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熟悉的一座桥范文

2022-06-26

第一篇:我熟悉的一座桥范文

我最熟悉的一座桥

我的家乡有一条河——人民胜利渠,它从我生活的这座城市斜斜的穿过,在这条河上面有好多座桥在方便着我们出行。而我最熟悉的是——胜利南桥。

它是一座水泥桥,就连桥上面的栏杆也是水泥筑成,样子非常的普通,两个桥墩立在河两边,中间是拱形的桥洞,桥面平坦没有一点弯曲,远远的看上去就像一块超级大积木连接着河的两岸。河水从它下面静静的流过,河边种着高大的杨树。站在桥上看去这些大树就像是两排排列整齐的士兵在护卫着胜利渠。

其实这是一座非常不起眼的桥,为了方便人们通行,它跟道路一样宽,一样平。它没有赵州桥那样辉煌的历史,没有南京长江大桥那样雄伟的身姿,没有立交桥那样复杂的结构。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我每天上学都会经过它却没有发现它的存在。至到有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到河边散步,我才发觉这是一座桥。

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离不开它,是它连接河两岸,每天都有无数的人从它身上走过,去上学、工作。在我们这座城市里还有好几座这样平凡的桥,是它们守护着我们的生活。 我爱胜利南桥,爱它在平凡中默默的奉献。

第二篇:我心中的一座桥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一座桥

我一直有一个幻想:如果在我心中能建起一座桥,那该有多好!

如果在我心中能建起一座桥,我希望这座桥像彩虹一样有魅力,像桂花一样那样有一种属于自己的芬芳,像水面那样纯洁,像田野那样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那座桥是我一个人的,单单属于我。我可以在上面散散步,看风景,也可以在上面开奔驰,兜兜风。那里没有什么未成年人保护法,没有家长的唠叨,没有同学的讥笑声??而且,这座桥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如意桥”你门一定会问:为什么要叫如意桥。那是因为在桥的两边有两座别墅,一 座是我的,叫做“麻烦小屋”因为我很麻烦,经常会有困难,所以要叫麻烦小屋。而在桥的另一端,住的都是像火柴那么大小的小守护神,你可别小看,他们可都是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在里面也住着一些小动物。它们也是我的小守护神。

当我被数学或语文难题所困时,我会去找什么都难不倒他的博士涛涛;音乐不懂时,我就会去找音乐家乐乐;当我科学实验做不好时,我会去找智多星小猴子;我伤心时,我会去找调解员小百兔,向它倾诉;当我生气时,我会去找出气桶小猪,给我解解气;我寂寞时,我会去找小鸟,给我唱歌听;当我开心时,我会找来大家和我一起享受快乐。

如果我真的有这么一座“如意桥”和这些小守护神,那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人!

桥是什么?

对啊!桥是什么?谁会考虑这个问题呢?

著名的桥梁学家茅以升却仔细地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说“桥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小河,或是一个小谷,就形成一座桥。”

不!桥,不是这么简单的!不是的,绝不是的!

如果是的话,那爱心桥算什么呢?那天上迷离的彩虹桥又算什么呢?所以,它并不简单。在我的内心深处有两座不简单的桥,它们是——

友情之桥——万年桥

窗外雨潇潇,把思绪浸润得葳蕤多姿。冬已去,春光一缕送来温馨一片,故乡的桥连着难忘的友情。

还记得那座古韵悠悠的小桥么?我记得,我们记得,我们这一群嘻嘻哈哈的小孩、一伙年少天真的伙伴、一群朝夕相处的同窗记得。我们曾同行,带着真诚,怀着希冀,揣着梦想,走过风雨中的古桥,走过艳阳下的古桥。

几丛青苔,几棵小草,抑或是几粒小螺,悠然展示着小桥的殷实和安宁。走过前人屐履磨润得青石板路,足音空跫,当是现实与历史相互碰撞的回

声······

古桥的学名叫万年桥,我称她友情之桥。它曾陪伴我们走过幼稚,走过童真,走向靓丽的花季。

古老的徽州文化造就了你,座座嶙峋的牌坊托举着你,细细柔柔的炊烟笼罩着你,

双双深情的明眸挂念着你。啊!亲情之桥——友情之桥,纯洁的色彩,矫健而有不失优雅的身姿,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缕春风,一抹阳光。

第三篇:母爱,我成长中的一座桥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走过了许多桥:理想之桥、奋斗之桥、成功之桥、挫折之桥„„但唯有一座桥,我却永远走不到尽头,那就是母爱之桥!

