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药室工作制流程

2023-06-14

第一篇:中药煎药室工作制流程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和流程

中药房煎药室工作制度

一、煎药室人员收到药剂后,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剂数、每剂煎药袋数。每袋留药液量、煎法等。经核对无误后再收药本上签收并记录取药时间。如果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药师联系,注意与患者定取药时间。

二、煎药时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保证煎药质量。对先煎、后下、另煎、冲服、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处理。内服、外用药严格区分。

三、煎药卡标签从取药时起,必须紧随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包装容器转移。

四、因病情需要急煎的中药,煎药室必须立即调整煎药次序,优先煎药,保证急煎中药不可超过2小时。

五、煎药室应有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

六、药品煎干或煮焦严禁使用,应丢掉,重新配方煎煮,包装打袋时总阀门未关闭造成药液流失,不许用煎煮过的药品再煎煮,应丢掉重新配方。

七、药品煎煮好后,包装打袋,清点数量,贴好标签以备取药人取药。

八、煎煮用具、容器、煎药机每煎好一次药剂后,应清洗干净,以备下次煎药使用。停止煎药时请关掉电源开关。

九、煎药过程中严禁离岗,其他非本室人员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煎药室,不得进行与煎药工作无关的活动。煎药人员严禁私

自将剩余药液送人或自用。煎药室消耗用品(煎药袋、塑料袋等)严禁送人或自用。

十、煎药人员应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戴煎药手套工作,做好个人卫生,严禁煎药手套与打扫卫生手套同用。

十一、根据用量合理煎药备药,并贴好标签标名,并在阴凉处存放。

十二、遇到意外情况请及时上级部门联系解决。

十三、不定期抽查考核,以上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如违反,按院内规定处罚。

十四、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点等,注意安全隐患。 十

五、定期(一周)对煎药室所有墙面、棚顶、隐蔽处清洁。定期(一月)请总务人员检查用水用、电路安全。定期(一月)维护设备仪器,保证起工作正常进行。

煎药室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煎药室人员接到中药师通知取待煎药品后,及时取药(不可超过15分钟),收到待煎药物时,应对“中药房送药记录本”、“煎药处置单”、“煎药袋标签”核对,做到六查五对:六查: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现金收讫章或住院收讫章。五对:剂数、每剂煎药袋数、每袋留药量、特殊煎法药物、约定取药时间。

二、煎药室人员收药后登记“煎药室取药记录本”、“煎药记录”。

三、待煎药物(群药)应当冷水浸泡30-60分钟,煎煮开始时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

四、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40-6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

五、凡注明先煮、后下、另煎、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要求或医嘱操作。

1、先煎药:应当浸泡不少于30分钟,煮沸30分钟再投入群药同煎。

2、后下药:应当浸泡不少与30分钟,在群药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

3、另煎药:应当浸泡不少与30分钟,煎药(沸煮后改文火)

1-2小时,所煎的汁与方剂中其它药汁混匀后再分装。

4、烊化(溶化药):应当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待溶化的药溶解即可。

5、包煎药:应当装入包煎袋闭合后,再与其它药物同煎。

6、煎汤代水药:应当将该类药物先煎15-25分钟,去渣过滤,取汁再与方中其它药物同煎。

六、“煎药袋标签”从取药时起必须随同煎药袋、浸泡容器、煎药容器、包装药袋转移。

七、根据处置单留液体量要求包装打袋(如药量过多需浓缩至预定量),注意包装打袋前必须检查总阀门是否关闭,确认关闭方可包装打袋。包装打袋完毕清洗煎药机备用,煎药袋不可重复使用。同一方剂药物如需分两锅或更多锅需注意色差(目测)。如出现色差,查明原因,无误后需将所有药液混均包装打袋。

八、药物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块、无白心、无硬心,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药物煎干或煎焦禁止使用。如包装打袋时总阀门未关闭造成药液流失,不许用煎煮过的药品再煎煮。

九、煎药过程中必须带手套,以免烫伤,煎药用手套与打扫卫生用手套不可同用。

十、如暂时没有所要煎药物,要关闭电源。

第二篇: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

为提高服务质量,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更好地配合临床工作,特定制度如下:

(二)根据临床需要,按时、按擀、按要求供给。

(三)新入院病人和急诊病人作到随到随煎。

(四)煎煮前将药材浸泡半小时,特殊处理者按规定

执行。

(五)药材必须煎煮二遍,按药材的性质,掌握煎煮时间,需灌服或外用特殊处理者,遵医嘱执行。

(六)认真执行先煎、后入、烊化、包煎等特殊煎法。

(七)煎药器具要保持清洁,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做到用后必须清洗干净备用。

(八)每日服药要进行消毒,并做到药液、服药人姓名、床位准确无误后方能发药。

(九)传染病房与其他病房盛药器具要严格分开使用。

(十)内服、外用煎煮器及服药瓶要严格分开使用。

(十一)本室建立煎煮登记和差错事故登记以备查考。

(十二)煎药室要注意安全、防火、防盗与工作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十三)中药煎枯严禁重新加水再煮,应丢掉重新配方煎煮以免耽误病人服药。

(十四)以上制度请监督指导。

第三篇: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上海中药行业中药煎药管理办法

中药汤剂是中药传统常用剂型之一。保证中药汤剂的煎煮质量,对于提高中医药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代煎中药是中药行业的传统服务项目。为规范本市中药煎药的操作规程,确保汤剂的质量和提高煎药业务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煎药操作场地、设备、设施与器具要求

1-1.中药煎药室(以下称煎药室)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周围的地面、路面、植被等应当避免对煎药造成污染。

1-2.定点加工的煎药室的房屋和面积应当根据代加工的煎药量合理配置。工作区和生活区应当分开,工作区内应当设有储藏(药)、准备、煎煮、清洗等功能区域。药店门方代煎加工场地面积不得少于4平方米,应能满足实际操作和管理需要。

1-3.煎药场地应当宽敞、明亮。地面、墙面、屋顶、灶台等应平整、洁净、无污迹、易清洁,配置有效的通风、防尘、防积水、防动物昆虫侵入以及消防安全等设施,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他设施应当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

1-4.煎药室应当配备完善的煎药设备设施,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储药设施、冷藏设施以及量杯(筒)、过滤装置、计时器、贮药容器、药瓶架等。与药液接触的设备、容器具等应采用优质、稳定、耐腐蚀、不易与药汁起反应的材质制成。禁止使用铝制品和铁制品。储药容器应当做到防尘、防霉、防虫、防鼠、防污染。用前应当严格消 1 毒,用后应当及时清洗。

1-5. 煎药场地不得放置与煎药无关物品和个人杂物。煎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煎药器具与场地要每天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2、人员要求

2-1. 中药煎药部门应有一名中药师或中级中药调剂员资质的人员具体负责煎药室的业务指导、质量监督及组织管理工作。督促做好煎药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卫生和原始记录工作。

2-2. 煎药员应经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中药煎药工作。使用机器煎药必须经过专门操作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煎药人员要持证上岗。

2-3. 建立煎药人员健康档案。煎药人员应当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等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体表有伤口未愈合者不得从事煎药工作。

2-4. 煎药人员应当注意个人卫生,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可佩带金属饰品。煎药前要进行手的清洁,工作时应当穿戴专用的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

3、煎药操作规程与要求

3-1.准备:煎药前,煎药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衣帽,做好自身清洁卫生工作。并事先检查煎药设备,做好相关器具清洁工作。

3-2.煎药:常规方法煎药和煎药机煎药都要严格按规程操作, 保 2 证煎药质量。机器煎药必须严格按照机器煎药工艺规程操作,机器煎药的操作工艺规程见附件。在煎煮过程中,要做到各个环节准确无误,防止差错。煎药用具、容器应保持清洁干净,每煎完一剂后,均应及时清洗容器。

3-2-1.认真核对姓名、帖数、贵重细料和要特殊处理的药物。贵重细料和需特殊处理的毒麻药物须有双人投料。整个过程中,煎药凭证应随中药或药汁流转。

3-2-2.浸泡药物。煎药用水应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浸泡药物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用水量一般根据药物特性及煎煮工艺要求而确定。常规煎煮一般加水量需浸过药面2-3厘米。特殊药物、吸水性强的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者应酌情增减水量。根据药剂的性能,解表药可酌减水量,调理滋补药物则需增加水量。一般计算方法为:加水量=得液量+吸附量+消耗量(吸附量依据实际经验或药物吸附水的平均比率所得)

