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2022-04-16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新时代社会的发展使我国教育体系也发生了全面的改变,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关注所教授学生的成绩,还要相应的注重高中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现如今很多高中生日常所接受的信息量比较繁杂,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不良的心理变化,很多高中校园也会频繁出现很严重极端的事件。

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1:

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

【摘 要】初中阶段学生心理素质具有心理发展不成熟、不平衡等特点,然而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黄金时期。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利用好体育课堂的珍贵时间,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生理上的变化,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实现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目标。本文从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重要性入手,旨在提出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相关途径。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加强 心理素质 锻炼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重要性

体育课是初中学生都喜欢的课程之一,因为学生的学习压力在体育课上有所缓解,学生完全能排除压抑的情绪,有利于学生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本文将体育课的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重要性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加强沟通、交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人际关系。体育课的教学活动大部分在室外进行,室外的体育课给师生充分的接触机会,学生能够与同学一起训练、分组打比赛,从而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彼此之间有机会深入了解,进一步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建立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这样有助于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推动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避免学生产生自闭症。所以说,体育课具有加强沟通、交流的优势,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好体育课的这一特点,帮助学生建立师生与同学间的人际关系,从而健全学生的良好品质。

(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自信心对学习活动有带动作用,如果学生失去自信息,那么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各科成绩都会下降,学生甚至会出现自闭的不良现象。有些学生在语数外课程中成绩不好,就对学习失去信心,但是他们可能在体育方面有特长,所以体育老师善于观察学生,发挥学生特长的话,学生在体育课中找回自信,才能体验到学校生活的愉快之处,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产生信心。

(三)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初中学生年龄还小,难以承受太大的学习压力,户外的体育活动不仅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对初中学生进行的体育活动难度不能太高,否则学生会感到压力,体育课起不到积极影响的作用。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才能起到促进学生智力发育的作用,科学的开展体育活动,使学生走出枯燥无味的室内学习环境,让学生呼吸新鲜的空气,开阔自己的心境,缓解学生紧张的心态,让学生得到暂时放松大脑的好机会,在运动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得到更新,从而促进学生大脑发育、智力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其他文化课程学习的效率,再也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相关途径

目前,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来看,我们将会发现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很低,承受不起一次小小的失败,在生活上独立性思维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严重,不愿意与其他人合作完成学习和工作。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中学阶段,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已经会形成,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阶段,初中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终生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非常重要,体育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好体育课堂时间,开展科学的体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从而提升学生应对挫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一)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最重要途径,体育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好体育课堂的珍贵时间,给学生安排各项体育锻炼活动,这样不仅能达到体育课的基本教学目标,还能够调节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初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容易接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心理容易产生失衡的局面,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都不利,严重扰乱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第一途径就是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这过程中体育教师的用处很大,体育教师重视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要重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平时课堂上为培养学生心理素质考虑,开展科学的体育活动,从而达到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目标。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的安排组织活动,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体育活动难度不要太大,围绕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有助于学生端正自我意识。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关心学生的心理、生理变化,多用手势、眼神与学生沟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让学生引导关心别人、照顾他人,培养学生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从而形成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实现心理素质的锻炼。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信心。初中体育课每星期只有四节课,如果教师没利用好短短的课堂时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么很难谈起体育课的效率。初中学生有的不喜欢运动,有的害怕做出的动作难看,有的害怕同学笑她(他),这些学生很少参与体育课活动,有的甚至敷衍了事、假装当病号,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必须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

(四)进行挫折教育,锻炼学生意志。挫折教育在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中起到的作用很大,利用恶劣天气、比赛等形式锻炼学生的意志,从而提升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和处理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还有助于增强心理免疫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从而提高学生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

结语

初中体育教学,在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很大,为此,体育教师必须要围绕学生的心理变化,开展科学、有效的体育活动,同时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磨练他们的意志,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万从灵.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2(S4)

[2]姜英浩.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黑河教育.2010(10)

[3]邓腾.浅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学周刊.2011(22)

作者:李桂花

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2:

关于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研究

摘要:新时代社会的发展使我国教育体系也发生了全面的改变,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关注所教授学生的成绩,还要相应的注重高中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现如今很多高中生日常所接受的信息量比较繁杂,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不良的心理变化,很多高中校园也会频繁出现很严重极端的事件。为了更好地帮助高中生及时解决心理健康方面的困境。笔者将在下文中详细地探究优化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教育措施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门正在大力地推广有关于高考的新体制改革,我国各地区高中生所面临的的升学压力比较大,很多独生子女由于自身成长环境的因素,在心理承受能力方面比较脆弱,抗挫意识不够强,所以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疾病,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针对此类现象相关高中学校高度地重视,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整治和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样才会对高中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力。

