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论文

2022-04-14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关键词]科学发展;本质;规律;发展方式;发展道路[摘要]科学发展的本质就是依据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科学发展观所正确反映和科学揭示的社会主义基本规律主要有: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社会稳定和谐的规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

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论文 篇1:

《资本论》中的协调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摘要 以科学发展观来统筹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社会的重要共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协调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首先是由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者们进行论证的,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协调发展的命题和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马克思的这些思想对于我国当前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认知和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资本论;资本主义;生产方武;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

[文献标识码]A

协调发展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及事物之间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内在矛盾作用下趋于良性发展的一种过程和状态。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不能从静止的意义上去理解。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将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其内涵进行论证,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并提出了当前我国实现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从广义上来看,社会协调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包含规律性与目的性统一的动态的辩证过程。本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和分析社会协调发展思想的。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协调发展思想

人类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自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以来,包括中国古代哲人们探索的一个主题。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形成之前,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是建立在“自然秩序”基础上的。

“自然秩序”或“自然规则”的思想是指“存在着一种支配社会的秩序或一组规则,学者和科学家的职责是通过推理来发现这些规则”。从经济思想史角度来看,对“自然秩序”的探索成为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到18,19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条主线。

早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将社会的协调发展等同于“自然秩序”,他们探讨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但这种探讨是建立在某种直觉和感悟的基础之上的,具有神秘性,缺乏科学的逻辑推理和相应的现实社会基础。

到18,19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形成理论体系的时候,以“自然秩序”为特征的社会协调发展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受到当时遵从自然规律的自然科学和以理性、科学为特征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第一、摆脱宗教和蒙昧主义的影响,以科学和理性为指导的“自然秩序”结合社会和人的属性,从社会经济内生的角度来探讨社会协调发展的可能性;第二、注重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律性探索,经济思想家希望从社会、从人的属性本身来寻找社会协调发展的永恒规律;第三、探讨社会协调发展的“自然秩序”实际上是探讨当时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秩序,或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性。

同时古典政治经济学在探讨资本主义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景时,形成了分歧。以亚当·斯密、让·萨伊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重点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市场经济中协调发展的可能性,而以大卫·李嘉图和马尔萨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则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内在的不协调性∞。

亚当·斯密提出了一个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自为”的天赋自由体系,和被经济学界喻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这种协调发展完全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内生的,是符合所谓“自然秩序”的。让·萨伊的“供给创造自身需求”的萨伊定律、弗里德里克·巴师夏为自由辩护的“和谐经济论”、以及西尼尔和J·S·穆勒坚持的折衷主义调和思想都在不同程度上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协调发展的特征。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等人则在论证资本主义发展中意识到了内在不协调的特征。大卫·李嘉图在土地收益率递减规律、人口持续增长的前提下论证的谷物模型中得出结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景是暗淡和停滞的,而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理论、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则形成了对亚当·斯密等人提出的符合“自然秩序”的自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协调发展机制的质疑,但这种思想后来的演变逐渐与前者合流,认为资本主义的不协调发展的现象只是暂时的,是可以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技术创新和自我调节加以克服的,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偶尔出现的经济衰退和萧条都是暂时的、短期的,通过国家干预是可以克服的,这样,国家干预和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结合在一起,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协调发展的观点也构成了今天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协调发展的争论也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科学认识和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协调发展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协调发展做了较为严密的论证,并得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协调发展的结论。

二、《资本论》中关于协调发展的思想

《资本论》是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继承的系统性的理论经典,其中包括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协调发展的思想的批判和继承,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思想。

1 《资本论》在总体上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协调发展”的命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根本上否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协调的可能性,并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总体上不协调发展的特征表现在社会发展过程的多个层面和各个具体的环节中,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发展演变历史是一致的。

首先,资本主义不协调发展体现在具体发展过程和具体环节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不协调性的论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贯穿于《资本论》全书,这里仅列举三个例子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协调发展的规律性。

第一个例子: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对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作了精细的论证,一方面指出,资本增殖的动机和竞争压力推动了技术进步和资本规模的扩大,正是越来越大的资本力量推动了生产力的更大程度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可支配的劳动力”得以就业,得以实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生产出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但另一方面,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无法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参与生产,被排斥在社会生产过程之外,只能接受政府的救济,更谈不上分享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劳动力群体,即无产阶级没有生产的决策权、生产过程的参与权和生产成果的分享权力和自由,而这些权利都由资本的人格化一资产阶级或资本家阶级来掌控。因此,这种以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背景为特征的社会不协调发展也决定了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危机。

