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启示论文

2022-04-25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思想政治教育启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环境、教育关系的思想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做出了既唯物又辩证的科学说明,认为人的发展是受教育的结果,教育不仅是一种实践方式还对人的发展有指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启示论文 篇1:

红旗渠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作用研究

[摘要]高校学生是祖国持续发展的希望和力量,当今社会,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发展迅猛,各种各样的信息、文化、价值观存在于高校中,学生对于各种价值选择感到困惑是无法避免的,对高校学生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启示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高校学生;红旗渠精神;启示教育;研究

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林县人民苦干十个春秋用血汗修成的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周恩来曾评价其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在红旗渠修渠的10年中,人民不论受到多大苦,从来没有人偷偷地拿修渠的一分钱。大家伙自己动手,想办法来解决住房的难题。大伙没有地方睡,就想办法睡在大石下、石峰中,有人将石头垒在一起,有人挖洞口,有人直接睡石头上。睡的地方没有遮挡、更没有床,于是大家把杂草当铺盖,把破布当屋顶,就这样把睡的问题解决了。指挥部本是修渠的核心,但它却同样简陋,几块破布用树枝撑起来便是指挥部了。修渠工具太少,大家伙就从自己家里带。工人们从自己家里带着铁锹、榔头、推车,就是使用这些原始的工具,修建完成红旗渠这样如此庞大的工程。林县人民在建设这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中,充分展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对当今高校学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有着很好的教育启示作用。

一、红旗渠精神的内涵

红旗渠精神是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长期艰苦创业伟大实践的结晶,被誉为“中华民族之魂”。红旗渠精神和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缩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宝贵精神财富”①;同时它又具有自身独特深刻的内涵。具体而言,红旗渠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中的核心内容。红旗渠的修建,时刻展现着中国共产党及广大群众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 1960年,正是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国家不拨款,地方财政又十分困难,靠什么来完成红旗渠工程的?林县县委在当时提出了“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建渠方针②。为了解决修建过程中费用的难题,大家都在想各种方法。作为社队,大家商量决定按使用面积出人力,根据干活多少进行记工分,大家按量分配;工人自己从家里带着工具,家里实在没有的,生产队负责提供,吃饭问题也是民工自行解决,如果有困难各队就分配集体口粮。蔬菜则是通过生产队分发给各个工段,每个工作日补贴2角钱。工具维修由队里来负责,针对各家工具损坏情况,集体进行补贴。一些大件的物料,比如炸药、水泥等都由县里负责购置。为筹措资金,县里组织了各级干部、社里的工程隊去各个地方承包工程,其中收入的5%—7%上交县财政。县政府各处打听求助,当得知洛阳有个水库停建,滞留不少炸药,便去请求上级拨点炸药,各个部门自己出经费用汽车来回运。在农业上国家分配的化肥硝酸铵紧缺的情况下,人民便找到大量锯末,自行制造炸药,光自己制造的炸药就节省了140多万,水泥、石灰全靠自己来造,无数的抬框都是大伙在山上割的荆条自己制作的。没有了钢条,就找来当年的老红军们去到部队求助,购买当年打仗所剩下的钢条、炮锤,把东西运回来后,焊接在钢钎上,节省开支,一物多用,炸药箱拆了做水桶、灰斗,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整个的红旗渠工程,算起来一共投入工人3740.17万人,投入资金6865.64万,这里面有国家支持的1025.97万,大约占到14.50%,剩余则由自己筹备(其中包括工人工钱)。

(二)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红旗渠工程是林县所有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晶。为了尽快完成红旗渠工程,,林县人在太行山上手挽手、心连心、肩并肩,同呼吸、共命运,没有人去考虑自己的所得所失,更有甚者、为此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这种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合作的精神时刻展现在红旗渠工程修建中。在当时的情况下,经费完全不够用,人民的口粮经常不够吃,所用的工具也是非常的落后;在这种无比艰难的时刻下,正是林县每个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才使得红旗渠修建完成。