一、当前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心理和心理发育方面还不够成熟,精力比较充沛,有很强的进取心和自尊心,比较叛逆总会按照自己的意识去理解一切事物,比较勇敢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有时也会出现偏激的心理现象,意志力方面比较坚毅,有些高中生有时也会出现封闭的心理,很少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在与他人相处出现冲突时,常态化的压抑心理状况会产生心理畸形问题,由于高中生日常所学的科目比较多,往往会出现厌学情绪,甚至会出现学科成绩下降的情况,成绩的下降也会带给很多学生很多压力,同时也会出现

记忆力下降,学习态度怠慢的情况。所以相关高中院校,社会,教师以及家长都需要重点关注高中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二、优化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措施

(一)学校要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建创设良好的健康教育环境。

以往各高中学校比较注重升学率和考入优秀大学人数情况,比较狠抓学生们各学科成绩,很多重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随着高中学生在学校和生活中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现象后,高中学校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要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可以聘请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专家到校园每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这需要任课教师能够进行积极的参与,高中学校还可以在校园建筑物内建立一个心理咨询教室,让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去帮助高中生解决日常所遇到的心理方面困境。同时高中学校领导和管理团队也要出谋划策在学校内建立良好健康教育环境。比如,让高中校园建筑物展现的更加整洁,美观,可以在学校操场上种植一些树木和花草,建設各种体育项目场地,让本校学生们通过参与运动进行解压,还可以在校园内开辟一块地,让高中生们参与种植各种农作物的校园劳动实践活动。这样能够更好地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让高中生在劳动中更好地减轻学习方面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在各个班级的墙上布置一个空白黑板,让高中生根据自身的潜力去进行班级板报设计,这样能够更好地历练高中生,形成更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逐渐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二)建立校园心理健康咨询室,加强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指导

很多高中既要顾及到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还要注重本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高中教师也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言语过激,打骂学生,偏袒某些学生们的现象,由此会给很多高中生造成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通过在校园中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不但为高中生更好地进行负面心理的疏导,还可以帮助本校教师解决工作方面的压力。让他们用最好的状态和教学态度去影响学生。高中班主任也要学习心理健康的教育知识,可以通过购买书籍或者观看网络课程进行借鉴和吸纳这些知识点,要使自身在管理班级时更具有权威性和深厚的影响力,只有高中班主任具备高尚的教学素质和高尚的人格品质,才会带给学生们更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和学习生活氛围。比如,高中班主任要善于聆听学生们的真实想法,真诚公平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可以与学生们成为知心朋友,利于课余时间帮助学生们解决学习和与心理方面的问题,多去赞赏高中生在学习方面的优点和才能,多去让他们深刻感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在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要避免出现单方面的责备一方,用愉快和谐的方式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这样才会使学生们的心理更加健康。同时高中班主任可以多组织学生们参与一些集体类活动,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增加互动和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这样才会使他们的人格更加的健全,使他们拥有更加良好的心理品质。当班级某些学生出现被孤立的现象时,要多对该同学进行心理疏导,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并加以解决,这样才会使该学生能够走出心理阴影。

(三)建立校园联合机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

由于很多高中生的家长比较侧重于关心他们的各学科成绩,甚至由于工作繁忙忽视了他们,也会使他们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解决,班主任也可以采取家访的形式多方面了解所教授学生们的家庭状况,让学生家长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可以建立网络家长群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多向群中分享高中家庭教育成功案例和文章,这样才会使高中生家长同采取正确的措施教导自己的子女。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加强领导的作用,对高中校园进行改造,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同时也要对本校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疏导,让他们吸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同时与学生家长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桥梁,这样才会使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更加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周维龙.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5(1):65-69.

[2] 姜怀智.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探讨[J].教师,2011,(2):114.