老人们常说:“孩子的诞生日,母亲的受难日。”可我的母亲似乎从未感受过这一点,她总说我是上天赐给她最珍贵的礼物。母亲平时总是面带微笑地细心呵护着我,从未在我面前发过火。母亲是我的第一任老师,在她润物细无声的启发教育下,我知道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母亲用她圣洁的爱,为我搭建了坚实的成长之桥。

母爱之桥引领我走向美好的未来。渐渐地,我长大了,还独自走过许多人生之桥。但唯有母爱之桥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

记得我刚上中学那会儿,总跟不上老师和同学的步伐,在学校里受了委屈,回家免不了要发泄出来,母亲总是默默地在一旁倾听,有时也安慰几句。但我那时很不懂事,总认为母亲不能理解我,还毫无道理地向她发火,她却毫不介意。有一天,我发现母亲在房间内偷偷流泪,我的心很不是滋味。母亲用她的爱和宽容为我搭建了进步之桥。

在母爱之桥上,我踉踉跄跄地步入青春的门槛。还记得在八年级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之前,我紧张地复习着每一门功课,只盼能考个好成绩。有时我复习到深夜,母亲就陪我到深夜,我让她先睡,她说不困。早晨起床,桌上总有可口的饭菜;傍晚回家,迎面而来的总是亲切的问候„„期中考试之后,我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时,却发现母亲的眼睛里布满血丝,我的内心充满感激。母亲用她无微不至的关爱,

- 12 -

第四篇:穿越蛮荒的一座桥

RUC-BK-214-010101-2006202718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新时期知青文学作品启蒙性的分析

作 者 学 院 专 业 年 级 2 0 0 6 学 号 2006202718 指导教师 论文成绩 日 期

白 雪 松 哲 学 院 哲 学 级

中文提要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就已经结束了,时间的流逝,让那个年代的人逐渐老去,也让经历过那一切的人对那段刻骨铭心经历的反思逐渐深刻。在中国社会逐渐脱离计划经济的束缚,社会文化逐渐趋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知青小说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充当了召唤启蒙主义回归的先驱者的和“改造民族灵魂”伟大工程的探路石。这类小说运用创作者实际生活体验和零距离的观察结果,通过对农民的日常生活行为与人际关系冲突的描述,剖析了中国农民的文化性格与时代局限性。知青小说对农民文化心理进行审视批判的过程,是中国知识阶层对国民性进行启蒙改造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本文,就是通过对这部分具有启蒙性质的小说进行哲学上的分析和审视,说明其内在蕴含的时代精神。

第 1 页

Abstract Knowledge of mountainous area youth movement had ended in the late 1970s. The passage of time makes the people go and makes the old people all 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 the reflection hazing period gradually. This kind of novels played the role of scout in the procedure for Chinese society to gradually break away from the planned economy gradually and turn to the modernization. This kind of novels by creators actual life experience and zero distance observation, the peasants daily life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nalyzes the cultural character of Chinese farmers with age limitation, populist criticism consciousness. Cultural psychology of farmers are critical process, is consisted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the enlightenment for Chinese culture is also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第 2 页

关键词:

知识青年

知青小说

启蒙精神

民族灵魂

一.

