校教室由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机房、专业实验室等多种类的教室构成, 不同的教室有着不同的教学作用, 对不同类型的教室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高校如何在平日教学活动中对不同类型的教室进行高效的管理, 是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普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天津外国语大学是一所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开放型的高等院校, 是全国八所独立设置的高等外语院校之一, 学校拥有各种教室共计三百间左右。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教室管理方法, 是通过教务处和电教中心两部门共同进行调度, 物业公司进行教室具体使用管理, 如:开门、开设备柜、锁门等, 电教中心进行教室内设备使用的一种管理方式。

教务处和电教中心审批教室分工明确, 教务处对课程类和考试类使用教室 (所有类型教室) 和所有时间段内普通教室 (没有多媒体的教室) 进行审批;电教中心对活动类 (讲座、会议、学生活动等) 和非教学时间段 (中午、周末、假期) 多媒体、报告厅、语音室、机房进行审批。

二者均通过特定的教学软件---正方教学管理系统来实现。由于教务处和电教中心均是在次同一平台软件上进行操作, 故二者可以进行及时的沟通且避免教室使用冲突。

正方教学管理系统设定了不同的权限, 教务处和电教中心拥有的是管理权限, 学校各学院和部门拥有的是申请权限。教务处和电教中心可以对教室直接进行调度、安排, 各学院也可以通过系统自行进行申请, 由教务处或电教中心进行审批。各使用教室单位根据活动的类型和时间相应到教务处或电教中心, 领取审批后打印的使用教室单, 然后交给专业物业管理人员。由物业管理人员根据开具的教室使用审批单, 严格按照单上批示的时间、设备使用情况对教室进行管理 (开门、开设备、关门) 。

教务处和电教中心使用的教学软件的管理的使用步骤分为以下几步:

1、点击软件, 输入用户名, 密码。

2、进入系统, 点击智能排课下的教学场地调度。

3、下一步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 如果是现场申请的话, 输入使用日期、使用节次。

然后点击所需要教室所属校区, 类型 (多媒体、普通教室、语音室、报告厅等) , 即可出现在此时间段内符合条件的所有可使用教室。填写完使用内容, 选定教室后, 次教室即为系统中已借用教室。

选定所需某一间或多间教室后, 次教室便为已借用教室。此时间段内, 其他用户申请时不会显示已选定教室, 其他用户便不能借用此教室, 因此不会发生冲突。

第二种, 各学院在系统上进行自行申请, 将日期、时间、教师号都已填写完整, 电教中心可以通过此系统的“根据预约借用”功能来对其进行审批, 如审批通过, 此审批教室即为系统中已借用教室。

4、选定借用教室以后, 通过系统可以打印教室使用单, 审批单位在单上盖章。各申请单位核对无误后, 将教室使用单送往物业公司。物业根据单上时间、是否使用设备进行对教室的具体管理。

运用此方法管理教室使用, 各部门可以各职其责, 高效的完成教室安排工作, 但是运用次软件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第一、系统不能对中午时间段进行管理。只能通过手动登记方式来予以补充。

第二、不能连续对多天使用同一教室情况进行一次处理, 只能多次审批, 略显繁琐。

天津外国语大学教务处, 电教中心和物业管理公司每月进行一次例会, 对教室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的沟通, 对细节和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 如:教室设备耗损情况、重要会议教室调配情况、任课教室授课教室使用所遇问题等。通过交流沟通, 保障了教室使用的高效运行, 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教学环境。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投资的提高, 高校的规模得以不断扩大, 高校内的各种教室数量和种类得以迅猛的增加。高校教室由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机房、专业实验室等多种类的教室构成, 不同的教室有着不同的教学作用。高校如何在平日教学活动中对不同类型的教室进行高效的管理, 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天津外国语大学作为迅速发展的一个外语类高校, 在教室管理上应用了自身独特的一套管理方法。运用此方法, 学校的教室得以高效的运行, 因而有力的满足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需求。

关键词:天津外国语大学,教室管理,合作

参考文献

[1]、金美林, 施苏广.基于网络的高校教学管理沟通途径研究[J].才智, 2010, 22.

[2]、张云.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沟通[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11.

齐齐哈尔大学教室使用规定 第5篇

学校的教室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公用教室(含多媒体教室)由学校统一管理,专用教室(艺体类教室)由各有关学院管理。

一、教室管理员岗位职责

1、工作时间:7:00—21:30

2、根据课表、考试日程表及教室使用通知单做好教学场所的调度和使用的管理工作。及时向教务科反馈教学楼管理和使用方面的有关信息。

3、负责教学楼教学备品的管理和发放,如:扩音机、麦克、粉笔、板擦等。保证每节课上课前15分钟发放备品,周六、周日上课时要有值班人员。

4、负责教学楼教室卫生的日常检查、评分工作。每天一次全面检查量化评分,严格执行评分标准,每月将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

5、负责教学用桌椅的简单维修和工作日期间桌椅的保管工作,外借桌椅须办理借用手续。每周检查桌椅破损情况,能维修的及时修理,不能修理的做好统计工作,上报到有关部门集中处理。

6、保证教师休息室干净、整洁,并保证饮水的供应,为授课教师课间休息创造良好的环境,做好服务工作。

7、参与教学场所用品、备品的大修验收工作,需报修的及时报修登记。

8、工作时间安排采取分段串时休息制,由教学楼管理组组长协调安排,保证上课时间段内有人值班。工作、休息时间安排表应提前规划好,并报教务科备案。

二、教室使用守则

1、遵守教室管理规定,保持教室整洁,教室及楼道内禁止吸烟;

2、自觉维护教室卫生及环境,不在教室、楼道及教学区内随地吐痰、乱丢各种废弃物,不能带宠物进入教室,不随意张贴各种告示、字条等;

3、爱护教室内各种教学设施及公共财产,不得损坏课桌椅、公示板、门窗、窗帘、照明设施、墙面等公物(包括随意涂抹、刻画等),损坏公物照价赔偿;

4、教室内的各种用具仅供本教室使用,未经管理员同意不得移出本室外,更不能移做他用;

5、公用教室自习时间开放,不得有反锁教室门等独占教室的行为,对占用教室座位、妨碍他人正常使用者,管理员有权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清除占座物品,后果由占座者自负;

6、使用教室应注意节约用电,离开教室时自觉关灯;

7、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入教室,严禁使用明火,严禁移动和毁坏防火器材及防火标志。

三、多媒体及多功能教室管理及责任

1、电教中心负责各公用教室电教设备的管理、日常保养、及时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与教务处共同规划、实施电教设备的配置及更新。

2、多媒体及多功能教室的使用批准权在学校教务处,技术支持和设备维护由电教中心负责;

3、需要使用教室内电教设备的教师必须持教务科下发的课表或教室使用通知单,无凭证者不能使用教室内电教设备;

4、使用者须严格遵守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拆卸和移动教室设备,有特殊需要时,请在课前与技术管理人员取得联系;

5、控制台上计算机的有关参数是按大部分教师的需要而设置的,教师若有特殊需要更改设置时,须在本堂课结束时将计算机的设置参数复原;

5、学生不得利用多媒体教室的设备复制教师的电子教案。

四、临时使用教室的管理规定

1、非正常教学安排需使用教室,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应经教务处同意,方可临时使用。为了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周一~周五一般不安排正常教学之外使用;

2、公用教室内一般只允许在周末或晚上举办各类讲座;非重要节假日严禁在教学楼内搞娱乐性活动;

3、学校师生根据工作需要临时使用教室一次(2学时)且无赢利目的,由教学楼管理员协调安排;

4、学生举办各种讲座等活动需使用教室,应由学生所在学院或学校团组织负责人在教室使用申请上签字,经教务处同意并下发教室使用通知单后方可使用,申请表中应注明活动内容、负责人、具体时间、参加人数及是否使用教室内电教设备等;

5、各学院(部门)举办考研等收费形式的各类辅导班需使用教室,必须以学院(部门)的名义提出申请报告,说明收费理由及标准,并由主管校长同意,方可到教务处办理使用教室手续请,否则不能使用教室;严禁以赢利为目的的活动占用教学资源;

教室里来“客”了 第6篇

哎,真倒霉!是什么鸟如此“厚待”我呀!我又在教室里搜寻着。

突然,一个黑影在一二两组的桌底下来回穿梭。我定睛一看,呀!那不正是李伟说的来“客”麻雀吗?“快看!麻雀在那儿!”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终于找到它了。一转眼工夫,同学们把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的,准备来个“关门捉乌”。有的同学拿垃圾桶想罩住麻雀,大胆的同学想直接用手去捉麻雀……可麻雀非常敏捷,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一会儿躲到桌底下,一会儿又窜上屋顶,我们根本碰不到它。突然,只见高个儿的李文俊拿起洒水壶,向空中的麻雀喷水。这一招儿还真灵!被喷了水的麻雀飞得可没有一开始快啦!因为它的翅膀被水淋湿了。这时,麻雀急得想从窗户飞走,却“咚”地一声撞在玻璃上。没办法,麻雀又拼命地飞向屋顶。不一会儿,麻雀就没力气飞了,落到了地上。李伟像只老鹰一样,快速地“叼”起麻雀,跑到我的面前问:“樊成,你说该怎样处置这位空中来客?”

