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23-01-25

第一篇: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谈谈一般湿地公园及国家级湿地公园的规划特点

一. 国家湿地公园指依照相关程序申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湿地公园。特别是具备在国家范围内湿地资源的独特性、稀缺性以及可持续性的;公园面积应在20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的湿地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 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可持续性:

实例1:新疆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四周群山环绕,构成独立封闭的高山盆地水系,为高山地堑湖。面积458平方公里,是一个融碧湖、湿草甸、高山、冰川、森林、草原为一体,集雄、奇、幽、秀、旷诸美于一身的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的高山湖泊,这在世界范围也为罕见。园内具备以湖泊湿地为主的,湿地、森林和草原三大生态系统,其特殊的生态、生物多样性景观,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是开展科研教学的天然基地。

实例2:洛阳江河口湿地公园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地处泉州湾的内湾,惠安县西南部;是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洛阳江河口湿地公园总面积8.769km2,低潮时水位在6m以内水域面积为8.53km2,占洛阳江湿地总面积97.27%,其中大潮最低潮能干出的滩涂7.61km2,占洛阳江湿地总面积的86.63%,低潮线以下至6m水深区面积为0.92km2。根据国际湿地公约的分类系统,属于河口湿地为主的湿地类型。重点保护对象为涉禽、红树林、湿地。

实例3:李恰如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青海省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之中,历史名山西倾山重要支脉李恰如山横亘全境。境内有洮河(不冻河)、延巴两大河流和多条支流和泉水,水源充足,牧草丰盛。李恰如山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 437 km²。这里山上积雪如砌,终年不化,耀日生辉,气象万千,山麓灌木丛生,山下苍翠葱茏,云蒸雾蔚;天蓝如染,山青如涂。李恰如国家湿地公园既是科考、野营、登山的重要场所,又是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的理想胜地。

2. 地域文化突出性、特色性:

实例1:新疆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自古以来就是塞种、月氏、乌孙、突厥等古代民族游牧射猎、繁衍生息的地方,是丝绸之路新北道的必经之所。从元代开始,赛里木湖又成为远征将士和骆驼商队由天山北路出入伊犁河谷,东去长安、洛阳,西往波斯、罗马的必经之地。区内民俗文化独特,人文古迹色彩浓郁,环湖有多处乌孙墩墓、石圈墓,成吉思汗西征时建有成吉思汗点将台,清代乾隆年间在湖心岛建有靖海寺、龙王庙等古迹。历代文人墨客对赛里木湖多家赞赏,唐太宗李世民留有“乳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的诗句;禁烟英雄林则徐当年被谛戍伊犁途经赛里木湖记述其“波涛涌激,似洪泽湖”,清代大学士洪亮吉赞美赛里木湖为“成西来之意境,世外之灵壤”。赛湖地区主要居住的草原民族有蒙古族和哈萨克族。蒙占人的传统节日有小年和大年以及麦德尔节等。小年在灶神龛前,供牛羊肉、瓜果、酥油等“祭灶”;大年即春节,又称过白节,把正月称作“查于萨拉”,即“白月”。蒙古族认为白色最吉祥。

实例2:洛阳江河口湿地公园地处惠安泉州湾热闹之地,文化积淀深厚,人文名胜荟萃,素有“海滨邹鲁”之美称,拥有“中国魅力乡土民风名镇”和“全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惠女风情”被列入全省五大旅游品牌之一;雕艺文化和建筑艺术交相辉映,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艺术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特别是惠安女特殊服饰色彩与样式和中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服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一带的男子多出外谋生或出海打渔,惠安女自然成了建设家乡的主力军。她们开公路、修水利、种田地、补渔网、敬公婆、教子女,里里外外一把手,真可谓全能媳妇。惠安女因美丽、勤劳、贤惠和一身奇特服饰而著名,不仅成了一道独特民俗景观,更为泉州湾增添了难以言表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实例3:李恰如国家湿地公园是三江源生态自然保护区的腹地和青海生态保护最好的草原;周边藏区环绕,是典型的蒙藏文化融合地区。蒙古族占93%,俗称“河南蒙旗”。这里是青海蒙古族最为聚集的地区;是青海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李卡如”为蒙藏混合语。“李”为藏语,意为龙、龙王, “卡如”为蒙语,意为酥油桶,借指各种状物。该山有许多乳白色石柱,据此,“卡如”可引申为石柱、白玉柱,因而该山可意译为“龙宫玉柱山”或“龙女玉宇峰”。语言混用,甚至服饰也混穿。这里的蒙族人基本上身着藏袍,信奉藏传佛教。佛塔佛寺比比皆是。

3.旅游资源的典型性、独特性:

实例1:新疆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区内厚重的人文历史景观是学习研究西部历史文化变迁的理想场所。区内典型的湿地景观、迷人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开展湖泊湿地、森林、草原、冰雪等生态旅游的休闲胜地。

实例2:李恰如国家湿地公园是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美丽的草原风光,令人神往的高山雪崖,神秘诱人的圣湖及淳朴的蒙藏族风俗民情,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实例3:惠安素以“渔业强县”、“建筑之乡”、“石雕之乡”著称于世。有惠籍海外华侨90多万人,港澳台胞90多万人,他们造福桑梓,踊跃参加家乡建设,构成了惠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优势。洛阳江河口湿地公园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红树林、珍惜鸟类、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等。洛阳江河口湿地公园属于典型的江海交界区,是亚太地区迁徙水鸟的重要通道,也是多种生物周年性逆河和降河洄游的必经之路,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物种分类上大多数属于亚热带沿岸广盐种,也有河口低盐种和淡水种,湾口还有大量的近岸种,物种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和独特性,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同时,项目区又是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中红树林分布最集中的区域。由于地方政府以及林业部门对湿地和红树林保护工作的重视,红树林保护与恢复工作成效显著,已逐渐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的重要区域,与沿海防护林带交相映衬,成为当地生态建设的亮点。

二.作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要对原有的自然风光和景观等进行保护规划;主要是水体、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等。

实例1:新疆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分为特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3个不同的保护级别区域,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且开发利用程度不同,以便更加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3个保护级别以外的区域为一般经营区。

其中特别进行(1)湿地保护恢复工程:水源涵养草原植被恢复;盐碱滩植被恢复;公路沿线裸露地植被恢复。(2)水鸟栖息地保护工程。(3)水资源保护工程:湖泊水质保护;草甸保护;森林植被恢复;护岸工程。 实例2:洛阳江河口湿地公园的湿地保护工程:

(1)管理站、管护点建设;(2)保护设施、设备;(3)巡护设施、设备 (4)了望塔建设;(5)宣传碑和界桩。

和湿地恢复工程:(1)植被恢复工程;(2)退养还湿工程; (3)污染治理工程;(4)红树林苗圃建设。

三.国家湿地公园的植被恢复应尽量采用乡土物种,对于需要引进的外来物种应科学选择,严格监控。一般湿地公园可挑选一些园林树种,提高观赏和园艺性。 实例1:新疆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在公路两旁栽植芳芝柏、忍冬、金露梅、高山柳等阴坡护坡灌丛,在不影响观视景观的区域种植一些本地杨和白桦。在距公路稍远的盐碱滩涂合理配置两种植物,并增加碱篷和芨芨草植被覆盖度,构造人为景观(夏秋季节两种植物高度不同、颜色不同,构造出不同的景观特色),增加观赏性,提高盐碱滩涂的植被的覆盖度。建立亚高山湿草甸湿地风光区、依托湿草甸现有集中分布的金莲花、蒲公英、锦鸡儿、珠芽蓼、牻牛儿苗等不同颜色花朵植物,加以人工措施,培育成可供游人欣赏的草原花卉园;建设草原花卉园围栏,修建赏花木栈道,太阳能活动玻璃暖房、培育本土各种颜色花卉植物。还有设立森林游憩区,欣赏常绿葡伏植物方枝柏独特景致,及雪岭云杉的挺拔气质,以此为背景为游人留下美丽倩影。

实例2:北京汉石桥湿地公园实景。园内大量栽植人工荷花等水生植物。

四.突出湿地公园的主体功能,严格限制与湿地主题无关的开发建设和旅游项目;并且严格控制湿地公园内人工建筑和基础设施的数量与规模,保持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与周边自然景观的协调;把湿地的近自然化作为公园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杜绝湿地过度园林化的趋势。

实例1:根据赛里木湖湿地公园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分布特点,赛里木湖湿地公园景区区划为西海湖滨湿地景区、西海草原花卉景区、赛北堡历史文化景区、查干郭勒冰雪生态探险景区、三台湿地草原景区、三台古驿风貌景区、松树头山林风光景区七个景区。 (1)西海湖滨湿地景区

主要功能:观鸟识鸟、湿地植被空间格局变化展示、沼泽湿地展示、湖面观光、湖相沉积、湖岸浅水游鱼欣赏。主要是增加游人对湿地植被空间格局变化的了解,水鸟栖息生境及观鸟识鸟等湿地科普活动,构建湿地科普基地,同时融入对湿地景观的欣赏。主要建设项目:在西海湖滨沼泽天鹅栖息地建设观鸟平台,建在西面环湖公路的靠湖一侧,配备望远镜,远距离观察、欣赏天鹅等水鸟景观。 下木比咖拉汗沼汗和克尔迭克泉修建湿地小径和湿地展示木栈道,并在克尔迭克泉附近的湖弯修建观赏湖相沉积观赏平台,搭建观赏鱼的栈桥,配备观望使用的望远镜。游览湿地植被和沼泽湿地展示之前,要求对游人进行湿地有关知识的讲解和有关湿地科普音像影带的观看,对湿地具备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开展湿地实例展示游活动,增加公众对湿地的感性认识,真正实现科普教育的作用。 (2)西海草原花卉景区

主要功能:亚高山湿草甸湿地风光、草原花卉观赏(依托湿草甸现有集中分布的金莲花、蒲公英、锦鸡儿、珠芽蓼、牻牛儿苗等不同颜色花朵植物,加以人工措施,培育成可供游人欣赏的花卉园)、森林游憩(欣赏常绿葡伏植物方枝柏独特景致,及雪岭云杉的挺拔气质,以此为背景为游人留下美丽倩影)。主要建设项目:在西海草原花卉园和那达慕旧址修建森林游憩的游步道和介绍那达慕的展牌台,及阻挡游人深入云杉林内以防危险的围网和警告牌,并修建欣赏亚高山湿草甸湿地景观栈道。在西海草原花卉景点建设草原花卉园围栏,修建赏花木栈道,太阳能活动玻璃暖房、培育本土各种颜色花卉植物2000株。 (3)赛北堡历史文化景区

主要功能:赛里木湖历史人文遗迹游览,对赛里木湖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古墓、古石围栏等遗址)进行展示,突出其精华,展现其历史文脉,使人们对赛里木湖的历史与人文渊源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和体会。科普教育游,以赛北堡高山引水工程建设败笔为契机,纠正“人定胜天”观念,树立尊重自然规律,崇尚科学的思想。主要建设项目:在哈萨墓园、湖西乌孙土墩墓、成吉思汗点将点、敖包、赛北堡高山引水工程遗址修建游步道和木栈道,并在湖西乌孙土墩墓修建古文物展示处,模拟古墓陪葬物品展示,揭示湖西乌孙人历史文化;在赛北堡的东面平台修建高山引水工程模拟展示亭,展示当时引水工程建设壮观景象,并在赛北堡引水工程遗址处修建水生生物展示厅,展示赛里木湖水生生物。 (4)查干郭勒冰雪生态探险景区

主要功能:冰川、雪山等自然风光欣赏,及融高原湿地、野生动植物普查于一体的野外探险科普体验游。主要建设项目:沿着查干郭勒河,在山体边修建登山步道,沿途修建2座游憩点平台,并在山顶修建集营地。开展雪山生态探险游之前,参加探险游的队员必须经过前期培训,具有一定野外生存经验和高山湿地、野生动植物知识,严格限制每天游人数量,并规范游人活动范围,考察后整理考察报告,总结考察收获,使每一个参与考察游的游客真正体验到探险的乐趣,并增长知识。

(5)三台湿地草原景区

主要功能:月亮湾水泡湿地景观展示、草原游牧风情体验(即游牧民生产生活体验包括骑马、射箭、品尝牧民原始方式制造的奶制品等)、牧家乐(荒漠类型的草场比较脆弱,通过开展牧家乐活动减少草场放牧的压力,同时保障牧民的经济收入)、湿地体验(观鸟、垂钓、湖岸漫游、戏水、捉鱼)。主要建设项目: 在月亮湾水泡景点:栈桥、钓鱼平台、观鸟棚(配置望远镜)、戏水斜台、观湖平台;在三台草场搭建接待游人的蒙古包,并且修建游人往来的木栈道,严禁破坏草原生境。

