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顺应知识经济潮流论文

2022-04-11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科教兴国顺应知识经济潮流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当今世界正在掀起一场高科技革命,它全方位深层次地改变着当代世界经济面貌,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一、世界正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新型经济形态。

科教兴国顺应知识经济潮流论文 篇1:

在科技与文化的交响曲中起舞

再没有像今天这样,科技与文化如此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科技与文化的边缘已经很难界定了,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开放肇始于科技的兴起。被誉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高屋建瓴,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率先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国策,由此拉开了中国经济建设的腾飞序幕。

但是在经济达到一定繁荣程度,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精神享受渐成主流,文化创意产业遂应运而生。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远远走在了前头。

中国作为世界上“四大发明”古国之一,拥有唯一传承至今的华夏文明。如何充分依托博大深邃的文化资源,利用现代科技制作和传播手段,做好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完全可以后来居上,大展鸿图。

中关村在科技文化融合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以联想、方正、紫光为代表的计算机企业,以新浪、百度、搜狐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汉王、水晶石、完美时空为代表的动漫企业,共同奏响了科技与文化的交响曲。

本期杂志“封面故事”《雍和园:文化和科技交融的璀璨华章》一组文章,说的就是中关村雍和园在这方面的探索。他们突破了传统科技园区以招商引资为生命线的扩张型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通过内部循环更新实现发展的新路径。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连接文物古迹、胡同风貌和工业遗存的纽带,激发创新创意活力,促进了城市文化自身的有機更新。

“经济”版《中关村核心区打造“中国梦”,公布“升级版”实施方案》、《微软创投:为让大象继续跳舞》、《如何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升级版”》,“科技”版《希布拉尔:印度软件外包的不死之术》、《太尔时代:打印你的奇思妙想》等文章,讲的是中外企业开拓创新的光鲜事情,仔细听听,都交织着科技、文化的音符。

“文化”版《互相理解和支持是世界发展的根本》、《要大力培养和造就“士”》,提出来“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敌对心态是人类共同成长的重大障碍”和“什么是真正的文明社会、先进社会?遍地皆士是重要的标志之一。”《苗重安:聚焦西部,思古接今》和《老城不为人知的启发》,则谈到了自然山水和历史建筑的珍贵,是在“潜移默化中向我们现代人诉说一种理念,一种关于存在的理念。”我们虽然处于高科技时代,更应该珍重历史遗产,珍重生态环境,切不可再做“破旧立新”、“改天换地”的傻事情。

五千年的文明中国,应该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亮出自己的美丽身段,在科技与文化的交响曲中翩翩起舞!

作者:卫汉青

科教兴国顺应知识经济潮流论文 篇2:

知识经济与民族教育的发展

当今世界正在掀起一场高科技革命,它全方位深层次地改变着当代世界经济面貌,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一、世界正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新型经济形态。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明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提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是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经济。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还只是出现了知识经济的萌芽。世界不过才由传统经济开始向知识经济发展,即使高科技水平居于世界第一的美国也还没有形成知识经济,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仍然是汽车、钢铁、建筑等传统产业,除信息科学技术外,其它高新技术还相对弱小。但就是这知识经济萌芽,业已令人眼花缭乱。世界经贸组织1996年报告中提到,29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GNP的50%是通,过知识经济实现的。美国1995年以来经济增长中,有27%归功于高技术产业,而传统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只占14%,汽车只占4%。1996年美国全年的增产值,213是通过象微软公司这样的企业创造的。作为知识经济开始形成标志的美国微弱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连续三年位居世界富豪榜首,平均每周增加资产4亿美元他的产品是软盘和软盘中包含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广泛推广打开了计算机应用的大门。现在微软公司的产值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的总和。

把知识作为资本来创造财富,形成知识经济萌芽的美国所发生的变化,在世界各国引起广泛关注,反响巨大。欧盟委员会1998年年初发表的《走向知识化的欧洲》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该文件中提出了欧盟致力于建立“知识社会”的目标,十分醒目地提出了这样的新观念:“今后真正的财富创造将与知识的创造和传播联系起来,并将首先依赖于我们在研究教育和培训领域内所作的努力”。

专家们还纷纷议论,本世纪7θ80年代,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移,科学研究系统在知识经济中发挥着知识的生产作用,并在知识的传播和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技术立国”的日本进入80年代后经济增长明显减慢;而注重知识创新的欧美,特别是美国,经济发展势头上升,其相对完善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进一步强调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大会报告中提出“经济科技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给我们很大压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办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些论述,推动了我国对知识经济的研究。1997年下半年以来,知识经济的问题开始越来越多地见诸于各种媒体,成为热门话题,国内各方面人士开始就知识经济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今年2月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了关于知识经济的研讨会。与会者认为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哪个国家掌握了科技优势,特别是高科技,哪个国家就将取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国际竞争的优势。

