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管理会计在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022-12-01

一、前言

为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更好的引导各部门强化管理会计工作, 我国财政部于2017年和2018年重新制定了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基础的一系列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如:将建成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以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以案例示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等规章。

当前, 我国各高校逐渐加大学校对于教学楼、食堂、宿舍、体育馆等相应的硬件基础设施的需求量, 随着基建投资的不断加大, 给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带来了空前的压力。管理会计作为与其他学科理论交叉重复的一门领域, 具有建立经济指标体系、落实经济责任制, 控制经营全过程的职能。在会计实务中, 利用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 深入探讨管理会计在基本建设中的应用, 提高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水平, 降低财务管理风险, 提升高校绩效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基本建设项目是一道系统性的程序, 它分别包括的有立项、报批、规划、可研、设计、招投标和组织施工到竣工验收等步骤阶段, 总体来讲这一道系统也是较为复杂的。因为其中涉及的业务管理部门比较多, 例如财务、审计、纪检、资产管理等各个部门。所以就目前来讲, 很多高校在基本建设内部控制方面往往存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 如有健全制度但是执行不到位, 只是流于形式, 从而致使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风险大幅度增加, 阻碍基本建设发展。

(二)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弱化

基本建设投资额度比较高, 建设周期比较长, 并且涉及的范围广, 需要较多的环节紧密配合等, 这就对基建处与财务、纪检、审计、资产管理等部门的团结协作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严格合作, 鼎力配合。但是实际上各部门对项目建设掌握的信息不对称, 项目计划与项目预算脱离、项目工程款支付与项目进度掌握分离, 因此对工程进展情况、施工现场情况以及工程建造质量等信息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 财务部门对项目财务的监督仅仅流于表象, 不能深化控制,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作用不能得到强化。

(三) 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制约及不可控因素较多, 为基建管理增加难度,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做好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而高校基建财务制度滞后、不规范、政策未细化、流程不标准是共性问题, 甚至有些高校的财务制度中基建财务制度空白, 财务工作缺乏严格的制度依托和支撑。另外, 财务人员账务处理标准不统一, 易产生财务漏洞。

(四) 基建财务人员整体水平需要提升

基本建设项目具有专业性及系统性的特点, 要求高校基建财务人员不仅需具备丰富的财经知识, 还需具备一定的基建专业知识。但目前一方面财务人员由于种种原因不具备项目建设从立项、规划到设计、施工的专业基建知识;另一方面许多学校财务人员没能跳出传统高校会计的思维模式, 在总体基建业务中只是从事简单的会计核算工作, 基建成本、竣工决算等方面的整体财务知识不熟悉, 事后被动记账, 项目预算流于形式, 并在工程决算审核中不能对项目实际成本的合理性做出职业判断, 造成会计职能不能良好履行, 加大项目建设的财务风险。

(五) 资金管理风险加大

资金管理风险主要是指筹资管理和规模控制不良、基本建设资金分配不合理, 及资金支付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 学校对教学楼、食堂、宿舍、体育馆等相应的硬件基础设施的需求加大, 并且在教学评估中对教学配套设施等方面也提出较高的要求, 高校亟需资金投入硬件建设。而目前财政拨款和学费等收入仅能满足日常运行需要, 仅靠高校自身难以解决动辄上亿元的校园建设经费。而由于高校自身单位性质的限制, 融资平台少、融资渠道窄, 融资风险加大, 影响项目的立项和预算。

三、运用管理会计加强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针对目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引入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 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控制系统, 从单位外部与内部和项目建设事前、事中、事后出发, 以有效改进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提高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水平。

(一) 了解外部环境、优化内部资源

高校基本建设财务外部环境包括基本建设和财务相关法律法规、市场资源配置、社会公益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等法律、经济、社会、行业等因素。内部资源包括文化氛围、组织架构、制度设立以及信息系统的运行等。自上而下下营造管理会计应用的文化环境、制度环境, 依据内部控制的要求, 结合本单位实际, 制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及财务管理制度。高校财务人员在掌握财务相关知识的同时, 积极了解当前经济、行业形势概况, 并对本单位业务需求、业务流程、资金情况和项目规模等充分掌握, 对项目的立项和预算、工程进度款支付以及财务决算等提供有效信息。

