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中小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基于创新发展视角的分析

2022-09-14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之快, 让世界震惊。然而,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首先, 经济增速有所减缓;其次, 经济结构将不断得到优化升级, 传统的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将逐渐转变为集约型发展模式;最后, 经济发展的动力也逐渐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所谓“新常态”的“新”只是相比以往的发展模式, 它不是一个短期行为,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依旧是一种“常态”。我国的中小企业要想在经济新常态下生存发展, 就必须要适应这种“新常态”, 加速企业的转型升级。

2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时代, 只有创新才是一个企业长足发展的根本途径, 对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未来, 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将是一种常态, 中小企业如果继续以要素、投资驱动企业的发展, 势必会出现成本高、经济附加值低、效益低下等问题, 这些都会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 中小企业要想取得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进行转型升级, 而以创新发展带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是帮助实现中小企业转型成功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3 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新常态下, 中小企业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应对这些挑战, 对中小企业来说将是致命的。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

3.1 技术简单, 成本高

与大型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的技术比较简单, 设备比较落后, 许多中小企业依旧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这对企业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成本相对较高, 生产效率低, 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另外, 由于规模经济的影响, 使得中小企业在成本上更加不具备竞争优势。经济新常态下, 我国的经济增速放缓, 市场需求下降, 市场上供大于求, 各个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 中小企业过高的成本使它的降价空间非常小, 一旦市场开始了价格战, 中小企业将遭受巨大的生存威胁。

3.2 创新能力不足

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规模小, 资金有限制约着中小企业对新技术、新服务、新产品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通常是一项长期投资行为, 短期内很难获得回报, 企业需要持续地投入大量的资金, 并且, 由于现代科技发展非常迅速, 企业的研究成果寿命短暂, 可能还未给企业带来效益就已经被淘汰, 中小企业需要承担的风险太大。 (2) 对创新型人才的吸纳有限, 往往不能实现技术、产品、经营等方面的创新。最近, 各省市都在进行“抢人才大战”, 可见, 人才是当今世界最宝贵的资源。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是科技型企业, 如果缺乏创新型人才, 技术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企业的发展将岌岌可危。

3.3 中小企业融资难

资金是一个企业的命脉, 不仅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离不开资金的融通, 企业的研发投入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没有资金的投入, 企业的创新只能停留在想象中, 无法付诸实践, 再好的创新思路也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 银行往往仅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的资金融通, 然而, 新常态下, 长期的资金支持才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再加上面对新常态下经济下行的压力, 银行的贷款收不回来, 就会缩紧银根, 中小企业更难获得融资。

4 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路径

4.1 坚持创新之路

经济新常态下, 市场瞬息万变, 中小企业只有坚持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首先是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应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向技术密集型企业, 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技术能为企业节约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新产品能为企业打开市场, 提高销量。依靠成本领先和产品差异化战略中小企业能迅速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是创新服务, 经济新常态下, 传统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竞争非常激烈, 留给中小企业的“蛋糕”非常有限, 中小企业可以进入第三产业——服务业, 为客户提供创新型服务, 服务业的经济附加值相对较高的, 只要肯创新, 留给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还是很大的。

4.2 人才, 创新之本

对中小企业来说,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是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也是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条件。

一方面, 中小企业应当广纳贤才。中小企业应当给出足以吸引人才的物质条件, 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员工实施股权激励等激励措施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热情, 调动企业的创新活力。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应当培养企业内部员工的创新能力, 平时多请专家或采用网络授课等方式为员工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政策的机会, 鼓励在员工内部实行“头脑风暴”, 多给员工提供谏言的机会, 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全员创新的氛围。

国家应积极鼓励大学生, 海归留学生, 以及其他有想法、有激情的人士创业、创新。并为他们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创业条件, 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一个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企业家更能打造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团队。

4.3 克服融资难题, 加大投资力度

一个期望获得长足发展的企业, 不应吝于对研发项目的投资,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投资研发项目带来的财务负担是非常大的, 这需要企业与国家、银行等共同配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中小企业以自有资金投入研发。中小企业可以在自己的盈余资金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作研发投资, 这对于企业来说是最方便、快捷、成本最低的融资途径。但是, 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就不大, 盈余资金非常有限, 要想做好研发工作, 仅依靠内部融资是远远不够的。

国家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性支持, 比如: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建立专项基金, 进一步为中小企业减少税收负担等。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 做好征信宣传工作, 培育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对符合征信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4.4 拥有“互联网”思维

在大数据时代, 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跟互联网联系密切, 对中小企业来说也一样。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融入“互联网”, 可以使中小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直接互联互通, 了解市场走向, 做出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策略, 生产 (或提供) 市场需求的产品 (或服务) , 减少因不了解市场出现库存积压或库存不足而增加企业经营成本的情况。互联网具有传播功能, 利用互联网, 中小企业可以迅速为自己打开知名度, 为自己制造品牌效应, 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中小企业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发掘自己的潜在客户, 在各大网络平台上, 向自己的潜在客户发布自己的产品, 精准、迅速地为自己打开销路。

5 结语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已经拉开帷幕, 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挑战, 中小企业应及时进行转型升级以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 通过创新发展进行转型升级, 不断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才能变挑战为机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摘要: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 经济增速、经济结构因素等都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 在新常态下持续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必须对自己进行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对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 其次分析了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最后提出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路径, 希望对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常态,中小企业转型,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丛立.经济新常态视角下的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 2016 (17) .

[2] 林春回, 蔡秀润.新常态下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思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3) .

[3] 张飞扬.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研究[J].经贸实践, 2018 (3)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下一篇:糖尿病足护理单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