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记忆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故乡记忆范文

故乡的记忆

岁月在墙上剥落,时光淡化了记忆,但总有这样的时刻,像红玫瑰的藤,紧紧地缠绕在心里,枝枝蔓蔓……

还记得,小时候在故乡时那些美好的记忆,犹如夜空中的星,闪耀在我的脑海里。

故乡的夏夜,是迷人的。

人们在吃完晚饭后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和一两个板凳,还有一把由香蒲叶制成的扇子,在家门口坐下,和邻居们谈谈生活,唠唠家常,而孩子们则在月光下奔跑,跳跃,追逐……充满了欢声笑语。无需路灯,皎洁的月光倾洒下来,照亮了整个世界。

哦,对了,还有夏夜的风,是迷人的。它不及春风的妩媚,秋风的萧瑟,也不如东风的刺骨。它是温暖的,轻柔的。不错,犹如母亲的手抚摸过你的每一寸肌肤,叫你挪不开步子。

故乡的秋天,是开心的。

在秋天,瓜果飘香,五谷丰登,到处都充满着人们丰收时的喜悦。那一个个玉米,那一颗颗的大豆,都折射出青春岁月的缩影,都沉淀着农民们辛勤的汗水。

故乡的冬天,是有趣的。

每当雪覆盖了大地,为它披上“白色嫁衣”时,孩子们的快乐也就到达了。孩子们结伴走出家门,滚雪球,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或是跟随大人们去扫雪,享受被人夸赞勤劳时的喜悦。孩子们的脸上红扑扑的,眼神明亮,充满着童真。 这些零星的碎片,拼凑起了我对故乡的记忆,更加深了我对故乡的怀念。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二篇:故乡的记忆

“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语文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什么。只有这句我听得真切,听得明白。又是思乡的诗人,又是浓浓的乡愁!家乡,那是什么?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语,它太陌生,太遥远了„„

我5岁便离开了我所谓的家乡――东北。在我屈指可数的记忆里,那只是个贫穷落后的地方。然而难得的是在记忆的长河里,我还能搜罗处一些关于“它”的美好回忆„„

家,东北的家,破旧的土房,铺草的房顶,宽敞的院子,还有一个不大的菜园,这便是我的家,我的家乡。

在破旧的土房里,有我的回忆,温欣又美好的回忆„„在太阳刚刚露头的时候,院子里的大公鸡便开始了它的高歌。那可能还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呢吧!一定很可爱!我翻起身,爷爷穿着蓝外套,把炉子烧得劈啪响,爷爷当时真的很英俊„„不知道是爷爷抽的烟,还是从炉子里冒出的,整个屋子朦胧一片,我站起身,哭着叫着:“奶,奶!尿尿!尿尿!”雾里确实来了个人,应该是某个大哥哥吧,我不记得了„„

铺草的房顶,那是我去过最高的地方„„也许是房子漏了吧!叔叔把着梯子,三下两下,便上了房。他好高大,好威猛„„房顶对我充满了诱惑,终于有一天,我费尽力气,不只怎么竟也爬上了梯子,也许那时有5岁吧,正是充满好奇的年龄!就在我准备将胜利的脚步走完时,我被一把抱了下来。“这小子,够淘!”呵呵,孩童,我还对事物充满了好奇。

宽敞的院子,那是我嬉戏的地方。但似乎这里对我来说充满了危险――那只健壮的大公鸡。似乎这家子里他就能欺负我,不管我怎么躲避他的视线,在我迈出大门的第一步以后,回过头来,他便总要站在我的后面,一副很凶猛的样子,接下来,便是我又哭又嚎的奔跑„„而奶奶,这时候总要助我一臂之力的,只见几棵包米瓤子,嗖嗖地飞过来,总是正中红心,他便要吓得跑回窝里去,如今我再也见不到那只公鸡了,连鸡都很少见„„

菜园,这是爷爷一家收入的惟一来缘。那里有条大黄狗,有鸡进去他便咬,但他不欺负我,对我很好,可后来不知道怎么不见了,我也没有关于他更多的记忆。一到灌水的时候,便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冰凉刺骨的地下水源源地被送到地面上来,在地里回旋着滋润每一方土地,在这里我知道了李子是长在树上的,西瓜是在地上爬的„„

