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发展范文

2024-05-14

大学发展范文(精选12篇)

大学发展 第1篇

1 大学体育的目标

我国大学体育的目标经历了从“技能”——“体质”——“健康”的演变过程。传统的大学体育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以提高竞技水平的手段来达到所谓“增强体质”的目的,这种目标定位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术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

长期以来,大学体育目标定位仅仅停留在“以锻炼身体为主”,还是“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狭隘争论上,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体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体育教学的目标也由传授运动技能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向转换。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把“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作为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目标的首要任务。

2 大学生个性发展

2.1 个性

个性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开始是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的身份,后来指演员——一个具有特殊性格的人。一般来说,个性不仅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而且指一个人的真实的自我。由于个性的复杂性,我国心理学界对个性的概念和定义尚未有一致的看法。我国第一部大型心理学词典——《心理学大词典》中的个性定义反映了多数学者的看法,即:“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第一,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是错综复杂、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2.2 个性发展

个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所谓个性发展就是指在共性的基础上,充分地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这个过程既包括了良好个性的形成也包括了不良个性品质的矫正与克服。

3 大学体育在培养当代大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作用

3.1 大学体育是学生个体参与社会群体、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之一

对于刚刚离开家庭、离开父母兄妹,开始独立步入集体生活的高校学生来讲,他们有一种既向往集体生活,又害怕与陌生人交往的感觉。体育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娱乐活动,在引导学生克服恐惧心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满足其交往心理起了一定的作用。体育活动在许多场合通常成员之间是自由组合进行的,这些参与者通过彼此在活动中的联系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活动中人们的交往较为直接、随意,并在一种友爱的气氛中进行,很容易消除学生交往的紧张心理,因此这种游戏群体使学生个体所参与的脱离家庭以外的、最初的借以学习生活知识和技能并得到个性方面陶冶的社会群体。因此,通过游戏群体及活动扩大了交往的范围及其与周围生活的联系进而也增大了个人从外界获得各种对自己有意义的信息和机会,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智力的发展并在游戏竞争中培养了对待别人的态度。二是通过游戏活动克服个人独立于家庭之外,步入社会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一方面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交往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游戏群体中成员对体育活动共同的行为倾向和价值观,使学生们的内心世界彼此沟通,进而有自己属于“这一群”的感受和彼此友爱的心理倾向,这既有利于减轻个人孤独感,又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三是游戏群体及其活动也有陶冶学生性格的作用,活泼欢快的集体游戏本着明显的心理保健和情绪调节功能,也是避免人格偏差,增进学生对群体生活的适应性的良好手段。

3.2 大学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良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体育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强烈的情绪体验的活动,也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坚强意志、获得进取奋发的有效手段。首先,体育活动的竞争性,决定了参与者必须勇敢、顽强、在行动中果断做出决定,有时还需在恶劣的环境下作战,如田径、足球赛的风吹日晒,越野赛的艰难险阻,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很好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才能达到目标。其次,体育运动所要求的追求胜利和成绩的精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自尊心。任何一种比赛,参与者都可能不知不觉地受到竞赛特有规律和气氛的感染,当发现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时那种渴望胜利和荣誉的心理以及改善场上处境所做出的努力过程。这些无疑对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另一方面,老师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通过增大教学难度和变化教学环境来有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3.3 大学体育有助于鼓励和培养学生创造性心理特征

人类知识的更新和发展,使学生的成长已经不能简单地依赖已有知识的传承,而有赖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学生个性发展即为创造性的确立人格的过程。体育作为学生早期社会化的实践方式之一,对学生的创造性特征起着培养和促进性作用。首先,体育运动本身就有一种更新和创造精神,使体育运动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正是人们不断地挖掘自身运动潜力,创造新的运动记录,进而迎接新的挑战这一特征。金牌和成绩,象征着学生在体质和精神上的每一步成长,对任何一种新记录的褒奖,实际上都是对人们创造性特征或能力的确认和鼓励,而竞技规则(社会既定的行为规范)的一再修改,事实上也是对人们竞技行为符合现代道德观创造性突破的肯定。其次,追求优异成绩的刻苦训练过程,本是一个不断谋求技术上的突破创新的过程。如武术、艺术体操等套路的创编,球类、田径运动技术动作改进等都是对原有技术的改造和新的设计过程。设想完成复杂而艰难的技术动作没有大胆的想象和丰富的创造力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样,即使是一个在班级之间的比赛或一般体育活动中的获奖者,也是在自身技术水平上不断提高和创造的结果。由此看来,体育的特征与学生对未来事业的创造特征是相通相契的对体育活动的参与认识,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使体育构成了无穷的魅力。

4 培养大学生个性,大学体育应尝试

4.1 调整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中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仍存在着内容狭窄、陈旧、脱离实际等问题。许多内容过于注重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的教育,而忽视了为终身体育服务的宗旨。因此,要实现观念的转变和基本要求的落实,就必须对现行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4.1.1 理论教学内容

努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准和针对性较强的理论课程,同时要重视理论教学的广泛性和实用性,运动保健、运动处方、医务监督、体育养生、体育疗法、体育观赏,这些理论知识,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讲都是必要的内容。

4.1.2 必修内容

在安排高校体育教学的必修内容时,应该选择使大学为终身受益和可以提高生存能力的运动项目。它应以个体性项目为主,这样便于学生毕业后能够因地制宜地进行长期锻炼。如:健身跑、武术(拳、剑术、太极拳)、健美操、体操(单双杠、垫上运动)、游泳(既健身又提高生存能力)、简易健身器的锻炼方法。

4.1.3 选修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选修内容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运动项目,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锻炼,使其成为自己的运动专长,以满足今后参加健身活动,竞赛活动和社交活动的需要。

4.1.4 增加休闲和娱乐性体育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应适当增加一些休闲体育和娱乐体育的内容,努力为学生拓宽锻炼途径,丰富社会知识,增强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如:组织学生参加郊游、登山、定向越野、各种棋类、体育舞蹈等活动。

4.2 改进教学方法

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要彻底改变其划一性、被动性和机械性的教学状况,朝着兴趣性、自主性和丰富性的方面发展,依据现有条件可以逐步吸收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十分重要,不断强化学生主动认识和掌握教学内容的意识,努力改变那种教条和死板的“说教式”教学方法。教学中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凭借个人兴趣和猎奇心理,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通过自身的理解和感受来完成这个教育过程。

4.3 改革考核评价

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这不仅有利于产生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形成良性循环,为学生现在和将来的健康奠基,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而且也有利于推进高校体育教改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红.对体育学科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6).

[2]刘学伶.加强创新教育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J].职业时空,2008,(10).

[3]王玉良.高校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验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8,(19).

如何在大学发展自己 第2篇

体教2班沈宇杰 2020140515

有个著名的教育家曾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我是一个上课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所以说课后的自学能力对我来说,极其重要。自学能力必须在高中期间开始培养。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

大学发展的轨迹 第3篇

本书以年度为单元评析了中国“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高等教育的50件大事,试图通过这些事件理清这一特定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同时,作者专业的视角,运用学术沙龙研究范式,探讨这50件大事及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进而做出教育学的反思。对每年的大事评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框架体系:一是根据权威媒体的报道,对所遴选的事件进行回顾;二是由学术团队对相应事件开展讨论,各自发表不同观点,并由主持者进行总结性的点评;三是提供“相关阅读”,作为事件认识的辅助性材料,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四是作者就每年度某一话题进行深刻而独具见解的专题评论。如此不凡的五年,作者们与她一同走过,并用朴实而又深刻、专业而又通俗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中国高等教育这五年的历史轨迹,对中国大学里这五年来发生的故事娓娓道来。本书选取的事件颇有价值,说理透彻,文风清新,观点独到,视角新颖,图文并茂,既具学术性、思想性,又兼顾通俗性、可读性。

雅斯贝尔斯认为:“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见自己就好像站在时间中的一点,惊奇地注视着过去和未来,对过去我们看得愈清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就愈多”。“十一五”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非凡的五年,我们遇到过“挑战与使命”“期待与忧思”“困惑与选择”,也经历“改革与创新”“转型与发展”“规划与展望”。 正因为如此,本书以历史事件为线索记录了中国“十一五”高等教育发展历程。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始实施的第一年,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陆续颁布,“质量保障”“教学名师”“教授上课堂”“精英教育”等话题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变革;2007年“质量工程”“免费师范生”“民办大学”“孔子学院”“大学负债”等事件,记录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一切都影响着教育,关系着民生;2008年“教学评估”“科技服务”“独立学院”“学术规范”“心理健康”等关键词进入公众的视野,让我们更加关注大学内部结构的变化;2009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新任教育部部长”“教学成果”“钱学森之问”等引发全民热议,牵动着社会,大学的事再也不仅仅是大学的事了;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高教体制改革”“南方科大”“卓越计划”等无不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欣欣向荣。本书最后一单元,作者针对大学和社会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探讨与评析,深度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背景和原因,无不给人启示和希望。

