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

2023-03-08

第一篇: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

巧记明清时期文化的口诀

1、口诀

明清文化古萌新 科技著作集大成 徐徐送礼随高峰 理学心学相继红 反对封建有启蒙 炎黄匹夫李贽猛 市民小说更兴盛 儒生聊聊红楼梦 三游水浒梁山空 官修图书类与丛 永乐大典图书成 四库全书清乾隆 耶稣教士西学东 教皇禁祭天祖孔 势头衰落因干政

2、解释

①“明清文化古萌新”:指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是“承古萌新”。 ②“科技著作集大成,徐徐送礼随高峰”:a、“科技著作集大成”指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b、“徐徐”:指徐光启和徐霞客,《农政全书》和《徐霞客游记》。C“送”同“宋”指宋应星《天工开物》d、“礼”同李指李时珍《本草纲目》e、“随高峰”是指这些科技著作随着封建经济高峰的到来而出现。

③“理学心学相继红”指封建统治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

④“反对封建有启蒙,炎黄匹夫李贽猛”:a、“反对封建有启蒙”指早期民主启蒙思潮也在潜滋暗长。b、“炎黄”指顾炎武与黄宗羲。C、“匹夫”指王夫之。d、“李贽猛”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⑤“市民小说更兴盛,儒生聊聊红楼梦,三游水浒梁山空”:a“市民小说更兴盛”指市民文学蓬勃兴起,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b、“儒生聊聊红楼梦”是指《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和《红楼梦》。c、“三游水浒梁山空”是指《三国演》《西游记》和《水浒》。

⑥“官修图书类与丛,永乐大典图书成,四库全书清乾隆”:a“官修图书类与丛”是指官修类书与丛书。b、“永乐大典图书成”:是指类书《永乐大典》与《古今图书集成》c、“四库全书清乾隆”是指丛书《四库全书》在清乾隆年间编撰成。

⑦“耶稣教士西学东,教皇禁祭天祖孔,势头衰落因干政”:a、“耶稣教士西学东”:指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促进了西学东渐。b、“教皇禁祭天祖孔,势头衰落因干政”指西学东渐势头衰落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教皇不准中国教徒敬天、祭祖、祭孔,第二点是一些传教士干涉中国内政。

第二篇:我国明清时期的茶文化呈现的特点

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元明清也是一个重要阶段,无论是在茶叶的消费和生产,还是在饮茶技艺的水平、特色等各个方面,发着令人陶醉的文化魅力。特别是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阶层(大小城市的茶馆、茶楼),各种茶文化不仅继续在宫廷、宗教、文人士大夫等阶层中延续和发展,茶文化的精神也进一步植根于广大民众之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

明清时已经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应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微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

不得不提一提元代,虽然元代由于历史的短暂与局限,没能呈现文化的辉煌,但在茶学和茶文化然继续唐宋以来的优秀传统,并有所发展创新。元代已开始出现散茶。饼茶主要为皇室宫廷所用,民间则以散茶为主。由于散茶的普及流行,茶叶的加工制作开始出现炒青技术,花茶的加工制作也形成完整系统。汉蒙饮食文化交流,还形成具蒙古特色的饮茶方式,开始出现泡茶方式,即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这些为明代炒青散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这是其一。

一、明代

明代饮茶风气鼎盛,是中国古代茶文化又一个兴盛期的开始,其特色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形成饮茶方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历史上正式以国家法令形式,废除团茶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十六日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从此向皇室进贡的只要芽叶形的蒸青散茶。皇室提倡饮用散茶,民间自然蔚然成风,并且将煎煮法改为随冲泡随饮用的冲泡法,这是饮茶方法上的一次革新,从此改变了我国千古相沿成习的饮茶法。这种冲泡法,对于茶叶加工技术的进步,如改进蒸青技术、产生炒青技术等,以及花茶、乌龙茶、红茶等茶类的兴起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泡茶简便、茶类众多.烹点茶叶一大嗜好,饮茶之风更为普及。

二是形成紫砂茶具的发展高峰。紫砂茶具始于宋代,到了明代,由于横贯各文化领域溯流的影响,文化人的积极参与和倡导、紫砂制造业水平提高和即时冲泡的散茶流行等多种原因,逐渐走上了繁荣之路。宜兴紫砂茶具的制作,相传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当时宜兴东南有座金沙寺,寺中有位被尊为金沙僧的和尚,平生嗜茶,他选取当地产的紫砂细砂,用手捏成圆坯,安上盖、柄、嘴,经窑中焙烧,制成了中国最早的紫砂壶。此后,有个叫龚(供)春的家僮跟随主人到金沙寺侍卖,他巧仿老僧,学会了制壶技艺,所制壶被后人称为“供春壶”,视为珍品,有“供春之壶,胜如白玉”之说。供春也被称为紫砂壶真正意义上的鼻祖,第一位制壶大师。到明万历年间,出现了董翰、赵梁、元畅、时朋“四家”,后又出现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壶中妙手”。当时有许多篇名文人都在宜兴定制紫砂壶,还题刻诗画在壶上,他们的文化品味精和艺术鉴赏也直接左右着制壶匠们,如著名书画家董其昌、著名文学家赵宦光等,都在宜兴定制且题刻过。