快嘴的叶宇说:“用绳子把它拴住!”“对,把它拴住!”他们的话立刻让我想起小时候我家养的一只可爱的小鸟。爷爷特地为它做了一只很大的鸟笼,我们全家人每天都精心地照料它,但没过多长时间,它就死了。那段时间,我很难过,同时也明白了:我们做的鸟笼再大,也大不过广阔的天空呀!小鸟经受惯了大自然的风吹雨打,却不习惯我们的精心照料呀。

“快作决定呀!”李伟的话让我回过神来,看着麻雀发抖的身子和可怜的眼神,我很后悔刚才所做的一切,坚决地说:“把它放了吧!”“好不容易捉到的,怎么放了呢?”“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伤害它!”“可麻雀偷吃庄稼呀!”“无论怎么说,它都是一个生命呀!”……

争论到最后,大家都决定放了麻雀。细心的女生们用手纸擦去麻雀身上的水,把它捧在手心里晒太阳,抚平它身上杂乱的羽毛,等它恢复了体力,最后把它送到学校的树林中。

大学教室 第7篇

目前各类教室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用以支持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行为模式。高校阶梯教室可提供100人以上的教学活动,支持合班上大课、课堂讨论和实验演示等活动。这对教室的听闻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有较高的语言清晰度,要保证有适当的混响时间,围护结构具有足够的隔声性能,较低的背景噪声和环境噪声。大教室还应有足够的响度和声场均匀度。同时还需要避免回声、声聚焦等声学缺陷。

教室声学问题是当前建筑声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国内外对教室声学进行了大量研究,在我国,王季卿等曾于20世纪80年代对上海、南京以及香港地区的室内外噪声状况进行过调查[1]。很多国家都对教室声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如Hodgson等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S.Kurra等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Marco Losso等在巴西都对教室声学环境进行过调查研究[2,3,4,5,6]。由于大学阶梯教室的声质量涉及到广大师生能否有效地实施各类教学活动,随着建筑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噪声环境和噪声源的变化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使阶梯教室的声环境状况和师生对声环境的认知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次调查与研究是在跟踪国内外教室声学的研究动态与前沿的基础上,对广西大学阶梯教室声环境进行了中等规模的调查研究,以期获得第一手资料,掌握和了解阶梯教室的现状和师生的声环境意象,为高校的校园规划和阶梯教室的声学设计提供依据。

1 问卷设计

从目前的研究动态来看,教室声学研究的重点已经从室内外噪声源种类及其影响的分析转向教室室内听闻环境的研究。根据广西大学的南方教室特点:教室单侧布置,开窗大,隔音差等,针对100人以上阶梯教室和大教室,设计了教室声环境的主观调查问卷。问卷包括12个问题,其中学生回答前9个,教师回答12个。为了便于进行统计和数学分析,关键问题的选择项采用语义差异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的形式,让被调查者根据对教室声学语义或概念的感受、理解,在量表上选定相应的位置。

调查问卷内容有总体印象、噪声评价和改造意愿三部分。在总体印象方面是对教室清晰度作一般的了解,其主要问题为“您对本校阶梯教室课堂声学效果总体印象如何?”。噪声评价是本次调查的主要部分,首先对在阶梯教室中遇到的声学问题进行了解,调查这些声学问题的影响程度。然后为了有针对性地治理噪声环境,对在教学过程中的噪声源进行调查和分类,并要求指出这些噪声源的影响程度。这部分的主要问题包括“您在教室里学习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以下问题?对您的影响如何?”和“在阶梯教室里学习的过程中,您是否听到以下的声音?对您的影响如何?”。为了掌握师生对不满意的教室环境的改造意愿,调查表给出了“您认为学校阶梯教室的声环境有改善的需要吗?”、“您觉得学校在阶梯教室语言清晰度上是否有必要改善?”和“如果有机会改善阶梯教室的声环境,您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改善?”。这些问题的调查结果将给决策者和设计人员提供教室使用者的主观意愿。此外,从教师的角度,本调查表设计了三个教师回答的调查问题,“您在阶梯教室讲课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因教室声环境问题感到过吃力或费劲?”、“您在教学过程中会因为教室声音环境不好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吗?”和“如果有教室声环境不好的情况,您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问卷调查与分析

广西大学绝大部分教室是矩形教室,纵向两侧开窗,对应于很多南方的高校教室的原型。在调查和分析的过程中,以广西大学的各类教室作为调查对象。在校园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征询175名学生和25名教师,总发放200份问卷,有效回收171份。不做任何暗示,请他们当场填写问卷调查表,了解被调查对象对广西大学教室声环境的主观感受。高校教室最主要的方面是清晰度。由于大教室,如阶梯教室中存在一些声缺陷,调查结果(见图1)显示,师生们对这类教室声清晰度总体意象是“清晰度一般”。在师生对教室的噪声状况调查和评价上,有68.63%的人都同意存在噪声干扰和声质量欠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阶梯教室后排的座位听不清老师讲课和受到教室周围的校园各种噪声的影响,其影响程度的分布如图2所示。

调查中还要求受访者根据阶梯教室声环境意象列出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噪声,并进行分类,并指出这些噪声的影响程度,如表1所示。

在交通噪声方面,由于广西大学校园的主干道较宽,并离教学区有较远距离,在上课期间有一定的交通管制,一般不允许大型工程车辆驶入教学区。但仍有71.9%至85.6%左右的受访者认为各类交通工具的噪声对上课有干扰,其中大部分认为这种干扰可忍受。对上课干扰大的主要是汽车和摩托车突然打火的声音、隆隆驶来的重型卡车。目前在广西大学校园施工项目不多,但施工噪声级较高,一旦校园有施工进行,有78.4%的受访者认为对上课和自习有干扰。而在上课期间听到突发噪声时,有77.8%的受访者认为对上课和自习有干扰,有15.7%的人强烈表示不能接受。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教室的环境噪声和周围干扰噪声对教室的教与学的干扰较大。从对教学干扰程度来看,排在第一位的是认为走廊或楼梯间传来的喧哗声音和高跟鞋走动敲击地板发出的声音,有91.5%的人认为它们对教学的干扰,其中有21.6%的人表示在上课时不能接受高跟鞋走动敲击地板发出的声音;其次是有86.9%的师生认为教室外人的交谈声对教学有干扰;最后有84.3%的人感觉到隔壁教室传来的讲课声音对教学有干扰。总之,超过半数以上的受访者都有认为这些噪声对教室内的教学活动有干扰。在教室声环境的改造意愿方面,有89.8%的受访者认为要对阶梯教室进行声学改造,并有87.8%的受访者主张改善室内音质和降低环境噪声两方面同时进行。

3 结论

在对阶梯教室声环境调查和分析的过程,发现除了个别教室以外,大部分受访者对所上过课的阶梯教室中的语言清晰度感到尚可。这反映了在规划上,校园在教学区、办公区和宿舍区等到进行了较为合理的功能分区。在对阶梯教室的噪声状况和评价方面上,大多数人都同意存在一定的噪声干扰和声缺陷,主要表现当坐在后排的座位,感觉讲课音量过小而听不清;教室容积过大混响时间过长,少数教室有回声;过九成的受访者提及环境噪声对教学有过干扰。调查显示,在干扰教学活动的噪声种类中。以走廊或楼梯间传来的喧哗声音、高跟鞋等走动敲击硬质地面发出的声音、教室外人的交谈声、汽车和摩托车突然打火的声音和隔壁教室传来的讲课声音最让师生不能忍受。建议应加强对教学区的管理,在上课期间限制车辆进入教学区和禁止闲杂人员喧哗,增加相邻教室之间的隔声,在教学楼的走廊和教室天花、后墙进行吸声处理。将教室声学改造重点应放在降低背景噪声和混响时间,提高围护结构、门窗隔声的性能等方面。本次调查的各项主要指标采用按语义差异量表进行,分五个等级来评价阶梯教室声环境,这为今后应用数学工具作进一步定量研究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季卿,顾樯国.教室的声学设计标准[R].国际噪声控制会议Inter-noise87论文集,北京:1987.1l4l—l144.WANG Jiqing,Gu Qiangguo,Classroom acoustic criteria in school building regulation[R].Inter-noise87.Beijing.China:1987.114l—l144.

