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思维”视角下的公益广告新型传播策略分析

2022-09-14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我国广告行业得到了快速成长与发展, 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 同时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国家提倡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作为一种非营利性和具有服务性质的广告, 对社会公共道德加以传播, 并宣扬社会的文明规范, 为社会发展带来积极正能量[1]。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互联网时代, 新媒体在媒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也为广告提供了传播平台, 随着社会发展对公益广告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 推动了现代文明进步, 在公益广告传播过程中就要积极采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传播思维来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 促进公益广告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传播者策略

从互联网思维视角下来看, 公益广告传播主要是由广告主发起传播意愿, 并通过网络媒体来将信息传播给受众, 受众则将传播效果反馈给广告主和网络媒体的过程。而公益广告的传播者策略主要是通过对传播者的信息分析, 从而把握受控者的状态以及传播者施控行为。政府作为公益广告传播者之一,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充当把关人的角色, 对社会或某个范围中传播的信息进行把握, 由于目前我国公益广告在传播中企业参与较少, 大部分都是由政府部门发起的, 这也导致我国公益广告事业运行不完善, 政府在主导中使公益广告事业中的其他参与者难以明确自身的职责, 参与意识淡薄[2]。而在互联网的时代下, 网络媒体传播环境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网络媒体传播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的特点, 可控性较小, 当前政府部门对互联网控制的力度和形式较小。为了促进公益广告的传播, 对社会的道德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就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的过滤性主导作用, 刺激其他参与者参加, 并调动各方面人员参加的积极性, 从而开辟出更多的发展渠道和途径, 从而将社会中不正当或是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公益广告活动过滤掉, 为公益广告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内容策略

不论是传统媒体的公益广告, 还是现阶段的网络公益广告, 都要求紧贴时代主题, 使当前社会生活中与大众息息相关的问题直观的反映出来, 而网络公益广告最大的区别是在表现形式和创意上, 这主要是由于网络传播环境的独特性造成的。在网络公益广告传播中, 要体现其广告内容的创新, 并让用户体验为核心, 让用户在产品使用中建立其主观感受, 通过用户在产品或服务体验中的共性进行挖掘和发现, 从而体现出用户体验的核心价值[3]。在互联网思维视角下, 创新形态和观念都得到了转变, 要在互联网中使公益广告得到更好传播, 在广告设计中就要以用户为中心展开广告创意设计, 为了达到用户的体验效果, 首先就要对受众展开调查, 这也是确保创意和设计成功最直接的办法。此外, 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收集信息, 在网络社会中公众的声音是所有媒体形式中最为真实的声音, 直接反映了受众的直观感受和真实的需求。最后, 公益广告的设计还要从多个角度来对用户需求进行了解, 如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 对用户的心理预期进行揣摩, 在这一过程中要计算机人员来模拟后台技术, 让设计人员对视觉体验进行考量, 通过头脑风暴来激发出更能获得用户认可的广告创意[4]。就公益广告来说, 网络公益广告在形式上的创新是受到技术发展的影响, 这也是网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广告传播方式, 对广告受众产生吸引的一种传播策略。

三、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 为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但我国对于网络公益广告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网络公益广告的传播策略仍需要进行不断探索, 而互联网的传播渠道也为广告事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公益广告可以有机会创作出更多的风格, 信息内容也更加广泛和丰富, 将鲜明的公益理念传播出去, 从而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广告受众, 对社会正能量的事物进行宣传,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 我国当前对于公益广告方面的法律政策建设还不完善, 企业和媒体的责任感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而在互联网时代下公益广告的发展为我国公益广告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

摘要:在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 公益广告发挥着重要的宣传作用和价值, 公益广告的传播形式符合人性道德规范, 倡导积极性的价值观念, 也是承载人类情感的纽带,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 在社会发展中对公益慈善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对公益宣传和传播的需求。但在互联网时代下, 缺乏创意和资金的公益广告已经难以被大众所接受, 其传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本文就对基于“互联网思维”视角下的公益广告新型传播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公益广告,新型传播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雨涵.融媒体时代中美广告传播策略的对比分析[J].今传媒, 2017, 25 (6) :95-96.

[2] 张明霞.手机新闻客户端广告传播策略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17 (2) :21-22.

[3] 林凯.“共享经济”背景下广告传播的创新与思考[J].钦州学院学报, 2017 (6) :86-90.

[4] 董亚飞.新媒体广告传播的策略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 2017 (9) :6-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石家庄市口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存在问题及加固措施分析下一篇:基于4C理论的大V店社群营销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