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与人文关怀

2024-05-15

当代艺术与人文关怀(精选12篇)

当代艺术与人文关怀 第1篇

一、大学体育课中的“人文”体育关怀

在知识经济时代, 我们是以广义的理解来界定人文内涵的。人文是指人类的各种文化形象, 它涉及到科学所涵盖的全部领域。因此, 科学家总认为, 各门自然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 一贯是交叉学科或新兴学科的生长点这就是势所必然的。

大学体育科学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文哲理, 这应当引起我们体育教学的关注。1968年, 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 美国选手吉·海因斯撞线后, 转过身子看运动场上的记分牌。当指示灯打出9.95秒的字样后, 海因斯摊开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上帝啊!那扇门原来虚掩着。”因为, 自欧文创造了10.3秒的成绩之后, 医学界便断言, 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三十年来, 这一说法在田径场上非常流行, 他也以为是真的。但是, 在“我想我该跑出10.10秒的成绩”的信念驱使下, 他每天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50公里。最后, 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好成绩。这一生动的事例, 说明了“在这个世界上, 只要你有真实的付出, 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着的”这样一个哲理。这一从体育中获得的哲理甚至可以延伸到爱情、学问、商界等领域。总之, 在我们这个多彩的人间, 除了牢门是紧锁的, 其他的门都在虚掩着, 尤其是成功之门。

二、大学体育课是“艺术”与“体育”的融合

“艺术”在《辞海》中的解释为:“人类以想象和情感为特征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再现现实或情感……”而“体育”一词, 广义指体育活动, 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 以促进身体健康, 增强体质。这两个概念表面看似无关, 但仔细琢磨, 他们还是有联系的。艺术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大学体育是力与美的结合, 是人们追求美的一种手段。因此, 可以说大学体育也是一门艺术。一说到艺术, 人们往往会缩小它所包含的范围, 只把绘画、音乐、舞蹈等归为艺术的范畴。其实艺术远不止这些,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艺术, 处处都体现人对美的追求。体育也是从生活中来的。人们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生存, 我们需要好的身体;为了成长, 我们需要不断地锻炼自己;为了充实生活, 我们以体育作为娱乐。可见, 生活中处处渗透着体育。当人们把大学体育从生活中提取出来, 加之以更高的要求时, 即成为竞技体育。谁也不能否认, 竞技体育是源自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人们对速度与力量的追求, 对人类极限的追求, 在竞技体育中都体现出来了。可见, 体育具备了艺术的条件。自从有了人类, 就有了艺术, 就像人生来就有眼、有耳, 知道饥渴一样。在澳大利亚最荒芜的地方, 最原始的人们不知道盖房子住, 做衣服穿, 其智力有如和他们孤独作伴的动物, 但他们也有他们的艺术。从来没有一个民族会完全没有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是多数人的艺术, 艺术家只是将多数人的艺术集中、抽象、概括, 使之看起来成为少数人所能欣赏的艺术。其实, 当我们去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时, 虽不能完全理解其精髓, 但也能从中找到美, 这也是我们欣赏出来的艺术。同样, 体育也是具有普遍性的, 任何人都有权进行体育活动, 任何有能力的人都可以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没有国界, 中国人会跑, 美国人也会跑, 非洲人同样也会跑。奥运五环标志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世界各国人民都爱体育, 都有着体育的激情。因此, 体育是一门艺术, 它符合艺术的条件, 具有艺术的性质, 它应属于艺术的范畴。如果艺术是从精神上对美的追求, 那么体育就不光从精神上, 也从身体上去追求生活之美。“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人类追求的是自身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从我们的体育课联系到现实, 也不是简简单单地锻炼身体、达标检测, 体育课也同样是一门艺术课, 他不仅肩负着“野蛮体魄”的任务, 同样也承担着“文明精神”的使命。不能把体育简单化, 这样就失去了它的艺术性。我们要在体育锻炼的同时, 感受到美的教育, 不光增强体质, 还要体会到源自生活的那种艺术。这样的体育课才是成功的体育课, 才是符合体育本真内涵的体育课。

三、大学体育是一门特殊的思想品德课

小学的时候, 我们曾经上过思想品德这门课。在这门课中, 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图画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 虽然我们不再有思想品德课, 但在大学体育课中, 我们却在潜移默化地渗透着思想品德教育。在辛亥革命后, 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曾任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他认为, 共和时代的教育应实行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把这五种教育概括为体育、智育、美育和德育。现在, 大学体育的内涵不断扩大, 体育课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强身健体,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而早已扩大到自身爱国情感、意志品质的教育。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完善, 大学体育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也日益渗透于运动项目中, 且更加具体化了。首先是大学体育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 我们曾被称为“东亚病夫”, 因为我们在世界体坛的竞争中毫无建树。纵使中国人具有被外国人刮目相看的“中国功夫”, 但却不被世界承认。在现在的体育课中, 我们还在学习武术, 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 我们并没有因为武术没有被列为奥运会项目而放弃它, 而是不断地把武术发扬光大。现在的中国人已今非昔比。自许海峰获得中国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中国选手的成绩开始闪耀在世界体育的大舞台, 中国运动员的成绩与精神也被带到了体育课中。同学们在不经意地与国手、国脚们做着比较。在打乒乓球的过程中, 有同学讲邓亚萍刻苦训练的故事, 鼓励其它的同学认真学习打乒乓球所需要的技术与耐力。在踢足球的时候, 同学们一边不惜体力地奔跑, 一边开玩笑的喊到:“中国的足球靠咱们了!”话虽夸张, 但也表现了同学们希望中国足球“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 这也不失为一种爱国的情感。

有一个小型的调查:“在体育课能涉及到的各个项目中, 你是否能举出几个著名的中国运动员的名字”。在接受调查的32个学生中, 100%的人都能举出例子, 72%的人在某些项目上可以举出三个以上的中国运动员名字。这当然也与受调查者的体育爱好有关, 但这也可以说明同学们对中国体育的关心。在体育课的各个项目练习中, 我们也时刻以优秀运动员为榜样, 虽然在同学中几乎没有可以登上领奖台的人物, 但是这也显示了同学们的爱国心。其次, 是对自己意志品质的培养。同学中大多数人的体质并不差, 但是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薄弱点。如有的人可能弹跳力差一点、有的人可能耐力差一点。在体育课中所涉及的练习中, 有的同学可能会对某个项目感到吃力, 这就是锻炼同学毅力的时刻。社会的竞争是激烈的, 班集体这个小舞台的竞争也是激烈的, 大多数的同学都不甘落后。对于自己的薄弱环节, 大多数同学都会给自己开点小灶, 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在不知不觉中, 培养了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 也在同学中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气氛。班集体中不仅有竞争, 也有同学间的互相帮助。这一点在体育课上, 不仅得到体现, 而且得到发扬。体育课中一些技术动作, 如单杆练习不是一个同学可以完成的, 它需要其它同学的保护和帮助, 这时就要体现出团结互助的精神。在保护和帮助中, 同学既感到了助人为乐的快感, 也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 在完成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同时, 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我们可以看到大学体育课不仅仅是增强体质, 也是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训练我们吃苦耐劳的意志, 培养我们团结互助的品质。可以说, 大学体育是一门特殊的思想品德课。

四、大学体育是德、智、体、美、劳的综合体现

德智体美劳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德育属伦理道德范畴, 目的在于培养对“善”与“恶”的辨别能力, 解决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 其方式偏重于说理。智育主要通过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培养, 以启示人们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 其方式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体育以运动为基本手段, 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目的。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对“美”与“丑”的鉴别能力, 其方式是运用形象思维, 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 以情动人, 产生审美效果。在上述四育中, 体育是其他三育的基础, 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没有强健的体魄, 其他三育只能是“画饼充饥”“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这是显而易见的通俗道理。再者, 其他三育之中也与体育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孔子说过:“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都主张“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乐的达成必通过形体的运动来完成 (整个身心的剧烈运动或部分肌肉的运动如微笑等) , 这是德育。在体育比赛中, 我们既要重视比赛成绩, 特别还要强调体育道德 (如中国武术虽有多种流派, 但讲究武德却是具有共性的特征)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就是我国提出的响亮口号。据此, 我国以“乒乓外交”冲破了中美关系的坚冰, 开创了小球推动大球的壮举。

美育与大学体育也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完美的人, 不仅内在的精神世界应当是美的, 外在的形体也应当是美的。所以, 柏拉图说:“身体美与心灵美和谐一致, 是最美的境界。”我们开展体育运动, 在某种程度上说来也是为了使形体美。整个体育运动, 甚至每项运动包含的每个单一动作, 无不充分显示出美的魅力。广播操、艺术体操、花样滑冰、平衡木、跳水、单双杠、高低杠、吊环等等体育项目之所以人们喜欢欣赏, 就在于他们都是美的展示和诠释。体育的美还具有直白朴素的底蕴, 它不需要人为地刻意雕琢和过度包装。这与最近几年在某些城市的街头出现的人体彩绘表演、将几吨苹果倒入水池让其腐烂变质以观察艺术演变流程等自我标榜的后现代前卫艺术是大相径庭的。人体的形体美, 就是健与美的和谐统一。毫无疑义, 美育与大学体育也有必然的联系。通过审美教育, 提高人们对于健美的正确认识, 树立健康向上的健美观, 以此推动体育运动和健美运动的发展。通过体育运动, 使人的体魄更健康, 体能更强壮, 体形更匀称、协调、俊美, 同时感受到健与力的美。体育运动的节奏、速度、技巧、力量, 以及所表现的美的姿态、旋律、造型、色彩等, 无不具有审美作用。同时, 体育运动可以培养人的毅力, 锻炼人的意志, 使人们自然美和内在美和谐发展。由此可见, 体育教学课堂, 事实上就是审美实践的课堂。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 就从生产劳动的实践出发分析人的审美活动的根源和本质, 从而对西方传统的审美理论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审美理论进行了根本改造, 建立了实践的美学论。可惜, 这一重要问题, 多年来被人们淡忘了。至于体育与智育的关系, 不单是简单地开发智力可一言以蔽之的, 而是体育与多种学科的问题。德、智、体、美“四育”的关系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必须充分把握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才能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