在这五年间,我们看到今日之中国大学的希望,同时也了解到大学里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教学质量、大学制度、学术腐败等,这也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社会关注的问题和存在的弊端。与此同时,作者从专业的角度,客观辩证地分析这些事件产生的原因,让读者深入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质,加深对大学精神的理解,增强对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春华秋实,应贺祖斌教授所言,“正值国家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之际,有大学先贤之榜样,自当集天下有志有识之士,重振大学人文精神之风,重树学界自由独立之风骨,引领社会开明思想之风尚,造就国家建设发展之栋梁”。

以大学文化建设引领大学发展 第4篇

1 大学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大学文化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实践活动中由大学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文化, 由精神、制度、行为、环境四个层面构成。

(1) 关于大学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大学理念的传承、是一个大学师生的一种凝聚力, 是一个大学师生共同的奋斗的目标, 是一个大学集体智慧的表现。大学理念作为大学精神的核心, 集中体现着大学在人才培养、社会发展服务、引领社会变革、创造先进文化等方面的使命的实现。大学的精神文化是一种对全体师生的号召力、是一种引领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 是一个大学能够积极向上, 努力进步的保障, 是一个大学所有文化的基础, 是引领着大学进步的导向标, 是任何事物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

(2) 大学的规章制度文化, 在大学里各种规章制度是所有文化学习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中, 既有在法律规定下所反映出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共性的内容, 也包含着大学各自的办学理念;既有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共性, 也反映着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个性。没有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有效约束、引导和激励, 大学的精神、理念及大学文化的文化价值就不能在教育教学各个层面得到完美地实现。

(3) 关于大学的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大学办学理念、精神状态的动态体现, 是大学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折射, 反映着大学的最新气息。在优秀的大学文化构成中, 和谐与宽容的人际关系, 教师的仪表举止、道德操守、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 会深深地影响、感染着学生, 直至成为大学重要的优秀教育资源。

(4) 大学的环境对一个大学文化的影响。一个大学的环境包括很多方面, 有外在的有内在的, 是大学的表现。它包括大学的校园建筑、园林绿化和人文景观, 文化活动场所及传媒设施等。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直接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也使师生员工直观地体验和理解大学的内在精神。

2 大学文化的建设

大学因其肩负的使命, 注定了它作为高端人才的汇聚地, 社会发展由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构成, 而大学则是先进文化的发源地, 是一个国家文化先进与否的主要代表, 发展经济生产力是目前我国最紧要的任务。大学则承载着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 大学要积极建设学校的文化, 为新时代的中国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1) 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是先进的, 目前我国的基本情况是国家人民基本达到了温饱状态, 人们对新的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很多新事物应运而生, 迫切要求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满足人们的需要, 而大学的文化建设却是国家建设中最先进文化的源头, 他应该最先进行文化建设, 进行各种先进文化的多方交流、辩论、融合, 最后将这种文化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

(2) 大学文化建设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个大学是一个大学的文化, 大学的目的就是精神上育人, 行动上育人, 管理上育人、教育上育人, 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上的育人, 大学集中了最好的科研、最好传统文明基础、最佳的文化成为新知识、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摇篮。大学将本着这样的理念将一批批人才输送到社会当中, 成为社会先进生产力和文化当中。

(3) 大学也要加强文化交流。优秀的大学文化必然是开放的文化。如今, 全球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大学文化的特殊性, 在于它要求要有对文化共存的认识, 并从其他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为自身的发展构筑丰厚的基础。发展自己首先就要开放自己, 实现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互动, 最终实现双方的共赢。

(4) 大学要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共建。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为了教师, 是大学的工作目标。文化是一个大学生存的基础, 没有了文化特色一个大学就没有发展, 是一个大学的命脉, 每一个大学的校训就是这个学校的名片, 是这个学校的根基, 精神文化的传播需要建立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的, 校园物质环境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

3 关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在当前, 努力建设既有深厚底蕴, 又充满生机活力的科学民主、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是大学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

(1) 加强校风建设。要在充分挖掘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 将大学的学生培养成追求科学、严谨务实、用于创造、与时代同步, 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加强学术道德, 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 整个学校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学生好好学习;教师积极科研、育人。

(2) 注重人文素质和科学研究。要积极的寻找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科学研究的精神有机的结合, 引导学生走全面发展之路;要将学生教育成为社会化、文明化、知识化的人才。

大学文化应该成为一种塑造理想与道德情操、培育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怀的文化, 成为一种倡导科学与人文精神融合、磨练精雕细刻治学精神的文化, 成为一种倡导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的文化, 成为一种孕育着自立与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立志成才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邱柏生.浅议大学文化及大学精神的若干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 2005, (3) .

[2]林坚.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点和重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5) .

大学发展之我见 第5篇

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大学的起源,精神及使命,并做出分析,从而说明现在大学的发展陷入了误区,再举大学中的具体情况分析,反映了社会对人的认知造成影响,从而使得大学的发展受到不良影响,最后指出,只有从改变自己做起,才不会虚度大学时光,不能过于依赖大学的培养。

关键词:起源;精神;使命;问题;功利心;反思;目标。

近期听白老师的课并阅读了《大学历史与文化》一书中的某些章节,最初我认为书上所述的关于大学的大多数是过于片面的,可当我真正开始思考大学的起源,精神,使命,并了解了一下大学的发展历程,我才开始认识到原来是我的想法过于狭隘,而可叹的是大多数学生也是这种想法。下面开始介绍我所学到的知识以及一些看法,希望得到一些指教。

大学的起源

一般认为,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这一时期出现的高等教育机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如组成了系和学院,开设了规定的课程,实施正式的考试,聘请了稳定的教学人员,颁发被认可的毕业文凭或学位等等。这也就是说大学最初的目的是教育,是为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是执有特许状的一种社团,享有高度的自由。大学作为一种行业公会,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机构,实行完全的自治。它既不受任何上级的管辖,也不受所在地方的限制。当时的大学存在的目的是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学术上的启发。当然,那时的大学还不能称为大学,但它反映的是大学最原始的状态,是大学存在的最纯粹的意义,是大学传承至今永恒不变的精髓。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大学的精神与特定历史意义下不同的使命!

大学的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

我认为,大学的精神应该包括道德精神,学术精神,人文精神,时代精神。

四书五经之一的《大学》开篇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延续千年,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首先指出明明德,明明德也就是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同时也应是弘扬美好道德。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大学使青年蜕变成为成人,而一个成人应该具有责任感等完整的道德观念,所以大学培养出的学生不应该只是具备了一技之长,或者在某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她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否则,如果培养出的学生道德品质恶劣,只能给社会带来危害。

雅斯贝斯在《大学的理念》中强调: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是大学生命的首要原则,“大学的内在精神是通过每一个研究者及学者所表现出来的哲思活动为标志的”。而大学的雏形,或者说是大学形成与发展最初的目的便是进行学术交流。大学,“大”意味着“广”与“深”,“学”就显而易见是研究性活动了。所以大学必须有其研究氛围,有一批具有独到思想见解的教授及充满热情与探索欲望的学子。学术上的自由,思考上的自觉,对权威的质疑,对真理的探索,坚定的意志应构成大学基本的学术精神。大学在某一方面就是塑造学子的学术精神。大学的学术精神是大学的灵魂!

人文精神是我比较看重的,我认为大学除了注重学术上的传承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关注学子的全面发展,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彩排,青年学子终将走向社会,在各个岗位奋斗,而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元化的人才,这需要在各方面都可以发展,如果只会一种技术,却不懂得如何去发展自己,终将被社会淘汰。所以,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而大学一方面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去自我发展,帮助学生培养发展自我的能力。

毋庸置疑,大学是培育人才的地方,是研究学问、传承文明、探求真理的地方。它同时也肩负着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那就是为民族和国家的强盛提供中坚力量,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所以,大学的发展应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纵观世界全局,放眼未来,只有如此,大学才能保持其活力与动力。

大学的使命

现在的大学是整个社会性的存在,它不再像最初是局部的,流动的,而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在现代大学形成的过程中,大学的使命,即大学存在的价值在逐步确立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显然,追求真理,不断去发现真知,传承知识是大学永恒不变的职责。但大学的使命又不仅仅如此。真正的大学应有时代所赋予的使命,而这,便是大学不断前进的动力,是大学发展的依据!