(一) 知识青年

知青,是知识青年的简称。知识青年这个群体,到现在还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青,指的是“所有未能继续升学而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的青年(家在农村,毕业后又回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回乡青年”也包括在内)”。而狭义的知青,特指“1962年以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工作成为国家的一项专门工作,国家正式为上山下乡的城市青年学生发放安置费以后,从大中城市下乡的中学毕业生,其中‘文革’期间毕业下乡的‘老三届’以及其后陆续从中学毕业的城市青年。”

(二) 知青文学的产生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牵涉到中国千千万万个青年的命运、情感、思想的重大事件。知识青年们的理想、激情、憧憬与现实的失落、无助、绝望,在他们心灵里冲撞激荡,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在上山下乡的漫长生活中,相伴而生的复杂感情,一天天沉淀,积累直至充溢于他们的胸臆,一旦有了倾诉的时机,他们就不可遏止地将这些情感与思想向世人叙述。可以说,新时期知青小说就是这些生活图景与丰富情感的真实写照。

知青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作家回溯一段中断了三十年的历史时光,经过反思,对五四新文学创作理念的接续与张扬。五四新文学传统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譬如个性化的追求、创作方法的多元化探索,强烈的悲剧意识。而最重要的内涵,则是理性精神的确立与张扬。这一理性精神包含有两项宝贵的思想元素——启蒙与批判。在新时期知青文学蓬勃兴起与发展过程中,这两项宝贵的思想元素回归到了中国作家们的思想中。随之而来的,是文学创作日益向本质属性回归。从关注政治事件、评价社会运动到探索人的灵魂,剖析人的深层心理,以期更深刻地反映社会、历史与人的本质,这既是新时期知青文学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启蒙精神在新时期知青小说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这一时期,部分知青作家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农民的文化心理和人性剖析上,他们这方面的小说,注意对农民文化心理的观察与开掘,注意对农民的心理状态和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和细致刻画,具有鲜明的启蒙特征。

二.

(一) 对农民文化的重新认识

具有启蒙性质的知青小说的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使我们重新认识了中国现当代农民。 就知青一代的思想教育过程来说,“贫下中农”这一概念给知识青年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称谓在那个的年代具有强烈的政治含义。它向受“再教育”者暗示,其一,在阶级斗争理论范畴中,这一称谓,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性的称谓,而是明确地界定了农民的政治身份,其中包含有天然革命性的含义;其二,思想意识里存在着诸多资产阶级思想的知青,

第 3 页

知青及知青小说

知青文学的启蒙性

必须对“革命的贫下中农”持尊重、崇拜的态度,严守受“再教育”者的本分,向他们虚心求教。教育灌输者运用这一称谓,力图使拥有知识优势、文化优势、认知优势的城市学生在心理上、思想上、社会认知上,无条件、前置性地对农民持仰视、顺从的心态。它先验性地规定了认知者的认知角度和认知内涵,从而也确定了认知者对认知对象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方式,那就是尊重和服从。

知青在下放期间最大的思想收获就是对中国农民的重新认识。他们到农村之后,对乡村的贫穷落后一目了然。但对农民的内心世界,对具体的人的复杂性格的认识,却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完成,这一认识还需要一个漫长与艰难的过程。可这一过程一旦完成,那给予知青心灵的震撼就是巨大的,其认知程度是深刻的。这类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作家通过农民日常生活言行的记叙,通过对农民群体生活方式的观察与体验,展示了农民真实的生活行为和人生欲望,把他们从以往抽象神圣的图腾符号还原为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这其中的典型作品有王兆军的长篇小说《拂晓前的葬礼》,这是一部对农村文化进行分析,对农民进行文化心理分析的小说,作者对当代农民的观察和分析具有相当的深刻性,小说主题显示了对农民历史地位和文化性格定位的质疑和否定。

(二) 勇敢的认知

康德说:“启蒙就是勇敢的认知。”与建国三十年以来的农村题材小说相比较,知青小说的主题取向呈逆向性。知青作家运用批判的笔触和自己在农村生活的积累与领悟,对农民进行了严肃的审视。