第二个例子: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

利润率趋于下降是资本竞争的绝对规律,是资本在推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资本追求价值增值的动机的否定,这里,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一方面是资本本质的客观要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资本主义下借以表现的特殊形式”,另一方面又形成对资本这种本质的否定。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克服这种不协调发展的方式是资本的集中和垄断,进而加快了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这种不协调发展的内在矛盾进一步积聚,最终将演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激化。

第三个例子:社会总资本理论中两大部类的交换规律。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理论从宏观上分析了全社会生产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客观比例关系,即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社会生产的平衡,因而社会才会协调发展,否则,如果存在部分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在实物或在价值方面无法补偿,则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客观比例关系遭到破坏,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这种生产的客观比例关系会经常遭到破坏,因此,这种发展的不协调性就表现为经常性的现象了。

其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协调发展的集中表现是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协调发展的集中表现,也是资本主义制度在现实意义上的自我否定,经济危机寓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逻辑演变的历史过程中。从一般商品经济的演变来看,货币的出现,货币的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使得商品交换在时空上分离,因而存在交换不能成功的危机的可能性。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货币的资本化,使得资本追求更多剩余价值的本性成为支配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规律。资本这种本性体现为一方面要服从物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通过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来实现,另一方面存在不断摆脱价值的物质形式,即追求尽可能多的价值增殖而越来越较少借助于物质使用价值形式,直接表现为虚拟资本的形式,通过投机资本等形式来实现价值增值。当今主要的资本主义社会虚拟经济的规模都不断膨胀,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严重背离实体经济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直至经济危机,而这一切都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追求价值增殖的本性和竞争压力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即体现为生产社会化,另一方面体现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的内在矛盾演化的基础,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演化,二者的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协调、不稳定发展的根源,从根本上来看,经济危机不过是人类社会协调发展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一种强制性的协调机制的激烈表现形式。

再次,资本主义生产不协调发展还表现在拜物教崇拜上。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提出的命题:资本主义还处在以物的依赖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充满着拜物教崇拜。即“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事实上“无论我们怎样判断中世纪人们在相互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人们在劳动中的社会关系始终表现为他们本身之间的个人的关系,而没有披上物质之间劳动产品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外衣”,因而“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尽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但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得“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演化为由资本占支配地位的“资本拜物教”,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即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的地方都表现为资本支配的物的关系,这也成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协调发展的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资本论》在一般意义上探讨人类社会协调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不协调发展的规律性进行论证,最终的目标是为了揭示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归纳起来,这些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在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中,探讨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之上。同时要结合社会生产关系的层面进行分析,也就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解释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而列宁对这一命题的论述更能体现出这种方法论的重要性:“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没有社会科学”。

因此,社会协调发展要建立在一定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这一观点的含义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从人类社会最终发展的目标来说,追求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但这种社会协调发展目标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要超越资本主义社会不协调发展的阶段,关键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积累和发展,这是不能逾越的。第二,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来说,由于生产力本身的发展水平,社会呈现出某种协调发展或不协调发展都具有必然性,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必然会呈现出的现象,因此,不能超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强求协调发展。

第二,社会协调发展着眼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

社会协调发展是一个受物质社会生产力制约的过程,同时要发挥社会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社会协调发展也是一个“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规律性和合目的的统一”。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主观与客观、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实现这种统一的链条正是社会实践。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改造着社会,在改变环境的同时改变着自己。“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当然,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也只有实现了这一目的,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本质才真正得以体现。社会协调发展要实现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一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意义上,物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达到很高的境界,这时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体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具体到某一个社会发展的某一个特殊阶段,社会的规律性与人自身的发展需要有机的统一起来,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下出现的拜物教崇拜,社会发展表现为巨大的财富堆积,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受到抑制,只见物不见人的现象等正是今天人类社会发展需要扬弃和超越的,受资本拜物教的制约,这种必然性导致了追求剩余价值成为全社会主导性的动机和动力,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激化,社会生产关系在现实形态上表现为物的关系或者人与财富的关系,这也正是今天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出来不协调发展现象,被许多学者称之为人文主义危机,当然出现这种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目标背道而驰的现象具有必然性,是建立在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上的,是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第三,社会协调发展是一个多维度的有机体系。

