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信范文

2024-05-13

电子通信范文(精选12篇)

电子通信 第1篇

关键词: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研究

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的发展时间较短, 并没形成一个标准的体系, 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总结, 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正。新的技术可能再初期较难被人接受, 因此还应该加大对先关使用人员的培训,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通过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 能够方便车上人员与外部进行通信, 也能够保证汽车在行驶的时候的安全性, 为驾驶汽车提供安全的环境。

1 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

1.1 安全协议

安全协议是对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信息进行安全保护的一种有效途径, 也是保障车载电子通信安全的基础。目前, 安全协议已广泛的应用在各种车子电子通信网络中, 用于保障网络中有用信息的安全传递与处理, 确保网络用户能够安全、方便、透明地使用系统中的资源。对于安全协议技术, 如果非法用户无法从协议中获得比协议自身所体现的更多的、有用的信息, 那么就可认为该技术是安全的。

1.2 车载电子通信密钥保密技术

认证和保密是安全协议最基本的安全属性。认证属性是指协议运行结束后, 确认通信主体的身份, 保密属性则主要针对安全协议分配的会话密钥。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将认证协议和密钥交换协议结合在一起, 是车载通信中应用最普遍的安全协议。协议先对通信主体的身份进行认证, 只有通过了身份认证, 才能获得安全通信过程的会话密钥。常见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交换协议有互联网密钥交换 (Internet Key Exchange) 协议, Kerberos认证协议等。

1.3 车载电子通信入侵检测安全技术

入侵检测是安全防护重要的补充措施, 通过分析数据来检查是否存在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可以发现系统是否遭受攻击, 从而对通信安全提供实时保护。由于车载电子通信仅限于无线通信活动, 所以入侵检测只能够就其进行本地入侵检测, 而对于短暂性故障与真正的入侵分辨, 还存在较大的不足。

2 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漏洞

2.1 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欠缺

由于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的发展时间较短, 还没有形成标准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所以在进行信息传输的时候, 其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例如在某些地段, 路况信息比较复杂, 经常出现不利于行车的状况, 如果我们不能够保证路况信息的准确, 就很难保证行车的通畅和驾驶人的安全, 而路况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都需要利用新的技术和软件来进行,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相关管理机制和技术的研究, 以增强对通信信息的保护。

2.2 信息同步传输存在漏洞

信息同步传输是车载电子通信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路况信息推送、车况信息上报、定位导航等都需要使用信息同步传输技术, 但是由于网络平台的信息延迟和技术上的漏洞等因素经常会造成通信信息无法同步传输, 出现信息延迟, 并导致延误驾驶的现象。

2.3 车载电子通信安全还有一个重大漏洞就是通信网络平台管理较松散, 而在内部防范措施上又存在较大缺陷

目前各种虚假车况、路况等信息的发布没有受到控制, 发现后也无法及时清除, 而在网络病毒的防范措施缺陷, 认证机制缺失, 造成路况信息的可信度降低。在另一方面, 网络平台密匙管理之中也存在着很多漏洞, 平台密匙很容易被泄露, 导致大量数据信息的泄露, 造成了信息平台的混乱现象。

3 加强车载电子通信安全的措施

3.1 提高保密程度

车辆在正常行驶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保证车辆的信息的保密性。首先, 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先关的资料的保密性进行加强。首先, 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有建立专门的资料、信息管理机制, 对先关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管理。然后还需要加大对车辆自身的信息进行保护, 确保其不会被泄露。最后, 我们应该加大对相关信息库的建立, 为的就是方便我们进行信息的管理。

3.2 完善安全机制

逐步建立并完善标准信息管理机制, 规范车载电子通信行为, 提高通信安全性。这部分的工作, 需要我们采用先进的技术对车载电子通信系统进行管理, 与此同时, 还应加强体制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技术的创新需要高质量的人才, 因此也应以加强对这部分人才的培训。在必要的时候, 还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为技术创新和信息管理机制的完善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3 加强网络监管

要保护车载电子通信的安全, 就需要通过对通信网络平台进行监督和管理。首先, 在信息进入传输网络之前, 对其进行甄别和筛选, 禁止虚假和不真实的信息的传播。与此同时, 通过进入先进、可靠的技术方法以及加强对工作人员相关技能的培训, 提高整个平台的管理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 使其能更有效的为车载电子通信系统服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车载电子通信技术依旧存在着很多的许多安全漏洞, 我们需要加大对车载通信技术的研究力度, 完善信息管理机制, 加强相关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训, 鼓励创新, 积极引用新的技术, 全面提升车载通信技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泰兴.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分析[J].电子制作, 2014 (05) :159+157.

[2]郑亚东.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J].物联网技术, 2016 (02) :40-42.

[3]王襄.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研究[J].电子测试, 2016 (Z1) :119-120.

[4]孙晓英, 钱梦韵.基于光纤通信技术的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 (13) :224.

通信电子见习报告 第2篇

班级:姓名:学号:

大三即将结束之际,我们进行了一次见习,这次见习的主题和我们的装也可呈息息相关,也给我很多感悟,社会发展之迅速和科技密不可分,只有学习好专业课知识,用己所长,才能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

这次见习我们总共去了三个地方。首先,我们先去了许昌联通公司总部,看了其中心机房,那里的李主任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其次,我们去了10010和114客服中心,见识了一个好的公司,其服务的核心在于对客户的态度。最后,我们去了联通手机营业厅,看了各种新款的机型,感叹机器流畅美观之余,不禁赞叹科技发展之迅速。

通过这次见习,对联通通信的基本结构框架有了一些浅识:

手机通信原理

数字移动电话主要由四部份组成,即移动电话、基地站系统、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运行维护中心。

数字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1.开机入网

2.移动用户登记

3.移动用户的被呼叫

(1)呼叫寻找。主叫人拨发一个被叫电话号码,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将被叫号码转换为移动电话识别码,在基地站通过控制信道发出呼叫信息。

(2)寻呼响应。开机收后的移动电话一旦从基地站的下行控制信道上收到自己的电话识别码,就通过随机接入信道向基地站发响应信号基地站收到该信息后传给移动通信交换中心,根据信息中心的位置登记信号,可确定移动电话处于哪一个无线小区。

(3)建立连接。移动业务交换中心通过允许接入信令为移动电话指配一个独立的专用控制信道,建立起能识别的移动用户身份通道和各种数据,最后控制系统就给这个移动电话分配一个业务信道。

(4)摘机通话。

4.移动用户的主叫

(1)发出呼叫信号。移动电话按键拨号时,将数码存入移动电话的存储器内

(2)建立连接。移动交换中心首先对拨号移动电话的标识码进行验证,无权用户不予理睬。

(3)通话。

宽带线路改造工程

在我实习期间很幸运的恰好赶上中国联通“宽带线路改造工程”,也就是之前的网络都是有电缆传输的,光纤传输具有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损耗低、不受电磁干扰、光缆直径小、重量轻、原材料来源丰富等优点,因而正成为新的传输媒介。为了在三大通讯商中抢占更多的客户,中国联通将原先的电缆线路逐步的转变成光纤线路。

光纤熔接技术简介

熔接机的功能就是把两根光纤熔接到一起,所以正确使用熔接机也是降低光纤接续损耗的重要措施。根据光纤类型正确合理地设置熔接参数、预放电电流、时间 1

及主放电电流、主放电时间等,并且在使用中和使用后及时去除熔接机中的灰尘,特别是夹具、各镜面和v型槽内的粉尘和光纤碎末的去除。每次使用前应使熔接机在熔接环境中放置至少十五分钟,特别是在放置与使用环境差别较大的地方,根据当时的气压、温度、湿度等环境情况,重新设置熔接机的放电电压及放电位置,以及使v型槽驱动器复位等调整。在同事耐心指导下我也顺利的能够完成光纤熔接的技术。