我们经常讲要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那么當前要把握什么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的时代敏感性。各行业都在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而作准备。就我们教育界而言,正如陈至立部长三月底接受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所说的,新世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创新的意识必须增强”我认为,为发展民族地区教育,首先也必须有新的认识,新的观念。

二、站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的高度上牢固树立科教兴国的观念

江泽民同志1997年12月26日在会见国家科技奖励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代表时说:“教育是人才培养之基和立国之本”,“我们要始终把教育和科技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推进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8年3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同出席九届政协一次会议的科技界委员座谈时指出: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发展的明显趋势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中国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认真对待新技术革命带给我们的挑战和机遇,顺应潮流。乘势而上,把我国的科学技术搞上去,把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搞得更好”。我认为,江泽民同志已经是站在知识经济时代将要到来这个高度上来论述我国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问题了。他的讲话代表党中央对科学技术和知识文化的最新观点,也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我们就是要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和使命和作用。

美国的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教授因对人力资本的卓有成效和超前的研究成果而倍受关注,他那句概括自己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原因的诙谐之言“把钱投在人身上比投在机器上更为有效率”,更是被教育工作者多次引用。而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今天,有战略眼光的人都已从根本上改变了对教育地位的估计,都认识到教育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因素。世界银行自1995年开始改变了传统的计算国家财富的统计方法,新的统计方法把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方面。

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人对资源的看法则基本上还是相当传统的,只要翻一翻有关著作就不难了解这点。坦率地说,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一本论述民族地区的发展的书里看到引用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紧接着就是强调民族地区辽阔的地域和丰富的资源,认为这些将使民族地区和全国的经济发展充满后劲,是今后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最强有力保证。因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时期,这种看法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我们又不得不认识,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知识取代劳动力而成为最重要的因素,知识资本将决定综合国力;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不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不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落后国家和地区所占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充裕的优势越来越起不到重大作用。因为就知识而言,任何民族任何地区都不具有“自然的”优势或劣势,只有“人为的"优势,即教育素质、机制和管理我们要有这样的战略眼光,并用这种观念去认识民族地区的发展,去影响当地行政领导和群众,把他们的认识提到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的高度。

三、要有前瞻性和跨世纪的思考

现在民族贫困地区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民族贫困地区处在“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意思是考虑民族地区的发展要立足于这些地区更加落后的实际,这无疑是对的。但是不能不说,在民族贫困地区有一些人过于强调民族地区落后的一面,其原因无非是希望中央在资金和政策上多给一些倾斜。但是如果因此而认为知识经济这个大趋势与我们民族地区不沾边,我们可以对此视而不见。那就对民族地区未来的发展很不利了。

我们应当明确,我们党的初级阶段理论不是安于落后、保护落后的理论,而是承认落后、逐步改变落后的理论。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是党的十五大的一种精神状态。十五大归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强调的是从落后从不发达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转化,这才是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性质。我们民族贫困地区当然要正视落后,尊重起点较低这一现实,但更要认识改变落后面貌的紧迫性和有利条件。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有远大的眼光,要有前瞻性和跨世纪的思考。以未来的眼光激发起民族的无限活力,实现各少数民族的伟大兴旺发达。

因此,谈论民族地区落后的现状与知识经济这两者是不矛盾的。八十年代初期,当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说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要占有一席之地的时候,我们国家当时也是很落后的。当时,我们粉碎四人帮不久,是在国民经济几近崩溃的基础上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我国与世界发展水平的差距决不比现在我们民族地区与国内发达地区差距小。但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上述思想,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十几年的时间,其影响今天看来真是非同小可。试想,我们如果直到今天才提出上述问题,那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将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因此,在世纪之交来谈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我们也必须有前瞻性和跨世纪的思考,不能不充分注意到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现实,不能不从知识经济将对社会发展及对教育发生巨大影响这个层面上认识问题这里,最重要的是把认识问题的高度与正视地区实际区别开来应当想到,现在不管是哪个民族的教育对象,他們走入社会的时候,面对的将不仅是工业经济中的发电机、铁路、汽车生产流水线,更多的还是半导体、芯片、光盘计算机。