清华大学在西南联大时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那时在社会**的年代,学校的使命是振兴中华,学校为之而努力,学子也为之奋斗终生。明确的使命将使大学以及大学中迷茫的学子找到前进的方向与动力。使命同时会赋予大学独特的精神内涵,会丰富学子的精神世界,使青年学子成长为具有责任感,使命感,远大抱负的栋梁之才。

大学存在的问题

然而,现在的大学发展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大学不是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太注重学生内心最深层次的想法,功利心过于严重。大学里成绩精神非常普遍,而学术精神却十分少见,为了在某方面突出而放弃许多看似没有

太大作用的东西,使全面发展成为一句空话,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考核制度。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大多是关注目前所学并努力做到最好,这在某方面固然没错,但却忽视了人的长远发展,因为看到了目前的利益关系,却不明白之外的事物所带来的长远益处,且没有人能真正为之解惑,所以就只是做一些重复性的事情已提高已经不能再提高的熟练度,同时,学生心理上惧怕失败,或者是不想承担失败所造成的时间与精力上的浪费,因而感到迷茫,大学是什么,仅仅是更大的学校吗?好像是的,这个是很难想清楚却又必须要正视的问题。在这个都想不清楚的情况下又何来的全面发展呢?学生的精神世界出现了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这是大学与学生的共同问题!

其次是大学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像个容器一样去接收。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个,不知道那个应不应该学!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很好的交流造成的。

还有一点是看书过程发现的,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一文中,作者提到:教授与学生已渐渐成为两个不在有交集的存在!之前也没有发现,可仔细想想确实如此,传授知识的是讲师而不是教授,现在的教授已经不同于大学刚刚形成时的教授了,教授不是与学生交流思想和见解,而是独立存在,研究自己的事情的存在了。甚至有人认为教授就是挂着学校名头,利用学校资源的,与外界隔离的科学家,这固然是不对的,但也反映了一种现象,值得去反思。

我的看法

论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全面发展 第6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62-01

一、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概述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内涵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体现了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达成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全面、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要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社会进步中最重要的力量的佼佼者—当代大学生,更需要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2、 新时期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

21世纪,高等教育将更加注重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的提高。要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注重个性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力度。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因此,大学生不仅应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开拓创新的能力,更要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情感和实践等素质。具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思想坚定,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敢于创新,具备良好的思维、创造、能力素质;具有健康健全的心理、身体素质。

二、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1、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高等院校科学发展的条件和动力

大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是高校发展的动力,大学生发展是高校发展的主体,高校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发展潜能,应注重塑造大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价值观,努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体力和智力,以此永葆学校发展的生机和活力。高校教育要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就需要学生各项素质的和谐发展,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促使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然要体现到每个人个性的充分展现和自由发展上,这既是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归宿。

2、 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人才竞争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教兴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战略,人才教育在以经济和综合实力为主的国际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同样高度关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全面提升。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最根本的社会发展动力激发,是对重要的社会发展主体的塑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三、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1、科学发展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指导大学生成才的有力武器,可以使大学生全面地审视自己,扬长避短,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帮助大学生明辨事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抵制不良的非主流思潮,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树立了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可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通过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科学发展自我中不断树立自信,锻造自身综合素质、磨练坚毅品质,不断进行社会实践,提高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困难与问题,也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2、 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机制

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制度和机制上找到了促进人全面发展最根本和最基础的保证。它不仅增加了青年大学生的发展机会,同时为减少青年大学生问题的发生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为青年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保证,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发展成果在青年群体中分派的普遍化和公平化提供了条件,真正达到科学发展观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在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的经验,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事关国家兴衰。作为民族和社会的未来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应该牢固树立科学理念,将国家民族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大学生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无论是在大学校园里学习还是将来走上社会,大学生都离不开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都需要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就业观来引导自己走上成功的道路,科学的发展观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垳:科学发展观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2]赵丽霞: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全面发展,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3]高天艳:论科学发展观与现阶段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6

[4]王耀辉、周平、胡长贵: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广西教育2009.6

大学文化: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第7篇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 大学文化的内涵

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 (Herskovits) 曾对文化作过一个简明而深刻的阐释。他说, 文化是“环境的人为部分”。即是说, 文化就是人类社会把属于他们那部分地域承载的诸条件加以组合和加工而成的。而所谓大学文化, 是指大学人 (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 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体系。其特殊的方面表现在大学文化空间 (校园) 、主体 (大学人) 和内容 (以知识和学科、专业为其核心和基础) 的特指性。大学文化形成于大学教育的实践过程中, 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关于精神、传统和作风的综合体现。当它凝结于大学校园建设的硬件设施之上时, 则表现为物质形态的文化;体现在大学各种教学、行政、学生管理制度和奖惩条例、组织架构之中时, 则构成大学的制度文化;概括为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等大学价值观念时, 则升华为大学的精神文化。大学文化的核心集中体现在表现其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之中, 大学文化一旦形成, 就会作为一种非物质因素, 浸润和熏陶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

(二) 大学文化的特征

1. 开放性与选择性。

世界与社会的开放性决定了大学文化的开放性。大学文化不会脱离社会文化母体而独立存在, 脱离社会文化母体的大学文化也不可能具有生命力。一方面大学文化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不断地接纳吸收外来文化, 社会上的各种文化现象也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向校园渗透, 留下痕迹, 使大学文化的内容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大学文化的许多思想和现象也向社会传播, 对社会产生辐射作用。这种大学内外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和融合是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发展的必然, 尽管存在着消极因素。

纵观人类文化发展历史, 古今中外的文化都是在交流、碰撞中向前发展的, 都属于一种耗散结构, 通过自身的开放来保持有序, 同时又向更高的有序发展。大学文化也不例外, 它也是一种开放的文化, 尤其是大学校园内知识的承袭与更新、观念的碰撞与融合、价值的冲突与消长, 以及大学精神生产方式等也决定了大学文化必定是一种开放性文化。它会在人类精神文化宝库和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汲取各种有价值的东西, 对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不同时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兼容并蓄, 吸收接纳。当然, 在这一过程中也必然会与各种知识体系、道德准则、行为模式等发生冲突。由此可见, 大学文化是社会和时代的晴雨表, 是中外文化的交汇点, 具有很强的时代节奏性和广博的社会性。大学校园有界限, 但大学文化并无校园界限, 它总是敞开胸襟迎接“八面来风”, 不仅向校内开放, 而且向社会开放, 向世界开放。大学文化也正是在这种吸收接纳外来文化的开放体系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并成为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形式。

然而, 大学文化的开放是有“度”的、有限的、有选择性的。正是如此, 大学文化才没能迷失自我, 放弃自我, 消失自我, 而是保持了自我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任何国度的大文化对社会各种文化的选择都会遵循主文化的原则, 它必然在特定的社会性质的规定下,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有选择地将各种有益的文化纳入主文化的轨道, 从中汲取所需要的社会文化的精华, 在此基础上内化提炼成自己特定的文化内容, 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文化系统, 并且不断地调整、充实、丰富和发展, 以适应社会文化的时代要求和大学文化主体的内在需要。

2. 传承性与创新性。

大学不仅是文化传授的场所, 更是文化创新与创造的场所。大学文化不仅是文化传承的结果, 更是文化创新的结果。一方面, 传承是对传统的肯定, 具有稳定性和保守性。正是有传承, 大学文化才有了历史传统和深厚底蕴, 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品质。它不仅保证了大学文化薪火世代相传, 永世不灭, 而且又对大学文化创新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校, 其大学文化传统不仅为创新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而且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质, 特别是蕴涵着一种生生不息的思想和创新的精神, 如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的示范作用, 创新氛围和创新环境的激励作用, 创新条件和创新机制的支撑作用等, 都将成为创新的动力之源。

另一方面, 创新是对传统的否定, 具有变革性和超前性。不过, 大学文化创新的变革性和超前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它必然受到传统文化和社会主导文化的制约, 它不安于简单地承袭传统文化, 可又无法割断与文化传统的联系, 它的根深深埋植于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之中。也就是说, 创新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创新, 是在传承过程中的创新。同时创新又赋予文化传统新的内涵, 使得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 并进一步积淀成为文化传统。否则, 没有创新, 就没有积淀, 也就不会形成文化传统。显然, 昨天的文化创新, 就是今天的文化传统, 今天的文化创新又会成为明天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不是一个历史的片段或点, 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发展过程。

3. 包容性与延展性。

大学“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一般而言, 大学师生的来源受地域的限制比较小。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趋势中, 大学的大门已经向越来越多的人敞开, 大学中人群的构成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而且, 大学承袭着“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优良传统, 是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兴趣信仰的交汇地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场所。如果从大学所从事的活动和发挥的功能来看, 绝大多数大学仍然是一个小而全的独立实体, 教学、科研、后勤服务、产业开发等样样俱全, 社会上存在的许多文化在大学内部都存在。

