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新技术应用

2022-09-11

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

1.1 技术力量欠缺

目前, 我们并没有完善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来管理外来的植物。这些植物当中会存在一些有害的生物, 尽管目前没有威胁到其他植物, 但是它们依然会对健康的植物构成一定的威胁。

1.2 监控预测落后

目前, 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大力发展, 我国的森林占地面积也越来越大, 这样一来, 在很大程度上就导致了有害生物的增加, 对我国的林业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加快了有害生物监测点的建设, 比如我们在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好多关于有害生物的监测点, 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过这几年来, 由于投入的资金不多, 加上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够使用的监控设备比较落后, 监测点分布的范围不够大, 有时候是不能在第一时间内测到有害的一些生物情况的。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新技术应用策略

2.1 遥感技术的应用

什么是遥感技术呢?所谓的遥感技术, 就是指不同通过近距离的接触, 从而实现远程观测的技术。其中包括:遥感器、红外传感器、电磁波辐射等一系列的远程监测技术, 遥感技术通过对物质的具体性能、特点以及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结论的一门科学技术。林业部可以将遥感技术和gps定位技术两者相结合, 从而实现对灾害数据的精确、快速的反映。

2.2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美学科相结合的产物。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 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能够通过利用计算机系统真实的反映出相关的地理数据信息。比如:太子山保护区有云杉树叶象问题。云杉树叶象是云杉的重要害虫。甘肃省主要分布在太子山保护区、临夏州、定西等市、州。幼虫取食云杉苗木根系, 可造成苗木大量枯死, 成虫危害嫩梢及芽孢和针叶, 使针叶变黄, 脱落。另外, 我们在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过程中发现, 要根治这些害虫, 目前也缺乏操作性强的一些防治的办法, 用目前的防治方法来处理的话, 消灭率只能在50%以下。所以, 为了加强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云杉树叶的治理, 我们经过长期的防治实践, 得出了这样一些可操作的对策:第一, 加强检疫执法力度, 防止害虫传出传入。第二, 云杉树叶像幼虫发生期, 结合灌水, 用40%辛硫磷乳油灌根。第三, 无灌溉条件的苗圃用3%辛硫磷颗粒剂制成毒土, 均匀撒施于圃地, 有春雪 (雨) 时流入根系、土壤, 防治效果明显, 成本较低。第四, 成虫发生期用8%微触破式胶囊剂绿色威雷800倍液喷雾防治, 以杀死成虫。第五, 用生物制剂进行无公害防治是今后防治趋势。

2.3 导航系统的应用

导航卫星系统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世纪初期, 我国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测部门就已经开始使用GPS定位接收机对有害生物进行监测, 其主要作用于, 有害生物灾害区位置确定及相关数据收集、灾害区路线记录和调查监督、对受灾区域采取飞机监测和防治工作以及飞机监测数据记录与评估。为了更好的全面实现导航卫星系统技术应用, 针对不同领域的具体需求, 开发并设计了具体的应用软件来满足各项生产和管理。

2.4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是当代新信息技术的具体反映和重要部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物联网主要是将前端感知、传输和后端应用控制等相结合并关联, 其中的传感器及定位、后端图像与文本数据处理都是目前技术的重点内容, 通过这些技术的具体应用, 反映出林业区域内的土壤成份、水分以及林业区内的植物叶片生理等数据信息。当前我国采用物联网技术中的传感器技术和数据信息采集技术都尚存在问题, 应当针对相关问题, 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域的研究。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 极大的提高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域的创新发展。科技不但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以及工作环境,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林业的生长和环境的发展, 为人类的生存以及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林业上, 如果森林受到病虫生物的侵害, 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树木的正常生长, 甚至会给森林带来灭顶之灾。所以我们通常会将有害于林业生产的森林生物称作为无烟无火的森林之灾。基于这种情况, 林业等相关部门应严格执行:“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基本工作原则。加强探索新型的森林病害防治技术, 经过不断的研究, 其中, 生物农药防治技术能够有效的减少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危险驾驶罪立法与日韩美德等国之比较下一篇:浅谈EDTA滴定法测定水中硫酸盐存在的操作误差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