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2023-02-22

1 引言

就目前而言,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逐渐出现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一旦处理不好, 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 为了保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 政府部门提出了节约型社会经济管理理念, 并施行了绿色财政税收政策, 以此来提高国家经济、生态环境管理调节水平, 从而达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

2 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内涵及意义

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主要是为了促进社会进入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项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经济政策, 其内涵主要在于保护国家生态环境、有效利用国家资源, 从而保证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绿色经济建设最初为西方发达国家提出, 已经逐渐完善, 形成一定生态环境保护规模, 这也可以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对环保意识更为强烈, 而该项政策在我国施行时间并不长, 其中依然存在一定问题, 而以西方发达国家施行现状看来, 该项政策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就目前而言,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政府部门、企业以及个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这种盲目性, 最容易体现在一些人为了短期收益, 会下意识忽视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上, 因此, 这些人在运用国家资源获得企业效益的同时, 未必能以国家坚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核心进行, 同时还会产生损害他人以及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况出现, 这将会对社会乃至全人类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 政府部门职能发挥其职能, 结合科学的财政税收政策, 能够通过投资主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挂钩的形式, 从而达到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 使其在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 还能重视资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方面行为, 也因此, 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对实现节约型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绿色财政税收政策面临的问题

3.1 政策不够完善

由于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实施时间不长, 而且实施范围存在一定局限性, 导致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无法形成一定规模。例如一些地方区域经济较为落后, 而管理者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引进资源高耗产业, 这与国家的产业结构发展相悖逆, 而且管理者的企业管理方式较为粗放, 从而导致该区域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施行程度不足的情况出现。此外, 企业废弃物品处理方针以及废物利用理念的相关政策也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这便是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施行程度, 短期内无法达到预想目标的原因。

3.2 标准不够具体

在节约型社会推广普及之下, 虽然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其中包括税种不够健全、收费存在不合理情况、财政政策执行难度大等。此外, 一些政策标准不够具体, 其中包括高耗资源、电器节点标准不够具体, 阶梯式电价、水价、气价并没有在社会中得到有效普及, 因而一些区域并没有建立起以绿色财政税收为核心的经济评价标准, 这才是节约型社会无法大范围有效实现的主要原因。

3.3 激励效果不足

因为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实施时间比较短, 存在一定的宣传不足, 这也造成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本应产生的激励职能并没有达到预想效果, 此外, 对一些绿色建设、技术的研发补贴不足, 也是无法激发社会各界研究节能技术、开展资源节约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一点还包括当前我国财政税收政策, 在执行过程中过于依赖行政手段, 而对于并未有效形成规模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 产生了不良影响。

4 基于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策略

随着国家大力推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维护绿色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也因此, 社会各界对资源节约、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经济给予高度的关注, 所以, 政府应结合社会发展需求, 逐步实现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作用。

4.1 完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

基于节约型社会的视角, 政府相关部门应以资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为建设前提,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方式来完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也可以通过成立绿色财政税收资金划拨的专门渠道, 通过细化节约能源在社会中发展的支出, 从而保证政府部门划拨资金能够落到实处。将节能以及财政以循环经济的形式, 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成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的主要途径, 以此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向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向推进。以此为基础, 各级的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明确补贴的领域, 来促进绿色财政税收的发展:

(1) 由于建筑工程为资源高耗领域, 因而可以通过对节能工程采取相应补贴的方式来节约建筑工程的资源消耗; (2) 可以通过完善落后产能淘汰机制, 来淘汰资源利用率低、污染高的企业, 政府部门可以以转移支付等方式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支持; (3) 可以通过完善补偿机制, 通过设立矿物资源有偿使用等方式, 来减少一次能源的使用, 从而达到有效推广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目的。

4.2 制定相应的政策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资源安全、环境保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2000年, 政府部门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规划纲要》中提出, 为了加快经济转变增长形式, 需要以资源节约作为基本国策, 通过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 来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相协调, 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此外, 2004年颁布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 制定坚持与实施企业规划内容, 并且统一调整企业节能以及环境优化标准, 从而保证企业的发展与节能进行有机结合, 最终达到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目的, 在其中制定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就目前而言, 我国在税收政策绿化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也并没有形成标准化规模, 因而造成绿色财政税收无法得到有效实现, 也因此, 我国需要在绿色税收制度建设方面加快进程, 如改革资源税。想要实现绿色财政税收政策, 也可以通过增加资源税的方式, 因为一旦资源使用税率提升, 企业为了盈利, 自然而然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 或者想尽办法促使资源使用效率得以提升, 通过这种方式, 便能够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

4.3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而言, 我国在绿化政策实施方面存在宣传形式过于单一等缺点, 并不能有效达到激励的目标, 所以, 在实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过程中, 应结合一定的优惠政策, 从而达到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有效实施的目的。一方面, 我国财政税收应有效提升政策的覆盖范围, 将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灵活性以及高效性得到充分体现, 另一方面, 要尽量避免不利于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实施的阻碍, 通过多种形式的政策优惠, 从而促进我国企业资源有效利用的发展:

(1) 调整增值税。对废物回收利用的企业采取相应的增值税优惠政策, 并且设定废物利用的档次, 分别采取不同的增值税税率, 而废物利用率越高, 政策优惠越好。此外, 还要将节能减排的企业纳入增值税税率优惠政策中, 其中包括污水、废气处理设备的优惠等;

(2) 完善企业的所得税。首先应扩大企业所得税的减免范围, 对于一些积极购置节能减排、污染防治机器设备的企业, 应采取相应的所得税减免措施, 并且将资源采集和利用中着重节约方面的企业也纳入所得税减免政策中, 同时应加大对开展有利于资源节约行为的企业, 也采取相应的所得税减免措施。

5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也逐渐带来诸如环境污染等方面问题, 因而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也需要注意的环境污染对人们产生的影响。也因此, 在制定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过程中, 一定要通过各种措施, 从而灵活、全面的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通过适当采取优惠政策等方式, 来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 从而促进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进程。

摘要:在节约型社会要求下, 制定绿色财政税收政策, 与新时期社会发展核心内容相符合, 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体制的深化及改革。基于此,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内涵及意义, 其次提出政策不够完善、标准不够具体、激励效果不足等问题, 最后通过完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制定相应政策标准以及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 就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进行有效分析, 并提出自己一点看法。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绿色财政,税收政策

参考文献

[1] 赵红.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 2016 (6) .

[2] 王环庆.论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5 (15)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室内设计技术专业预算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下一篇: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探讨——以《企业纳税实务》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