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第二课时教案

2022-12-11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12课第二课时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第12课第二课时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第二课时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第7课 让人三尺又何妨

正确把握宽容友善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正确认识宽容与软弱、宽容与严格,宽容与维权的界限。 ②能力: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善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老师、他人相 处。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宽容友善是交往的品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乐于宽容待人,与人为善。

二、教学重点:

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宽容友善这一交往品质

三、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宽容与软弱、宽容与纵容的界限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阅读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展示课题,播放歌曲《最美的太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漫画《抢劫》,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有度,正确认识宽容与软弱、宽容与严格、宽容与维权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在宽容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通过漫画直观地把问题留给学生,此时可以让学生三言两语发表意见,教师简单作引导,目的是将新授课题展开,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讲授新课:

(一)宽容与软弱

正确把握宽容友善

• 宽容与软弱 • 宽容与严格 • 宽容与维权 活动

一、孔子与颜回的“宽容”的故事,思考: (1) 怎样理解孔子的评判?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2)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的问题设计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快速引出宽容与软弱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故事中得到认识的升华。 活动

二、阅读故事,讨论问题:

(1)故事中王阿姨的做法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什么优秀品质?

宽容友善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 (2)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当别人有意无意伤害了你,未造成严重伤害时,如果你缺乏宽容之心,只会激化矛盾,加剧冲突,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因此,我们说:宽容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你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会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

设计意图:以身边发生的故事为背景资料,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分析问题,加深对宽容不是软弱,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的认识

(二)宽容与严格

活动

一、小品说唱:“最近比较烦”

针对小品说唱中的“我”的想法,开展小小辩论赛。辩题:宽容与批评的关 系。正方观点:宽容与批评是一致的。反方观点:宽容与批评是对立的。

设计意图:该情境创设更加走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能产生情感共鸣。用小品说唱形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认识宽容与严格的关系,并对教师或家长在教育中存在的正、误两种行为加以指导,启发学生提高认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活动

二、社会观察:“杨丽娟追星报道”。 同学们各抒己见。

(1)看一看:在这场追星悲剧中,杨丽娟父母的做法是宽容的表现吗?为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我们还发现哪些类似的问题? (3)说一说:你想对这样的父母说些什么? (4)成长日志:知识和觉悟的提升,行为的指导。

宽容不是纵容,宽容与严格是一致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严格要求。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相关链接

第10条 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第11条 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接受或递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

设计意图:该报道是学生很熟悉的盲目从众心理的表现,但是从讨论角度来看父母的做法,父母的正确引导对中学生具有现实意义,还有利于中学生有一种规范意识,形成道德观念。

(三)宽容与维权

活动——生活在线:阅读漫画一《倒着念》,探究: (1)请你猜测漫画一中的消费者可能采取的做法。 1)算了,自认倒霉吧! 2)不能就这么算了,找些人去教训售货员一顿。 3)向有关部门举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你认为哪种做法是正确的?这种做法是否有宽容之心?请辨别说明。 (3)漫画二《投诉》给我们什么启迪?

作为消费者,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无原则的宽容就是对社会、对他人的不宽容。

依法讨回公道,正是对社会、对他人最大的宽容友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更结合学生生活消费的经验,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将问题深入探讨,让学生能够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维权意识,体会真正宽容应该是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法律要求的。 感悟和总结:

(1)宽容不是软弱,是宽大有气量, 是一种理解和体谅。

(2)宽容不是纵容,宽容与严格是一致的。

(3)宽容要与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规范相一致,是有原则的。 巩固和练习: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心理诊所:通过自测,发现在交往中的不足,今后有针对性的学会宽容。

下面有个简单的测验可以帮助你确定自己是否属于一个宽容的人。做法是: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经常”、“有时”和“很少”这三个答案中的一个,并根据得分进行分析。

1. 你是否一想起很久以前感情上的伤害就忿忿不平?

2. 你是否嘲笑或贬低与你意见不一致的人?

3. 你是否特别留意别人是支持你还是反对你?

4. 你是否因为一点头痛、腰痛、脖子痛以及身体其它部位的无关紧要的疼痛就痛苦不安?