3G网络

3G是英文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3G)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此数值根据网络环境会发生变化)。3G是第三代通信网络,目前国内不支持除GSM和CDMA以外的网络,GSM设备采用的是频分多址,而CDMA使用码分扩频技术,先进功率和话音激活至少可提供大于3倍GSM网络容量,业界将CDMA技术作为3G的主流技术,国际电联确定三个无线接口标准,分别是CDMA2000,WCDMA,TD-SCDMA,也就是说国内CDMA可以平滑过渡到3G网络,3G主要特征是可提供移动宽带多媒体业务。

4G网络优势

过去5年,中国联通在3G时代确立了领先优势,而未来,从3G向4G的演进路径也非常清晰,平滑将成为联通4G时代的一大优势。2009年商用3G网络速度是7.2Mbps,2010年升级到14.4Mbps,2012年在全网升级到21Mbps,2013年底,在主要的城市和全国大部分地区进一步升级到42Mbps(这个速率在很多国家已经被认可为4G网络)。未来如果联通拿到FDD牌照,将进一步部署,届时峰值网速可以达到150Mbps。这条路走下来,公司投资不会增加太多,成本有望降低。此外,中国联通将积极推进LTE终端产业链发展,加快多模LTE手机上市进度,丰富产品款型,快速提升产品性价比,2014年全年计划推出150款以上4G手机,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网络建设是4G开启的基础,而终端则是实现商用的关键。预计2013年中国移动4G全球终端采购量增长将超过10倍。中国移动的全力投入给予了4G终端产业链各方以信心,今年上半年,国际芯片厂商高通宣布,其解决方案首次实现了单个终端支持LTE-FDD、LTE-TDD、WCDMA、EV-DO、CDMA 1x、TD-SCDMA和GSM/EDGE七种网络制式,并发布了支持所有蜂窝模式和2G、3G、4G的芯片,弥补了一直以来TD-SCDMA融合芯片的短板。

4G手机仍需要兼容现有从2G到4G的多种网络,“多模多频”成为了4G手机的标配。手机芯片商高通联合厂家已经陆续推出了“五模十频”甚至是“五模十三频”的4G手机,可同时支持TDD-LTE/FDD-LTE /TD-SCDMA/WCDMA/GSM网络制式,完全适合全球漫游。

报告总结

电子通信系统研究与应用 第3篇

关键词:电子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关键技术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方式。人们也能很好地运用电子通信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来学习和工作。电子通信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它还在改变着社会和国家,使得国家不断发展,特别表现在卫星通信技术上。当然我国的电子通信技术还存在一些关键技术的问题,有待人们改善和加强。

一、电子通信系统概述

电子通信技术属是现代通信技术中的一大部分。电子通信技术还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国家国民经济的神经系统和命脉。在现代化信息社会,电子通信技术无处不在,涉及范围广,包括移动电信、广播电视、雷达、声纳、导航、遥控与遥测以及遥感等领域,还有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各种信息系统都要运用到电子通信技术。

电子通信系统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常见的就是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其中移动通信就包括了卫星通信,此外还有蜂窝系统、集群系统、分组无线网、无绳电话系统、无线电传呼系统等多个领域。

二、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

近年来,电子通信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就其最具代表性的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来看,就存在很多关键性的技术问题,有待加强和改善。移动通信技术在电子通信技术中范围最大发展最迅速,传统的蜂窝通信因为可用无线频谱资源的增加和无线信号的衰弱而变得越来越受局限。不断缩小的小区半径代表着基站的密度也在不断增加。除此之外,频繁的越区切换导致空中资源的浪费和频谱效率降低,这也使得网络建设的成本也是越来越高。从以上各种因素可以看出,要想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更大更充足的系统容量,就应该突破传统蜂窝体制,应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

1、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分布式天线是很有效也很成功的一种方式,每个小区内都有很多个无线信号处理单元,这些单元距离都比载波波长要远得多,并且它们都能进行功放变频和信号预处理。要在核心处理单元实现信号处理的功能,首先就要完成信号的收发功能和一些简单的信号预处理,然后就要与核心处理单元连接,通过光纤和同轴电缆或微波无线信道来实现。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分布式移动通信,第一种就是在所有的无线信号处理单元上所有相同的下行链路信号同时发射,然后小区内的无线信号处理单元接收到上行链路信号之后直接传送到中心处理单元。这种方案优点是简单,缺点则是会不断干扰系统,阻碍了系统容量的扩大。第二种方式则是在整个业务区域内完成无线覆盖的分布式天线结构,通过用大量的无线信号处理单元来实现,从而突破传统蜂窝小区的理念。这种方式也可称之为“受控天线子系统”,即“仅与移动台相近的信号处理单元负责与移动台进行通信”的方式。第二种较之第一种更理想,但同时它也更复杂。

分布式移动通信较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有几点优势,第一是小区间干扰低、SIR高且系统容量大,第二是它内部的分集能力不仅能用来抵抗阴影效应,还能够保证不衰落和扩大系统的容量。第三是它能全面提高其自身切换性能和接受信号的功率,还能降低其切换次数。第四是它对其他通信系统的干扰小并且在相同发射功率下覆盖的区域更大,反之其发射功率更低。第五是它不仅能更方便快捷地实现任意形状的无线业务服务区,还能核心处理单元集中处理信号。更能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子通信系统分为5层:应用层、驱动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5层之间功能划分应明确,接口应简单,从而为硬软件的设计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应用层是通信系统的最高层次,它实现通信系统管理功能(如初始化、维护、重构等)和解释功能(如描述数据交换的含义、有效性、范围、格式等)。驱动层是应用层与底层的软件接口。为实现应用层的管理功能,驱动层应能控制子系统内多路传输总线接口(简称MBI)的初始化、启动、停止、连接、断开、启动其自测试,监控其工作状态,控制其和子系统主机的数据交换。传输层控制多路传输总线上的数据传输,传输层的任务包括信息处理、通道切换、同步管理等。数据链路层按照MIL—STD一1553B规定。控制总线上各条消息的传输序列。物理层按照MIL—STD一1553B规定,处理1553B总线物理介质上的位流传输。应用层、驱动层在各个子系统主机上实现,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在MBI上实现。

2、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

卫星通信在电子通信技术中最为先进,它也有很大的优势,包括通信距离远并且容量大,通信线路质量稳定可靠以及机动性能优越和灵活地组网等这些都是别的技术没有的特点。但随着不断快速发展的全球信息化产业,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多样,电子通信技术已进入高速、多媒体、业务多样化和可移动的个性化时代。

目前的卫星通信的一些关键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它包括高速数据的业务需求。以及卫星通信应用宽带IP的难点。现代卫星通信技术采用一些关键技术来解决问题,一个就是数据压缩技术,它能让静态和动态的数据压缩都能有效提高通信系统在时间、频带、能量上的工作效率;第二个就是智能卫星天线系统;第三个就是宽带IP卫星通信技术的研究;第四个就是新型高效的数字调制及信道编码技术;第五个就是多址连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第六个就是卫星激光通信技术。

未来的卫星通信数据率会通过激光通信来实现,激光的优势会在互联卫星网中得到充分发挥,因为在那里经常会应用到激光通信技术,它在外层空间进行,所以不会受到大气层的影响。还可以利用“星际激光链路”技术来缩短全球卫星通信中的“双跳”法的信号时长。有专家提出“在卫星激光通信在比微波通信数据速率高一个数量级的理想情况下,天线孔径尺寸会比微波通信卫星减小一个数量级”的观点。那么如果在空间无线电通信中以激光作为载体来进行工作和运行未来的卫星之间进行激光通信是很有前途的。