(6)三台古驿风貌景区。7)松树头山林风光景区。

以上两个景区基本按《赛里木湖风景名胜景区总体规划》的设计建造。

而作为一般性湿地公园,特别是身居城市中心的公园,为了融合周边的环境景观,可以适当的多一些园林化景观。

实例1:北京汉石桥湿地公园。实例2:山西汾河湿地公园。

第二篇: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概念性总体规划-三磊

谷之城・水之源・天作生境

———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概念性总体规划

一个国土水利调配的战略源点 一个回归生态文明的典范之园 一个多元文化交织的生机之地 一个充满魅力的生态湿地之城

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战略地位

“江河淮汉”,即长江、黄河、淮河和汉水是中国大陆的最主要水系,其中汉江年径流量堪比黄河,而汉水的水质在所有四大水系中为最优。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目前为止最大的战略水利工程,它分为东、中、西三条供水线路,分别将长江、汉水的南方优质水源供给北京及北部河流。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汉水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在国家水利资源调配的生态战略地位上意义重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于水质最优,对未来北京及华北地区的饮用水质可持续性战略具有重大影响,而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设立将成为这一重大生态战略的有效保障。

丹江口水库自有“中国水塔”之称,南水北调工程,特别是中线工程开通会对汉江流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汉江中下游水量及水质将有一定程度影响,如何面对水量减少,水质受损等一系列挑战,也是本次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方案竞赛的一大议题。

生态文明的回归

原始蛮荒时代:几万年前,原始聚落远离河流以防水涣河流自然泛滥;

农耕文明发端:约五千年前,神农尝植五谷,农耕定居的开始,农耕对灌溉之需趋近河流;

封建士大夫时代:几千年前,封建士大夫怡情自然,苑囿与自然相结合,江河湖塘成为诗人咏唱的主题;

现代工业文明:近百年前,城市临水而建,江河被齐整的河堤束缚,河流成为自然资源的采掘地和污水的排放地,农田和江河难以形成自然有效的联系; 生态文明的回归:二十一世纪强调城市与水的和谐而生,湿地公园成为人们亲水与利水的重回之地,农耕乡土依靠生态系统的复建而得到复兴;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回归,是乡土文化社会的回归,是解决人与资源共生发展的唯一途径!

五大目标的整合

生态湿地——湿地生境建设、北河故道恢复、栖息地保育、蓄水灌溉系统、河堤修整、水质净化工程;

农业——五谷农业 有机蔬菜庄园、生态渔业养殖、花卉药材基地、茶果林业; 文化——三元文化交汇、神农文化发源地、汉江民俗文化;

旅游——生态科普教育、历史景点文化、农业休闲观光、野外拓展训练;

商业——公园配套服务、文化博物馆纪念馆、故道水城餐饮休闲、故道水城购物娱乐;

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对比众多已获批的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战略地位尤显重要,另外依据公园内的资源现况,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具备更加复合化的目标总体定位;

生态目标是根本,湿地生境建设、北河故道复建、公园循环稳定的水系统建设,以及防洪、防旱等综合生态目标意义重大;

农业与文化是特色,原生的农耕乡土化社会以及源远流长的谷城多元文化是汉江国家湿地公园重要特征;

旅游与商业是保障,汉江国家湿地公园需要生态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合理引入人的活动, 适量的旅游与商业休闲开发将给汉江湿地公园带来更多的活力与生机。

规划框架的整合——人工干预敏感度分区

人工干预敏感度是汉江湿地公园保护性建设框架的前提性分析,基于对现有资源的生态性叠加分析,我们将公园划分为三个等级,每一等级区域呼应相对的生态敏感度和生态建设策略和措施:

1. 人工干预低强度区:退耕还滩,自然得青,行洪安全区; 2. 人工干预中强度区:保有现存乡土结构,引导观光农业、有机农业发展方向; 3. 人工干预高强度区:实施人工化湿地复建,故道恢复,旅游配套设施开发等。

规划框架的整合 ——特色功能分区

“半环”:汉江、南北二河的河滨滩涂湿地保护带;

“一带”:北河故道风光带及相关广场节点和故道水城商业开发; “一心”:中央湿地生境区;

“四村”:结合现有村落的湿地文化观光文化村; 规划框架的整合 ——交通观光系统

“内部观光环”:结合汉江二道堤在公园内建环状观光道路,将公园南北入口、主要景点和文化村落相连,考虑设置电动巴士系统;

“外围生态考察环”:沿汉江一道堤和南北二河堤顶路形成主要的生态考察线路,考虑主要结合自行车等绿色交通;

“农业观光线” :在外围生态考察环与内部观光环之间建设联系各个特色村的农业观光线;

“休闲步行网络”: 设置连接各个重要节点的休闲步行网络,提供最直接的生态观光体验;

规划框架的整合 ——多样化活动的空间叠加

商业娱乐活动:结合故道水城等商业旅游配套设施的商业娱乐活动; 度假休闲活动: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的度假休闲等旅游项目活动; 观光体验活动:对自然生境系统的参观游览活动;

生态考察活动:对湿地及生物系统的生态考察调研活动;

生活生产活动:包括现有农业生产和访客参与性的农业生产活动。

规划框架的整合 ——实施及后续经营管理

公园经营管理面临两大问题: • 问题一

原有村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与公园旅游相互干扰问题; • 问题二

公园经营与维护的问题。

针对这两大问题,规划提出两大解决方式: • 方式一

原有村民进村道路与规划旅游路线交叉太多,互相干扰,降低湿地公园形象的同时也增加安全隐患。规划通过交通分流的方式来解决,公园沿二道堤有四个出入口,其中南北两个出入口连接一道堤,作为村民主要出入口和交通路线。中间两个出入口分别是五谷广场和新建出入口,作为游客出入口,连接景区主要游线。

• 方式二

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的财富,但公园维护和管理所费何来。规划设计中考虑两级收费与景点结合的方式。一级是湿地公园入口门票费用,二级是重要景点如湿地科普馆的入场费。此外,麦田酒店、故道水城、农家乐也需与公园经营管理结合收取费用。 整合策略一 ——三大特色水系

现况水资源的三大挑战:“水量”的不稳定性由于受丹江口水库北调和众多上游中小水库的节流限制,汉江谷城段的整体流量将大幅减少,遭遇旱季,水位更是极不稳定,应对水量和水位的不稳定性是一大挑战。

