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动画范文

2024-05-15

当代动画范文(精选10篇)

当代动画 第1篇

一、我国动画行业发展的现状

从2002 年开始, 全世界的动画产业都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这方面领先的日本和美国分别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动画产业发展模式。日本形成了漫画家创作漫画, 成名之后进行动画化, 进而向受众进行连载推广的发展模式。而美国则依托其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和成熟的剧本创作模式, 开启了动画电影的发展高峰期。

我国的动画产业在过去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 但是那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比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 在动画产业市场化之后, 几乎再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动画IP。整个动画产业技术落后、资金匮乏、市场不成熟、体制不健全, 在探索发展模式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动画剧本对动画作品的意义

1、动画剧本是动画作品的基础

与静态的图画不同, 动画作品在时间上是连续的, 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将不同的画面串联起来, 从而形成动画的艺术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观众欣赏动画, 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欣赏这个将画面串联起来的情节线。情节, 是动画作品的基础, 是动画片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剧本, 动画片不可能凭空拍摄。动画剧本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动画片的制作向分离的。如果使用建筑来进行类比, 那么好的剧本就是坚实的地基, 精美的画面是华丽的建筑。人们宁愿住在地基坚实的土房子里, 也不愿意在一座华丽的危房中呆上片刻。大到迪斯尼、梦工厂的大型动画电影, 小到一个FLASH短片, 剧本都是一个动画最基础的东西[1]。

2、动画剧本的质量影响动画作品的质量

与静态的美术作品不同, 动画作品有着强烈的文学性。在欣赏一幅静态的图画时, 我们将会为精美的画面心醉, 而欣赏动画作品, 给我们留下强烈印象的永远是画面连接的逻辑线, 也就是情节发展。一部动画作品的质量有许多影响因素, 美术风格、画面渲染、背景音乐的质量都会影响到动画作品的质量。但是一部动画的剧本质量往往是一串数字最前面的那一位。动画作品存在的目的是讲好一个故事, 而不是画出一连串好看的画。

许多使用了最新的3D技术, 把画面打造的无比花哨的动画作品最终口碑一般。而画面非常简单, 只是完完整整的讲了一个好故事的动画却能获得无数人的青睐。这就是剧本创作重要性的体现。

3、动画剧本是动画作品主要的竞争力来源

在电影界常常有一个定律, 那就是经典电影的后续作品一般都不尽如人意, 除非原本就是把电影分成几部来拍。这是为什么呢?经典电影的后续作品从世界观、人物设定、拍摄手法上都与之前的作品相似, 往往也是同一个导演拍摄的。由于制作时间略晚, 设置拍摄技术还得到了提升, 为什么电影质量和口碑就远远不如第一部呢?这是因为, 第一部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个好剧本。一部电影拍第二部, 演员可以一样、导演可以一样、技术可以一样、风格可以一样, 就是情节不能相似[2]。

三、发展我国动画剧本创作的措施

1、转变观念

要发展我国的动画剧本创作, 首先是要转变我国动画制作者的挂念。长期以来, 我国的动画产业都在追求更加精美的画面, 却对剧本创作没有足够的故事, 但是动画作品的情节无法吸引人。近几年来, 动画产业开始兴起了IP改编的浪潮, 需要借助已经收到肯定的故事情节来保证剧本的质量。这是一条比较可行的道路[3]。

著名的动画经典《狮子王》在情节上就借鉴了文学经典《哈姆雷特》。前些年的国产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是《雷雨》情节的改编。但是即使有了现成的情节, 我国的动画剧本创作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比如几年改编网络小说的几个动画作品, 在情节移植上支离破碎, 完成度很低, 不仅没有吸引原IP的爱好者, 反而伤害了粉丝的感情。

2、加大投入

发展剧本创作的根源还是加大投入。动画制作过程中, 剧本的编写应当形成相对独立的团队, 在动画制作经费上向剧本创作倾斜, 而不是把有限的经费都投入技术的无底洞里。毕竟剧本才是动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美国的动画电影在剧本创作上非常重视, 从电影筹划到初稿创作, 到反复修改、定稿都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编剧组之中往往有专人负责情节、专人负责台词, 对于剧本的投入远远高于国内的动画制作团队[4]。

3、与时俱进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动画片的类型、功能、传播方式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让一些短小精悍的微动画有了生存的空间。这些篇幅短小的微动画能够吸引人的点往往就是一个经典而常见的小矛盾, 引人共鸣, 或者博人一笑。动画剧本的创作应当注意这股潮流。

四、结论

动画剧本的创作质量决定了动画作品的整体质量。在当今语境之下, 动画剧本的创作还展现出了不一样的内涵。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动画行业的发展现状, 分析了动画剧本对于动画创作的意义, 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动画剧本创作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聂欣如, 屠圆华, 魏鸿.2014年度中国动画理论研究综述[J].电影新作, 2015, No.21701:39-46.

当代英国粘土动画的符号解读与启示 第2篇

[摘要] 动画具有自己独特的符号系统,也为符号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研究对象。粘土动画作为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包含了造型、动作、语言、绘画、声音等众多表现手法。《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粘土动画富有英国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影片在探索动画符号的象征意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人文精神传播等方面为中国动画的创造和动画象征符号的运用提供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 粘土动画 《超级无敌掌门狗》符号 中国动画

粘土动画是定格动画的一种,它是由摄像机逐格地拍摄粘土模型的空间位置变化来获得模型连续运动的图片,通过连续放映拍摄图片从而在视觉上产生活动的影像。粘土动画作为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包含了造型、动作、语言、绘画、声音等众多表现手法。英国阿德曼动画公司制作的《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粘土动画,获得了2次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1次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篇奖以及英国学院奖等众多奖项。导演尼克?帕克把握住了定格动画的特质(可以直接感知的实在物质形态)所在,使作品既体现了动画的律动之美,又包含了雕塑的静态之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超级无敌掌门狗》的符号解读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符号能指和所指的概念,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对应的,又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个符号实体中。《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动画中有形式丰富的象征符号。其中符号能指即为动画中的影像,符号所指为影像背后的寓意象征。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和能指的多维度,使所指有更深层的意义和更深广的想象空间。在动画中,不同语境下使用的符号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意义,这些新的意义反过来又影响了对符号、对影片的处理方式。

(一)华莱士:英国男人的肖像画

华莱士是《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动画中的主人公。影片中,他穿着白色衬衣、绿色无袖针织衫,系着红色领带,略显呆板的造型是英国礼貌缄默绅士形象的写照。

动画中华莱士的能指简单明了:没有头发的光脑袋,五官夸大挤在脸上,硕大的手掌,拙笨的姿态。不够机敏却乐观豁达的华莱士被赋予了一个普通英国人的形象。华莱士喜欢机械发明,设计了许多奇特的机械装置,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主线。关于这个形象,尼克?帕克说到,“华莱士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的父亲。他就是一个喜欢拿着锤子叮叮当当搞发明的人。”①

成功的经典动画形象的文化符号是充盈的,是以最合适的的阅读视角形成的。[1]华莱士和阿高在演绎一段段精彩纷呈的冒险旅程的同时,也借助道具场景,将典型的英国式生活带到了观众的眼前。影片中惟妙惟肖的道具模型成为了众多的能指。这种在动画故事的编码符号中增加符号元素的创作方式,进一步增加了动画故事的“阅读饱和度”。[1]

动画形象所期望表达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特征由其符号所产生。奶酪和红茶是英国食品文化的象征,喜爱奶酪和红茶的华莱士超越了粘土动画的简单形态,成为了英国文化与传统的象征符号。

奶酪是英国传统食物,象征着温馨、自然、田园。华莱士每天清晨在完成标志性的起床动作后坐到餐桌前吃配有奶酪的早餐已经成为影片的经典桥段。奶酪也作为重要道具频繁的出现在镜头中。1989年的首部短片《月球野餐记》更是大做奶酪的文章。假期中的华莱士和阿高自己动手制作了火箭,飞到月球度假寻找奶酪。在英国的传说中,月球是一块硕大的奶酪。他们在月球吃到了奶酪,并遇到神秘机器人,经历一番有趣的故事后返回地球。

华莱士对红茶情有独钟,早餐时一杯红茶、悠闲时刻和阿高一起喝茶。英国人赋予红茶高雅的形象及华美繁多的饮用方式,长期以来形成内涵丰富的红茶文化。红茶已经成为英国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享受,这个充盈的文化符号既丰满了华莱士的形象,又用恰当的方式表现了英国的传统文化。

华莱士没有超人那样的不凡能力,没有蝙蝠侠那样的精良装备。他平凡普通,会因为生活中的小事而喜怒哀乐。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经常糊涂出错。对于《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动画的成功,观众们认为:“他忠实反映了英国的生活。尽管他们是卡通人物,他们并不永远笑容满面,他们有血有肉。他们的神情活灵活现,对白和动作都很幽默。”②华莱士是一幅英国男人的肖像画,让每个英国男人都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二)小狗阿高:忠诚、机智、勇敢的伙伴

罗兰?巴尔特指出在电影、电视和广告领域,意义取决于形象、声音和字形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2]伙伴是《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动画一个重要的符号,像机器猫与野比康夫、驴子和史莱克一样,阿高和华莱士是伙伴关系的载体。这对搭档在面对挫折与挑战时,表现出了乐观、豁达、彼此信赖的品质。这些品质既是导演和观众之间所认可的共同的符号,也是导演意图传达给观众的英国精神。正如那个高个子、白头发、头戴高礼帽的山姆大叔所代表的诚实可靠、吃苦耐劳的美国精神。

在动画中,小狗阿高具有拟人化的感情和性格,虽然不擅长表达但沉稳勇敢。阿高在动画中扮演了华莱士保护者的角色,容忍华莱士的任性妄为,并在华莱士遇到困难时帮其解决。即使在《错误的裤子》中华莱士被企鹅大盗蒙蔽,阿高受到冷落离家出走;《面包与死亡事件》中发现派拉小姐阴谋的阿高更是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华莱士锁了起来,但阿高依然不顾委屈,无私地帮助华莱士。忠诚、机智、勇敢的阿高象征了狗在英国人心中好朋友的形象。

阿高不能说话,用眼睛和眉毛的变化来表达情感。聪明缄默的他比起经常喋喋不休的华莱士更像一名正宗的英国绅士。敏锐而富有洞察力的阿高在《剃刀边缘》中通过肖恩遗落的羊毛发现被盗的羊群,《面包与死亡事件》中更是通过完好的刹车把手发现了派拉小姐的谋杀阴谋。《月球野餐记》中阿高和华莱士合力打造登月火箭;《人兔的诅咒》中他们抓捕兔子的默契合作;《面包与死亡事件》里送面包时的娴熟配合。我们从这些载体上看到它们所代表的伙伴符号。这是一个隐含了感情价值的所指:华莱士和小狗阿高是亲密无间、彼此忠诚的伙伴。它的能指是两个角色在一起时默契的姿态。

(三)机械: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从1989年的《月球野餐记》到2008年的《面包与死亡事件》,机械作为一个符号,频繁的出现在《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动画中。根据用途可以将动画中的机械分为三类:

1.改变生活方式的机械装置:如自动升降的床铺、由卧室滑行到餐厅的便捷通道、自动穿衣、制作食物的机器。

2.兴趣爱好或工作需要而设计的机械:如《月球野餐记》登月的火箭;《剃刀边缘》自动提取羊毛做成毛衣的机器、能变成飞行器的摩托车;《错误的裤子》自动行走的机器裤子;《人兔的诅咒》中捕捉兔子的机器和改变思维的机器。