总而言之,电子通信系统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无处不在。在电子通信系统中范围最广最常见的就是移动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体现在日常的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电子传输工具上,而卫星通信系统则运用在比较大型的工程上。电子通信系统的发达和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强弱,所以对其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掌握了其关键技术就能很好地运用和完善它。

参考文献:

[1]刘旭东,卫星通信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2]杨运年,VSAT卫星通信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3]蔡坚,刘娟;基于标准总线的飞行数据采集器的设计[J];航空计算技术;2002

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分析 第4篇

关键词:电子通信,通信技术,技术创新

电子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使人们越发重视电子通信技术。但要想赢得长期持续的关注以及国家、企业的投入, 就必须依靠技术创新。而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存在哪些不足, 未来要如何加强创新, 都是需要深入分析、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1 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意义

在当今世界, 国家和地区间的竞争主要是科技以及基于科技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科技促进各个产业的发展, 也促进国家实力的提升。特别是进入到信息时代以后, 电子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内容, 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以及迅速发展都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够不断提高现代通信服务水平, 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对企业来说, 电子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 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提高发展效率, 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并做出准确预测, 为企业下一步运营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对个人用户来说, 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能够实现用户之间更为顺畅的沟通和交流, 借助网络, 远程信息传递也不成问题, 时下流行的“云”概念和物联网的发展思路更是代表了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大的方向上, 就资源利用而言, 能源消耗、信息共享、调度指挥的效率都因为通信的发展而得到了提升。在更加宏观的层面上, 国家尖端技术、军事建设、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都正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将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得到越发广泛的关注, 国际间的交流也将更加顺畅, 无论是主权国家还是经济区都将能够享受到电子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便利。

当前, 我国的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不可忽视的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此, 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既要向前看, 寻找新的技术、新的科技, 也要向后看, 弥补不足, 从而使创新的寄出更加牢固, 实现我国电子通信行业的繁荣发展。

2 我国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核心技术的匮乏

核心技术的匮乏使我国电子通信技术裹足不前, 缺少国际竞争能力, 甚至一些企业还要通过技术外包或技术进口来实现一些必要的功能。这样的做法看似简单却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这样的情况会导致我国的电子通信行业过于依赖外资和外国技术, 长此以往将严重受到外界因素影响, 自我成长能力不足, 无法取得长远、持续发展。

2.2 主要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我国当前的电子通信行业发展迅速, 也出现了一部分创新, 但从整体上看, 创新能力依然不足, 特别是主要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不足。虽然华为、联想这样的代表性企业已经能够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 但更多地企业仍然以模仿来“创新”, 自主创新能力较差。此外, 地区发展不平衡也导致地区间的创新能力有所差异。

3 我国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可行性措施

3.1 保护电子通信技术的知识产权

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首先将产权保护作为保障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重要措施, 促进行业产业化的实现, 使该技术的应用空间和渠道都能够拓宽。此外, 利用知识产权保护策略还能够在使电子通信技术得到创新发展的同时被投入到更大的行业范围, 还能够有效保障电子通信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改进和提升。

3.2 加强行业间合作

科技研发产业化步伐加快的有效措施就是创新, 只有技术创新才能带动产业链充分发挥作用, 找到合作与支持的节点, 从而使科研产业化加快步伐。国际趋势显示电子通信行业的技术创新速度越来越快, 仅从个人消费者角度来看, 电脑、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几乎人人都感受得到。因此, 如果研发速度跟不上时代步伐, 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 就必然毫无竞争力, 即使一时侥幸得以生产面试也会很快被取代。但只关注技术创新而不关注生产力的提升, 那么无论技术如何创新, 依然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因此, 要想使电子通信技术真正有所提升, 就必须加强行业合作, 不能依靠单一的行业甚至单一的企业来进行创新, 而是要依靠行业内的众多企业和跨行业的通力合作, 最终使技术的创新得以实现。

3.3 构建人才创新培养的机制

人才是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和驱动力, 也是创新的关键步骤。因此, 为了保障电子通信技术的顺利发展, 就要大力培养相关人才, 从构建创新型的培养机制入手, 使行业内的技术人才专业性得到提升,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可以充分借助电子通信行业的特点, 创造有利于人才之间形成良性竞争的环境和氛围, 使行业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一个良好的系统。优秀的电子通信行业人才, 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更要有科学的态度, 正向的思维, 持续的耐心, 创新的热情。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也要基于这样的目标来进行。此外, 还要通过人才培养机制, 为科研人员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 保障科研成果的创新。

4 结语

各个国家都开始重视电子通信技术, 我国也不例外, 因此对电子通信行业必须进行创新性地改革, 才能够真正实现电子通信行业技术提升, 再配合国家对电子通信行业技术创新的大力投入, 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电子通信行业的不断改进, 最终会促使我国电子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德林, 周亮, 吴贵生.技术创新研究在中国[J].技术经济, 2012 (01) .

[2]余晓辉.对我国通信技术创新发展的思考[J].现代电信科技, 2011 (01) .

[3]于钊, 田大新, 梁艳春.信息通讯技术创新与应用[J].国际学术动态, 2012 (05) .

[4]马劲辕.通信产业价值链分析与业务发展及监管探讨[J].电脑与电信, 2011 (02) .

电子通信技术论文 第5篇

1概述

电子通信技术,即使应用现代化电子手段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全面融合形成新型通信服务模式,为当前以及未来通信领域发展更新的主体方向。探究电子通信技术后续的演变以及发展方向与趋势,不但利于引导当前电子通信技术发展变革,同时可更良好的引导大众及时快速的深入到未来崭新的通信行业领域中。总体来讲,未来电子通信领域的技术手段势必向着多元化、丰富性、多领域、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会给大众带来强烈的震撼,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改变。

2无线通信技术会变成电子通信发展的主流方向

应用电子波信号位于自由空间中流动原理,使无线通信在该阶段实现了更大的发展,并变成通信行业领域的主体方向。再者,无线通信技术可完成更大范畴空间的信息传输,高效的进行信息数据投放以及长期持续的数据资源共享。因而,无线通信技术不但为该时期电子通信发展的主流,还势必对通信领域的发展建设形成主导作用。伴随电子技术不断更新与快速发展,再加上卫星通信以及网络通信应用的互相融合,使得无线通信手段的模式以及技术范式逐步成型。同时,市场内形成了良好的价值以及效应,因此广受大众、企业客户以及社会各行业的认可与好评,为无线通信技术的跨越式提升增加了更多机遇。面向未来,电子通信手段势必以一类技术手段基础以及概念存在,位于最前方冲锋陷阵的势必为高效快捷、便利以及科技化、现代化的无线通信。例如,伴随无线宽带系统的不断更新发展,以UWB手段、WLAN为典型的无线宽带技术,使得无线通信领域的发展好像是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因而可以明确,恰恰由于丰富多样的现代技术手段的持续应用与不断涌现,方能使无线通信技术在今后的发展应用中前景一片光明。再者,影响并左右电子通信技术今后向着无线通信领域不断更新发展的主体因素便为移动通信手段的普及应用以及高效发展。也就是移动终端设施的不断丰富以及移动通信客户的快速积累,形成了整体化的市场系统。为今后无线通信手段的全面快速融合以及市场实践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我国在移动手机客户量便高达9亿,较多用户则逐步应用无线通信终端,进而渐渐构成了较为庞大的市场,为无线通信技术在手机行业市场中的实践应用与全面拓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因此,类似以上因素对人们产生了一定启示,即今后的电子通信势必将无线通信作为主体,后者技术手段的全面更新与快速发展可进一步优化人们实践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工作方式,进而使现代社会实现快速的进步与持续健康的发展。

3电子通信主体发展趋势

我们可以预见,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中,电子通信技术领域势必产生强烈快速的震荡,形成较多更新鲜的事物或是奇特的现象,并会对大众形成明显的作用影响。