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 第2篇

学校规章制度是以条文的形式对学校成员必须遵守的要求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并付诸实施,对于提高学校的代写论文、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学校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尤其对于培养师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依法治校、按章办学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一条基本准则。如今,大凡比较好的学校,无不以自己“时时有规范、事事有规范、处处有规范”且能随时拿出厚厚的较为完善的《学校规章制度汇编》之类的东西而自诩。但目前不少学校变本加厉在规章制度上做文章、下功夫:把规章细化、量化、标准化,并且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等等。这种做法终将因为未能考虑到教师的工作、心理特点以及教师的实际情况而挫伤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使其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到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我们知道,学校规章制度的唯一目的和价值就是为了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那么,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也必须以尊重人、信任人、成全人、发展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①因此,学校管理者在制定和实施规章制度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规章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更要考虑到受规章制度规范、约束的对象是有着丰富个性、情感的人,他们需要受到关心、尊重、信任,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其论文代写积极性,因而对其管理就需要多一分人文关怀。

公共艺术中的人文关怀 第3篇

摘 要:本文通过对公共艺术中人文关怀进行讨论研究,让艺术更好地融入公共空间,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推动力。并结合实际进行探讨和举例,使大众改变认知,从而在公共空间中更好地感知艺术和空间带给人们的积极价值观。并总结人文精神的要旨和精神实质。

关键词:人文关怀;公共空间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完善,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民主意识和文化教育水平以及物质文化的提高,使大众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过去的城市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人们日益挑剔的审美水平。因此,公共艺术即表现了城市环境艺术,同时也表现了社会民主化和人文精神的发展,是城市环境艺术的重要部分。

公共艺术的手法多样且内容广泛,并将空间与艺术相结合。并且可以为城市塑造人性化、人文化的公共空间。公众可以自由地参加和选择公共空间,这也体现了公共空间开放性的特征。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公共艺术所积极表达当地的文化价值观和城市的精神财富,还可以体现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公共艺术可以通过改变景观来突显人们的相关思考和认知。所以它可以改变城市的面貌和影响公众的认知,表达城市的历史和价值。这也是公共艺术在城市形象塑造中发挥重要因素的原因。现代城市的公共艺术创造,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行为,是人们表达对现代生活的一种追求,也是想改在社会的一种构思以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审美的创新活动,也可以说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创新活动,而人文内涵则是其灵魂。

我们不难发现,公共艺术主要注重的是精神的作用,创造和提升公共空间的文化和品位,提高环境的美度并随概念和特征表述出来,是公共艺术的价值所在。公共艺术提升公民的环境艺术和审美素质主要体现在其促进了大众之间的对话,开拓了积极、民主的公共生活。也正是因为如此,公共艺术可以定义我们时代的艺术,并且符合社会的迫切需求。公共艺术在当代艺术中具有以人为本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其以群众为目的,面向社会群众,并服务于群众之中,具有社会精神。

“人文”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人文”是与人的价值、尊严、个性、生存、理想等等息息相关。“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文问题的关怀与爱护,是对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关注。它是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同时也是人类意识提高的反映。并且,它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

在公共艺术中人文精神一方面体现在它尊重大多数民众的认知以及持有的文化形态、文化观念和审美;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商品化的发展,也带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与此同时的这是对社会文化的深刻反思,同事也是对艺术创造方面的变革。

因此,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和民主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公共艺术也是国家权力和政治的重要象征,在不同时代的政治背景下,有着不同的人文内涵。马尔库塞曾说过“一旦历史作品脱离了它所赖以产生的那个不能再重复和不能挽回的历史阶段,它的原先有的真理就会被扭曲或被被谨慎地加以修改,这样一来,它就获得了一种不同的意义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情况。”公共艺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它记录着不同时期的政治、意识和社会价值。

而大型的公共艺术创作也成为巩固政权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也体现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新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人民当家做主,人们怀抱着一种民族的绸白和敬仰历史的精神在天安门广场建造了人们英雄纪念碑,使人们充满富于激情的想象,它不仅是纪念为国牺牲的英雄的纪念碑,同时也是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的象征。但是在中国的现代美术史上,对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研究与其历史地位不相称。而对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研究,在我国的艺术文献,特别是雕塑艺术文献中内容并不完善,部分内容页随着历史的推移而被掩盖,这也使得反映意义不充实等问题出现。其价值从建筑与雕塑结合的角度,广场的角度的分析研究明显不充分。而人们所期待是对人民英雄纪念碑从构思到创作到制作以及学术角度讨论充分的专著。因此,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创作体现了人类精神生活和民族价值观,以及建筑艺术的公共性这一特征。

在“文革”时期的作品内容主要是个人崇拜为主。例如,“文革”时期的宣传画更是被放大了它的政治作用,不过始终掌握在党中央手中,“左倾”思潮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界的普遍状况,反映出当时重大的社会活动,为推动文化大革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也使得公共艺术作品成了少数人权力斗争和教化的武器,并且超越了公共艺术作为政治权力符号功能的极限。

而在当代公共艺术中,世博会中国馆核心是和谐,可以明显表现出公众艺术的人文主义精神。展馆外建筑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的主题来表达中国文化精神和气质。中国馆风味两个部分,即国家馆和地区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是对中国古代科技和现代化科技的阐述,同时象征的是中国的国

家形象,以及中国城市化迅猛的发展。

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为了使作品的意义更具有交流性和开放性,恰当地使用公众性的方式和努力表达公众的视角,进而可以为不同层面的解读预留空间,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公共艺术应该努力体现公众所关注的文化问题,体现平等的公众价值观,以达到拉近作品与公众的距离。因此,具有人文关怀的公共空间也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元素。将美学、生态、文化等要素相关联的公共空间,从人文关怀角度应该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了更贴近群众的心理需求,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在材料、造型样式和色彩的选择上考虑群众的角度。让群众在空间中感到舒适感和亲切感,这样才能赋予公共空间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公共空间还应该着重考虑细小的部分,要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细微之处见真情”是人们常说的话。这也体现在公共空间中一些无障碍坡道的设计,这个设计一直广泛被人们所提倡,这主要表现在室内外各个空间中。例如,地铁空间、博展馆出入口等。

第三,空间环境的自然属性也很重要。空间有着自己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而公共艺术的存在都必须依托于公共空间的环境。因此,在公共空间中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其本身的社会属性,同时也要着重考虑到其空间属性。主要包括公众的爱好、习性、当地的地域文化、民俗民情和地貌等内容。

因此,人文精神在当代公共艺术中是一个联系到艺术形式、艺术种类的复杂问题。人文精神在各民族、各国家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它的体现方式又会因为艺术媒介的不同出现不同的形态。因此,当代公共艺术在不同的领域下具有不同的人文关怀,即具有地域性。公众可以在公共艺术中享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并且也可以让公众感受公共艺术中的愉悦、向善的情怀。让公众在公共艺术中增强自身民族自豪感与公民自主自律精神以获得共生,让公民在公共艺术中切实体会到其中所具有的公众性与参与意识,如此,才是人文精神的要旨。

参考文献:

[1] 张军利.论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从其公共性和艺术性谈起[J].时代文学,2009.