明代人崇尚紫砂壶几近狂热的程度.“今吴中较茶者,必言宜兴瓷”(周容《宜瓷壶记》),“一壶重不数两,价值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可见明人对紫砂壶的喜爱之深。

三是为茶著书立说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中国是最早为茶著书立说的国家,明代达到又一个兴盛期,而且形成鲜明特色。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朱权于1440年前后编写《茶谱》一书,对饮茶之人、饮茶之环境、饮茶之方法、饮茶之礼仪等作了详细的介绍。陆树声在《茶寮记》中,提倡于小园之中,设立茶室,有茶灶、茶护,窗明几净,颇有远俗雅意,强调的是自然和谐美。张源《茶录》中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这句话简明扼要地阐明了茶道真谛。明代茶书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加以整理、阐述和开发,创造性和突出贡献在于全面展示明代茶业、茶政空前发展和中国茶文化继往开来的崭新局面,其成果一直影响至今。明代在茶文化艺术方而的成就也较大,除了茶片、茶画外,还产生众多的茶歌、茶戏,有几首反映茶农疾苦、讥讽时政的茶诗,历史价值颇高,如高启的《采茶词》等。

二、清代

清代沿承了明朝的政治体制和文化现念,其茶文化的主要特点有三:

一是形成了更为讲究的饮茶风尚。清朝满族祖先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游猎民族,肉食为主,进人北京成为统治者后,养尊处优,需要消化功效大的茶叶饮料。于是普洱茶,女儿茶、普洱茶膏等,深受帝王、后妃、吃皇粮的贵族们喜爱,有的用于泡饮,有的用于熬煮奶茶。嗜茶如命的乾隆皇帝,一生与茶结缘,品茶鉴水有许多独到之处,也是历代帝王中写作茶诗最多的一个,晚年退位后,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焙茶坞”,悠闲品茶。民间大众饮茶方法的讲究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摄泡”。当时,人们泡茶时,茶壶、茶怀要用开水洗涤,并用干净布擦干,茶杯中的茶渣必须先倒掉,然后再斟。闽粤地区民间,嗜饮功夫茶者甚众,故精于此“茶道”之人亦多。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市场上有六大茶类出售,人们已不再单饮一种茶类,而是根据各地风俗习惯选用不同茶类,如江浙一带人,大都饮绿茶,北方人喜欢喝花茶或绿茶。不同地区、民族的茶习俗也因此形成。

二是茶叶外销的历史高峰形成。清朝初期,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大量从我国运销茶叶,使我国茶叶向海外的输出猛增。茶叶的输出常伴以茶文化的交流和影响。英国在16世纪从中国输入茶叶后,茶饮逐渐普及,并形成了特有饮茶风俗,讲究冲泡技艺和礼节,其中有很多中国茶礼的痕迹。早期俄罗斯文艺作品中有众多的茶宴茶礼的场景描写,这也是我国茶文化在早期俄罗斯民众生话中的反映。

三是茶文化开始成为小说描写对象。诗文、歌舞、戏曲等文艺形式中描绘“茶”的内容很多。在众多小说话本中,茶文化的内容也得到充分展现。“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红楼梦》中言及茶的多达260多处,咏茶诗词(联句)有10多首,它所载形形色色的饮茶方式、丰富多彩的名茶品种、珍奇的古玩茶具讲究非凡的沏茶用水是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记述和描绘最全面的。它集明后期至清代200多年间各类饮茶文化之大成,形象地再现当时上至皇室官宦、文人学士,下至平民百姓的饮茶风俗。

清末至新中国建立前的100多年,资本主义入侵,战争频繁,社会**,传统的中国茶文化日渐衰微,饮茶之道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逐渐趋于简化,但这并非是中国茶文化的完结。从总趋势看,中国的茶文化是在向下层延伸,这更丰富了它的内容,也更增强了它的生命力。在清末民初的社会中,城市乡镇的茶馆茶肆处处林立,大碗茶摊比比皆是,盛暑季节道路上的的茶亭及善人乐施的大茶缸处处可见。“客来敬茶”己成为普通人家的礼仪美德,由于制作工艺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今天的六大类茶。

最后,对于茶叶营养与保健这一门选修课,我个人觉得非常有意义,让我们了解到很多关于茶的知识和文化,也对中国的茶文化有一定认识,而对于这门课程的选修也感觉没什么问题,有一点就是老师您让我们品尝各种茶的时候场面有点混乱,一堆学生拥挤在上面,导致有的同学没能品尝到,这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希望老师能听取一下,谢谢。