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纵向的时间维度的延展性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横向的内容丰富的、涉

及到多方面的一个有机体系。在纵向纬度上存在某一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存在人类社会趋向于协调发展的历史趋势;在横向纬度上,存在人类社会的某一历史阶段某一社会形态上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物之间、城乡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

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也是由社会发展的特殊性与一般性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当今全球范围内既存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也存在社会主义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这是社会协调发展的特殊性,而协调发展也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客观规律。

按照马克思从一般到具体的叙述过程,也就是逻辑论证过程与历史过程相一致的原理来看,马克思关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也是一个包括微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有机体系。在微观层次上的协调主要是单个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的协调发展,单个产业资本在流通阶段和生产阶段的空间上各种职能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先后继起性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微观层次上的协调发展的要求。在中观层次上主要是两大部类之间、各个地区之间、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而在宏观层次上主要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协调发展。

第四,社会协调发展是一个包含矛盾内在统一的动态过程。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来说,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经济学对于社会协调发展是从发展的角度、不断变化的角度来理解的,是从事物内在矛盾的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的角度来探讨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发展过程的特征是一个从不协调到协调,再到新的不协调这样的累积过程,注重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各个具体层次的协调性问题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分析论证五大经济范畴,即商品—货币一资本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一总产品,来从整体上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和矛盾的演变发展过程,不但坚持了从具体到一般的叙述方法,在具体分析每一个经济范畴时,都坚持了辩证的分析论证过程,认为每一个经济范畴都受内在矛盾支配,其演变过程中都包含了从不协调一协调一不协调一……这样的具体的、辩证的发展过程。同时在整体上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逻辑和矛盾运动过程时,都是从某些具体环节、某些具体领域的辩证分析中来论证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都是辩证的发展过程,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协调发展规律也是内生于“不协调-协调-新的不协调……”这样的动态的辩证过程中。

三、马克思协调发展思想的现实价值

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的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核心问题。我国在建国以后就开始了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课题,在艰难的探索中充满了曲折,但经过中国人民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发展问题上,我们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和我国发展探索的智慧结晶,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为新时期指导我国发展的新的指南。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协调发展思想的发展和创新,马克思恩格斯的协调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来源。对于指导我国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协调发展要建立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上。

马克思在《资本论》论证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论证协调发展的特征、原因和趋势。

我国当前和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国情,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这是我国当前能够实现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还很不完善,这也意味着我们从根本上扬弃了资本主义面临诸多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形成的不协调问题,从根本制度上解决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问题,从而我国总体上实现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可能性和必然性。但由于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目前尽管已经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具体的经济体制和制度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而在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存在不协调性具有必然性和过渡性,需要通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通过对某些具体的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

第二,我国的协调发展要把握社会发展当前目标与终极目标的关系。

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决定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分析对象,但“最终目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种分析方法对我们的借鉴意义在于,认识到我国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律,必须要处理好我国当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协调发展的规律与人类社会最终协调发展规律的关系。人类社会最终发展的目标就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其实现程度决定了人类社会最终协调发展的程度,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如何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目标与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目标的关系。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除了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即广大人民群众要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参与者、成为发展成果的分享者,同时注重基本自由和权利的扩展,为将来实现共同富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就要做到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四大文明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我国的协调发展要注重内在矛盾的复杂性、动态性和长期性。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很低,远远低于当今许多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我国在根本制度上确立了我国社会实现协调发展的基础,但在具体的经济制度运行环节,在某些具体领域和阶段仍存在许多不协调发展的现象,这都是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在最终实现为协调发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将是一个充满曲折、复杂的矛盾转化过程。

在当前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要认识到我国当前在某些环节、某些领域出现的不协调现象具有必然性,甚至具有长期性,这些不协调现象只是最终实现我国社会协调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是暂时的,具有过渡性。如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城乡区域不协调发展的问题。都是我国在最终实现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其次,要从整体上综合考虑我国在某些阶段,某些环节和某些领域出现的不协调问题,既要查找问题的直接原因,也要挖掘问题的根源,既要重视表面原因,也要重视深层次的矛盾,既要重视这些问题的特殊性也要重视这些问题的一般性。最后,需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总体上存在协调发展的必然性,因此,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协调发展的某些领域、环节坚持深化改革和不断完善。

