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下的高校专业满意度模型建构研究

2022-09-12

2016年3月, 在直属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工作视频会议中指出:“要把握中央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重点, 从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秉承“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 搞好专业综合改革, 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调整机制, 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找出影响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关键要素,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专业满意度模型, 分析各关键因素的关系, 从而促进部分高等学校深化专业改革, 优化专业结构, 最终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于学生视角下的高校专业满意度模型的构建

在了解在校生和毕业生对学校专业建设的反馈意见后, 进一步追踪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反馈意见, 确定了影响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一些关键要素, 如专业设备设施、实训条件、校园环境、专业课程设置、教材选定、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等, 构建出基于学生视角下的高校专业满意度模型 (见表1) 。

二、各指标体系的相互影响及对学生专业满意度的影响

(一) 学生预期

一方面, 学生在入学前对专业的了解程度, 影响着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专业的契合程度, 从而影响着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 学生入学后, 学校对其所做进行的专业宣传、专业学习指导和规划、专业心理认知引导等更深刻的影响着学生专业认可、专业归属感和就业信心。

(二) 学生感知

学生的心理感知对专业学习和就业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学生的专业感知是从多方面获得的, 有入学前后的感知差别对比, 有专业教学课程的设计、内容的安排, 也有专业师资、设备等软硬件条件的影响。学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程度的感知, 学生对未来工作的就业信心等, 都会影响着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对本专业的忠诚度, 从而影响着专业满意度。

(三) 学校形象

学校形象的影响主要包括了校园环境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 学校为专业学习提供的软硬件设备设施 (包括师资、图书、学习娱乐资源等) 。这不是影响学生专业满意度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但当其他专业满意度关键要素相对较弱时,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学生专业学习的矛盾。

(四) 专业承诺

专业承诺是影响学生专业满意度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学生对专业的评价更多的是看专业学习的有用性, 因此他们非常关注专业课程学习 (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教材选择、实践教学安排等) 对提高自己专业能力的帮助程度。而合理的课程设置、科学的课程内容安排、优秀的师资配备、与企业无缝对接的顶岗实习安排等, 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 这些能力正是学生就业的法宝。

(五) 就业信心

学生的就业信心主要是两个方面: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学生预期、学生感知、学校形象、专业承诺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就业信心。如果学生感知不到本专业的乐观就业前景, 他们就会丧失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更不会对本专业有高的评价。

三、提高高校学生专业满意度的几点建议

结合上述各指标体系的相互影响和最终影响, 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高校学生专业满意度的几点建议:

(一) 关注学生预期, 重视入学初的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是专业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 学校可在学生入校前、招生宣传时, 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专业宣传, 让学生在心理上对专业有一定的感知。其次, 学生入校后, 学校要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新生进行专业宣传、专业学习指导和规划、专业心理认知引导等专业教育, 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 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帮助提高学生的专业满意度。

(二) 重视专业承诺, 加强专业建设

专业的实用性、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就业信心是学生进行专业满意度评价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因此, 学校必须重视各学科的专业建设。从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安排、实验实训场所建设、实验实训教学安排、专业图书资料准备、专业教材选择、专业师资配备等等各方面, 都需要狠下一番功夫。同时, 还要通过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 了解市场信息等, 让学生树立起乐观的就业信心。

(三) 优化学校形象, 重视学校软硬件建设

学校的整体形象, 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专业预期和专业感知, 还深刻的影响着学生的专业承诺和就业信息, 因此校方一定要重视学校的形象建设, 不断优化学校的形象。一方面学校要优化校园环境, 让学生可以在一个优美、便利、和谐、健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学校要重视软硬件建设, 让学生有地方学习, 有地方实践、有地方活动。同时还要根据教育政策、社会需求、教情学情等的变化, 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要重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为专业教学作为保障。

各学校只有在影响专业满意度的各要素上下功夫, 以学生为本位,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基于学生的视角进行专业改革, 才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最终提高提高的学生专业满意度。

摘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背景下, 搞好专业综合改革, 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调整机制, 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找出影响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关键要素,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专业满意度模型, 分析各关键因素的关系, 促进部分高等学校深化专业改革, 优化专业结构, 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

关键词:学生视角,专业满意度,模型,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丽.基于SEM模型的专业满意度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 2012.

[2] 张雨清.基于学生就业视角的高校专业建设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 2016.

[3] 刘寒梅.大学生专业满意度及其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 2014.

[4] 何嘉宁.河北省本科院校学生英语专业满意度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4.

[5] 唐卫民, 李红玫.辽宁省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研究[J].大学 (学术版) , 2012 (5)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下一篇:物联网时代销售政策管理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