[参考文献] [1] 《茶的起源及传播》中华美食网 [2] 《论茶文化》

[3] 百度百科、百度问问、搜狗问问

第三篇:明清时期瓷器时代特征

【种类】明清瓷器纹饰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纹饰图案有,蝈蝈、松鹿、云纹、云龙纹、耕织图、花卉纹、花果、鸟纹、鱼纹、云纹、兔纹、寿星、回首兔纹、十八罗汉、雁纹、直线纹、凸线纹、博古图、阴线纹、单线圈纹、海马、太白读书、荷莲纹、赤壁赋、缠枝莲纹、封神榜、文王访贤、覆莲瓣纹、麒麟、团龙尖莲瓣纹、莲花纹、牡丹纹、花果纹、菊花纹、芙蓉花纹、梅花纹、灵芝、葡萄、花瓣纹、蕉叶纹、八卦、叶纹、草叶纹、婴戏图、人物故事、山水纹、三国演义、西游记……以上随意列举一些明清时期常见的纹饰种类,以期从中窥见明清时期纹饰种类的诸多特征,由此可见,明清时期在纹饰种类上可谓是集大成,从具体种类上看,虽然明清瓷器许多纹饰种类前代都有见,但确有少部分急剧减少或基本消失了,较为典型的如珍珠地刻划花纹在明清时期基本不见,而一些传统的凹弦纹、鸳鸯对衔绶带纹、蕉叶纹、草叶纹等都呈减少的趋势,大量出现的是大型组合纹饰,如青花瓷瓶、青花罐等器物上的纹饰,常是大型山水和人物故事,图案构思奇妙,山上往往是小桥流水、亭台水榭、云雾缭绕、牧童戏牛等,组合十分复杂,看上去相当繁缛,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些来反映纹饰的主题。实际上青花瓷作品上的大型山水画与宣纸上的没有任何区别,所表达的思想也很抽象,由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瓷器纹饰在明清时期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装饰,而是成为了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因此许多瓷器的纹饰都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教化功能。【时代】从时代上看明清瓷器纹饰与传统相比有较大改变,首先继承了传统刻划纹的诸多元素,如诸多纹饰的种类等,但明清瓷器显然背离传统瓷器的发展方向,不再以刻划纹为主,主要以绘画为主,刻画并举,明清传统瓷器,如白瓷、黑瓷等在纹饰上主要以刻划纹为主,而处于主流地位的青花瓷则主要以绘画为主,成功地将传统瓷器的发展方向转型,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成功地被引入到了瓷器上来,成为明清时期画家宣泄思想的幽静之地,和封建礼教进行教化的场所,以及人们吉祥互拜的场地,如我们常可以看到的鱼纹盘,一条大鲤鱼在盘中央翻腾,预示着“五谷丰登,年年有余”,试想人们在享受美味之时,看着如此潜移默化的祝福,其心情该是多么的愉悦。另外,由于青花瓷将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引入到瓷器之上,所以各种绘画技巧在青花瓷上运用,使得人们可以得到立体化全方位的享受。【饰纹方法】从饰纹方法上明清瓷器最为复杂,在延续简单刻划纹的同时,更大规模地在青花瓷上进行绘画的创作,这是其主流特征。但由于明清瓷器产生了诸多的品种瓷,而且有许多是皇宫内的专享品,如五彩、斗彩、珐琅彩等瓷器在纹饰上都显得十分繁缛,这些华美的纹饰,从饰纹的方法上看也极为复杂,产生了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复杂的装饰纹饰方法。【青瓷】明清瓷器在青瓷之上装饰纹饰的情况和前代基本相似,如龙泉窑青瓷碗在碗心常装饰一些刻划纹,这是由青瓷的釉色所决定的,虽然明清时期纹饰很发达,但在青瓷之上由于不是透明釉,所以,纹饰无法绘画,只能以刻划为主,在题材上多以花草虫鱼为主。总之,显现出异常衰落的气象。其他黑釉、黄釉、青白瓷等传统瓷器在纹饰上都是这样,特别是与青花瓷、粉彩等瓷器相比显得十分黯淡。【官窑青花瓷】明清官窑青花瓷由于为皇家烧造瓷器,不计工本,加之工匠们的反复琢磨,终于使青花瓷在烧制技术上达到顶峰,整个明清时期官窑青花瓷都是精绝之作,各个时期都有所长。