现代大学与旧时代的象牙塔不同, 是充满活力的开放系统, 与外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和紧密, 大学与社会之间互相牵制, 互为作用, 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社会文化的种种特征在大学内部都有所反映, 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 而且校园中的知识群体对社会文化有很强的吸收力。他们不断从社会文化中吸收精华, 创造新的精神产品。大学在向社会输送人才、科研成果及科技产品的同时, 也将自己的文化延伸并扩展到社会之中, 向社会辐射其先进文化, 并对社会文化的更新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二、大学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一) 要激发大学人对大学文化的需求, 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在大学文化的形成过程中, 大学人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 也是大学文化的创造物。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 又是观看风景的人, 具有主客体双重性。作为文化的创造物, 大学人的思想倾向、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交往方式等在一定意义上都受到大学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作为文化的创造者, 大学人的群体意识形式、个体行为特征在点点滴滴的累积中形成了大学文化传统, 营造了大学文化。因此, 离开了大学人, 大学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

作为大学人, 一般也能自发地参与大学文化的建设, 因为“人都有一种‘理想氛围’的追求, 它会导引人去创造, 去实现。它虽然模糊朦胧, 但却刺激着、影响着、推动着人围绕着这些需要去从事文化创造的活动, 力图去逼近它、实现它, 使他获得一种他认为应该如此的生活”。

所以, 建设大学文化, 理应激发全体大学人的文化需要,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有的大学需要对校园道路、桥梁、池塘、亭台、楼房等景观进行命名;有的大学由于历史、发展等原因, 需要对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进行进一步提炼;有的大学需要对校旗、校徽、雕塑等进行重新设计等等, 这些要尽可能让广大师生参与。对于师生员工而言, 他们单个人的想法可能并不十分完美, 但如果把各有侧重、各有千秋的作品综合到一起, 可能就是一幅比较完美、有价值的、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作品。当然其意义也不仅仅在于集思广益, 更在于通过他们的参与, 把广大师生员工凝聚在一起, 营造一个团结向上、充满活力的大学文化氛围。

(二) 要持之以恒, 注重大学文化活动的多样性、连续性

1. 大学文化是历史的积淀。

大学文化不是自发生成的, 它是在校园建设、文化传承、文化创造过程中营造和孕育出来的。大学文化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体系, 在发展中通过各种交流活动不断吸收新的健康因素, 与其他文化相交融, 所以也是不断变化的。大学人只有不断自觉地去营造和呵护它, 才能使它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不断趋向广博、深厚和浓烈, 从而产生广泛的渗透性和影响力。

2. 大学文化是一个如河流般不断变动的过程,

表现为一连串的大学文化氛围感的淡化、消失和一连串的新的氛围感的继起。所以, 大学文化建设, 就是要围绕大学教育的目的、目标, 围绕大学人的氛围需要, 围绕人文教育、科技教育的主题, 围绕大学文化的特征和时代精神, 建设和维护好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景观, 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学文化的成果, 注重活动的多样性与连续性。大学人的文化活动创造着丰富的环境要素 (物质的、精神的产品) , 在一般情况下, 环境要素实质上就是大学文化建设的要素。大学人不断地越来丰富地创造环境要素的过程, 就是不断地创造越来越丰富的大学文化的过程。如, 组织一年一度的“科技节”、“艺术节”、“文化节”、“运动会”等大学文化活动;适时地开展关于“大学精神”、“大学形象”、“大学生形象”的讨论、设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艺术文化活动、设计发明大赛以及其他实践活动, 等等。倡导高雅的大学文化生活, 营造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氛围, 同时要不断地改善大学的办学条件, 营造和保持良好的环境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良好的大学文化, 就是要使大学人经常看到的一切, 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也具有重大意义。

(三) 大学文化建设应追求个性、彰显特色

大学特色, 是指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依据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 主动合理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空间和发展进程, 自觉地追求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办学风格, 从而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社会声誉, 形成自己与众不同、别开生面的个性和风貌。任何一所大学特色的培育和形成, 都是其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 代代相传, 陈陈相因, 不断创新, 积淀而成的, 是不同于其他学校或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个性和风貌。特色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所在。特色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外部运行环境。对内, 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可以培养师生员工的荣誉感, 统一思想, 规范集体行为, 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对外, 独树一帜的大学文化增加了学校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可以提高学校生源和师资质量, 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 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1. 大学文化建设应体现大学本质特色。

有了大学的本质特色, 才能使大学像个名副其实的大学。因为大学之所以为“大学”, 而不是其他———不是公司企业, 不是官僚机构, 不是一般的文化团体或教育培训机构, 是因为大学有着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和学术机构的一些本质内核。大学文化建设如果不考虑大学的本质特色, 或丢掉大学的本质特色, 就会偏离方向, 使得大学不成其为大学。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宗旨既定, 自趋正轨。”宗旨不明, 遑论其他。当前, 很多时候人们谈论大学精神的失落, 实际上就是指大学没有实现大学的本质特色, 履行自己使命。

就大学的本质和使命而言, 大学不仅应该遵循内在的学术发展规律, 而且应该肩负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不仅应该服务社会, 而且应该作为社会民主进步的代表引领社会;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 引领社会是更高级的服务社会。因而大学自产生以来就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并享受许多美誉。

2. 大学文化应体现时代特色。

进入21世纪后, 人类正在走向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 高新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成为科技革命的先导, 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企业经营跨越国界, 商品流动跨越国界, 人才流动跨越国界等等, 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 中国还有自己的特殊国情和特殊问题。这一切都对大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使得大学面临更为复杂的挑战。

这就是当今大学面临的时代背景, 而且这种时代背景不是与传统隔断的, 而是如大河奔流, 一脉相承, “前既见古人, 后更见来者”, 贯穿古今, 融通中外。知识经济时代, 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 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 成为学习型社会的中心。与此同时, 大学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合作越来越密切。这种竞争与合作不仅存在于中国高校之间, 也存在于世界范围之内。大学只有以开放的心态, 走出“象牙塔”, 融入社会, 才能有所作为。

3. 大学文化建设应体现区域文化。

大学有三大基本职能:培养人才, 发展科研, 直接为社会服务。就为社会服务而言, 大学为社会服务最直接、最实在的体现, 就是为区域服务或为社区服务, 从而体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 体现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就近原则。从历史上看, 大学为区域服务的观念源自赠地学院时代。1862年, 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雷尔法案》 (Morril Act) , 该法案规定, 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人, 联邦政府便拨给土地三万英亩, 可用其收入作为建立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的基金, 用以为地方发展工农业培养人才。这就规定了赠地学院为区域服务的特色。这一区域服务的典型代表便是威斯康星大学。1904年, 范·海斯就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 提出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教学、科研、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 更为重要的是, 作为一所州立大学, 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 也就是它的教学、科研、服务都应当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大学为社会服务, 州立大学要为州的发展服务, 从而使得威斯康星大学特色鲜明, 异军突起。自此之后, 为社会服务成为大学重要的职能。今天, 大学更被称为社区服务站 (the community service station) 。坚持与区域文化相结合, 是铸就大学文化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发挥大学对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积极作用, 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摘要:文化是大学的本质, 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校要结合大学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发挥大学文化的启蒙和引领作用。在大学文化建设中, 要激发大学人对大学文化的需求, 并注重大学文化活动的多样性、连续性, 创建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

关键词:大学文化,大学人,大学特色,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崔文志.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N].科技日报, 2004-6-1.

[2]陈景增.大学文化建设的策略[N].光明日报, 2005-3-23.

[3]沈春松.名校气度与名师风范[N].中国教育报, 2007-5-16.

大学社团发展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第8篇

一、大学生社团在高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 一) 大学生社团是展现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舞台

大学生社团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发挥其特长为主要目标, 为学生提供了发挥自身能力、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同时大学生社团也是扩展学生交际网络, 提升学生交流能力与集体意识的良好平台。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心系天下”密切关注社会发展, “以人为镜”从他人身上取长补短, 更需要不断完善与提升自身能力, 从各个方面提升与完善自我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 各式各样的大学生社团就为学生弥补不足、交流提升提供了重要途径, 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借助社团这一舞台得以提升与展现。

( 二)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社团工作是高效的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也是高校德育的主要形式。当代社会发展迅速, 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更加的丰富且多样化, 学生对于社会工作模式的好奇与渴望愈发强烈, 他们也想进一步接触与参与力所能及的学生工作; 与此同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迅猛发展, 高校学生的交际范围愈加广泛与自由, 因此, 这对班级、系别、学院等传统集体组织产生了巨大冲击。以上两个方面, 都给如今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于是, 在此种背景下, 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就成为了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新的重要途径。

( 三)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实行第二课堂的核心模式

高校“第二课堂”是指, 学生在课余学习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的途径, 而大学生社团因为其运作的合作性以及组织工作的创新性, 可以使社团会员学习到许多专业知识以外有用的知识, 因此, 社团也就成为了高校推行第二课堂的核心模式。

