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凭证传递程序分析论文

2023-01-28

1 引言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事务处理特点, 其内部具有不同性质的会计凭证, 而相关会计凭证性质的变化也决定了其在会计凭证传递过程中传递程序的区别, 随之导致会计事务处理模式及流程的变化。基于我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相关内容, 在事业单位会计凭证传递过程中具有多种影响因素, 而根据不同会计业务性质其影响因素作用情况也有一定变化。因此对事业单位会计凭证传递程序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事业单位入账付款类会计凭证传递程序分析

2.1 入账付款类会计凭证传递程序操作流程

入账付款类会计凭证传递程序主要是采取先入账后付款的形式, 这种程序在实际应用中更加符合会计事务处理的理论逻辑。在入账付款类会计凭证传递程序实际应用中主要包括制单凭证打印、制单凭证审核、付款、记账、储存等环节。其中在制单工序操作过程中, 相关制单工作人员在获得相应的收款票据记账联及付款原始凭证后, 可以现阶段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指标为依据, 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及打印。在记账凭证打印完毕后可结合原本凭证资料上交给相关审核会计人员;审核会计人员可依据相关标准对上述信息进行逐一对比分析并确认无误后进行签字盖章, 随后在财务整体软件系统终端进行电子单据的开设, 并将收付款凭证及转账凭证分别移交给出纳、记账会计人员;在出纳付款事务办理完毕后, 可将付款通知单、到账通知单、支票存根等相关凭证与原始单据凭证进行打印储存, 在进行后续签字盖章后将其移交给记账会计人员, 以便为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信息定期盘点及库存核对提供依据。

2.2入账付款类会计凭证传递程序运行特点

入账付款采用一单对一单的处理模式, 可为各项业务程序直接的有效控制提供有力的保障, 实现了会计凭证处理的高效及时性。同时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相关制单会计人员可以经济科目、财政资金来源、预算功能用途等事务开展情况, 进行凭证会计科目的有效填写, 为整体财政预算方案的顺利执行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由于入账付款模式需要在相关会计工作人员的协同下才可以顺利进行, 这就对整体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 若无法保障相关凭证业务的有效处理, 则可能导致付款延迟问题的发生。

2.3入账付款类会计凭证传递程序注意事项

在入账付款类会计凭证传递程序不同类型的会计凭证传递程序具有一致性, 即根据相关事业单位的规模、组织架构、管理方式、业务类型等, 其经济管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变化, 因此在具体会计凭证传递程序设置及相关岗位设置过程中, 应结合具体需求进行不断调整, 保障会计凭证传递程序的有效运行。

2事业单位付款入账类会计凭证传递程序分析

2.1付款入账类会计凭证传递程序操作流程

付款入账类会计凭证主要采用的是先付款后入账的管理模式。其主要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付款、制单、审核、记账、凭证打印储存等几个环节。其中在付款环节主要由出纳人员负责, 现阶段事业单位付款模式主要包括国库集中付款、现金支付、银行账户转账等集中模式。在大多数业务开展中主要由出纳网上申请并由单位会计主管、业务部门主办、支付管理中心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正常付款程序;而制单则是制单会计人员在收到相应的收款票据凭证, 或付款业务原始凭证、转账业务凭证后, 在财务软件系统终端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在记账凭证填制完成后可进行签字盖章并将制单凭证转交给审核会计人员;审核会计人员收到相关凭证后, 可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审核, 结合在财务软件系统终端内容的审核统计, 在整体会计事务凭证确认无误后可进行相关凭证的转交;记账会计人员需要根据相关凭证记录及时将内部信息传输到档案保管系统, 并将相关信息进行打印管理、归档工作。

2.2 付款入账类会计凭证传递程序注意事项

根据付款入账类会计凭证传递程序的特点, 其在各项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及相关部门都具有一定的自由性, 而在实际事业单位处理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事务积压情况, 对整体工作质量及效率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付款入账类会计凭证传递程序, 应注意保证会计凭证处理的及时性。

2.3 付款入账类会计凭证传递程序运行特点

付款入账类会计凭证可以通过及时管理机制保障整体会计凭证传递程序的自动控制, 即对整体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没有较高的要求, 且相关岗位间会计人员也没有较为强烈的联系。通过制单、审核等相关会计事务的批量处理, 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会计事务处理效率, 并为整体会计事务处理提供了一定的弹性空间。但是由于先付款后入账的传递模式, 为会计人员事务处理提供了一定的移交节点, 再加上日常移交工序的繁复性, 对整体凭证传递的安全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3 结语

综上所述, 事业单位在实际会计凭证业务处理中, 主要包括转账业务、收款业务、付款业务等几种不同的业务形式, 而根据相关业务性质的区别, 在实际会计传递处理过程中可根据具体需求, 选择付款入账会计凭证传递或者入账付款会计凭证传递模式, 结合计算机会计凭证处理终端的运行, 为整体会计凭证事务处理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摘要: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进行过程中, 会计基础工作是整体经济管理程序顺利进行的基础。而会计凭证传递程序是整体会计工作的主要构成模块之一, 其主要通过会计凭证审判、会计凭证处理两个方面实现会计事务的有效处理。本文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凭证传递程序运行情况, 从付款入账类会计凭证传递、入账付款类会计凭证传递两个方面对事业单位会计凭证传递程序进行简单分析, 以便为事业单位会计凭证传递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依据。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凭证传递程序,分析

参考文献

[1] 刘丽芳.论事业单位会计凭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 (32) .

[2] 冷福芹.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J].当代会计, 2017 (3) .

[3] 廖雅莉.事业单位工程建设会计凭证档案管理之我见[J].办公室业务, 2017 (10)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中化学复习课小组合作学习论文下一篇:浅析国内外绿道案例对成都绿道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