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2023-02-17

第一篇: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关于加快推进政府转变职能的调查思考

按照市委统一要求,组织市监察局、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编办、行政审批中心、法制办等单位,对如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行了认真的座谈,同时,结合学习党的十八届三次全会精神以及最近一段时期的调研,对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此次调研报告。

一、落实上级要求、

顺应发展规律,必须加快推进我**市政府职能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既是我**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又是全面推进承德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迫切需要我们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工作,尤其是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政府职能的定位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出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使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发生了微调,政府职能势必也要发生相应变化。同时,全会对政府职能有了新的表述,过去政府职能概括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这次重新概括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五个方面,新的调整对政府如何履行职能提出新的了要求。贯彻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按照中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我**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各方面改革取得突破。

(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落实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部署的迫切需要。本顺书记指出,从当前河北的现实来看,应着力扩展市场机制的影响和作用范围,遵循机制设计原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力释放推动科学发展的正能量。充分显示了本顺书记对转变政府职能的高度重视。为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我省正式启动了省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工作。根据实际,研究制定了《河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22项重点任务,其中对应国务院机构改革6项,结合我省实际16项。这是新时期,推进我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体制创新,提高行政效能的重大举措,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市的改革能不能在现有基础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真正把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落实到位,能否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真正使我**市政府职能转变到位、配置到位、履行到位。

(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激发社会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选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政府职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领域,所以,转变政府职能,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和促进发展的大问题,不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改革难以深化,生产力难以解放和发展。历史经验表明,越是经济发达的区域政府职能转变越是到位。广东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之所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靠得就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转变政府职能。2008年以来,广东实施的大部制、行政审批、富县强镇等一个个重大改革,极大地激发全社会蓬勃的创造活力。承德作为欠发达地区,如果不改革滞后的体制机制,就不可能形成有利于我**市科学发展的体制基础、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就不可能形成推动我**市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改变我**市当前的欠发达状态,必须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大力转变政府职能,破解我**市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

二、制约我**市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虽然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仍存在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审批时限长、环节多,效率低。部分审批部门思想不够解放,在审批过程中,由于一些法律制定时间较早(《行政许可法》出台前),法律规定的办理时限已远远不适应现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部分工作人员在实际办理中过于强调法定时限,拿法定时限说事,没有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不拖到法定时限最后一天不给办理,致使许多企业和群众四处找关系、托门路。有些部门审批条件过高,审批环节过多,部分审批事项,从办事员、到副科长、科长、分管局长、再到部门一把手,需逐级逐个签字同意,甚至有个别事项还需召开局务会,经常因为凑不齐人员而延迟开会,致使审批时间一拖再拖,使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另外,在审批过程中,除国家和省设定的一些条件外,我**市根据当时的情况,也出台了一些文件,目前仍在执行,也在审批过程中增加了一些条件和环节。

(二)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目前,市本级和八县四区虽已全部建立政务服务中心,但中心建设却参差不齐,除市本级和两个面积较大,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外,其余县区政务

服务中心仍达不到“应进必进”和“两集中两到位”所需要的硬件条件。上级要求的统一更名、机构性质、人员编制也迟迟没有落实到位。省里要求年底前建成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还没有全部建立。各县区政务服务中心肃属关系不,致使政令不通,给工作造成诸多困难。有些部门行政审批权仍分散在多个科室,不能全部集中到中心办公,导致事项进驻不全,体外循环,企业和

群众两头跑。另外,各部门派驻中心工作人员级别和人员素质较低,进驻人员从心里上认为是单位发配到大厅的,感觉不受重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差,致使办事企业和群众不太满意。

(三)执法环境依然不优。乱检查、乱处罚等影响执法环境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部门入企检查频繁,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有的部门为规范行政处罚行为,虽然制定了裁量标准,细化了裁量空间但没有严格执行,对不同管理对象同样的违法事实同案不同罚。有的部门以罚代管、重罚轻管,对严重违法行为只注重收缴罚款,忽视组织整改复查,不仅加重企业负担而且留下了事故隐患。

(四)个别部门职责仍存在交叉分散,权责脱节。一些部门职能分工过细,导致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职责权限关系不清晰、主辅关系不明、协调配合难度较大,一件事多家管、有了事都不管,有利的事争着管、棘手的事都不愿意管,造成管理上的真空,责任难追究。老百姓来办事感到找你也不是,找他也不是,不知道那个部门管。例如,我**市在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管护、项目审批、景区服务等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情况。另外,市区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职能交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能。