( 四)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精神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 我国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 教育质量蒸蒸日上, 而维护高效稳定、推进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需要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因为大学生社团完全由大学生自己组织, 学校极少参与运营管理, 那么就使得大学生社团成为了一个完全的“学生社会”, 社团更加了解学生的精神与心理需求, 所以, 它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自然应该起到基石作用。

二、学生社团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

( 一) 大学生社团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其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这些活动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并通过满足学生的参与感与存在感来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形成一种主人翁意识, 增强其责任感。通常在传统课堂的教学中, 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这使得学生大多迫于应试进行学习, 使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并不深刻, 通常考试过后遗忘的速度较快, 教学效果便有待提升。而通过社团活动, 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以用导学”形成良性循环, 也有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进一步的学习。

( 二) 社团是破除了学院界限的学生团体, 多专业、多学科学生的融合与交流, 有助于创新想法的形成与创新思路的探索; 同时, 社团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可以是学生的知识体系更为全面, 信息系统更为广袤, 眼界更加开阔。而且在社团中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得到的思维启发, 通常可以给学生未来的工作带来巨大便利。

( 三) 与志趣相投的同学组成团队, 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而一个坚实的、稳定的、团结的团队是激发各个成员潜能的基础, 它可以将每个人的见解、想法有条理的聚集, 这样就形成了对问题多角度的思考与探索, 从而有利于创新观点的提出, 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三、现代大学生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社团规模较小, 活动层次较低

从全国范围来看, 高校中达到500 人的学生社团数量较少, 社团的成员规模大都在50—200 人的区间内, 属于较小的学生组织。我国高校近年也逐渐兴起了一些跨校、跨地区的覆盖面较广的学生社团, 但这些社团数量很少, 包括地域、经费、等因素的限制, 有些社团并未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对比发达国家高校, 其大规模社团更多, 更有一些跨地区、跨校或全国性学生社团。在活动涉及的层次方面, 我国学生社团涉及高科技、高新技术的比较少, 主要是一些大众化、娱乐性的社团, 很少有社团组织起有广度和深度的研究型项目。

( 二) 社团组织紊乱, 缺乏管理

多数大学生社团, 组织结构冗杂, 工作效率低下, 存在着许多不必要的组织结构, 这就是的大学生社团的管理与任务的执行有一定的难度和障碍, 也使得社团会员感觉不到社团的凝聚力, 是他们在社团中的参与感不足, 这便使不能真正起到服务学生的作用。

( 三) 社团作用不明显, 影响力小及稳定性差

大学生社团在促进学生课外实践锻炼、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 由于其存在一些严峻的问题, 大学生社团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弱化, 其活动的影响力也不断减小。我国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稳定性也较差: 1、大学生社团组成缺乏合理性, 成员中大一、大二年级人数多, 大三学生数量极少, 大四学生几乎难觅踪影; 二是指有的大学生社团活动有始无终, 不能长久的坚持与发展, 草草收尾。

四、通过学生社团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 一) 强化社团规划, 坚定集体目标

在社团建设初期, 首先要明确社团的性质和目标, 然后根据社团类型进行区分。例如, 要建设科技创新型社团, 首先将本学科的最新热点难点确定为研究内容, 将如何提高社团成员科技眼光和科技思维能力确立为主要目的。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开展社团, 可以将一批科技素养较高的学生聚集在一起, 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开展相应的活动, 同时也可以将一批科研热情洋溢、业务水平精湛的专业教师指导队伍集中起来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导。这样以来, 社团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交流与协作能力, 也可以对培养可以能力、巩固专业知识起到积极作用。

( 二) 完善社团保障扶持机制, 实现社团创新型管理

创新型社团的发展需要学院方方面面的支持和保证。一是争取组织保障。社团要充分依托各学院的学科优势和学校的各种资源优势, 建立以学科为基础的创新型社团; 二是争取资金保障。创新社团的发展离不资金的投入, 对创新社团的发展要投入创新基金, 通过学院内外的各种资源建立起相应的基金, 并以奖励或者项目申报的形式立项, 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经济基础; 三是以创新型管理模式管理社团, 管理体制上, 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 以学院管理为主, 在效能评估上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 要将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 量化与非量化评估, 集体与个人评估相结合, 形成有效的社团评价评估体系。

( 三) 拓展学生社团活动的新领域

学生社团是第二课堂的主要模式, 要把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并深化, 那么仅在校园里完善补充知识结构是远远不够的, 更应该走出校园, 走入社会。强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 积极发挥院企合作单位、实习基地的作用, 依托企业优势, 鼓励学生社团参与企业项目, 这样可以使学生社团在经济上得到扶持与保障的同时, 在就业与创业方面也能得到启发。

五、结语

大学生社团在我国高校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丰富着校园的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着发挥才能的舞台, 更是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 因此, 积极建设好大学生社团对促进我国高校向着国际化发展、推动中国高校走向世界一流行列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 我们需要努力推动大学生社团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运东, 沈燕清, 蓝晓霞.高校学术型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与对策——以广西大学为例[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7 (5) .

[2]王敏坚.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 2006, 20 (4) :159-160.

[3]杨红兵.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前沿, 2007 (4) :90-91.

大学经营与高校发展 第9篇

一、高校发展需要大学经营

1.高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需要大学管理者树立经营理念, 需要精心运作与管理。 大学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 其核心理念是开源节流、盘活资产, 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 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 服务于人才培养。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是大学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经营既要重视有形资产的经营, 也要充分重视无形资源的经营。由上所述, 大学办学的体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学需要在开放的国际国内市场中博弈, 参与竞争, 为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 如办学声誉、办学经费、高水平的教师等, 就需要经营;同时, 大学需要有效地预测市场需求, 合理设置专业、配置资源, 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这就需要管理者精心的谋划;此外, 社会对大学科技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 大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突出, 这也需要大学管理者树立经营理念。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要遵循市场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运行规律及相应规律, 以独立的法人地位参与市场经营, 根据自我发展需求进行运营和管理, 优化资源配置, 从而实现效益和效率最大化。

2.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大学领导者与管理者注重经营规划与运筹。 教育教学是高校的基本功能, 教育教学经营是大学经营的核心, 影响和决定着相关经营的成败。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大学经营的实质就是促进大学教育教学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大学必须像企业一样, 凭借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意识搞经营。因此, 大学经营意味着大学将以提高和改善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为中心, 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 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从而吸引更多更好的学生和教师, 加快高校发展。

大学经营应立足人才培养与科研、服务的统一, 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无论教学、科研还是社会服务, 都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学经营的特点就是运筹与谋划, 要依据自身价值规律, 结合时代要求与特点, 运用企业经营的思想与方法, 构建大学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蓝图与具体实施计划。大学经营规划与运筹是高校经营者对教育的未来走势、学校的总体发展做出的深思熟虑:其一, 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其二, 确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其三, 制定经营方法与实施方案。

二、怎样经营大学才能促进高校发展

大学经营涉及政府、社会、高校自身运行的方方面面, 需要构筑以政府投资为主体, 国有与民营企业、外资、社会捐助为补充的投资模式;必须优化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运用合作办学等形式, 吸引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需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等, 其中最根本和最关键的就是如何提高高校办学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1.扩大办学规模效益。

办学规模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水平的指标之一。根据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应运而生的学校规模适度理论: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呈现上升—最大—递减的关系, 存在一个最大效益的适度规模, 即保持适度规模, 才能达到最佳的规模效益。在20世纪90年代初, 有学者研究的结果指出, 我国高校规模效益普遍偏低。不过通过扩招与高校合并, 高等学校办学规模得到很大提高, 目前高校的办学规模一般均在1万人以上, 在假定培养质量不变的条件下, 高校收到了较好的规模经济效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个专业招生人数规模不足, 造成局部规模效益不高的问题, 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经营筹划好专业设置。

2.提升教育质量效益。

教育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高等教育的效益与质量紧密相关,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及其它产出的质量, 才能真正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一所高等学校能否持续发展, 关键就在于其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能否稳步提高, 在于数量、质量与效益能否协调发展。长期以来, 我国的一些高等学校缺乏质量和效益意识, 盲目追求数量目标。一谈发展就是数量、规模的扩大, 就是学校的合并与升格, 很少提及甚至不提质量。效益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 盲目上热门专业, 造成很大浪费。有些高等学校认为办热门专业, 生源充足就是效益。其实对高等学校来讲, 提高办学效益就是以一定的投入培养出更多更优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既要考虑经济效益, 更要考虑社会效益, 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那种把高等学校办成“学店”, 靠出卖文凭取得所谓的办学效益的做法是违反教育规律的非教育行为。高等学校必须要处理好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坚持以质量求生存, 以效益求发展的原则, 走数量、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道路, 才能可持续与和谐发展。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其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在未来十几年及至几十年后, 其培养的学生在国家未来的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如何, 是否在各学科、各领域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所在, 也是大学经营的最终目的。