3.1技术不断融合,体现更大的综合性

电子通信技术的丰富性发展将变成今后的主体方向趋势。细化来讲,电子通信领域之中有关的通信手段、计算机系统以及网络技术逐步的融合在一起。加之电视技术的辅助应用,进一步构成了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当前与其相似的技术融合渐渐显现出端倪。在不久的将来,提供智能化、多元化的多媒体信息服务将达到集成统一的效果,创建全面智能化、功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体现出了天人合一、天地融合的现实特征。该环节过程中,电子通信手段技术有关的信息数据将不再仅仅为独立的视听信息材料资源,而是将大众的感官、视觉以及听力、嗅觉或是所想所感囊括到现代化信息资源系统之中。因此今后电子通信领域技术的综合化、一体化发展势必成为大势所趋。

3.2电子通信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丰富应用以及广泛普及,其逐步向着蜂窝移动方向更新发展,电子通信在今后势必拥有更加明朗的前景。首先,电子通信技术的数字化水平将会更高,而数据信息以及更多资源的`应用传输将更为高效快捷,数字形式资源传输将全面更新当前所呈现出的面貌。另外,电子通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显现为即时性以及快速实时性的特征。传输数据信息不再仅仅的依靠一个渠道,其呈现出的形式将更为多样丰富,契合较多大众群体的现实需要。另外,电子通信数据传输的质量水平以及可靠安全性势必不断增长,大众信息资源的整体全面性则可得到更良好的保障。

3.33G与4G技术发展

事实上,3G以及4G手段为无线通信领域的表象,即可归于前文所述的无线通信技术范畴。然而由于3G与4G的综合功能以及显著影响力,我们应对其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以及单独研究。当前,无线通信仍旧以3G技术作为主导,而今后的通信技术势必由4G技术一统天下。也就是说,3G技术发展变革以及更新升华同4G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变成以后电子通信以及无线通信领域的主流形式。与3G技术对比研究,4G技术对无线通信产生的影响,引发的改变,不但显现在传输数据信息的等量级、具体的范围区域、空间以及质量水平与速率上,还显现在品质水平以及层次的不断发展变化上。为一类通信技术领域形成的质变以及裂变。因而,今后无线通信将更多的朝着4G技术方向发展,这一点是十分明显的。

4结束语

我国电子通信技术发展概貌 第6篇

关键词: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发展;技术提高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9-0006-02

1 我国电子通信技术发展环境

电子通信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媒介,已成为现在最为有效、便捷的交往方式。自从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电子通信行业高速发展,电子通信运营商竞争也日益激烈。

目前的电子通信主要分为三大类:固定电话通信、移动电话通信、互联网通信。固定电话通信是发展最早的电子通信方式。2008年,随着电信重组方案的确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电信行业中的每个领域中,三巨头都存在着价格的竞争。为了吸引消费者,赢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运营商们纷纷压低产品价格,导致了一场价格战争的爆发。在市场上,各大运营商们做着花样繁多的优惠促销活动,如“0”元购机、入网赠话费等等。这场价格战争,直接导致中国电子通信发展环境的恶化。

2 我国电子通信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电子通信业虽然发展迅速,部分企业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从整体而言,我国电子通信技术仍存在着许多不足。

2.1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失

近年来,我国在电子通信行业投入增长迅速,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中国移动、华为等跻身于世界五百强企业。但是,我国起步晚,基础薄弱,目前的电子通信技术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一方面在通信领域的发明专利数量增长很快,在ITU-T、ITU-R、IETF等重要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作用及得到批准的标准项目有着明显增长,但另一方面,改进型及融合创新型较多,自主研发形成的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创新少。而且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引发的知识产权问题日益增多,整个产业链所面临的瓶颈也越来越多。

2.2 创新人才匮乏

创新需要人才。虽然我国从事电子通信行业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正的精英却是凤毛麟角,这在软件和集成电路领域尤其明显。还有不少人没有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盲目跟风模仿,出现恶性竞争、产业同构等现象。创新人才的匮乏,使得我国电子通信技术发展相对缓慢。

2.3 地区发展失衡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电子通信的发展也存在着地区差异。由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发达,吸引企业、研究单位较多,技术创新多,但有的地区由于比较落后,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还有极少数地区电子通信尚未完全普及。

3 我国电子通信技术提高策略

我国电子通信技术一直无法突破核心技术的创新,因此发展也受到制约。我国需要通过一些策略来改变这种现状。

3.1 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人才的培养是技术创新的基本条件,建立能让优秀电子通信科研人员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是至关重要的。选拔出优秀的技术人员之后,要大胆启用,并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使其能快速接触和吸收到最新成果,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对于一些有想法、有创新精神的年轻员工,应该给予一定的研究条件。国家可以提拔一些拥有优秀科研成果的人才,组成我国通信行业的核心团队,保证核心竞争力,提高我国电子通信技术水平。

3.2 推进关键技术创新

在电子通信行业中,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是第一要素。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发展将引领电子通信行业走向繁荣。近几年来,我国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工业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创新成为了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一环。技术创新的推进,需要大量的人才和资金的投入。我们需要加大投入量,将技术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为其提供相对应的网络结构体系和协同管理技术等。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又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电子通讯设备的创新和电子通信系统的创新。我们要想全面创新,必须两者都要重视起来。拥有自主研发的基础和核心技术,就能保证我国在世界电子通信业占有一席之地,也能为我国电子通信有关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3.3 加强产业间合作

电子通信行业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相应地,电子科研成果也需要及时投入工业生产,并加快进入市场,以避免淘汰。但是现在我国科研成果与生产力之间的转换率仍然较低,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产业间合作,各个环节加强配合与支持,分工合作、互补互动、协调运行,整个产业链紧密联系起来。

3.4 电子通信的标准化

为了更好地展开电子通信的研究工作,我国应该实现电子通信的标准化。国家应当加强监督,开展电子通信体系和技术调查,组织运营商、制造商、研究单位共同商讨,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提出、制定标准,并且组织开展电子通信技术标准的宣讲、培训,推动标准实施。

4 我国电子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电子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了解世界最新技术,正确分析和预测电子通信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明确电子通信技术的研究方向是很有必要的。

4.1 光纤通信技术成为信息社会的基础

光纤通信凭借其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材料来源丰富、无辐射、价格低廉等优势,已成为现代通信的重要支柱,也是未来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主要传送工具。目前我国将近100%的信息量通过光网络传送。我国现已完成3.2Tb/s(80×40Gb/s)的密集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自动光交换系统,并完成在光网上直接传送数据的光突发交换实验系统。未来光通信将建立超高速、超大容量的传输网络。

4.2 移动通信系统由3G跨向4G

3G也就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它共有三个标准:WCDMA、CDMA2000和TD-SCDMA。3G系统容量大、数据传输速率高,利用不同网络间的无缝漫游技术,将无线通信系统与INTERNET连接起来,带给用户随时随地的高质量服务。截至2012年11月,全球范围内的3G网络用户数量为10亿,我国有2.2亿用户,占总数量的1/5左右。

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的技术产品。4G系统有着更加清晰的图像传输能力以及100Mbps的下载速度和20Mbps的上传速度,无线服务覆盖面积广,有着不可超越的优势。目前,很多国家已经推出了4G手机,4G网络全面覆盖指日可待。

4.3 网络向下一代前进

截至2012年初, 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13亿,普及率达到38.3%。互联网正在为数亿用户提供服务。中国互联网日趋完善,网民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网络应用重心也从生活娱乐逐渐向经济领域渗透,网民对网络安全的要求也日渐提高。

下一代网络(NGN)是网络的下一个发展目标。NGN基于IP,支持多种业务,最大的优势在于跨网络交换,能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构架。NGN实现了网络业务提供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以及呼叫控制与承载传输的分离,具有开放的业务API接口以及对业务灵活的配置和客户化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秀莲,等.数字通信差错控制技术[M].北京:中国

铁道出版社,1991.