3.其他机械:如《月球野餐记》中月球上的机器人;《剃刀边缘》中偷盗绵羊的机械狗普林斯顿。

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地。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以机器取代了手工工具,改变了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在享受机器带来物质财富、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开始了思考和探索机械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在《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动画片中,机械一方面为华莱士和阿高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是机械被坏人利用而成为其帮凶,如《错误的裤子》中的机器裤子被企鹅大盗利用来偷窃钻石。在轻松诙谐的故事中,机械吸引人们关注剧情发展并不著痕迹地引导观众反思机械与人类的矛盾关系。

《人兔的诅咒》中华莱士与阿高秉持着人道主义立场制作的捕捉兔子的机器,不以毁灭生命为最终目的,是英国人思想深处固有的价值观的外化。科技至上的论调被许多人奉为圭臬。但尼克?帕克却对此表示了大胆的质疑。《人兔的诅咒》中,为了阻止兔子破坏蔬菜,华莱士和阿高发明了各种捕兔的机械,报警装置、真空吸盘,甚至制造出了可以改变思想的机器。然而各种机械没有制止兔子破坏蔬菜的行为,反而使自己身陷其中。动画最后人与兔子和谐相处的圆满结局,是对科技至上的质疑。冰冷的机械变成了充满了人文内涵与思想深度的温暖符号。

机械在改善人类生活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人际关系。在《错误的裤子》中,华莱士制作了可以自动行走的机器裤子作为礼物送给阿高,意图用此代替他陪阿高外出散步。聪明的阿高对此当然不屑一顾,并用自己的方法予以反对。机械的出现一方面映射出了华莱士在机器提供便利条件下变得懒惰,正如人类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滋生出的懒散惰性。另一方面也为后来华莱士冷落阿高埋下了伏笔。

二、从《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动画反思中国动画

自二十世纪初万氏兄弟拉开中国动画的序幕,经过几代动画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动画取得了众多瞩目的成绩,制作了许多高水准的作品。追溯中国较早的动画,例如1955年特伟导演的《骄傲的将军》,短片引用了京剧中的脸谱符号,如大将军的花脸,食客的白脸等。万古蟾创造的剪纸片开创了新的定格动画形式,《渔童》、《济公斗蟋蟀》中把皮影戏和民间窗花剪纸结合起来,民族文化的形式积淀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神笔马良》、《半夜鸡叫》等片,吸收了苏联、捷克木偶片的精髓,也较好的运用了中国文化符号。《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将中国水墨符号成功运用,把中国人文精神推向了世界舞台。这些成功的动画是一个个象征符号的创作典范,将现实、超现实的象征符号融为一体。在当今世界动画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中国动画却陷入困境,多部国产动画片一味地学习国外动画而不得要领。《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动画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一)符号象征意义的探寻

《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动画用温和平实的视角来展现我们的世界,用普通的符号表达对生活的赞美。导演对英国文化符号象征意义巧妙运用,注重符号内涵的延伸,才使得观众从简单的嬉笑对话中触到生活的恬淡幸福,在微小的生活片段中看到美好的虔诚向往。反观中国动画《宝莲灯》,选取古典故事题材,模仿《狮子王》的制作模式,试图渲染成长和自我救赎的价值主题。却忽视了中国文化符号内涵的挖掘,使得影片像穿着廉价唐装的迪士尼动画。勇敢的沉香和邪恶的反派二郎神,这样简单的二元对立让人物形象扁平无力。沉香和小猴子只是主人公与宠物的关系,而不是华莱士和阿高这样精神上具有内在契合点的搭档。

(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红茶、奶酪等象征符号在《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动画中由表及里,看似信手拈来却又恰到好处。既塑造了丰满的动画形象,又极好地推动了故事发展。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洽相合的表象下,对友情、理想、责任、生活的反思隐喻其中。动画的成功,是温馨诙谐的叙事态度触动观者心灵,亦是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人欣赏习惯完美融合的典范。国产动画《魁拔》也试图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但刻意模仿日本动画的痕迹明显,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不当使得影片不伦不类。在日式的故事背景架构下,人物设计、场景、道具等众多细节也大量模仿日本动画。主人公蛮吉有着日式动画风格的大眼睛,在宫崎骏特色的村庄里练习形似中国武术的功夫等情节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三)人文精神的传播

华莱士制造的机械总是洋相百出,让观者忍俊不禁,但欢笑之余人们却不由得静心思考。幽默中蕴藏理性,轻松基调中闪烁睿智光芒,从冰冷的机械到温暖的反思,人文精神的传播是尼克?帕克的真正意图。与《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动画相似,《功夫熊猫》的成功是基于高超的制作水准,更是因其对东方文化的深透解读和中国人文精神的渲染再现。从“顿悟”到“禅意”,梦工厂有板有眼的招式让中国动画《魔比斯环》甘拜下风,后者一味追求华丽的视觉效果,忽略了真实的情感积淀和人文情怀。

动画具有自己独特的符号系统,包括视觉方面的影像、色彩,听觉方面的音乐等等。符号在影片中相互关联和聚合,从而形成了表情达意的艺术作品,而对于符号系统的技巧化运用成就了动画的艺术本质。《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动画具有返璞归真的扎实风格、纯熟使用的象征符号和富有人文内涵的反思与哲理。华莱士因充溢着英国传统文化象征符号而饱满有生命力,阿高所蕴含的伙伴情感和机械符号带来的深刻思索也使影片更具张力。鉴于中国动画的困境重重,《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动画是一个极具启发性、值得运用符号学深入解读的个案。其象征符号的使用、动画形象塑造方式对中国动画的创造益处良多。而符号学对认识动画艺术的特性和把握动画艺术的创作规律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迪意义。也为当前动画理论研究打开一个新的层面。

注释

①中国定格动画论坛[DB/OL].http://stopmotion.5d6d.com/thread-430-1-1.html.2012

②土豆网视频[DB/OL]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KdGKeD_6s0/.2012

参考文献

[1]李涛.动画文化:动画形象的的符号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7(10):198-199.

[2](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

[3]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Maureen Furniss.Art in Motion:Animation Aesthetics[M].John Libbey&Company; Limited,1998.

作者简介

单保爽(1988-),男,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传媒管理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画电影。

试析当代中国三维电脑动画设计 第3篇

我国最早将三维技术应用到媒体传播是在1990年, 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为我国的动画制作发展带来了关键性契机。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第一次在电视转播中运用三维电脑动画技术来制作节目的片头。现在, 三维电脑动画制作公司在国内数量每年稳定增加, 国产的三维电脑动画片作品也在不断推出, 虽然在效果上与欧美的动画片作品仍存在差距, 但是已经较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国内较为成功的三维电脑动画片作品有《魔魔岛》《蓝猫》《熊出没》《魔比斯环》《兔侠传奇》《熊猫总动员》《小兵张嘎》《神秘世界历险记》《魔海寻踪》《秦时明月》《三国演义》《向钱冲, 向前冲》等。其中的《魔比斯环》在第58届戛纳电影节受到国际片商欢迎。除此之外, 国内很多个人团队, 工作室设计创作的三维电脑动画片作品越来越多, 作品质量在逐步上升。而在除电影业的其他领域, 我国的三维电脑动画技术已经和欧美发达国家保持一致水平。

二、我国三维电脑动画的应用

我国三维电脑动画现在主要应用在电影业、电视片头、广告制作、科学计算与工业设计、模拟训练、教育、游戏以及虚拟现实与3D We、室内外环境设计。

1. 电影业

中国的电影行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这与影片中运用三维电脑动画制作的画面特效效果密不可分。现在随着电脑技术发展, 许多影片都会大量利用电脑特效, 使影片达到一般实物拍摄所无法实现的场景与影像。设计人员利用电脑里的遮罩或蓝屏、绿屏的功能将两种素材合成在一起, 是实拍电影结合电脑效果的基本技巧。在这种技术条件下虚拟画面与实拍画面结合的天衣无缝, 创作了许多的优秀影片。如今年新年期间上映的3D电影《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传统的故事题材运用震撼视觉的3D特效, 10天8亿票房, 创下中国影史华语电影票房多项新纪录。

2. 电视片头和电视广告制作

现在国内很多的电视片头与电视广告大量的采用电脑三维动画技术, 不仅能节约成本, 并且电脑三维动画为其增添了奇妙无比、超越现实的视觉效果。只要设计师能想到, 电脑就能实现。优秀的制作作品屡见不鲜, 如电视广告百事可乐, 古天乐、罗志祥、张梓琳等拍摄的画面与电脑三维动画技术结合, 制作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3. 科学计算与工业设计

我国目前在此行业已经越来越重视三维电脑技术在其中的设计运用, 利用三维电脑动画技术, 将一些复杂的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科学计算过程以及计算结果转换为图像信息, 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以便设计人员进行观察分析与交互处理, 这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个新的电子虚拟环境, 可对产品进行可制造性、功能仿真、力学分析、性能检验等。这样可以帮助这些设计人员在产品制作之前先对产品进行分析, 以确保最终的制作准确性, 降低失误率。

4. 模拟训练、教育业、游戏业

中国现在有许多利用三维电脑动画完成的模拟训练, 如飞行模拟器。飞行员在模拟器中操作飞行手柄, 观察各种仪器, 透过模拟的飞机实现了在室内就能训练飞行员, 模拟起飞、飞行、着陆。

三维电脑动画在我国教育业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 其在此行业发展前景是很广泛的。许多教育工作者利用三维动画立体成像技术, 将教学内容用更加形象、立体的效果展示出来, 达到文字、图片内容所无法实现的效果。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游戏业近几年在不断持续发展, 2013年8月,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要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很多高校在逐步开设游戏设计专业, 培养优秀的设计人员, 三维动画软件为游戏设计师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 设计师利用三维电脑动画技术创造虚拟的人物、场景等, 并且主要利用“即时运算”技术制作游戏。

5. 虚拟现实和3D Web

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 VR) 即利用电脑的高科技技术手段构造出一个虚拟的环境, 使参与者获得与现实一样的感觉。虚拟现实是当今国际上备受关注的课题。而3D Web技术将三维世界带入因特网, 使用户可以使用浏览器观察3D Web场景。目前我国在此领域近几年发展迅速, 如2010上海世博会将互联网、3D技术与世博会相结合, 首次将具有158年历史的世博会以三维游园的形式搬到网上, 并借助网络平台向全世界进行展示。使全球亿万人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 身临其境般地在网上园区和展馆内进行漫游, 同展项进行互动。

6. 室内外环境设计

目前国内室内设计公司、建筑设计公司、园林园艺设计公司都采用三维漫游动画形式, 结合三维动画技术设计室内动画、小区规划动画、园林动画、建筑商圈动画等。为用户设计实现可以进入到建筑虚拟空间里浏览, 观察细节。仿佛走进真实空间的感觉。使购买者在未看到建设开工之前就能感受最终的环境效果。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动画市场逐渐跟上发达国家的脚步, 许多优秀的动画作品不断推出。其中三维电脑动画发展较过去有了很大进步, 在许多不同行业领域得到运用, 其动态三维仿真的效果可以满足不同行业领域的设计需要, 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 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本文重点分析当代中国三维电脑动画技术的发展及在不同行业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中国,动画,三维电脑动画,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健.中国动画现状之我见[J].美术观察, 2013, (11) :21-22.