3.提高教育资源效益。

教育资源可分为硬资源与软资源, 高等学校的人力、物力等有形资产可称为硬资源;高等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 以及学校的传统、大学文化氛围、大学的形象、品牌与声誉等可称为软资源。高等学校是知识生产、传播、应用的主力军,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高等学校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高等学校只有优化资源配置, 重组优质资源, 才能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优化配置资源就需要高等学校领导与管理者精心运作与经营谋划。 20世纪90年代初期, 新一轮大学合并开始, 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 高校普遍在硬资源建设方面投入相对较多, 而在软资源方面投入相对较少, 在规模得到足够扩张后, 应该强调内涵发展, 加大投入, 提升大学软资源的影响力。软资源的实力既源于大学综合实力, 又是综合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软资源的实力反映大学的社会影响力。扩大软资源的实力就会大大增强大学对社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也就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

4.加大教育投资效益。

衡量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 必然要讲求投资效益。长期以来,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 高等教育不以营利为目的, 对高等教育只讲投入, 不讲产出, 不重视高等教育投资收益问题的研究, 缺乏“效益”的观念与经营理念, 失去了节约经费、提高效益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 政府对高校也不提出明确的效益指标, 只是简单地下达招生数量、层次、结构等指标, 并按学生人头数划拨教育经费, 失去了发展高等教育、提高投资效益的外在压力。这样, 一方面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不足;另一面, 高等教育投资效益也不高, 高校的成本结构状况不良, 经营不善。 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高等学校投资主体已从过去单一的财政拨款演变为国家、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多元化投资主体。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更迫切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投资效益, 树立大学经营理念。这也将进一步推动财政拨款机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的投资效益指标, 无疑将成为投资者的经营决策依据;同时, 虽然我国教育投资来源日趋多样化, 但相比于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依然很高。为此, 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经营运作和管理水平, 才能真正实现提高高等教育投资效益的目的。

5.增大教育管理效益。

大学发展 第10篇

一、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 早期大学的产生

大学最早的雏形是一种自发形成的学术共同体。由于知识的累积, 在一些城市中出现了某些发达的学科或者是某些学术巨擘, 并以此成立了专门学校, 凭借着对高深知识的占有, 他们越发的吸引本地区或者其他地区的人来这里求学。而在这个过程中, 在这些学校逐渐建立了保障教师和学生权利的管理机制, 最终得到了当局或者教廷的明确确认, 这就成了studium。从studium的发展可以知道, 她就是一个学术的共同体, 完全是凭着人们对知识的向往自觉产生。

在studium中有两类学校, 一类是Studium paticulare, 她是专门为本地区学生服务的和一般的学校没有差异;另一类是Studium generale, 她不仅为本地区的学生服务, 同时还吸引着地区外甚至是国外的学生来此求学, 相比于前一种, studium generale更受到学术巨擘的青睐, 也因此获得比其他学校更大的影响力和特权。随着时间的推移, 到了十三世纪, 一批名为studium generale的学校出现了。相比于其他的学校, 这种学校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 她的教师和学生即来自本地, 同时也有国外的人参与;第二, 她开设高深知识学科, 是一个高等教育场所;第三, 高深知识学科的教习是由多位教师共同担当的, 而不是一个, 如最早的波罗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 都是studium generale,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其巨大的影响力, 这些学校所办法的任教证明 (硕士文凭) 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可, 可以直接从事教学工作, 而这一切也使得studium generale从studium中分离出来, 成为对大学的独立称呼。随着影响力的发展, 另外一类studium generale出现了, 她并不是自发形成的, 而是有教皇或者是皇帝办法敕令创建的。这样就改变了原来studium generale的含义, 就连自发形成的studium generale也必须获得教廷或者世俗权力的认可, 传统的自由任教权力就这样被剥夺。随着干预的进入, 教师和学生也采用各种方式对教廷或皇权进行反抗, 一种新的大学形式也随之产生, 这就是universitas。

Universitas一词开始并不是大学的专称, 它一般指的是一种行会或者是社团, 在前面加上不同的职业可以成为不同的意思, 比如律师行会、商业行会等。后来随着学生和老师的从世界各地集中在一起, 为了谋取自身的权利, 他们组成了universitas, 但此时她指的并不是教师和学生的集体, 而是分开的, 如放在scholarium (学生) 之后连用就成了学生行会。十三世纪罗马教皇特使发布敕令, 使用universitas, 从此以后, 这个词就代表着老师和学生的共同体。而相对于studium generale, universitas享受更多的自由, 如自由任教、自由迁徙等权利。可以是universitas是大学学术共同体—师生行会共同反对教权和皇权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 十五世纪后universita取代了studium generale, 成为了大学的专门名称。

(二) 近代大学的发展

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 十七世纪以后, 大学里出现了独立的学科, 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发展, 学科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在原有“三艺”“四艺”的基础上, 科学技术和一些其他知识也被带进了大学的讲堂中, 大学的组织也开始变化, 出现了专门学院和系。正如特罗所说“在19世纪后半叶, 知识的增长打破了古典课程原有的界限, 并导致了学术的专门化, 这冲击着19世纪前半叶在学院中得到体现的知识的统一性”。而德国的政府官员洪堡认为对科学的研究应当成为大学里的任务之一, 并将其与教学相结合, 成立了柏林大学, 从而开创了大学的一种新模式。美国在全面继承德国大学模式的并继续发展, 并于1876年成立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这是一所侧重于科学研究的研究生院, 为后来美国其他著名所效仿, 并未研究型大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上的各种势力越来越多的对大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 大学虽然有很大的自治传统, 但也不得不更加积极的面对的需求, 而新兴的美国在这一点上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并引领了大学模式的新发展。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 以土地为资助, 在每个州都要建立以服务农业、教授军事和机械技术为目标的大学, 虽然这些大学并不排斥古典教育, 但是其为大众服务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二战结束以后, 这些大学更担当其对退役军人进行培训的重任, 可以说美国经济的腾飞和这些以社会服务为主要目标的大学是分不开的。1904年威斯康星大学提出了“威斯康辛计划”, 将为社会服务正式纳入到学校的办学理念中, 从此标志着一种新办学模式的产生。二十世纪后, 研究型大学也开始主动承担社会的责任, 和战前主要和政府合作不同, 研究型大学也开始和企业合作, 以推动经济发展为目标, 这一点促进了美国在新经济时代的腾飞, 而目前这种模式仍然在继续发展着。

(三) 现代大学的特点

现代大学在近代大学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 而发展是复杂的。系统论认为, 发展是全面的、综合的运动过程, 其主要的意义在于发展并不是具体方面的相加, 而是作为一个整体, 有机的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发展是事物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从旧矛盾到新矛盾的运动变化过程。现代大学的复杂性就在于大学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共同体, 而是成为了一个具有公共属性的公务法人实体, 由原来的学术行会演变为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一方面要在学术上继续前行, 但她不能像过去那样, 处于社会的边缘, 以象牙塔自居, 而是成了社会发展的核心机构。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大也, 教师是学术产品的直接提供者。学生是学术产品的消费者, 育人是大学的根本所在。国家是大学供给者, 现代大学的主要经费来源于国家的提供。社会是大学的监督者, 大学的学术产品不仅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智力财、输送了大量高水平的劳动者, 同时社会也对大学进行着监督, 大学教育是一种有限资源, 但对于某所大学来说, 其社会声誉的高低决定了其发展的水平。

二、当代大学学生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一) 当代大学学生治理的问题

首先, 学生利益相关者集团没有形成, 维权活动组织保障不够。从组织状况来讲, 高校里学生组织不管是从数量来说还是从形式来说, 都非常的多。学校的学生会, 学院的学生会, 班级上的班委会, 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 正式与非正式的组织, 充斥着整个校园之中。学生联合会作为最大的学生组织, 其影响力是其他学生组织所不能相比的, 这个组织目前从事着各种学生管理工作, 从效果来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由学校主管下建立起来的学生管理组织并不能真正代表广大学生利益的根本诉求, 没有将维护学生利益作为自身先天的责任, 而学生非正式组织由于组织规模小、组织影响力不强, 在学生维权活动中, 也处于边缘位置, 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团体没有形成, 没有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在学校管理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从大学的产生来说, 学生作为大学产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一直在影响着大学的发展, 在早期, 甚至是学生主管学校的发展, 老师只是作为大学的雇佣者, 其生存和发展完全依赖于学生。虽然现代大学的管理早已教师为主体, 但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说, 学生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 依然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很多学校的董事会成员中, 都保留有学生代表的席位。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政策中, 也为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提供了法律支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书》中第六编第二章就规定学生“通过适当形式参与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民主管理”, 目前我们的工作, 正是不断的发展本国大学生管理的方式, 变传统的管理为治理, 实现学生自主管理为主, 学校积极引导的良好格局。