当代艺术与人文关怀 第4篇

购物生活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购物环境已经真正成了定义现代城市空间的重要元素。在复杂而大型的现代购物环境中,其中的公共区域成为新的最具活力的主要空间构成元素,承载构建着城市购物生活环境的主要任务,其特点和品质决定着购物环境的特点和品质。

由于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和消费者喜好的变化无常,以及日趋庞杂的空间体系和更高的商业要求,还有网络消费的巨大挤压,购物中心想要吸引稳定的顾客群体,购物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购物环境公共区域艺术美学和人文关怀已经逐渐成为构建商业环境吸引力的金钥匙。

一、艺术美学被越来越多地引入

在消费不断渗透到公共生活的今天,已经完全不允许毫无特色的商业存在。现在越来越多的商业综合体,都在努力创造自己独特的商业形象。但在消费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商业体往往都有着类似的业态组合和相同的国际品牌。如何建立独特的商业形象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由此面对硬质的空间形体和直白的营业空间,艺术美学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购物环境的公共空间中。因为艺术美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能使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和情感归属,赋予空间以独特的场所精神,给予消费者丰富的视觉与精神体验。独特的艺术形式结合空间形态,意味着一个场所的形式和氛围是令人难忘的,从而创造独特而高端的商业形象。

三里屯太古里作为北京广为人知的成功商业项目,现在因为其富有流动感的艺术气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公共空间以建筑艺术的“胡同”为设计概念,分散在三里屯太古里各处,与其动态的色彩和立体的线条,纵横交织成其独特的艺术气质。户外开放的公共空间成了各种艺术品的露天展厅,为众多商业品牌提供了愉悦活泼的背景。

众多主题设计串连起各个零售区域,营造一种无处不在的流动的艺术氛围。艺术家、雕塑家和设计师创造的一系列艺术作品安置在花园里、转角处、广场上……一切消费者会经过的公共区域。“让艺术如空气般无处不在”,也使得三里屯太古里成为北京众多购物中心里一个地标式的成功商业综合体。

我们可以说艺术美学在购物环境中的引入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以具有艺术概念的建筑形式来营造空间的艺术气质。

可以是来自于建筑大师的奇思妙想,如三里屯太古里就是一群国际建筑师在建筑大师隈研吾带领下,设计的一个富有风尚的购物街区;也可以利用原有的具有艺术美学价值的古老建筑或者街区;(二)在公共空间放置艺术作品,如壁画、雕塑或者其它装置艺术,增加艺术范围和强调空间的主题;(三)直接将某个部分的公共空间拿来用作艺术空间或者开放的画廊,如同艺术馆一般定期进行不同内容的艺术品展示。

二、细腻的人文关怀品质

购物环境中的公共空间就像城市中的交通与广场空间,随着系统的扩展而逐渐膨胀,面积越来越大,消费者在其间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一个舒适、愉悦、体贴而具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是成功的商业环境建立的重要基础。

也可以说商业环境的设计优劣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其内的公共空间部分的设计。因为营业部分的空间品质是由各个经营商家的品牌档次和经营内容来决定,而作为大的商业综合体的品质更多是由其内部的公共空间来决定,有好的公共空间品质就有好的商业形象。

2013年建成的瑞典恩波利亚(Emporia)购物中心,是北欧地区最大的购物中心,除了其独具魅力的设计以外,其细腻的人文设计也非常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腻的材质细节与色彩肌理。

鲜明的色彩,配合各种不同的材质清晰地围合出各个不同的区域;(二)舒适而细致的公共家具及服务设施设计。在图2中,形态合宜的导购台和随处可见的手扶电梯;(三)对自然和绿色植物的心理需求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如充满了绿色植物的中庭、街道或者顶层广场;(四)全客式设计以及无障碍设计:提供适合整体年龄段的商业环境,以满足家庭需求。如散布于购物中心走廊中的儿童休闲区为家庭消费提供宽裕的时间和照顾。

现代购物环境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越来越多地深入消费者的体验,使得消费者在被尊重的气氛下进行购物休闲活动。

三、小结

现代消费者对于购物环境有着越来越高的期望,购物中心的品质在随之持续发展。购物环境中的公共空间,为体验者(消费者)和创造者(经营者)提供了绝佳的也是最重要的舞台,各种消费体验、公共生活的事件在或惊喜、或感人、或个性的背景里一一展开。购物环境中的公共空间正在承担起快乐和娱乐、曝光和隐私、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责任。

消费已成为现代社会最后保留的公共行为。购物环境中的美学品质和人文关怀,已成为吸引消费者进入实体购物空间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也是建立成功购物环境的关键之所在。

参考文献

[1]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 and Sze Tsung Leong,《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Boston,Publisher:Taschen,April,2002.

[2]周洁.商业建筑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

[3]让·波得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5).

[4]美国城市土地利用学会.购物中心开发设计手册[M].肖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10).

[5]http://emporia.se/

当代艺术与人文关怀 第5篇

在医院深化改革中,医 院应一切从患者的需求去思考问题,建立关心人、尊 重人的服务理念。这个理念与南丁格尔所创立的现 代护理学的真正内涵一护理是科学、艺术和爱心的 结合相一致,由此产生了整体护理的理念。整体护理 是以人为本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的利益和要 求为中心,把患者看成是具有生理、心理、社会、文化 等各种需要的整体人,它是对患者进行系统、全方位 的护理81。整体护理在关注患者疾病和康复功能护 理的同时,更注重维护患者的利益,关注患者所处的 家庭和社会环境,注重患者心理需求的满足和人格、尊严的完善。整体护理是新的健康观和在此基础上 形成的现代医学模式的最完整的实践和应用。整体 护理的人本观、整体观是区别于以往任何护理模式的 最鲜明和最重要的特征。

2.2整体护理与人文精神

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 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冰冷的石头瓦块,而是有血有肉的 患者,护士不但要有爱心,而且还要有一双愿意工作 的手,护理工作是爱心和科学完美结合的艺术”。这 说明护理工作有非常高的伦理道德要求。整体护理 是人性化、人道化的服务,其在具体护理工作中的有 效实施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持。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 神既可体现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 可显现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它是一种对护理真 善美追求过程的认识和情感,也是一种实践人性化、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为和规范。因此,人文精神与整 体护理在以人为中心、以人的价值为中心的理念上显 示出高度一致性。人文精神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导 向,整体护理则是人文精神具体的实践和应用。

人道的尊重包括尊重患者的生命、维护患者的人 格和尊严、尊重患者平等的医疗权利等内容9。护理 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护理所崇尚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 尊重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意识和精神。整体护理的本 2.3培养护理的人文精神2.3.1关注整体护理中的伦理问题临床护士对伦 理问题相对忽视,影响了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重视 整体护理中的伦理问题,不但可以有效防止因对有关 的伦理问题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而致的护理失误、对 患者造成伤害而引起护理纠纷,还可有效地解决整体 护理中患者的心理问题或不良行为。当前,重点要研 究和讨论的是在临床护理中如何尊重患者权利,尤其 是尊重患者自主权的问题。患者医疗护理参与权、患 者的知情权和选择决定权、患者对医护费用合理性情 况了解、患者保密要求的合理性分析、患者拒绝治疗 和护理的行为、患者家属决定的放弃治疗或继续无效 治疗的合理性判断等都是常见的护理伦理学问题,都 需要临床护士时时予以关注和研究。

2.3.2在护理程序中融入人文精神

护理程序是整 体护理实施的基础和核心。其在应用现代护理知识 和技术服务于患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以人为本 的人道和人性化服务真正具体地贯彻到护理评估、诊 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的各个环节。

在护理程序中,护理诊断是最重要的部分。我国 基本上是引进北美护理诊断标准,其中有部分心理、社会诊断内容11(11。但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应制定 或增加一些符合我国社会、心理、文化方面特点的护 理诊断标准和内容,尤其是伦理学方面内容。许多患 者的心理问题、社会问题需要用护理伦理方法来解 决。护士在护理程序的各环节中面临的问题始终要 运用明确的伦理观念去分析、评判,使自己的护理行 为符合科学和伦理学的要求。

2.3.3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

人文与社会 科学知识是整体护理必需的背景知识,是人文精神在 为患者护理服务中得以体现的必备条件和工具。很 难想象,一个虽已掌握各种护理操作技术但缺乏社 会、心理、伦理等基本知识的护士在整体护理中会有 所作为。但是,在医学院中人文教育常常被忽视。美 国著名的医学人文学家卡森批评说:“在过去50年 中,美国的医学教育几乎只注重生物医学和技术结 果医学院培养的医生和研究人员在医学理论和治疗 技术上出类拔萃,但他们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的研究上却捉襟见肘。”武汉大学HOPE护理学院院 长玛莎等有关专家也强调,护理教育必须重视人文精 神的培养。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 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国外医学课程由自然科 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3部分组成,其中人文医学类 课程占学时比例以美国、德国最多,达20% ~ 25 %[ 111。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林菊英指出:“比 较而言,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比例显 然偏低了,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将人文、社会心理科学与医学科学统一起来,重视学生人文精 神的培养,我国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而对于在职人员,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的在职学习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护理学会、医院护理部社会科学知识课程的比例。在临床实践中收集一些 典型的护理案例,进行心理、社会、伦理、文化的综合 讨论分析,这是提高护士认识和应用这些知识能力的 行之有效的方法。

2.3.4营造人文氛围,促进护患沟通护理

人文关爱的实践121,医院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的, 以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 人文环境。如在称呼上不叫患者床号,而改为特定的 尊称。在书写住院须知时一改过去那种生硬的语言, 冰冷的条款,而是从关怀、尊重患者的角度去书写。 营造这种氛围最重要的是每名护士需具有人文情感 和伦理道德意识。同时,临床医生的参与和支持、医 护双方对此在认识与行为上协调一致也同样重要。 此外,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环境的设计和设施布置应尽 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舒适和便利。

奥地利艺术家捷尼亚的人文关怀 第6篇

让我们看看她如何在作品中强调东西方的异同。

艺术与财富:你年轻的时候在奥地利皇家美术学院学习舞台设计,而欧洲艺术在你读书的年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为什么一直保持着绘画。

捷尼亚:我是一个画家。我当然也关注别的艺术家在干什么,但是画画是我主要的工作。我也关注到中国策展人梁克刚在展览《无常之常》中会选择很多装置艺术家的作品,当然我也很喜欢。但我喜欢画画,这就是我正在做的,与别人的创作没有关系。

当代艺术在今天向很多不同的方向发展。之前只有雕塑、绘画,而今天我们看到装置、摄影、多媒体作品……这么多形式。在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有更多的方式来表达。对我来说其实这更像是娱乐。当代艺术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我只是选择了绘画作为我的方式。

艺术与财富:批评界会拿你与弗洛伊德相比,你觉得恰当吗?