[2]唐忠会.试论数字动画的本性[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 2012, (4) :74-76.

当代动画 第4篇

音乐作为动画片整体风格塑造的主要元素,不仅参与情节推动,还是与动画画面并重的关键要素,甚至会成为整部动画的基石和灵魂。动画音乐包括了背景音乐、主题音乐等音乐内容。背景音乐是动画原声专辑中比例最重、数量最多的部分,对于整个动画的音画结合、音乐与镜头的叙事关系、艺术形象的刻画、环境氛围的烘托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背景音乐是研究动画音乐的突破口之一。日本是亚洲地区动画产业走在最前沿的国家,也是注重原创动画音乐的国家。我国也曾拥有辉煌的动画历史,但最近中国动画的整体发展状况滞后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尤其是在动画音乐方面。因此,有必要从中日两国动画音乐的对比中寻找差距。本文从《秦时明月》和《火影忍者》两部动画入手,来分析背景原声音乐的创作手法在动画电影中的作用。《秦时明月》被评为2007年广电总局年度推荐优秀国产动画片,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节目创优动画类一等奖、2008中国动画学会年度推荐作品等多个奖项;而《火影忍者》这部动画在2010年5月国内发行量突破一亿,是集英社创社以来继《乌龙派出所》、《龙珠》、《灌篮高手》、《海贼王》之后第五部发行量超过一亿册的动画。由此看来,本文以这两部作品为例,在中日当代动画中具有典型性。此外,在题材内容上两部动画也有相似之处,均具为武侠主题,相似的主题也为本文的对比分析提供了依据。一、日本动画背景音乐创作手法的表达方式

日本动画背景音乐的创作风格多样,但大多都带有日本本土的风格,在旋律的走向和配器的编排上,都会体现出本民族的特点。配乐者大多会根据动画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音乐的风格特点,从而设计出符合该风格的和声连接、乐器编配、旋律走向等。

1.《火影忍者》中背景音乐的旋律及其和声编配

旋律的创作最重要的当属主题动机的创作,有了主题动机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旋律的发展,从而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火影忍者》中,以《薄暮》这首配乐为例,作曲家成功地利用了日本民族乐器尺八的空灵感,旋律进行采用小调上下行音阶,特别是其中的增二度音程将悲伤孤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也将音乐整体加以提升。乐器三味线跳进的音程关系搭配尺八独特的音色,再加上极具空冥感的旋律线条和小提琴的悠扬音色围绕主和弦的旋律发展将整首音乐的情感表达推向高潮。在和声方面,弦乐组的和声编写通过小三和弦及其转位与大三和弦、减七和弦的不断交替突出忧伤孤寂的情感状态。作曲家对画面内容的理解在这首背景音乐中的体现是通过音乐语言的准确表达来实现的,具体的实现形式是围绕主和弦的横向旋律进行,再加上跳进式三味线乐器的特殊音色吹奏,和声与旋律的配合将画面与音乐的旋律融为一体。

2.《火影忍者》中音乐的配器手法

《火影忍者》的原声音乐是作曲家高梨康治的代表作之一,整个原声音乐专辑中的音乐除了成功的旋律表达之外,更为重要的就是音乐创作手法中的配器技巧。以《火影忍者》中的《出阵》曲目为例,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将音乐的风格定位为大气澎湃、振奋人心。音乐开头的节奏定为4/4拍,一开始是大镲的一声强奏,而后>中击力极强的打击乐底鼓为铺垫,由低声部的铜管组乐器与男声合唱进行上行模进旋律推进,随后加入女声合唱与弦乐组乐器的和声上行模进,表达出积极向上的坚定信念与决心。然后,铜管组的低声部乐器与弦乐的高声部乐器顿弓奏法,加上底鼓的重音组成了极其完备的配器组合,并在前奏高潮部分加入了木管部分中的颤音演奏使得音乐激昂磅礴。在进入主旋律之前的打击乐部分由军鼓的复合演奏法与底鼓的切分演奏结合,加上中低声部大提琴的顿弓演奏法,强烈的跳跃感使得音乐引人入胜。在主题音乐部分,音乐节奏转变为3/4拍,弦乐部分与铜管部分进行八度叠奏,偶尔在高声部加入长笛和小号的一些特殊音色。进入乐曲高潮之前,节奏又再次回到4/4拍,仿佛在诉说,虽然人生会遇到很多困难与险阻,有时也会动摇、徘徊,但只要永不放弃就一定会看到希望、走向成功。音乐高潮部分,加入了电吉他的主题音乐旋律主题动机与弦乐部分进行叠奏,增强了音乐张力与厚度。打击乐部分通过军鼓的滚奏表达出内心的坚定不移的决心。音乐的情感也从高潮部分一直持续到结尾,毫无拖沓感,耐人寻味。 二、国内动画音乐创作手法的表达方式 中国传统动画音乐带有明显的民族性表达方式,创作手法的选择上大多都会采用中国民族调式,然而近些年随着欧美:日韩动画的引进,一些国内的配乐人开始尝试采用现代编曲风格来为国内的新动画设计配乐,其音乐创作的手法也变得更为多样化。

中国传统动画的优秀作品有很多,如《大闹天宫》、《牧笛》、《铁扇公主》、《骄傲的将军》等。《牧笛》的动画音乐的创作手法融入了大量的民族风格元素,中国民乐吹奏乐器竹笛为主奏乐器与动画的牧笛主题相互辉映。《骄傲的将军》是一部以京剧元素为音乐创作语言的典型作品,戏曲化的配器方式更是洋溢着典型的民族戏曲气息。《大闹天宫》中古典戏曲的曲牌音乐、传统打击乐的锣鼓编配、西洋乐器的中式运用,使得音乐既不完全戏曲化,又不照搬西方,突出了动画内容的传奇性色彩与神话韵味。与日本动画音乐相比,中国内地的动画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而且音乐创作受到市场经济利益的局限,多数音乐制作人少将精力放在原创动画音乐方面,而采用原有的音乐素材进行音乐编辑,致使原创动画音乐缺乏。《秦时明月》的出现让国内的动画音乐创作有了新的气象,不论是从其音乐的旋律、和声,还是配器技法,均体现了中国武侠文化,与动画主题相符。

1.<秦时明月>中音乐的旋律及其和声编配

中国动画音乐的创作,尤其是以《秦时明月》的动画音乐是采用中国民族乐器,配合西方影视配乐的技巧,将中西方音乐创作相互融合的典型代表。《秦时明月》的背景音乐是音画结合极其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背景音乐的内容对于整部动画的情节推动起着重要作用。在主旋律方面很好地运用了我国民族调式,在乐曲的主旋律中不时地使用半音与三全音用来展现出武侠风格中各种场景与情感因素的神秘与不确定性。旋律主题动机的确定更是作曲家精心设计,以《孤箫寒月>的旋律为代表,创作者避开了片断化的叙述方式,直接用长线条增加了乐曲的流动性、旋律的平滑性,使得音乐与画面的结合更为顺畅,也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融入其中。和声方面的民族特色和声连接模式,更是作曲家有意为之的结果。和声的横向发展搭配小三和弦与其转位和弦,突出悲壮凄凉的主题情绪。《孤箫寒月》是以箫作为主旋律的演奏乐器,音色苍凉辽阔,又能表现空灵、孤寂的意境。与《火影忍者》中《薄暮》的主奏乐器尺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以空冥的音色为主,这首以长线条旋律线为主题的配乐特点鲜明,持续性的小三和弦与不谐和音程及调外音的主旋律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印象。endprint

2.《秦时明月》中音乐的配器手法

《秦时明月》这部动画的音乐风格上可以说是作曲者借鉴了日本与欧美动画音乐的一些制作手法,并加入了我们本民族音乐的元素,使得音乐类型与风格上都和以往接触过的国内动画音乐有着很大的差别,最为具体的表现就体现在配器方面。以《西楚霸王》这首配乐为例,整首配乐的主题为热血战斗风格。首先选用模块式,这种音乐演奏形式是非常贴合其主题风格的,旋律与配器的逐渐加入使音乐一步一步进入到高潮。在开头部分,在低声部部分引入一个琶音类型的铺底音色,使整个音乐从低音一直延续到高音部分,直至引出主乐器古筝的出现。同时,作曲家选用的是较为混响效果突出琶音类型的音色,为的是能够体现出武侠音乐风格所独有的大气华丽和空灵感。通过古筝独特的揉弦,轮撮和滑音演奏,给人一种清新和内敛的感觉。低声部部分则使用电吉他的分解和弦来进行铺垫,这种东西方乐器的相互交融所取得音响效果是非常成功,值得借鉴的。随后高声部部分加入的女声独唱开始逐渐展示出模块式风格的独特之处。经过四个小节之后,女声部分加入了小三度和声的伴唱,打击乐部分加入了小型打击音色的演奏,表达出情绪和激烈程度的逐渐高涨。高潮部分的音乐是由电吉他独奏完成,风格上与日本热血类动画题材音乐相似,但在主旋律的空隙处都不时地加入了古筝的轮撮,箫的指震音与琵琶的滚奏,最终以电吉他的一个强而有力的揉弦结束整个乐曲。此曲的风格大气凛然,充满着神秘感,突出了武侠风格音乐的主题,民族性乐器的音色与特点也很好的融合到了乐曲中,是国内动画音乐吸取百家之长并彰显自身优势的优秀实例。三、日本动画音乐对中国动画音乐的借鉴意义

对于动画片来说,音乐不是辅助的工具,而是富有生命活力的关键因素。日本动画的成功离不开片中音乐的成功,成功的背景音乐所带来的震撼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并成为经典流传下来,这也是动画片音乐的艺术魅力所在。

1.突出音乐中的民族特色

中国动画的发展离不开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国产动画提供取之不竭的创作资源,尤其是我国的民族音乐更是国产动画音乐创作的“源泉”。从中国最早的动画片《铁扇公主》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动画片开始,中国动画音乐就注重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借鉴与改编,从中国民族音乐的“百花园”中寻找音乐的灵感,诞生了早期许多优秀的动画音乐。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动画在美国和日本动画强国的夹缝中寻找生存之路,在动画音乐创作方面应避免走入没有民族特色、没有文化内涵的狭隘之路。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音乐创作方面,日本动画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典范,如本文列举的日本动画《火影忍者》的背景音乐中,无论是在音乐旋律、和声编配、配器手法等方面,均洋溢着浓郁的日本民族特色。因此,在当下中国动画的发展道路上,不能因一味迎合青少年受众“崇尚美日风格”的审美趣味,而忽略了我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内涵和灵魂。

2.加深音乐对动画主题的刻画

动画作为一门具有高度假定性的幻想艺术,音乐为动画角色注入生命活力,赋予角色性格和情感,展示剧情的发展和变化,使虚拟的动画世界变得真实。动画音乐始终与剧情紧密结合,并以动画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结构为其创作构思基础。可见,动画音乐的主要目的是用音乐加强动画片的感情色彩,加深对动画主题的刻画,从而更好地表达动画主题。纵观当代中国动画界的音乐创作,总体而言,在思路上层次比较简单,内容选材比较单一,致使国产动画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多在画面方面,而非音乐。音画结合自始至终就是动画创作的要素,音乐是为动画内容本身服务的。当代中国动画音乐衰落的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对动画内容主题的刻画,音乐缺少内容性,听起来千篇一律。音乐主题动机的确定需要深入挖掘动画内容中的核心思想情绪,只有抓住了动画内容,才能更好的创作出贴合动画的音乐素材,提升动画的品味,获得大众的认同,也会让音乐比语言或图像更能穿透人心,给整部动画作品带来更为广泛的传播和最深远的影响。