作者:张存刚 田彦平

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论文 篇2:

论科学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关键词] 科学发展;本质;规律;发展方式;发展道路

[摘 要] 科学发展的本质就是依据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科学发展观所正确反映和科学揭示的社会主义基本规律主要有: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社会稳定和谐的规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这些规律也是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依据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选择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和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何谓“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本质是什么?科学发展的规律是什么?这是我们深入学习和把握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入地研究和思考并作出科学的回答。

一、科学发展的本质

依据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正确处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主体选择之间的辩证关系。科学理解科学发展的本质,就必须深刻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从根本上说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因此,社会发展和自然发展一样具有不可选择的决定性的一面。同时唯物史观又认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做出符合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选择,即对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做出选择。对社会规律认识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主体的这种选择的结果,主体的这种选择的性质及其总方向是由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决定的。如果主体正确认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做出了对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就必然会对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相反,这种选择如果是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必然会对历史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当然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对客观规律认识的曲折性决定了主体选择的困难和复杂性,即便是主体在正确认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下,能否对具体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做出科学的选择仍然是不确定的,这就取决于选择主体能否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的判断,取决于其能否确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实现途径和方法的科学选择。对社会规律认识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主体的这种选择的结果。如果主体正确认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做出了对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就必然会对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给人民带来极大的利益;相反,这种选择如果是违背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就必然会对历史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也会对人民的利益造成极大损害,因而也会遭到惩罚。

这就是说,要实现科学发展,根本的前提就是要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如果我们认识不到社会主义的这些客观规律,我们就是在盲目发展,就无法做到科学发展,因此,科学发展的本质就是依照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充分证实,科学发展观依照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和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规律的正确认识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做出了科学的选择,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二、科学发展的规律

科学发展的规律在本质上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规律,只有按这些基本规律发展,才能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因此,胡锦涛同志多次提出了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规律的任务。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中就深刻地揭示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途径和方法。他指出:“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科学分析和判断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把握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努力从推动我国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动员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创造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1]

胡锦涛同志的论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规律科学认识成果的集中体现。依据胡锦涛同志所论述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所正确反映和科学揭示的社会主义基本规律主要有: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社会和谐稳定的规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这些规律也是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第一,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律。社会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规律。这是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有机体的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必须相互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在唯物史观看来,社会的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生产力是既定的客观的力量,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与水平,而生产关系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否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经济发展是基础,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又反过来给经济发展以巨大影响。因此,必须注意社会各要素和各领域之间协调和均衡发展,即全面发展。如果离开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仅会导致社会片面和畸形发展,而且经济最终也无法搞上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始终高度重视我国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特别是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后,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更为深入了。江泽民同志就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2](P276)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P57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全面的、高水平的小康。不仅要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富足,而且还要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民主法制完备、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对社会全面发展的科学认识,对发展的内涵做了更全面的概括,提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就必须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可见,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内涵就是注重社会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基本规律以及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明确地把全面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四位一体”的理念,就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基本规律的集中反映,即要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均衡全面发展。

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就必须实现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规律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协调发展,即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3](P850)

推进社会全面发展,还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坚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

第二,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必须遵循的另一个基本规律。这一规律是由马克思首先初步阐发的。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自由人联合体”,是共产主义新社会必须而且可以具备的本质特征。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促进的,社会的发展成果最终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所以,社会主义或者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社会。

我们党明确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进而深入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2](P295)

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对“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进一步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根本宗旨。它强调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强调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是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价值目标,就是促进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和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3](P465)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及其阐释,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客观规律。《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地阐释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P651)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当今中国,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人民群众,也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其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深刻表明,科学发展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社会全面进步,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得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才有真正的可能。同样,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向前发展。

第三,社会稳定和谐的规律。科学发展观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稳定和谐规律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协调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妥善解决人民利益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和谐。这一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利益规律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

胡锦涛同志科学阐述了稳定和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他指出:“保持社会稳定,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5](P697)

这就告诉我们,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序。没有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只有保持稳定,才能达到社会和谐。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很重要的就是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安定有序、社会稳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