[2]刘宗祥.短波通信的发展概况[M].通信技术与发展,

1992,(4):10-17.

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分析 第7篇

1何为车载电子通信系统

所谓的车载电子通信系统,其实是建立在智能交通系统和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基础之上的,它主要是通过无线电通信技术在车辆上的应用,实现交通高度智能化、信息化的一种高智能手段。简言之, 就是装载在汽车上的移动通信系统。通过它,车主可以及时地了解路况信息,减少出行困难,提高车主的出行质量,而且, 通过车载电子通信系统的整体连接形成的车载网络,能够实现车主之间的信息共享,减少车辆安全事故的出现,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过去,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会对驾驶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城市交通严重拥堵、交通事故频发使得购车者在购买车辆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品牌、车辆类型和安全系统, 一个良好的车载安全系统对于确保出行安全与质量非常重要。现在通过车载电子通信系统,驾驶员直接可以通过一个按钮就可以实现电话通信,车载网络的建立更可以实现接发邮件、浏览新闻等操作,甚至能够实现“网上冲浪”。此外通过利用GPS定位系统和电子导航系统,车辆能够实现对各个路段车辆信息的整合分析,为车主提供良好的路况信息,确保车辆行驶方便,提高驾驶员的出行质量。

2车载电子通信系统的应用

车载电子通信系统不仅会应用于私家汽车上,在城市公交、地铁和高速铁路等交通工具上都已经开始采用,方便了大众出行。

首先,在城市公交上,公交车报站、 公交车与始发点之间的联络、公交车的预报与调度等工作都是采用的车载电子通信系统。一方面,借助GPS定位系统和电子导航系统,公交车驶达各个站点都有着准备的信号指示,能够提供准确的语言说明;另一方面,公交车的调度工作也依靠车载电子通信系统,各路公交车都与始发车站联网,能够对客流量进行准确的掌握,从而及时地增减车辆,疏散人流,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其次,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车载电子通信可以确保行车的调度合理,为列车与行车调度员之间搭建交流平台,实现良好的路况信息交流,从而保证了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而在铁路和高铁上的车载电子通信系统则能够为列车驾驶员提供列车整体的运行状况,确保火车进站、出站的准时,为旅客提供准时的服务。

众多车辆建立起一个宏观的大型的城市交通网络,通过路况信息的实时播报,各个车辆能够通过传感器和车载相机收集路况信息并在车载网络云平台上分享数据,从而实现了良好的信息分享。

3车载通信安全技术上的漏洞

一个安全稳定的车载电子通信系统要想实现正常的应用服务工作,需要保证资料的隐秘性、确保信息的可信度与可用性,保持资料的一致实时传达,而且还要确保车载网络密匙的安全,防止网络侵袭和协议侵犯。而由于我国车载通信系统刚刚起步,在通信安全技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主要表现如下:

1)资料的保密程度差,车辆隐私得不到保障

车载电子通信系统会记录驾驶员的通信信息,会对车辆的驾驶信息进行全方面的跟踪和记录,一旦出现资料泄露,就有可能导致车辆被盗,车主信息被盗用等状况。现今的车载通信安全技术上就存在的车辆资料保密性差等漏洞。车辆信息被泄露就有可能造成车主信息的泄露,也有可能造成车辆被盗。车辆隐私得不到保障,车主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这些都是对车主隐私权的一种侵犯。

2)路况信息可信度低,存在恶意散播信息的行为

车载通信系统的建立,实现了驾驶员之间的路况信息共享,可以使驾驶员避开车辆拥堵,实现高质量的出行。而由于车载通信的防范机制不健全,对于各种路况信息难以得到及时的认证,缺少一致的信息共享,路况信息的可信度低,甚至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恶意散播虚假路况信息的行为,这些都为车主的出行造成了不便。在散播虚假信息的责任追究上也存在着法律漏洞,相关的惩罚措施缺少法律支持。

3)信息无法实现实时传递,网络密匙管理失误

路况信息的实时共享是车载电子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功能,但现阶段,由于技术上的漏洞和网络平台的延迟也会造成路况信息无法实现实时传递,出现信息延迟,延误驾驶等现象。而在网络平台密匙管理上也存在着失误,平台密匙的肆意泄露,会造成信息平台的混乱,车主无法及时获取有益信息,从而延误出行。

4)车载网络平台管理松散,数据信息防范设施差

网络平台人员管理松散也一个重大的漏洞,在数据信息的内部防范措施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管理松散造成路况信息无法及时提供、虚假信息无法及时清除,而在网络病毒的防范措施缺陷上则会导致大量数据信息的泄露,网络安全体系漏洞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4加强车载电子通信安全

为应对资料泄露、网络侵袭和恶意散播虚假路况信息等问题,需要加强车载电子通信安全管理工作,分析技术上存在的漏洞,不断地更新车载通信系统,确保车载通信安全,提高出行质量。主要技术方法可以从完善通信安全机制、加强信息保密工作、打击虚假信息散播和加强信息平台操控等四个方面进行。

4.1完善车载安全机制,加大车载系统技术创新投入

车载安全机制可以满足通信安全需求,弥补信息安全漏洞。完善机制,要从技术角度入手,加强车载系统的更新与管理,不断地实现软件技术的革新,加大车载系统技术创新投入,鼓励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车载通信系统的技术研究,实现车载系统的高水平发展,紧跟科技发展步伐。 要从车载网络安全机制入手,不断地弥补机制漏洞,实现各个机制系统间的协调一致。

4.2加强车载通信系统资料保密工作,借助硬件和软件装置实现高水平管理

车载通信系统通过车车之间的信息和路况信息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实现了交通工具、驾驶员及周边路况环境的有机结合,提高了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程度,这些都源于车载通信的保密工作。加强车载通信的保密工作,就是要提高车载电子通信系统的资料隐秘性,防止车辆信息、路况信息以及驾驶员信息被恶意泄露。加强路况信息和车辆信息管理,借助各种网络技术,实现信息转移、下载等各项信息操作的整合记录,防止数据复制和盗窃。

4.3加强网络密匙管理,规范路况信息发布,严厉打击虚假信息的散播

加强网络密匙管理和网络防火墙设置,为车辆信息和车主信息提供保证。规范路况信息发布,建立安全认定的统一发布部门,从总体上进行信息控制,降低虚假信息的传播;严厉打击虚假信息的传播,做好车载电子通信安全协议工作,利用身份认证方式等方式来确保路况信息的准确,制定相关的信息发布等级与发布范围,对于不同的路况信息实现分类处理,为相关的出行车辆进行及时的广播通知,确保高效的交通管理。

4.4加强网络信息平台操控管理,确保信息平台正常运营

车载网络信息平台一方面对各方面的路况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另一方面对相关路段的车辆进行及时的信息投放与播报。加强网络信息平台管理,就是要提高平台操控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分析整合能力,确保信息平台的正常运行,此外还要总结先进的交通管理经验,提高信息平台的信息储备容量,提前应对交通挑战,由车辆限行逐步向车辆畅行转变,实现高水平的出行质量。

4.5建立路况信息管理团队,加大软件技术创新投入

加强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提高出行安全系数和出行质量水平,还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着手,不仅要加大车载系统的技术创新投入,还要加大各种管理系统、管理平台的创新投入,要在交通管理部门建立良好的管理团队,通过对整个城市车载网络的高效管理,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以及虚假信息的及时清除,确保驾驶人员的出行安全和出行便利;加大车载通信系统相关软件的技术投入,研发信息存储量大、信息分析速度快、信息发布合理及时的网络软件平台,不断地拓宽车载通信系统的安全管理范围,不断地弥补安全技术漏洞,实现信息“零泄露”、信息发布“零失误”。

