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2022-12-25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的功能。制定这个制度有很多预防措施,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初创公司档案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初创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初创公司管理制度

公司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促进公司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特制订本公司管理制度大纲。

公司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具体安排为:

上午9:00――12:00

下午13:30――18:00

一、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章程,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决定。

二、公司倡导树立多种不同的创新思想,但禁止任何部门、个人做有损公司利益、形象、声誉或破坏公司发展的事情。

三、公司通过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管理、经营水平,不断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体系,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不断壮大公司实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四、公司提倡全体员工刻苦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为员工提供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努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造就一支思想新、作风硬、业务强、技术精的员工队伍。

五、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管理,鼓励员工发挥才智,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全体员工都有保守公司秘密的义务,在对外交往和合作中,须特别注意不泄露公司秘密,更不准出卖公司秘密。

七、公司实行“岗薪制”的分配制度,为员工提供收入和福利保证,并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逐步提高员工各方面待遇;公司为员工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晋升机会;公司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考勤、考核制度,评先树优,对做出贡献者予以表彰、奖励。

八、公司提倡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员工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发扬集体合作和集体创造精神,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九、员工必须维护公司纪律,对任何违反公司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都要予以追究。

第二篇:初创公司财务预算怎么做

初创公司财务预算怎么做盯住现金流

如果一个创业家以自己心中的梦想来开创事业,就要找到企业管理会计的“数”,财务是一个企业很重要的部分,它能够帮助企业家用量化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经营,让决策制定更为有效。财务预算能看得出一个创业公司的命运。但是,对于那些产品还没上市、分文无收、入不敷出的初创公司,如何来做“财务预算”呢?

核心思想:盯住现金流

做好创业公司的财务预算,首先要看创业公司的美好未来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创业公司里最重要的财务预算是它的“现金流”。

“现金流”就是指公司里的钱要像流水那样进进出出,流水不能断,一定要进来的多出去的少,只有这样公司才算是健康的。当然,在创业公司的收入没有进来之前,公司必须准备足够的资金来养活团队,一直支撑到公司产生销售收入、产生现金流的流入为止。要是自备的资金撑不到那一天,那么CEO就必须要有本领知道哪一天公司的现金流会中断,他(她)必须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找到投资人,让投资款流进公司的账上,这样才能保持创业公司细水长流、香火不断。

创业公司的CEO在任何时候都要保证公司的账上有不少于6个月的现金储备。原因有两个:一,创业公司只要账上还有钱,有现金在继续流,就死不掉;二,完成一轮融资,通常需要6个月时间,创业公司需要有足够的现金储备,让公司能坚持到投资人的钱进来的那一天。

一句话,“现金流”是创业公司的命脉,现金流掌握着创业公司的生死大权。一个创业公司无论有多好的创业Idea,有多么出色的团队,要是现金流断了,必死无疑。CEO必须清楚自己公司现金流里的每一个数字,而且懂得创业公司的财务预算不全是CFO的事情,而是你CEO自己的大事,千万别想等将来公司做大了,找个CFO来对付做财务预算,忽视现金流的CEO也许根本就活不到那一天!

预算创业公司的“现金流”是一份细软活儿,需要CEO们静下心来仔细做功课。以下三方面的细节,将决定创业公司的财务预算(现金流预算)是否合理、真实、可信。

第一步:收入的基本假设

预算收入的逻辑很简单,需要有:产品/服务的定价、客户人数。把这二者放在时间的框架中看它们如何增长,这便是“收入的预算”。

◎产品定价

无论你公司做的是产品还是服务,都得有基本的定价。

假设你是一家生产MP3播放器的公司,第一步:将零配件加上你希望的利润便得出可能的定价;第二步: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比较一番,比iPod便宜一些,比山寨机昂贵一些,最后定价不就出来了?如果算出来发现这个价格比你的生产成本还低,那你的生意没法做,这里面肯定存在着严重问题。

◎客户人数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什么时候进来第一个客户?客户人数到底有多少?这些都是令人头痛和迷茫的问题。计算客户人数,万万不可使用“市场占有率”之类的百分比,因为创业公司都是小公司,小本经营,得精打细算。

仍以一家MP3播放器公司为例:(A)如果用分销方法去销售,就不妨向分销商打听,成熟的分销商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告诉你,他每月大概可以卖出多少个你的MP3播放器;(B)如果采用直销,那你必须考虑广告的投放。比如你在《消费者电玩》杂志上做广告,杂志发行量10万份,一般的广告有效率是2‰~3‰,所以一期《消费者电玩》杂志最多可能带给你100000×3‰=300个客户。