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稳定和谐的规律,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根本途径是协调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妥善解决人民利益矛盾。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关键时期,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增加,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关键是遵循社会主义社会利益规律的内在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好各种利益矛盾。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观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的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善于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要加强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的分析研究,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转变工作作风,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确保社会安定团结。[6]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第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科学发展观深刻地揭示了这一规律的基本内涵: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们尊重自然规律,要珍惜、节约资源,善待和保护环境,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持续与稳定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根本要求,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根本目的就是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关系。同时科学发展观还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做出的正确选择。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同样,这些规律性的认识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同时,还应看到,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还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和深化。循着胡锦涛同志关于认识和揭示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方法和途径的论述,不断在实践中去探索,一定会更深入地获得新的认识成果。

三、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的科学选择

科学发展观在正确反映和科学揭示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发展方式做出了科学选择。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7](P15-17)

可见,在发展方式上,科学发展观依据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选择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既体现了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也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联系、相协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也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基本规律。

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规律,提出了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科学发展观提出,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建设就会因为缺乏物质条件而寸步难行。所以必须坚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不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不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没有完善的法制环境,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所以必须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因此必须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文化软实力。大力促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所以必须加快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在发展道路上,科学发展观依据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选择了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加快生产发展,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环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使人民生活富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是推动整个社会走文明发展道路的核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长远大计和应有之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持久永续发展。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就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充分体现了以人民利益为本亦即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P651)科学发展观认为,科学选择我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把人民利益的实现,作为判断选择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因此,科学发展观是以人民利益为本亦即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对我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选择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原因也在于这一选择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之,科学发展观依据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规律所选择的社会发展方式和道路,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全方位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显然,只有按照这一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实现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学习和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N].人民日报,2004-12-03.[2] 江泽民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5]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6] 加强调查和研究,着力提高工作本领,把和谐社会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N].人民日报,2005-02-23.

[7]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On the Nature and La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ZHANG Xin

[JZ](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Key word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nature; law; mode of development; path of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 李文苓]

作者:张 新

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论文 篇3:

科学发展观对西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

[内容提要]科学发展观是新形势下的理论创新成果。它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发展观“物本”思想和“人本”思想的超越;它主张“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了对“经济增长论”和“整体、综合的发展观”的超越和创新;它倡导“可持续发展”,强调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发展的道路方面实现了对西方可持续发展观的超越。

[关 键 词]科学发展观;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独创性理论,其核心原则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坚持和新发展,最终要实现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唯物史观所追求的目标。“全面发展”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1]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在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同时,关注人的最本质的力量,并通过人的自觉性的活动,达到的人与自然的新的和谐与统一。

一、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对西方传统发展观“物本”思想和“人本”思想的超越

西方传统发展观的“人本”思想的本质是确立人权的主体地位,进而反对神权主义、天定神受,旨在推翻宗教的统治地位。这一期间的“人本”思想是作为社会新的意识形态组成部分。在20世纪下半叶,“人本”思想逐渐渗透到经济领域,成为新的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作为发展观的“人本”思想,有别于历史上的“人本”思想,针对的是传统发展观的单纯追求物质财富,为物质主义论的“物本”思想。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的《新发展观》和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等著作中都提出“人本”思想。佩鲁的“人本”思想紧密地与发展问题相联系,主要观点包括:发展的“中心是人的发展”[2],发展是“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3]。佩鲁认为人是发展的中心、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等。在佩鲁之后,西方研究发展问题的理论家也从不同视角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例如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把发展与人的自由相联系,认为“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4]

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继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并将其作为核心,统领整个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借鉴和扬弃西方传统发展观的“物本”思想和“人本”思想。

首先,科学发展观对于传统发展观的 “物本”思想的批判更加合理和缜密。反思“物本”理念的背景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自然破坏、生态危机的出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同时肯定物质文明、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坚持可持续发展。同时贯彻对“人本”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中加强自觉性和理性的解读。“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紧接着强调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牺牲生态环境、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其次,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当中。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6]。这样就将“人”具体化,不是个人、是整体,不是抽象的整体,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坚持的是全体人民为本,反对物质利益为中心,反对“GDP本位”等,这是科学发展观超越传统发展观的最核心的理念体现,也是对传统发展观的“物本”思想和“人本”思想的超越。