其次, 学生联合会和其他学生管理正式组织, 有演变为学生特权阶层的倾向。由于学生会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校、学院学生工作管理教师决定的, 其先天就缺少对同学服务的意识, 而是作为学生工作管理者的一种延伸, 具有“半个”老师的身份, 对其他同学的影响不是通过个人魅力因素或者是专业技术引领, 而是组织赋予的处罚、奖励等方式, 这样的结果就使得学生干部群体与普通同学群体产生了分离, 成为介于学生、教师的第三类人群。再加上在具体的实践中, 存在着少部分学生干部道德失范的现象, 不仅没有履行服务同学的职能, 倒成了学生中的特权阶层, 对其他同学进行压制, 对内部低层干部同学进行压榨, 影响了学生干部的纯洁性, 进而影响了整个学生工作队伍在学生中的威信。

(二) 当代大学生治理的对策

首先, 改变现有学生联合会的组成模式, 建立一中普遍代表学生利益的自主管理组织。相对比国外的学生自我管理组织, 我国的学生联合会的组织严密性更强, 其与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更是紧密。但如前分析, 学生会的主要成员是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教师任命的, 相对于国外的自主形成, 我国的学生会是学校行政机构在学生中的一种延伸, 其产生和管理的风格与行政机构如出一辙, 这样就形成了学生中的特权阶层。虽然其产生的合理性已经收到质疑, 但学生会确实在实际的工作中表现出很大的作用, 鉴于这种情况, 与其建立学生会意外的学生组织, 不如改革现有的学生联合会。改表学生会主要成员的产生办法, 选出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学生会干部。我国现阶段的学生管理组织可以分为团委和学生联合会两种, 其模式是仿照政府机关和高校组织建设的, 这种方法造成了学生工作的多头管理, 不利于统一发展。因此, 应该将团委和学生会合并。其主要干部如学生会主席、各部部长、团委书记等由学生投票产生, 服务年限可以适当拉长, 如由一年一届改为两年一届, 这样产生的学生干部必将为学生而负责。

其次, 理顺校学生会和学院学生的关系, 普遍建立一种学生管理协商制度。当下我国的学生会组织分为学校一级和学院一级, 学校一级是由学生工作处成立的, 成员的招募是面向全校所有学生, 学院一级学生会是由本系院学生组成了, 由于受到行政倾向的影响,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 但很多大学的学院一级学生会是学院一级学生会的领导, 两者是隶属关系。由于各系院的规模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而校学生会的工作往往存在着一种平均倾向, 这样就造成了学院一级学生会的不满, 同时也影响学生工作的开展。鉴于理想的学生工作中心应该是以学院为单位, 因此应确定学校学生会和学院学生会是同一级别关系, 两者的关系不是隶属, 而是协商, 学校学生会不是管理学院学生会, 而是进行合作。

第三, 成立学生监督机构, 避免学生会成员的失范。针对学生会的官僚作风和失范行为, 应独立于学生会成立学生监督组织, 对其进行评价,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及时进行协商、纠正。至于具体的执行方法, 应该根据实际操作情况, 建立合理的规章条例, 强调有权有责。

摘要:现代大学治理是当前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 学生的治理作为大学治理的重要内容, 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对大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梳理, 指出了大学发展方向和大学组织的特点, 并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大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对当前我国大学学生管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以未来大学发展为愿景, 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大学治理,大学生,大学产生,大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爱弥儿·涂尔干, 李康译, 教育思想的演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23.

大学生发展研究综述 第11篇

一、国外关于大学生发展的理论

在早期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哈维格斯特(1953年)就提出了成年早期发展任务理论,他提出的发展任务主要涉及10个方面:.学习实践与同年男女之间新的熟练交际方式;承担作为男性或女性的社会任务;认识自己的身体构造,有效使用自己的身体;从精神上到行为上都独立于父母或其他成人;具有经济上自立的自信;选择职业及就业;做结婚及家庭生活的准备;培养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的知识和态度;追求并完成富有社会性责任的行为;学习或实践指导行为的价值观。埃里克森(1958年)认为,成年早期心理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友爱、亲密、对孤独和自我的专注;若发展顺利则为成功的感情生活和事业奠定基础,若发展失败则导致孤独寂寞、无法与他人亲密相处。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发展中,良好人际关系的确立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

目前,在美国影响最大的大学生发展理论是亚瑟·奇克林在他1969年出版的《教育与自我同一性》一书中提出的大学生发展7要素理论。亚瑟·奇克林认为,大学生发展任务包括7个要素:能力培养、情绪控制、培养相互信任的独立性、成熟的人际关系、建立自我同一性、发展个人目标、实现整合性。其中的前3个是低年级同学主要面临的发展任务、后4个是高年级同学面临的发展任务。所以大学生发展是分阶段的。

罗格·温斯顿等人在其研制的《大学生发展任务及生活模式评价量表》(SDTLA)中将大学生的发展任务分为11个发展维度:事业计划、学业规划、文艺参与、生活模式计划、学术自主、情绪自主、独立生活、人际自主、朋辈关系、包容能力、健康的生活模式。该量表更具体了大学生发展的任务,但此量表是在美国高等教育背景下提出的,如果要分析出我国大学生发展任务及需要,我们必须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研制出我国大学生发展任务的量表。

二、我国关于大学生发展研究的现状

(一)研究数量

笔者以大学生发展为题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从1979~2008年之间,共有64条记录,除去政策性文件、人物专访与传记、工作座谈会纪要、讲话稿、高校与院系工作动态介绍,真正的学术论文只有49篇。而这49篇文章也是对大学生发展的零散研究,并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由此可见,我国关于大学生发展的研究起步晚,且数量少。

(二)研究内容

笔者主要从大学生发展主题内部、外部以及专题研究三个角度来探讨我国对大学生发展主题的研究内容。

1.从大学生发展主题内部关系看。对该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发展心理、大学生发展评估和大学生发展需要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大学生发展心理主题研究。关于该主题的研究一共有11篇文章。探讨大学生心理发展层次有2篇文章:作者均为丁立平,丁在其文章中指出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五个阶段:被动跟进阶段;主动适应阶段;主动扩展阶段;深化升华阶段;毕业前的社会心理准备阶段[1]。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有9篇文章:其中雷虹和向前讨论了大学生发展性心理,雷虹归纳了大学生发展心理教育的内容: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心理健康教育。[2]向前提出实施发展性心理训练的途径:正面知识的传授与课堂教学的渗透相结合;发展性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相结合;专题训练与学生社团活动的训练相结合;传统宣传方式与现代宣传方式相结合。[3]李彩英、程伟渊、王婷分别对大学生焦虑心理、人格缺陷、压力进行了探讨,三者均是重点探讨了现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人生规划压力。潘燕、邹勤、刘恒新、张宝蓉探讨了大学生发展的心理素质问题,其中邹勤、刘恒新分别论述了情商、创造性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作用。第二方面,大学生发展评估研究。关于该主题的研究有4篇文章。王保江在《高校大学生发展状态评估的研究与实践》一文中论述了开展高校大学生发展状态评估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归纳了8个维度的评估内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心理危机、社会工作与实践、诚信、归属感、个人规划。[4]康宏在《大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一文中介绍了国外的各种先进的评价理论,并提出了大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的策略:转变评价功能、拓宽评价指标、设计评价过程、选择评价方法。[5]李彬、许文贤都是从大学生自我评价的角度探讨了对大学生发展的评估。第三方面,大学生发展需要的研究。关于该主题的研究有8篇文章。大学生的发展任务的探讨:欧阳敏提出大学生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健康的生活、自主学习、人际关系发展、自我调节、自我概念发展、自我规划、自主性发展等7个方面;周芳认为要激励大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来促进大学生的发展;[6]窦孟朔认为要围绕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服务。[7]胡渝在《论影响大学生发展诸因素》一文中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发展因素,他论述了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作用。[8]