作者:李家荣

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3:

高中学生生涯规划内容及途径探析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应地推动了教育工作的革新发展。提及职业生涯规划,关注点自然地落实到了大专院校、职业院校等,而实际上,正处于价值观念初成、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初步出现的高中阶段,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寻高中学生生涯规划途径,推进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建设等,成为我国当代教育不可回避的话题。

关键词:高中;学生生涯;职业发展

引言:近日,全国“两会”召开,在备受关注的教育改革中,有代表提出“体育成高考第四主科”“取消英语主课地位和高考必考”……可见,近年来高考已经越发“离经叛道”“大刀阔斧”了。这样的现象,反映的是我国教育革新发展的进程,高考作为“高中学习指挥棒”,已然在试探着迈出了改革的步伐。当代高中教育与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越发契合,也越发关注人才的多元性、多样性以及终身发展性。在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中增加对学生生涯规划内容,自高中阶段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是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升级转型的重要尝试。

一、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及其意义

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是基于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贯穿于一个人一生不同阶段的职业关联的角色和时间延续。在具体内容上,不仅涉及劳动素养,也包含了职业观念、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等一系列元素,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高中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是未来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旨在让高中生树立健康的职业发展观、职业适应观,对未来职业做以规划,并为此积极的改善自身素养[1]。在教育体系上,应当包含生涯规划课程、实践活动、家校合作下的交流引导等。通过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获取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知识现状、职业定位现状、操作职业规划工具能力的现状等。

在当代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中探寻高中学生生涯规划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中学生生涯规划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都早已发展,并取得了相应的实践经验,而我国显然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度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经验被引入,此时对于高中学生生涯规划的关注也应当相应地开展,并做以推进,用以补充完整当代高中阶段教育工作。

(二)提及职业生涯规划,很多人都是在职业或大中专院校开始的,然而很多人在进入大中专院校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自己未来职业的选择。经历过高考,很多人入学做的第一个选择就是学校和专业,然而对于多数高中学生而言,在选择时完全凭借一时兴趣或自身分数的衡量等,直接做以选择,而并非综合于对自身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个人发展理念的综合分析而做出的科学判断,是带有盲目性的[2]。如此,在高中阶段就开始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才能为学生做以准备,使其清晰地为自己的未来做出选择。

(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当代教育不再单纯地关注到学生的知识积累,而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当今时代人才,社会生力军,在从事职业中应当是一个系统发展的过程。在高中阶段展開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才能帮助学生根据自身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并分析职业特点,进行相对科学的规划,使未来从事职业中得到更有力的发展,处于一个动态革新的状态,将这种更新能力作为自身的能力。

二、当前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阻力分析

我国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进程发展相对缓慢,正如同逐渐改革的高考制度,学生生涯规划也要经历一个不断发展的进程,而此时恰好处于一个初始阶段。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需要看到事物发展初期的阻力所在:

(一)长期应试教育观念难以扭转。尽管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发生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在很多人心中,甚至多数教育工作者心中,对于学习的认识仍然是聚焦于“高考”,并寄希望于应试教育下的考试。对于很多高中阶段学生,尽管明知道报考高考志愿是未来日后的就业,可是学生对于就业的认知仍然十分模糊,更多地注意力仍然放在“能否考上”,很多学生甚至是根据自己的分数预判自己适合进入哪所学校学习,而非自己未来想选择什么职业。这样根深蒂固的认知也成为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阻力所在。

(二)缺乏学生生涯规划的经验。尽管高中学生生涯规划在外国一经有了诸多发展,但是在我国却处于初步阶段,没有必要的经研积累[3]。万事开头难,想要在我国推进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需要对教育体系、内容等的全面建构,且要与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普遍形式相适应。如此,千头万绪,都需要从头理清,早期探索难度较大。

(三)高考改革具有层次性。尽管我国当代高考改革已经经历了较长周期的发展,但是进度却形成了分层。在浙江、上海等高考改革相对较前,积累了诸多经验,也由此打开了教育工作的思路,然而我国大部分地区,高考依然使用统一的试卷,教育革新的步伐也相对较缓。

三、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内容

(一)建立系统的教育机制

将生涯规划放在统一的教育机制中,纳入高中教育体系中,使其成为高中教育必修课,应当做以先期规划。就内容设定上,职业生涯规划既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又要照顾到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设置符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就教育理念上,根据学生的学年发展,应当做以不同的先期预设,如针对高一阶段学生,重点引导学生从认识自我到认识世界;针对高二学生,则引领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对于高三阶段的学生,则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更进一步的灵活引导[4]。如果为三个年级再设定不同的目标主题,则可以做如下设置:高一阶段以“认识自我”为主题;高二阶段以“发展自我”为主题;高三阶段则以“践行自我”为主题。在清晰明确了主题之后,则开始为每个学年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践内容等,由此指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由总体到具体的转变,实现了对系统的全面构建,由此带动高中阶段学生生涯规划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与高中课程的融合