捷尼亚:你会看到我作品的色彩非常丰富,除此之外我还非常看重作品的构图。我喜欢看一些抽象艺术家的作品,觉得色彩的构图在一幅作品中非常重要。

就像霍克尼、罗斯科、汤宝利,艺术家的作品再怎么不同也还是有关联的。如果你说与弗洛伊德有关也行,因为我们都画人物。但是我们在作品中关注的内容是非常不同的。

艺术与财富:这次在今日美术馆展出的作品,画面中有很多东方元素。有中国、印度、泰国等地方的文字。这是一个专门的系列吗?

捷尼亚:我并不是一个游记式的艺术家,我也不是在街上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我喜欢不同地方呈现的不同色彩,不同地区展现的不同生活。我在旅行的途中拍很多照片,记录下这些过程中的片段。但是我的创作并不是画照片。我需要这些元素,把它们重新组织起来而传达某个主题,这跟把我看到的画一遍完全是不一样的。

这次作为展览海报的《圣方济各》是我在香港的时候,坐在一个咖啡厅里,看到两个女孩儿穿着校服从窗前走过。我对她们的校服特别感兴趣。就跟着她们到了学校。后来借到校服,才创作了这幅作品。你在这幅作品里看到两个穿校服的女孩儿。东西方的两个女孩儿代表两种文化,而后面可口可乐代表着一种全球化的消费文化。

艺术与财富:《笼中人》这幅作品是搭建的场景吗?

捷尼亚:这是我在工作室里搭建的一个场景。我在工作室里找了一个大纸箱,然后将这些布景设计成这样,看起来有点像是个小装置。整个场景其实就是一个屋子。在香港这样一个非常富足的城市,竟然有很多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香港有非常有钱的富人,但是这些底层的人却住在这样的环境中,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艺术与财富:这种布景的方式与你早年学习的舞台设计专业有关吗?

捷尼亚:我其实没有刻意地从这个角度出发去布景。但是别人也经常这样问我,可能这之间真的有某种联系。我早年的创作与舞台设计有关,而现在主要是画画。在工作室中的布景也可以归因于这段经历。

艺术与财富:整个布景的过程都是如何进行的呢?画册中的插图有你在工作室表演的照片,具体有些怎样的细节?

捷尼亚:这就像是导演一场话剧。我让演员在我搭建的布景中自由表演,我在一旁拍照摄影。这个过程中我拍摄很多照片,然后从中选取好的作为创作的素材。

艺术与财富:你的作品中出现很多东方样式的物件,这些都是从哪来的?

捷尼亚:我买的。在旅途中我会买很多当地的东西。像这张《笼中人》的作品,里面的插头、暖壶、被子、甚至这些电线都是从中国买的,然后带到奥地利。与画面当中类似花纹的睡衣欧洲也有卖的,但是差一点也会很不一样,我就从中国买了带回来。

艺术与财富:我们这一代人是经历了社会大变革的一代,像中国的改革开放,德国的推倒柏林墙……你的作品中会涉及到全球化的主题,而全球化在你这里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捷尼亚:我第一回来中国是2006年,那时候我还去过印度、柬埔寨。在一件作品中,作品中的人是在上海拍的,而背景是一辆印度的公共汽车。我有成千上万张公共汽车的照片。因为公共汽车上总是有各式各样的广告。它们看起来很棒!公共汽车作为作品的背景,总是带有更多的寓意。

我去俄罗斯,就拍俄罗斯的街景;我去美国就拍美国的街景,我喜欢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文风情。而我的作品中着重强调的并不是景色,我想表达的是人之间的关系,关注东西方文化间的问题。这比你关注作品的细节——这个元素来自庞贝,那个元素来自上海有意思的多。

谈到全球化,我想说的是,如果你谈“生活”这个问题,我希望全世界的人在物质生活上能处在一个平等的层面上。我们看到西方人可能有更多的有钱人。在物质生活上世界能够平等。但是在文化的层面上,每个地区应该保持他们原有的特色。这样才是我们本来的地球。地区之间应该保持他们的差异性,不应该像这个大的可口可乐广告一样的满世界都是。这才是全球化的意思。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一些地区的地方特色已经慢慢消失,这非常令人失望。

很多人想要去古巴,说现在美国的车可以直接开到古巴。但是这个浪漫的古巴可能很快被这些情况所改变。我先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来过中国,我都有点嫉妒他。是一个非常不同的中国。他经历了一个只有在照片和纪录片中才存在的中国。每个人都穿着中山装,路上全是自行车。而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国是一个跟世界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用的地方。但是换句话说,商业、经济也使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比以往更好。当然是这样。

艺术与财富:所以人是你作品关注的中心,人之间的关系是作品的灵魂。

捷尼亚:是的。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总是不能确定哪些感觉是具体的。这是一个很值得强调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确定正在发生什么,不能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有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了。有时候你不能确定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这就像生命本身并不是非黑即白。这种问题就生发出来——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这正是我的作品中想要表达的。

基本上我的作品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关系是由什么构成的。对生命价值的不同期待是我作品中的主题。观看我的作品,你可以看到我通过研究所描述的不同的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可能快乐,可能忧伤,你看我画里的人的状态,就可以发现我对他们的观察。

艺术与财富:你说了作品中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不能详细描述下这种关系?

捷尼亚:我想是希望。

在这种希望中,人们彼此交流;我们不同,但是对彼此感兴趣。我的作品中安排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他们共同组成一个大世界。我希望通过作品强调不同人之间的个性。我们需要这些个性,尽管他们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是冲突的。我们需要一个不同的世界,这就需要达成彼此间的交流。就像你去国外旅游,你会发现一个这样的国家,但是如果你到了国外还像在北京一样,那就太糟糕了。

在欧洲人们也谈论这个问题。欧盟是由很多国家组成的,人们为了追求效率,国家之间就制定一些法律法规来实现区域内的共同发展。他们会说“啊,法国的不能这样,德国的也不能另一个样,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标准来使工作变得更标准和高效。”

当然从组织生产方面来说,这确实大大提高了效率。土豆不能太大,也不能长的异型,黄瓜要长的直的不能长成弯的,这当然利于采摘和包装,但是已经不是他们原来的样子了。但是对于两个地区的特色来说,这里的个性就消失了,就把法国之所以是法国的部分给泯灭掉了。

我希望文化上大家保持差异性,我希望中国是这样的,欧洲也一样。这样才能在这种差异中寻求希望,这也是最有意思的部分。

艺术与财富:你怎么区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捷尼亚:生活就是工作。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你从来不能割裂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没有假期,没有休息,我随时在以做艺术的方式生活。

论中国当代油画中人文关怀的体现 第7篇

中国的油画在当代艺术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在很大的程度上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艺术家自觉地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油画创作之中。我国的艺术大家刘海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洋油画相结合, 创造出了色彩奔放, 笔力厚重, 霸气十足的艺术风格。他经常性的在空白之处写一首小诗, 自主的将中华民族的特质以及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到油画的创作之中。林风眠同样将中国画的创作手法植入到油画创作中, 使得他的油画具有了中国“画心”的艺术品质。吴冠中更是将中西方绘画的艺术技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创造出了气势宏伟, 空间感和层次感分明的艺术表现形式。

无论是老一辈中国油画的艺术家还是当代的艺术家, 他们在创作中国油画的时候都有一种艺术的自觉, 那就是将东西绘画的艺术技巧和思想内涵进行有机的结合, 从而创造出中国油画的艺术特质。尤其是他们把对人文关怀的关注与理解倾注于油画创作之中, 让中国当代的油画有了灵魂。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速度不断加快。然而这一切为我们提供物质财富的同时, 我们也进入了一个精神失意的时代之中, 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冲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时候。在这样的背景下, 中国的大多数艺术家都自觉地将个体的生态表现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之中, 从而让中国当代的油画增加了人性的厚度。他们用自己的油画展现着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 触及到了中国最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并且将油画的题材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以此来高扬人文精神。这一时期的中国油画无论是写实的作品还是一些风景油画, 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艺术家对当代生活的一种关切和焦虑, 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投射在人们生活之中的困惑和期待。中国当代的油画创作中, 艺术家们这种对日常生活的和环境变化的关注, 以及在作品中所表达的对价值和生命的思考, 其实是对人性本身追问的一种回归。

面对着当代语境下人文精神丧失的现状, 艺术家用自己的画笔进行自觉的反思和批判, 他们既不对当代的消费文化进行一味的否定, 也不进行宣扬, 而是用旁观的立场来表达着自己对社会和世界的思考。他们有的追求永恒, 有的讴歌人性, 有的进行辛辣的讽刺, 有的或表现焦虑和悲观的情绪, 总之追求人文关怀是这一时期中国油画的一大突出的艺术特征。人物和风景是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最为常见的两种题材, 艺术家们在这两种题材中都不同程度增加了人文的关注。