“水质”恶化的趋势由于水量的减少,汉江谷城段缺乏水体的自净功能,局部水质遭受影响,应对水体自循环功能减弱是二大挑战。

“农业生产水系”的影响由于人工化湿地生境建设和故道水系的复建,会对现有的农田和鱼塘灌溉水系带来影响,如何保证现有农田和鱼塘灌溉水系的独立运营性对观光农业建设和特色渔业至关重要。 本案三大水系:

"北河故道水系":北河故道水系通过北河“鱼嘴”工程逐级将水通过太阳能驱动的水车提至引水口,故道水系由小变大,至后湖形成完整开阔的水面,最后通过南部闸口入南河;

"农业生产水系":北部利用现有的农田灌溉渠道,通过多个闸口从故道水系引入灌溉渠,通过中部的立交渡水槽,将农业灌溉水提至南部鱼塘区,最后排入南河;

"湿地生境水系":从汉江作为主引水口,进入中央湿地生境,汉江旱时,通过故道水系进行补水。

“鱼嘴”——北河故道引水口

原北河故道由于人为垫土农耕,导致地面标高远高于北河现有河底标高,恢复故道水系的通常做法是将故道标高挖至北河现有河底标高,让河水自留,但是这样会带来巨大的土方工程量,同时也难以保证故道水系的水位稳定性。

本方案借鉴都江堰鱼嘴,将北河水分流至多级蓄水池,形成稳定的内河水位,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故道疏浚的土方工程量。 农业灌溉渠

现有的农业灌溉渠维系着众多农田渔业的生产功用,方案考虑维持农业灌溉渠的现有生产功能,通过与故道水系的并存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湿地生境水系

湿地生境水系是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内容,方案在公园内部低洼地带建人工化湿地系统。引汉江故道水做为主要补充,成为重要的蓄水、泄洪、生物考察等多种生态功能的湿地生境系统。 滨江滩涂湿地

汉江、南北二河、滨江滩涂是湿地公园主要的自然湿地类型, 通过局部栈桥修建和水泡生境的维育,可以创造非常有特色的自然生态鸟类科普基地。

整合策略二 ——乡土农业的复兴

乡土化循环绿色农业的复兴

方案结合湿地公园内现有村落的农业经营现况,将绿色循环农业经济融入其中,现有村落将有各自结合未来资源发展方向的特色化经营主业。五谷有机农业、特色花卉及药材、林木及特色畜牧、特色水产和公园内已经发展起来的玫瑰园种植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色农业产业链,同时这一循环产业链既复兴了现有的特色农业发展,也促进了湿地公园的旅游观光产业发展。 麦田酒店

通透的酒店临架于五谷麦田和湿地之上,让居住于此的人感受春忙播种之景,盛夏蛙鸣之声,秋收满仓之喜和冬梅暗香之幽。 百蔬果园

特色百蔬果园让您可以尝百蔬有机健康、品瓜果飘香酣畅。 楚人渔家文化村

深处竹林,听竹叶风声,独钓湖塘、品独享之雅,居于民居、忆楚人风骚。

整合策略三 ——多元文化目的地

多元文化的交织

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将融汇最具多元化的文化要素于一身;

包括当地流传已久的五谷文化、江汉文化、荆楚文化以及道教文化等;还包括当地的自然民间传说,这些文化通过遗迹和创造的人文景点成为载体,从而注入整个公园的大旅游规划体系;

另外自然湿地文化依托人工化的湿地生境提供丰富的文化成分,通过自然景点的营造,创造自然生态景观的同时也实现了整体化生态系统的营建; 最后包含现代商业休闲文化的特色化餐饮、茶道以及民俗娱乐网点,支撑了汉江湿地公园的整体化的文化交织网络。

整合策略四 ——故道水城

特色水系规划

故道水城的整体开发将建立在安全的汉江二道堤防之外,同时结合故道内河的开通,实现外部水景和内部水景的充分接触,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滨水开发空间。

整合化建筑功能分布

故道水城倡导混合化的建筑功能分布,文化、旅游服务、餐饮、特色购物以及特色旅游度假功能成为湿地公园的有益补充和价值体现。 特色化的景观视线组织

故道水城的景观设计强调与水景及主要道路的视线组织,形成开合有度、收放有致的整体效果和氛围。

整合策略五 ——激活谷城未来发展

激活区域旅游资源

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立将提供一个外地游客体验谷城丰富旅游资源的观光网络。依托汉十高速的外来交通条件,将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出发点,体验完湿地乡土农业风光后,通过放射的几条山水游线去连接谷城县域的丰富观光旅游景点。 一体化的环城游

谷城的特色发展将实现一半湿园一半城的整体特色。方案考虑将湿地公园的整体游线与县城市区的重要景点观光游线形成环路,实现谷城县城区内部的观光特色游览体系。 公园南商务休闲区

公园南商务休闲区是谷城依托湿地公园发展起来的商务办公娱乐休闲的综合城市核心区。该区紧邻故道水城的商业旅游界面,南靠南河北岸,是谷城市区内部重要的现代化商务办公娱乐的综合职能中心,体现了谷城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城市区域发展的综合目标。 公园北综合功能区

汉十高速以东,湿地公园以北的地区未来将发展为融现代化宜居、特色化商务休闲以及特色化旅游配套产业的综合功能新区。新区将最大程度的实现绿色低碳城区的综合发展目标。 北河高档住宅区

北河北岸与汉江交叉口处是谷城县城区境内难得的自然景观风景地带。依托南部的湿地公园资源,这里将发展为汉江流域最具特色的乡野化高档度假住宅区。

主要设计师: 宋志生 姚楠 石卿 设计团队:

宋志生 姚楠 石卿 李明秋楠 王郑 刘美玲 孙丽 周斌 张立杨

第三篇: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总体策划(文本框架2)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总体策划构思

一 项目缘起与策划背景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境内,地处黄山和九华山之间,其湿地景观资源丰富且独特、生态环境优良、山水风光优美、动植物资源丰裕、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诗人赞誉曰:“天池无此亲切,太湖无此幽深,三峡无此青翠,漓江无此烟云,富春无此高寒,西子无此胸襟,乾隆无此眼福,江南无此水程”。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以湖泊湿地为主,同时包含有自然河流、入河河口、草木沼泽等多种湿地类型,加上太平湖地区旖旎的山水风光、宜人的气候条件和幽静的环境,构成了太平湖湿地公园独特的综合型生态系统。湿地公园总面积98.5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积88.6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17倍;最深处达70米,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湖水清澈碧透,岛屿散落如珠,岛上林木葱茏,沿岸青山连绵起伏,山水相连,景色绝佳,有“黄山情侣”、“皖南翡翠”、“东方日内瓦湖”的美誉。