三、加快我**市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和建议

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是我**市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必须以优化行政服务环境为突破口,强力推进。

(一)大力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一是优化审批流程。将单一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固定为受理、审核、审批、办结四级审批,实行一次告知,两次办结。对于部门内部实施审批过程中涉及的内部处室之间、岗位之间多头审批或逐级审批的事项,实行两岗审核终结制度。二是开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立“零障碍”全程协办机制,实行重大项目代办制、预约服务制、上门服务制、24小时无休服务制,坚持马上办、限时办。三是实行同城通办。同一审批事项,市、区部门均可办理,引入竞争机制,怎么方便怎么办,哪里服务优去哪办,提高部门办事的积极性。四是清理市级出台文件。废除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市级文件,减少市级文件在审批过程中设定的条件、环节。五是缩短办理时限。对于同一个行政审批事项涉及2个以上部门的推行“主办牵头、转递相关、同步启动、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制度。特别是审批部门组织、实施的评估、评审、论证、公示、公告、听证、检验、检测、现场勘察等,对每个环节办理时限进行再压缩。六是加大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依托全市电子政务电子监察系统,继续加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乡级便民服务站和村级便民服务室的联网运行,对能够网上办理的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网上办理、联网审批,形成四级联动、上下贯通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平台。

(二)全面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硬件建设。从实际出发,解决场地问题,以满足需要为标准,注重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扩大县区政务服务大厅面积。对政务服务中心机构升格,明确中心机构性质、名称,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统一县区政务服务中心隶属关系。加大市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建设步伐,将两个中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实验基地,探索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方式的平台。二是加强政务服务中心软件建设。稳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各部门在不增加科室的基础上,成立行政审批科,审批科成建制进驻中心办公,对不能进厅的现场勘察、集体讨论、专家论证、听证等环节,要赋予窗口工作人员的组织协调职责,形成事前审批和事后监管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工作机制,真正把中心做实。三是实行行政审批工作人员准入机制。通过严格考试等选拔程序,切实把那些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工作人员,选拔到行政审批岗位,努力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行政审批队伍。对进厅工作人员在政治上高看一眼,生活上厚爱一层,不断提高进厅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逐步探索行政服务中心职能扩大化。将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职能全部划归同级政务服务中心,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与原部门脱钩,由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并将各部门行政审批窗口作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的内部处室,在人、财、物各方面全部划归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管理,真正实现“中心之外无审批”。

(三)大力优化执法环境。一是规范行政执法检查。规范入企检查行为,实行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执法检查和否决申办事项向监察部门备案制度;建立部门内部或几个部门联合检查制度、一级检查向上级或下级通报制度,减少多头、多层重复执法检查。二是规范自由裁量权。各级执法部门要严格执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除不宜公开的事项外所有的行政处罚事项都要纳入行政处罚系统网上运行和监管,保证行政处罚公平、公正、透明。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回避制度、告知制度、听证制度、罚缴分离制度、重大或复杂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说明理由和结案文书制度。建立整改复查制度,对于受到行政处罚的管理相对人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纠正罚而不管、以罚代管问题,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三是严格执行“下限处罚”和“首违不罚”。各执法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重大行政处罚事项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对除此以外的处罚事项进行罚款时,一律在划定的自由裁量范围内执行下限处罚。初次违犯且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依法应当不予处罚。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开展经常性明察暗访,加大对影响执法环境行为的查处理度,强化问责。对有影响的重点案件在全市通报,发挥警示功效。

(四)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关系。 一是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部门相同或相似的职责。通过重新配置部门职责来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只调整相关部门职责,不调整原有政府机构。按照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合理划分事权,界定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同一个部门承担,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分清主办和协办关系,明确牵头部门。 二是建立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从世界各国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实践来看,完全消灭部门职责交叉与分散是不可能的。对于牵涉两个和两个以上部门,且通过部门之间协商协调可以解决的职责任务,采取建立部门间协商机制和联系会议制度等形式进行,由牵头部门组织成员单位实行定期或不定期会商协调,并按协调意见分头执行。三是优化整合部门内部机构职能。科学设置部门内部机构,减少职能交叉,顺畅职能运行。根据工作实际,阶段性调整各科室人员配备和分工,避免出现有的科室加班加点,有的科室人浮于事的现象,提高机关效能。

第二篇:浅谈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陕西省第二十七期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轮训

(一)班

学习体会

浅谈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学员姓名: 张忠林 职称职务:

乡 长 所在单位: 汉中市南郑县郭滩乡政府

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地

二〇一〇年三月三十一日

浅谈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汉中市南郑县

乡镇政府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石,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如何充分发挥乡镇政府职能在服务和引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直接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迫切要求。近年来,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政府职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自己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就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中积极探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老师的点拨和自我反省,我感到自己在这次的学习当中收获颇丰,现结合工作实际,浅谈一点体会。

一、我乡基本情况

我们郭滩乡地处汉中市南郑县以北,中梁山南麓东段,全乡10个岑,97个村民小组,4366户15909人,有耕地面积17885亩,是以个典型的农业大乡,经济穷乡。

二、以科学发展理念把握当前形势。

多年来,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对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农村政策,缺乏系统的学习,很少静下心来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往往是就文件学习文件,就精神传达精神,对惠农强农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近期任务、长远目标缺乏深刻透彻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文字或文件

- 1

(二)正视存在的问题才能克服困难。

乡镇工作的新特点带来了如今乡镇干部的“三喜三忧”:喜的是从要钱、要粮、要命(计划生育)的“三要”干部中解脱出来;忧的是成了无权、无钱、工作无抓手的“三无”干部。转型时期的体制形成,有权、有钱耍人的事全部垂直管理,担责花钱,惹人的事全部属地方管理;喜的是干群关系根本改善,忧的是干群联系越来越少;干群距离越来越远,对群众组织教育严重缺失。喜的是在有转移支付,有粮食直补,有良种补贴,有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忧的是无钱管公益事业,无权制约村组干部,无力稳定信访纠纷,无路化解村级债务。这些问题的存在,笔者认为,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体制因素。正是在转型时期,乡镇工作由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些长期积累矛盾和许多与形势不能适应的问题很快凸显出来,在乡镇形成有钱发工资、无钱干工作,上面下达指标严,下面完成任务难,传统习惯、法律法规和现实利益相互纠葛,乡镇管理“责、权、利”严重不一致。二是干部因素。基层干部是落实党在农村政策的关键因素,政策落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然而由于干部政策水平低,行政态度,工作方式,管理权限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政策落实中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乡村两级干部综合素质不高,文化水平低,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慢,乡镇干部在一个地方工作就是十几年,环境影响干部对工作的新奇感,再加上近年来乡镇优秀后备干部不足,没有新鲜血液补充,虽说每年有一部分村官干部进入到乡镇工作,但高分低能,做农村工作的经验不足,镇村两级干部队伍好象一潭死水,村干部实行直选

- 3

找不到的,解决现阶段农村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做到讲法、讲理、讲情,使三者融会贯通。这是科学发展观对乡镇政府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三、以科学发展观要求提升乡镇政府自身素质。

只有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来指导自己,不断提高乡镇政府发展经济的能力、改革创新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推动落实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着力提高政策水平,解决理解不够的问题;着力提高发展意识,解决工作不力的问题;着力提高责任意识,解决作风不是的问题,着力提高群众意识,解决感情不深的问题;奋力打造学习型、开放型、服务型、落实型、廉洁型政府,才能贯彻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乡镇经济跨越式发展。

1、建设学习型政府,在边学边干中提高水平。

乡镇政府一定要正视自身存在的“知识危机”“岗位危机”,把创建学习型政府作为“强镇富民”的重要战略举措,建立现代化的学习理念,形成“学习为本”、“终身学习”和“带头学习”的良好氛围。在学习中,要认真采取领导带头学、制定规划学、制度约束学、形式多样学和联系实际学的“五学”的办法,使学习成为经常化、普遍化和制度化,着力培养一支讲政治、懂经济、通法律、会管理的优秀乡镇干部队伍,提高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管理事务的水平。

2、建设开放型政府,在优化环境中招商引资。

开放出生产力、出经济效益。制约乡镇发展的瓶颈是无权、无钱,

- 5

实效。有的在公共设施上,搞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与群众的实际需求有很大距离,和农民的承受能力不相符。要真正实现服务,必须把农民所想所盼、急需急用作为重点;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市场需求、农民增收致富需要确定服务项目;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决策、让群众选择,以契约方式,实现干部与群众互动。

4、建设落实型政府,在转变作风中求真务实。

乡镇工作千头万绪,落实好上级指示、要求,关键在于狠抓落实。乡镇政府要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不提脱离实际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口号、不提劳民伤财的假政绩、不做欺上瞒下的虚文章,集中精力抓落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建设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落实型政府。