[2]Hodgson M R.UBC-classroom acoustical survey[J].Can Acoust.,1994,22(4):3-10.

[3]Kurrra S.Results of a pilot study about teacher’s annoyance relative to noise exposure in3high schools in Istanbul[R].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oise Control and Acoustics for Educational Buildings,Istanbul,May2000,Proceedings of the Turkish Acoustical Society.2000.47-56.

[4]Mareo Losso,Elvira Viveiros,Thais Figueiredo.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Acoustical Conditions in Educational Buildings in Brazil[R].ICA2004,Japan:2004.925-928.

[5]宋拥民,盛胜我.教室室内声学研究进展[J].声学技术,2006,25(1):56-60.

大学教室 第8篇

教室作为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研究教学环境最重要的对象之一。现代意义上的教室是在班级授课制产生的同时出现的。然而,现今的教室与百十年前的教室相比,仍然是一排一排的座位面对着讲台和黑板,除了媒体设备的不同之外,教室格局与规划并无太大差异。多数教室的设计还是停留在支持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育,不能很好地支持小组讨论或探究性学习,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学习有效性的关注。而一些发达国家对未来教室的研究较为成熟,许多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设计的未来教室已经建成,笔者归纳了一些典型案例,如下表。

本文将重点介绍和分析东京大学KALS教室和MIT的TEAL物理实验室这两个优秀案例。

●东京大学KALS

Komaba Active Learning Studio(KALS)是东京大学在2007年5月开始实践的一款未来教室,通过对学习空间基本设施的强化和大量最前沿的信息通讯技术(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整合实践,支持包括讨论、小组协作、讲演汇报等多种类型的主动学习。KALS以“实现一个理想的自由式教育(an idea liberal education)”为主要目标,在设计上特别注重设备与师生之间的即时互动,并且由艺术与科学学院、信息学院以及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共同合作,研究开发学与教的方式以最大化利用好KALS学习环境。

KALS约占地144平方米,可容纳约40人,包括教室空间、等候区、储藏间、工作间和会议室共5个概念区域(如图1)。

工作间可以在任何时候为课堂提供必要的支持。储藏间存放有30张桌子和50把椅子,以便支持不同规模的课堂。等候区与教室空间由可切换透明度的玻璃(Switchable Light Contro Glass UMU)隔开,如果等候区有客人来参观,只需轻按切换按钮将原本不透明的玻璃墙切换到透明模式,就可以清楚看见教室里的情况了。

主要教学场所在教室空间,最亮点的设计是豆瓣形的课桌(如下页图2),流线型可拼接的形状让这套课桌可以灵活的排列组合,可支持2~6人协作学习。

目前有一些智能教室或者多功能教室采用将室内区域划分成不同的概念区来适应多种教学方式,但是这样的设计空间利用率不高,实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KALS灵活的桌椅设计以及储藏室这样的支持空间使其方便地形成各种布局,很好地提高了教室的空间利用率,能够支持讨论、小组活动、桌面实验、多媒体活动。

同时,教室为每位学生配备了平板电脑,可以用笔触控,更加方便学生的操作,支持学生做更高效的计算与搜索。

教室还配有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学生个人反馈装置(The Personal Response System:PRS),教师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远程操控平板电脑,学生可以通过按键及时响应教师的问题。

教室空间的四面安装了无线投影仪,可以同时在四个屏幕上投射不同的图像,每个屏幕上可以显示四个不同的图像,让多达16名学生可以同时展示他们的作品(如图3)。

(图1~3资料来源:http://www.kals.c.u-tokyo.ac.jp/english/facilities.html)

KALS还配有专门的职员,专业的工作人员将帮助咨询和整合协作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教学。在KALS主动学习工作室,通过引入高阶学习活动和文科教育的实践经验,支持积极的主动学习。也就是说,通过现象、数据、信息和成像等的知识的输入,以及阅读、写作和讨论,学生进行分析、整合、评估和决策来解决问题。通过跟踪记录的调查验证,KALS强调主动学习和整合包括平板电脑在内的高新信息通信技术,能够更有效地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可以通过更高效的方法组织知识,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

●麻省理工学院TEAL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2000年提出MIT TEAL(Technology Enabled Active Learning,简称TEAL),该项目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学生能够高度合作、动手操作、在计算机支持下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个课题是美国物理教育改革研究项目(PER)之一,PER旨在研究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的教学环境和课程教材。

TEAL教室有13张桌子,教室的桌椅与实验装置相连接,因此不可移动,每张桌子可以坐9人,一共可以容纳117位学生(如图4)。布局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每3人一组,每组1台笔记本计算机,有13个摄像头分别记录每张桌子的活动。四面墙上有多个投影屏幕,保证了坐在任何位置的学生都能够清楚地看到投影的展示。投影幕中间是电子白板。教师讲台位于教室中央。这样的空间布局,有助于教师和助教在教室中来回走动,与每组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

(图4资料来源http://www.educause.edu/ero/article/learningspace-design-action)

这样的教室不仅可以做虚拟物理实验,还可以进行真实的物理实验,每组桌子下面都有一个小柜子,里面装有实验器材。电场和磁场的抽象让学生产生学习上的困难,TEAL教学法采用JAVA三维和二维模拟动画,让学生通过小组动手实验配合计算机呈现的方式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消化知识。每组学生都配备有计算机,学生可以在教室里使用计算机设计实验,动手测量观察,进行实验的同时还可以方便地记录数据、进行计算,修正设计后还可以继续实验,并及时用计算机完成实验报告。这样不仅提高了实验效率,还避免了手动记录不全、不准等问题,在实验室现场完成报告一气呵成,更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有研究显示,按照MIT i Campus项目的介绍,在使用TEAL项目的教室之前,普通物理课程是传统的大课教学,出勤率很低,学生及格率也很低,但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后,学生的及格率有明显提高,尤其是女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绩有很大的改善。MIT的TEAL研究组对800名学生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研究,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对概念的理解把握得更好,大多数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所提供的师生交互性、软件可视化和动手实验的教学新法的认可度很高,愿意向别的学生推荐这门课程。

可见TEAL项目的教室实施非常成功,将教室与实验室结合的设计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小组型的布局鼓励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人性化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资源设计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后台支撑,是一个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

●对比分析

从设计理念来看,MIT的TEAL教室与东京大学的KALS的目标都是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提出,并且分别响应了美国物理教育改革研究项目(PER)和日本“U-Japan”计划(其重要内容包括“泛在网络框架、高度ICT活用和安心、安全的ICT环境”)。

从空间规划的角度来看,两所教室的讲台和屏幕的布局设计相仿,由于讲台在正中,外围坐着学生,而屏幕在侧面墙壁,笔者认为这样的设计可能会导致学生不能同时地观看屏幕和老师的讲演。屏幕上展示的教学内容固然重要,而教师的面部和肢体语言也是和学生最直接的沟通与交流,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就会在一定程度降低教学的互动性。

KALS适用课程更广,TEAL的教室偏向于物理实验,专业性更强。因此,对本研究来说,在桌椅设计方面,我认为KALS的豆瓣形可自由组合的桌椅更有参考价值。TEAL项目的教室由于课程的局限性,要结合实验设备,所以固定的圆桌是很好的选择。而KALS的桌椅灵活度非常高,既美观又实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结语

未来教室是一个新兴的发展和研究领域,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未来教室的建设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人性化、可适应、可持续、安全、灵活、开放、不断成长、自然的特征。总体来说,东京大学KALS与麻省理工学院TEAL未来教室都是目前非常成功的案例,它们的设计都巧妙地融合了教育理念和空间设计理念,整合了高新信息技术,强调高度的交互性和人性化的设计,为之后未来教室的规划与设计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启示。今后在完成类似的方案时,既要满足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教学论、传播理论、学科教学理论等指导思想;还应当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包括班级布置、教学设施以及教室的空气、光线、温度、声音、气味、颜色等物理因素;最重要的是能够弥补传统和现代教室的不足、适应未来时代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有创意、有建设性的设计方案。

摘要:未来教室是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前瞻性课题。本文通过对东京大学KALS未来教室和麻省理工学院TEAL项目教室进行案例介绍、特色与对比分析,归纳出未来教室应具备的特点,为未来教室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学习环境,未来教室,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1]郑金州.重构课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1(3):53-57.

[2]陈卫东,叶新东,张际平.未来课堂的互动形式与特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8).