在红旗渠工程修建中,林县县委和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③。当时因为技术落后,当技术层面出现问题工人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每当情况紧急的时候,指挥部都能够立刻掌握原因所在,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安抚大家内心的矛盾心情。最开始的拦河大坝修建,是整个工程中最危险的部分,但是各个党员都冲在最前面,做好带头的作用,大家伙自愿组织了以党员干部为主的500名年轻体壮的小伙,作为拦河大坝的尖刀队,冲在最前面,他们用血肉之躯挡在河流前面,建起了一道道英雄之墙,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艰苦努力,拦河大坝成功修建完成;在红旗渠修建过程当中,为防止工人们被山上的石头砸伤,,任命任羊成为除险队队长,带领着18名年轻小伙,爬在山上,除去有危险的石块,保证下面工人的安全。接到如此危险的任务,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因为大家都心系人民,不图名利,为了大家的利益,果断地奉献自己,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哪里最苦最累,哪里最困难、最危险,哪里就有党员干部们忙碌的身影,广大人民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④。为了彻底改变家乡的落后局面,大家伙都是紧跟着党的步伐,不管多么苦,多么累,大家伙没有人埋怨,没有人退缩。他们的口号更是让人振奋“干部流汗水,我们就不怕流血水。党员干部搬石头,我们就有决心搬山头!”⑤大家伙为了红旗渠工程的建设不畏艰辛,努力奋斗,没有去想自己的得失,都是全心全意奉献自己,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红旗渠的工程建设上,一切服从于建设安排,这期间有着太多的感人事迹。其中元金堂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发现他人正面临危险,临危不惧,舍身救人,救起他人却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让人肃然起敬,成为了林县人民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榜样。细数一下,在红旗渠修建的过程当中,一共有81位同志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红旗渠,其中有老人,也有些未成年的少年。是他们的无私造就了如今的红旗渠,林县人民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建设者的丰功伟绩。

二、红旗渠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用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交叉传递。各种的文化、价值观充斥在网络上,冲击着当代年轻人的心理,他们很容易被各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念所影响。当今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对高校学子进行红旗渠精神启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对当今高校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有利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

(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用

现在部分大学生身上有着太多的不良生活习惯。首先,很多的学生从小到大一直是在比较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家长非常宠爱他们,这就导致了他们“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同时导致了他们思想上的懒惰。他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学校自然不愿受苦,相对于学习的辛苦,他们肯定更喜欢开心轻松的校园时光。于是,在他们走出校门的那一刻,自然不会有太多努力奋斗的想法,只是想着家里人帮忙找点事做做。其次就是学校里很多学生喜欢攀比,喜欢虚荣,被拜金思想所影响,他们在思想上不想着进步、提高,而是纯粹的去追求物质。在当今社会,他们认为再多的努力,都不如走走后门,投机取巧来的快。如此消极的生活态度肯定对大学生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长期处于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之中,只会越来越空虚,感受不到自己的社会价值,最后甚至会和社会产生一些内在矛盾,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事情,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对一些具有消极思想的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和引导。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一直是以艰苦奋斗作为民族优良传统的,红旗渠工程的修建成功更是將中国艰苦奋斗精神表现得淋淋尽致。20世纪末,江泽民在考察红旗渠时,更是高度赞扬了红旗渠:“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典范,不仅给人留下了可以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这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财富。”这完全能够说明红旗渠精神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的重要性。让高校学生去红旗渠现场感受其宏伟壮丽的背后故事,去了解当年工人们艰苦奋斗的精神,让他们去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为社会主义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对于大学生意识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意识到社会的发展从来就离不开年轻一代的艰苦奋斗和努力,意识到在当今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只有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继承者。

(二)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用

当今高校学生几乎都是90后,很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在校园的集体生活当中,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缺少团队合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除此之外,还会经常受到社会上一些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严重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当下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太过看重一己私欲,毫无社会责任感,缺少诚信,无视纪律等现象并不少见。在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的今天,只有得到了社会和他人的支持配合,一个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因此,致力团队合作,勇于无私奉献,是成功的首要因素。

一个团体中大家如果都懂得互相合作,都具有奉献自我的精神,就可以顺利的完成任务。如果还没开始工作,大家伙就开始相互猜疑,勾心斗角,没人愿意无私奉献自我,这种团体合作注定要失败。红旗渠精神讲究的就是无私奉献、以团体利益为目标。如今,各个国家快速发展,原来的战争逐渐演化为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竞争。而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应该不断学习红旗渠精神,加强团队意识,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只有如此,才能够让红旗渠精神广泛地在高校中传播,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更有竞争力,才能够在社会上形成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既讲价值规律又讲无私奉献的局面,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红旗渠精神

学习红旗渠精神,加强对高校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大力宣传红旗渠精神,宣传在红旗渠修建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感人事迹和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艰苦奋斗的革命气概,让红旗渠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当今大学生的心中,时刻鼓励、影响他们,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学习红旗渠精神,加强对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红旗渠在修建过程中真正的表现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也是当今大学生所需要的精神营养。学校应该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学生团体协作精神的教育,不能仅仅专注于对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因为没有人文精神的人才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继续探索红旗渠精神,领悟更加深刻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好的启迪作用,当今社会,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发展迅猛,各种各样的信息、文化、价值观围绕在高校身边,学生对于各种价值选择感到困惑是无法避免的,加强对高校学生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启示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注释]

①路阳.用地域特色文化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论“殷商文化、红旗渠精神”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作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5):108-110.