5. 晚上躺在床上你是否回想白天与人发生争执的情景?

6. 同学是否指责你过分敏感?

7. 你是否认为有必要对伤害你的人进行报复?

8. 你能原谅对你态度很坏的人吗?

9. 你是否感到你在家里或学习上所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赏识?

自我反思:对下列图片中的行为进行反思,对是否属于宽容友善作出正确判断并提出自己看法。

热点回顾和时事点击:观看两段录像《小泉再次参拜靖国神社》和《2008年初暴风雪袭击我国——人们之间更要宽容》畅所欲言:

(1)第一段录像给你什么感悟?

(2)第二段录像给我们什么启示? 架起心桥,共享快乐,对同学提出具体要求:

你知道吗?

(1)宽容不是软弱,不是是非不分,是有原则的。个人之间、国家之间交往都是如此。

(2)每个人在与人交往中要学会宽容友善。 架起心桥 共享快乐:

想一想你和现在记恨的那个人在一起的愉快时刻,回忆一下他过去曾经对你的帮助,这将有助于你下决心消除隔阂。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别忘了当你做错事时的时候,别人给你改正的机会,你也要尽量像别人那样宽以待人。

认识到怀恨只能是对自己有害,原谅他人和忘记怨恨,将会使你愉快起来。 冷静地对待你记恨的人,他也许不是有意的,如果你以平静、和缓的态度处理你们之间的矛盾,问题是很可能得到解决的。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宽容友善,把握宽容的度,达到知行统一,真正理解宽容与软弱、与严格、与维权的关系。设计内 容上由学生日常小事上升到关注社会、国家大事,升华学生对宽容的认识,拓展学生的思维。

第二篇: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第3课第二课时纸品乐陶陶教案

第 3课 纸 品 乐 陶 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纸条画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做纸条图形。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设计,以及基本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范画。

学具准备:各色皱纹纸、胶水、彩色卡纸等。 活动二 纸条工艺

一、体验感受

1.出示厚、薄两张纸条让学生用力拉扯或折制,并谈感受尝试探究纸条成形方法。

教师小结:厚纸条的性能特点:有弹性、易成形。 2.学生尝试将纸条折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3.评析作业,了解纸条成形的多种方法:折、卷、压、扭等。 4.小组合作将尝试制作的纸条小零件进行组合拼摆。教师适当提供技术指导。

二、作品赏析

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欣赏。 (抽象、具象作品,半立体、全立体作品)

三、归纳制作步骤和方法

1.出示草图及相关纸条工艺作品4幅

教师示范,小结纸条工艺品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1)将卡纸裁成等宽纸条。

(2)构思:要求将实物变形.运用概括、夸张、添加、想像等方法,使之变得适合于用纸条制作。 (出示动、植物变形图辅助讲解) (3)制作:运用卷、折、压、扭等方法进行想像创造。 (4)粘贴组合成形。

2.出示一朵花的草图及相关的纸条工艺品,让学生感受同一内容由于制作方法、组织形式不同,可产生很大变化。

四、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老师指导粘贴固定纸条的方法

五、评析交流 以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第三篇: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课时 师生交往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第六课 第二课时

师生交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2.明确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3.知道彼此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

能力目标

1.掌握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2.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培养尊重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合作、分享、尊重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难点

处理好与老师“亦师亦友”的交往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的课堂活动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师生交往中的事例。

教学过程

开门见山,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同学们好,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走进老师。如果从幼儿园算起,我们与老师交往已经有九年的时间。在与老师交往中,老师都扮演者怎样的角色?打开ppt

运用你的经验,想一想在图中四个场景中老师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通过刚才的经验分享我们来学习课文

一:教学相长

1.教学相长的含义

研读教材第6 6页正文第一段.

思考问题:

1.教学相长的含义是什么? 同位同学讨论一下,推选一名同学回答。

2. .教学相长对于我们和老师意味着什么?

问题提示: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②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阅读阅读感悟和正文最后一段回答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要求我们怎么去做?

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

1. 阅读教材第6 7页“探究与分享”同位同学讨论一下并推选一名同学回答。

①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 师的批评?

