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工程量计算与计价方法

2022-09-11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项目成本控制已经越来越受到建筑单位的重视。而在具体进行项目成本控制的过程当中, 无论是价格预算还是造价管理, 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就当前我国在工程预算方面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从事造价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仍然需要依据二维图纸来实现对于预算内容的测量和计算, 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 同时也需要占用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不仅如此, 造价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开展, 往往需要分层次进行, 而很多时候建筑单位只关注投资预算环节以及价格结算环节等与资金关联较为密切的内容, 这使得工程信息的交互共享难以得到切实的发挥, 一旦需要对于工程进行变更, 则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重新进行造价预算, 如果预算存在偏差, 项目成本控制就自然难以落实到实处。

一、BIM环境下传统计价模式的特性分析

(一) 项目划分方式和算量方式的对比分析

在我国目前已经构建起了相应的预算规则要求, 在实际进行工程预算时, 所得到的最终结果往往会与工程的尽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在进行建模时能够以三维实体的方式进行建模处理。在进行BIM计算时所得的工程量是以三维模型为基础的几何尺寸, 得到的最终计算结果需要按照不同构件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统计处理, 统计结果内容需要进行合并分析, 最终得出在计价环节中所需要顺利开展的工程总量。这种方式的特征在于可以充分依据不同的层级进行分层归并, 这使得计价的灵活性得以有效增强。

通常情况下, 处在不同的工程量计算和造价计算环节时, 会对于建模的精准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 因此, 则需要对于BIM模型中的构件进行细致的分类。

(二) 非直接费等费用取价规则的对比分析

在定额计价模式之下, 不仅会产生一定的直接费, 同时也会消耗非直接费用支出, 而此类资金支出必须严格依照政府的相应规定费率进行实际的计算。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而言, 每一个环节的开展都会消耗大量的资金, 无论是人工费、材料费, 还是管理费、机械费, 都必须被纳入到总体的综合单价计算环节当中, 从中充分体现企业总体管理水平, 对于工程总体费用支出所带来的影响。根据直接费用支出以及费率, 可以计算出项目开展需要缴纳的税费, 但费率却不是始终固定的, 国家和政府会依据当前市场发展得情况对于费率进行调整。BIM技术的应用虽然可以用于计算需要缴纳的税费, 但却不能完全确定需要缴纳的税额。为避免造成纠纷, 我们建议能够在计算企业的定额时将规费是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并将规费交由国家和政府进行管理, 以便充分确保规费数额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部分工程而言, 其建设过程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附加费用, 例如排污费、保险费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

二、BIM环境下企业自主定额模式的深入研究

BIM环境下, 建筑工程的工程量和计价方法得到了明确, 但运用BIM模型所得的工程量需要立足于构件本身的属性来进行, 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定额计算时所涉及到的一系列信息需要与工程量相对应, 并且能够充分满足当前阶段行业所适用的一系列计算规范。我们这里提到的BIM企业定额并不从属于模型属性库当中, 而需要在属性库之外, 另外构建起一个相应的数据库。工程开展至不同阶段时, 对于价格统计的要求精度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想要更好地发挥物料分析的实际作用, 企业应当在制定定额时依据不同类型的费用支出做出明确合理的分类, 如果分类内容存在交叉点, 必须明确其界限。除此之外, 开展不同的施工内容会消耗不同种类的建材和资源, 如果始终进行统一计算, 未免难度过大, 计算的精准度也很难得到保障。我们提倡能够在进行分类时构建起初始的综合单价, 然后在不同费用的类型上加合再度构成新的综合单价。对于部分构件而言, 在实际进行施工时, 往往会出现同一种施工工序反复开展的情况, 此时则需要对于施工工序进行编码区分, 强化编码与工程构件之间的联系。举例来说, 以模板项目为例, 模板除了要有区别于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编号以外, 还应当细致区分其用途, 国模版被应用于木工和其他工两大部分, 则应当作出区分。除此之外, 企业定额还应当将工程开展过程中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等不同种类的费用进行分类区别统计, 并以此为依据获得最终的综合单价。在进行企业定额的工程量计算时, 通常会运用传统定额范畴内的石铁亮计算方法, 我们提倡在发挥此类计算方法的优势的同时, 也能适当的融入清单模式中的综合单价分类法, 以便更为充分的发挥BIM模式所具备的优势性。

在最初应用BIM造价模式时, 施工企业的企业定额往往是难以确定的, 其需要不断的进行更新完善。即便是不同种类的工程, 其最初的资金预算与实际成本之间也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而这些差异在企业定额中的体现可以用作后期企业定额后期修改的参考内容。在BIM造价即将完成的阶段, 此时企业定额几乎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已经逐渐趋于稳定状态, 施工企业此时则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 发挥自身的优势性, 提高自己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

三、BIM环境下的工程量计算与计价方法展望

(一) 处理好钢筋构件环节

由于受到研究条件和文章篇幅等外界因素的限制, 在这篇文章当中未能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部分的实体计算进行分析。目前, 在发达国家等中已经开始运用将BIM模型引入相应的结构分析软件当中获得分析结果的方式, 但此类方法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想要切实发挥这一方法的优势, 仍然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二) 做好工序的编码处理

在上文中我们曾提到过, 应当按照实际的施工工序进行系统的编码处理, 以确保能够对于每一工序做出区分。在企业定额中也应当做出编号, 但很多时候, 对于不同的施工单位而言, 其在开展工程的过程中施工的工序可能会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如果一味的依赖政府部门来实现编码的统一化未免难度过大。因此, 对于如何做好工序的编码处理这一问题, 仍然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结语

综上所述, 在我国, BIM技术在工程算量和造价中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 随着此类技术的发展, 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延伸。相对于传统的工程造价内容而言, BIM的工程量计算与计价方法的应用使得建筑构建中的量与价的关系得到了更为明确的体现。在这篇文章当中, 我们对于BIM环境下传统计价模式的特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并对于BIM环境下企业自主定额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 最后立足于BIM环境下的工程量计算与计价方法进行展望。时代在不断地发展进步, BIM被赋予的价值和意义也在不断完善, 为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除了要不断完善工程量计算与计价方法之外, 还应当立足于不同的时代条件, 做出更为恰当的转变。

摘要:本文立足于BIM的工程量计算与计价方法进行了实际的探讨分析, 结合当前国际发展过程中现有的已经形成的框架结构体系, 构建起更能满足当前建筑行业发展实际情况的信息管理系统, 并寻求应对工程造价预算问题的一系列有效方式。

关键词:BIM,工程量计算,计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淑嫱, 周启慧.基于BIM软件的工程量计算方法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

[2] 张谦, 高东东, 李圣兰.基于BIM的工程量提取匹配造价库资源的方法[J].建筑经济, 2017年.

[3] 林韩涵, 周红波, 何溪.基于BIM设计软件的工程量计算实现方法研究[J].建筑经济, 2015年.

[4] 安培, 余地华, 艾心荧.基于BIM的三维算量在超高层建筑项目中的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 2015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论婚内强奸下一篇:矿井边界大、中型断裂构造上煤炭开采防突水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