目标客户是哪些,潜在客户有多少,创业者们心里都应该有个数。

◎时间框架

有了产品定价和客户人数的假设之后,再把它们放进一个时间框架里去,一般来说,投资人会要求你必须做3~5年的预算。

创业公司的财务预算最忌讳按“年”来计算。创业公司大多数是短命的,能活上三年都算是命大的了。创业公司的财务预算必须要用“月”来计算,怀胎十月、满月、周岁、进钱、打平、产生利润,这些都是创业公司里程碑式的宝贵时刻,你不用“月”来算,实际上就会忽略掉你生命中最值得珍爱的瞬间。

一旦把数字化整为零“按月”来计算,无论收入还是支出的预算,数字都会立刻让你对财务预算比较有感觉和把握,比如你需要3个月时间设计开发产品,外加3个月时间测试、改进、量产,然后正式投入市场,所以,公司收入进来最早也要在第7个月。这还不一定,也许分销商还有90天的账期,这样的话,收到钱可能要到第10个月;接下来是第11个月,收入应该有所增长,再下个月,能否继续增长?按月来做预算,相对会精准很多,因为30天以内能做多少事情,多少还是可以比较容易测算出来的,而如果“按年”来算,往往只能信口开河地瞎报数字。按月做出来的财务预算不仅可以拿出来和投资人讨论细节,令人信服,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用它来对照和指导你每个月的日常运营,如果每个月都能达到预算的数字,到了年底,完成整年计划就不在话下了。

第二步:计算成本

计算成本比较容易,人人都会,这里就简单地提一下。

◎固定成本

包括:人员工资、房租、保险、职工福利费、办公费等。

◎可变成本

原材料、包装、运输、直接人工成本等。

◎销售成本

广告、销售、客户服务的成本。

◎设备投入

装修、办公家具、电脑、服务器、生产设备等。

◎税务

和收入一样,成本也是在时间框架里一点一点发生的。如果你将成本细化到每个月,你马上会发现很多成本并不是在公司开张那天一次性付出的。

比如你是一家网络公司,预计需要30台服务器,但是它们并不需要在第一天就全部到位,而是随你网站的流量增加而一台一台增购的,说不定你要到第二年、第三年的时候才会达到30台服务器,而那时候你公司的收入也许早就进来了,因此创业公司没有必要一下子融很多钱,也许找个合伙人自己掏钱凑一下,创业公司就可以启动了!

再比如,广告费支出,也不是第一天就一笔几十万元、几百万元地打出去,广告费在你的预算中应该是“销售费用”,出这笔钱的目的是为了产生销售收入,因此每一笔广告费花出去,就必须有一笔销售收入随之流进公司里来,不然广告费就是打了水漂。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月广告费打了出去,销售收入却没有进来,那么下个月的广告支出就必须立刻停下来!也许头脑灵活的CEO会问:那么花在公司形象和品牌建设上的广告费应该怎么来计算呢?问得好!创业公司可没有那个福分去做什么品牌广告、形象广告。创业公司的广告大概都是促销广告,都得和销售收入捆绑在一起,创业公司的广告如果不能使销售收入直线上升,谈别的全是瞎掰。

第三步:分析和调整

当你把每月的收入预算和成本预算对应着放入同一个时间框架中,就出现了一幅美妙的创业公司命脉图:现金流!

留心找到“收支平衡点”,把收支平衡点之前的所有费用加在一起,就得出了你需要为创业公司准备的资金数目——如果有投资人问你需要多少钱,就给他(她)这个数字吧,不多一分不少一分,你再也不必抓头皮模棱两可地说什么“给个500万吧,要是有200万也行”的空话。

检查主要数据之间的关系和比率,确保能从财务预算的数据中看到这家创业公司的业务是健康和合理的,必要时,还需要调整、平衡收入和成本之间的关键比率,当然,调整的原则依然是回到你每月的原始数据里去分析它们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毛利率——随着时间的延伸和业务扩展,创业公司的毛利率可能会从10%增加到60%,甚至更高,这就是创业公司的生命力所在。 营业利润率——公司里管理成本是相对固定的,随着收入的增长,它占总成本的比例越来越小,营业利润率便会大大提高。

增长率和规模——有了财务预算表,创业公司的年增长率也一目了然,看看什么时候能达到创业板IPO的标准,看看你的公司是否对投资人、股民具有吸引力?