②你能给小奇提出怎样的建议?

问题提示:

①语文老师的表扬是肯定,是鼓励。数学的批评也是正确的,小奇应该认识到数学课上的错误行为。

②处理好发展特长和文化学习的关系;向数学老师承认错误。 通过刚才的活动探究我们知道了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研读教材第6 7页正文。

3.

思考问题同排同学讨论并推选一名同学回答。

①为什么要认真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②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分别意味着什么,有什么作用?

③怎样对待老师的表扬批评?

问题提示:

①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②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 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 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③老师的表扬要谦虚,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阅读阅读感悟了解快马扬鞭这个成语的来历。

二:亦师亦友

研读教材第6 8页正文第一段讨论回答。

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什么?

问题提示: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阅读教材第6 8页“探究与分享”同排同学议一议: (1) 王亚南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2) 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

研读教材第6 8页正文第二段。

讨论:

①什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 ③ 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什么?

③为什么要把尊重老师当成我们的基本道德修养?

相关链接:从毛泽东敬重徐特立和习近平敬重北京师范大学老师说明了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

提示1.尊师重道是道德修养的起点。古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有三尊,君父师也”。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像父母一样关心我们,不辞辛劳,不求报偿,无私奉献。我们应该像尊敬父母一样尊敬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尊师重道,他就不会去尊敬父母、朋友和同学,不会接受别人的意见,也就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就会在生活中处处碰壁。2.尊师重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尊师重道的本质是尊重老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育。因此,提倡尊师重道,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敬教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教育的社会风气,从而引导人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 当前,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包括尊师重道在内的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可见,尊师重道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阅读方法与技能:在日常的师生交往中,大家与老师发生过碰撞或不愉快的事吗?请回答。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阅读69页最后一段讨论:1老师在我们成长的作用是什么?(知识学习的指导者,精神 成长的引路人。)

2我们为什么要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因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 课堂小结:师生一起回忆:

一. 教学相长(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 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当堂巩固

1. 教学相长,从学生的角度看(B) (1) 具有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

(2)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学习成果。 (4)老师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学。

A(1)(2)(3)(4)

B(1)(2)(3) C(2)(3)(4)

D(1)(3)(4)

2. 下列行为中属于不尊重老师的是(A) (1)上课偷看课外书 (2)课堂上睡觉

(3)上课铃响后,同学们慢悠悠地走进教室。 (4)背后议论老师的缺点。

A(1)(2)(3)(4)

B(1)(2)(3) C(2)(3)(4)

D(1)(3)(4) 3. 作为学生我们要尊重老师,最重要的是(C) A主动与老师沟通与交往。 B对老师有礼貌 C尊重老师的劳动

D正确对待老师提出的要求

4. 当自己被老师错怪时怎么办?(B) (1)要求自己冷静,避免冲突 (2)请同学代自己向老师解释清楚。 (3)谅解老师的误解。 (4)当面和老师辩清楚。

A(1)(2)(3)(4) B(1)(2)(3) C(2)(3)(4)

D(1)(3)(4) 拓展空间

请回忆老师打动你的瞬间,描述自己的感受,并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师表达你的感受。

第四篇: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第一课时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第1课 我是中学生了

我们的新集体

教学目标:

1.主动与同学沟通,相互帮助,友好相处,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 2.融入新的集体,为创建良好班风共同努力,不断增强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为新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用电子幻灯片提纲展示)  标题:我是中学生了——我们的新集体  活动: “真我的风采”

目的:进行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姓名、兴趣爱好、特长和理想等;目标是为了让大家一下能记住你;时间在一分钟左右。

 活动: “相识的快乐”

目的:介绍认识的新伙伴以及他们的初步了解,并阐述我的心情。  探究:“珍贵的情谊”

目的:从相识到成为朋友的过程中,体会友谊的重要性。快乐时会有人和我们分享;痛苦时会有人和我们分担;迷惘时会有人给我们指点。

 标题:“优良的班风”

目的:通过北京宏志班良好班风的事例介绍,引导学生对班风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为下面活动的开展做铺垫。