但从整个青花瓷的烧造史上看,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青花瓷烧制达到了最高水平,青花纹饰发色艳丽,线条流畅,刚劲挺拔,层次结构合理,纹饰繁兼并用,最为精美绝伦。而从烧造的精细程度上看,无疑雍正朝青花瓷最为成功,雍正朝青花瓷在纹饰线条上更是一丝不苟,精细之处无可挑剔,据说这可能与雍正皇帝脾气暴躁有很大关系,工匠们以生命作为赌注,在烧制世界上最为精美的青花瓷,实际上整个康雍乾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在烧造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国力比较衰落的时期,青花瓷则略显黯淡,如明代崇祯朝以及清代康雍乾以后的几朝,在官窑青花瓷的烧制上与鼎盛时期都有一定的差距,这充分说明皇权是明清时期官窑青花瓷一剂催化剂,王朝强盛时则兴,王朝衰落时则败。【民窑青花瓷】明清民窑青花瓷在纹饰上参差不齐,但总的来看多数民窑青花瓷装饰纹饰多精致,线条自然流畅,构图合理,层次感强。只有少数民窑青花瓷在纹饰上不是很严谨,线条不是很流畅,构图有不合理的情况,使人看起来很舒服,但这样的瓷器在明清时期很少见。【五彩】五彩瓷可以分为五彩和青花五彩两种,五彩瓷器多是在已经烧好的白瓷之上用红、黄、蓝、绿、紫等色进行绘画,然后再上釉烧制而成,常见的纹饰图案有花卉、云龙、婴戏、云凤、天马、鸟兽、云鹤、人物故事等,纹饰层次分明,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真是美到了极点,但一般情况下使用五种色彩的瓷器不多,多数是两种或者三种色彩组合而成,也有见和其他色彩组合而成的色彩,但数量很少。青花五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结合的产物,一部分纹饰是釉下青花,而另外一部分则是用其他色彩填充,多数配合十分巧妙,如缠枝花卉,枝叶多是用青花,而花叶多是用绿色填充,花瓣则是用红色填充。五彩瓷器在明清两代都较为流行,宫廷和民间都有生产,深受人们喜爱。【斗彩】斗彩瓷器是明清瓷器中的一朵奇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绘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纹饰图案丰富,有两种构图方式,一种是先用钴料在坯胎上勾勒出纹饰的轮廓,然后施透明釉烧造,之后在烧成的青花瓷上再用其他色彩填充图案,然后上透明釉进行二次烧造成器。另一种是用青料在坯胎上将图案的轮廓线局部绘出,然后上釉烧造,在烧成后的瓷器之上再用彩绘将轮廓线条勾勒完成,再上釉低温进行二次烧造。纹饰层次分明,争相斗艳,效果非常好,斗彩之意也来源于此,斗彩瓷器纹饰种类众多,常见的有花卉、枝叶、瓜果、鸟兽、人物等,线条流畅,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可以说件件都是精品,斗彩瓷器创烧于宣德时期,在明清两代十分流行,数量很少,基本都在宫廷流行,民间基本不见。【粉彩】粉彩瓷器是真正从宫廷走向民间的名贵瓷器,人们非常喜爱,创烧于康熙时期,是一种釉上彩绘瓷器,由于烧造温度比较低,所以色泽淡雅,多在纹饰的彩绘部分用玻璃白打底,然后再进行施彩,看起来所有的纹饰图案都在玻璃白之上,纹饰题材丰富,常见的主要有缠枝花卉、人物故事、山水风景等,纹饰线条流畅,刚劲挺拔,色彩浓淡深浅变化层次感很强,繁简并存,纹饰不拘谨,挥洒自如。器物以碗、盘、瓶、花觚、盒等为多见,人们最为喜欢,宫廷和民间都有烧造,目前传世品数量颇丰。【珐琅彩】清代康熙时期烧制成功著名瓷器品种,珐琅彩瓷器异常名贵,很少流出宫廷,当时多是使用景德镇烧制的上好白瓷为胎,专门由宫内造办处绘彩,珐琅彩使用的是进口料,用油施彩,这显然是受到了西洋油画风格的影响,于是具有西洋画风格的珐琅彩瓷器就出现了,珐琅彩瓷器色彩多艳丽,以红、黄、绿、紫等色为主,纹饰以花卉、山水、人物最为多见,是典型的东西方文化碰撞后产生的作品。珐琅彩瓷器主要在宫廷内流行,民间窑场没有烧造,也有仿造的情况,但效果多不是很好。【墨彩】墨彩瓷器是一种低温釉瓷,即用料在已经烧好的白瓷上绘画,然后烧成,这种特殊的色料呈现出的色彩具有水墨山水画的效果,所以人们称之为墨彩,墨彩瓷器纹饰种类较为丰富,多以山水、花卉等为主,以雍正时期烧造最为精致,乾隆及以后各个时代都有烧造。