3-2-3.每剂药一般煎煮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煎煮时间应当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和药物的功效确定。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约40-60分钟。药剂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缩短。

煎煮过程中要搅拌药料2-3次。搅拌药料的用具应当以陶瓷、不锈钢、铜等材料制作的棍棒为宜,搅拌完一料后应当清洗再搅拌下一药料。

3 煎药量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350-450毫升,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特殊要求的包装量遵医嘱。

3-2-4.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规定要求或医嘱操作。

先煎:一般应煮沸15-30分钟后,再加入其它药物同煎。(机器煎煮见操作工艺规程)

后下:在一般药第一煎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下同煎3-5分钟。(机器煎煮见操作工艺规程)

包煎:包煎药应当装入包煎袋闭合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机器煎煮的可分若干小包均匀分布于药物之中同煎。包煎袋材质应符合药用要求(对人体无害)并有滤过功能。

煎汤代水:先将该类药物煎15-25分钟后行煎煮,至药液适量,滤取药汤, 弃药渣,滤取药汤,用药汤代水,再煎其他药物。

另煎:另煎药应当煎煮约2小时,取汁;另炖药应当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小时,取汁。此类药物的原处方如系复方,则所煎(炖)得的药汁还应当与方中其他药料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后,再行分装。某些特殊药物可根据药性特点具体确定煎(炖)药时间(用水适量)。渣可返还顾客。

烊化(溶化):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时,将要溶化之药置于去渣药汁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待需溶化的药溶解即可。

冲服:可将冲服药交顾客自行调入药汁或开水中。

4 3-2-5. 对于久煎、冲服、泡服等有其他特殊煎煮要求的药物,应当按相应的规范操作。

先煎药、后下药、另煎或另炖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在煎煮前均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3-2-6. 对毒性中药煎煮时,应在煎药用具上标有明显标记。工具使用后应反复清洗干净,必要时可经沸水煮后再用。煎煮有特殊气味、颜色较深的药物,煎煮设备及容器也要反复清洗干净,防止串味、串色影响。

3-2-7. 药料应当充分煮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 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煎干或煮焦禁止药用。 3-3.包装:

3-3-1. 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当使用不同的标识区分。

3-3-2. 包装药液的材料应当符合药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并不易破损。

3-3-3. 灌装容器具必须经过清洗和高温消毒,严防污染。灌装前,调整灌装机灌装容量,使之符合处方规定的要求。

3-3-4. 在药剂的外包装上标明顾客姓名或编号、帖数、加工日期等。顾客未及时来取的袋装汤剂须妥善保管,应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必要时需冷藏。

4、质量技术标准

4-1. 药料煎透度:检查药渣应做到三无(无糊状块、无白心、无 5 硬心)。

4-2. 药液装量应符合规定要求,包与包的装量差异±5%。 4-3. 包装:袋装汤剂封口完好且无药汁污染。

5、煎药业务管理要求

5-1. 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煎药工作制度和相关设备的标准化操作程序(SOP),工作制度、操作程序应当装订成册并张挂在煎药室的适宜位置,严格执行。

5-2. 煎药人员在领药、煎药、装药、送药、发药时应当认真核对处方(或煎药凭证)有关内容,建立收发记录,内容真实、记录完整。

每方(剂)煎药应当有一份反映煎药各个环节的操作记录。记录应保持整洁,内容真实、数据完整。

5-3. 煎药设备设施、容器使用前应确保清洁,要有清洁规程和每日清洁记录。用于清扫、清洗和消毒的设备、用具应放置在专用场所妥善保管。

煎药室应当定期消毒。洗涤剂、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符合《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卫生标准》(GB14930.1)和《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卫生标准》(GB14930.2)等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不得对设备和药物产生腐蚀和污染。