5结束语

浅析电子通信工程管理 第8篇

电子通信工程实践管理中,项目体现出施工工作流程复杂与投资总量庞大以及风险因素影响较大的特征。再者,工程项目施工建设阶段中,较易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作用影响。例如,气候环境与市场需要的发展变化, 均会对工程效益水平以及管理质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而,从根本上使电子通信工程需要引入项目管理模式,方能优化实践管理工作效果。电子通信工程实践管理工作中,还包含局面混乱的问题。例如,项目建设前期阶段,包含较多工作流程,即工程任务的发起,项目可行性的研究,项目立项、申报以及设计管理等。再者,施工建设阶段中还包含,材料采购、进度管控、质量监督以及成本控制等工作。建设后期则需要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重要信息资料的归类汇总与管理等。整体电子通信工程,涵盖的项目层次较多、涉及范畴广泛,致使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困难。因而应树立项目管理思想,就各类繁多复杂的工作流程,做好有序高效的组织安排与计划管理,实现对各个建设环节的有效引导与管控。

2 电子通信工程管理策略

2.1 管控成本,降低工程项目经费开支

做好成本管理控制,对电子通信行业提升经济水平,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应由电子通信工程的实施方案入手,优选先进的技术工艺与方法,最大化的降低项目成本,使生产率全面增加。另外,应强化电子通信工程款项经费的结算管理。在价款契合政策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有关财务机构的全面审核,明确支付单据的真实合法性,而后才能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应注重在计划内,加强工程资金结算管理控制,预防引发超支问题。应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方式。例如,预留尾款、进行数次定额的支付款项、加长支付的期限等,确保经费的合理化有效应用。

另外,对于工程项目材料应用以及劳动用工方面的经费,应加强管理,预防引发浪费问题。工程建设前期,应依据项目任务量,作出合理的员工安排,通过有效的方式,开展施工建设,预防员工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徒劳消耗使劳动效率值出现浪费的问题。另外,材料应用,应确保规范性,制定合理有效的管控制度。针对作业现场形成的较多辅材,可通过承包施工的模式, 对承包对象的资质信誉进行细致的评估、分析,强化技术审核管理。通过审核后,方能履行承包环节。再者,对于劳务人员的市场价格水平,应做好细化的调查,做到有效合理的选择,尽量避免应用临时工,影响项目工程质量水平,导致员工出现铺张浪费的问题。对于一些可利用租赁形式使用的机械设施以及周转材料,应尽可能地通过租赁完成,而后,利用有效合理的方法,做好主要设施应用效率的管控。完成使用后应快速及时的归还,预防形成多余的租赁经费。电子通信工程实施方案的设计环节,应遵循我国相关行业规范,做好层级审批管理,预防施工阶段中由于方案的不科学性,形成施工中断的问题,引发不必要的浪费。

2.2 加强电子通信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为一切项目的重要核心,倘若无法保证质量,则即便前期做的再完美,也会毫无价值。因而,电子通信工程管理应加强质量控制,有目标有计划的以建设方案为根本,引导各环节的工作任务。首先应做好工程建设前期的充分准备,细化分析图纸内容,有效核对工程数量,编定合理的调查任务书以及作业指导材料。针对电子通信工程建设阶段中使用的各类机械设备或是仪器仪表等, 应认真细致的核查,保证不存在隐患故障后依据应用说明,面向技术员工再次强调操作规范。另外,应强化工序流程管理,创建责任问及体制,使各项工作职责全面落实到位,掌控好各个工作环节,确保技术、工作方案、相关记录、管理验收、工程项目变更等流程的及时布控管理。建设完成后应做好自我检查,而后对电子通信工程项目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相关的隐蔽项目进行分项分布的细致核查,依据我国工程质量标准,验收合格后方能上交至监督管理机构,实施后续验收工作,进而预防电子通信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形成不断返工延误工期的问题。

2.3 做好电子通信工程进度管理

由广义层面来说,工程进度控制管理,应依据现实状况制定进度计划安排。编定过程中应全面考量各类不可控要素。例如环境气候要素等,而后合理的调节进度安排。再者,应全面熟悉了解工程建设图纸,联合现场施工操作人员配合参与计划的制定。电子通信工程各类应用材料的管理配置、施工人员的安排、各机械设备的应用等需要全面囊括进来,而后应依据合同标准形成有关材料。应通过日报以及周报的模式,完成电子通信工程进度的跟踪汇报,确保合理的施工调度与快速的现场问题应对处理。应创建行政职能管理控制工作制度行,政管理应围绕项目经理为核心,通过层级管理,使各项任务落实到施工班组与一线人员之中,强化对他们思想意识以及操作行为的控制管理。在此之上应做好施工建设考核管理工作,将质量、工期进度、安全施工、成本管理视为具体标准,参照员工完成的实际情况、考核的成绩进行奖励。应用材料上应制定细化标准,对电子通信工程各类生产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使需要的建设设备机械等囊括到准备计划之中进行备用。配备物资材料的环节中,应依据电子通信工程现实的需要,编制出具体的采购计划,采集有关主材以及辅材。还应依据工程项目的现实状况,分析是否需要创建临时的货库。对于原材料的采购,应集中做好,配货发货、物资流通的清单记录管理,实施价格的详细评估,进而为电子通信工程顺利地建设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3 结语

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研究 第9篇

关键词:车载电子通信,安全技术,通信安全,身份导向

车载电子通信系统是装载在汽车上的移动通信系统, 该通信系统以车为载体, 能随车移动进行无线信号传输, 解决汽车行驶中遇到的通讯问题, 保障驾驶安全和通信便捷。近年来,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车载电子通信系统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而其安全问题也被广为关注, 尤其是在汽车功能集成化、多样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 对车载电子通信的安全要求更是越来越高, 业界不断加大了对车载电子通信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但车载电子通信系统是一个涉及汽车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等多个方面多种应用系统, 其安全问题极为复杂。下面本文就车载电子通信系统安全技术进行探讨, 并分析其相关技术的可用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1 车载电子通信安全需求

从应用服务的需求层面来讲, 车载电子通信系统在安全性方面, 至少应当满足资料隐密性、认证可靠性、资料一致性、技术可用性、数据有效性几个方面的要求。车载电子通信系统需要承担汽车状况实时监测、GPS全球定位、无线移动通信、汽车行驶导航、车辆调度、环境参数收集、车内娱乐、移动办公、智能钥匙等功能, 所传送的数据必须确保不会受到攻击, 即便是其数据被窃取也不会因此而造成泄密后果, 因此必须保证加密后的数据网络传输过程中, 即便被窃取也无法破获其承载的内容。其系统必须具备可靠的认证功能, 以确保信息的发送可靠性, 而不会被人伪造, 保证通信不会被第三者伪装介入。同时, 还必须保证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 不会被篡改或取代, 以确保所传输和接收的数据与发送者所发送的数据完全一致。由于车载电子通信系统还涉及一些特殊的安全应用, 如车辆碰撞或故障情况下还要保证系统可用而不会中断, 这就需要系统具有高可用性, 而不会因为受到攻击中断服务。此外, 由于车载电子通信所有的信息都是通过数字网络传送, 必须通过一定的安全措施来防止数据被复制, 同时还必须让通信系统的各种行为能够被完全记录下来, 以作为安全记录档案调阅。