以往的农村题材小说,作家往往是在虚构的轰轰烈烈的路线斗争或阶级斗争中,描述贫下中农在社队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忘我地劳动,无私地奉献,勇敢地斗争,表现了远大的生活理想和美好的道德情操。知青作家则不然,他们站在启蒙的立场上,从人性、文化的角度切入,以严肃的审视眼光深入探索仍处于自然经济社会中的中国农民的文化性格,理性地揭示他们在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社会生活中,积淀下来的保守、愚昧、自私、残忍等病态心理,尽可能还原农村现实社会的原貌。

知青小说的思想启蒙价值可归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还原了一个社会常识:落后的经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活其间的人群落后的文化素质。它揭露出了当代中国农村生活的真相,揭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作为普通人的农民,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写出了农民的善良、温顺、坚韧、宽厚的美德,也写出了他们怯懦、猥琐、狡黯、残忍等复杂的人性。相比之下,那些按照政治需要而创造的农民英雄形象,就显得十分概念化了。由于中国农村长期的贫穷落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准相对低下,也由于五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城乡经济二元体制,中国城乡之间的相对隔绝,造成了城乡之间社会形态的等级差异。农村社会发展和流动渐趋停滞封闭,贫穷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可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启蒙性知青小说给人如下启示:某一民族的人性品格具有稳定性,并不会因社会制度的剧烈改变就会随之产生深刻的质变,所以概念化地塑造这种英雄形象的作品是经不得起时间的检验的。知青作家在五四精神诞生与发展了半个世纪后,深切感受到,就现代

第 4 页

社会的要求而言,中国农民大众的文化心理还有待于改善。鲁迅当年为之痛苦的就是人民大众的不觉醒,因此“哀其不幸”。那么,启蒙性知青小说除了沿袭这一主题之外,还有一个主题,就是“责其不仁”。

中国农民的“天然革命性”并不意味着他们天然具备了现代社会公民的文明素质,更不意味着他们能成为现代社会的引领者。实际情况是,当社会动荡平静之后,根深蒂固的文化积习仍牢固地支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他们的精神和思维实际上还是生活在绵延千年的农业文化意识之中。“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长期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教育的中国知青小说家在这方面认识会比较深刻。

其次,新知青小说对中国农民予以审视与重新估价,体现出他们对农民心理的现代化改造问题的思考。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理性精神复苏的体现。知青小说的理性批判精神源于五四新文学,是对五四精神的接续与张扬。五四新文学的代表人物鲁迅从“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撷取题材一说,为知青作家的观察生活、选择题材提供了明确的切入点。中国混乱奇特的政治情势,让他们在文革专制年代读到了鲁迅很多立足于民众启蒙和社会批判的自由主义精神。因此可以说,鲁迅的作品起到了五四新文学启蒙思想与知青作家之间的桥梁作用。但是知青作家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传承是不充分的,他们对五四新文学精神的认知水平是比较有限的。不过,虽然如此,知青作家还是通过鲁迅的作品,比较忠实地继承了五四新文学最具本质特征——启蒙,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三) 启蒙思想的构成因素

启蒙性知青小说观察中国农业社会现状的视角独具匠心,对农民的文化心理的揭示细致到位,在当代小说中树起了启蒙大旗。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成就,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因素是时代因素。首先是时代给予的契机。没有中国政治格局的巨大变革,没有思想解放运动,他们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表达他们的思想。从作品外部环境上看,是时代给予了启蒙性知青小说产生的条件,这些外部条件,包括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观念的更新,形成了比较宽松自由、多元化的创作环境;从作品本身分析,这些作品主题所蕴涵的思想观念,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独立品格的再确立和自由精神的回归,因此,启蒙性知青小说的产生,是人们的思想日益丰富多元的时代特征,显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品格的提升和社会历史认知能力的增强。

第二个因素是知青受到的非主流意识思想的影响。被迫从城市迁往农村谋生,对千百万城市学生的成长和生活愿望而言,确实是一次重大的人生挫折。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由于远离城市,学校、家长、社会的思想制约力量鞭长莫及,在交通、通讯闭塞,政治文化水平落后的农村,思想专制力量大大减弱。如此一来,在文化思想专制的年代,勤于思考、拥有文学天赋或文学创作冲动的知青们,反而在无意之中拥有了一处自由的精神空间,拥有了一块思想自由生长的土壤。