3.转变单一效仿模式,打造独创性中国动画音乐

在美日动画风行的当下,中国动画音乐要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必须打破模仿、抄袭的思维模式,打造独创性的中国动画音乐。相对于美国幽默活泼的迪斯尼动画音乐、日本细腻深邃的动画音乐,我国也曾经拥有独属于本民族的动画音乐,如《大闹天空》中的戏曲音乐,水墨动画《山水情》中的古琴,《牧笛》中的民族音乐等。目前,很多中国的动画原声音乐在创作手法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阶段,在创新性上显得比较匮乏。从时代的角度来说,我国的动画音乐创作一定要从历史的音乐血液中汲取营养,但一定要将这“营养”吸收消化,而后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特色的独创性音乐;从地域的角度来看,欧美、日韩的音乐值得我们借鉴的元素也很多,这也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提炼,最重要的是不能用模版直接套用,一定要在博取众长的基础上来完成自己的特色创作。以《秦时明月》来说,动画本身和音乐都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近些年来动画创作的上乘之作。但将其与国外的一流动画及音乐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无论是在创作思路上还是创作手法上都有着国外动画音乐的影子,而本身民族特征的独创性还有待加强。

结话

综上所述,中日动画背景音乐的比较分析让我们更为清晰地发现,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快,而动画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动画音乐的创作缺乏独创性,对主题内容本身的融合度也不高。动画背景音乐的创作是动画音乐创作的一部分,利用从点到面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动画音乐的整体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式,只有了解了中日动画音乐创作方面的异同,才能够更好的推动中国动画产业及动画音乐创作的发展。但是我们也不必过分悲观,只要利用好民族性这一巨大优势,充分的发挥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底蕴、汲取中国古典音乐的相关“养料”,中国动画音乐还是会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和巨大的发展空间。音乐作用于动画内容,动画内容也反作用于音乐本身,由此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独具民族特色的国产动画音乐创作之路。参考文献[1]张昕《论中国动画的音乐思维》,《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2011年第5期。[2]陈瑾《浅析我国动画音乐传播民族化元素的缺失》,《名作 欣赏》2011年第30期。[3]张齐《浅议中国动画与动画音乐的发展和现状》,《作家》 2009年第16期。[4]张玉凤、丁薇《中国动画音乐的民族化发展探究》,《艺术探 索》2012年第4期。[5]蔡亚男《日本动画产业特征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CG技术与水墨动画的当代新生 第5篇

水墨动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动画形式, 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结合动画形式的成功创举, 它完美地表现了中国传统审美的精神意蕴, 是中国动画代表中的经典之作。自1961年第一部成功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到1988年的封笔之作《山水情》, 其间将近三十年, 产生了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四五部。而且水墨动画影片大多以动画短片的形式出现, 作为一种成熟的动画样式, 这样稀少的产量是惊人的。

排除其他原因, 传统水墨动画技术实现的复杂性才是重要的方面。要实现动画造型水墨渲染的视觉效果, 在动画制作的着色部分必须分层上色, 同样, 在摄影阶段需要重复拍摄。一般来说, 用在拍摄一部水墨动画影片上的时间, 足够拍成四五部同样长度的普通动画片。据说已经获取并掌握水墨动画拍摄技巧的日本人, 也不敢轻易尝试。由此可见, 水墨动画的成功与当年动画制作者扎实的功夫和水滴石穿的毅力是分不开的。但这样繁复的制作工序, 确实制约了水墨动画的发展。

斗转星移, 21世纪的今天, 数字科技的发展重燃了我们复活水墨动画的愿望。作为一种独具东方审美个性的艺术形式, 在商业动画流行的当今, 虽然经过数字技术的改造、应用视野的拓展, 但重获新生的当代水墨动画依然蕴藏着自身的活力, 有着自身存在的现实价值。本文试就CG技术对水墨动画制作手段、应用范畴两方面的影响展开分析, 并进一步提出设想和观点。

一、CG技术对水墨动画制作手段的改造

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 G (Computer Graphics的英文缩写) 。CG技术对动画的影响体现在二维和三维两个方面。二维方面最流行并且有代表性的是Flash动画。一般情况下在对水墨动画的模拟方面, 还要结合Photoshop的应用:先用Photoshop画背景, 在Flash里画动作。或先用Photoshop绘制更为真实的水墨效果的逐帧动作, 然后导到Flash里进行逐帧编排。这种方法类似于手工绘制, 但由于Flash软件的局限性, 所以在动画表现和工作效率上都不能令人满意。

真正获得突破的是3D技术。所谓3D技术指的就是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 它是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生成的具有高宽深三个空间维度的立体动态连续画面。一般来说, 三维动画给人的印象是场景逼真、画面物体呈现强烈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这一点与水墨写意的空间, 构成一般的平面形式是格格不入的。这也正是三维技术与水墨风格相融合的最大难点之所在。但是, 经过科技与动画人员的努力探索, 矛盾被逐渐分解, 问题已经获得重大的突破。

从分解来看, 有几方面的因素。首先是构图问题。中国画最显著的特点是散点透视, 而计算机三维软件中的虚拟摄像机应用的是焦点透视, 所以计算机的镜头构图和推移应尽量模拟国画平面的构成形式。另外, 动画技术人员又尝试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来使之更加完善。1.景物之间采取分层渲染, 再重新合成的方法, 使正面看上去更有散点透视的感觉。2.在同一个镜头里对不同物体使用不同摄影机。3.模型尽量建得平面化, 作动画时, 模型会随着镜头的移动来变化。4.在摄影机设置中, 模拟散点透视的感觉……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一种模拟, 最重要的是动画艺术的镜头形式感。在镜头的取景中, 尽量表达形式的构成与空间的写意。另外, 在水墨动画的画面上, 保留和透露一定的焦点透视特点的镜头感, 未尝不是一种创新。

其次, 从画面的表现语言上来看, 水墨画主要是由墨线的勾勒和大面积水与墨的晕染效果构成的。而对于一般3D的作品, 物体逼真的质感, 强烈的立体感是其特色。对于空间表现, 中国画运用大量的空白来暗示空间与物象, 而三维动画多是光影渲染构成的实象空间。所以这些矛盾的解决需要创造性的探索。事实上, 问题的关键首先是在于材质的表现。材质是三维动画的一种独立系统, 它是指在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软件参数对物体表面光泽度、透明度和肌理等材质特性进行表现。在表现水墨效果的时候, 需要将水墨假定为一种特殊的材质。要分析国画的基本笔触, 前后有浓淡变化, 落笔大多较浓, 收笔逐渐变淡, 直至消失。这就得在材质上下功夫, 做材质的透明贴图时, 考虑到这种特殊性, 就要用黑白渐变, 噪波干扰和层层叠加的手法, 尽量去模拟水墨晕染的效果。

再者, 在空间处理上, 需要充分考虑取舍关系。以一片水面为例, 水面上有石头、树、草等。在西方绘画中, 水面是一个实体, 有色彩、水波、反光、倒影等多种元素。然而在制作水墨动画过程中, 就要考虑中国画的特色, 放弃水面的色彩、水波、反光等特性, 使水面变成画面中大片的空白。所以仅仅通过倒影和倒影的波动来表现水面的空间和质感, 就足以令画面充满了想象的余地。

诸多手段的运用, 使水墨特征在3D中的表达, 基本有了效果。3D水墨相对复杂耗时的地方, 主要在于前期模型材质的制作。但它不再需要像二维动画那样去手工逐帧描绘, 而且前期一旦完成, 就可以根据动作和镜头的设定运用, 直接利用计算机去生成动画。这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尤其对于长片的制作更加有利。

虽然产生了一些比较成功的3D水墨动画短片, 但它们的题材还比较狭窄, 而且真正在单帧画面方面做到非常满意的还不多。大多在3D渲染之后, 还需逐幅用photoshop这样平面后期软件去修复、模拟, 调整。我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 主要是软件本身是由国外设计的, 并不是为水墨动画量身定做的。从全球视角上来看, 影视动画业是一个高科技和艺术紧密结合的领域。当年好莱坞在拍摄《泰坦尼克号》时, 为表现大海中轮船沉没的视觉效果, 制作部门特意请程序设计人员为其动画软件Softimage编写“Nuture FX”的插件。在拍摄《完美风暴》时, 为表现大洋风暴效果, 也是程序人员专门为其Maya软件编写插件。所以, 我们中国人要想在高科技手段下真正解决自己的动画技术问题, 还需要自己的科技支持。动画的产生, 就是摄影这项科技与绘画结合的产物。所以只有我们国家提高自己的高科技水平, 我们的动画艺术制作才会有强有力的后盾。

令人欣喜的是, 在计算机二维平面水墨仿真技术上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突破。据悉, 天津大学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逐步开发出一种水墨仿真模型体系。“它从建立可含有笔头运行轨迹、压力、笔杆的倾角、水墨的量与浓度等诸多参数的虚拟画笔模型入手, 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仿真理论, 并引入粒子系统、分形、纹理合成、图像类比等当前热点技术, 成功地模拟了水墨在宣纸上的扩散、渗透以及所产生的水晕等效果, 实现了水墨画所独具的多笔次叠加、干笔飞白以及中锋、侧锋等不同运笔特效……系统操作简单, 界面友好, 只要用户具有初步的绘画基础, 便可轻松绘制出具有水墨韵味的艺术作品。”[1]

这套系统经过天津美院师生的试用, 其水墨表达效果得到了肯定。尽管这只是计算机平面绘画领域的突破, 但我认为假以时日, 一定可以实现在动画软件领域的突破。我们期待着, 不久的将来, 水墨动画的制作可以像正在流行的“Flash”动画一样方便与普及。

二、CG技术对水墨动画应用的拓展

高科技的手段能为水墨动画带来极大的效率提升, 现在由一个人来完成一部水墨风格动画短片不再是一个梦想。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 新的情况又开始出现, 动画的受众发生了改变, 水墨动画也是如此。上世纪80年代之后, 社会的形态结构, 人们的生存状态与解放初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1世纪以来, 当代文化呈现出娱乐化、多元化的趋势, 人们对传统的情结不再那么直接和浓厚, 观众对动画的需求发生了改变。

在与观众的交流过程中, 水墨动画应该拓宽视野。我认为因为水墨诗意的特性, 所以不适宜长篇的叙事, 但是单纯的艺术短片只有狭窄的受众。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力求与当前文化紧密契合, 尝试不同领域多种形态的应用。比如, 在一些特定的与传统元素相关的工业设计中, 可以进行一些交互式的动画表现, 达到契合游戏娱乐的目的, 再进行水墨风格游戏的设定。