创业公司的财务预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月都应该进行仔细地对照和监控,要根据运营情况相应地进行调整,使之更符合现实、更加优化,如果实际情况和预算总是相差甚远,要及时找出原因,使情况迅速好转,否则应该当机立断停下来,重新考虑创业公司未来的策略。

建议你做两份预算,一份就是以上所说的“保守的”预算,这样你能对创业公司的底线胸有成竹,即使出现不测也不会大惊小怪;另一份预算是“乐观的”,看看在理想的情况下,你是否能做得更好更快,迅速把企业做强做大,早日创造IPO奇迹,“乐观的”预算会让你的创业理想插上翅膀,给你无限的工作冲击力!

创业公司财务预算的关键,是对公司未来收入做比较现实的假设。按照以上方法做出来的预算,忽悠VC绝对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创业者你再也忽悠不了你自己!你再也不会浑浑噩噩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待哪一天创业公司的业务突然走好运红火了起来,财务预算像是给了你一双火眼金睛,使你看清了每一天的任务细节、自己必须踏出的每一个脚印。总之,财务预算首先是用来监督你自己的行动的,其次才是丢给投资人看的。如何避免财务预算管理出现的难题,点击免费咨询专家。关注总裁助手微信(www-cs360-cn),掌握如何通过预算管理让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好,好企业做强。

第三篇:公司初创文案怎么写?-专注专业

星空媒体,媒体营销的高端平台

https:// 市场上已经有那么多品牌,你为什么而来?那肯定是冲着正义来的,来消灭一些不好或者不方便的现象。只要出师有名,即便再小也是正义之师。

比如专车,减少出行的困扰。

比如热水器,省去烧水的麻烦。

比如口香糖,免去口气的尴尬。

但必须注意一点,要去判断消费者需求的一个真伪性。对于新小品牌来说,要学会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帮助消费者免受于难,是真需求。让幸福的生活再裹一层糖果,这是伪需求。举个例子。

假设市场上已经有一款电热水器完全能够满足沐浴需求。这个时候,你再推出一款新电热水器,提供更舒服的沐浴享受。这对于新品牌来说,这就是伪需求。

如果你发现市场上的热水器有一个问题,电热水器的水是死水,用的水含有大量的杂质和细菌,会影响皮肤和健康。这个时候,你推出一款新活水热水器,让你洗一个干净澡。这对于小品牌来说,这是真需求,这也是唯一的机会。

记住,鞭子永远比胡萝卜有用。就拿车来说吧,大多数车都是后置驱动。生活也是如此,拼命努力更多的是因为生活所迫。

拿活水系列热水器为例。我们来对比两个文案,这样就能感受出来。

第一个是让生活更健康。

星空媒体是一个专业的新闻发稿平台,坐拥60000多家新闻媒体一手资源,已为上万家企业提供软文推广,软文营销,软文发布,新闻发布,新闻营销等服务。

星空媒体,媒体营销的高端平台

https://

第二个是指出生活的不健康。

很明显,第二种文案大于第一种文案。心理学指出,消费者愿意保持现有状态。购买产品让生活更好,这打破了消费者的状态,这就很困难了。洗澡有害健康,如果不买这个产品也会打破固有状态,所以购买变得简单。总之,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产品维持原样。

星空媒体是一个专业的新闻发稿平台,坐拥60000多家新闻媒体一手资源,已为上万家企业提供软文推广,软文营销,软文发布,新闻发布,新闻营销等服务。

星空媒体,媒体营销的高端平台

https://

二、制造压迫(刺激需求)