第四篇: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学习目标提示

郑和下西洋的背景、概况和历史意义;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与《尼布楚条约》签订。

二、重点难点讲解

1、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时代特征(1)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2)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3)中国的政策逐步由对外开放转为闭关锁国。

(一)郑和下西洋(西洋:主要指文莱以西的南洋各地和印度洋一带)

1、条件:第一,明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物质或根本条件)

第二,罗盘针的使用和地理、天文导航技术的进步;(技术条件)

第三,明政府的大力支持;

第四,郑和本人的航海经验、勇敢精神、组织才能;(个人条件)

2、目的: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和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主观目的。郑和下西洋主要出于政治目的;是贡赐贸易

【比较】新航路的开辟:A、时间早:前者比后者早半个多世纪;

B、规模大:郑和船多、船大、人多,远远超过后者;

C、次数多:郑和7次下西洋,是开辟新航路无比比拟的;

D、意义:是适应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利益的趋使。

其目的是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主要出于经济目的。

3、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时间:1405-1433年次数:先后7次海船规模: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 船数: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有200多艘人数:每次出海2.7~2.8万人

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A、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

(他所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定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这种航海行为与西方形成鲜明的对比:

欧洲航海家们在航海过程中抢劫掳掠,大搞欺诈性贸易,激起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

B、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远航的规模大、时间久、航程远。郑和堪称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C、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人民与亚非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友谊,进一步扩大了华夏文明的影响。

——这方面同样与西方形成鲜明的对比:

新航路开辟,虽客观上密切了世界的联系,但随之而开始的殖民扩张却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

D、郑和下西洋以后, 直接推动了更多 的中国人远涉及重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开发郑和下西洋。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封建统治阶级夜郎自大陈腐思想的体现。

5、郑和下西洋的局限:郑和下西洋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其目的不是发展对外贸易,而仅仅是为了“扬威异域”, 所以采取了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从而带来巨大经济负担,不可能持久下去。

(二)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 明朝中期的倭患;(“倭寇”是指明朝中期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

【拓展】产生的原因: ①外部原因:日本,14~15世纪(元末明初);封建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日本西部封建诸侯为聚敛财富——缓和矛盾——组织商人武士到中国沿海抢劫、掳掠;

②内部原因:中国;

A、直接原因:海禁(严格限制私人贸易)——东南沿海的一些奸商与倭寇勾结,致使倭患愈演愈烈;

B、根本原因:明朝后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海防松弛;

因此,整个明朝,始终存在倭寇问题,但明朝中期的“倭患”,有着与明初不同的特点, 那就是:倭寇与中国奸商互相勾结,为害更为严重。

2、戚继光抗倭事迹:(1)戚继光抗倭斗争事迹:台州九战九捷,荡平侵扰浙江的倭寇;(2)、 与俞大猷合作,重创福建、广东倭寇;基本肃清东南沿海倭寇。

(2)戚继光抗倭胜利原因:戚继光抗倭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支持; 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戚继光抗倭决心坚定(名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治军有方,战术灵活,指挥正确(“鸳鸯阵”);抗倭斗争得到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地抗倭斗争的配合。【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中国明代军队抗击楼寇时采用的一种疏散的战斗队形。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根据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小和侨寇作战特点等情况,创立了此阵。 鸳鸯阵阵形以11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 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重箭、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后者执长3米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以形似鸳鸯结伴而得名。】 (三)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新航路的开辟后,葡萄牙在哪些地方开展了殖民活动?有什么特点?

1)地区:非洲(西岸、东岸一些据点)和亚洲(印度果阿、马六甲、澳门)为主,在美洲占领巴西;2)特点:建立军事据点,商站;垄断商路;进行欺诈性贸易;

1、明朝中期以后世界形势的变化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人来到东方,西方殖民者占领南亚、东南亚的一些地方,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2、明代以前的澳门

澳门在秦始皇时属南海郡番禺县,在唐代属东莞县,宋代澳门居民以渔业为生,南宋末年,张士杰曾在澳门与追来的元军大战。明成化年间,在妈阁山中兴建了妈祖阁。

3、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殖民者占领满剌加(马六甲),就开始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16世纪中期,他们通过欺骗、行贿手段在澳门登岸,买通澳门守将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以后又长期租占澳门。

4、明朝政府始终拥有澳门的领土主权

澳门民政和司法权归香山县主管,载货船只交税,居住交地租, 中国军队戍守,香山知县制定“澳夷条例十则”,对不服管辖的葡萄牙人惩办。 以上说明,明政府对澳门拥有不容置疑的领土主权。

第五篇: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的特点

[摘要]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的发展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从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发展的原因,发展的水平及其特点审视这一时期商业文字广告的发展。

[关键词]文字广告;招牌广告;对联广告

人类的广告活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广告的发源地之一。由于商业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商业的日渐发达,我国早期的商业广告活动在商朝便产生了。早期的商业广告形式以实物广告、叫卖广告和音响广告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城市和集市,坐商开始出现,商业文字广告便应运而生。商业文字广告就是以文字的形式,简单明了地说明营业的内容和范畴。单纯的商业文字广告成为中国传统商业宣传的重要表现手段,被长期地传承和沿袭下来。明清(鸦片战争前,以下同)时期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字广告发展最为兴盛的时期。

一、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兴盛的原因

广告的创新和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基于此,我们用现代广告的观念来审视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考察商业文字广告发展的文化基础。

首先,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商业文字广告的创作提供了生动的原形和鲜活的素材,是商业文字广告发展的土壤。