该区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森林面积达1.5万公顷,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拥有维管束植物180科627属1210种(包括变种),水中浮游植物31属;脊椎动物82科193属279种,常见浮游动物23属,国家级保护鸟类16种省级保护鸟类36种。每年约有2万只鹭鸟、近万只雁鸭在此栖息。

太平湖地处皖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包括省级、区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名胜景点多处,宗教、艺术、建筑等种类繁多。

在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未来的建设中,黄山区将力求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和湿地功能、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为前提,以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方针,把公园区划为湿地生态保育区、湿地科普教育区、大湖亲水运动休闲区、九曲湾历史与民俗文化体验区和主题生态群岛观光休闲区5个功能区,以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湿地生态保育区是湿地公园保护的“核心区”,面积10.24平方公里,这里拥有典型的河口湿地和草本沼泽湿地景观,荟萃了太平湖湿地的精华,其功能定位科学考察、生态监测、湿地研究和生态旅游。除建设一些用于科学研究的设施,如湿地观光栈道、观鸟中心、标本馆、湿地生态系统博物馆等以及监测站点外,严禁其他旅游项目的开发。

湿地科普教育区紧邻公园的核心保护地带,面积12.21平方公里,是太平湖湿地公园内包含陆地面积最多的区域,既有湿地景观,又有景色宜人的田园风光。其功能定位生态科普教育、生态观光和乡野休闲。开发建设以科普教育类项目为主,同时兼顾一些观光类和休闲类等相对静态的旅游产品,如多类型湿地园、乡土植物园、水趣园、乡野垂钓园、生态示范村、露营地等。

大湖亲水运动休闲区是太平湖水面最为开阔的区域,面积35.42平方公里。充分利用和提升现有的基础设施,并结合公园入口外围的停车场、加油站等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打造为湿地公园主要的游客接待区域。同时,根据湖面开阔、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展游船观光、滨水休闲及水上运动类项目。

九曲湾历史与民俗文化体验区的面积25.21平方公里,这里不仅水域蜿蜒曲折,湖湾港汊参差错落,还分布有以众家山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和古人类文化、以龙窑寨为代表的制陶文化、以轮渡村和平龙山茶园为代表的乡村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等。其功能定位历史文化体验、乡村民俗文化体验。通过对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建设轮渡民俗文化接待村、平龙山茶文化农耕文化体验基地、众家山古人类文化体验区等,从而体现“知性之旅”的内涵;同时,开展采茶、炒茶、品茶、制作陶器等一些游客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增强游客新奇的体验。 主题生态群岛观光休闲区则由湖中数十个大小不等、高低错落的岛屿组成,堪称太平湖的景观精华区,面积15.42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特色休闲、生态观光。开发方向是在保持整体自然原生景观特点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开发一些岛屿,并引入生态循环的理念,形成“一岛一品”的主题群岛生态休闲项目群。目前重点开发黄荆岛景区。

这5个功能区划定出3个保护级别:湿地生态保育区(核心区)为一级生态保护区;该区的外围区域、湿地科普教育区、主题生态群岛观光休闲区为二级生态保护区;大湖亲水运动休闲区和九曲湾历史与民俗文化体验区为三级生态保护区。每个保护级别均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2008年7月2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皖政秘【2008】77号),规划要求在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未来的建设中,将力求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和湿地功能、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为前提,以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方针,把公园区划为湿地生态保育区、湿地科普教育区、大湖亲水运动休闲区、九曲湾历史与民俗文化体验区和主题生态群岛观光休闲区5个功能区,以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地政府计划在9年内,采取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以及招商引资等多种办法,把太平湖湿地建设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湿地景观展示、环境教育、科研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一流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二 策划理念

(一)“四先”理念

考虑到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项目的整体性、综合性、复杂性和服务性,再加上国家湿地公园的创意空间很大,因此,结合资本投入力度、回报率要求等因素,在商业模式上我们强调“四先” 理念,力求用比较小的投入资金的杠杆去撬动最大的项目,先以两三个特色项目带动太平湖湿地的全面开发建设,最终把太平湖湿地建设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湿地景观展示、环境教育、科研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一流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第一,先按照《太平湖旅游总体规划》和《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要求进行单个项目策划,进而对每个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而非盲目确定项目。

第二,先根据项目要求取得建设用地,进而进行项目规划和设计,而非盲目建设,或搞“四边工程”。

第三,先锁定核心地块,进而获得相关资源权益,以区域旅游资源锁定为前提,核心地块为关键。

第四,先设计商业模式(运作模式),再投入资金,以明确的投资评价为前提,极其清晰的把握投资运作思路,找准盈利点和运作方式狠下功夫。

(二)杠杆运作理念

经过认真的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项目而言,高额的资本投入,并不能产生快速的回收。所以我们在这个项目的营运策划中,提出了“五重杠杆运作模式”,其目的,就是突破高投入与慢回报之间的矛盾。

规划杠杆:先利用《太平湖旅游总体规划》和《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提高本项目在全国、区域的定位,通过举办高规格评审会议,再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产生出巨大的影响,为融资、招商、旅游营销、土地升值提供巨大的支持。

政策杠杆:先利用XX集团的各方面资源和资金优势引进一些国家政策支持的项目,比如养老社区、国外大公司的研发中心等,为项目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政治操作平台——提高绿色GDP ,加快地方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通过一系列策划,形成以养老社区、科研基地和休闲旅游地产开发为主导的具体方案,最大程度的影响省、市两级党委与政府,形成党委与政府全力支持这个项目,从而要求政府给予本项目及其它开发项目的最大优惠条件。

营销杠杆:借助黄山、九华山和太平湖的旅游优势,造势宣传、全面提升项目管理和科学营销,优先打造部分精品项目,形成部分项目收入的高速增长,一方面改善经营业绩,另一方面给银行融资,土地价值提升,投资商追捧提供坚实的依据。以部分项目红火营造人气旺、收入提升、效益好的形象,实质性的撬动融资和招商引资。