5、建设廉洁型政府,在廉政勤政中公正透明。

身先才能垂范,律己才能服人。乡镇政府的威力和领导干部的威信是成正比的,领导干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为此,乡镇政府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不断规范从政行为,使干部职工行动有准则、说话有原则、办事有依据,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工作上,用在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上。

- 7 -

第三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新一届中央政府开局要办的“第一件大事”。在2013年行至中叶,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取得了新进展。7月22日,中国政府网再次发布权威消息,日前国务院发布通知,再次取消和下放50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期刊变更登记地审批、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公司股权性融资审批、铁路工程及设备报废审批等被取消。这是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第四次削减行政审批。

简政放权既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又是释放改革红利的一记重拳。我们认为,政府需要转变职能“下马服务”,就是要“从过去坐等审批转向主动加强为企业为基层服务。”

事实上,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简政放权一直在加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一届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国务院部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减少三分之一以上。上半年,在李克强5月13日主持的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和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分别宣布取消和下发了133项和32项行政审批。

放权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而服务则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干部要善于“下马”干实事。7月8日至10日,李克强总理到广西调研经济谈到简政放权时说,“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要从过去坐等审批转向主动加强为企业为基层服务。”他进一步分析指出:这样可以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央政府会继续简政放权,各地也要放开更多领域和更多经营活动审批。同时要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当然,转变政府职能,不仅要取消和下放权力,还要创新和改善政府管理。改革贵在行动,重在落实。

在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同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政府加速“简政放权”,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于稳定当前经济增长是积极激活市场内生动力的一记重拳。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是结构调整的主体,市场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从新一届政府4次削减行政审批来看,减少审批、转变职能就是放更多的权给市场,放更多的权给企业,以便有利于增加企业的自主权,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发挥稳增长的作用。

第四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都与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密切相关。政府职能不转变,其他方面的改革就难以推动。政府是改革的组织者、推动者,也是改革的对象,必须对自身进行改革。如果政府安于现状不想改、畏首畏尾不敢改、左右观望等待改,自身就会成为改革的障碍。去年本届政府开门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这实质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后要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理顺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逐步建立各级政府的权力清单制度,推动政府全面正确地履行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

第一,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本届政府已经承诺,任期内把行政审批事项减少1/3以上,要确保完成。首先要把取消的文章做足、做到位,最大限度地放权给市场。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要进行全面清理,该取消的一律取消;确需保留的,要依法调整为行政许可,今后不再搞非行政许可审批。要全面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将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努力为企业经营和公民投资创业提供便利。

第二,保留的审批事项一律向社会公开。政务公开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助推器,是约束审批行为的紧箍咒。各部门还在实施的审批事项,要尽快公布目录清单。除此之外,一律不得实施行政审批,更不得设立新的审批事项。这实际上是向负面清单管理方式转变。政府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禁止和限制的范围,清单之外,“法无禁止即可为”,企业只要按法定程序注册登记,即可开展投资和经营活动。

第三,加强和改进监管。简政放权,绝不是一放了之,必须在放权的同时加强市场监管。要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监管体系的具体措施。地方政府在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过程中,要把加强监管作为重中之重,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和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现在往往是平时监管不及时、不到位,一出问题就搞“突击”,搞“大检查”,结果是雨过地皮湿,监管一定要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要抓紧建立科学的抽查制度、责任追溯制度、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制度,对违法违规者,要严厉惩处,以儆效尤。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08.23

第五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国家工商总局党组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23日 12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回答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进一步推进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路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化改革统领全局,加快转变职能,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深刻领会讲话精神,正确把握改革方向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和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为重点,以提高市场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目标,依法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具体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正确处理放开与管好的关系,在深化工商行政管理改革中,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做到不代替、不干预本应由市场机制调节、社会自我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的事务,真正放权给市场、企业和社会。同时,把该管的事坚决管住管好,切实把监管的重点放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可能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危害的领域和问题上。

坚持依法有序。习近平同志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推进改革的关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当前和今后,凡在工商系统推出重大改革,都要先推动立法修法,再制定配套规章,确保改革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搞好改革的制度设计,认真总结改革经验,精心绘制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保障改革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坚持不断提高市场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商行政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市场监管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更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机制、改进监管手段,坚持以信息公示和信用监管为主线,以维护竞争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着力点,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从依靠传统行政监管手段向注重运用市场主体信用监管手段转变,从侧重规范主体资格向主要规范主体行为转变,从单一部门、单一地区监管执法向跨部门、跨地区协同监管与综合执法转变,从政府包揽向社会共治转变,不断提高市场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全局来思考和研究问题。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责是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根本目的是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必须立足本职、着眼大局,正确把握推进改革与服务大局的关系,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中心工作深化工商行政管理改革,通过改革达到更好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目的。