由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突发性和前景的不确定性,当局没有,也不可能进行深思熟虑地规划,所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内容也语焉不详。主流理论的苍白和残缺,现实与以往教育认知的巨大反差,造成了广大知青的思想混乱、放任自流的自由状态。不

第 5 页

过,这种思想状态对于正处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是一种消极的状态,也有其积极意义。思想专制的残缺,思想教育内容的苍白,为身处极左思潮缝隙中勤于读书思考的知青自主观察中国农村的现实,进行个性化思考,留下了自由的探索空间。

这说明了一个现象:当年,在远离城市的广大乡村,如同散布在大海中的孤岛一样,曾经存在过一些“民间思想村落”。这些“精神飞地”的存在及其活动,为一些勤于思考、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知青,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训练和精神准备。甘铁生谈到:“早在1970年前后,我们这些朋友,突然将‘文革’前十七年出的所有的有点价值的书都翻找出来了。古今中外,传统的和现代的,从古希腊神话到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丛书,哲学和社会科学、历史和政治方面的凡是有价值的书籍,通过各种渠道在我们之中流传开来。这些书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和视野。”①

第三个因素则是决定性的,那就是知青作家农村生活的阅历,他们对农村社会、对农民深刻观察的结果。这是来自生命体验的思想。神圣感是在琐碎真切的生活感受中一点点破碎、消解的。这段叙述取自史铁生的《插队的故事》:

六九年初去的时候,浩浩荡荡几十辆卡车,扬起几里滚滚黄尘,“哼„„哼„„”地在高原上爬.人蜷在车棚里颠,不久看见了窑洞,一排排很革命的样子,大伙都慨叹.一会儿又看见了羊群,拦羊老汉披着老羊皮袄,大家又都从心里崇敬,冲老汉招手,老汉却只顾了他的羊群。然后又看见了戴白羊肚手巾的人群拥在硷畔上,木然且疑惑地看我们的车队,我们又冲人家招手,人家仍旧木然且疑惑地站着„„然后到了延安.然后发现宝塔山并不“巍峨”,延河又因在冬天不能“滚滚流”。然后遇见有人朝我们伸来饭碗,被带队的县干部吼开.我心里的诗意遭了挫折。李卓在牙间“吸一一”了一声,歪着脑袋想了半天. 一排排“很革命”的窑洞,令人“崇敬”的拦羊老汉,并不“巍峨”的宝塔山,不能“滚滚流”的延河,这些语句充满了丰富的潜台词,向人们暗示了作者对以前受到的神圣教育的狐疑与失望,也流露了“我”窥破神圣、社会阅历增长的喜悦知青对农民完整真实的认识,是在日常生活行为中与农民近距离的观察、零距离的交往中细腻地体验出来的。朱晓平的《好男好女》中知青与桑树坪的贫下中农领头人李金斗之间第一次打交道的叙述,则洗尽了多年的政治教育涂抹在中国农民身上的神圣色彩:“干巴巴的枯黄脸,几根枯黄的胡须,两只小眼睛总是滴溜溜转个不停。这人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面不善。旦再看他那身打扮,浑身上下破破烂烂,数不清黑裤黑袄上有多少五颜六色的补丁。”这段几乎是亵渎神圣的记叙,把一个陕西山区的农民真切生动地推到读者面前,那么富有生命气息,那么自然鲜活。贫穷、忍耐、卑微、狡黯等种种性格特征,活生生地印在读者的记忆中。这样的农民连“我”都感到奇怪:“金斗是我所接触的第一个地道的农民。可他怎么也和我印象中的农民对不上号。我印象中的那农民形象是从哪里来的?”后来“我”终于明白了:“我印象中的农民形象,是从电影里画报上和小说中得来的,李金斗和这样的农民,其实没有等号,因为一个是艺术中的农民形象,一个是现实中的农民。”小说明白地告诉 ①甘铁生:《记忆—岁月逸事》,林贤治章德宁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l月第l版,第195页。