说白了,就是加大刺激需求。为什么要制造压迫呢?你的品牌和产品已经师出有名,一副要拯救世人于水火之中的姿态。你很热情,事实却很冰冷无情的。就拿热水器来说。

大部分人是这样想的,我觉得普通热水器洗澡挺好的啊。你的好意心领了,单是不会买的。

你的新活水热水器很好,但消费者觉得自己过得好好的。不需要你的产品来拯救,自然不买单。

这个时候怎么办?必须制造压迫,让消费者受到了威胁,或者能够感受到危险就在眼前。这个时候你的产品出现,那就是得人心,大家用泛着泪光鼓着手掌欢迎你。

刺激需求的通常做法,就是把消费者遇到的问题通过通过放大镜无限放大。最好用上一个蝴蝶效应,动不动都危及生命安全。以热水器为例,刺激需求主要有这几个方式。

问题:洗澡越洗越脏。

事实:你的洗澡水,看起来很干净,其实比马桶水还脏。里面都是满满的细菌和重金属杂质,PH值也严重超标。一般热水器的内胆水反复加热,会产生三

星空媒体是一个专业的新闻发稿平台,坐拥60000多家新闻媒体一手资源,已为上万家企业提供软文推广,软文营销,软文发布,新闻发布,新闻营销等服务。

星空媒体,媒体营销的高端平台

https:// 氯甲烷。内胆长期积水,造成金属杂质沉底水质变硬。封闭式内胆产生水垢。让细菌大量滋生。

后果:千万不要小瞧,后果很严重。长期洗这种早,会导致皮炎甚至皮肤癌。PH值超标,加速皮肤老化,造成脱发。细菌进入体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例子:有图有真相,或来个真人故事。刘女士是个白领……

星空媒体是一个专业的新闻发稿平台,坐拥60000多家新闻媒体一手资源,已为上万家企业提供软文推广,软文营销,软文发布,新闻发布,新闻营销等服务。

星空媒体,媒体营销的高端平台

https://

最后,只让消费者明白一件事。再这样洗澡就完蛋了,一定要想办法洗干净健康澡。

三、提供武器(满足需求)

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你的产品。你的产品就是绝地武器,能拯救消费者于水生火热中。

但消费者不是傻子,他们不会信任你的。对于任何产品广告,他们都有防备心理。所以,你还需要做这三步。而不是直接一股脑安利产品,不然前面的铺垫都白费。以活水系列热水器为例。

1、信任

对于产品的信任,往往要借助第三方权威的语言。特别是女性消费者,她们更青睐专家的建议,而不是你的信口雌黄。

星空媒体是一个专业的新闻发稿平台,坐拥60000多家新闻媒体一手资源,已为上万家企业提供软文推广,软文营销,软文发布,新闻发布,新闻营销等服务。

星空媒体,媒体营销的高端平台

https://

2、简单

消费者遇到麻烦了,所以需要解决办法。如果你的解决办法也非常麻烦,那就是无济于事。消费者最害怕麻烦了,所以产品或服务一定要简单。不简单,也要让消费者觉得简单不麻烦。本身产品设计就是给生活带来便捷的,所以就有一键停车和一触即达等东西。

3、利益

如果没有利益,大多数人会选择在家睡大觉。最好的方式,就是后有鞭子前有糖果。往前一步,就可以趋利避害。

星空媒体是一个专业的新闻发稿平台,坐拥60000多家新闻媒体一手资源,已为上万家企业提供软文推广,软文营销,软文发布,新闻发布,新闻营销等服务。

星空媒体,媒体营销的高端平台

https://

从发现需求-刺激需求-满足需求这三步是最基本的,对于初创品牌而言,发现需求是最核心的。现在很多产品都盲目制造需求,在需求上没有辨别真伪。这等于是师出无名,没有强大的团队和技术支撑,很难在市场上立足。

对于初创品牌,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产品为什么而来?非来不可吗? 总的来说,软文营销未来发展趋势仍然乐观,并且深受大家的喜爱,一定程度上效果要优于硬广,毕竟软文营销的成本足够低,而且入门门槛低,小企业也可以接受。只要你用心,软文营销会给你最好的回报。星空媒体是一家专业便捷的新闻稿自助发布机构,服务内容涵盖软文发布、软文代写、微信微博、报纸论坛、、视频贴吧、百科问答、互联网广告等各种类型。星空媒体拥有上千编辑、专业写手团队、为企业、公共机构和个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将创意、智慧、技能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星空媒体是一个专业的新闻发稿平台,坐拥60000多家新闻媒体一手资源,已为上万家企业提供软文推广,软文营销,软文发布,新闻发布,新闻营销等服务。

第四篇:给科技初创公司的10点营销忠告

科技初创公司的营销技巧和禁忌。

凡是教科书上提到过的错误,我在首次创业时都犯了,因此在第二次创业时我自信自己已有长足的进步。我们需要通过尝试和犯错,从实践中学习。良好的判断力来自于经验,但经验来自于失败。