中国的社会转型, 激荡着中国的大地,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农民那样质朴的生存状态让艺术家们回味并且大加赞美, 他们企图利用中国大地上古老的农村生活去表达自己对城市化进程的理解, 以及现代化所带来的一些高尚精神的遗失。20世纪80年代,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真实地塑造了一种高原上人们生活的、自然的、人性的美丽, 他在浓郁的生活气息里加入了作者人道主义的情感, 让作品呈现出了一种真切的人文关怀。吴冠中的《父亲》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 以一种人道主义的情感投射到了中国苦难中的人民大众。进入90年代之后,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与之相适应地出现了一些反映城市生活的油画。在这样的背景下, 河南画家王宏剑用人道主义的情感来重新审视乡土题材, 执着的进行乡土油画的创作, 固守着最后的精神家园。在他的作品中, 流露出了浓厚的作家悲悯情怀, 他的作品向人们传达了这样一种讯息:当乡土精神家园丧失之后, 我们的精神将走向何处。这些艺术家在当代发生巨变的状态下, 依然固守着乡村这片领地, 其实是他们想用这种方式来唤起人们对精神的追求, 对理想和信念的一种张扬。

这一时期的人物油画除了对农村生活的表现之外, 有一些艺术家将目光聚焦到人与其他物品的关系上, 企图通过人与物品之间的冷漠的关系, 来表达当代人们现实生活中冷漠的复杂的人际关系。张培力的《今晚没有爵士乐》中的萨克斯弥漫着一种金属的冷峻, 让人们产生一种距离感, 橡皮手套则给我们一种冷漠和死亡之感。耿建翌《等下的两个人》中描绘了两个冷冰冰的青年人, 他们的梁上没有任何的表情, 如死灰一般, 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凉气。这其实表达了作者在现实世界中对人际关系的一种阐述, 社会的变化让世界变得冷漠起来。在社会的变革、经济发展和社会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同时, 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生代艺术家的代表人物刘小东, 他从自己所熟知的生活出发, 运用夸张、戏谑、荒诞的艺术手法, 描绘了当代社会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儿子》《白胖子》《野火》等油画作品中, 作者对真实的现实生活进行了如实的写照, 并且也表达了对现代人精神家园的一种追问。《三峡大移民》《三峡新移民》等作品真实的对人性进行了描写和表达, 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这是作者博大胸怀和人道主义关怀的具体表现。

风景油画在这一时期的人文内涵更是比较丰富。平和的阳光, 苍茫的大地, 高高的山脉, 这些都是这一时期风景油画不变的主题。艺术家所创作的风景画有的呈现出一种古朴的诗意, 有的呈现出历史的沧桑感和永恒感, 但是无论怎样都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情感观照。孙为民的《红山坡》《绿野》等作品, 作者用色彩的比对营造了一种强烈的感觉, 让欣赏者从中感受的生命的活力与张力, 也让我们在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执着追求的同时, 领略到了作者的人文立场。在80年代中后期, 艺术家丁方的艺术创作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他不再去关注风景本身的特点, 而是寻求一种符号式的表现方式, 从而更加挖掘油画背后的精神意义。在他的《城》一系列的作品当中, 黄土高原已经不再是真实的黄土高原, 它有时候是荒废的城堡, 有时候是村落的组合, 这时黄土高原已经成为了一种艺术表现的符号。我们通过这些艺术符号, 去挖掘其背后隐藏的北方大地上的精神。

90年代之后, 中国城市建设大潮涌起, 高楼大厦正吞噬着古朴的农村, 乡村文明被城市文明所破坏, 在这样的背景下, 出现了一种独特的风景油画——城市边缘景观。徐晓燕是这种风景油画的代表, 《开发》《草场地》《蝴蝶泉》等是这种风景画的代表作品。她用一种写实的手法表达着自己对乡村土地的热爱, 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在她的作品中, 经常看到高高住宅和原野、桥梁和垃圾场的场面组合, 在这样的组合中向人们传达的是一种矛盾的感觉。这是作者内心对现代化认识的一种真实写照, 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与彷徨。

当代艺术与人文关怀 第8篇

比照大学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 训练目标、艺术技能等要求显示, 对大学艺术品质的培养应该是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情感———独立的人格精神魅力

艺术作品是作者情感世界的外在符号, 艺术创造源于创作主体内心涌动的审美激情, 缺乏审美情感表现的作品称不上艺术品, 更不可能成为艺术精品。

观注大学生的艺术创作, 他们的创作往往呈现着一种处于机械、技能、技巧、技术的状态, 正是由于他们的灵魂未能被生命的激情点燃。我们看到的不是感动人的艺术, 而是技能与技法的表现或者是“意在动人的艺术”。托尔斯泰曾说:“观众、读者和听众一旦感觉到作者的写作、歌唱、和演奏……是为了他们———为了感受者……那么就会产生一种反感。”[1]因为感人从来不可能是目的, 艺术创造的过程是艺术家对情感的处理过程, 作品本身就是作者向受众表达自己情感的符号, 诸多技巧与技艺, 如构图、笔墨的使用等, 不过是作者表达自己情感的手段罢了。从某种意义上讲, 绘画之美, 应当是画家首先感动了自己 (即古人说的“情动于中”) , 然后借助作品去感动受众的艺术之美。技巧技艺或手段的创新都必须服从于表达艺术家情感的需要, 为艺术家更好地表达审美情感提供更为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把感人变成手段, 那就是宣传和广告, 而非艺术。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成功的艺术品应当是某种审美精神的鲜活载体。只有当一幅画淋漓尽致地呈现出艺术家自身的精神价值时, 其才能称得上精品。如莫奈的《干草堆》、梵高的《向日葵》就能够紧紧抓住我们的心, 给我们留下难以忘怀的美感。塞尚像画人物一样画静物, 他将一只茶杯描绘成一个富有生命情趣的物品, 用茶杯呈现出某种活生生的意味。他的神来之笔赋予了静物以生命, 他在画静物时不是机械地将其“逼真”的再现, 而是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画作所散发出的神秘力量。在艺术领域里, 一件有意味的作品的诞生, 往往是一个艺术家对自然表象真切心理体验的结果, 其表现出来的语言图式就是艺术家情感外化的结果。

同样, 文章之作, 本乎情性。作家的笔墨是其灵性与情怀的迸发, 是其生命哲学与审美智慧的流淌。莎士比亚说:“灵魂里没有音乐, 听了甜蜜和谐的乐声也不会感动。”中国现代艺术大师傅抱石先生认为:“一种艺术的真正要素乃在于有生命, 且丰富其生命。”法国艺术家马蒂斯认为:“一幅画必须具有一种展开的能力, 它能使包围着它的空间获得生命。”喻继高先生在电视台做节目接受采访时谈道:“自然界的东西确实是很美, 但是这个东西你不能把它摘下来贴到纸上来, 还得要通过你的劳动, 找到它最美的角度, 最好的时机, 你把它画下来。经过你的感受, 你的情感全部投入到这个画上来, 才能感动人。人才会欣赏你的这个东西。”

个体的情感活动在转换为具体的艺术图式时, 不仅仅融入了个体的语言、符号、形式, 同时也投射出了个体独立的人格精神魅力。在感慨这几位中外艺术大师的艺术观点之际, 我们看到了大学生艺术创作的“软肋”:大学生不缺创新的冲动, 也不缺生活的积累, 更不缺创作的技巧, 他们所缺的恰恰是“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创造激情, 缺少拥抱生活、关注生命、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与吞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的传统文化素养, 缺的是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的学养。

二、人文精神———关注社会与民族命运的远大胸怀和使命感

“艺术像希腊神话的大力士山神, 没有谁比他更有力量。但是, 山神害怕离开土地, 一离开就完了, 最后他的敌人是把他捧起来, 掐死的。艺术跟人民的生活, 跟土地是连接在一起的”。[2]艺术家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要建立在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理性的思考上, 只有这样他所表达的情感才能具有普遍意义, 才具有典型性, 才能引起多数人的共鸣。

一些经典传世的佳作, 经过了千年的洗礼和历练, 之所以能够流传于世并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它们所体现的审美情感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意义。比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命运》, 但凡听过它的人都会感触到它旋律中所表达出的对生命的呼唤, 感受到心灵的强烈的震撼。这种震撼的感知是普遍的, 是具有典型性的。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指出:“画家必须画他们自己的境界和乐趣, 他们一定要说的而不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感到的东西, 才是将引起对其感兴趣的人的兴趣的东西。一定时间的思想就是一定时间的情感。”[3]因此, 真正的艺术家的精神脉搏与情感律动应当与广大的受众相通。

作为一种人类普遍具备的生存体验, 艺术家与非艺术家对待困惑的态度迥然不同。本质的区别在于:艺术家善于将这种心理体验提炼、升华为一种美学所思。卡夫卡有句话说得精辟:“诗人总是比社会的平均值更小和更弱, 所以他对自己在世界上所受到的重压, 要比他人的感觉远为强烈和沉重。”