(二) 做好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整体规划

财务人员前移工作重点, 深入财务管理, 跳出传统会计记账、付款的角色, 要在基建项目管理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运用相关管理会计方法, 如预算管理和平衡计分卡, 发挥管理会计职能作用, 为领导决策和项目管理服务, 积极参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并对关键节点施行重点控制, 构建一个基于管理会计的基建财务管理体系。

(三) 从源头抓起, 做好基本建设项目的概算和资金预算工作

加强财务人员业务学习, 提升财务服务能力, 促使财务人员参与项目初始决策等各阶段的管理。根据资金情况确定中长期建设能力, 参与可研和初步设计的概算审查, 以及规范前期费用使用。

在战略规划的指引下, 做好基建项目中长期预算、年度预算等预算管理活动, 合理运用滚动预算、增量预算、绩效预算等工具方法。对于中长期项目可采用滚动预算法对项目的五年、三年实行滚动预算, 对于绩效目标明确、可量化绩效的项目支出, 可选用绩效预算方法。

(四) 制定管理会计报告制度

每月统计基建项目经费执行情况, 从财务管理的视角进行解读, 为学院基建提供信息载体, 提供完整详实及时的有效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分析项目计划与预算的差异、分析项目概算与决算的差异, 分析项目实际进度与财务账面的差异。对差异引起的结果进行报告, 对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提出改进建议。然后具体分析到基建项目核算的三大投资成本:设备投资、建安投资及待摊投资, 财务人员可利用完全成本法核算基建项目的成本。

(五) 防范基建财务管理风险

首先加强基本建设项目预算的执行控制, 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对超概算、超预算的支出严格加以控制。将实际情况与项目建设相结合, 在发改委批复的概算基础上, 进一步细化具体明细项目, 每一项成本责任到人。其次强化项目工程控制, 对建设项目从开始立项到竣工决算, 通过核算明细反馈各项费用和工程款的预付款、工程进度款以及工程决算的整体情况。最后可对资金管理成立资金运筹小组, 在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和资金情况, 确定筹资方式及筹资额度, 以尽量低的筹资成本解决项目建设的资金短缺。建立风险约束机制和预警机制, 尝试根据内控框架中风险评估设立风险预防制度, 另外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 确保学校稳健发展的基础上降低资金风险。

(六) 做好基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完工项目后评估制度, 重点评价工程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等, 并以此作为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的依据。考核方法可以使用平衡记分卡, 从价值层面、客户层面、流程层面及学习层面多维度考核, 结合财务、技术、业务, 对项目建成后达到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总结, 并与可行性研究方案、概预算等资料进行对比, 以检查预算与设计的完成程度, 查找原因、总结经验, 为今后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 管理会计是我国进行会计改革的重要方向, 也是推进管理会计体系的改革, 因此完善高校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和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是基本要求。在我国高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以及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的现阶段, 是为了有效的提升基本建设财务工作效率, 降低财务风险。因此, 高校必须真正的意识到管理会计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认识到当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才能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的实际, 从外部环境分析、内部资源整合、各项制度建设、风险防控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来引入管理会计, 从而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基建财务管理体制, 最终促使高校实现经济、社会和管理效益的统一获取。

摘要:我国已经形成了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和其他领域共8大领域管理会计应用指引。本文基于高校基本建设成本管理的现状, 分析如何运用管理会计加强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为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可参考的对策建议, 改善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高水平人员欠缺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完善现象, 发挥财务管理在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的核算和监督及管理职能, 提升基本建设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管理会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红.管理会计在基建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总会计师, 2018 (05) .

[2] 李静.浅谈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风险与防范——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经贸, 2015 (16) .

[3] 陈思宇, 龙雪娇.浅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 2018 (04) .

[4] 财政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804号——行政事业单位.2018年8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络视听节目监管制度的形成论文下一篇:论化工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