因此,如果能帮你避免一些我首次创业时犯下的错误,将是一大胜利。下面是我总结的早期初创企业的营销教训。由于营销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里我将其限定为公关营销(不同于搜索引擎优化、搜索引擎营销和产品营销等): 1.适时保密。关于“初创企业成立前是否应保密”有很多说法。真相是对于你的公司,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我的一般原则是如果仍处于打造产品、测试市场的早期阶段,最好还是保密。保密不意味着封闭、多疑和完全不相信他人,只是说不要过多地向他人宣扬未来的计划,不要在科技界鸡尾酒聚会上饮酒过度、夸夸其谈,不要向风险投资人或其他投资者过度透露你的计划。

我们处于一个很小的、联系紧密的行业中,消息往往不胫而走。在早期阶段,你肯定不希望会有另外三个团队听到了你的创业点子,在你立足未稳之时与你展开竞争。大多数人都反对保密。他们认为只有持开放态度、公开检验创业的点子,才能获得成功。对此类建议要慎重。

对风险投资人也要谨慎。我认识的大多数风险投资人都有很高的道德操守,但一旦风险投资人听到了你的创业点子,就再也无法把它从头脑中抹去。这些创业点子会有很多方式出现在风险投资人与所投资公司的讨论中,比如“你有没有想过尝试A、B或C?”这些往往是无心之举,但在谈话中你的创业点子不知不觉就会流传开来。

我事实上更欣赏谨慎一些的创业者,不要那么夸夸其谈,并有良好的行动规划。

2.适度开放。我也遇到过走入另一个极端的、什么都不愿意谈的创业者。我在工作中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创业者,他原本计划在一次初创企业的社交活动上谈谈公司的计划。他考虑过退出这一活动,因为他希望公司延续“保密状态”,而类似的活动有违保密的宗旨。我给他的建议是按原计划参加活动(这个活动非常受关注),但只需泛泛而谈,说说公司意欲竞争的领域。泛泛而谈很少涉及真正的新点子,不会泄露宏大的战略。但他在会上还是逢人便说“目前我们处于保密状态,还不能披露我们所做的事情。”简直毫无意义。

过度保密的最大问题是会切断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资源,他们原本可以帮助检验你的理念,提供反馈意见,协助你发现你的模式中潜藏的缺陷。

根据我的经验,过度多疑或秘而不宣的创业者很少能有好的表现。他们自然也很难找到好的导师,因为要帮助一家老是藏着掖着的公司是非常困难的。

3.营销当下,而非未来。我常常告诫初创企业要“沿冰球的走向前进”,鼓励企业思考未来并立即着手筹划。

但不能告诉太多人你的方向,否则将铸成大错。我称之为“营销未来”。营销未来策略非常适合企业软件公司,销售代表和潜在客户间可以就近期技术路线图互通有无。采购周期通常是3-6个月,因此初创公司自然希望提前为未来做好准备。但不要将这种信息泄露给大众媒体,而且营销工作最多也只能提前几个月

初创期的消费类公司应该更谨慎,不可采用营销未来策略。

我们都知道科技初创公司的早期成功很大程度来自于执行,眼下在做的工作往往未来几个月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我建议企业详细讨论现状,避免谈论未来计划。当所有的竞争对手都试图复制你的模式时,你的工程团队已进入了另一领域。

若论及对未来营销守口如瓶者,似乎无人能出苹果(Apple)之右。看看这一策略给苹果带来的好处吧。

4.好产品是王道。对于首次创业者而言,最重要的忠告可能是坏产品是无法取得营销成功的。要走出过度吹嘘的营销带来的恶劣影响非常困难。当今世界推崇尽早推出产品、获取客户反馈,人们往往会把“产品上市”和“营销”混为一谈。

我认为目前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社交网络turntable.fm。这一产品问题不少,但相当新锐。我从未听到他们自吹自擂或进行盛大的营销推广。产品仅向受邀者开放,因此他们能控制用户数量,处理每个人的预期。等到产品面向大众推出时,我相信所有的问题应该都已经得到了解决。而在这之前,渴望一睹产品真容的期望值也会持续高涨。

turntable.fm采用的策略与夜总会所谓的“天鹅绒围栏”如出一辙,它们都造成一种稀缺感,勾起人们光顾的欲望。这种策略还有助于遏制由于用户数过早过快膨胀带来的问题。

5.不要早早亮出底牌。宣称自己在某一方面取得了“第一”总是极具诱惑力的,你会迫不及待地希望告诉所有人。我知道这是什么感觉,因为我在2000年初就是这样做的。我们急切地向市场宣布“第一”,并获得了《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的精彩报道(当时我们在伦敦)。但我们的产品尚未做好大卖准备,我们只能勉强兑现自己大肆宣传的内容。