当我们大力开展艺术教育的时候, 我们看到不少大学生的创作和各种展示活动的内容, 是“时髦”怪诞的组合, 是表现“性”的、扭曲心态的东西, 甚至是胡言乱语的纷杂东西;脱离社会生活, 表现我们的生存状态及真实情感的作品实在少见。这种态势令人堪忧。当教师在课堂上神情凝重地讲鲁迅的苦闷、绝望, 讲哈姆雷特的“是生存还是死亡”的时候, 学生读的却是金庸的武侠小说, 津津乐道的却是琼瑶的爱情故事。有记者对某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 当回答“一个大学生应当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时, 40名被调查者中有11名学生放弃了回答, 或者回答“不知道”。

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艺术最迷人的地方和最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以虚幻的空间所呈现的鲜活的生命图式, 表达出受众共通的情感。艺术家要比普通人更加敏感、锐厉, 善于悲天悯人、体恤不幸, 感性生命力旺盛是艺术家得天独厚的优势。强调艺术必须以激情关注社会, 关爱人类的未来命运;强调艺术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是创作精品力作的理论基础。

三、艺术体验———推动创新意识

积极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森提出了“积极情绪扩建理论”, 他认为, 人类的艺术行为就是积极情绪扩建的一种直接结果, 因为人类只有在积极情绪导致的个人持久发展资源的状态下, 才会想到用一些不同寻常的奇特方式或思想来表现自己。艺术便由此产生了。而从艺术的本质来看, 尽管艺术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 但主要目的和功能在于给人类带来各种愉悦和享受。

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也说:“艺术, 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换言之, 艺术即是创造。

让我们从艺术创作心理学角度追寻艺术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当艺术家为生活中的某一偶发事件、某个人物命运或某种自然界的景象所感动, 从而激发他的主体心灵的创造欲望之际, 他对此进行反复的吟味、琢磨、体察、分析, 依然百思不得其解。此时他的艺术思维处于混沌朦胧的势态, 似乎若有所悟, 却又无法阐释和澄清, 他为那打动他、感染他心灵的东西所缠绕萦怀, 更为这一触动他心灵的东西本身包蕴的“意味“所诱惑而沉迷, 他神魂不安, 内心躁动着一股说不清的激情, 因为艺术家的心灵已被他偶然碰到的那场景或人物或事件所潜藏的火苗所感染燃起熊熊烈火。他的人生经验, 他的生活印象, 他对世界、对人物命运的思考的热情又一次被那场景或实践所触发, 他的脑际纷纷涌现出无数的人生场景, 他想把这些涌现出来的联想画面描绘出来, 使混沌无序的人生印象变得有序并具有某种意味。然而, 他的思绪却像一只困兽东奔西突, 又如狂风裹挟的浮云飘忽不定, 他想要把握、固定住这些令他感动的画面和有意味的印象。他长时间地为这些印象所困厄纠缠, 无法从中摆脱出来, 他的思想随着情感的狂涛而起伏, 艺术思维的野马在时间与空间里纵横驰骋, 而艺术家却不得不信马由缰。除了创造外, 显得别无选择, 他陷入了巨大的情感的深渊而又无法说清楚这是个什么样的深渊。因为他面对着人生的某一画面、某一场景、某一事件无法解释。他只有沉默, 并在漫长的沉默中期待着豁然开朗的、辉煌的一瞬间的来临。艺术由此得以升华、诞生。在创造艺术作品的过程中, 艺术家的灵魂得以自救。这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这种创造力与一般逻辑思维的创造力不同, 它是偏于感性的、综合性的, 往往在瞬间发生, 它是一种诗化的哲思, 是一种顿悟, 是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把握世界的真谛。

积极情绪能发展人类, 促使人类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行为。所以人类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 要想具有更多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经常有意识地多体验积极情绪是一条好途径。

摘要:当代大学生艺术情感的极度匮乏, 缺乏关注社会与民族命运的远大胸怀和使命感, 导致自身艺术审美能力与创新原动力不足, 缺乏创造的力量。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品质, 是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品质,艺术教育

参考文献

[1]贺雄飞编.边缘思想:《天涯》随笔精品·感人·关切·艺术, 南海出版公司, 1999.

[2]江堤选编.给艺术两小时——余光中·黄永玉谈文学与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0.

当代艺术与人文关怀 第9篇

一、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

鉴于新闻传播的深入性和广泛性, 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人文关怀是新闻传播的重要理念之一。新闻传播作为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 它的主体和受众均是人, 它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倡导社会文化, 因此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注入人文关怀是十分必要的。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既要有对人文关怀科学层面和价值观层面的追求, 也要有对人文层面和终极层面的思考和探索, 尤其是在新闻报道中, 人文关怀中的核心——理性精神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理念。

其次, 人文关怀增强了新闻传播主体的责任感。新闻工作者是新闻传播的主体, 是社会的观察者, 是事实的报道者, 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者。作为新闻传播主体, 新闻工作者代表着社会的正义和良知, 如果其能以满腔的人文关怀报道新闻事实, 既能帮助人们理解复杂的世界, 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也能将社会正义和公理等价值观深刻注入人们心中[1]。但假如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 感情麻木, 理性缺失, 就会出现新闻造假等相关问题, 不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

最后, 人文关怀影响新闻传播受众的价值观。新闻媒体在传播各种新闻信息的同时, 也传递着各种价值观。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通过多角度和多层面的信息向受众灌输先进的文化意识和态度, 有利于平衡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 矫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扩展人们对世界的感受和理解, 增强人们生活的信心和热情, 从而唤醒人们的爱心, 净化人们的心灵, 推动人类的自我价值实现。因此, 从新闻传播的受众来看, 在新闻传播中注入人文关怀是必要的。

但在当代社会,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却存在着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

二、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的缺失

由于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当今的新闻媒体十分重视人文关怀, 但由于市场利益的驱动和相关新闻媒体机制的不健全等原因, 在新闻传播中注入人文关怀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舆论导向偏颇。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 新闻传播回避需要深刻思考的社会问题, 以刺激公众的感官为目的, 将公众看作是自然的人, 最终把人们引向浅薄, 这种做法缺乏对公众情感的疏导和理性的提升;二是人文关怀存在片面性。在对某些新闻事件的报道过程中, 往往存在着过分夸大或者片面强调人文关怀的现象, 真正的人文关怀不应该是同情和偏见, 而应该是一种理解, 一种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 一种对人类尊严的追求, 现今的新闻报道在突出人文关怀时却忽视了这一点;三是新闻工作者本身缺乏人文关怀的相关素养。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传播的主体, 承担着重要责任, 但当今的许多新闻工作者,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只考虑事件所引起的轰动效应, 把新闻报道看成一种带有功利性的行为, 忽视了人的尊严与理性, 说明新闻工作者本身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这些现象共同说明我国在加强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的体现任重而道远, 但随着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能力的不断提高, 我国也正在努力提高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

三、在新闻传播中体现人文关怀的措施

如前所述, 人文关怀作为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理念, 却存在偏颇和缺失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在新闻传播中体现人文关怀思想, 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

第一, 正确实施舆论导向。新闻传播正确实施舆论导向[2]体现了对人文关怀的关注,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应反映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愿望, 为社会谋利。新闻传播在正确实施舆论导向时, 要关注人的存在, 挖掘人性中的真善美, 特别是关注人的精神世界, 维护人们的尊严。正确实施舆论导向, 既体现了新闻传播主体的责任感, 也有利于新闻传播受众扩展对社会的认知, 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 建立健全新闻媒体的监督管 (下转第73页) 理机制。随着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在新闻报道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仅仅做到正确实施舆论导向是不够的, 还需要建立健全新闻媒体的监督管理机制。首先, 就新闻媒体本身来讲, 需要加强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报道的管理与监督, 成立监督管理机构, 以此来保证新闻传播中体现人文关怀;其次, 就新闻受众来讲, 作为新闻传播的接受者, 在考虑到自身价值观利益时, 要自发地监督新闻媒体, 通过网络等手段实现自己的相关权利;再次, 就国家来讲, 也要对新闻媒体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 发挥其在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 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对新闻工作者加强在新闻题材选择、新闻采访手法、新闻采编技术、新闻报道语言措词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人文素养, 尤其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从新闻选题来看, 选择一些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的新闻或者人们关注的有价值的新闻;在新闻采访手法方面, 要有互相平等的真诚的沟通, 尊重采访对象, 在进行情感流露时特别要把握好“度”;在新闻采编技术方面, 也要充分体现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 尤其要事先考虑到新闻报道对当事人所产生的影响, 然后才能进行新闻采编工作;在新闻报道语言措词方面, 要注意不能使用带有歧视性的或者是漠视人的生命和尊严的语言, 要时刻想到新闻报道语言不恰当可能会引起的后果。除了这些基本的新闻传播技术中的人文关怀之外, 还要注意一些特殊事件的处理。比如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就必须把握好度, 不能过分予以同情, 也不能过于忽视, 要从为他们排忧解难为出发点, 尊重他们, 关爱他们, 帮助他们;还比如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3], 也需要把握好度, 既不能片面强调某个事实, 也不能过于感性, 在报道时要突出身处灾难中的人们的生存状态, 表达对生命的珍视, 引起人们对人性和人类未来的思考, 从而全方面地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素养。