②赵玲.红旗渠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4):80-84.

③任晓飞.红旗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

④郜绍辉.简论红旗渠精神在高校中的传承[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5):5-7.

⑤武文涛.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17-19.

作者:樊丁

思想政治教育启示论文 篇2:

马克思“人、环境、教育”关系思想及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江苏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 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环境、教育关系的思想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做出了既唯物又辩证的科学说明,认为人的发展是受教育的结果,教育不仅是一种实践方式还对人的发展有指导作用。其次,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是实践着的教育,实践是在教育的指导下实践的,以教育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它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环境;教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1]。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其中关于人、环境、教育关系思想的阐述,对文化价值观多元化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一、马克思关于人、环境、教育关系的思想

(一)旧唯物主义关于人、环境、教育关系的思想

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认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2]后来费尔巴哈也承认了人的发展是受环境和教育的变化所影响的。这种旧唯物主义的观点不了解实践在生活中的作用,它认为人是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没有看到人在实践中的能动作用。因此,不能真正地反映出人与环境、教育之间的正确关系。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包括唯物主义者的继承人们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由人所处的环境、机遇和所受的教育决定的,甚至认为教育可以创造天才”,其中,他们所说的环境正是政治法律等社会制度,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依靠那些天才,这里的天才是指英雄人物、天才以及统治者,意思是只有那些天才和统治者才可以是教育者,人民群众只能是受教育者,整个世界是因为天才和英雄人物的推动而发展的。在他们看来,法律决定人们的风俗习惯,决定人们的行为,决定社会的一切,有好的法律制度就有好的社会环境。他们把天才和英雄人物夸大成为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必然引发唯心史观的出现,从而陷入历史唯心主义中。罗伯特·欧文的旧唯物主义思想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认为人们在优良的环境中被教育可以塑造优秀品质和善良的性格;人们在恶劣的教育环境中容易吸收不好的成分,形成不好的品质。只有天才人物、英雄和统治者等高尚的人们才可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而人民群众无法发现某些真理,他们的思想只能被教育者统治。这种旧唯物主义思想认为现实社会主义只能是自上而下的改造环境,改变人民群众并教育他们,帮助他们克服愚昧、偏见、无知等错误意见,而这些意见也就是道德败坏的原因。所以马克思批判:“这种学说忽视了教育者也一定是受教育的人,并且人也是可以改变环境的。”

(二)马克思关于人、环境、教育关系思想的阐述

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环境的改变可以被看作是变革的实践并与人的实践活动相一致。”这句话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概括了人和环境的关系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说明了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改变环境的主要因素。环境改变人,人也改变环境。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环境影响着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生活环境,所谓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些不同的环境中人们也都有着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又制约着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生活水平以及道德水平。“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所认为的观念。”[3]这说明人的思想观念是社会存在决定的,是被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影响着,随着社会关系和经济制度等变化的。在环境影响人的同时,人也可以改造环境。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利用生产资料生产他们所需的物质基础,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不断改造环境,提高生存条件、完善社会制度、提升道德水平。人们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在人與环境相互作用时,他们两者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在环境被提升的同时,人们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受到更好的教育从而不断优化完善自己。

(三)人与环境、教育三者之间的关联

第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环境和教育决定人的发展的旧唯物主义观点上,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做出了既唯物又辩证的科学说明,他认为环境与人是受动和能动的,而不是单方面谁决定谁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的发展与环境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创造环境,环境也推动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依赖于环境,环境的改变离不开人的发展。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制约着人的发展,影响着人的日常行为和道德素质的形成。一方面,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发展,而环境则是实践活动的重要条件,因此,人的发展是以环境为载体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的。另一方面,人在一定能动的环境中通过实践活动实现自身的发展,通过主观能动性改造环境,因此,人的发展和环境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第二,人的发展是受教育的结果,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同时教育又是一种实践方式。首先,教育通过传授、陶冶、训练等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发挥引导、激发、矫正、提高等作用,使人在好的教育环境中改造自己。卢梭说:“植物通过栽培而成熟,人通过教育而发展”,康德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这些观点都阐述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有决定性作用。人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帮助人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教育活动的实现也是建立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上。在实践过程中,教育帮助人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形成独特的人格以及价值观、世界观等。教育还在实践中激发人的创造性,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是实践着的教育,同时实践也是在教育的指导下进行的,由于现实条件是会变化的,如果摆脱了实践性和现实性,教育目的都是不会被实现的。而实践又是以教育为基础的,实践需要教育的指导才不会盲目地进行教育实践,才会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人的发展。所以,教育和实践相互促进,互为前提。