比如, 北京电影学院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支持与赞助下, 领衔开发的水墨动画风格的电脑游戏, 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这种电脑游戏拥有大量的青少年和成年用户。以电脑游戏为载体, 来潜移默化地传达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数字与水墨的融合, 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形式和现代娱乐精神的结合。这里除需要考虑前文提到的CG技术对水墨效果的表现之外, 还要考虑到游戏的互动性和水墨风格的融合, 这是一个可以充分发挥创意的领域。比如, 在一般的游戏中, 创作一个物体落水的互动特效时, 可能溅起的是一些水花, 但在水墨动画中物体落水后溅起的是墨滴。再比如, 在一般游戏中, 人物生命丧失可能是让人物倒地, 而水墨动画制作则是让人物身上的墨变成墨点挥发, 人物在瞬间变成空白……

此外, 游戏的目的不仅仅是娱乐, 换一个视角也可以是教育的平台。以水墨动画的游戏方式建立一个中国古典文化的教育平台, 这个平台既可在多媒体教学中使用, 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应用。另外考虑到全球学汉语的热潮, 所以将汉语文化中一些抽象的表述和意味, 通过具备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水墨动画风格表现出来, 必然可以帮助外国人更好地学习汉语, 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

结语

依托CG技术, 水墨动画的未来可以有更多的想象。中国传统动画表现方式主要依据“美术形式”加“摄影手段”, 更注重的是画面设计, 较少镜头语言。再加上原有技术的限制, 画面前景一般不动, 只有角色在动。动画作为电影的一个特殊的片种, 在电影语言和思维的表现上还有欠缺。现今, 3D技术和其他一些数码手段的介入, 使水墨动画可以更多尝试与电影的时间观念、音画观念、蒙太奇手法以及镜头画面设计等相结合, 去丰富自身的语言, 还可以借鉴电影的各种叙事方式、创作理念, 以完善其形态格局。

应当说, 随着时代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水墨动画这棵堪称动画国粹的老树, 又迎来了新的春天。无论在技术效率还是形式观念等方面, 都具备了新生的条件。当中国动画在迷惘中彷徨回顾时, 我企盼这棵老树的新芽能给国人带来希望。

参考文献

当代语境下的国产网络动画刍议 第6篇

关键词:网络,动画,故事,营销

近年来, 《泡芙小姐》、《十万个冷笑话》、《尸兄》 等网络连载动画引发强烈反响, 从最开始的“闪客”到如今更加成熟的创作环境和手段, 越来越多的动画作品开始通过网络渠道获得成功, 网络动画在国产动画发展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独具优势的平台基础

互联网本身所具备的独特属性影响着基于其为平台的各种行为, 网络动画因此具备了与传统动画完全不同的先天条件和优势, 而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应属体现于三大方面的 “自由度”:其一, 发布条件的自由。虽然网络有相关监管部门及各个视频网站的负责审查, 但它们的监管范畴最主要的是针对内容是否构成社会危害和负面影响等, 至于创作者的实力、影片的长度、制作的水平高低等都不会进行过多干预, 从而为原创动画作品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发行渠道;其二, 发布时间的自由。由于条件的不限定性, 网络动画可以根据自身创作情况及观众反映情况灵活安排播出周期, 不仅可以避免因对市场的把握不准而造成的巨大损失, 同时可大大提高观众的观影期待值, 达到传播的发酵效果;其三, 创作内容上的自由。虽然内容的审查是网络监督的重点, 但相对于目前国内的电影电视动画沦为低幼题材天下的现状, 网络允许多样题材的作品存在, 为国产动画向更高年龄段层次观众进发提供了绝佳的展示渠道和平台。

二、故事为王的创作中心

故事是一切影像作品的最原始出发点, 讲好一个故事更是需要叙述者的功力与技巧。通过对当下优秀网络动画作品的归纳与总结会发现, 时尚、好玩、贴近生活是它们最大的特点。这里的时尚更多针对的是故事叙述的方式新鲜而不落陈旧, 能够紧紧的把握社会文化中的新兴事物, 给人以新鲜感和时尚感。如《十万个冷笑话》将网络中所广为流行的“吐槽文化”进行了生动演绎和诠释, 从而引发了广泛的“跟随效应”并形成了全新的动画叙事模式, 为国产动画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好玩本身是动画产生的原始动力与存在状态, 而这点也恰好符合了当今网民在快节奏生活压力下强烈的心理需求。《暴走漫画》一类的作品便顺应和强化了这种特性, 它们虽然画面粗糙, 但却以一种乐观的恶搞精神深深吸引观众的眼球, 简陋的画面甚至成为了它们的身份名片, 动画在这里成为了展示幽默的极佳工具;贴近生活看似简单的几个字, 其实包含了对整个社会的生存环境及各式人群生存状态的入微观察和艺术化重现过程。互象动画所创作的《泡芙小姐》正是抓住了人们对于都市生活中的感悟, 从而引发观众强烈的心灵共鸣。而诸如《飞碟说》这类以图、文、说并茂的方式对个别社会现象进行全新的接地气 “幽默扫盲式”剖析, 同样得到广泛的好评与传播。

三、紧跟时代的营销策略

纵观目前获得成功的作品, 网络动画营销基本都是通过 “三步走”策略不断的进行尝试并逐渐走向成熟。首先, 让观众看到作品并对其产生兴趣,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难实现的一步。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将首次亮相的作品做到尽可能的吸引眼球, 或具备一定特质, 或根据已有影响力的漫画、 文学作品改编, 富含话题性的作品更具宣传和推广价值。第二步, 商业要素的融入。目前互联网上的资源大部分处于免费浏览状态, 于是在这种观众支持但无法转化为真金白银的状况下, 只能去依靠第三方投资来获得盈利, 如与广告商合作。但这也同时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必须要在保证不影响剧情的前提下, 最大程度规避广告本身对作品表现上的不利影响, 做到商业化与艺术性的“和谐相处”。再次, 创造更高利润和作品影响力的最大化, 是第三步的实现目标。这一步往往需要专门的运营团队去打理, 并巧妙使用各种网络营销手段。如《十万个冷笑话》在网站上发布的电影版创作资金筹集项目, 不仅筹集到了数量可观的资金, 更多的是以全新的方式为影片的未来上映做了一次盈利且影响广泛的宣传, 完成了传统营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谓是达到了一石三鸟的绝佳效果。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网络动画也逐渐开始呈现碎片化、移动化的趋势, 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必将有新的改变发生。因此,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网络动画创作更要以最敏锐的目光感知新鲜出炉的变化, 并在凭借自身优势不断稳固的前提下, 不断做到多媒体整合, 以复合型的内容形态来适应不同的观影设备和未来广阔的观影环境。

参考文献

[1]小死.看导演说<十万个冷笑话>[J].24格.2013 (04) .

当代动画 第7篇

常言道, “剧本乃一剧之本”。动画剧本, 是一部动画片的灵魂。动画剧本创作不仅要求有扎实的文学功底, 还需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动画剧本要求运用动画的思维、动画的语言来体现夸张、幽默、反逻辑、反常规的动画特点。在轻松的氛围下, 无限地拓宽人们的想象世界。

动画剧本与真人影片剧本有很大的不同。真人影片都有对白, 而在动画影片中要尽可能地避免复杂的对话。动画剧本最重要的是运用画面来表现视觉动作和剧情。很多优秀的动画都是没有对白的, 仅仅通过视觉上的动作来激发观众的想象。

动画剧本, 是决定一部动画片成败的关键因素。进行动画剧本创作不仅要考虑整个动画影片的艺术风格和技术支持, 对意境的追求也是不可磨灭的。意境, 能表现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有一些动画作品虽然在场景、造型、色彩、环境氛围、动作设计上做的都很漂亮, 但总让人感觉空洞无味, 缺乏感知上的联想和心灵深处的共鸣。因此, 在动画的创作中, 不应该过分地去追求花哨、炫丽的效果, 创意的重心应该放在动画作品的内涵和寓意上, 这就要求动画片要有好的剧本。例如, 《三个和尚》这部动画影片, 虽然没有使用过多的技术上的处理, 但是剧本创意精彩, 意境深远。可见, 动画剧本在动画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中国动画的缺陷以动画剧本创作为首要

中国现当代动画的状况是, 原创薄弱, 以为国外动画加工为主。中国为国外的动画加工主要是动画中后期, 这也就表明我国的动画人才偏坠。中国动画缺的不是中期制作环节的人才, 而是前期规划和创作人才, 也就是说, 从事对原创动画具有决定意义的动画前期, 即动画编剧, 分镜头台本等工作的人才十分紧缺。尽管中国人才储备相当丰富, 但由于动画创意人才的短缺, 没有好故事, 没有好的角色设定, 即使拥有最好的技术, 也不可能成就优秀动画作品。因此, 好的动画剧本是中国动画发展中的一个特别关键的因素。

现如今, 中国的消费者花费大概180亿元人民币在动画片上, 但是这笔钱将近90%都直接流向日本, 还有一小部分流往美国和欧洲。可见, 中国的动画片对国内市场缺少吸引力, 尽管视觉技术上日趋成熟, 但教育性胜过娱乐性, 过于死板、僵化, 缺乏美的想象和感受。像世界上大多数儿童一样, 中国孩子更喜欢能生动反映他们内心感受、问题和梦想的具有娱乐性的故事。而那些古板的角色、乏味的故事剧情、缺少儿童所珍视的纯真, 这些都是孩子们不愿看到的。在21世纪, 中国的动画工作者面临的不是技术上或是艺术上的挑战, 而是要能讲述出打动人心的故事。这就需要动画编剧创作出有感受力、感染力、想象力、纯真而动人心弦的动画剧本。

三、中国现当代动画剧本的发展之道

编剧进行剧本创作的题材, 一种来源, 是原创的;另一种来源, 是生活中所经历的真人真事或自己的亲身经历, 抑或是自己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感;还有的来源于, 一个故事、一篇小说、一首歌曲、一部文学作品等艺术题材。

故而, 中国动画要想突破现在的剧本创作的局面, 首先编剧必须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找故事:一方面, 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做下记录, 随时随地用笔记录下想写的东西, 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记录下来, 或者把自己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或值得纪念的事情记录下来, 亦或及时记下自己突然灵感一现或梦里梦见的一些事情, 进而整理成动画剧本。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先生曾说过的:“一个好的作品, 不要求大家看完后都能全记住, 但能使观众记住其中一点, 这就是一个成功的作品。”因此, 一个剧本的成功之处在于, 让观众在动画片中看见自己曾经的影子, 或回想起自己生活中经历过的一个点。另一方面, 从神话、童话、戏曲、民间艺术、典故、文学等艺术宝库中, 汲取自己的创作灵感, 改编成动画剧本。例如, 迪斯尼公司出品的《狮子王》是取材于莎士比亚的著作《哈姆雷特》, 而《狮子王2——辛巴的荣耀》是取材于《罗密欧与朱丽叶》, 由此可见, 许多优秀的动画片的剧本取材于优秀的文学作品。

正如宫崎骏说过的那样, 动画电影的真正乐趣在于——创造出一个世界。他始终认为, 所谓的动画电影应该让人感到更加有趣, 更加怦然心动才对, 动画电影并不是在阐述复杂的主题或者理论, 也没有必要去强调艺术。动画电影就是构筑一个绝对虚构的世界, 具备存在感的虚构的世界, 通过赋予角色真实感十足的思维和行动, 让人觉得那是另外一个世界。宫崎骏的作品能够风行各地, 儿童观众能够悠游自在地在他的作品中享受天马行空的想象, 成人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回失去的童年记忆和青春憧憬, 关键在于他很清楚动画剧本的虚构与梦想本质, 也忠实履践了他自己所信仰的创作概念。