第 6 页

读者,以往农民的文学形象与现实社会中的农民实际是有着很大差距的。

启蒙性知青小说鲜明地张起农民文化意识批判的旗帜,体现了思想解放运动的时代精神。农民文化意识批判的前提是还原农村社会原貌和农民思想意识原型,知青作家在这方面有着无可争辩的话语能力和话语权。这一话语能力和话语权并非来自主流政治的授意授权,也不是来自于农业文化批判主题的先验性预设,而是来自他们置身于农村生活的情感体验,来自于年复一年的田间劳作的日常生活。没有贫穷孤寒的生活,没有沦入中国社会最底层,置身于下层民众的生存体验,不会产生启蒙性知青小说。不是知青作家主动地要去重新认识中国农村、去剖析中国农民,去充当时代的启蒙者,年轻的城市中学生们不可能有这种眼光和激情,也不具备这样的思想水准与学养。是畸形的时代、是无奈的生活把他们推入农村,强迫他们与农民为伍。他们为了生存,为了前途,去与农民相伴相随,在本真的感情和行为冲突中重新认识了农民。知青上山下乡没有变成农民,却对农民有了意想不到的深刻认识,可谓播种的是跳蚤,收获的却是龙种。

三.结语

启蒙性知青小说是当时社会上文化氛围和趋向的一个代表。而当时文化的关键正是在于一种对康德“主体性”观念新的展开,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一书有一个很重要的附论:《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这篇文章似乎包含着知青小说所体现出来的启蒙思想的核心命题。李泽厚在这篇文章中点明:“康德的体系把人性(也就是人类的主体性)非常突出地提出来了。”①而李泽厚的发挥更加深刻:“应该看到个体存在的巨大意义和价值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愈益突出和重要,个体作为血肉之躯的存在,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展,在精神上将愈来愈突出地感到自己存在的独特性和无可重复性。”②这里李泽厚所召唤康德的主体性精神其实是对于新时期启蒙精神的召唤,“主体性”正是从原有的计划经济话语中脱离的基础,正是新的“现代性”的展开的前提。这时文化的主体又是“血肉之躯”。于是,我们发现个体的解放具有了一种崇高的精神性意义,是一种自我实现的结果。那是从计划经济中脱离出来的最初的冲动。我们都有了一种强烈的自我实现的热情,它替代了“文革”后已经彻底破碎的理想。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顺应了当时的文化潮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文化潮流。在那个刚刚走出文化黑暗期的年代里,精英知识分子们高擎启蒙主义大旗,以改造民族灵魂为己任,通过对现当代农民的审视和批判。他们用自己的作品传承五四启蒙精神,把文化专制下概念化的人解放出来,还原为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以精神先导者的身份,推动着中国现代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

①②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三联书店 1984年版 第424页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三联书店 1984年版 第434页

第 7 页

作者签名:

第 8 页

参考文献:

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2月第l版 陈村等著:《知青小说选》,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1992年6月第2版 尼·别尔加耶夫:《俄罗斯思想》,雷永生等译,三联书店出版,1995年8月第1版 陆龟山主编:《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朱晓平:《好男好女》,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叶辛:《叶辛知青作品总集》,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第 9 页

第五篇: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

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

我班的XX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在我教他的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没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他自己。那是一次课间操,由于下课稍微晚了点,学生都急急忙忙地往外挤,我站在讲台边维持着秩序。没过一会儿,门后面的拖把倒了,学生光顾着挤,好象没有注意到横在地上的扫把。这时,XX同学挤了过来,告诉大家看着点,别拌倒,然后把扫把拿了起来了。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做完操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XX同学,并尽力赞美了他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他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教育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文物保护与利用范文下一篇:听爱如茉莉有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