第四,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以教育为基础的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具体的环境又决定着教育活动目的的实现,以及达到教育的效果。19世纪中叶,欧文环境决定论主张:“认识是环境的产物。”他认为一个人所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他就是什么样的人。人所受到的好的或者不好的教育都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环境会使人的心情舒畅,产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促使人向积极的发展方向前进;而不良的环境使人精神消极,产生悲观的情绪,这就表明了环境在人的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影响极为明显,它制约着人的发展。

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教育者本身一定是受教育的。”他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说法,社会的发展和改造世界的希望寄托在天才英雄人物和统治者身上。一切教育者都应该是受过教育的,就如中国古代的皇帝,虽然它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但他在继位之前一定是受过教育,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治国理念,从而治理天下。一个人想要成为教育者,首先自己就要具备教育者所具备的条件,通过教育储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想要成为天才英雄或者统治者之前,一定要自身受过教育,才能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人民群众。教育者先用知识武装自己,才具备资格让教育对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使自己拥有精湛的技术、高超的技能、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水平,才能在受教育者中起到导向作用,引领受教育者接受文化知识和道德观念。因此,教育者要扎实自己的基本功,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吸引受教育者的尊重。凝聚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度,从而在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引导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二、人与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很多思想家认为环境与人的思想品德的养成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环境创造人。环境影响着人的发展,制约思想品德的形成。人是社会中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在社会环境中才能进行,离开环境这个中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无法展开,因此,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深刻的影响。人的思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环境,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人的思想意识就离不开环境这个载体。因此,人的思想源于社会现实和客观存在,正确的思想是人脑对客观世界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思想是人脑对客观世界错误的反映。思想是由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旧思想的灭亡到新思想的产生,不断突破旧思想的束缚,探索创新形成新的思想。

时代发展的环境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正发生着变化,同时也受到外来社会意识的强势挑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变得复杂化、多样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挑战。因此,要借助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并深入分析人们的思想动态,以此研究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人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所造成的思想差异和文化素质的差异进行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社会环境的熏陶作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因素主要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其中,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传授和引导的作用,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教育并起主体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一定是受过教育并具备一定素质的人,他们所具备的素质一般有: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其中,最核心的是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必备的条件,它是“一種特殊的素质”[4],体现了教育者的政治立场、观念以及品德。其次是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对受教育者起引导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品格,从而更好地指导受教育者矫正和规范自己的行为。除了道德素质,还需要思想素质。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在科学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树立反映时代要求的新观念。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不断地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胜任这项专业性工作,从而更好地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三、马克思关于人、环境、教育关系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马克思《提纲》中关于人与环境、教育的理论关系的分析和理解,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教育理念,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这些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适应了当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一)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人的发展是受环境制约的,因而人的思想品德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去创造环境,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环境。

首先,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所处的环境使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是什么样的人”,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风气使人的思想品德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形成较高的道德素质;反之,恶劣的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的人们整体素质较低。因此,营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的发展。

其次,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除了会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大环境的影响,也会受到周边人群的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家庭环境。教育家颜之推曾说:“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可见家庭教育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孩子通过父母的言行,不仅学会了判断和表达,也学到了品行。因而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教育也起着促进作用。

最后,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对人们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直接影响。在当前,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这些都有助于推进人们的政治品德的形成。

(二)处理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教育者应发挥主导作用。“在教育教学中教育者的言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及行为具有导向作用。”[5]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传授社会要求的规范,以引导受教育者向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全面发展。教育者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育过程中,除了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去,提升自己的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使其具备自主辨别和选择的能力。同时,教育者还要激发受教育者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受教育者更好地配合教育者,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化为自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便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二,受教育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配合教育者实施教育计划,以自身的优势去影响教育者。以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基准,有选择、有鉴别地接受教育。而教育者不仅要努力培养受教育者终身学习的意识,也要为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4.

[4]波诺马廖夫.共产主义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187.

[5]张蔚萍.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130.