家乡里,除了爷爷的房子,我还记得那铺在地上的毯子和成片的小树林,依然那么亲切,那么怀念„„

是的,家乡有很多草,人们都养着牛,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放牛的时候,各家的牛都赶到草地上,一群一群的,现在是看不到了。记得

我小时候懒,走累了便要不干的,一屁股坐在草地上,现在想起来,那草还真扎人,那天还真蓝„„

家乡那里到处都是小树林,据说是为了防风沙,每家都要种的。树是那样高,那样茂盛。下着雨,走在树林里是感觉不到的,非要等雨停后,树上的叶子承受不住了,才会掉下来的„„下完雨,没多久,我便要陪奶奶去林里采蘑菇,现在有的地里雨后也有蘑菇,但远没有故乡的大,故乡的好吃„„

一个个家乡的片段涌进我的脑海,原来我的童年这么美好。我不是个城里人,我有故乡的记忆,我有属于我的故乡,那片只属于我记忆里的土地„„原来,我离家乡并不遥远„„

第三篇:故乡记忆征文

童年的记忆本已远去,然而在我心底总有些难忘的痕迹。故乡的那份情感早已侵渍在心房的角落,时而浮现,时而潜藏,幻化成纷呈的影像映韵出淡然的清爽。时光可以流走,岁月可以更替,但故乡的一切永远扎根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记忆中的永恒。

晨雾

故乡傍山依水,风景幽雅秀丽,空气清新湿润。大多时候,早晨起来推开窗,便

见有雾气慢慢升腾,而后渐渐弥漫开来,犹如天宫漂浮着的仙境,似真似幻,亦幽亦雅。被晨光描绘出黛青色轮廓的远山,眨眼间变得迷蒙。有时候,淡淡的雾霭会变得越来越浓,淹没了整个视线,清新美妙的胜境被浓雾慢慢的吞嚼,若隐若现,扑逆迷离,犹如走进一个飘渺的梦幻世界。

晨雾满载着诗意,以缭绕缓慢的节奏,悠然自得地描画着家乡的每一处难以忘却的景色。凝固在绿叶之上的水滴,似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微风拂过,水滴滚动在绿叶之上,连缀着与雾的丝丝情缘。晨雾中的故乡似梦中的新娘,款款走来,带着神秘的面纱,娇羞而妩媚,娇羞中带着宁静的温情,只要你看上一眼,就会陶醉在她含情脉脉的笑靥之中。

云在雾中流,雾在云中飘。故乡的晨雾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是浸透在骨髓里的美丽,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气息。晨雾中似乎有一种禅意的胜境,玄幻神秘。只有独守一片清净,用一颗清澈的心,才能领悟。

炊烟

故乡的炊烟,总是最早迎接黎明,最后送走黄昏。

被群山搂在怀里的故乡,就像一座祥和恬静的庄园,宁静而妩媚。早晨,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放眼望去,那高低不一的屋脊上升腾起一缕缕乳白色的炊烟,你追我赶,拉拉扯扯,裹满饭香和菜香,飘过田野,越过丛林,直到天际深处。若遇天边有白雾,炊烟与白雾交融在一起,便是一片烟雾的海洋。

特别是临近黄昏之时,天边的彩霞像是给故乡涂抹了一层厚厚的胭脂,处处流光溢彩。伴随着黄昏的到来,一缕缕炊烟袅袅飞升,不紧不慢,自由自在,优雅如絮。淡蓝色的炊烟在彩霞的映衬下,意蕴无限。

弯弯的山路,小小的乡村,淡淡的炊烟,总将我尘封的思念点燃。我思念故乡的炊烟,它是我在故乡生活的剪影,它常常萦绕在我的心头,圈住了我的记忆和生活。如今,我已经离开故乡走进城市,无法从袅袅的炊烟中品尝出记忆中故乡的原汁原味。于是,我把故乡的炊烟珍藏在记忆深处,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让它在我灵魂的天空中继续飘荡。