明代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超过以前各个朝代。明代中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促使商品化趋向进一步加强,一些原属农民家庭副业的手工业项目,逐渐分离出去形成专业化的手工作坊,进而发展成集中产地。如,江南的松江、苏州、杭州逐渐成为棉纺织业中心,南京、福州等地是著名的造船业中心,景德镇是瓷业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市镇兴起,使得各地商人往来于镇和大城市之间从事商业活动。与此同时,海上贸易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了嘉靖、万历年间,在沿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纺织、矿冶、造纸、陶瓷等大规模的手工工场。

清代的社会经济与明代相比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方面,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形成了经济作物专业区,棉花、桑、茶、甘蔗、烟草都成为重要的商品化农产品。工商业集中在江南及东南一带,包括长江流域及运河流域,形成了许多大的商业都市如北京、武昌、南京、苏州、杭州、广州、福州等。除大城市外,市镇也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四大聚”(京师、佛山、苏州、汉口)和“四大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商业也更加活跃,出现不少名商,其中以山西票商、扬州盐商和广东行商最为著名,此外,微商、宁绍商、闽粤商等著名的商帮继续活跃在城与市镇之间,他们不仅从事贩运活动,而且经营典当、钱庄等金融事业。

其次,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涉足广告领域,为商业文字广告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

明朝政府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与亚非各国发展友好的经济文化往来,特别是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刺激了中国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繁荣,民间的海外贸易增多。外国的使臣、商人来华贸易也带来了异国的新思想,使儒家传统的重义轻利和崇本抑末的思想受到冲击,社会上逐渐扭转对经商的看法,一些封建士大夫和官僚阶层开始面对社会现实,把农商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由重义轻利转变为义利并重。明清时期的知识分子逐步脱开自命儒雅脱俗的传统思想,开始涉足广告领域,以自己的文字专长直接为商业广告服务,他们题写招牌文字,撰写广告对联,使明清时代的广告形式具有浓郁的知识性、趣味性,并形成了我国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而最能代表中国古代商业广告民族风格和气派的是文字广告中的招牌广告和商业对联广告。

二、明清时期的商业文字广告

明清时期我国商业文字广告的主要形式有:招牌广告、楹联广告、书籍广告等。招牌广告和商业楹联广告是其代表。

招牌广告是从中国古代的文字幌发展演化而来的,明清时代的招牌首先注重以儒家“以义取利”的思想为主导,此时的招牌已不再是以单调的姓氏或街坊名字作为招牌的字号,而是赋予招牌文字以言简意赅的内容。如著名的北京同仁堂药店,取自“童叟无欺”的商业信条,“全聚德”烤鸭店,取其“全仁聚德,财源茂盛”的意思。其次,在含义上有的选用吉祥如意为主题,如开业于咸丰三年的“内联陛鞋店”,由于该店专做清朝宫廷的生意,用“内”字,指的是“大内”即宫廷的意思,“联陛”是指“连升三级”,取其吉利,投宫廷官宦之所好,以招揽生意。第三,在招牌内容上有的还采用与商店商品有关的历史故事为主题。如开业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的北京“六必居”酱菜园,生产的酱菜驰名中外,传说“六必居”牌匾出自宰相严嵩之手。

楹联广告又称对联广告,也是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一种商业文字广告形式。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是第一个撰写对联广告的人,其后,文人儒士附和时尚,纷纷撰写商业对联。

明代杰出书画家唐伯虎曾为一家新开张的商号挥笔写下:“生意如春草,财源似水泉”。著名书法家祝枝山游西湖归来,进店饮酒,趁酒兴为酒家笔写下一副对联:“东不管西不管,我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请罢喝罢。”

清代对联广告更为流行,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用对联,成为商业广告的一种宣传形式。如:“世间无此酒,天下有名楼”(酒楼)、“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理发店)、“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过常山,去斩草寇;小红娘,坐荷车,头戴金银花,到熟地,接见槟榔”(药材庄)、“到此皆洁己之士,相对乃忘形之交”(澡堂)等。

商业楹联在其自身高雅文辞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溶人了商业文化的内涵、商人的志向与经营理念,与传统招牌匾额一样,常常被视为信誉的象征,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不可动摇的地位。

从广告史上考察,我国的书籍广告始于宋朝,宋代的雕版书中,一般都有“刊语”或“牌子”,因为北宋的书籍没有封面,所以书籍广告多刻在目录或序文后,内容是告诉读者书坊字号、刻书年月、地点,与现代书籍的版权页相似。南宋末年以后,我国书籍出现了封面,书籍广告的水平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进步。

明清朝代,我国的雕版印刷业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和发展。由于社会对各种书籍需求量不断增大,书市生意兴隆,相互之间也展开了竞争。管地书商和印刷者为了扩大影响,利用书籍插图大做广告,以此来推销各类书籍。如明弘治年间(1498年)的刊本《奇妙全相西厢记》的底页上就刊印了广告:“……本坊谨依经书重写绘图,参订编大字本,唱与图合,使寓于客邸,行于舟中,闲游坐客,得此一览始终,歌唱了然,爽人心意。”这篇广告文字,很有说服力,而且字句也很简练。