正如你能想象的那样,一旦人们将你和电影《伊斯达》(Ishtar)相提并论,下一次满足人们期望的门槛就提高了。然而,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闲置的4,000万美元重头再来一次。

6.紧盯目标受众。我看到有很多初创企业喜欢在博客上撰文记录创业者的酸甜苦乐。如果创业者是你的目标市场,这没问题。但要清楚谁是你的目标市场,你希望与他们沟通哪些信息。我在《创业公司开博指南》(how to blog as a startup)的文章中对此有详细讨论。

7.不要听信炒作。处在泡沫中的创业公司往往会时刻关注最接近的3-4位竞争对手的动态,因此,一旦看到对手在媒体上大出风头或宣布推出新产品就很容易感到沮丧。不要被他们的营销鼓噪所迷惑。

经验老到的人往往不会太相信竞争对手的任何重大声明。这些声明来来去去,转瞬即逝。生活还在继续。iMessage发布后,《纽约时报》(NY Times)将Group Messaging公司列为即将被苹果电脑全球研发者大会击溃的公司之一。但生活并未结束。iMessage只是一款小众产品。大多数应用软件是兼容的,但苹果不是。每家公司都截然不同。生活还将继续。

8.不要被竞争对手蒙蔽,脱光衣服大家都一样。初创企业首席执行官们往往忽视营销对团队士气的影响。然而,团队成员每天读到的竞争对手的消息却都是些激动人心事。大家看到的只是他们的新闻稿或博客文章。而在你自己的公司,一切都感觉糟糕透顶。

因为初创企业就是这样。初创企业总是有太多技术性债务,太多问题,员工辞职,资本金不足,客户抱怨等等。其实,你的竞争对手也有这样的感觉。他们同样也在读你的新闻稿,心里想“他们已经解决了一切问题”。事实并非如此。要确保你的团队了解这一点,保持信心。

9. 建立媒体关系。很多初创企业错以为任何时候只要有新闻,随便联络一位记者就能见报。这可行不通。记者们周围往往簇拥着一群迫不及待的创业者。慢慢来。不需要报道的时候就要着手结识更多记者。

在Twitter上关注记者。尊重他们的职业。读读他们的文章,发表评论。如果其它报道你能提供新闻线索,不妨自荐。参加会议时,主动与记者打招呼。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你得明白,记者的每篇报道都需要“一个角度”,如果你无法协助他们明确报道角度,可能就无法获得报道。日复一日,你提供的帮助越多,你需要报道时能够如愿的几率就越大。

10.营销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一些初创企业团队试图在一份新闻稿中宣布多项重大消息,以获得更大市场影响。例如,你可能会把获得风投融资和赢得大客户、推出新产品或重要里程碑等消息融入一篇新闻稿。大忌!

融资消息是一个独立事件。这是一个角度。有些记者专门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报道融资消息。新闻稿只谈融资即可。可以晚些时候再谈赢得大客户或达成重大的业务发展合作关系。如果有值得报道的产品新功能发布,也可以在新闻稿中谈。

我鼓励采取的策略是将新闻稿分拆成独家消息透露给不同的记者,与记者建立良好关系,让每个人都有一些独家的东西可写。没人喜欢写大杂烩式的报道。

Mark Suster 2007年作为普通合伙人加入GRP Partners投资公司,此前他将自己的公司出售给了应用程序解决方案供应商Salesforce.com。他的关注重点是早期科技公司。个人博客见Bothsidesofthetable.com

第五篇:初创企业的财务管理

创业者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容易产生两个大的偏差,一种认为创业初期没什么好管理的,有一个会计,一个出纳就可以了,财务管理就是设立一个部门制定一些规章管好这两个人;另一种认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完整的财务组织架构才能实现,必须创建庞大的机构,制订繁琐的规章和财务信息流动渠道。这两种认识都没有领会到初创期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和管理重心的不同。下面我们共同探讨在初创期值得创业者高度注意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 了解基本的财务帐簿及其关系

二、 了解出纳该做些什么

三、 盯住现金的流动

四、 管住你的支票本

五、 财权大印更需要进入管理状态

六、 必须学会估算现金流量

七、 你需要增加现金流量

八、 分清现金和利润

九、 处理好与银行、税务的关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拆除道路工程施工方案下一篇:传承经典成就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