二、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发展”思想对“经济增长论”和“整体、综合的发展观”的超越和创新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刘易斯在1956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理论》一书中将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或“进展”)同等使用,将GDP视为衡量国家进步和发展的评价指标,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任何关于民生、民主、自由等问题将迎刃而解。这种发展观是使得各国将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从而忽视社会不公、分配不均、失业增加、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社会的发展处于单向度发展轨道,即无效增长或无发展增长。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超越“经济增长论”的“综合发展观”被学者提出。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托达罗指出:“应该把发展看作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综合过程。除了收入和产量的提高外,发展显然还包括制度、社会和管理结构的基本变化以及人们的态度,在许多情况下还有人们习惯和信仰的基本变化。” [7]可以看出,迈克尔·托达罗将发展的内涵大大拓展了。弗朗索瓦·佩鲁的《新发展观》一书提出的新发展观不仅是“综合的”,而且是“整体的”。佩鲁指出:“我们所讲的发展是整体性的,这种发展使技术受到各个人类共同体知识的、社会的和道德的约束。世界正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8]佩鲁的论述将“综合发展观”提升到了“整体发展观”的高度。

虽然“经济增长论”和“整体综合发展观”有着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还是没有真正把握发展的本质,没有处理好人的地位和价值意义。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对“经济增长论”的扬弃,以及对“整体综合发展观”的借鉴和吸收和超越。

首先,比较“综合发展观”和“整体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的“全面协调”理念更能体现和把握发展的系统性。所谓“全面协调”,指的是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的发展。这就将发展的内涵扩至整个人类社会,并且将社会最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发展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全面协调发展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即具有明显的感性色彩,又更富逻辑性和整体性及结构性。

其次,全面协调发展更具有辩证性。“整体综合发展观”也对在对经济增长论的单向度发展的理念进行否定和批判,但相比较而言,缺少辩证发展思维。“整体综合发展观”认识到“经济增长论”的负面效应,并努力实践对经济增长唯一论进行消解,但却忽略了经济增长的积极性,以及经济增长与社会其他领域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发展”,经济增长只是其中一方面,还包括社会其他各领域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通过经济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和人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科学发展观在表述中提出,经济、政治、文化、人的而全面发展的内涵,并指出经济发展决定政治、文化的发展,反之,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也会极大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体现了辩证的逻辑性,是对“综合发展观”和“整体发展观”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的克服。

最后,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的方法,更具实践性。党的十八大中指出“全面协调”发展观提出要构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而且还提出了“统筹兼顾”作为实现发展的“根本方法”,为此科学发展观提出“五个统筹”的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种阐述,体现辩证方法论的本质、又更具有实践性,是对“综合发展观”和“整体发展观”的扬弃和超越。

三、科学发展观的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发展的道路实现对西方可持续发展观的超越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由此 “可持续发展” 的理念被大多数国家所公认。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继承了“可持续发展”最初的本意,重点是否定和批判粗放型发展模式。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自然资源的过度损耗为代价,关注当代人的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的等同权利,实现了在发展观理论上的创新,完成对西方可持续发展观的超越。

首先就是明确“可持续发展”概念和含义,创新性地把“可持续发展”界定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9]这种对“可持续发展”的解读的创新之处在于:人类发展的代际公平;人口、资源、环境的空间指向明确。

其次,在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生态学意义阐发上,科学发展观克服西方发展观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忽视,创新性地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设定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表明,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口压力、生态危机在本质上都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要克服人类对自然的肆意征服和改造过程,同时又回避那种自然至上的极端化做法,提出要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科学发展观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价值目标的真谛之所在。

最后,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都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目标的具体化和制度化的表现,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体化为行动纲领,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对西方可持续发展观的双重超越。

总之,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对西方发展观的反思和批判基础上,从理论领域实现对其的扬弃和超越,为人类的发展理念做出重大贡献,是符合全球发展趋势的发展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2]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51.

[3]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

[4]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3.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850.

[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2.

[7][美]迈克尔·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国[M].经济出版社,1992:50—51.

[8][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94.

[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85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与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13CKS001)、(14BSH059),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14JDSZK076)。

责任编辑/李 敏

作者:赵多辉 李明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招投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论文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探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