2 车载电子通信安全协议

在通信安全协议方面的攻击形式, 主要是来自于路由链路的攻击, 由于车载电子通信系统无线链路的开放性, 使得通信极可能受到其它节点的窃听, 是很难被检测出来, 此外还可能会造成拒绝服务攻击、假冒攻击、链路修改攻击、黑洞攻击等。针对路由链路的攻击, 目前常用的安全协议有SAODV、Ariadne和SRP。SAODV协议利用数字签名来进行安全验证, 其中间节点无法修改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等关键字段信息, 能有效防止链路修改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Ariadne协议可以有效地验证链路信息的完整性及真实性, 这种基于单向散列消息鉴别码的广播认证机制, 可以很好地确保节点身份的可信度, 实现发送端与接收端两端节点之间的身份认证, 阻止恶意节点插入虚假信息发起攻击的恶意行为, 尤其是对黑洞攻击有极高的安全防护能力。SRP协议则是利用共享密钥和安全链接来进行消息鉴别, 其验证数据包括所经过节点地址信息, 采用相邻节点监测发现机制来确认数据转发优先级和安全级, 对节点身份进行可信度认证, 以阻止拒绝服务攻击、重播攻击等。

3 车载电子通信密钥管理安全技术

加密是最常用的信息安全手段, 也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基本手段之一, 对于车载电子通信系统来说, 采用加密技术能有效实现身份认证, 保障数据的私密性、完整性以及安全性。但加密数据必须有良好的密钥管理安全技术的支撑, 传统的密钥管理技术主要利用密钥分发和证书认证来实现, 但这种技术在车载电子通信系统中却并不适用。目是在车载电子通信系统中通常采用局部分布式认证、完全分布式认证和自发式证书认证三种方式来实现密钥管理。局部分布式认证利用公钥加密技术, 再通过Shamir共享算法来进行私钥分配, 为各个节点签部证书, 最终组合成完整的有效证书, 并定期更新以保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不过这种方式缺少证书撤销机制, 并需要保证证书的同步, 且还存在离线公钥管理问题, 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还有很多技术需要解决。完全分布式认证虽然也采用Shamir密钥共享机制, 但不再以特殊节点作为服务器, 而是将私钥分配给了所有节点, 提高了离线反应能力, 但其私钥初始化和更新较为复杂, 对服务可用性有所影响。自发式认证不再需要授权中心介入而由节点自行发布证书, 使系统应用灵活性和安全性较高, 在车载电子通信系统中应用较多, 但由于缺少证书撤销机制, 容易造成系统冗余。

4 车载电子通信入侵检测安全技术

入侵检测是重要的安全防护补充措施,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检查是否存在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并及时发现是否有遭袭击的现象, 以对通信提供实时安全保护。由于车载电子通信可以利用和收集的数据仅限于无线通信活动, 因此入侵检测仅能就其进行局部和本地入侵检测, 对正常与异常行为的判断较为困难, 尤其是对真正的入侵和暂时性系统故障的分辩上, 还存在较大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马洪涛.城市小区无线通信的安全技术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 (19)

浅析卫星通信的电子信息 第10篇

1 简述卫星通信

人们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 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转站, 将空间的电磁波进行转发或者发射以实现信息传输, 这就叫做卫星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指的是利用卫星转接将移动用户或者移动用户和固化用户之间的相互通信变成现实其主要特征是可以向使用的用户提供系统的移动业务, 并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卫星通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利用。卫星通信具有覆盖地域面积广、建设费用低廉、建设过程花费的时间短的特点, 对于灾害能有很好的抗制力, 在很多的业务范围内都能使用, 正因为如此, 即使光纤技术不断的发展, 卫星通信还是得到广泛的使用。

2 卫星通信质量传播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信道, 卫星信道在具有卫星信道特征的同时又具有移动信道的特征。同时还具有衰落, 相移以及多普勒频移等特点。而主要影响卫星通信质量的传播特性无非以下几种: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有很多种, 总结归纳起来为反射、绕射以及散射三大类型。绝大多数在城区运作的蜂窝无线系统, 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没有直接的视距途径, 同时又因为高层建筑会产生很强的绕射损耗。除此之外, 各种不同的物体的多途径反射, 由于电磁波经过不同长度路径而产生相互的多经损耗, 随着发射机和接收机的距离的增长从而引起电磁波强度不同程度的衰减。对于卫星信道而言, 除了要考虑传播机的机理问题还要考虑大气层的吸收。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因为高速运动而造成的多普勒位移、因远距离而引起的延时问题。有各种原因导致的噪声问题等等。

3 常用的传播特性解决方法

3.1 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是指在无线移动通信, 特别是由于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相对运行在卫星移动的过程中, 接收端所接收到的信号载频而发生的偏移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采用差分调制方法而且不采用相干检测;其次运用调节器也有校正多普勒效应的功能;再者, 接收信号的时候应该选择高仰角的状态进行接收。

3.2 多径衰落

在卫星通信传播中, 电波在移动的环境中只是一种夺金传播途径。接收信号的天线收到的是通过直射途径和各种反射途径以及散射途径传递而来的合成波。由于合成波传输的路径分量的幅度和相位不尽相同, 因而, 合成波的信号会出现起伏较大的现象, 我们把它称之为多径衰落。解决多径衰落的问题可以采用交织编码和卷积编码相结合的方式, 也可以利用极化成形, 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 一般采用的是圆极化;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天线和空间分集、移动站点在小区域内进行场地选择, 重复发送等多种措施来减小多径衰落造成的影响。

3.3 电离层闪烁

电波经过电离层的时候, 一般都会受到电离层结构不均匀和随机变性的一系列影响, 因此造成信号出现振幅、相位和极化状态在短周期内出现不规则的变化, 形成我们通常所说的电离层闪烁现象。解决电离层闪烁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采用时间分集方式或者编码分集方式, 这其间也包括重复发送和多数判决等重要措施的实行。

4 卫量信道的相关参考模型

国内外目前常用的卫星信道传播性的模型有C.Loop模型、Carranza模型和Lutz模型三种模型。这三种模型的概率分布都很典型, 都是根据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受到遮蔽的程度来对卫星信道传播性上建立模型的。

C.Loop模型又称为部分阴影信道模型, 这种模型在接收信号过程中假设只有直射信号分量会受到阴影的这笔作用, 而多经信号则不会受到阴影遮蔽的影响。

Carranza模型是在接收信号的过程中假设直射信号分量和多径信号分量都受到阴影遮蔽的影响, 因此, 该模型又称之为全阴影信道模型。

此外还有一种称之为Lutz的模型, 这种模型将卫星移动信道分为不同的两种状态, 即好状态和坏状态。当信道处于好状态时, 接收信号的过程中的直射信号分量和多径信号分量不受阴影遮蔽的影响, 相反, 当卫星移动信号处于坏状态时, 接收信号中不存在直射信号分量, 而且存在的多径信号分量还要受到阴影遮蔽的影响, 因而, 这种模型有时也称之为两状态信道模型。

除了以上三种信道模型, 还有Rican-K模型以及FBM, Fractal Brow nian Motion) 、LMS模型等等。

5 概述卫星通信的发展方向

随着卫星通信科学技术的发展, 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和卫星广播三种通信方式有效地融合, 地面上的电信网、计算机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三网也结合在一起, 各种卫星通信网之间都相互连通。由此可见, 未来的通信网将是一个把地下光缆、地面微波和蜂窝移动通信以及各种轨道组合在一起的服务于全球的混合型通信网络。这些网络之间既可以相互连通又可以独立存在, 真正构成一种全球式的通信系统, 在全球的范围内, 提供各种业务服务, 任何人,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对象都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它的构建将标志着个人通信时代的到来。

6 小结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便是信息化和信息化社会。卫星通信系统作为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通信平台也就成为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卫星通信离不开卫星通信系统和卫星信道, 因此, 卫星通信的探究工作还需要广大的科学工作者更努力的去实践, 让卫星通信为社会的发展甚至全球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摘要:卫星通信作为空间通信的一种形式, 其主要包括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和卫星直接广播三大通信领域。卫星系统覆盖的面积广, 频带宽, 容量大, 对于各种业务都有性能可靠的特点, 而且机动灵活吗, 不受任何地理条件的限制, 成本和通信距离之间没有关灯很多特点。多年来, 无论是国际和国内, 卫星通信都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

关键词:卫星通信,信道模型,传播特性

参考文献

[1]苏静.浅谈通信系统光纤技术及其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0.