土地杠杆:先以比较低的价格获取的湿地核心区的部分土地,通过以上三重杠杆的运作,实现周边土地的大幅升值,以商业房产、旅游房产等方式,使投资商实现最大的资产收益,从而带动整个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也让当地政府得到最大经济效益。

融资杠杆:先利用XX集团公司的人脉资源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再依托政策支持、政府优惠、低价获取获取的土地,以前述四重杠杆为手段,产生资产大幅升值的市场评价,并对项目未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进行必要的宣传展示,从而实现大规模融资,更好的运作后续项目。

(三)产业整合链理念

考虑到太平湖的区位条件,开发单一项引进目是不会成功的,所以必须树立产业整合链的理念。第一,整合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和周边地区的所有旅游资源,通过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项目建设,引进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标客源,在核心地块建设个性鲜明、创意无限、领跑行业潮流的养老、休闲度假等设施,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留住客源;第二,以泛旅游产业为依托,进行产业链延伸的整合运作,通过整合,把太平湖湿地建设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湿地景观展示、环境教育、科研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一流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三 项目定位分析

(一)项目主题

1、以养老社区为主题

据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老龄人口已超过1.69亿,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这样的前提下,传统的养老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养老需要。例如,养儿防老、储蓄养老之类的旧办法在“四二一”和“四二二”的家庭人口结构之下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养老问题。养老社区的建设将在解决目前养老供需矛盾和实现老年人健康养老等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

2002年在北京顺义区推出了专门面向老年人的房地产项目——北京国际太阳城。接踵而来的是在哈尔滨、上海等多个城市也出现了类似专门提供老年人养老的养老社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养老社区中的老年人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客户,而是真正地成为和社区息息相关的一份子。一个开放的、活跃的养老社区通常不仅仅拥有医院、商店、公园,还通常都采用人性化的设计,特别能够提供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各种服务。在这个可以满足他们需求的环境中,老人们可以拥有一份归属感和充实感。因此,在此类型的养老社区刚刚推出时,这些优点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养老社区在国际上早有先例,在日本、美国、新加坡和欧洲等地都广为流行。我国的养老社区处于起步阶段,在硬件和软件上还有着一定的差距。然而,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使得这一个潜在的客户群空前强大。

第一、我国养老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我国养老体系建设虽然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养老方式单一。目前我国的养老方式仍以居家养老为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育率的下降,独生子女家庭增加,家庭规模缩小,老年人空巢家庭增多,家庭赡养功能削弱。同时,家庭中成年子女精力和时间有限,已越来越难以照料和护理老年人的生活与疾病,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养老发展的需要。

养老供需严重失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截至200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已达1.49亿,而各类社会养老机构仅有3.9万多个,养老床位只有149.7万多张,是老龄人口总数的千分之十,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50-70张的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养老社区建设政策支持不足。由于我国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年社会的,国家财政难以支出更多的资金支持养老事业发展。同时,还存在政策法规不健全、相关政策不配套等问题,不利于养老福利服务设施的建设。

第二、大力支持养老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力支持养老社区建设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支持养老社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基本养老体系,促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大力支持养老社区建设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支持养老社区建设有利于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大力支持养老社区建设是满足我国基本养老需求的重要举措。养老社区作为居家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具有医疗服务专业化、社区规模体系化、资源配置成本低等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基本养老的需求。

大力支持养老社区建设是改善民生、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养老社区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养老福利水平。在当前消费需求不足、制约经济增长的环境下,加大养老事业投入、支持养老社区建设,还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因而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据估算,1.5亿中老年人产业将产生2万亿的产业经济,国民生产总值提升10%。(按照我们国家现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在20万亿-22万亿之间计算),分析如下:

①按照每个老人每月进行200元的消费,那么年消费2500元,年1.5亿老人产生3000多亿的消费需求。

②按照5个老人需要一个人照顾的就业比例,将会产生3000万个就业机会,每个就业机会年收入1万元,又是3000亿,同时很好地解决了城市职工再就业和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问题。

③按照1.5亿老年人,20%有购买力,则有3000万人,按照三分之一由居住需求,则是1000万人,每人需求10平米,单位价格5000元/平米,则产生5000亿的产值。

④再加上由此引发的老龄保健、服装、药品、用品、娱乐的开发。合计20000亿产值是个保守数字,仅3000万人就业就会把社会负担变成强大的经济增长动力。

第三、政府对大力支持养老社区建设的政策支持

加大政府税收优惠力度。在对养老服务机构免征营业税的基础上,统一暂予免征养老服务机构的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赋,甚至永久性取消这些税赋。 加大政府融资支持力度。目前,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银行贷款等渠道还远远不能满足养老社区建设的资金需求。应进一步加大养老社区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创新资金支持方式。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养老项目建成时,按照项目投资规模一次性返还一定比例的项目资金;二是政策性银行对于养老社区建设项目的贷款给予利率和期限优惠;三是鼓励实行反向住房抵押贷款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支持养老社区建设。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金融30条”中明确提出,“支持相关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和养老实体”。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定鼓励、支持保险机构出资建设养老社区的具体优惠政策,促进养老社区快速发展。这既有利于扩大投资,又有利于改善民生工程,还有利于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一举多得。

太平湖畔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空气清新,富有充足的负氧离子,山清水秀,怡情养性,滋养聚气,进而生生相息,是休闲、养生的绝佳境地。

在养老社区的主题下,可以形成五大类产品:第一,养老型房产;第

二、养老社区服务人员培训基地;

三、老人消费场所;

四、健康养生配套项目;

2、以休闲度假房地产为主题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一个休闲时代正在来临。5+2的生活方式,两个黄金假期,不同程度的带薪休假,私家车的普及,道路交通的便捷„,人们的休闲需求不断膨胀。旅游作为休闲的一种方式,也从单纯的观光向度假转变,结合了旅游休闲度假与房地产开发的旅游房地产正酝酿着新一轮旅游和地产经济的兴奋点,成为中国旅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消费的新时尚。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所在的黄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国内罕见。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黄山就在境内,黄山脚下有太平湖、翡翠谷、黄帝源、神仙洞、翠微寺、飞龙瀑等自然人文景点30余处,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4处,是集名山、胜水、茂林、幽谷、奇洞、飞瀑于一体的旅游资源大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太平湖,水域辽阔,水体清澈,湖光山色得天独厚,以轻柔、妩媚、静逸、幽远见长,人称“黄山情侣”、“江南翡翠”。立足区位、资源、生态优势,太平湖正在全面加快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到2008年将初步建成具有国际水准,集风景观光、休闲健身、商务会议、餐饮文化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基地。黄山区周边方圆百里之内,密布着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江泽民同志亲自命名并题名的花山谜窟、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屯溪老街、佛道教圣地九华山和齐云山等众多名胜。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G3京台高速太平湖出口,20分钟便可驶入G3京台高速,融入华东高速网,40分钟内可达黄山风景区、黄山市区、黄山机场和高尔夫球场,2小时内可达杭州、九华山、婺源等地,上海、南京、合肥等长江三角洲一带的城市距德懋堂3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另外,澳大利亚SPG集团投资项目有助于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旅游开发。由此可见,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具备了建设休闲度假房地产项目的所有条件。

