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体解剖学八年留学生教学的体会

2022-10-20

高等医学教育全球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留学生教育成为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反映医学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对我国的教育国际化战略及经济全球化战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自2004年以来, 我校先后招收了印度、尼泊尔和马尔代夫等南亚国家的医学留学生共计512名,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经过8年的探索和教学实践, 积累了一些经验, 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 现总结如下。

1 师资培养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2], 留学生教育也不例外, 因此, 建设一支解剖学专业知识扎实、专业英语精湛并具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授课艺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是留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前提和关键。

1.1 对师资的基本要求

作为留学生的主讲教师, 需要具备三方面的基本素质: (1) 具有较为精湛的业务素质, 包括扎实的解剖学专业知识和授课艺术; (2) 扎实的专业英语水平; (3) 较好英语口语和听力。

1.2 挑选师资的基本条件

主讲教师的挑选:将第 (1) 和第 (3) 条作为挑选的基本条件, 符合条件的有2名教师, 其中教授1名, 副教授1名。后备教师的挑选:将公共英语较好的6名青年教师作为后备教师。

1.3 师资的培养

师资和人才梯队建设一直是我们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留学生教学的师资也是我们建设的重要方面。我们以学科发展的人才梯队建设为龙头, 以2003年申报成功的“人体解剖学省级精品课程”和2008年获批的“形态学省级教学团队”的建设为契机, 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 通过6项具体措施加强了留学生的主讲教师和青年后备教师的培养, 也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体解剖学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 (1) 开办英语口语班:聘请外籍教师兴办三期英语口语班, 每期1个月, 利用晚上、周末和假期开课。 (2) 出国培训:先后派遣2名教师, 分别赴美国和以色列著名高校学习语言和解剖学的教学。并将分期分批派遣6位青年后备教师赴欧美国家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或做访问学者。 (3) 开展中国本科生的双语教学:与2000年开始,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就在临床医学专业中, 选取英语基础较好的班级, 开展系统解剖学的双语教学[3]。 (4) 全英文的学术讲座:参与三峡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组织的学术讲座。三峡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是以团队引起的留学回国人员组建而成的研究实体, 采用了北美研究机构的做法, 每周周五的中午举行1次Lab.Meeting, 由2人主讲, 一人讲实验进展, 一人讲较新的医学英文文献。 (5) 加强英语交流:在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教研室等形态学范围内营造较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尽量用英文相互交流;并举办了英语角, 每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要求每位入选的教师每天通过MP3、电脑和电视听英文节目30min左右, 以提高英语口语和听力[4]。 (6) 聘请高素质的外籍教师指导教学:通过对两名主讲教师的重点培养, 基本具备了留学生的主讲教师所需的三方面的基本素质后, 我校于2004年开始招收留学生。本教研室也分别于2004和2005年聘请了2名外籍教师, 进行人体解剖学的讲授和对教师的指导工作。

2 教材和课件准备

2.1 教材

印度、尼泊尔和马尔代夫属南亚国家, 这些国家的留学生英语基础好, 绘画能力强, 思维习惯和英语口语及文学表达有些特点, 如果使用美国及英国或国内的某英文教材, 难以完成这些国家关于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大纲和任务。因而我们选用了在印度较为权威的人体解剖学专家Chaurasia BD主编的“Humam Anatomy”第四版教材, 该书共分三册:Upper Limb&Thorax;Lower Limb, Abdomen&Pelvis;Head, Neck&brain。根据8年的教学实践, 作者认为该教材涵盖了人体解剖学教学计划的所有内容, 且思维习惯和图像也符合南亚学生的特点, 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2.2 教学安排

教学大纲是教学过程中的纲领性文件, 是教和学的依据。如何根据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是使留学生教学能顺利开展的关键。最初, 本教研室照搬了印度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其具体内容是:人体解剖学包括组织学、胚胎学、部分遗传学、大体解剖学、神经解剖学和少量放射解剖学, 总学时为448学时, 其中理论授课192学时, 实验课256学时, 教学时间为一学。经过3年的运行, 经消化吸收后, 在近5年的教学大纲是与国外同行专家共同协商, 密切结合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南亚国家的职业医师考试或到其他发达国家就业的要求, 结合中国的国情, 重新制定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将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分开, 人体解剖学总学时264学时, 其中理论128学时, 实验124学时。招收留学生的最初3年和最近5年之间, 人体解剖学教学计划的具体教学时数出现了一些变化, 具体见表1。