综上所述, 在如今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实施人文关怀是新闻媒体能够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条件, 在新闻传播中注入人文关怀, 既能赢得新闻传播受众的尊重, 也能提高新闻媒体的竞争力。但是当今的新闻媒体却存在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 而某些注入人文关怀的新闻传播, 却存在注入舆论导向不正确、人文关怀片面和浅薄等问题, 因此,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需要正确实施舆论导向, 从新闻媒体自身、新闻受众和国家三个层面来建立健全新闻媒体的监督管理机制, 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素养, 从而在新闻传播中更好地注入人文关怀。

注释

1[1]楼光明.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入人文关怀[J], 中国农垦, China State Farms, 2012.09

2[2]张颖.浅析网络新闻评论的引导舆论功能[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ch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2011.02

当代艺术与人文关怀 第10篇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 “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更进一步地贯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思政教育必须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这无疑为新形势下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本文中,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 试图在人文关怀的视角下探讨加强独立学院艺术生思政工作实效的途径。

一、“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涵

从哲学意义上说,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 对人权的尊重, 对人类发展前景和历史命运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以关怀人的心灵成长为基本宗旨, 以提升人的思想与德性境界为最高旨趣,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指向[1]。笔者认为,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具体来说, 人文关怀要求教育者实施教育的内容、形式和目标都要符合人性的发展规律和需要, 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 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独立学院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1. 独立学院艺术生思想特点的要求

独立学院艺术生大多来自城镇, 家庭条件普遍较好, 性格开朗, 思维活跃。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 以个人为主体, 过分强调独立自主, 否定必要的服从, 集体观念、协作观念、服务观念和奉献精神较弱;艺术生喜欢追求艺术形式、艺术表现, 个性张扬, 但也极易形成思想格调、审美意识上的模仿和盲目追求, 其价值判断和选择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其价值观处于不稳定、流变性较大的状态。鉴于此, 笔者认为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以人文关怀为导向, 在尊重其多样个性的基础上, 注重引导式教育, 激发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才可能促进其主动实现自我价值。

2. 独立学院艺术生心理特征的要求

独立学院艺术生大多有较为优越的家庭教育环境, 很多学生都接受过各种特长培训, 在文体、书画方面人才众多, 且多次参加过各类文体实践活动, 整体呈现出较好的综合素质, 因此艺术生进入大学后, 大多能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活动, 积极向上, 敢于表现自我;但同时由于独立学院艺术生的分控线较低, 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 文化课基础较差, 文化课程学习吃力, 学习中容易消极泄气, 产生自卑感, 因而独立学院艺术生大多存在积极和消极心理倾向的矛盾和冲突。此外, 独立学院艺术生因专业学习的思维惯性, 擅于从感性认识上感知生活, 感触敏感, 但易缺乏理智和自制力, 情绪化严重, 容易形成压抑、偏激等各类心理状况;同时, 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强烈突出的群体, 独立学院艺术生自尊心特别强, 渴望被尊重, 需要被尊重, 排斥“强制式”“服从式”的说教方法。因此, 鉴于上述艺术生的心理特点, 其思政教育工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根据其心理特点, 从关怀基本点出发, 才能取得思政教育工作实效。

3. 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的本质要求

独立学院艺术生思政教育欲深入扩展并取得实效, 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理想, 与人文关怀的缺失有较大的关联, 具体来说“过于强调思政教育的政治功能, 忽视思政教育固有的育人功能;过于强调学生的社会价值, 忽视学生的个人价值;过于强调学生的共性培养, 忽视学生的个性培养;过于强调学生德育知识的传授, 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过于强调学生的客体性,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2]。这也就表明, 思政教育如果偏离了个体的实际需要,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影响力, 也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无法实现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注重人文关怀, 加强独立学院艺术生思政教育实效的具体措施

1. 尊重学生主体性, 全方位多途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自我性”的人, 独立学院艺术生的“自我意识”尤为强烈, 其对思想政治教育一向不轻信、不盲从, 且随着知识的增长及市场经济的洗礼, 其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明显地确立。因此我们必须着眼于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 全方位多途径地让其在平等的交流中获取信息, 在坦诚的讨论中得到启迪, 在共同的参与中接受教育, 不能强行灌输说教。

2. 满足学生发展性, 理解关心中推进思政教育工作

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思政教育使受教育者从各个方面不断得到完善, 促进其发展[3]。独立学院艺术生虽然文化知识基础较弱, 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学习习惯不理想, 心理素质不够完善, 但要看到其身心是处于发展过程之中, 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这就要求教育者紧密联系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世界, 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 切切实实地解决存在于大学生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理解和关心对其各方面加以唤醒、引导和培育, 促其成为自身活动、学习及发展的主人。

3. 开发学生创造性, 以学生为本创新思政教育工作

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关注学生个性化人格品质的培养[4]。相对于传统意义的大学生, 独立学院艺术生强烈的个性特征是其鲜明的特点, 这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一大难点, 但同时也是开展好思政教育工作的一大契机。只要教育者从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 引导其自我认识、自我改造、自我丰富和发展, 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有积极个性特征的自己社会的主人[5]。具体来说, 以学生为本, 开发学生创造性即对其个体发展差异表示尊重及客观分析, 不是将其囚困于统一模式之中, 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 平等对待每一名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 给每个人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 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 通过大力开展素质拓展教育活动, 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引导和发挥, 使其在事件中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

参考文献

[1][3]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7.

[2]刘顺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 (2) .

[4]白风铃.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1) .

作文教学与人文性关怀 第11篇

【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文教学责无旁贷。因此,良好的作文教学应做到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质,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读写结合,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其思想,积淀其人文精神。

【关键词】人文性 作文教学 人文精神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文教学责无旁贷。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更成为每一年度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等等上层建筑领域的折射和引领。“人文”一词本是舶来品,由来已久,我们对它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最朴素的理解,就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促进人的发展,珍视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因此,学生的作文不仅体现出学生运用语言传情达意的能力(文的方面),更显示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内在的独特精神。那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做到: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古人云“文章千古事”、“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见古人为文审慎谨严的态度。无论是诗经开创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还是白居易等人倡导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或者是鲁迅“为人生”的主张,无一例外,集中体现写作应反映现实生活、直面社会人生的一贯主张。如果作文不贴近生活实际,不反映社会人生,不抒写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那么,作文也就成了简单的文字游戏。没有生活实际内容的文章,要么假话、大话、空话连篇、胡编乱造;要么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要么既没有独到的见解,也难以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生活,惟有生活,才是作文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我们时常发现,学生在作文时常常是搜索枯肠,总是感到无话可说,“难为无米之炊”。究其原因,是不懂社会是个大课堂,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的道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捕捉瞬间的感动,珍藏点滴的回忆。或感悟自然,触摸一草一木的自然情愫,感受一山一水的博大胸怀;或思考社会,洞幽烛微,见一草之绿感春之勃发,抚一叶之坠悟秋之壮美;或指点江山,臧否人物;或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思考中解决问题。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思维就会愈益清明,愈益深刻。认知水平、思维品质就会得以提高,使作文教学真正实现促进人的发展这一终极目标。

如2007年福建高考作文“季节”,大多数考生是描写四季之景,或是以四季诗文入文,抒发对四季的感受。但有的考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通过季节正马不停蹄的消失、四季不再分明、少女不屑伤春、壮者不再悲秋,来反映两个发人深省的现实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日趋功利,精神世界日益苍白,精神家园日渐荒芜等。文章视角独特,以小见大,振聋发聩。其实我们对气候变暖、季节消失都是“于我心有戚戚焉”,都有同感,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小作者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尤其是深入的思考,所以才能“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才能在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又如2008年湖北卷高考作文“举手投足之间”,不少考生能紧扣时代脉搏,奏响时代最强音,写汶川地震中那些感人至深的画面、瞬间,写举手投足之间彰显的人间大爱,母性的光辉,伟人(温总理)的人格,乃至同此“国殇”的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赴时艰的自信力和凝聚力。既能很好的扣合题目,又让人感动、感奋。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质,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为文者情动而辞发”、“以我手写我心“,作文本就是学生发表见解,流泻感受的一片自由天空。花季雨季的少男少女,生命的年轮里充满了苦涩、温馨,充满了热情、感动。学生用年轻的心,用真挚的笔,记录心灵深处的蠕动,记取青春血管里最激荡人心的呐喊,描绘五彩斑斓的青春时代,装点奋然前行的足迹,憧憬美好灿烂的明天。因此,作文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产品。学生由于知识素养、生活阅历、个性气质的不同,当学生将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展现出来时,一定是千姿百态的。这就要求作文教学中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宽容不同观念。教师要能坦诚、有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困惑、痛苦和无奈,尊重学生在作文中的多样思考和个性展示,尊重学生独到而真切的感受、感悟,不能“师”心自用,以一个成人的角度、深度来要求学生,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有的学生多情善感,感情丰富细腻,惯用“小桥、流水、人家”之笔,不妨让其选择擅长的记叙文和散文;有的学生思维缜密,严谨雄辩,有如“大江东去”,不妨让其选择议论文;有的学生思想深刻,诙谐幽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妨让其写杂文……文体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要风格鲜明,言之有物,且言之成理,教师就应加以肯定和鼓励。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中学语文老师在应试作文教学的影响下,已形成了一套固定作文评语模式,诸如“切合题意,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详略得当,语句通顺……”这种千篇一律的评语,不仅不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反而扼杀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基于这种情形,我们可以通过写个性化的评语,真心倾注自己的情感,表达真诚的人文关怀,来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应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爱心造就爱心,以宽容培养宽容。在作文教学中以不同的风格和要求来对待不同的学生,给性格各异的学生回以不同特色的评语,让他们充分拥有着:思想的个性,情感的个性,体验的个性,语言的个性。