[3]陈卫东,叶新东,张际平.智能教室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J].远程教育杂志,201(104).

[4]陈卫东,叶新东,秦嘉悦,张际平.未来课堂——高互动学习空间[J].中国电化教育,2011(08):6-13.

[5]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6]陈卫东,张际平.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研究——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J].远程教育杂志,2010(04):27-33.

[7]张际平,陈卫东.教学之主阵地:未来课堂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10):44-50.

大学教室 第9篇

关键词:教室,设计,理念

一、问题的提出

1. 高职院校生源的不稳定性。

高职院校生源的不稳定性决定了学生人数的忽多忽少。学院不能因为学生人数变动而忽增忽减教师。一方面,招聘教师是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手续,有一定时间差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大幅减少的时候,老师就会存在过剩的问题,即使增强教师的流动,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尤其是会产生资源的浪费和机会成本。

2.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相对稳定性。

培养一位有经验的合格老师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生源的变化与教师的聘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的问题,因为在学生多的时候去招聘老师需要一段时间按部就班地完成各个招聘程序和进行岗前培训以及教学方法理论的学习与实践,以及各个方面的适应。等可以胜任教学任务的时候,生源又减少了,没有学生可教了,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错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

3. 高职院校热门专业教师的相对稳定性与生源的不稳定性的矛盾。

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近年来受到了生源断崖式的影响,为了满足学生的第一志愿的要求,使得相关热门专业的学生急剧增加,同时,热门专业的教师相对紧缺,两者的矛盾造成了热门专业师生比例失衡。从而,如果不能采用其他方面的补救措施就会产生影响教学质量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4. 教室的固定不变。

教室的座椅位置、教室的大小等等方面都是固定不变,给学生一种僵化的感觉,不能随着不同教学方式需要进行及时的变换。例如,分小组进行讨论是可以把桌椅分别摆成几个小组,使小组成员可以围坐在一起进行讨论和研究。如果需要进行集体展示时,可以把桌椅挪到四周,把中间的场地空出来,以便于学生进行充分的才能体现,提供足够的平台。以及大小教室之间随着人数的增减变化而变动的灵活转换。这样就在教学的创新以及对学生人数变化的情况的适应性上避免了一种客观环境上的束缚。

二、问题的分析

1. 本科院校的不断扩招。

本科院校的不断扩招,使有限的生源大量地被本科院校优先录取,从而使处于最底层的高职院校招生形势严峻,出现了大量的高职院校不能够完成招生计划,面临着生源的质量和数量双重下降的压力。

2. 热门专业教师的稀缺性。

所谓热门专业,就是当前就业较好、工资较高、发展前途较好的专业,一般情况该专业毕业生很少选择教师职业,从而造成了热门专业教师的稀缺性。

3. 教室设计理念僵化。

在中国,每当走进学校的教室,总会给人一种固定的模式,前面是黑板、讲台和讲桌。对面是学生课桌的方阵。板凳和桌椅是硬邦邦、冰冰凉的木制品。而且是固定在那里,不可以随意搬动和调节的。是没有意识到?还是习惯成自然?总之,改变现状,首先要从转变教室设计理念入手,设计出精彩而又实用的教室。

三、问题的解决

面对上述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使高职院校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源市场。可以从改变教室设计理念开始,精心打造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场所。使之趋于国际化、共享化、多样化、人文化、可转化等等。在设计高职院校教室的过程中应该具备以下几个主要的设计理念。

1. 教室的可变换性。

从设计空间上打破教师与学生上课时面对面相对立的局面,使教室具备可变换性。这样既可以满足教师授课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学生组成若干小组坐在一起进行讨论问题,还可以有一个开阔的场地进行互动的教学活动,同时可以进行大小的教室的转换以满足教师的小班授课和大班讲座的需要。只需要在一个大教室之间做一个可以进行手动收放自如的隔断。学生的桌椅不是固定的,可以随时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各种不同的排列组合,学院不断强调老师应该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提供给老师可以丰富多样变换的场所是非常有必要的,环境造就人,建造一个可以促进教学丰富多彩的环境,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创意。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当中,润物细无声。

2. 教室及相关设施的可伸缩性。

(1)教室空间大小的可伸缩性。把两个教室的中间设置一个可以移动的隔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的需要随时分开进行小班授课,又可以合二为一进行两个班级的互动教学,这样的教室为实现多样化教学创造的优越的客观环境。使教学变得更加游刃有余,不是环境等客观条件所限,有时良好的教学环境会更加有利于促进教学的不断提高。良好的教育环境就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是一种熏陶,是一种耳濡目染,是一种润物无声,更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艺术。(2)桌椅等硬件设施的可伸缩性。人有高矮胖瘦,比如一把可以转动位置的椅子会显得更人性化,同时也可以缓解一下疲劳的感觉,从而增加些许学习的趣味性。可以转动的椅子,可以利满足学生疲劳的时候活动一下身体的空间需要。可以上下跳动的桌椅,可以满足学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桌椅的高度,从而保证了正确的坐姿和舒适的视角,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3. 教室的兼容性。

同一个教室,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不仅可以在组织结构上进行变换,还可以在内容上进行兼容。

4. 教室的留白性。

要善于把一张白纸留给未来,实际是拥有了未来发展的空间。即简易、变易、不易,即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每一个教室都像一颗珍珠一样的美丽,可以镶嵌,可以串成项链,可以串成手链。总之,在简易中有变易,在变易中有不易,这样会让这个世界变得美不胜收,教室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应该富有智慧在其中。

5. 教室的独特性。

独特的教学场所,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鲜明印象,是一种美的享受,让人过目不忘,产生丰富的联想,寓艺术、教育于无言中。借助于教室的美妙设计把教育的潜力发挥到极致,让教室的使用寿命延长到极致。

四、结语

设计理念既要富有科学性又兼具艺术性。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室的精心设计,解决或者缓解上述的矛盾,使教育的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以工匠精神建造,为后代留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神文化教育场所,创传世经典之作。既时尚又经典,既富有创意,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既有品味又富有变化。常用常新,变化中充满趣味,在这里大家可以畅谈,可以静心阅读。锤炼他们的意志,提炼他们的思想,创新他们的世界,开阔他们的视野。

参考文献

[1]王威,刘恩山.美国科学教育框架设计理念的发展动态[J].外国教育研究,2012(8)

[2]傅筱,沙晓冬.从封闭到开放——档案馆建筑设计理念转变探讨[J].建筑学报,2003(12)

[3]樊静,罗福波.浅析绿色建筑设计理念[J].建筑知识,2016(5)

大学教室 第10篇

综上所述, 未来教室应该是以发达的科学技术为基础, 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以人为本, 个性化的、积极互动的、数字化的、不受地域与时间限制的新型教学环境。

研究案例

2013年, 北京市教委针对未来教室的发展, 实施了高中创新教育支撑条件建设工程, 重点建设25个市级高中开放式重点实验室。计划在2~3年内建设一批融技术与教学为一体的虚拟、互动、智能的教室, 更好地服务师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批学校为此做了种种有益探索, 现以化学学科实验室的几个特点来说明。该案例引用了何文轶老师在化学创新实验室的相关材料, 何老师的设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化学未来教室的发展方向。

1. 数字化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其赖以生存并不断发展的基础。化学数字化建设就是整合化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 建立智能分析平台, 实现化学教学的多元化。通过展示先进技术的魅力, 激发学生对未来科技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勇于探究、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1) 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信息化。信息技术可以构建新型的学习环境, 运用以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网络将现有的封闭式教学推向开放性教学。对同一问题, 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多视角地比较、分析和思考, 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充分利用网络通讯技术, 达到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教学的多元化目的。

(2) 现代化学实验手段为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功能提供了物质保障。信息技术的应用, 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立, 可利用计算机所具有的交互性、快速响应、转换存储等功能, 将实验现象快速准确地以数字图形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微观显示、真实直观, 这些为在学习活动中分析过程、揭示实质、理解原理、探究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数字化化学实验平台的建立, 将化学实验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整合, 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学习的开放环境,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充分调动,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更加深刻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之中。

2. 情境化

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 以“情境化学实验室”的形式再现, 主要从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出发,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 为学生营造一种生活中的化学的情景, 而不仅仅是为教学而教学。例如, 讲授汽车尾气是雾霾天气形成原因之一时, 可以模拟出城市道路汽车的发动机声, 让学生似乎能闻到尾气的味道, 从而激发学生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 温度、PH等传感器, 并结合常规仪器开展与生活中的化学相关的实验探究活动, 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 补铁剂中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水果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等。