2.3 课件及教学

开始的一年时间里, 认真与外籍教师一起备课, 采用幻灯加板书和板图的方法进行理论教学, 通过尸体解剖进行实验课的教学, 1名外籍教师和中国主讲教师共同完成全部教学内容, 任务对半, 交替进行。当外籍教师上课时, 随堂听课和辅导学生, 并完全参与外籍教师的教学, 了解教学体系和解剖知识教学的深度、考试及课堂上对留学生的管理。

进入第二年时, 中国主讲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经外籍教师修改及讨论后, 由中国主讲教师上课, 外籍教师进行听课和评课。这两年的教学实践非常重要, 自2006年以来, 解剖教研室不再聘请外籍教师, 由两名主讲教师独立承担留学生人体解剖学的全部教学内容, 经过前后8年的实践, 现在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近2年, 6名后备中青年教师各自也能独立的完成1~2次留学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 人体解剖教研室将用2~3年的时间, 让中青年教师能均衡的承担留学生的教学任务。

3 实践

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教学安排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一个局部 (如下肢) 的理论和实验课放在一个时间段中, 但两者不一定完全同步, 见表2。

准备较充足的尸体。我们安排每8~10名学生解剖1具尸体, 每侧由4~5人解剖, 这样可以做到每名学生都能很好的动手。

实践内容充分、得当。每次安排解剖1个小的局部 (如股三角) , 安排暴露10~15个结构, 每个结构1分, 并在下课前10min考核, 并计分。

实验小结。每次考核结束后, 对各组进行点评, 对结构暴露较好的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让每一组自然形成一位优秀的学生为核心进行学习, 并能主导实践的顺利开展。

4 考试

理论考试:每学期进行两次理论课测验, 第一次满分为30分, 第二次满分为70分, 两者相加为学生该学期的理论总成绩, 若低于60分, 就应补考理论。为了防止学生考试作弊, 凡考试试卷多设计问答题, 题量多, 范围广, 每题不要太深, 分数不要太多。多选题可以分开设计, 先考多选题, 一定时间后就收卷, 避免学生有较多的时间作弊。

实验考试:每学期进行两次实验课测验, 第一次满分为20分, 第二次为30分, 两者相加为学生该学期的实验总成绩, 若低于30分, 就应补考实验。实验课测验考解剖结构, 一个结构一分, 停留时间为30s。

改革考试方法:除了以上理论与实验考试相结合、期末与平时成绩相结合外, 我们每学期均进行口试, 口试主要将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以问题的形式给学生出一些思考题, 事先发给学生复习准备, 学生从中抽取3个题目进行回答。每学期的第十周为考试周, 不上课, 只对阶段性的解剖内容进行理论和实验测试。

8 年的留学生教育, 迄今为止, 已经有两届留学生学成回国, 2008届19名, 2009届157名, 参与了国内的职业医师资格考试, 截止2009年底, 60名留学生通过了国内的职业医师资格考试, 高于他们本国的平均水平。留学生认为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让他们具备了较扎实的基本功。既便如此, 我们的留学生全英文教学尚处在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更需要与其他高校的同行教师进一步深入讨论和研究总结, 在教学中多总结和积累好的教学经验, 探索出提高留学生全英文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摘要: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经过8年的探索和教学实践, 积累了一些经验, 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探索,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 Reitmanova S.Cross-cultural med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J].Bratisl Lek Listy, 2008, 109 (2) :82~87.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年至2020年) 。中国网 (china.com.cn) , 2010-03-01.

[3] 瞿佐发.系统解剖学双语教学的比较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4, 6 (1) :18~20.

[4] 付承英, 魏霞, 黄文峰.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全英文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9, 11 (4) :474~47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分析下一篇:学分制下电子工艺实习教学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