小路

记忆最深的就是雨后的乡村小路,一汪汪大大小小水洼,泛着黄黄的泥土颜色。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稻草香味。躲雨的鸟儿,此时也站在了枝头,悠闲自得的跳跃着、鸣叫着,像是在表演一出完美而梦幻的舞蹈,但更像是在释译生活的安享细节。

这些熟悉于心的乡村味道和情节,以及这条浓情满怀的乡村小路,曾千百次的飘落在我的梦里。曾几何时,那些劳碌的身影,来来往往穿梭在这条小路;曾几何时,那些肩挑背扛的丰硕,把这条小路撒满了金黄;曾几何时,那些温情的叮嘱,附满了这条牵盼的小路。

是的,故乡的小路铺垫出来的是一条生命的行程,尽管带有泥土一样卑微的颜色。今天,我虽然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繁华里抒写着岁月的痕迹,但故乡的那条小路,却永远延伸到我心灵的最深处。

柳笛

柳笛是故乡春天里的一个快乐音符,也是儿时寻欢取乐最好的玩具。

故乡的村前有一条小河,河两岸长满了柳条,盘根错节,枝叶交错。春天一到,河边的柳树就开始喷黄吐绿了。每天放学,小伙伴们欢呼雀跃地蹿进溪边的柳林,折下几枝笔直顺溜细柔的柳条儿,用随身携带的小刀轻轻划一个圆圈,两端对齐截断,用两手分别捏住枝条两头,向相反的方向轻轻拧动,慢慢揉捏,当感到柳皮和柳骨分离时,柳皮就会在柳骨上滑动,等把柳皮全拧松动了,就用嘴咬住粗端柳骨,两手握住柳皮,缓缓抽出光滑的柳骨,手里便留下柳皮筒;再把柳皮筒的细端捏扁成鸭嘴状,用小刀刮去约一厘米长的青皮,露出鹅黄的肌肤,这样就做成了一支支长短不一的柳笛,含在口里,还没吹,那悠悠清香便在口里回荡,久久不肯散去。笛声响起,伴着春风在故乡的原野上跳跃。于是,故乡的春天就从一声声快乐悠扬的柳笛声走了出来,成为最诱人、最有朝气的季节。

小草

小草满世界比比皆是,但我却独钟故乡的小草,总是觉得故乡的小草顽强勇敢,韵味无穷。它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和扎根大地的奉献精神,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对故乡小草的钟爱,缘于一次与一棵小草的偶然相遇。那是我离开家乡那年的冬末,残雪犹未消融,在积雪稀疏的山间小径上,我蓦然看见一株从石缝中钻出来的小草,它在寒风中微微摇曳着,鲜活地张望着这个世界。我不禁怦然心跳,蹲下身子,睁大眼睛,默默地凝视着这株坚强的小草。它刚从冰冻坚硬的石缝中昂起头

第四篇:故乡的记忆

瑶山民族中学九(1)班 何德双指导教师:蒙重燕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想起我那可爱的故乡,笔尖流泻出一段段记忆,故乡最美的时光透过岁月,又浮现在我的面前。

我的家乡是一个没有灯红酒绿,远离城市喧嚣,生活自然淳朴的小山村。她始终悠闲自得地依偎在群山的怀抱中,用甘甜清凉的山水养育者在这里生活了祖祖辈辈淳朴的人们。

春风吹醒大地,和煦的春天正是农忙的季节。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放眼望去,农民伯伯们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肥沃平旷的田野上忙着播种,累了,倦了,便坐在田间垄上,点燃起一杆烟斗,眯着眼满意地看着自己劳作的成果。将近傍晚时,他们起身锤锤腰,拍拍身上的泥土,便乐融融地回家去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

夏,是我最喜爱的季节。在这个季节,天气虽算不上炎热,但也能让人汗流浃背。所以每到夏季,山村里凉爽的地方便是我们的乐园,白天我们总是跑到小山坡上尽情地玩耍,打滚,翻跟头,跳皮筋„„玩累了便躺在草地上数着天上的云朵。晚上,夜色如墨,蝉的鸣叫声,青蛙的呱呱声,打破了夜的沉寂。成群的萤火虫提着一盏盏的灯笼,仿佛是夜的守护者,布满了整个小山村,淡绿色的光芒点缀了黝黑的夜色。我和小伙伴们便用纸折成小灯笼,把萤火虫装在纸灯笼里,它们便成为了我们夜行的夜明灯。