5-4. 加强煎药的质量控制、监测工作。定期(每半年至少一次)对煎药工作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征求病人和相关方面意见,并建立质量控制、监测档案。

6 建立考核制度。各单位应对煎药质量员和煎药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考核和评价,奖优罚劣。

5-5.煎送费收费标准按上海中药行业协会规定执行。

6、合格单位的认定与管理

6-1.由煎药单位申请,协会按照《上海中药行业中药煎药管理办法》检查验收,经认定达标者,由协会发放合格证书。合格证有效期暂定二年,期满重新申报。

6-2.煎药单位认定达标后,协会将不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具体检查细则另定。

6-3.对违反本管理办法的单位,协会将要求其停止煎药加工业务,立即整改。整改后仍未达到标准或已造成严重后果、影响行业声誉的将予以媒体曝光。必要时,建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予以查处。

7、本管理办法经修订后自2010年10月1日开始施行。 本管理办法解释权属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2010年9月20日

附件一:机器煎药操作工艺规程

附件二:上海中药行业“中药煎药”加工单位申请表

7 附件三:上海中药行业中药煎药管理办法检查表

第四篇:煎药室工作制度

1.煎药室必须有中药师(士)具体住院或门诊病人的中药煎药与管理工作。2.煎药人员领取中药剂时,应核对病人姓名、科别、地址、床号、日期、剂数无误。

3.煎药要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医嘱,按规定浸泡后,根据药剂性能选择火候、时间,进行煎煮,药汁量(一般口服100-150ml)要符合要求,外用可达500ml。

4.煎药时应坚守岗位,防止药汁煎干,保证药液质量。药材必须煎煮二遍,按药材的性质,掌握煎煮时间,需灌服或外用特殊处理者,遵医嘱执行。药渣应保存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

5.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兑服、烊化等特殊用药的煎煮,要按医嘱执行,确保煎药质量。

6.打印的煎药卡或标识从领药时起,必须紧随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和盛药容器转移,每个工序都有操作人员在签名。

7.内服、外用煎煮器及服药瓶要严格分开使用。煎好的内服药与外用药必须标记清楚或有醒目标识。

8.严格按照中药煎药机和液体包装机使用说明书使用。煎药器具应保持清洁,停止煎药时,请先关掉电源开关,然后拔下电源插头和联机插头,随后清洗擦干备用。做到用后必须清洗干净备用与做好养护工作并有使用标识。9.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计算公式计算加水量,复核确认加水量是否适合。10.汤药送抵病房或药房,应请护士或收药人核对后在送药登记本上签收,建立煎煮登记和差错事故登记以备查考。

11.煎药人员应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做好个人卫生。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毒、防盗措施,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电。

12.因病情需要急煎的中药,煎药室必须立即调整煎药次序,优先煮.

13.其他人员非公事不得进入煎药室,不得进行与煎药工作无关的活动。

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中药汤剂是中药剂型之一,保证中药汤剂煎煮质量,是保证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为加强中药煎药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制定本规范。

一、基本设施建设

1.中药煎药室的面积应根据药量和煎药设备的大小合理配置.

2.中药煎药室应宽敞、明亮,地面、墙面、屋顶平整、洁净、无污染,室内有排烟、排气、消防设施。

3.煎药工作台面平整、清洁。

4.贮药容器应密封,做到防尘、防霉、防污染。

5.用过的盛药器具应及时洗刷干净,严格消毒后再盛药。

6.室内应备有量杯、过滤器、计时器、贮药容器、药瓶架等。

二、煎药操作规程

要严格按医嘱和本操作规程煎药。煎药容器以砂锅、瓦罐、搪瓷器皿为宜,或用不锈钢锅,禁用铁器。在煎煮过程中,做到各个环节准确无误,防止差错。

(一)一般药物的煎熬法

1.入煎前除粉剂等不宜清洗的药物外,应先清洗干净,然后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煎药用水,以一般常用的清洗水即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3厘米。如遇花、草类药物或煎熬时间较长者应酌量加减水量。

2.煎熬时间,应根据药剂的性能确定。解表药、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15-20分钟即可;一般药煎30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约40分钟至一小时。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料2-3次,使药料受热均匀。药剂第二煎的时间略缩短。每剂药一般煎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

