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回望与思考

2022-09-14

近期, 为了了解新课程改革在我县的进展情况, 笔者在县域内对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调研, 通过对一百多节课堂教学的观摩, 我们欣喜地看到, “新课程改革”已经不再是陌生的话题, 过去那种单一、程式的课堂少见了, 多数课堂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景象,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贴近生活

课堂上设计生活实际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有更多实物和活动中学习, 理解记忆知识。如一节小学英语课上, 老师将五颜六色的儿童服装带进课堂, 通过实物展示, 使学生轻松记住了“T-shirt”、“dress”、“shirt”、“jacket”和表示颜色的“green”、“yellow”、“blank”、“white”、“blue”、“red”等单词, 通过动作演示, 使学生掌握了“take off”、“put on”等短语, 又通过游戏及活动, 使学生学会“My jacket is blank.”、“I like my jacket.”等句型。这些五颜六色的小衣裳贴近学生的生活, 适合小学的个性特点,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和尝试的热情, 使学生体验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乐趣, 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益。

2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打开了师生、生生间沟通的畅道, 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平等交流, 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时有闪现。多数课堂都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个方面达成教学目标。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愉快的情感交流过程,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课堂的主流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 搭起展示才华的舞台, 使他们被尊重和悦纳的需求得以满足, 这种满足感又促使他们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如数学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中, 一个三人小组在讲台上利用现场操作说明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甲同学口述思路和操作流程, 乙、丙同学用准备好的材料分别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框架, 并进行推拉、挤压, 最后由甲同学口述原理, 得出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这种貌似平常的合作, 并非个体技能的简单相加, 而是在学生思想与思想的交锋、补充、沟通的基础上达成学习的目标, 更重要的是, 学生在平等、真诚、悦纳的情景中, 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合作共处的和谐关系。

欧美有句谚语:“一个中国人是条龙, 三个中国人是条虫”。听到这句话, 每个中国人都不会高兴, 但这句话却指出了我们中国人的问题所在。“‘一’只是小数字, 难为伟大”, 美国著名作家、领导力专家约翰·玛克斯韦尔博士这样说, “所谓国家领导者的成功, 可以定义为对周围人能力最大程度的使用”。衍射到教育教学上, 就是要求我们要加强学生合作共处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让学生从小就懂得和谐共处, 知道互利双赢。

在对课程改革取得进展的欣喜之余, 我们仍然需要反思现今课堂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如何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合作精神是现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 而合作学习须建立在个体“合作需要”的基础上方可有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课堂上许多问题只需通过个体独立思考就能解决, 就没有必要摆出“合作探究”的架势。只有当个体解决问题处于“愤悱”之时 (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 再开始小组讨论, 才有价值。否则, 小组讨论只是徒具形式, 达不到真正的效果。另外, 小组讨论时, 老师要预先确定好谈论的主题、形式, 讨论过程中要加强指导, 讨论完成后要进行客观评价。

(2) 如何处理好表扬与客观评价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中, 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 可使学生收获成功的体验, 尤其对于后进学生, 要善于捕捉他的每一点进步进行肯定,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可是, 在课堂上, 相当一部分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论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 (如, 老师问:正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答“6个”) , 只要学生发了言, 就大加赞赏, “好极了”、“你真棒”、“你真聪明”。如果对于学生的每个答案都大加赞赏, 就会使表扬“泛滥成灾”, 失去了表扬应有的价值, 学生觉得只要“想一点, 说一点”就可以获得超值的“嘉奖”, 久而久之, 便会产生惰性, 对于类似的表扬也就没有了反应。成功只有在失败的衬托下才显得更加耀眼光彩, 表扬只有在客观评价的指正下才更具有价值和魅力。

(3) 如何处理好传统讲授与合作交流的关系。新课程理念, 倡导构建新型的课堂模式,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不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合作探究须在教师的引导下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然而, 在一些课堂上, 老师完完全全把问题抛给学生 (包括问题的提出与解答) , 缺乏必要的指导和评价, 致使课堂效率低下, 最终难以完成课时任务。如一节文言文课上, 教师介绍了作者和文章背景后, 就将学生分成两大组, 让每组学生交互就文中不懂的词句向对方组发问, 学生发问的热情似乎很高, 有时还具体到向某个同学发问, 但是, 这个环节一直持续到下课, 老师便草草收尾。为了确证教学效果到底如何, 笔者询问了旁边的几个学生, 结果学生对文章的大意仍然似懂非懂, 含糊其辞。课后查看了教师的教案, 原来课堂上进行了的只是整个设计中的一个环节, 后面还有几个环节没有完成。这样的课堂, 从表象上看起来轰轰烈烈, 实际上极其低效——教法单一, 教师缺少必要的引导和驾驭, 学生掌握欠佳, 教学任务搁浅。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但并不废弃传统讲授, 在信息传递、概念解说、理论阐述方面, 合作探究并不比讲授效率高。选择何种教法, 构建何种课堂模式, 应根据施教内容、学生学情特点而定, 若能将合作探究与传统讲授完美结合, 才应是高效课堂的最佳境界。所谓“形似者废, 神似者兴”, 实施课程改革, 我们要把握课改的要领和精髓, 不能只追求表象上的相近, 只有“神形兼备”, 方能“独创风格”!

21世纪的世界, 将是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国际间关系更加密切的发展时代, 将是一个急剧变动, 充满竞争与挑战, 也充满机遇与希望的社会。新课程改革,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必须培养更具创造力和团队精神的人才,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 取长补短, 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摘要:从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 课堂教学经历了“胚胎、萌芽、出土, 成长”几个阶段, 现今已逐步走向成熟。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突现, 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景象。同时, 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些课堂只追求表象的花哨, 却不得课改的要领与精髓。“形似者废, 神似者兴”, 只有正确处理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表扬激励与客观评价、合作学习与传统讲授之间的关系, 才能做到“神形兼备, 独创风格”。

关键词:新课程,愉悦,自主,合作,探究

参考文献

[1] 邢永福.现代教育思想[M].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

[2] 刘尧.教育评价学[M].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及课堂教学有效性下一篇: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得税会计处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