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复合麻醉法在妇产科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3-01-15

妇产科作为临床主要科室, 其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 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 女性生殖内分分泌, 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 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妇产科手术中最为常见的是子宫切除术。而腰-硬联合麻醉 (c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CESA) 作为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麻醉方法[1], 由于其具备蛛网膜下腔阻滞 (SA) 起效迅速、作用完善和硬膜外麻醉 (CEA) 作用时间灵活、术后硬膜外腔镇痛好等显著优点, 因此, 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为探讨研究腰硬复合麻醉法在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本文将本院妇产科进行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与麻醉效果进行了分组回溯式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2月至2011年4月间妇科收治的112例进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妇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为35~58岁, 平均年龄为 (43.8±5.7) 岁。患者的病状包括子宫肌瘤62例, 卵巢囊肿13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17例, 子宫腺肌病14例, 其它妇科疾病6例。患者均符合如下条件: (1) 所有患者均为已生育妇女, 符合子宫全切术指征; (2) 患者排除麻药过敏史及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疾病史, 无手术及麻醉禁忌证。

患者按照分层随机法被分为腰硬符合麻醉组 (研究组) 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 (对照组) 各56例, 2组患者间在年龄、既往病史、伴发疾病、住院时间、病情程度、手术方法等临床信息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0.05) , 具备临床可比性。

1.2 麻醉方式

2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均常规禁食禁水8h以上, 并在在进入手术室前60min肌内注射鲁米那0.1g以及阿托品0.5mg, 并在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同时予以ECG、BP、SPO2、RR监测, 建立静脉通道, 并按照3L/min的速度予以吸氧。对于患者在穿刺完毕后迅速扩容以预防腰麻后外周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一旦血压下降超过基础血压的20%, 则予以麻黄素10~20mg进行血压调节, 术中若发现麻醉效果不佳则立即予以氯胺酮10mg进行静脉注射以辅助镇痛。

腰硬复合麻醉组:患者均取左侧卧位, 选择L3~L4为穿刺点, 完成硬膜外穿刺后置入腰穿针, 发现有清亮的脑脊液流出则提示穿刺成功, 按照0.2mg/kg用量缓慢注入比重0.75%的布比卡因进行腰麻, 并取出腰穿针向头端置入导管4.0cm备用。然后将患者改为平卧位, 并经硬膜外予0.75%布比卡因3mL作为先行试验量, 观察5min无全脊麻表现则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 视阻滞平面适当硬膜外追加药。

对照组:行常规硬膜外麻醉。

1.3 效果评价

分别从麻醉不良反应及麻醉效果的角度进行评价。

麻醉效果评价主要包括镇痛、腹肌松弛和骶神经阻滞情况等内容。优秀:基本无痛无须辅助性镇痛镇静剂, 腹部肌肉松弛无肌张力;良好:轻微疼痛不适须用适当辅助性镇痛剂, 存在干扰肌张力但影响有限;较差:疼痛难忍镇痛药效果欠佳, 肌张力干扰严重, 均已影响手术进行;

1.4 数据处理

将2组患者的数据资料交由专人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3.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对比如表1, 其中可见在优秀率及优良率方面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不良反应

在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以及辅助用药 (氯氨酮) 方面, 研究组的低血压多于对照组, 但在头痛、恶心呕吐、辅助用药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见表2。

3 讨论

子宫切除术临床上可通过开腹途径或阴道途径完成, 同样也被称为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 (transabdominal hysterectomy, TAH) 与阴式子宫切除术 (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 TVH) 。由于传统TAH方式存在着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以及腹壁瘢痕大等明显缺点[2], 导致近年来TVH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子宫全切手术时选用的麻醉方法已由单纯硬膜外麻醉发展到腰-硬联合麻醉[3]。腰-硬联合麻醉兼具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 同时既保留了脊麻起效快、镇痛与肌松完善的优点, 也便于调节麻醉平面, 防止麻醉平面

本文通过对本院112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研究发现, 采用腰-硬复合麻醉法的研究组与连续硬膜外麻醉法的对照组相比, 麻醉效果方面优秀率及优良率方面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方面, 研究组的低血压多于对照组, 但在头痛、恶心呕吐、辅助用药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 腰-硬膜外复合麻醉作为目前为子宫切除的手术最常采用的麻醉方法, 既解决了硬膜外麻醉肌松差的缺点, 又可使麻醉时间任意延长。但由于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后, 阻滞平面出现过高时, 交感神经广泛阻滞则出现低血压。因此, 在麻醉前通过静注麻黄素的方式注意补充血容量[4], 从而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腰硬复合麻醉法在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妇产科进行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与麻醉效果进行了分组回溯式分析。结果 采用腰-硬复合麻醉法的研究组与连续硬膜外麻醉法的对照组相比, 麻醉效果方面优秀率及优良率方面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方面, 研究组的低血压多于对照组, 但在头痛、恶心呕吐、辅助用药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腰-硬膜外复合麻醉作为目前为子宫切除的手术最常采用的麻醉方法, 既解决了硬膜外麻醉肌松差的缺点, 又可使麻醉时间任意延长。麻醉前应注重补充血容量。

关键词:硬膜外,腰硬复合麻醉,子宫切除

参考文献

[1] 田瀚, 李立杰.腰-硬联合麻醉在60例阴式子宫全切术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 (1) :36~37.

[2] 李会.硬腰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 2009, 16 (9) :85~86.

[3] 乌宇彤, 曹宇芳.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 42 (3) :350~351.

[4] 肖丽英, 刘莹.联合腰-硬膜麻醉法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 (13) :91~9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煤层放顶煤时放煤步距分析研究论文下一篇:浅谈英文歌曲在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