三、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的特点

首先,明清时期的商业文字广告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22(2007)05-0078-2

[内容提要]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的发展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从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发展的原因,发展的水平及其特点审视这一时期商业文字广告的发展。

[关键词]文字广告;招牌广告;对联广告

人类的广告活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广告的发源地之一。由于商业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商业的日渐发达,我国早期的商业广告活动在商朝便产生了。早期的商业广告形式以实物广告、叫卖广告和音响广告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城市和集市,坐商开始出现,商业文字广告便应运而生。商业文字广告就是以文字的形式,简单明了地说明营业的内容和范畴。单纯的商业文字广告成为中国传统商业宣传的重要表现手段,被长期地传承和沿袭下来。明清(鸦片战争前,以下同)时期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字广告发展最为兴盛的时期。

一、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兴盛的原因

广告的创新和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基于此,我们用现代广告的观念来审视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考察商业文字广告发展的文化基础。

首先,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商业文字广告的创作提供了生动的原形和鲜活的素材,是商业文字广告发展的土壤。

明代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超过以前各个朝代。明代中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促使商品化趋向进一步加强,一些原属农民家庭副业的手工业项目,逐渐分离出去形成专业化的手工作坊,进而发展成集中产地。如,江南的松江、苏州、杭州逐渐成为棉纺织业中心,南京、福州等地是著名的造船业中心,景德镇是瓷业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市镇兴起,使得各地商人往来于镇和大城市之间从事商业活动。与此同时,海上贸易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了嘉靖、万历年间,在沿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纺织、矿冶、造纸、陶瓷等大规模的手工工场。

清代的社会经济与明代相比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方面,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形成了经济作物专业区,棉花、桑、茶、甘蔗、烟草都成为重要的商品化农产品。工商业集中在江南及东南一带,包括长江流域及运河流域,形成了许多大的商业都市如北京、武昌、南京、苏州、杭州、广州、福州等。除大城市外,市镇也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四大聚”(京师、佛山、苏州、汉口)和“四大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商业也更加活跃,出现不少名商,其中以山西票商、扬州盐商和广东行商最为著名,此外,微商、宁绍商、闽粤商等著名的商帮继续活跃在城与市镇之间,他们不仅从事贩运活动,而且经营典当、钱庄等金融事业。

其次,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涉足广告领域,为商业文字广告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

明朝政府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与亚非各国发展友好的经济文化往来,特别是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刺激了中国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繁荣,民间的海外贸易增多。外国的使臣、商人来华贸易也带来了异国的新思想,使儒家传统的重义轻利和崇本抑末的思想受到冲击,社会上逐渐扭转对经商的看法,一些封建士大夫和官僚阶层开始面对社会现实,把农商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由重义轻利转变为义利并重。明清时期的知识分子逐步脱开自命儒雅脱俗的传统思想,开始涉足广告领域,以自己的文字专长直接为商业广告服务,他们题写招牌文字,撰写广告对联,使明清时代的广告形式具有浓郁的知识性、趣味性,并形成了我国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而最能代表中国古代商业广告民族风格和气派的是文字广告中的招牌广告和商业对联广告。

二、明清时期的商业文字广告

明清时期我国商业文字广告的主要形式有:招牌广告、楹联广告、书籍广告等。招牌广告和商业楹联广告是其代表。

招牌广告是从中国古代的文字幌发展演化而来的,明清时代的招牌首先注重以儒家“以义取利”的思想为主导,此时的招牌已不再是以单调的姓氏或街坊名字作为招牌的字号,而是赋予招牌文字以言简意赅的内容。如著名的北京同仁堂药店,取自“童叟无欺”的商业信条,“全聚德”烤鸭店,取其“全仁聚德,财源茂盛”的意思。其次,在含义上有的选用吉祥如意为主题,如开业于咸丰三年的“内联陛鞋店”,由于该店专做清朝宫廷的生意,用“内”字,指的是“大内”即宫廷的意思,“联陛”是指“连升三级”,取其吉利,投宫廷官宦之所好,以招揽生意。第三,在招牌内容上有的还采用与商店商品有关的历史故事为主题。如开业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的北京“六必居”酱菜园,生产的酱菜驰名中外,传说“六必居”牌匾出自宰相严嵩之手。

楹联广告又称对联广告,也是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一种商业文字广告形式。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是第一个撰写对联广告的人,其后,文人儒士附和时尚,纷纷撰写商业对联。

明代杰出书画家唐伯虎曾为一家新开张的商号挥笔写下:“生意如春草,财源似水泉”。著名书法家祝枝山游西湖归来,进店饮酒,趁酒兴为酒家笔写下一副对联:“东不管西不管,我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请罢喝罢。”