3.煎药量:儿童服用一般煎至50-150毫升,成人服用一般煎至200-300毫升。

(二)特殊药物的煎熬法:

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兑服、烊化等特殊要求的中药,应按医嘱进行,确保煎药质量。

1.“先煎药”应煮沸10-15分钟后,再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且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下同煎5分钟即可。

3.另炖或另煎药:另炖药应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开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小时;另煎药应切成小薄片一般煎2小时左右,某些特殊药物可根据药性特点具体确定煎药熬时间(用水适量)。

4.溶化药(烊化):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时,将溶化之药置于去渣药汁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使之溶解即可。

5.泡服药:用开水半杯或将煎好的药汁趁热浸泡(须加盖)10-15分钟,待降至适当温度时滤出药汁。

6.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适量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7.布包煎:凡有绒毛或细小籽粒及需包煎药物应装入布袋扎紧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

三、质量、技术基本要求

1.药渣煎透度:做到三无(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合格率≥90%;

2.药汁浓度:做到汁浓味厚,合格率≥90%;

3.住院病人对中药汤剂质量满意率≥95%;

四、煎药注意事项:

1.领药、煎药、装药、送药时要认真核对与复写的原始处方是否相符。

2.煎药时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

3.注意另包药的投下时间和煎煮方法。

4.内服药与外用药应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容器严格区分和标示。

5.煎好的药液一定要装入经过清洗和高温消毒的容器,严防污染。

五、管理制度

1.中药煎药室归口药剂部门管理。药剂部门负责人应做好煎药室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要定期召开煎药人员会议,讨论、分析煎药质量情况,制定有关措施,解决煎药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做好详细记录。会议每月不少于一次。

2.药剂部门指定一名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经验的中药师(士)负责煎药室的业务指导及管理工作。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培训、操作方法指导、质量把关分析等。

3.煎药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基础专业知识培训,掌握一定的中医、中药知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把煎药工作做好。

4.煎药工作人员经考试、考核合格,发给(上岗证)经本单位领导批准后,方可受聘参加中药煎药工作。

5.建立煎药人员体检档案,煎药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患传染病者不得上岗。体检每半年进行一次。要健全卫生管理制度,煎药人员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在煎药前要保持手的清洁并穿戴专用的工作衣帽。

6.中药煎药室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薄弱环节制定《煎药室工作制度》。《中药煎药操作规程》要求张贴上墙。

7.住院病人的煎熬药剂要附有复写的原始处方。由主管医生签发,调剂人员调剂,煎药人员在领取药剂时应核对复写的原始处方上列写的病人姓名、科别、床号、日期、普通药及特殊药物的用法、煎熬法和药剂数量以及调剂人签名等是否已填写清楚。经核对后,在中药煎药领收册上签收。煎药人员在煎药后要认真填写煎药登记册,以备核查。复写的原始处方随装有煎好的中药汤剂容器一同返回病房主管护士。

8.中药煎好后按时分送到病房护士办公室,或由护士按时领取,领取时要经复核后在“煎药登记册”上签收。新入院和急重病人的药剂应即领、即煎、即送(取)。有条件的单位,新入院和急重病人的用药可在病区煎药。煎好的汤剂送到患者床前时的温度不得低于50度。要建立中药急煎制度并规范急煎记录。

9.传染病病人用过的盛药器具必须先用消毒液浸泡并冲洗干净后高温消毒。传染病房盛药容器清洗应与普通病房分开。

10.加强煎药的质控、监测工作。临床医生和药剂科负责人应定期(每月至少一次)对煎药工作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并每月认真征求医护人员和住院病人意见,做到有文字资料可查。

11.建立业务指导考核制度。药剂科负责人每半年要对煎药人员的业务情况进行总结、考核和评价。煎药人员和指导人员的考核成绩应达到“良好”以上。优者奖,劣者罚。

六、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卫生部中医司印发的《中药煎熬操作规程(试行)》自行废止。

END

第五篇:《医院煎药室工作制度》

煎药室工作制度

一、煎药室在医院的领导及药剂科的统一管理下进行工作,应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及《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备中药汤剂。