 实践:“你说我说——我是班级小主人”

目的:通过四个活动:班级徽章我创意、班级公约我制定、班级环境我维护、班级建设我出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班风建设的实际行动中来,感受作为班级主人的快乐。

 案例分析:“真诚的帮助”

目的:通过两个具体例子,让学生学会关心、帮助、安慰和鼓励其他同学。

 标题:“友爱的集体”(点击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目的:通过以上几项活动和具体事例得出结论:爱心是营造良好班风的情感基础。进一步讨论:我们的班风是什么。

 小结:我们的新集体的两大方面内容:相识的快乐和创设良好的班风。  歌曲欣赏:《一枝竹仔》(点击播放歌曲)。 案例评析:

本课是思想品德课的起始课。进入七年级,学生的中学生活正式开始。从“相识”到“创建优良班风”,这既符合学生生活的逻辑,也体现了认知上的提高和升华。

通过“真我的风采”、“相识的快乐”、“珍贵的情谊”系列活动,让学生体会结识新朋友的快乐,增进他们彼此之间的了解,缓解新环境带来的陌生感,增强尽快适应环境的信心。搞好这一活动的关键,是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展现自己,促进学生间的真诚交流和沟通,从中体会出同学情谊的珍贵。

通过“优良的班风”、“你说我说——我是班级小主人”、 “友爱的集体”系列活动及案例分析“真诚的帮助”来调动学生参与班风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集体责任感,感受作为班级主人的快乐。同时让学生体会,把爱献给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与帮助。人人都献出爱心,集体就有了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

第五篇:教案第五课第二节

教案(课时备课)

课程名称:走好人生道路 第十

四、十五次课

学时:4 备课日期:2013年10月15日

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五课走好人生道路 第二节实现人生价值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让学生能够理解人生价值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能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热爱生活;

2、增强对多元价值取向的批判辨别能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解决办法:说明个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影响,同时也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2、如何正确理解“义”和“利”的关系(解决办法:先说明什么是义和利,再讲清义和利之间的几种关系,归纳如何将两者统一起来);

3、如何理解人生价值就在于贡献社会(解决办法:说明人生价值的两方面,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间的关系,点出人生价值的实现就在于对社会做出贡献)。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传记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

1、课程引入

先让同学们阅读本节开头的小故事,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故事中的同学有哪些成功之处?他的人生价值是如何体现的?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小顾做了哪些事情?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办?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评价,注重强调小顾的普通和平凡,让学生感到只要自己努力也同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2、新课讲解

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认识人的本质。这部分不必过多叙述,只要说清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社会属性是人与动物相互区别的、人最本质最根本的属性。

2、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先说明个人是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现实性和具体性、社会性、阶级性,再说明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最后点明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影响,同时也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授课的关键是要通过人的社会性,充分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确立为社会做贡献,并在此实现个人价值。

3、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本部分是重点内容,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58页的媒体聚焦,说明什么是义和利,再讲清义和利之间的几种关系,强调社会生活中物质利益虽然非常重要,但绝非唯一的追求,反对见利忘义,归纳如何将两者统一起来。

二、积极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

1、体会人生价值的含义。这是本课重点,要说明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161页的案例链接,并进行总结,要特别明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本部分要讲清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既具有正确的幸福观和发展观。

一是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反对有钱就幸福的观点,联系社会现实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案例;说明幸福是一种个人的满足感,简单介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让学生了解需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以及幸福的多样性。

补充参考书第317页的相关资料(2)。 二是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本内容要求学生树立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树立与时俱进的终生学习观念。

3、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实现人生价值。先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164页的案例链接,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青年肩负的历史责任,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青年学生贡献青春、奉献才智,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后总结实现人生价值要自觉做到胸怀祖国、勤奋学习、注意修养。

3、总结

把握人生真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良好素养的核心内容。人生的价值包含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根本。应该摆正“义”和“利”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和发展观。胸怀祖国、勤奋学习、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实现人生价值。

4、作业布置

《德育习题册》第五课第二节

八、教学后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财务报表分析04任务下一篇:初中经典记叙文

热门文章

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