在休闲度假房地产的主题下,可以形成三大类产品:第一,休闲度假区住宅(风格别墅、民俗度假村等);第

二、时权酒店或产权酒店;第

三、休闲度假中心(运动、健身、会议、培训等)。

3、以林业科研和林产品深加工为主题

XX集团前身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集团公司教育产业已经延伸到海外,在美国和加拿大都设有教育机构,其所属的国内学校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学校也有合作。从2008年底开始,集团公司在调整产业发展方向,确立山林种植、养殖以及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以后,开始与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林业科研机构洽谈,准备与他们合作开展林业科研和林产品深加工。

目前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约为30多亿公顷,占全球总面积的27%。人类森林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其中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等国的森林面积占了一半以上。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大量森林资源的发达国家,美国的森林面积2.98亿公顷,居世界第4位,约占美国国土面积的33%。加拿大的森林面积为4.4万亿公顷,是世界三大森林大国之一,约占加拿大国土面积的44%,相当于整个亚洲的森林面积。

美国和加拿大不仅森林面积大,其林业科研水平也是居世界前列。美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林业科研管理体系,由联邦系统、高等院校系统和森工企业系统3部分组成。联邦系统在林 业科研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重点为国际性和全国性的科研项目,经费来自国会拨款,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部分。高等院校系统科研活动,除围绕所在地区的实际 问题进行外,更侧重于按用户的要求提供有偿服务,经费来源除政府部门的正常拨款外,还包括各州和私营企业的拨款,后者是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加拿大林业科研工作主要由联邦政府、省政府、企业和大学四大部分共同承担。另外,其他一些与环境、水资源相关的全国性机构也开展一些相关的科研工作。

美国和加拿大在林业科学和技术的许多领域已经走到了世界的领先地位。以往,林业科研集中在低成本、高质量产品的技术开发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国家林业发展战略和林业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林业研究的重点领域已逐步转向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林业科技开发也由传统的技术开发转向新产品、增值产品、环保产品及材料的回收利用等方面。近年来,美国和加拿大的林业科研机构,尤其是高校和企业的科研机构开始越来越多的与世界各地的高校或企业合作,开展林业科研以及林业产品深加工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根据《2008年黄山区林情公报》的统计,黄山区土地总面积246.2万亩,林地面积192.8万亩,占总面积的78.3%。全区总人口16.3万人,其中林农人口12.5万人。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为175.1万亩,灌木林地面积为15.1万亩(其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7.8万亩,灌木经济林地面积为6.6万亩,其它灌木林地0.7万亩)疏林地0.6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6万亩,其它林业用地0.4万亩。由此可见,林业在黄山的经济中所占比重还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可以引进美国和加拿大得林业科研机构,对促进黄山区的林业发展将有重要意义。

对于XX集团来说,今后对教育产业的投入将不再是建设更多的学校,而是加大对学校科研的投入,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XX集团还将利用其国际背景,引进国外的研发机构,一旦这些国外的公司或高校在本地区设立研发机构,不仅可以培养一大批本土研发人才,其技术外溢也有助于提高本地区企业的技术水平,推动本地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在林业科研和林产品深加工的主题下,可以形成三大类产品:第一,林业科研机构;第二,林业种植、养殖;第三,林产品深加工。

4、以现代服务业培训为主题

国务院2007年3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优化服务业结构,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优化行业结构,提升技术结构,改善组织结构,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围绕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

基于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精神的理解,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XX集团开始涉足现代服务业。集团公司已经投入巨资,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开办连锁的产后护理中心,目前济南店已经开始营业,合肥店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北京店也开始选址,我们还将在全国其它合适地区陆续开店,最终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产后护理连锁企业。于此同时,我还还对养老社区进行了长时间的调研,建设XX集团第一个养老社区已经为时不远。

我们在推进的过程中,深感现代服务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水平亟待提高。部分新型现代服务业的服务业标准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还有待建立和完善。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所在的黄山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黄山区实施的“一路三区,五大战略”,有力推动了以旅游业为主,各种类型服务业的发展。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5亿元,增长13%,其中三产20.7亿元,增长11.6%,占GDP的55.2%,对经济的贡献率达50.3%,拉动GDP增长6.5个百分点。在服务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人才匮乏是最主大的问题。

XX集团的主导产业是教育,包括技能培训在内的职业培训是公司的传统项目。集团公司所属两个高职院校和一个本科院校自建或与其它企业或国内知名高校共建多个培训基地,XX科技职业学院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还承担了志愿者培训工作,得到奥组委的充分肯定。集团公司做现代服务业培训的优势在于既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又有覆盖全国的实习实训场所。

(二)项目定位

1、养老胜地。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养老的最佳场所,这里总面积98.5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积88.6平方公里,是个天然氧吧,不仅养眼、养身、养心,对老年人的咳嗽、哮喘等疾病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周边有丰富的山泉水,经专家勘察,这些水中独含锶、偏硅酸等人体有益微量元素,锶元素可治疗骨癌,达到止痛、抑制病灶增长甚至破坏转移肿瘤病灶的目的。长期饮用可达到预防骨癌,强身健体作用。

XX集团拟建的养老社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养老社区中的老年人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客户,而是真正地成为和社区息息相关的一份子。这个养老社区不仅仅拥有医院、商店、公园,还采用人性化的设计,特别能够提供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各种服务。在这个可以满足他们需求的环境中,老人们可以拥有一份归属感和充实感。养老社区的每一处物业都有独特的主题文化,每个设施功能都源于老年人对生活需求的考究,每个景观节点都在养眼、养身的同时引入人文。