然而更重要的是, 他曾经说过:“我从事动画工作, 为的并不是推行什么艺术运动……我只想做出儿童会感兴趣的作品, 并让孩子们拥有属于他们的美好时光。”为了儿童而去创作的始意, 却因为他的动画剧本除了挖掘出童趣世界的兴味之余, 更有深厚的文化反思和人生观层次, 让许多成人不但能从中找回昔日的赤子之心, 也能感受到他对当下文明弊病的叹息, 使得宫崎骏的作品世界能更无远弗届地深入人心。事实上, 他的动画剧本就是这样忠实地反映出他自己的信念, 也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如, 《天空之城》的剧本, 就内涵而言, 向人们揭示出了人与自然共生的主题, 空中花园、池里的鱼、飞翔的鸟儿, 虽然都是我们不曾看见过的生物品种, 可是却能体会到那种和谐的自然生态, 被茂密森林覆盖的“空中楼阁”, 是人心所向往的桃花源。纵然是机器人, 纵然是没有感情和生命, 却仍然可以在漫长的时间里, 与天空、草地、树林、小鸟、花草如此和平的相处, 以尊重生命和美好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一切。除了生物实证外, 心灵的追求则是他的动画剧本中反映出来的另一个动能。中国动画编剧们应该从宫崎骏的作品中反思中国动画的现状, 应该学习他的优良之处, 结合我国的国情, 创作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创动画剧本, 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国产动画片。

由此看来, 中国现当代动画编剧需要在动画剧本中渗透优良道德评判的标准, 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文化知识, 宣扬人文精神, 赞美大自然。在中国动画剧本未来的发展中, 动画编剧应该挖掘出自己童话的心灵, 只有这样, 才能够放飞想象, 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 发现并表达美的心灵与意境, 才能让孩子们看到这个世界中的真善美。

中国现当代动画编剧应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 这样才能创作出主题立意好、境界高的动画片。如, 《天空之城》《风之谷》《魔女宅急便》《萤火虫之墓》《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等这些永恒而经典的作品反映了动画大师深厚的文化底蕴, 贯穿这些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对观众的意识形态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中国现当代动画编剧要培养自己敏锐的感受力, 以及观察生活中情趣的能力, 能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感受放进动画世界里面, 改编成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画剧本, 从而达到唤起观众共鸣的目的。例如, 加拿大动画大师弗雷德里克·巴克先生1987年出品的动画片——《种树的人》, 此片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它的卓越之处在于此片讲述的故事感动了观众, 让人们看完后从理念到身体力行, 看了这部动画影片后, 深感种树对环境的重要, 使人们自愿走出家门去种树。据调查结果显示, 仅仅一年时间, 加拿大魁北克省就多了150万棵树。这不仅仅归功于动画大师浑厚的人格魅力, 更重要的是他成就了把自身的艺术底蕴同他笔下的一个感人故事完美的结合。优秀的动画剧本能给动画片营造一种审美感受, 提升自己的文化意念, 使观众看了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得到灵魂的净化, 陶冶情操。由此看来, 优秀的动画编剧只有把自己的生命律动、生命感受赋予虚幻的动画形象, 使他们也有了思想、情感和生命, 才能打动观众。

动画是心灵的产物, 剧本也是心灵的产物。由心而发的故事, 才能打动观众, 唤起观众和动画创作者之间的共鸣。动画剧本有了这些, 才造就了一部震撼人心的优秀动画作品。我们期待着中国现当代动画涌现出更多有思想、有感情、触动心灵的优秀的动画编剧, 期待着看到中国现当代动画剧本能朝着好的方向前进, 期待着更多更好的中国现当代原创动画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王传东.艾琳.《动画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版.

[2]王健.《动画艺术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第1版.

[3]王可.《动画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版.

[4]黄晨.《动画概论》.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当代动画 第8篇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一部根据中国传统神话改编而成的3D动画影片。影片讲述了江流儿在不经意间解除了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的封印,随后二人便一同踏上了冒险旅途的故事。整部影片技术成熟,风格现代化,但影片中中国传统元素随处可见。无论是充满民族色彩的画风,或是充满戏曲元素的配乐,都充斥着浓厚的中国色彩。

一、剧本中的传统艺术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艺术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都可以作为动画剧本创作的灵感和依据。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就取材于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然而它并不是对内容照搬,而是在内容上推陈出新,创造属于其本身的主题内涵。影片中的大圣已不仅仅是只会降妖除魔的大英雄,他被赋予了更多人的性情和特征在里面。从而将传统文学艺术得到了更好更新的展现。

二、影片角色设定中的传统艺术

影片中大圣的设定颠覆了传统美猴王的形象,但是传统的中国元素却依然存在,这样既添加了新意,又保留了传统艺术的精髓,深受观众们的喜爱。例如大圣的头部设定,设计师借鉴了中国传统的京剧脸谱。在京剧脸谱中,孙悟空的面部被红色包围,在影片中大圣脸上也能够看到有粉红色围绕着。在大圣的服饰设计上,也运用了中国传统服饰艺术。开场大圣身着战袍,红白相间的铠甲,一条长长的红色斗篷,头顶两根长翎子,这些设定都来自动画片《大闹天宫》中的经典造型,唤起了观众们儿时的记忆,同时也致敬了这部经典的国产动画影片。在影片后半部大圣与大肉虫打斗时穿的银色铠甲,则是汲取了唐代铠甲设计中的传统元素。这些借鉴都使角色独具中国艺术气质。

在角色动作设计上,导演也将传统艺术融入到其中。影片中一些打斗的动作吸取了中国传统武侠影片中的动作设计[1],而动画利用其不受外在因素影响的优势,能够将这些动作更夸张地展现出来,使表演更加形象生动。在江流儿刚遇到大圣时,在一块大石头上手舞足蹈地给大圣讲他在戏曲里听到的关于齐天大圣的戏文,导演将传统戏曲里人物的表演赋予到江流儿身上,显得更加滑稽有趣,加深了观众对影片角色的喜爱。

三、影片画面设定中的传统艺术

影片背景运用中国传统写意山水画,与近处模型场景相结合,写意与写实交相辉映,虚实得当,营造出带有中国古典韵味的动画场景。在影片中,远处的背景运用中国的写意画法,显得悠远而神秘,与近处古香古色的建筑相得益彰。

影片画面的设计中还加入了皮影这一古典元素。皮影戏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在影片的开头,导演以一小段皮影戏开场,明确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增添了传统艺术的气息,用在此处恰到好处。

四、配乐中的传统艺术

动画是一门别具一格的视听艺术,优秀的动画电影音乐能够烘托影片的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深化角色的内心思想,加深观众对影片的理解。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中,戏曲较为广泛,还有以琴,鼓,二胡,笙箫等为演奏乐器的音乐。这些传统音乐风格鲜明,与西洋乐器相结合运用到动画电影中,使中国动画别具一格。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音乐创作者多处运用中国味十足的京剧,琵琶乐曲,以及笛子,鼓等中国味浓厚的乐器[2],并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在当代动画创作中的价值。影片开头用传统的画外音进入,并伴着中国戏曲的响起,给人重温儿时看《大闹天空》时的激动心情。影片还多处利用传统弦乐器对角色心理进行描写。例如大圣和江流儿在河滩上休息对话时,大圣几次不小心被大石头砸到脚,疼痛难忍,但是为了在江流儿面前不失颜面,一直咬牙忍耐,创作者运用中国传统弦乐器弹奏出跌宕起伏的音乐,其中的高低变化展现出大圣疼痛的程度,表现出其撕心裂肺的疼痛却死要面子的内心活动。

可见,好莱坞形式的动画影片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受欢迎的动画影片。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动画艺术中的运用,让中国传统艺术在国际舞台上得到认可。但在传统艺术精神的传承上要取舍得当,继承与创新并存,才能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展现给观众,实现它的价值,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动画作品。

参考文献

[1].李雪《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国产动漫的东方情怀[J].大舞台2015/11.

当代动画 第9篇

关键词:中国艺术家 当代艺术 动画媒介

一 个人动画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发展现状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动画作品,作为新媒体艺术中的创作媒介之一,与其他创作媒材一样,都随着国际新媒体艺术创作的发展潮流,步入了国际艺术舞台。在国内创作环境下,由于受固定的思想模式和知识架构体系的影响,使得我们对新媒体作品拥有一套传统的理解方式,导致我们很难真正体味动画媒材艺术的真正价值,及其存在的意义。这或许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去了解动画媒体艺术发展状况的障碍。但值得欣慰的是,在当下一批活跃的艺术家正在通过动画媒介来透视新媒体艺术纵深交错的内涵与外延,顺应了我们这个时代下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使得新媒体动画艺术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后起之秀。

如今的艺术创作上选择新媒介是艺术创作手段更新的一种标志。在当今一切皆可为艺术、一切皆可为创之材料的时代里,中国实验动画艺术家不会把自己局限于对某项媒材技巧的专攻之中,而更多地是关注动画作品的主题理念、或展览现场的环境等客观因素,以来寻求技术与主题素材相结合的新办法。实验动画这一媒介手段无可争辩地为中国当代艺术带来另一种新的发展可能,这种新的可能的重要性不在于目前人们所看到的新媒体艺术是热门的领域,而是在于新媒体艺术具有全新的传播方式,以打破了原先旧媒体所谓疆域的限制,从而大大开放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空间。实验动画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吸引着中国的艺术家去挖掘之,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二 中国艺术家对动画媒介的运用

(一)艺术家周啸虎的作品分析

周啸虎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中最早尝试把观念艺术与个人动画相结合的艺术家之一。他常将人们的生存境遇和以多重媒体现成品的再生产为特征的信剧乍为创作材料来源,并通过戏剧性的方式打破之间的固有联系。

其早期动画作品取材于新闻事件和虚构的故事陶土动画装置系列。动画作品保持空间和时间上的并行,也可独立存在:动画的单帧画面在时间中相对独立和强化,正好与断句般抽出的场景雕塑共构起一种关于现象或表象、物证或伪证的关系。周啸虎的作品往往从生活中日常化的信息入手,把它的杂芜与无序整合成超现实的视觉体验。从《蜜糖先生》、《乌托邦机器》(图1)到《美丽云团》,“操纵与反操纵”是其很重要的主题,同时使他的作品具有寓意性、反讽性。“媒介信息本质上是重重人为包装、修饰、剪裁过后的产品”,实质上是对大众的一种操纵,世界就是一个包含着操纵和被操纵的辩证场所,人与人之间的、权力与大众的、媒体与大众之间的博弈、操纵与反操纵。周啸虎的作品如一台又一台大戏,隐含了“日常泛政治化”的生存语境,游戏上演,玩偶上场,而从动画图像制作中的易操纵性,到观众在动画、场景互动中的反操作,观众的加入进一步延展了作品的意义。

(二)艺术家陈邵雄的作品分析

艺术家陈邵雄在动画作品中则强调某种形式,在完善的形式下去填充观念。艺术家关注着城市的变化以及个体对于城市的态度;并逐渐将新媒体技术与中国传统水墨画创作相融合。陈邵雄选择强调某种观念,并尝试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观念。陈劭雄水墨系列作品反映的是艺术家对于都市题材的关注。作品描绘了消费时代城市文化、个人经验、生活的细节、平常之物、地标式的建筑,叙述性、流动性的画面构成了当代都市体验的记忆图景。快门、相片、打印、水墨、再拍摄、编辑、声音、最后形成动画,独特的创作过程,水墨加动画的呈现方式,成为了陈劭雄动画作品中标志性的艺术语言,水墨的绘画语言在四维的时空中重新编辑,它显示了传统文化在当下展示的有效探索。