3. 主题化

(1) 由教师或学生自主确定恰当的、能体现化学学科核心知识的实验探究主题, 让学生通过主题实验探究加深对化学科学的理解, 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 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2) 突出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验证功能、科学方法的教育功能和育人功能, 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物质支持, 让学生按照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开展自主实验课题探究活动。

4.信息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要加快信息化进程, 提高学生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使教学更有成效, 需要借用必要的技术手段, 使技术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切切实实成为学生学习思考和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而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辅助工具, 从而在信息化基础上, 实现虚拟教学环境, 通过人机对话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推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

发展趋势

未来教室不仅仅是硬件设备上的集成与管理, 更需要借助软件来协调硬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简化操作步骤, 扩展其中的服务功能。对教师与学生而言, 这一切意味着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 运用得好会使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升。纵观世界各国未来教室的发展, 笔者初步归纳有如下的发展趋势。

(一) 学习方式的创新 (五“无”)

1.“无本”

按照未来教室的设想, 无课本课堂是未来教室对传统学校的一个重要突破。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接近21世纪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方式, 未来教室需要给每位学生配备电子书包, 为教师教学配备集成计算机、投影系统、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的教学环境。学习可以以教师为主导, 也可以以学生个体为主导, 教学资源对于所有人都是开放的, 教学活动主要以各种主题资源为基础展开。在一些开放性的学习内容中, 更是以整个互联网上的资源为对象。

当然, 所谓“无本”是未来教室建设的一个目标, 就当前的情况而言, 我们还不能完全抛弃印刷品教学材料。“无本”课堂的建设方向是逐渐减少纸质的印刷品而增加更多的数字媒体。为此, 作为未来学校的一部分, 图书馆不再是收藏书籍的地方, 而更多的应该是一个媒体发布平台, 可以进行互动学习的地方。

2.“无界”

未来教室力图改变人们对教学、学习的传统理解。未来教室中的人不是学生, 而是学习者, 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不是在某个固定的地方, 他所有的学习过程都进行了云存储。虽然物理上处于不同的学习地点, 但是可以保证每次面对的是同样的学习情境。

对于处在集中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 他们应该随身携带电子书包。他们可以在教室里学习, 也可以在图书馆, 甚至餐厅学习。只要一机在手, 在校园外也一样可以学习, 这完全打破了传统学习对地点的依赖, 最终达到学习和生活的完美融合。

3.“无时”

未来教室的重要目标之一, 就是实现学习的连续性和相关性。在教师的工作时间内, 每位学生个体的作息时间是不同的。学生进入教学环境后, 分别选择自己的学习进程, 教师和学生存在双向的时间选择。不再存在全班同时的固定课程表。

4.“无度”

未来教室系统是一个个性化的系统, 每位学生在学习时有不同的进度,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不会让优等生觉得无聊, 也不会让后进生赶不上进度。在学生的电子书包里有专门的学习进度评估软件, 如果学生通过了评估, 则可以继续学习, 甚至学习超出大纲的内容, 但如果学生屡次未通过评估, 他可以及时地向教师求助, 教师可以实时地针对该同学的问题进行辅导。学生们的作业也是由数字化的作业处理软件批改, 教师通过软件给出的统计数据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度。教师也会定期地主动对学生进行评估干预, 以加快或减慢学生的学习进度, 同时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在未来教室里, 教师的工作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但是在教学中的作用并没有减弱。

5.“无纲”

与“无本”、“无界”、“无时”、“无度”相对应的是“无纲”。“无纲”即研究性学习, 未来教室里的学习不再是单独的学科课程, 常常是通过一个问题, 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数门学科课程结合起来。这样的学习模式,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而且是将学习与生活、社会现实紧密相连, 学生不再端坐于象牙塔内埋头苦读了。

(二) 学习环境的创新

1. 完备的学习环境

未来教室不仅要对直接的教学环境进行建设, 还要对间接教学环境有所考虑。与教学活动直接联系的硬件设备、网络、数字资源必须建设到位。而相关的建筑也必须按照绿色环保的要求建设。教学楼的外墙需要覆盖太阳能 电池板, 为学校提供能源, 门窗都需要密封保暖, 屋顶要有雨水收集装置, 各种教室应该尽量采用自然光, 教室内的环境温湿度、空气质量处于实时监控下, 分布于各处的传感器实现各种节能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绿色校园的友好生态环境的价值。这种科技与教育的集合体, 直接学习与间接熏陶的相互融合就是未来教室所追求的目标。

2. 多维的学习环境

未来教室应该可以灵活地分割空间以适应各种教学活动的要求, 并且兼顾了合作性和便捷性。以理科实验室功能为例, 在其中学生会感受到科学的巨大力量, 科学在推进人类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从而自发地对科学产生敬仰。通过内部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氛围的营造, 使学生觉得自己就是科研人员;设备、家具可以自由组合以适应多种教学活动。教室内部区域的划分也兼顾了适合集体活动的、鼓励学生相互合作的区域和适合学生单独活动、进行深入思考的区域。

3. 经济的学习环境

未来教室的建造成本应该控制在预算标准内, 在设计上十分注重经济性。“开放式剧场”、“课余活动场所”、“会场”等功能集成在一个单元内。整座校舍内还有多处活动幕墙, 其中的家具轻便易搬, 随时可被分割成多间报告厅、讨论室或教室。体现“经济”的另一种形式是“边界模糊”。在未来教室中, 传统的学习和非学习空间的界限已经模糊, 包括走廊、餐厅在内的所有空间几乎都被利用。在校舍外, 传统的“校内”和“校外”的界限也已经模糊, 真正地把学习融入到了生活中。

总之, 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 未来教室的设计应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与课堂的有机结合, 营造最优化的教学环境, 以“学”为中心, 以促进“教与学”为目的, 使之适应不同类型的教与学, 最终实现虚拟化、智能化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史元春.智能空间:和谐的人机交互环境[J].计算机世界?技术与应用, 2006, (36) .

[2]The Intelligent classroom[DB/OL].http://infolab.northwestern.edu/projects/the-intelligent-classroom/.

[3]谢伟凯.智能空间关键支撑技术的研究[D].清华大学博士论文, 2003:125-126.

[4]王龙.基于电子交互白板的日常课堂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5, (3) .

[5]陈卫东, 张际平.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0, (4) .

[6]张际平, 陈卫东.教学之主阵地:未来课堂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0, (10) .

创造完美教室 第11篇

那是2008年11月,小学语文老师郭明晓在成都参加一个名为“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的活动,她有了一个可怕的念头——“自己没有资格当语文老师”,甚至对这份职业感到无比绝望。

那一刻,她只好暗自庆幸,幸好还有5年就要退休了。此前,她是四川宜宾名气响当当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校长夸她“敬业、优秀”,年轻同事用近乎崇拜的语气称呼她“郭娘娘(阿姨)”。她还担任教导主任,承担了新课程改革的省级课题,论文在省里获过二等奖。

自从那次重大打击后,郭明晓“痛定思痛”,“不甘心就这么按部就班地退休了”。她打算将教师生涯重启一下,辞掉了教导主任,专职教一个班的语文,并且开始实践一种名为“新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民进中央副主席、著名教育学专家朱永新第一次见到郭明晓是在2010年新教育桥西年会上。他回忆起,年过半百的郭明晓讲述她参加“新教育”一年的故事时,“飓风在会上兴起风暴”。

“在中国,像郭明晓这样的老师,既多,也少。”朱永新说,“每位老师只要愿意,都可以像她一样掀起自己的风暴。”

不读诗歌的我完全没有资格当语文老师了

2008年11月的一天,坐在可以容纳3 000多人的成都空军礼堂,郭明晓没有预料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面对两个新名词,郭明晓觉得自己就像个“傻子”。

意外的打击降临了。来自山东淄博的小学语文老师常丽华讲起她执教的《在农历的天空下》。这是她参与开发的儿童诗歌晨诵课程,是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选取跨越春夏秋冬四季的古代优秀诗词,带着学生清晨朗诵。

当全场的听众随着常丽华的讲述一起朗诵起那些诗歌时,郭明晓“只能睁大眼睛张望而张不了嘴”,她感到“无地自容”。

“常丽华将学生带到的高度,让我只能仰望。我的课堂竟然从没有那么美好过。”教龄将要迈入40年的郭明晓近乎绝望地认为,“不读诗歌的我完全没有资格当语文老师了。”

郭明晓后来才知道,偶然邂逅“新教育”之后,“被颠覆”的不仅她一个人。

一位网名“罗汉道格”的老师在“教育在线”网站上发了一篇帖子《颠覆人生的这一年》。他回顾走进“新教育”的一年,写下了这样的话:

“它几乎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个大转折,这个转折中有太多的颠覆,几乎就像哪吒斩了自己的肉身然后被师父再用莲藕拼出活体的那种颠覆。”

另一个山东济南的女老师则说:“我不知道,如果我未能遇到新教育,未能遇到网师(网络师范学院),是否会在这个岗位上无知地蹉跎下去。但是因为新教育,我感到庆幸”。

“颠覆”郭明晓这些老师的“新教育”,是由朱永新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实验。很多人问朱永新:“新教育到底是什么?”这位教育实验发起人在很多公开场合回答,所谓新教育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他回忆,发起这个教育改革行动缘于多年前看到的那本《管理大师》。书中即将辞世的管理大师熊彼特说了这样的话:“到了我这个年龄,我知道仅仅有理论,想靠理论来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他能够改变他人的生活。”

这句话“像一颗炸弹”扔进了朱永新心里,轰炸出他对教育的另一种选择。他研究教育学多年,出国做过访问学者,也担任过地方教育部门的官员,发表了大量关于教育的文章和专著。从熊彼特的感叹中,朱永新领会到——“过去我一直陶醉于我的科研,我的书,我的文章。现在我知道,这些东西如果不能影响生活,那它就是一文不值的。”

朱永新决定去找一条“影响生活、影响教育的路径”。2000年,他在《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里描绘了心中的理想教育。此书引发了民间教育思想者的“激烈回应”,通过对话与碰撞,一种“新教育”思想逐渐成形。

当时,朱永新还深感,“中国教育有许多弊端,但仅仅是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然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

观念推动了一批教育者的改革行动。2002年,“新教育”的网站“教育在线”开通。这一年,江苏昆山新教育实验学校也创办起来了。

郭明晓和“新教育”踉跄相遇时,撞到的只不过是这个民间教育改革实验的小小一角。那时,她对“新教育”毫无概念,更不理解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按照朱永新对“新教育”的设计,“阅读是改良教育的突破口”。在看上去比较宏观的路径下,“新教育”试图找到能撬动实验的小支点。用他的话说,新教育提倡可操作性,以适合更多教育者复制和创新。后来就有了令郭明晓震撼的晨诵和“儿童阶梯阅读”课程。

在成都遭遇“毁灭性”打击之后,郭明晓开始像个祥林嫂一样逢人就念叨“新教育”。她就像趟进一条崭新的河流里,想去摸摸“新教育”这块石头。她琢磨着带自己班的学生晨诵,可是又很纠结,“晨诵必定是诗歌,是我从来不读的东西呀”。

我多年没达到的教学效果,在读写绘中却轻松地达到了

转眼到了2008年冬至,郭明晓的“新教育”尝试悄悄地开始了,但她心里没底儿,“也不敢声张”。

起初就是依葫芦画瓢,她从“新教育”研究中心成员马玲那里看到《九九歌》的晨诵操作方法。当时,她带的班是一年级,赶上进入数九天,正好适合读这首儿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跟传统课堂教学不同,按照“新教育”操作方法,学生跟着老师朗诵完这首儿歌后,还要课后跟父母一起做写绘。

交给郭明晓的写绘作业是一年级孩子眼里千奇万状的寒冬。大多数都是铅笔涂鸦,有的线条乱糟糟的,拧得像根麻花,或者一团杂七杂八的线球;还有的画作旁边搭配着笔画开得很远的几行字,里面还夹杂着汉语拼音。

但郭明晓不断从这些线条里找到惊喜。一个孩子在描绘“一九二九不出手”时,画了一个小男孩双手插在上衣口袋,整个人裹在衣服里冻得瑟瑟发抖的样子。旁边还歪歪扭扭地写着一句话:“冬天来了,下雨了,小朋友冷得把手放到衣服包里。”

这位资深语文老师发现,“一年级孩子的表达能力远超出大人的想象。当他们还不太会使用文字时,是完全可以用绘画来表达的”。

到了“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时,郭明晓看到了“奇迹”。一年级小学生付环宇画了这样一幅画:一棵树干涂成褐色的蜡梅树上,盛开着粉白相间的蜡梅花。一个五官没画全的小朋友张舞着双臂,咧开嘴笑着。树下有一头牛,一对角竖向天,尾巴弯弯曲曲的,翘得很高。

他还用铅笔写了一段话:“一头牛,它很gū单,在树下吃草,měi有一头牛在它身边。hūrān 就看见个小朋友走过来,他就坐在牛的背上,他一不小心shuāi了一jiāo,牛就笑了。”

后来,郭明晓从付环宇家长那里得知,“那天大人带付环宇去郊外感受九九天,结果打起了牌,把他丢在边上。他可能很无聊,就跟一头牛玩起来了”。

“这不就是拟物吗?他说一头牛很孤单,说的其实是他自己呀。一年级的小学生已经会托物言志了。”教了半辈子书的郭明晓感叹,“这简直就是奇迹啊。我多年没达到的教学效果,在读写绘中却轻松地达到了”。

数九寒冬过后,“新教育”种子在郭明晓心里生根发芽了。但在别人看来,“她有点疯了”。她找校长请辞教导主任的职务。一个快退休的人打算重新回炉,成为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的一名学员。她近乎“疯狂”地啃读诗歌、儿童文学和哲学书,老老实实地写作业和“年度叙事”,作业不合格“绝望得要命”,害怕课程不过关也想过要放弃。

为了做晨诵课程,过去跟诗歌几乎绝缘的郭明晓每天坚持读诗。她对诗歌变得敏感起来,有次读到仓央嘉措的一首诗,脑子里浮现出“在西藏看到的诵经、摇动转经筒和转佛塔的一个个画面”。她一遍遍地朗读,“又看到了一个个新教育”。

她惊喜地发现,对自己这种“活得一是一,二是二的人”来说,“有丁点儿诗意,有丁点儿浪漫,真是太难得了”。

她甚至从诗歌里找到了年轻的感觉,“我的心在读诗歌中变得丰盈起来,变得年轻起来”。

死记硬背只会让孩子越背越傻,要让孩子把诗歌与自己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

金子美玲、泰戈尔、金波、谢尔·希尔弗斯坦、狄金森、顾城,还有按照农历摘选的中国古典诗歌,一天天在清晨“唤醒”郭明晓的学生。

她所理解的“唤醒”,不是让学生矫揉造作地朗读那些句子,而是纯粹的“兴发感动”。

在过去多年的教学中,郭明晓总是想教会学生如何朗读。她所在的学校还要求在课堂上播放朗读磁带,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但她还是经常看到一些个头还不到讲台的孩子吼着嗓子,拖着长音,摇头晃脑地读课文,令她觉得“好怪好怪,太难受了”。

“他嘴上读着,可是不理解,内心没有被打动,如何要求他读得有真情实感?”郭明晓曾经为此感到苦恼。

在她看来,在应试的影响下,有些课堂有意识地淡化看似不会增加分数的朗读,尽管课后习题里经常不缺那道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郭明晓想带着学生真正走进诗歌的美好世界。2014年12月的一个早晨,“谢尔大叔诗歌之旅”来到《站着太傻》这一站时,她是这样引导三年级学生的:

“站着显得太傻,爬着又会挨骂,蹿着真像笨蛋,走着还不是更差……”全班学生一起朗读。

她让学生独自站立朗读。教室里的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她接连点了3名学生,等他们读完,问全班:“他(她)读出那种选择的纠结了吗?”不断有人摇起脑袋。

她又让全班自由朗读。稚气的声音一浪盖过一浪。她又点了一个学生,一个男生全神贯注地朗读着。读到后面几句,有学生禁不住跟着他一起放声读了起来。

那一刻,郭明晓觉得学生们真正开始走进这首诗了。

她问全班:“你们遇到过无法选择的时候吗?”