XX集团拟建的养老社区还将和省级品牌医院联合办医院,引进CT核磁共振等高端检测设备,保证日常医疗需要;和全国知名医疗专家建立联系,保证疑、难、重病症的会诊治疗;定期邀请专家进行老年常见疾病的讲座,从营养配餐、生活安排、疾病预防等多个方面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康健。

2、度假天堂。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国内罕见。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黄山就在境内,黄山脚下有太平湖、翡翠谷、黄帝源、神仙洞、翠微寺、飞龙瀑等自然人文景点30余处,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4处,是集名山、胜水、茂林、幽谷、奇洞、飞瀑于一体的旅游资源大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太平湖,水域辽阔,水体清澈,湖光山色得天独厚,以轻柔、妩媚、静逸、幽远见长,人称“黄山情侣”、“江南翡翠”。

泛舟湖上,岛屿绿洲与湖岸青瓦农舍相映成趣,波光轻盈,渔歌帆影,悠然自得,品一壶地道的太平猴魁,陶醉在“人入画图里,仙升明镜中”的意境里,令人心旷神怡。百亩果园成林,银鳞窜动的鱼儿,乘载随波逐流的木屋,湖上品茗、对弈,享受顺其自然的自在。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业主就是太平湖的主人,处处体现尊贵享受礼遇,不仅如此,我们还为业主提供周边景区旅游的VIP服务和高尔夫会员服务。

3、财富赢家。

拥有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物业,业主不仅拥有了一座世外居所,还收藏了一份稀世名贵的珍品。黄山风景区的品牌优势、太平湖的区位优势、国家湿地公园的资源优势以及资源的稀缺性,成就了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物业巨大的升值潜力。休闲度假时代的来临,带薪休假等制度的施行,更为获取高额的投资回报创造了绝佳的时机。项目委托国外知名酒店管理公司为物业管理顾问,为投资回报提供了保障。

4、皖风徽韵。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古老的徽州,其所在的黄山区前身为太平县,建于唐天宝十一载(752),治所设仙源,属宣城郡。太平,吉语。《庄子·天道》:“太平,治之至也”。优越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渊源,形成了其独特的经济形态和地方文化。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将充分利用黄山名人历史文化优势,提升和丰富旅游项目的内涵,打造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徽文化旅游品牌,以徽文化为核心,以各个项目为载体的集观光游览、体验娱乐、休闲度假、会议修学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物业将以皖风徽韵为主题风格,汲取传统徽居建筑精粹,融入现代居住元素,保留原有建筑形式,汇入个性、时尚的理念,对其内部进行适度装修和现代化改造,以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使其成为可居、可赏、可藏的休闲度假精品。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

1、建设投资估算

⑴ 估算指标参照:2000年《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安徽省综合估价表》、2000年《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安徽省单位估价表》、2000年《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安徽省单位估价表》。结合工程使用性能按当地同类工程造价指标进行估算。

⑵ 本工程所发生的少量设备、设施购置,其价格按市场调查价估算。 ⑶ 第一期的苗木种植及绿化工程投资均并入建筑工程投资费用类,其投资按当地经验数据计算。

⑷ 项目前期费按参照有关数据估列。

⑸ 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监理费分别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1.2%和1.4%计算。

⑹ 勘察设计费,根据本项目只有部分工程需设计部门进行设计的具体情况,设计费按直接投资的1%估算。

⑺ 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按总定员300人,每人500元计算;职工培训费及职工提前进场费按总定员的60%每人2000元计算。

⑻ 基本预备费按第

一、第二部分工程费用之和的10%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利息按5年以上期,年贷款基准利率6.12%计算。

本项目建设投资总额为 24744 万元,其中建设期利息为864万元。

2、流动资金估算

流动资金采用收入比例估算法,按正常年收入的10%计算流动资金需要额为350万元,其中铺底流动资金105万元。

(二)总投资 总投资=建设投资+铺底流动资金 =24744+105=24849万元。 投资构成分析

总投资规模中:铺底流动资金占0.42 %;

建设投资占99.58 %。

其中:土建工程费占58.64 %;

设备购置费占 11.26 %;

安装工程费占

1.51 %;

基本预备费占

8.74 %;

建设期利息占

3.48 %;

土地使用费占

12.01 %;

其他工程费用占3.94 %。

(三)资金筹措及用款计划

1、资金筹措 ⑴建设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资本金12744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2000万元。 ⑵流动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铺底流动资金105万元;申请流动资金贷款245万元。⑶企业资本金

企业资本金 = 12744 +105 =12849万元。

资本金占总投资51.71% 。

2、用款计划

本项目建设期预定为3年,建设资金安第

一、三年各使用30%,第二年使用40%。流动资金建成后一次投入。

第四篇:”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题干

题目要求:

1.在第一行前插入一行,输入文字“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不包括引号),设置字号为24磅、加粗、居中、无首行缩进。段后距为1行。

2.对“景区简介”下的第一个段落,设置首字下沉。

3.“历史文化”和“三堤五景”部分中间段落存在手动换行符(软换车),替换成段落标记(硬回车)。

4.使用自动编号

(1)即对“景区简介”、“历史文化”、“三堤五景”、“必游景点”,设置编号,编号格式为“

一、,

二、,

三、,

四、”;

(2)对五景中的“秋芦飞雪”和必游景点中的“洪园”重新编号,使其从1开始,后面的各编号应能随之改变。

5.表格操作。将“中文名: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所在行开始的4行内容转换成一个4行2列的表格,并设置无标题行,套用表格样式为“彩色型1”。

第五篇: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

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西部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外,2014年太和县实施的工程还包括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安置区建设、污水处理厂改扩建以及四季花海农业公园、太和生物医药研发创新基地的建设等,这些都在改变着太和。

太和县发改委副主任张振宇介绍,2014年可以说是太和县的大建设年,相关部门提前谋划了113个项目,项目层层分解,责任到人,成立十大建设指挥部,确保项目开工建设。至2014年底,全县实际开工项目数超过谋划的项目数,全县新开工重点项目157个,项目总投资280.1亿元。

组织近6000人看变化

“为了让大家看到新变化,总结经验,也为了谋划2015年的发展,太和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月25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开始,利用一周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学报告、看变化、议发展’活动。”张振宇介绍,这次活动要求全县各乡镇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县直单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全部参与进来,共有近6000人,要求他们学习县委十届六次全会工作报告,在看变化后谋划2015年的更好发展。

“通过观摩学习,我们感受到太和面貌越来越靓,应以实际行动为太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潘如年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下一篇:国际商务学科导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