这其中的《墨水城市》,艺术家表现的是对城市风景的各种印象。这些印象先通过照片客观记录下来,再以手工绘制的方式转换成水墨创作,这一转换,使得城市风景的现实瞬间和脑海中的记忆片断得以在同一时空共存和呼应,而这也正是城市真正留给人们的印象:有遗漏,有偏差,有淡忘,但却真实。同样是关注城市,与前者不同的是《水墨日记》着重表现了艺术家对于城市的生活印象。这些印象既有自己的切身体会也有各种间接体验。家庭生活、旅游经历、新闻报道等等这些与城市生活有关的体验被艺术家有选择的记录并通过水墨画表现出来。

水墨动画作品《墨水东西》是部关注城市生活中易被忽略的各种事物的动画影像。艺术家试图通过自身的这种关注,唤起人们对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的重新认识,因为它们也正是城市生活留给我们的一种印象。试图从不同角度展示艺术家对于城市生活的纪录和印象。

(三)艺术家唐茂宏的作品分析

唐茂宏的动画作品与我们所看到的传统的艺术形式相比,他那独特和虚构的艺术途径很明显的表达在了他的动画装置“兰花指”及其相关的丝网版画“兰花指”里。这部作品机智而又诙谐,怪异而又滑稽。所有的内容都表现在了一个圆形的传统中国花乌画的框架中。然而,更进一步的,唐茂宏对花,宝塔及蘑菇等多种场景的艺术描述,却尽所能想像的远离了传统构成的静止图像。这是一个清晰的有着自我幽默的超现实的世界,相互作用的人,动物和植物全都汇集在这狂欢和直白的场景里。唐茂宏展示出一种结合了生活中大量丰富想像力和敏感性的专业技术,并把它转变成了他自己独特的和易于辨认的夸张格调。

《兰花指》(图2)唐茂宏的第一部手绘实验动画作品,正确的说是三屏的动画装置,在更多的时候影片是以装置的形式在展览中与观众见面。这也是他首次用动态的影像来表达他的“胡思乱想”,原因按唐茂宏的说法归结为:影像的表象更为宽泛、更为丰富、更能表达他的“胡思乱想”,而选择动画而且不是一般的拍片是因为他更习惯一个人慢慢的做一件事,不能适应很多人协调的工作。三个圆形的画框并列在画面之中,画面内容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他们是片断式的,随时可以抽出其中的一个画面单独成章。画面内容干奇百陉充满了魔幻的色彩,你会惊讶于他对生活中图像的敏感,这些影像交织在一起让你不知所以,你会思索着里面更深的含义。

唐茂宏在涉及艺术史和大众文化的同时也唁中的破坏了它们。他整合了大量的视觉元素和主题事件,制造出的作品存在于高艺术和流行图像之间的模糊边界。在他的作品里,荒谬、神奇、幽默,以及对峙,这些因素共存一体,预示了这些象征性物体的设置,并非仅仅只是幻想那么简单。在圆形的中国花乌画的框架结构中,绚丽的蘑菇、雅致的花卉、耸立的宝塔等景象一一涌现在观众面前的动画片段都表露着荒诞不经,也不按照普通的叙事习惯来讲述影像,就如同作品的标题一样在现实和幻想之间,中国式传统与未来之间构筑了一个超现实主义的奇幻空间。艺术家的动画作品对于探讨当前的人类生存问题有着更为直接与有力的表现能力。

(四)艺术家叶凌瀚的作品分析

叶凌瀚的作品隐喻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他的作品营造了一种时空穿梭的关系。图像和语言背后表达了一个流转的空间,而这个空间蕴藏的虚空、永恒只能被猜测,而永远也不能确定。

叶凌瀚的作品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是一年的时间,三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可以直接从影像的图像中直接识别。第一个阶段的《膜世界》来自叶凌瀚的绘画,大量的丙烯绘画构成的动画。第二个阶段《俄塞达斯》依旧保持着作者绘画的情结,并开始出现某些装置的倾向。第三个阶段《最终实验飞行体》(图3)却呈现出一个穿梭于时空的,实景、实物、手绘相互交融的景观。叶凌瀚的作品所能展现的来自绘画、影像、动画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晰,线索明显。尤其在其近作《最终实验飞行体》中那种有着对空间、时间、生命、飞行器作出的思考,交汇于一个视觉的维度,尤其难得的简洁、沉静、审慎的呈现方式。

叶凌瀚的首部动画作品的脚本是在他之前创作的一批丙烯绘画中引申出的影像。动画这一媒介是创作者使用的一种手段,因为在接下来的动画创作中或许会有更多其他元素的介入到作品中,使得动画作品更像录像艺术的表达,而非商业的动画电影。

(五)艺术家孙逊的作品分析

年轻艺术家孙逊创作动画时,是尽可能少地运用技术设备,拥有充足的创作时间,这样就以最古老的方式一个帧一帧的徒手画。制作动画的过程完全不同于一般商业动画制作那样有相对细致的分工,所有的主要工作全部是由艺术家独立完成。

《日常乌托邦》是一个很简单的“剧”,共5场,没有具体的情节,更像是意识流,其中唁含着深层含义,不管观看者是否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他的作品内容未经润饰:一位努力发掘自己幻想的年轻人,凭他的直觉创作,不去想目标或可预知的结果。他作品的结构和图像都值得在这里提—下,因为这是首次展现,其中的主题也成为了孙逊作品的特色。

艺术家的动画作品展现了运用多种多样的媒介风格从而形成一种不寻常的创作手段,可以用任何东西创作动画: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我自己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和方式。艺术家用丙烯,蜡笔,粉笔,水彩,油画颜料和墨来创作作品。孙逊的动画艺术中涉及的元素从世界历史、政治到自然的生物,永远的黑白基调,发黄旧报纸的背景,弥散着历史的苍凉气质。孙逊的动画语言,在流动的动画里追求绘画性,同时又带着鲜明的版画特征。

(五)艺术家邱黯雄的作品分析

邱黯雄在实验动画作品中致力于探索古代中国美学与当代中国美学之间的联系。水墨动画作品《新山海经》就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这部具有梦幻般色彩的动画场景,脱胎自中国古典神话故事集,动画作品严肃的批判了当今社会中我们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像环境退化、城市过度发展、人类帝国等等现象的存在。作者借助我国古代神话典籍的想象,衍生出了与当代生活相关联的奇特图像,在荒诞杜撰的情境中,揭示了科技文明所带出的副作用以及人类正在走向的某种危险。艺术家重新编撰了《山海经》中的内容,动画中表现的生物是依据现代技术下出现的新事物而创造出来的。像青蛙一样的推土机、像悬浮巨岛的航空母舰、像无头鸟的喷气式飞机、长着卫星接收器脑袋的蹄类动物。这些艺术家自创的动画形象即出现在他的动画投影中,也出现在其手稿、版画等纸上作品中。艺术家所创造出的奇特图像即使当代艺术与艺术史上的前辈的作品产生了联系,也使人联想到不断发展的社会及社会内部的批判造就了这样的艺术形象。这部动画由数以百计的水墨画手稿组成,作品探讨的是人们在面对城市社会与面对自然时,同样体验到的疏离感。尽管这件实验动画的内容看上去近乎荒谬,但它却透过艺术家的个人观点,诠释出了宏观社会的走向问题。他的第二部《新山海经II》实验动画,与第一部《新山海经》一样,同样采取了水墨动画的形式,用叙事性的语言描述了一座新的水坝造成的洪水淹没了一个被污染的山谷、屠宰牲口、基因变异、饲养绵羊及人类对宇宙中漂浮的行星进行殖民等等。在上述的每个情节中,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兴奋点着力于机器人,甚至平凡如羊、牛之类的家畜。作品中,邱黯雄重现基因图像,表述当代人对于这种理论近乎“恋物癖”的崇拜,这一物象的表达是通过水墨绘画进行的。动画作品是对产生它们的社会体制的一种深刻的批判,观众会在观看后思考对于社会价值再认识的问题。

三 结语

当代动画 第10篇

1、技术的革新

1.1、动画与三维动画技术

动画的英文Animation可以解释为经由创作者的安排, 使原本不具生命的东西像获得生命一般地活动。动画是由许多帧静止的画面连续播放时的过程, 无论其静止画面可以是由电脑制作, 或是手绘, 或是黏土模型, 经过每次轻微的改变, 然后再拍摄, 当所拍摄的单帧画面串连在一起, 并且以每秒16帧或以上的速度去播放, 使眼睛对连续的动作产生错觉 (因为视觉残像所造成) 。无论是哪种画面形式都是通过连续播放一系列画面, 给视觉造成连续变化的图画。它的基本原理与电影、电视一样, 都是视觉原理。

三维动画技术是一种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象学、仿真学等多种科学技术融合起来;利用计算机设计出实物造型、纹理、质感、环境、灯光、动态和特效, 并生成连续画面的高新动画技术。三维动画技术是动画领域一次世界性的技术革新。以美国三维动画的兴起为例, 电脑软件的应用和功能升级替代了很多传统中需要借助人力因素完成的工作, 可以说这一突破性的进步符合当代所有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即技术终将把人类从重复烦琐的工业流水化生产解放出来, 工作重心逐渐向思维创意与技术研发这类脑力型工作转移。因此三维动画技术在今天的世界各国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2、动画蒙太奇

蒙太奇, 法文montagemontage, 原为建筑学术语, 意为构成、装配, 用于电影是“剪接和组合”之意, 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蒙太奇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 和观众的心理顺序, 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 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换言之, 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是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 按照生活逻辑, 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

动画蒙太奇和电影蒙太奇是一样的, 动画蒙太奇将蒙太奇运用到动画制作的剪辑中, 是把动画故事剧本转变为一种视听语言的重要表现手段, 以此来向观众传达动画要表达的意思。三维动画本身就是电脑制作的结晶, 将画面与音频结合, 再运用蒙太奇手法进行组接, 从而完成作品传达给受众。

1.3、蒙太奇在动画制作中的作用

三维动画就是设计师模拟摄影机拍摄方式, 将动画的制作在一个按真实场景以一定比例的构成的虚拟场景里进行仿真拍摄。因此, 与电影一样, 在整个动画故事的叙述中, 动画蒙太奇也是根据动画故事所要表达的内容, 和观众的心理顺序, 将一部动画分别设计、制作成多个画面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运用蒙太奇手法, 可以在三维动画故事中通过改变一个动画场面中镜头的次序, 而不用改变每个镜头本身, 来完全改变了一个场面的意义, 得出与之截然相反的结论, 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

在动画的制作中, 设计师按照剧本或动画的主题思想, 分别制成许多画面, 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 把这些不同的画面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 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联系以及快慢不同的节奏, 从而有选择地组成一部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为广大观众所理解和喜爱的动画片。

1.4、三维动画技术与蒙太奇的关系

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著作《全球通史》中写道, 现代文明跟古典文明的最大区别就是技术的进步。那么就三维动画技术来说, 它是一次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同样, 蒙太奇在叙事中似乎永远秉承着创新者的姿态。这让蒙太奇和三维动画技术有个共同的特点, 它们都基于创新。当代动画是一个集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产物。蒙太奇是它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维技术是它的技术依托, 两者相辅相成。