作者:刘苏影

思想政治教育启示论文 篇3:

习近平青年成长成才论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习近平关于青年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思想,既给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研究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也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综合分析法,在简述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内涵后,提出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矛盾问题,并从三个角度分别论述习近平的青年成才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新生力量,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支撑。

关键词:习近平;青年成长成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正值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青年成长成才的论述,对高校大学生坚定正确前进方向和走上成才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一、习近平关于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内涵论述

(一)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

从青年时代起,就牢固树立理想信念的根基,是高校青年大学生在成长成才道路上前行的重要前提。“廣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1]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指出了青年前进的动力与方向:一定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处于成才关键期的高校大学生更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每一步,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前提和先决条件。

(二)注重个人的德识兼修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石

注重个人的德识兼修是青年大学生茁壮成长为国家和社会栋梁的稳固基石。一个人的才学培养很重要,但有才无德、才厚德稀的大学生注定与民主文明的现代法治社会格格不入,德与才共同构成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根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2]因此,能否在与时俱进的客观环境中不断地增强道德修养、掌握知识技能、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能否成长成才的关键所在。

(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

作为青年群体的主力军,高校大学生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品德才学与勇敢的创新能力,更要时时不忘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路上做到戒奢戒淫、戒骄戒躁的关键,同时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精神支撑。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把敢于奉献、甘于吃苦、奋斗终生的宗旨贯穿到学习和生活之中,通过艰苦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增添青春的色彩,这是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之处和必经之路。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矛盾

(一)网络发展与青年意志薄弱自控力差的矛盾

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矛盾和难度。一方面,无线网络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低头一族在青年中的比重增大。手机已被评为21世纪人类的精神鸦片,网络依赖性这种负面作用正摧残肩负着时代使命和历史重任的新青年们。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也是他们身心情绪变动最为剧烈的时期,求知欲和探索欲强,自控能力差,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抵制诱惑。

(二)教育者缺乏意识与淡化主体教育责任的矛盾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2]作为青年群体的教育者和领路人,高校教育者更应该审视自身,懂得作为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当前,不少专业课教师忽视了在课堂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素养,看似“恪尽职守”,实则淡化了作为高校教育主体应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单靠专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远远不够,只有形成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齐抓共管,才能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也缺乏运用多种方式、不同手段以及新资源进行教育的意识,拘泥于传统的显性课堂,使大学生厌倦单调枯燥的思政理论课,无法更好地融入课堂。

(三)大学生懒惰懈怠与自身能力不相匹配的矛盾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较以往优越,但优越的物质生活也会引发一系列矛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青年大学生为了应对作业和期末考试而“学习”,无法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做到全方面、多方位协调发展;其二,青年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实践活动当中过分挑剔、驳斥、推却,在工作中无法正视自身能力,客观评价自我。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所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其难以成长为习总书记要求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青年。

三、习近平的青年成长成才观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高校推动思政理论知识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练就过硬的本领和真才实干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前提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中指出,作为国之栋梁、国之根本的青年们,尤其是高校大学生们要“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2]

逝者如斯夫,高校应鼓励青年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自强不息,精进不止。一方面,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研究探索,发扬认真谨慎、谦虚刻苦的求学精神,为日后的工作与实践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途径是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重中之重是“求”,就是要去研究、去实践,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去。实践才是硬道理,只有将理论与经验作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寻得物质世界的根本规律,才能真正地实现成长成才,才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定力量。

(二)教育者着力培养大學生的社会责任感

是否具有责任感是检验青年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个体社会化程度的试金石。“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70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做到成长成才,教育者就必须引导大学生反躬自省,提高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克己奉公,将个人理想和信念与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奋发图强,勇做习近平总书记口中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梦,中华儿女的梦,也是新青年的梦,这就意味着青年大学生们肩负着对人民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国家的责任、民族复兴的责任。古有中国青年,身负国家之兴衰成败,纵情高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有华夏新青年,肩负重责,砥砺前行,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道路上谱写青年的新乐谱和人类的新篇章。

(三)大学生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风尚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3]马克思在1835年写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表达了他力图为人民谋幸福的高尚理想,年仅17岁的他是对生命价值充满激情和信仰的积极青年。这种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值得大学生敬仰和学习。

首先,广大新青年应从自身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行,做到知行合一、慎思明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的根本准则,同时,大学生更要提升自我的思想认知和内在修养,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行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其次,大学生要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用长远的眼光关注世界、国家和社会形势,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风尚。不仅如此,大学生还要积极引导身边人和更多的青年在价值多元化、多变化的新时期,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担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使命,并为之不懈奋斗。

四、结语

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高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矛盾问题和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系统化、有效化、具体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0.

[2]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N].人民日报,2013-05-05(01).

[3]习近平.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N].人民日报,2018-05-03(01).

[4]刘俊彦,叶子鹏.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08):7-12.

[5]黄瑞雄,黄杰.新时代习近平关于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思想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2):7-11.

(荐稿人:于春玲,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作者:姜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财务会计素质强化论文下一篇:阅读教学重视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