在当代高中教育中,推进学生生涯规划的课程体系建设,除了依据自身的教育体系及理念指导,更要使其融合于各学科的具体教学中,使每个学科都承担起相应的生涯教育职责。以高中阶段生物教学为例,增加职业教育的意义,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当代职业素材,如屠呦呦在植物中发现了青蒿素,用以抗击疟疾,而生物学习正是为未来科学研究奠定的第一块基石。再如,历史选修课中学习到“王安石变法”等课程时,教师不妨为学生介绍古人立志报国的志向等内容;思想政治课程中学习到共产国际的相关知识时,不妨为学生补充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样一篇文章……这些内容,都是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的有效且有度的延伸,于潜移默化中将职业意识等传递给学生。

每一门学科都有值得挖掘的點,每一节课都有值得思考的方向。在当前高中阶段职业生涯教育推进中,应当是与日常的教学体系相融合,与当代教育工作相配合的,应当充分发挥各学科主动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应积极组织培训全体教师参与到学生生涯规划的培训中,深化对生涯规划的内容、意义等的全面理解,之后,由教师去执行对自身所教授科目的内容更新,及时做好相应的课程调整,将学生生涯规划的内容落实到具体的实处。

(三)设定适配于学生生涯规划的实践课程

高中阶段学生的实践活动相对较少,然而适配于学生生涯规划的内容,教师不妨为学生设置一系列的实践性课程,帮助学生在时间中增强对职业的感知,加深对职业的理解,内化对诚信、职责使命担当等职业品质的理解。在校园内,可以通过开展“我的未来”主题演讲、微电影拍摄等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在校园实践中逐渐去触碰职业的话题,去思考未来职业选择与个人成长规划。同时,也可以通过讲座等形式,邀请职业规划师、心理健康师等来到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帮助学生打开心结,认识自我。而在校外实践的探索中,一方面,学校应当与当代教育部门达成一致,做好沟通,适当找当地的一些可靠企业或可靠地政府机构等,用作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5]。而另一方面,则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受到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思路以及自身的文化素养等的限制,很多学生家庭反而成为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阻力。学校通过家长会等形式,逐渐将一些职业观念、职业规划的意义等传递给家长,与家长达成一致,尽量不干涉学生的职业选择及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一同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并将自身的职业理想及观念传递给孩子。

(四)设置学生生涯规划咨询

学生做生涯规划时,是有一个探索的过程的,包括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经过自我探索与环境探索来完成对自身更为清晰的认知。高中阶段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此时对于自己未来本就迷茫懵懂,更无谈思路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此时,在校园内部,教师应当积极做好学生的知心人,启发学生做以自我探索,陪伴学生成长。同时,也可以设置必要的心理咨询室等,帮助学生进行相对专业的测评等,以完成对自身更深刻的理解,辅助以重大决策的完成。一般而言,当前各学校会配有相应的心理咨询室,鼓励心理咨询师考取职业指导师的证件,于校园内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做出辅助。

(五)加强对高中生的管理

高阶段是学生重要的时期,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想要探寻学生生涯规划的内容以及途径,首先应从学生本身入手,学校应完善对学生的管理体系,加强高中生的管理工作,以此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找到学习方式和技巧,掌握学习的知识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应及时点拨和指导,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境,为学生后续发展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学生思想教育上,学校应重视起德育教学的重要性,通过有效地教育方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给学生未来规划提供有利的条件。

结束语

探寻在高中阶段展开学生生涯规划的内容及途径,应当全面分析当代高中教育现状及高考改革现状,为学校教育带来新的思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不断进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当代青年,为学生未来职业选择以及不断完善自我铺就道路。

参考文献

[1]邓公明、陈鑫、陈雪梅.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J].中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3(2):15-20.

[2]邢丽珊.我国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进展——基于近十五年数据分析[J].现代交际,2020,15(5):100-101.

[3]陈宇娜.普通高中实施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19,18(6):61-62.

[4]黄秀萍.高中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以瑞安五中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2015.

[5]李占娟.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东南西北:教育,2020,19(6):102-103.

作者:汪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管理论文下一篇:语文教学资源远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