2、三维动画技术是动画产业的生力军

2.1、必然性

三维动画技术是动画产业的生力军, 在于三维动画将成为一种未来动画市场的趋势。在动画的历史发展中, 三维动画与二维动画的较量就在近几年内, 而三维动画则以压倒性的趋势使得二维动画面临危机。三维动画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的变化, 一方面是三维技术的应用, 摆脱了二维平面的局限, 开拓并丰富了一个动画的新的表现方式;从另一方面来看三维动画打开的不仅仅是孩童市场, 更主要的成人市场也随之敞开。

从《玩具总动员》, Toy Story 1995年——电脑取代手工制作动画的划时代之作, 可以看出这一必然性。《玩具总动员》即使是在十多年后的今天看来, 皮克斯精心打造出来的玩具们仍然有着不俗的光影表现。三维技术在动画方面的表现似乎创造了另一个世界。在动画中, 出现了鲜活的、有生命感的角色, 逼真的场景, 现实中无法表现的特殊效果, 奇妙的组接, 等等这些都是二维技术不可比拟和取代的。

2.2、市场性

2003年, 《Treasure Planet》这部耗费迪斯尼公司1亿4千万美元的古典动画片票房惨败, 随后的传统动画《熊兄弟》也黯然下线。历来首轮应该在全美3000多家影院上线的《熊兄弟》, 实际上只在900多家低调上映。而三维动画《海底总动员》成为全球票房冠军, 斩获无数。2003年, 梦工厂宣布全面使用CG技术, 迪斯尼关闭奥兰多传统动画工作室, 并面临收购噩梦。

从上面的例子和数据可以看出, 三维动画将成为动画的主流, 再从它的制作特点来看, 三维动画不仅成本低, 而且效率高。在市场的驱动下, 三维动画将成为主流, 而三维动画技术也因为自身的优势将倍受制作者的欢迎。

3、三维动画技术与蒙太奇的结合

任何新生事物也好, 发展中的事物也好, 它需要的都是不断地在其血液中灌输新的能量。对于动画来说也是一样, 每一个优秀的作品都是在不断创新中产生, 给人留下的应是深刻的记忆。

动画中的每个画面就类似一个“镜头”, 并且可以作为镜头来制作, 运用蒙太奇手法可以使镜头的衔接产生新的意义, 这就大大地丰富了动画艺术的表现力, 从而增强了动画艺术的感染力。

三维动画技术的优势在目前的市场上是无法比拟的, 其应用范围也很广泛。将三维动画技术与蒙太奇结合, 就等于将技术与艺术结合, 这对于未来动画市场来说将是富有创造性的生产力。蒙太奇在动画中的应用需要更灵活、更有创意, 这样才会表达出更深层次的东西, 而且蒙太奇在动画的制作中同样需要大胆的构想。

我们在探索三维动画技术与蒙太奇结合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从感官效果的角度去比较中国动画片与欧美、日本等国动画片在分镜头处理上的差距。通过对优秀动画片和优秀动画镜头的详细分析, 充分挖掘外国动画片在蒙太奇电影技巧与动画绘画相结合方面的经验和长处。另一方面要注意到电影拍摄方式与动画处理方式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动画中的分镜头脚本, 不仅可以借鉴电影蒙太奇的镜头运用方式和剪辑方式, 同时还可以运用电影灵活的镜头运动方式把电脑镜头与手工绘制镜头结合在一起, 从而为动画艺术的形式美表现手法开拓一条新的途径。

综上所述, 三维动画技术为动画开拓新市场起到了举足轻重

浅析小户型家具的设计方法

石磊 (河南省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450451)

摘要:小户型房产的走俏, 小户型家具的市场空白, 方便、快捷、时尚、优雅的生活方式得不到切实的体现。这些问题, 引发小户型家具发展的思考。本文试图分析小户型家具设计的方向和方法, 希望对小户型家具的研究和开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小户型;小户型家具;功能;设计

“国六条”关于新开工项目70%以上须建设90平方米以下户型的细则自公布以来, 90平方米、70%、小户型, 这些关键词如今已成为购房者、开发商、设计师议论的焦点。中小户型将成为内地房地产市场的主流产品, 也是顺应多数购房者需求的贴心之作。如何对中小户型住宅产品特别是承载实际功用的家具产品进行经验总结和创新研究, 以引领新的市场潮流也就成为市场的重中之重。

提到小户型, 也许有人脑海中会出现一幅到处都堆满了东西的乱糟糟画面。卧室这么小, 我的一大堆衣服、鞋子怎么放?家里来了客人会住不下?洗手间浴室在一起, 毛巾、牙刷、还有一堆护肤品化妆品还有没有立足之地?柜子很有限, 家里很多东西怎么放起来?不要烦恼, 只要家具强大, 小空间也可以变成多拉A梦那个可以容纳无数宝贝的百宝袋, 在你不需要的时候让所有的杂物“隐身”起来, 把你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现在的沙发、床都太大了, 难道就没有专门为小户型设计的家具吗?20平方米不到的客厅里, 要是摆上一套沙发, 就没剩多少空间了。”消费者在逛完家具市场后无奈的感叹道, 没有发现专门针对小户型生产的品牌成品家具。除了儿童家具, 绝大部分品牌家具都很“大气”, 以床为例, 几乎都是宽1.8米或2米的双人床。小户型面积小, 若使用传统意义上那些“大气”的家具显得有些不配套, 衣柜、床等大件的家具放一件就足以使小家拥挤不堪, 不仅浪费面积, 更破坏设计与装饰效果。

通过调研, 消费者一致表示, 希望能在有限的空间实现居室的更多功能, 功能增加是小户型家具的需求点。但目前市场上生产多功能、可变形家具的企业确实较少。业内人士指出, 小户型面临的困境是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各种家居生活的功能, 而家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想让家具实现多功能, 且节省空间, 关键还是要在家具的设计上下功夫。

一、家具功能的360°全能

家具的首要作用是具有使用功能, 对于小户型而言, 由于面积小, 对家具功能的要求就更高。一物多用、隐藏家具、组合家具、折叠家具、魔术家具等, 只要开动脑筋, 发挥想象, 多功能的时尚家具定能受到大家的青睐!

一物多用家具是表现为家具的功能模糊及多样, 比如, 为了满足“坐”的功能, 对于大户型而言, 可以为了追求风格、追求美观、追求造型而设计一款精美绝伦的椅子。但对于小户型而言, 必须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进行设计, 必须考虑家具的多功能性, 它可以是满足坐的功能的凳子, 也可以用做小茶几, 也可以是储藏柜等, 利用最小的空间尺寸满足最多样的使用功能, 才是我们的目的。隐蔽式家具是一种既不易觉察, 又具有家具功能的贮藏空间, 它能与一般的家具巧妙配合, 是人们因地制宜, 精心设计的产物。组合家具是希望通过家具之间的相互搭配表现出更加完美的使用功能。折叠式家具不仅体积小, 而且易于折拆, 方便搬运, 很适于小户型家居使用。魔术家具可以通过家具固有的模数关系, 进行DIY装配, 使家具变得富有乐趣。

总之, 家具的功能必须满足, 而且, 是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尺的作用。同样的, 仅有技术是不行的。动画是一个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产品, 光有好的技术是不够的, 还需要深刻的艺术内涵和优秀的创意。目前, 中国动画产业正面临复兴的艰巨任务和来自世界各国的挑战, 在拥有世界化的三维技术平台的基础上, 我们要做的是着眼于实践, 对消费群体的心理进行认真的分析, 结合三维动画技术平台和蒙太奇的电影艺术表现方式, 对动画片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突破性创造, 从而推动中国三维动画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寸之内, 因此, 要求我们的家具必须是360°全能的, 这样, 你才有市场。

二、家具尺度的人性化

“家具”是给人来使用的, 因此, 合理的尺度能给人舒适感。小户型家具由于使用空间的限定, 在满足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基础上, 可以选择缩小家具的尺度和占地面积。给家具进行适量的瘦身, 空间才会被放大。

三、家具的舒适性、安全性不容忽视

为了能为小空间挤出更大的活动面积, 小户型的家具势必会肩负起多功能的重任。但是不要忘记家具的使用者是人, 家是给人宽松居住环境的空间。所以, 家具必须能够满足使用的舒适度的要求, 比如, 在材料的选择上, 可以用木质、软性材料等, 边角的处理上相对圆滑一些, 都会带来舒适感。另外, 多功能的家具可能要对家具的部件进行功能性的变化及运动处理, 会较单一功能的家具有较多的活动性, 这就要求家具的安全性要有所保障, 不能为了追求功能的多样而舍弃家具的牢固和安全。

四、家具的色彩和风格带来空间的时尚

在小户型住宅的空间中家具占地面积相对较大, 家具的色彩通常构成环境的主色, 因此家具的色彩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可用调和的手法, 使家具与空间环境色彩和谐统一, 获得幽雅宁静之效。在色相上可运用相近的色系, 纯度上以较低的不饱和米色, 在明度上求对比, 以得到融和沉稳的感觉。从古至今, 家具的风格可谓千姿百态。但在适应人们居住环境下产生的小户型家具风格变化甚少, 多为板式家具。这在家具的内涵及文化的表现中无从谈及, 虽说小空间为了能够达到视觉放大的效果, 不易对家具或空间进行过多过繁杂的装饰。但恰如其分的风格特征表现更能突出家具的文化内涵、艺术内涵、人文内涵, 也更能适应现代人追求个性的心理, 获取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现阶段, 中国家具以创新为目标, 新中式家具的研究和发展为我们带来希望。以八零后为主的小户型居住群体多为追求个性的一代, 虽然他们追求时尚, 但毕竟是中国人, 更希望能够使用我们自己研发出的能够代表中华文明的家具。因此, 新中式风格的小户型家具的研究和发展势必成为中国设计师及本土企业的肩头重任。

五、环保家具带来绿色空间

随着人们健康生活意识的提高, 绿色、环保、有氧、防辐射这些词汇成为非常流行的家居概念。但家具甲醛含量超标、家用电器电磁辐射过量等事件频频发生, 这些家居生活的近距离杀手一旦发威, 伤害是不可估量的。而小户型面积狭小、空间局促, 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 同样一立方米区域, 小户型的空气污染物含量与电磁辐射量比大户型高出很多。因此, 绿色环保家具对小户型来讲是举足轻重的安全保障。

小户型家具作为家具行业的“朝阳”, 研究开发的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应加快步伐, 填补目前小户型家具市场的空白。设计来源于生活, 服务与人们, 设身处地的思考, 身临其境的体会, 才能创造出适合人们生活需求的贴心家具。

参考文献

[1]小户型如何选择家具.

[2]亲身体验白领小户五大装修秘笈.

摘要:随着动画技术的发展和表现手法的丰富, 三维动画技术对当今动画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并将成为未来动画市场开发的创造性生产力, 结合三维技术平台和蒙太奇的电影艺术表现方式, 将对动画片的内容和形式上产生突破性的变革。

关键词:三维动画,三维技术,蒙太奇

参考文献

[1]吴冠英.《动画分镜头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严宏宪.《动画技法》,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1.

[3]田易新.《动画艺术家》,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初一数学如何打好基础下一篇:深化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