三年级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无聊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也有人说:“和同学吵架了,不知道该不该和好。”

郭明晓当初是否尝试“新教育”的“纠结”也被这首诗勾了出来。那时,她一方面担心“自己没有做好晨诵课程的能力”,另一方面还面临着来自家长的不理解。对于那些小学生父母而言,他们最大的担忧是,“新教育是否给孩子增添了学习负担”。

但令她感到幸运的是,当她正式向学校提出想做新教育实验时,得到校长陈刚的支持。陈刚是一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在和她一起做“新课程”研究时,在“教育改革”问题上有过共识。

她听说,另外有些老师的“新教育”之路颇多坎坷。同样是宜宾的一名老师,几年前尝试新教育,但被校领导批评为“不干正事”。后来,那名老师辞职甚至离开当地,去另一个地方做“新教育”实验。

郭明晓庆幸,有了适合改革的“土壤”,她才有机会创造一间自己眼中的完美教室。

教室里,热闹的讨论结束,学生们再读这首《站着太傻》时,郭明晓听出“他们的生活和这首诗产生了共鸣”。

郭明晓给学生家长写信说:“有的家长提出,读了诗歌再让孩子背背就行了。你们可知,只读只背,那叫死记硬背。死记硬背只会让孩子越背越傻,要让孩子把诗歌与自己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

而这种结合不仅局限于课堂,在“新教育”的价值观里,更应该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郭明晓所带班级每年要办中秋诗会。沿着农历诗歌课程,逢着一些重要节日,她和家长带着学生一起出去郊游。

2012年上巳节快到了,郭明晓先带着学生了解这个古老节日,还用精美的PPT引导学生读完了《兰亭序》。上巳节那天,在家长组织下,班上大部分孩子出去踏青。

那天,在车上一看见岷江,孩子们禁不住开始背诵长江诗歌了,接着又将他们在那个春天学过的诗歌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郭明晓惊叹他们的记忆力:“这个春天里晨诵的诗歌加上假期里的诗歌一共有30多首,他们竟然能一一背出来。”

等到了玉龙山,望着眼前一片春色,有孩子嘴边一下子冒出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更让郭明晓激动不已,“孩子们在踏青中完全把诗歌吻醒了”。

她对教育终极目标的理解,已经从知识、能力转变为生命体的幸福

在接触新教育之前,郭明晓很难理解“生命”这个看上去很大的词跟教育有什么关系。

她从2002年开始承担学校关于“新课程实验”的省级课题。那个课题已经开始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着重的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能力的提高,注重的是他们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她早已消除对分数的膜拜,对应试也深感厌恶。

当时,有人提出研究“关注学生生命体”。一看到“生命体”这个词,郭明晓蒙了。她感觉到无法插手,“也无法被量化啊”。她怯生生地绕开了这个看似“虚无缥缈”的课题。

当郭明晓一脚踏进“新教育”,她需要直面“生命”这个词汇。她每年发在“教育在线”上类似总结的文章,叫“生命叙事”。她每年要给班上每个学生写“生命叙事”,代替传统的教师评语。几乎每月,她会给过生日的学生写一封生日信或者送一首诗歌,去赞美每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体。每封信的落款都是“爱你的郭老师”。

她将梦想和期望编织在每个学生的生日信里。她给一个名叫魏纯亮的学生的生日信里写着:

“亲爱的魏纯亮啊,你要知道,追求真正的高雅幸福必须像丑小鸭那样,要有自己美好的愿望,勇敢地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让自己那颗高贵的心熠熠生辉,你才能获得高雅的大幸福。”

她还改写金波的诗歌送给这个9岁的男孩。诗歌精心排列在PPT里,还搭配着平日里她给孩子拍的照片。她会把小寿星的名字嵌入诗歌里,“魏纯亮,一个小小的、聪明的男孩”。

每个孩子生日时都会拥有一个隆重的仪式。全班同学一齐朗诵郭老师送给魏纯亮的生日诗歌,接着他独自朗诵“我是一个小小的、聪明的男孩”。“你能发出那么动听的声音!我能发出那么动听的声音!”在和全班同学对读中,很多孩子会激动地落泪。

“不管那个孩子平日看着多么普通,但是生日那天一定拥有最大的光芒。”郭明晓这样理解生日仪式对每个学生的意义。

学生们都盼着过生日,有的会提前几天提醒郭明晓:“郭老师,别忘了我生日啊!”一旦听说郭老师太忙了,有人怕自己的生日仪式被耽误了,还会闹点情绪。

而那些是郭明晓额外的工作量,也不会纳入正常的教师考核。有一年,母亲生病住院,她在病房给学生写生命叙事。听着她“噼里啪啦”敲键盘的声音,有病人家属感叹:“要是我家孩子也碰到这样的老师该有多好啊。”

从学生的变化中,郭明晓逐渐明白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她对教育终极目标的理解,已经从知识、能力转变为生命体的幸福,而这种“幸福”不仅是感官幸福,是有多种层次的,是“完整”的。

她试图用“生命历程”来理解学生的成长。她班上有个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出了名,到她班上时也遭家长和同学的“讨厌”,甚至班主任坚信他有“多动症”,觉得根本无法改变他。郭明晓对这个孩子长期不遵守课堂纪律也感到束手无策。但她开始用生命史来看他的问题,知道他的问题出在环境上,“出在用不正确的方式来摆脱他的‘困境,来获取家长、老师的关注与爱”。

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她会对这个调皮的孩子表达爱意,说“郭老师很爱你”,但也会跟他商量要守纪律,“在遵守规则中获得老师的爱”。而她还认为,改变这个孩子,还要改变他生活的环境以及家长、老师的观念,要求家长和他坚持深度共读——“这谈何容易,但也要坚持下去”。

师生以及亲子之间的共读共写,是“新教育”倡导的一种建立生命联系的方式。郭明晓和学生共读《丑小鸭》《青鸟》《人鸦》《小王子》《绿野仙踪》等经典儿童读物。她启发学生“追求像天鹅蛋一样高贵的心”,跟学生读到《青鸟》的“幸福花园”时,一起探讨“哪些是粗俗幸福,哪些是高雅的大幸福”。

那些儿童读物里的人物、意象逐渐成为郭明晓和学生之间的心灵“密码”。课堂纪律糟糕时,她问:“你们那颗高贵的心呢?”孩子们就会乖乖地守纪律。如果有人遇到难题想放弃时,她会说“那你们就死在多萝西寻找幻境的黄砖路上了”。有学生嘲笑同伴时,她会带着他们再读《一百条裙子》,“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友善”。

在“新教育”并不短暂的历史上,师生共写生命叙事曾经创造过教育奇迹。一个叫苏岱的单亲家庭的男生,进入初中后,反叛、早恋、破坏纪律、带头闹事,是一个让所有老师和同学头痛的“问题学生”。但班主任吴樱花坚持为他写成长日记,师生通过文字沟通和交流,最终打开了他的心扉。后来,苏岱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学生,还考出昆山市中考第一名的成绩。

从三年级开始,郭明晓几乎每周都给家长写一封信,跟家长聊聊这周的班级情况以及孩子们的表现,也化解他们对“新教育”的担忧。

整整两年下来,她给家长的信已有78封。每封信的落款都是“你们真诚的朋友:郭明晓”。

不管以后会怎样,但至少他们曾经美好过

到了高年级,郭明晓打算带着学生们排演童话剧,实践“新教育”的另一操作方式。

她选择的故事题材是整学期师生持续共读的儿童书,比如《人鸦》《青鸟》《绿野仙踪》《影之翼》等。

到这个阶段,这个敬业的老师却当起了“甩手掌柜”。分组、改写剧本、导演、道具以及表演,她几乎都不插手,全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在她看来,排演童话剧不仅是共读的深化,更是为“学生生命发展提供一个模拟的社会平台”。她要让学生有足够自由地发挥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童话剧时就遇到了问题。每次讨论时,他们就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大声嚷嚷,还总爱打断别人说话。郭明晓在信里跟家长说:“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倾听、不在倾听中思考是他们很大的缺陷。”

她试着引导学生按规矩说话,“要发表意见得等别人说完再说”。

到分配角色时又会有摩擦。有位女生本来要在《绿野仙踪》里演女主角多萝西,但她后来去参加一个汇演,等她回归“剧组”时,女主角又有了新人选。这下子,气氛有些僵持了。那个女生找郭明晓说她还是想演多萝西。这时,郭明晓还是没插手,告诉那个女生“去跟组员们商量”。她心想,“这是孩子遇到了一个锻炼如何与别人沟通以及寻找自我定位的机会”,千万不能管。

后来的结果令郭明晓惊喜。出于尊重他人,那个女生放弃了演多萝西,但她给自己找到一个主持人的角色,孩子之间的矛盾解决了。

郭明晓鼓励孩子之间的良性竞争,每个剧中角色都要公开竞争。她看到孩子们在竞争中得到了磨炼。一个叫李欣慰的女生竞争《人鸦》里的一个角色失败后,神情非常沮丧。但她后来在日记里写道:“我没有竞争到这个角色,我就当好我的导演和群鸦演员就行了。”她的妈妈欣慰地告诉郭明晓,“演不演这个角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挫折面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不是失魂落魄地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尽管郭明晓和学生们热情高涨,但童话剧有时不得不为应试让路。四年级时,《青鸟》正进行到高潮,但学校接到通知,四年级数学被抽考。当时,一位校领导找郭明晓谈话,语气非常客气,希望她全力支持数学老师的应考工作。郭明晓听出言下之意是“晨诵、共读占用的时间比较多,怕数学老师没时间”。最终,郭明晓不得不放弃《青鸟》童话剧的一切工作,将全部时间让给了数学老师,甚至还让出了部分语文课。