秋,是一个充满了喜悦的季节。农民伯伯们又忙着收获这一年的喜悦,金灿灿的稻子,沉甸甸的玉米,红彤彤的苹果„„便是他们一年中生计的依托。秋天秋高气爽,漫山遍野都是金黄色的,这时,我会带上一本书,拾起一片枫叶来在书本的扉页,然后坐在新打的稻草上阅读,便能领略到“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那份悠然。

冬天来了,但家乡的冬天并不算冷,也很少见到雪,偶尔下雪的时候,积雪也不够厚,不能像北方那样堆雪人,打雪仗。但每当下雪时,小伙伴们都会兴高采烈地跑到雪地上玩耍,用纸板或者泡沫板做成各种各样的动物,把泡沫板放在雪地上,第二天这些模型就变成了各种各式各样的冰雪小动物,然后我们便背着大人,用口红,眉笔给这些动物们化妆,不一会儿,这里简直就成了一个动物园,而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异常耀眼,熠熠生辉。 年复一年,现如今的家乡,渐渐地走进了小康生活,人们安居乐业,但原来淳朴的风貌从未改变,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旧勤劳朴实。

第五篇:故乡,珍藏在记忆!

故乡,珍藏在记忆!

在我的心里总有两个亲切的字眼:故乡。美丽、清秀,记忆中它们总是归故乡所有,儿时的故乡盛载着我的欢笑,盛载着我难以忘怀的童年。

故乡的美不单单在于它的清秀脱俗,更多的是它充满了我儿时的欢笑,还有一张张熟悉的、热情的面庞。

记忆中的故乡是多情的。小的时候,每次回到故乡,总是老远就看到那条密密的林荫小道,雾气朦胧的清晨,父亲骑着车,载着我在小道上穿梭,我伸出小手,轻轻掠过树梢,冰冰的雾气沾湿我的指尖,深吸一口气,故乡那淡淡的土香混着湿湿的水气钻进我的喉咙,凉透我的心田。屋后的那棵桂花树总是在淡淡的放着清香,等到八月一过,它便绽放出一张张金灿灿的笑脸,静静的把醉人的香气送到千家万户,于是整个故乡都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记忆中的故乡是善良的。每次回故乡,都有一张张笑脸对着你绽放,邻居门前的大黄狗总是把尾巴翘的老高老高,走在离老家门口不远的小路上,抬起头,家门口爷爷奶奶早已笑盈盈地站在了石阶上,每每这时,心里便忍不住涌上一股想回家的冲动,暖暖地在全身散开起来和大哥哥们一起打弹子,他们总是让我,于是每次回家,我的口袋都是鼓鼓的,发出叮叮当当的好听的音乐声。

记忆中的故乡是水汪汪的。屋前屋后的小河总是静静的流着,两岸的水草随着微风轻轻地摆动,一到夜前午后便热闹起来,笑声,吆喝声在河边也荡漾开来,门前那小土路总是混漉漉的,好久都干不了。清晨打开屋门,雾气一下子涌进屋,整个故乡就成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朦胧得甚至可以把你的心也一起融化了,等到阳光慢慢拨开雾气,树叶上便落了一层水珠,又是一个水灵灵的故乡。

记忆中的故乡总是让我沉醉。十几年一晃就过去了,偶尔空暇,骑着车回故乡,找不到林荫路,却看到那一截截树根无奈,孤单单的立着;闻不到桂花香,只有漫天的尘土;一座座早已人去楼空的老宅上,红红的拆字让我心痛,那石阶上的身影只单单剩下一个了,没有了笑脸,神色黯然地看着远方这才发现,故乡已离我远去了

我站在故乡的土地上,伤感,失落,我的故乡,美丽的故乡,只珍藏在记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给恩师的范文下一篇:各国婚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