二、煎药室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中药专业知识,熟悉煎药技能和煎药操作常规,经培训后在药师指导下上岗工作。

三、煎药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传染病、皮肤病,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四、煎药室人员在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所用煎药器具应随时刷洗干净,保持清洁。经常保持煎药室内环境卫生整洁。

五、煎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煎药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核对、记录及交接手续,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六、煎药宜选择化学性质稳定、传热均匀、较牢固的器皿。

家庭煎药可选择砂锅,医疗单位宜选用较牢固的搪瓷器皿或不锈钢器皿。煎液应避免直接接触铁、铝和有害塑料制品,避免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或污染药液。

七、储药袋必须是一次性符合国家标准。

煎药操作方法

一、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特殊要求

的中药饮片,应当按要求或医嘱操作。

1、先煎药应当煮沸10—15分钟后,再投入其它药料同煎(已先行浸泡)时间、用水适量。

2、后下药应当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5—10分钟.

3、溶化药(烊化)应当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待需溶化的药溶解即可。

4、包煎药应当装入包煎袋闭合后,再与其它药物同煎。包煎袋材质应符合药用要求(对人体无害)并有滤过功能。

5、煎汤代水药应当将该类药物先煎15—25分钟后,去渣、滤过、取汁,再与方中药料同煎。

6、对于久煎、冲服、泡煎等有其它特殊煎煮要求的药物,应当按相应的规范操作。先煎药、后下药、另煎或另炖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在煎煮前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二、药料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

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煎干或煮煎禁止药用。

三、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当使用不同的标识区分。

四、煎煮好的药液应当装入经过清洗和消毒并符合盛放食品要求的容器内,严防污染。

汤剂的质量标准

中药汤剂因处方的差别而难以建立现代定性定量的质量检查方法。为加强汤剂成品质量管理,可参考下述几个指标:

1、气味

具有原中药的特征气味,无焦糊味和其他霉烂

异味。

2、颜色

为半透明或不透明黄棕或棕黑色混悬液体。

3、不溶物

取汤液5ml,加水100ml搅拌使溶,放置3分钟后观察,不得有焦屑等异物(微量细小纤维、颗粒不在此限)。有冲服药物的汤剂在冲药粉前检查此项,冲兑后则不检查此项。

4、相对密度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中药汤液按照《中国药典》相对密度测定法测定,解表剂量不低于1.02,一般药不低于1.04,补益药不低于1.06。凡需冲服药粉的汤剂,不再检查相对密度。

煎药室清洁规程

1、将药用包布包好放入泡药锅,药泡好后放入煎锅内,将泡药锅用清水冲洗干净。

2、每锅药煎好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煎药机,排净废液,用软布擦净锅盖和密封圈,防止药液粘连。

3、每天工作结束后,将滤筒取出用软布将底部和内壁彻底清洗干净,不能用掉丝、掉毛的清洗工具;泡药锅用清水彻底清洗、晾干备用。

4、每日用含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操作台面2次、擦拭送药蓝一次、拖地2次。

5、每周对储药柜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清洁一次。

煎药室工作人员职责

1、在医院领导下,在药剂部门负责人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按时上下班,仪表仪容符合规范,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3、了解特殊中药煎药方法,掌握煎药机使用及保养方法。

4、负责领取药物,煎药、装袋、送药。

5、建立收药登记本,与药房双签字。

6、建立煎药登记本,记录煎药时间。

7、建立发药登记本,与病区护士双签字或与门诊取药患者双签字。

8、每日清洁煎药机、煎药室并及时记录。

9、急煎药应在2小时煎出(除特殊药物外),并及时登记。

10、煎好的中药外包装必须有标贴“科室、姓名、煎药日期”。

11、每周对储药冰柜清洁2次,备用药物有标贴、煎药时间。

煎药室工作流程

中药房取药、核对、签名

核对取回或收到中药并登记

记账收费

按常规或处方要求浸泡中药

入煎药机煎煮

核对贴标签

分送科室

与科室护士核对签名

打扫卫生、准备第二天工作

END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央空调系统应急预案下一篇:占用林地监管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