电子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的研究 第11篇

4、接力通信

长距离大容量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因传输信号占用频带宽,一般工作于微波或超短波波段。在这些波段,一般仅在视距范围内具有稳定的传输特性,因而在进行长距离通信时须采用接力(也称中继)通信方式,即在信号由一个终端站传输到另一个终端站所经的路由上,设立若干个邻接的、转送信号的微波接力站(又称中继站),各站间的空间距离约为20~50公里[3]。载波接力通信要求两地之间设置基站,用来对传输信号实时放大处理,以免远距离传输造成电信号减弱,降低了通信传输的整体效率。

三、电子通信应用于生产系统的研究

电子通信系统能够灵活地调整功能状态,满足了不同行业用户的信息传输要求。工业是国民产业的核心构成,我国正以工业经济为中心创建现代化经济体制,这对国家经济及工业科技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生产系统是企业从事工业产品加工、制造的重要平台,因生产系统内连接了多种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使企业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机械自动化等生产体系。电子通信系统应用于生产系统,关键功能在于对设备信号的自动化处理,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有效的加工指导。

1、收集。电子通信系统能够广泛地收集信息资源,并且建立数据模型作为信息处理平台,方便了工业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收集各种机械设备信息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应用于工业生产操作可针对不同设备建立可行的采集流程[4]。以机械设备为例,工业生产系统启动之后,利用计算机服务器对设备的工作状态、性能参数、功率耗损等信息及时记录,集中采集到的数据之后,按信息管理要求重新筛分、规划,保证采集数据的有效性。

2、传输。企业生产系统涉及到的信息内容较多,电子信息系统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传递机械生产设备信息是其比较实用的功能之一。当前,工业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较多,且所有车间之间设置了大量的机械设备,保持设备信息传递才能对车间生产提供科学的引导。信息系统设置了电子通信网络,以信号传感器为中转站,最大传输范围可达几十千米,完全符合井内信息传递工作的要求。例如,工业产品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标准不一,借助通信网络传输可以从宏观上控制各道工序生产,保证了产品加工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3、储存。现代工业产业结构实现了优化升级,工业生产必须有严格的规划方案,为了控制好现实生产中的指标要求,则必须准确地利用现有数据展开分析。电子通信系统根据企业生产的信息存储要求,配备了专用的信息储存模块,对已经形成的数据信息及时存储,以便生产人员查询数据的操作需要。一般来说,企业设计的工业系统都有数据库作为存储仓库,已经处理完毕的信息自动录入数据库保存。及时保存生产数据,既方便了生产人员查询产品加工的记录,也可以向经营者拟定产品方案提供参考,这也是电子系统应用功能的表现。

四、电子通信应用于家庭控制系统

家庭系统是对居室内设计的调控系统,主要是服务于住户对家庭设施的远程控制,协调了室内安装电器、家具的科学利用。电子通信系统应用于家庭控制系统,可结合模拟通信、载波通信等方式,扩大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在有效距离内可随时地调控家庭设备,如图2。例如,家庭控制系统通

参考文献

[1] 吴丽.基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通信模式研究[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2010,16(7):27-29

[2] 吕从军.电子通信系统的常见形式及功能分析[J].电子信息技术,2012,27(10):35-37

[3] 余姚.谈电子通信网络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系统[J].煤炭技术,2010,17(5):52-54

[4] 季广成.电子信号传输方案中的信息处理功能[J].中国科技信息,2011,19(15):82-83

[5] 杜雪萍.信息产业技术智能化升级研究[J].陕西科技,2011,10(3):29-31

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第12篇

随着科技的发展, 电子通信的技术越来越成熟, 在当代社会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方向越来越多元化。它是现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支柱, 同时也是当代社会尖端技术的重要领域, 并且电子通信技术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极大程度的应用, 也是其重要性与广泛性的体现。正是因为电子通信与当代社会生活贴合度越来越高, 这就决定了对电子信息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 对提高当今社会的通信质量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移动通信与卫星通信两个部分。因此, 本文从这两个部分出发, 分析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

二、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在电子通信系统的发展下, 移动通信越来越成熟, 其中最为成功和有效的方式是分布式天线技术, 通过采用分布式天线技术使传统通信中信号弱、易干扰的问题得到补偿。分布式天线技术在每个区域内设置不定量的无线信号处理单位, 再由这些处理单位处理载波波长距离之外的信号,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增强了传统通信中信号强度与信号的稳定性。而现阶段, 实现分布式移动通信一般有以下这两种方式:

1、将原本的信息接收单元进行改装, 使其能够拥有发射上行链路信号, 与其他单位进行信息对接。而且在单位内的信号装置在接收信息时还要一并对接收单位进行信息处理, 并且还要对接收的单位进行选录链路信号发射, 使得信号的接收与处理能够同时完成, 以此来增强信息的信号强度, 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但是增加处理单位的同时, 也就增加了信号传输的步骤与过程, 这使其很容易受到其他外部信号的干扰, 并且也束缚了电子系统的容量。因此,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增强传输信号的强度, 但是由于增加处理单位的原因, 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2、增加单位内接收信号的装置数量, 通过多单位的方式实现信息的同步同时处理, 并分析全段的无线电信号信息。与上一种增加信号强度, 实现信号稳定的方式相比, 这种数据全称接收与处理应用的实现方式在难度上更加复杂, 而且还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 那就是其对无线电信息接收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有很强的依赖, 一旦无线电信号出现波动或干扰, 那么最终的信息也会出现问题。但是同时相较于上一种实现方式, 这种方式却也有着更理想的优势, 不仅可以提升移动通信的系统容量, 还能增加传输信息的准确性与传输信息的型号强度, 有利于移动型号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三、卫星通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当前, 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体现在宽带IP、高速业务需求等方面。卫星通信与当代社会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 已经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卫星通信的性能, 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这就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卫星通信的技术升级。

1、为信号接收单位配置智能卫星天线设备。在传统天线信息接收中存在着接收信息无法处理的现象, 这使得接收到的信息还要经过更深层次的处理才能显现出来, 使得信息获取十分不方便。而为接收单位配置智能卫星天线设备, 则能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将信息进行处理, 直接呈现出可读信息, 实现了信息的传输转化同步, 大大方便了信息的传递。

2、宽带IP的完善设计。当前卫星通信的传输技术中, 主要的技术关键之一就是宽带IP的技术问题。所以要抓住当前宽带IP的问题所在, 有针对性有规划性地对宽带IP进行调整完善, 不断提升宽带的传输速度, 升级宽带IP。

3、采用简化方式实现通信卫星信息的传输。在传统信息传输方式中, 信息都是以一种原始的状态传输的, 这种传输方式大大的增加了信息的传输量, 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效率。所以采用简化方式, 例如编码改进技术, 对原始信息进行简化处理, 然后再进行传输, 不仅降低了信息传播的容量, 有利于信息的保密。

总结:信息化促进了当前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而在信息化的今天, 电子通信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契合度越来越高。而且电子通信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强弱的重要评判标准。因此, 必须分析好我国现阶段电子通信的技术问题, 并对症下药, 对电子通信技术进行升级, 才能使之更好地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彭兴会.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分析[J].通信工程, 2013 (08) 69

[2]郝俊丹.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分析[J].电子制作, 2014 (22) :100

[3]李明, 阔超, 李钰萌.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探讨[J].科技展望, 2015 (06) :111

[4]杨兴.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J].设计分析, 2013 (05) :46

上一篇:大学生引导下一篇:裘皮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