到了五年级,各种学校开始抢五年级生源,学生们被迫提前卷入升学的应试中,很多家长也开始将得高分看成大事。当时,有家长当着郭明晓的面或者在网上给她留言,“建议童话剧一年搞一次,到时我们家长倾其全力协助,搞点精品出来”。

面对家长们的反对,郭明晓却异常清醒,“这是当前教育功利化在我们班级的表现,他们看不到童话剧对孩子生命成长的长远意义”。然而,她又觉得很无奈,“无法阻止家长们带着孩子东考西考,接受本不科学的审查与评判,承受那追逐利益带来的伤害”。比如,附近地市学校来宜宾招生,只考数学,而且多带奥数性质的题目,结果对一些擅长语文的孩子造成很大的打击。

等到那班学生升六年级时,郭明晓退休的年龄正式到了。学校将她返聘,她和徒弟一起带完了最后一班,送走了“新教育”浇灌的一批花朵。当地教育局授牌成立了“郭明晓名师工作室”,让她带宜宾几名年轻老师继续做新教育实验。

郭明晓对未来仍然有很多期待,但有时也会陷入一种担忧。那年年底,她去一所初中看望最后一届毕业的5个学生。5个孩子一见到郭明晓,就激动地往她怀里钻,将自己的脸贴近她的脸,还有个女生叫着“郭老师”时都快要哭出声来。

5个孩子跟她分享起刚半年的初中生活,“现在没有晨诵了,诗歌也少了”,“考试压力比以前大多了”。他们也回想从前读着金子美玲和泰戈尔《吉檀迦利》的诗句时,“心里拥有的美好和宁静”。

郭明晓从一些家长口中得知,部分孩子升入初中后有些不适应,“再也没有中秋诗会了”。她还听说,为了弥补缺失,一个学生自己在寝室和室友办了个“中秋诗会”。

作为一个老师,郭明晓感觉到某种“宿命”——“最终只能陪孩子在一段时间成长”。

她不知道,在那班学生心里撒下的美好种子,将来会面临着怎样的风雨。她安慰自己——“不管以后会怎样,但至少他们曾经美好过。”

缔造完美教室 第12篇

缔造教室,如果单向度指向楼房建设与媒体配置等硬件设施,这种只要经济许可,非教学人员亦能为的教室,无论物理空间有多大,配置有多高,终难逃失去体温不会呼吸的冰冷物象一片。

缔造完美教室,意味着春满教室,置身其间的每个孩子与教师的生命都能开出一朵花来。

缔造完美教室是在不完美中缔造完美

曾记得德国志愿者卢安克一度义教过的广西板烈村小学的教室,条件与设施比能够想象的还要简陋得多,在这个“不完美”的教室里,卢安克却想着法子解放孩子们,让他们不拘章法、自由表达。譬如在班级的墙上张贴孩子们的作文,其中有个孩子在《骑猪》一文中写得妙趣横生:

“那年春天,我家养了一头又肥又帅的猪。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我不能享受骑马的乐趣,何不尝尝骑猪的滋味?猪在前面跑,爸爸和爷爷在后面追,奶奶和妈妈拿着棍子在后面打。终于,猪停了下来。我从猪背上滑下来,定了定神,拍拍猪屁股,强作镇定说:‘老兄你干得不错!’爸爸虎着脸说:‘你老兄也干得不错!’我知道情况不妙,撒腿就跑。”

在这篇作文的上方,有一幅充满想象力的色彩绚丽的长条画幅。这是卢安克让所有同学一起画的。卢安克说,合作难度很大,有的学生先画了,后来学生再画便没有位置了;但他可以改变已经画过的东西。画过的学生要承受别人的改变,当然痛苦;但是只有经历这一过程才能学到怎样合作。以后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一个人是不可能做出来的,需要合作。正是这样在“不完美”的教室里,卢安克缔造了完美的合作。

缔造完美教室是在完美中缔造完美

坦率地讲,雷夫的56号教室的硬件设施还是相对完美的,在完美的教室里,雷夫是怎样缔造完美学生的呢?

在圣母大学读书的珍妮,时隔多年之后,对56号教室仍念念不忘:

“在最后一场莎士比亚剧演出时,我心里只想着一件事:要是我能让时间停止该有多好!真希望我能够把那个晚上的所有感受都装进瓶子里,不论走到哪儿都带着它。12次演出,12次我都没有台词;但是每年从无到有,打造了一出又一出戏剧的经验,不只让我认识了莎士比亚,也知道了何谓团队、体验与谦逊。……我们把流行歌曲融入各个场景,于是我学会了种种乐器的演奏。我了解责任和认真付出的价值,知道如果我不在期限内把自己的台词记熟,不只是我自己,还会牵连到剧组中其他人的进度。有谁会想到原来参与一出戏剧的制作与演出可以让人学到这么多?”

孩子们表演历史剧,一位小男孩朗诵《与莎拉诀别书》———这是美国南北战争时即将上战场并知道自己将会战死的贝罗少校写给妻子莎拉的一封信。小男孩读着读着,似乎“被一种伟大的精神感召”,他面对的不再是舞台下的观众,他眼里、心里只有莎拉了,他要奔赴战场并命丧于此;但男孩自己又如此清晰地存在着,他的眼睛湿润、流泪、声音哽咽……这一刻,很多观众搞不清楚他究竟是霍伯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还是贝罗。所有在场的人都哭了。事后很多人都记住了那双闪闪发亮好像在看着远方流泪的眼睛。

“在孩子朗读的过程中,他的呼吸改变了,眼神也变了;但是我没有给他施加任何的影响。”雷夫说,“我确实教了这个小男孩演讲的内容;但实际上我并没有做得多好,也没有做得更多。将艺术带到教室,孩子在演讲中显示出真实感情,这就是教育能够、必须、应该做的,让孩子们做到最大程度的伟大。”

在完美的教室里,雷夫缔造了孩子们“最大程度接近伟大”的完美人格。

缔造完美教室是在完美中缔造不完美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沃森教授第一节美术史课遵循着斯坦顿博士教学大纲为学生讲解,她照本宣科第次投影着西班牙奥尔塔米拉壁画《受伤的野牛》、法国拉斯考克斯法山岩画《群马》《米塞利诺斯和他的妻子》这些不同时期的名画代表作。令她惊讶的是,无论是作者、绘画技巧与风格,只要她的投影一出,学生都立马对答如流。沃森说,课前读过这部讲义做了预习的请举手,全班同学手举如林。“如果你没有其它可教的,我们宁可自学”。一位对沃森教授发出挑战学生的话音刚落,其余同学便起身离开了教室。

第二天,课伊始,沃森博士便投影了一幅倒挂的动物尸体解剖画,问道:“这是什么,请告诉我?”同学们先是狂翻书本,继而是面面相觑。“苏蒂恩的《屠宰后的畜生》,绘于1925年。”沃森博士笑语释解。“教科书上没有呀!”学生们惊诧了。

“是的,的确没有。有异议吗?课外的知识也能有助你们的思考。不容易接受,是吗?”沃森博士从前台走到同学中间,索性坐在后排的台阶上,倾听学生对这幅画的纷纷议论:

———“我不愿意称它为艺术,如此荒诞丑陋。”

———“有法则规定荒诞丑陋的就不是艺术?”

———“我觉得这里面富于侵略性和色情。”

———“对你们来说,任何事情都是色情的。任何事物都和色情有关。女孩们。”

———“难道存在标准吗?否则,艳俗的天鹅绒画亦可等同伦勃朗的杰作。”

———“我的叔叔就有两幅天鹅绒画,他爱死它们了。”

———“艺术是有标准的,需要技巧的,讲究构图、色彩以及主题。因此,你告诉我们这块腐烂的肉也算艺术的话,更别提还是艺术杰作,我们究竟要学什么?”

“感谢你为我们概括了教学大纲”,沃森道,“什么是艺术,怎样区分孰优孰劣?由谁来判定?请回到苏蒂恩的画,让我们的心灵为新的思想打开一扇门。”

没有驻足第一课照本宣科的“完美”,沃森博士缔造了第二课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相互牖启对话的“不完美”。

缔造完美教室,关键在人;教室无人,便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室,而是空洞的房间。决定一间教室完美与否的,不啻取决于教室的硬件设施,更重要的取决于谁站在教室里,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淌着什么,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上一篇:高考化学综合测试题下一篇:科研规范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