2.从大学生发展主题外部关系看。该主题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大学生发展指导思想、大学生发展与文化、大学生发展与教师、大学生发展实践。第一,大学生发展指导思想研究。关于该主题的研究有4篇文章。其中王润玲、王良平、桂捷分别认为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和谐教育思想、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大学生发展。刘尧在《新世纪:中国大学与大学生的发展方向》一文中论述了新世纪中国大学和大学生“四个应该”的发展方向,探讨了新世纪中国大学的使命和大学生的职责。[9]第二,大学生发展与文化研究。关于该主题的研究有5篇文章。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陈庆凯在《浅议网络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总结了网络对大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10]张秋山在《网络社会与大学生发展初探》一文中分析了网络社会的发展与本质,并分析了它和大学生的关系。[11]陆松在《浅析校园隐性文化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一文中认为学校必须重视隐性校园文化影响,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以完美的形象去感染师生的心灵、行为。[12]班忠玉在《人文素养对艺术类大学生发展的意义》一文中认为在艺术类院校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意义十分重大,艺术院校要注重专业课中渗透人文精神,从而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13]第三,大学生发展与教师研究。关于该主题的研究有2篇文章。张小明在《论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一文中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大学生发展的动力和典范。[14]周爱平在《影响大学生发展的教师角色因素》一文中认为教师的社会角色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的社会地位、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和师生交往等角色因素,对大学生的知识、智慧、情感、意志、人格、个性、气质、品质等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15]第四,大学生发展实践研究。该主题的文章有6篇:对生活导论课的探讨:赵平在《美国的大学生活导论课》一文中介绍了美国大学生活导论课的课程目的和课程内容;[16]冯凡在《适应需要开好大学生活导论课》一文中认为生活导论课应该是大学生入学后的一门必修课。[17]游佳清、白芸分别提出角色扮演法、学校社会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3.个别的专题研究。第一个专题,女大学生发展研究。对该主题的研究有8篇文章。杨李娜、王勤、谢育敏主要探讨了我国女大学生发展的现状和发展特殊性。杨李娜在《我国女大学生发展特征探讨》一文中总结了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几个内在因素:事业目标模糊、女性意识过强、心理素质欠佳。[18]赵荣荣、杨一平探讨了工科女大学生的发展,赵荣荣在《现代工程教育与工科女大学生的发展》一文中认为,影响女生在工程教育中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性别偏见和教育体制的结果。[19]第二个专题,图书馆功能研究。对该主题的研究有1篇文章。宋力在《图书馆导读服务促进藏族大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一文中分析了藏族大学生的个性、文化背景和能力状况,提出图书馆要从促进藏族民族教育事业的大局出发在图书导读服务方面加强特色服务,为藏族大学生创设适合的教育环境。[20]

三、我国大学生发展研究的特点

(一)积极方面

研究内容的实践性强,有一定的操作性。我国对大学生发展的研究多是对高校大学生发展的某一方面进行阐述,其内容集中到某一点上,比如宋力的《图书馆导读服务促进藏族大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陆松的《浅析校园隐性文化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等,这样的文章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发展实践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二)不足方面

1.研究起步晚,数量贫乏。正如笔者以上论述,我国对大学生发展的研究也就始于近二十年,这与国外上世纪初就有研究的情况对比,我国研究起步显得晚。另外,从搜索的记录数来看,从1979—2008年之间,共有64条记录,除去政策性文件、人物专访与传记、工作座谈会纪要、讲话稿、高校与院系工作动态介绍,真正的学术论文只有49篇。由此可见,我国对大学生发展主题的研究起步晚,数量贫乏。

2.研究内容散,不成系统,对理论的研究偏少。正如(一)所陈述的,我国研究内容实践性强,正因为实践性强,该领域的研究就显得理论性弱,其研究内容零散,不如西方能系统地形成各种理论。

3.研究质量不高,重复性研究过多。有很多同一主题的研究是同一个作者发表的,其观点也是大致相同,并无质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立平.大学生发展层次与学习心理特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08).

[2]门学泳,雷虹.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

[3]向前.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5(03).

[4]王保江,刘件.高校大学生发展状态评估的研究与实践[J].学校管理与改革,2006(02).

[5]康虹.大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J].考试与人,2003(04).

[6]周芳.大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激励[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5).

[7]窦孟朔,王风春,张国超.围绕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服务[J].邢台学院学报,2007(12).

[8]胡渝.论影响大学生发展的诸因素[J].高等建筑教育,2006(1).

[9]刘尧.新世纪:中国大学与大学生的发展方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6).

[10]陈庆凯.浅议网络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08).

[11]张秋山.网络社会与大学生发展初探[J].河北大学学刊,2004(01).

[12]陆松在.浅析校园隐性文化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J].科教平台,2007(27).

[13]班忠玉.人文素养对艺术类大学生发展的意义[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6).

[14]张小明.论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2004(10).

[15]周爱平.影响大学生发展的教师角色因素[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3).

[16]赵平.美国的大学生活导论课[J].思想教育研究,1994(02).

[17]冯凡.适应需要开展大学生生活导论课[J].教改纵横,2004(55).

[18]杨李娜.我国女大学生发展特征探讨[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04).

[19]赵荣荣.现代工程教育与工科女大学生的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2).

论大学语文教育与大学生个性发展 第12篇

一、要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相结合

针对目前大学语文教育更多地着重于基本知识的传授,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明确, 教师既是“学师”, 又是“人师”, 既教学问, 又教做人。从这一点来说, 大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气质、情趣的培养, 它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果实, 可以成为大学生取之不尽的源泉。

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 而在于在基础知识之上形成的个性个体能力。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 他们初步在与社会的碰撞中体味了人生的一些真味, 同时, 他们也面对着更多的人生困惑和迟疑。现代社会的压力, 使他们在表面的自信之下, 潜藏着精神危机的暗流, 从而缺少归属感。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2004年2月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一连三天杀死4名同学, 2006年8月江西中医学院的学生李征20分钟杀死乡邻7人, 虽是特例, 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而大学语文中蕴含的感性和理性成果, 无疑是医治现代人精神失衡的一味良药。

比如, 从陶渊明的“落地成兄弟, 何必骨肉亲”、辛弃疾的“一松一竹真朋友, 山鸟山花好弟兄”中, 大学生可以感悟人道主义者包容、善待人类乃至万事万物的深广同情;从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中, 学生可以学习面对打击、不改初衷的坚定执著;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杜甫的“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中, 学生可以体味他们于国于家的深沉感情。通过大学语文教学, 可以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 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 坚定他们的思想抱负, 将会使学生获得一份丰厚的人生礼物。在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中融入德育教育, 既符合高等教育的目标要求, 也具有明显的课程优势。既满足了受教育者的现实人生需求,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存观, 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轨迹和方向, 也增强了这门课的现实生命力。

二、要把内容改革与教法改进相结合

大学生个性发展对大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受到了挑战。改革教学内容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即通过大学语文教学, 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 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及时吸收学术研究新成果, 使学生与学界前沿保持同步;打破传统大学语文教材单调呆板的惯例, 编写有创意、有突破性的新式教材。与中学语文教育相比, 大学语文应更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应更具开放性, 应更注重个性发展, 应更充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善于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为学生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等个性品质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应贯穿于日常教学实践中, 将教学法研究课题纳入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科研规划中, 以教学法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只有这样, 大学语文教学工作才能符合“提高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的高等教育两的改革重点, 满足现代化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规格、方式多样化的要求,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趋势, 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要在增进师生互动上下功夫

大学语文教育目前最需解决的是教与学、学与学的互动问题, 而这一点是传统教学方法——讲授法所难于完满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单调, 教学形式单一, 以“填鸭式”、“满堂灌”为主, 师生之间沟通不够, 相互启发、促进不够, 不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 方法的获得更为可贵。因此, 教学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核心在于如何发挥学生的参与性, 通过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提高学习能力。归根到底, 任何学科的教学, 最终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受益无穷。从某种程度上说, 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在于尊重, 因此,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课堂上, 师生应平等合作, 双向互动, 教师由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 学生由被支配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

比如, 有经验的老师通常在教学实践中, 都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反馈, 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语文的知识教学与学生的个性成长结合起来, 把语文教育改革的探索意图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统一起来, 适应学生认知方式, 给学生选择的机会, 以学生需要为中心, 以每个学生能力与个性的最大发展为目标,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 以教学任务多层次、教学组织多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为手段, 以培养主动思维为主线, 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从而推动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要在教学实践环节上下功夫

针对当代大学生兴趣广泛和重视体验的特点, 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尽快牢固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 突破狭小的课堂空间, 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 让学生在对生活、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中发展个性。基于此, 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如举行演讲赛、辩论赛、朗诵比赛、故事会、作文竞赛, 办手抄报比赛, 收集广告词比赛, 开展文学社活动, 举办各种讲座等, 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 参与各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深入工厂、农村、军营、矿山进行采访与社会调查等, 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 在社会生活中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发展学生个性。

比如, 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基于从培养学生个性发展这一角度出发, 很少设下什么框框条条去束缚学生的思维, 而是放手让学生去写, 鼓励他们写自己想写的话, 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批改时也坚持尊重学生文章的个性, 坚持多就少改的原则, 多肯定学生的优点与进步。特别是对写作能力差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 总是尽量发掘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 不管是新颖的开头、结尾, 或是所写的一件新鲜事、一个好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都给予鼓励表扬, 使他们感受到写作成功的喜悦, 呵护他们的写作兴趣, 给学生的作文以思想个性和感情自由。

参考文献

[1]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 1991.

[2]朱绍禹.语文教育科研导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何念龙.定位后的教改设想[J].江汉大学学报, 2003, (6) .

上一篇: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下一篇:排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