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习近平同志指出,强化改革责任担当,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干。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改革工商登记制度的决策部署后,工商总局将其作为全局性的重大改革,作为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先手棋”,作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举措,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举全系统之力,依法有序推进改革,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效。

扎实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后,工商总局坚持立法先行、依法改革,积极配合全国人大修改公司法,配合国务院修订10部行政法规,总局自身也修订了7个部门规章,制定了4个规范性文件和2个技术标准,保障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加大宣传力度,持续深入进行政策宣传解读,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调研督导,积极总结地方经验,认真督促各地强化落实;完善监管配套措施,保障改革有序推进,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各地采取优化流程、完善制度、加强一线力量等保障措施,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取消企业年检制度,积极推进年报公示制度。8月7日,国务院公布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将于10月1日施行。工商总局在发文取消企业年检的基础上,适应企业年检制度改年报公示制度的需要,及时制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个体工商户报告暂行办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报告公示暂行办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暂行规定5个配套规章,制定2个规范性文件和5个信息化标准,为实施企业年检制度改年报公示制度和加强信用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同时,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为搞好信息公示、强化信用监管搭建平台。

稳步推进“先证后照”改“先照后证”改革。工商总局积极配合中央编办,先后梳理确定第一批31项(另有5项需经全国人大修改相关法律后实施)、第二批90项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项目,国务院已审议通过并分别于8月12日、8月19日公布。工商总局及时发文要求各地工商系统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自9月1日起抓好第一批31项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项目的落实,推动“先证后照”改“先照后证”落到实处,进一步减少登记环节、降低准入门槛、方便投资创业。

加快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大力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同时,坚持“宽进”与“严管”相结合,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与改革相适应的市场监管制度。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改实施多年的市场巡查为随机抽查和重点检查。改进和加强竞争执法,加大反垄断案件查处力度。强化网络交易市场监管,推进广告监管机制创新,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提高了市场监管水平。近年来,全国市场秩序总体平稳,市场监管区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稳步实施,降低了准入门槛,激发了市场活力,释放了改革红利。市场主体数量明显增长。今年3至8月,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659.59万户,同比增长15.75%;注册资本(金)10.79万亿元,同比增长66.70%。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对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促进作用明显,新增企业中第三产业增速明显高于其他产业。对促进就业贡献显著。截至8月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37亿人,比去年底增加1848.05万人。个体经营和私营企业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步伐加快,大大缩短了申请人办事时间,节约了企业办事成本;降低了企业设立的资金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企业认缴注册资本趋向理性,诚信意识不断增强。

坚持以讲话精神为指引,努力开创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推出一些立竿见影的改革,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工商行政管理涉及市场准入、竞争执法、消费维权等诸多领域,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深化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应当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着力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年内再提出一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后置审批项目清单,进一步减少登记环节。积极协调省级人民政府出台市场主体住所管理规定,进一步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加快推行工商注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和电子营业执照,努力实现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受理、审核、发照和公示。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简化和完善企业注销流程,年内启动对个体工商户、未开业企业以及无债权债务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程序试点工作。加快实施企业报告公示制度。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跟踪服务,积极做好新设立小微企业的扶持工作。

积极实施市场监管制度改革,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努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着力构建信用监管机制,严格落实企业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等制度,强化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息约束,实现“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路路畅通”的目标。强化政府部门协同监管,完善以随机抽查为重点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促进宽进与严管无缝对接;加强执法联动,探索统一执法模式,形成协同监管合力;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规范案件移送程序、标准。积极推行社会共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对企业的组织、协调、规范、引导功能,促进行业自律;进一步拓展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对市场监管的参与度,努力提高市场监管社会化水平。依托大数据强化监管,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市场监管、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消除市场分割和行政壁垒。更加重视竞争政策的作用,促进市场主体充分、公平、有序竞争。

扎实开展消费维权工作改革,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动力,稳定和扩大消费,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以贯彻实施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契机,深入推进消费维权工作改革。进一步更新维权理念,加强对新型消费领域和消费方式的研究,努力提高消费维权工作现代化水平。强化重点领域消费维权,着力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纪律处分条例学习心得下一篇:监控中心民警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