三、读写结合,陶冶情操,升华思想,积淀人文精神

“卓荦全凭弱冠争”“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勤于读书,才会逸于作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吸纳人文精华,对作文教学是极其重要的。读书是一种养分,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日渐喧嚣、经典正渐行渐远的年代。读书怡情,养气,开阔视野,涤荡心胸;读书使人睿智,使人练达,被那些醇美的文字浸润过,熨帖过,感动过,洗礼过的生命会因此变得厚实、崇高。人文化的作文教学必须坚决摒弃那种简单的灌输、说教、训导和训练,而引导学生通过含英咀华、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来陶冶情操,升华思想,感悟人文精神之美,积淀人文精神。读唐诗宋词,感受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国伤时,感受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旷达;读古代散文,感受《五人墓碑记》中“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爱国情怀,感受《报任安书》中慷慨激昂、“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的九死未悔和壮怀激烈;读时文美文,感受美好字眼背后蕴含的令人心胸顿开、心情释然的丰富哲理。那些美好的人文经典之作融会了世态百相,凝聚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囊括了大地沧桑,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

作文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心中有“大我”,即有大视野,大胸襟,大境界。古今中外,无不囊括笔端,抚四海于一瞬,观古今于须臾,心骛八极,神游万仞。或对历史文化如数家珍,或对现实体察洞若观火。“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现当代中学生继往开来、心忧天下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而不是只看到身边的学习生活。如2003年高考话题“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建议”,一般考生对“自己”“别人”“建议”,理解太“实”,以致取材狭窄而缺乏新意,而满分作文《渠清如许》的作者却是“华夏文化”既不能妄自尊大一味屏弃外来文化,又不能妄自菲薄数典忘祖。这样立意,对话题的理解宽泛且切合题意,而又不同凡响,体现出高人一筹的认识水平和锐意创新的可贵意识。小作者笔下,鲁迅、苏轼、柳永、李煜、朱熹等人纷至沓来;从“礼仪之邦”的远古到所谓“现代化”的规划,文化含量厚重,纵论古今,纵横捭阖,写得很大气。2005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买镜”,一般考生对镜子的理解无非是“以人为镜”“以史为镜”,那么镜子就只能是“诤友”“历史”,而《镜中日本》的作者高屋建瓴,立意高远,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以日本为镜,既体现出“位卑未敢忘忧国”且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思,又毫无狭隘的民族偏见和仇视。这就是“大我”的境界,“大我”的胸襟,文章自然就是大手笔。

作文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就要真正让“人”融入“文”,“文”又包蕴着“人”,就是要通过“为文”来“立人”。教师以自己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实践中又必须注重对学生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使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成为滋润其一生的一泓清泉。

当代艺术与人文关怀 第12篇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思政教学,人文关怀,体现分析

思政教学作为高校基础课程之一, 在高校学生价值导向及道德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并改进高校思政工作, 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注重正确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处理。十八大再次将高校思政教学上升到理论高度, 要求各大高校积极做好人文思想指导下的思政教学工作。可以说思政教学与人文理念的融合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学开展的必然趋势, 成为高校思政课程改革的主导方向。作为高等教学的一个分支, 艺术类专业教学更应该做好人文理念指导下的思政教学, 实现我国演艺人才的成功培养。

一、艺术类专业思政教学倡导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虽然思政教学与人文关怀在艺术类专业教学中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而存在, 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思政教学关注学生政治意识的觉醒与道德水准的提升, 人文关怀更强调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与培养, 注重艺术类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从本质上说两者具有三方面的内在联系性, 正是这份内在的联系性使得艺术类专业思政教学与人文关怀实现了有机融合。首先是主体的一致性。两者的服务对象是高校艺术类学生, 前者注重学生思想觉悟的萌发与思想观念的形成, 后者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服务的对象都是人。其次是目的的一致性。从本质上两者最终希望实现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与输出。前者关注学生个人素养、正确价值理念及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 后者引导学生尊重理解别人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价值, 如果说前者最终的落脚点是社会价值的实现, 后者则是个人价值的完成, 无论是社会价值还是个人价值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关联的一致性。关联的一致性主要就两者的相互影响性而言。艺术类专业思政教育的关注点是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通过素质的提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而良好的道德素养是学生树立人文关怀理念的基础。反过来人文精神的培养也为思政觉悟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对思政教学效果起到强化作用。

二、人文关怀在艺术类专业思政教学中的体现

(一) 尊重艺术类学生个性发展, 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空间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往往思维更趋活跃, 思考问题更加敏捷求新。这也就意味着艺术类专业学生个性更为突出, 具有明显的个体独立性。通过对个性的追求与个人价值的关注获取艺术创作与展现的灵感, 以独一无为的个性带动艺术表演的创新多变。基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既定特点, 积极做好艺术类专业思政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与呵护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在开展艺术类思政教学时给予学生充分的个性展现自由, 尊重理解他们的想法。积极尝试思政教学中的换位思考, 把问题抛给学生, 让他们基于自身认识进行问题的自我剖析, 从自我角度提出创新性的解决策略, 为思政教学注入艺术创新的活力, 通过换位思考, 教师更能从学生角度分析评判他们的价值选择, 并针对价值选择中的问题给出针对性的指导, 促进和谐交流氛围的构建, 弱化师生思政教学中的矛盾冲突, 从而实现学生思政觉悟提升的同时实现学生个性的充分尊重与呵护。

(二) 发挥专业教师教学优势, 实现教学队伍结构的优化

传统的艺术类思政教学教学主体相对单一, 思政教学难以引起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关注与重视, 思政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我国倡导思政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率先引入了“三结合”的思政授课模式, 打破原有教师队伍单一的格局, 实现专业课程教师、思政课程教师与高校辅导员的三级联动式教学。艺术类专业学生对专业课教师具有极强的信服与尊重感, 因此在开展思政教学时积极发挥专业课程教师教学方面的稳定优势, 在开展艺术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思政学习, 并将教学反馈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思政任课教师或高校辅导员, 帮助其获取艺术类学生最新情绪动态, 做好思政教学的备课准备。通过三级联动的互动式教学, 在协同开展教学理念指导下实现艺术类思政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三) 做好文化素质教育引导, 以艺术课程带动思政教学

艺术类专业在突出艺术专业教学时往往忽略了基础文化课程教学, 我国艺术类院校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成为制约其未来发展的首要因素。思政教学作为基础文化课程教学的必修内容, 理应引起关注与重视。通过艺术类学生专业课程教学的优化实现思政课程教学的带动, 这在某种层面上也是思政教学人文关怀的有效体现。一方面高校在开展艺术类专业思政教学时应贯彻终生学习理念, 适当提升文化课程的教学比例, 最大限度提升艺术类学生的文化修养, 为思政课程的深入开展提供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既定情感优势, 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深入发掘艺术类课程中潜在的丰富思政教学素材与教学资源, 实现艺术课程教学对思政教学的带动, 实现人文关怀与课程教学的渗透融合。

(四) 建立有效心理辅导体系, 做好学生特殊心理的呵护

近年来随着艺术门类的日趋多样, 艺术类就业渠道的相对狭窄, 使得艺术类专业学生就业学习方面承载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使得原本脆弱的内心背负更为沉重的心理精神负担, 这也促使他们成为心理问题高发群体, 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因此艺术类思政教学中必须加强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目前很多高校在开展思政教学时积极创新思政教学模式与手段, 大胆引入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测评及心理咨询案例, 鼓励艺术类学生放下既定的心理负担, 以更加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与就业。通过心理的呵护实现学生心理阴影的消除与心理负担的解除, 为艺术类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健康、积极的空间与环境。

(五) 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 倡导思政教学的人文关怀

网络的迅猛发展在对艺术类学生思想文化产生冲击的同时, 也为高校艺术类专业思政教学人文关怀的彰显提供了便利。网络的自由性、灵活性、隐蔽性等优势成功地吸引调动艺术类学生参与尝试的热情。在开展艺术类思政教学时适当发挥网络优势, 建构自由开放的网络交流平台, 打破时间与空间局限在线答疑解惑, 通过论坛展开思政热点的讨论, 让艺术类学生在网络新颖形式的推动下开展思政理论的学习, 通过鲜活生动的榜样案例增强对思政道德教育的情感认识, 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政课堂教学与实践。借助网络的教学优势, 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 艺术类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显著提升, 真正实现了思政课堂中的人文彰显。

结束语

思政教学作为基础教学课程之一, 在艺术类专业教学中理应引起重视。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也使得人文理念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因此积极探讨人文理念在思政教学中的贯彻实施成为艺术类思政教学研究的重点。本文就目前我国艺术类专业思政教学的现状, 从五个层面论述了思政课堂中的人文关怀的渗透与彰显, 为艺术类专业思政教学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毛加明.高职思政课教学融入人文关怀路径初探[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04:39-40.

[2]周雪.人文关怀与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 2013, 11:107.

上一篇:强制调查下一篇:企业经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