清代对联广告更为流行,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用对联,成为商业广告的一种宣传形式。如:“世间无此酒,天下有名楼”(酒楼)、“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理发店)、“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过常山,去斩草寇;小红娘,坐荷车,头戴金银花,到熟地,接见槟榔”(药材庄)、“到此皆洁己之士,相对乃忘形之交”(澡堂)等。

商业楹联在其自身高雅文辞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溶人了商业文化的内涵、商人的志向与经营理念,与传统招牌匾额一样,常常被视为信誉的象征,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不可动摇的地位。

从广告史上考察,我国的书籍广告始于宋朝,宋代的雕版书中,一般都有“刊语”或“牌子”,因为北宋的书籍没有封面,所以书籍广告多刻在目录或序文后,内容是告诉读者书坊字号、刻书年月、地点,与现代书籍的版权页相似。南宋末年以后,我国书籍出现了封面,书籍广告的水平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进步。

明清朝代,我国的雕版印刷业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和发展。由于社会对各种书籍需求量不断增大,书市生意兴隆,相互之间也展开了竞争。管地书商和印刷者为了扩大影响,利用书籍插图大做广告,以此来推销各类书籍。如明弘治年间(1498年)的刊本《奇妙全相西厢记》的底页上就刊印了广告:“……本坊谨依经书重写绘图,参订编大字本,唱与图合,使寓于客邸,行于舟中,闲游坐客,得此一览始终,歌唱了然,爽人心意。”这篇广告文字,很有说服力,而且字句也很简练。

三、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的特点

首先,明清时期的商业文字广告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特征。它不仅要求文字严谨,而且有一种行业的暗示作用,传递着一种商业理念。如“竹叶杯中,万里溪山闲送绿;杏花村里,一帘风月独飘香。”酒联中自然贴切地运用了两个专用词,即竹叶青酒和有名的酒乡杏花村。从艺术角度来欣赏,读酒联如同是在品味一首诗,鉴赏一幅画。

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文化的丰厚积淀塑造了中国商家以诚取信的风范,传统的商人常以儒商自居。特别是明代中期以后,文人雅士以儒家传统的思想道德标准来衡量事物。经他们加工提炼的文字广告诠释了“似商非商总是商”的文字广告宣传模式,令人品之愈细,感之愈深,产生回味无穷的效果,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从“童叟无欺”的同仁堂到“以德取财”的全聚德,传递的都是以德立信的儒商广告理念。“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药材庄对联广告,更是药材经营者的崇高理想在对联中的体现。

其次,明清时期的商业文字广告具有民族性和文化性的特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都易于接受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字广告是代表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一种形式,在文字广告的背后,往往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或令人回味的典故作为铺垫。清代北京“都一处烧麦馆”的招牌据说“都一处”3个字是出自乾隆皇帝的御笔亲书。乾隆十七年除夕夜,亥时,有一主二仆来到酒店饮酒,客人环视四周,得知小酒店还没有字号,便起了个“都一处”的名字。一个月后。10多个太监给酒店送来了一块匾额,店主这才知道除夕夜来的是乾隆皇帝,从此“都一处”的招牌闻名天下。

明代扇店对联广告中有这样一幅:“羲之五字增声价,诸葛三军仗指挥”。此联上联出自《晋书》的一段记载。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一次路遇一位叫卖六角扇的老妇人,看着冷清的生意,王羲之既怜悯又感慨,于是他在每把扇子上各题5个字,老人家很是不解。王羲之告诉她,您再卖扇子的时候说扇上的字是王羲之书写,每把扇子能卖个好价钱。果不出所料,老人手中的扇子很快被争购一空。下联则取材于三国故事,诸葛亮率兵出战,他秉素舆,着葛巾,执白羽扇从容指挥兵马。

明清时期的商业文字广告,无论是招牌广告、对联广告,还是书籍广告,它们不仅传递了商业理念,宣传了产品,同时也是我国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一种载体。

第三,明清时期文字广告已遍及全国各地,出现在各个经营领域。明清时期我国的商业活动范围已扩展到祖国的边疆地区,如:张家口、呼和浩特、多伦诺尔、西宁、库仑、伊犁、哈密、恰克图等地。而且各行各业都有代表本行业特色的商业文字广告。以招牌广告为例,从文字幌逐渐演化而来的招牌广告到明清时期已分为:竖式招牌、横式招牌、坐式招牌。仅北京地区就有250多种招牌的形式,分别代表不同的行业,一店一幌,令人流连忘返。

我们从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的思想性、艺术性、使用的普遍性考察,可以认为,商业文字广告的发展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明清时期的商业文字广告以其对前代的文字广告的从内容到形式的不断完善、突破、创新,充分发挥了传递信息、塑造形象、促进竞争的作用,奠定了它在中国古代广告史上的地位,对中国近代、现代广告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材料下一篇:美丽乡村验收汇报材料

热门文章

明清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