我们这样说,并非要不顾民族地区的具体条件,不分青红皂白地都在教学中加进信息技术的内容,而主要是指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观念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由于边远贫困的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教育观念陈旧,把小学教育办成“听话教育”,把中学教育办成“分数教育”的现象加严重,因此,民族地区在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上的任务更艰巨。我们民族地区如果能够转变观念,成功地培养出一代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有可能把国内外高技术的突破运用过来,导引出自己地区成功的技术进步。民族地区在传统制造业方面的落后,也许正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赶超发达地区地好机会,因为包袱轻,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从而可能更快地转入知识经济的发展轨道在知识经济处于萌芽状态的今天,我们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未雨绸缪,千万不能输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起跑线上。

四、转变重科技、轻教育的观念,全面理解科教兴国的国策。

教育是科技的社会能源,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给科技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离开教育科技无法独立发展。没有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就不可能有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这个道理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重科技,轻教育的观念确实存在。民族贫困地区因为比较落后,重科技、轻教育的思想更加严重。这与人们要改变落后的急切心理有关,因为科技成果的运用见效较快。也许是由于科教兴国的提法最初是在科技会议上提出来的,最为权威而明确的表述又是出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5年5月6日)中的。这也容易使粗心大意的人把“科教兴国”误为“科技兴国”。然而,正是在上述《决定》中对科教兴国的含义给以了明确的界定:“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钱伟长先生曾经收到写有“科技兴国”的文件,钱老拒绝在文件上面签字。他说,“科教兴国”和“科技兴国”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应当向钱伟长先生学习,坚持教育为本。

作者:王秀云

科教兴国顺应知识经济潮流论文 篇3:

民办高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内部优势与外部条件

[摘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校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中显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因此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民办高校改革和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民办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不仅具有内部优势,包括法人实体地位相对明确、法人治理结构相对明晰合理等,还具有外部条件,包括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经济的快速发展等。

[关键词]民办高校 现代大学制度 特质 优势

[作者简介]李桂荣(1965- ),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郝连儒(1965- ),男,辽宁绥中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辽宁 大连 116052)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重点课题“民办高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12DA022)

我国大学制度是建国后效仿苏联模式而建立起来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不论是外部关系还是内部发展都偏离了大学的本质和基础。特别是民办大学需要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改革和完善,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

一、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校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现代大学制度源于中世纪的西欧大学,19世纪初期创建的柏林大学是现代大学的典范。柏林大学首任校长费希特曾说:“教育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以便使他们能在还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①显然,费希特的教育理想已经与古典大学大异其趣,而更具有时代性,所以能开风气之先,创立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一种现代大学模式。当然,法英俄美日等国也先后创建了现代大学,虽然仿效了德国大学的模式,借鉴了德国大学的经验,移植了德国大学的内核,但并未完全照搬,而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了“新创制”,形成了鲜明的本土特色。这样,现代大学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展现了多姿多彩的特质,满足了不同的高等教育需求。借鉴欧美各国的经验,我国于19世纪晚期开始创办现代大学。悠久历史的传承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国学为主的学科起源、宛如古典学校的运作与管理模式,使我国现代大学的成长之路一直崎岖坎坷。但是,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现代大学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精英,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总之,现代大学制度是各国在特定时期为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或特定问题而建立的,凸显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定需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引进伊始就特指理想的大学制度,一切美好的价值归属其中。柏林大学因崇尚“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之统一”而被推崇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源头活水,美国大学因确立了“3A原则”(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术中立)而被界定为现代大学制度的理想标准与黄金法式。因此,人们总是把现代大学制度和欧美大学制度等同起来,而较少考虑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实问题,这是一种“理想导向”的政策范式。实际上,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理应坚持“问题导向”的政策范式,这是因为构建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目的关键在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深层次矛盾与问题的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了发展步伐,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数量和规模的快速扩张,并日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境况并未相应改善,也未顺其自然地带来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步提升。审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国家持续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大学自身也不停地努力,但由于制度境遇的限制,改革成效总是不能称心如意。因此,适应社会转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才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验表明,大学发展离不开大学制度的支撑。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迈进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巨大跨越,但“钱学森之问”深刻拷问着教育制度、办学体制的诸多诟病。制度重于技术,轨制高于技艺,先进而有效的制度创设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我国大学制度的现状已成为其前进与发展的桎梏,严重制约着其质量的提升。袁贵仁曾提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在21世纪初,我们要自觉地坚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宁肯在其他方面做些让步或牺牲,也要着力促进新体制,新机制的形成。”②1979年12月6日,苏步青等在《人民日报》呼吁给高校一点办学自主权,历经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1998年《高等教育法》等诸多改革尝试后,高度集中与僵化的管理体制得到初步改观。但是,在政府的公权力转换为法人权力之后,由于没有良好的治理结构加以制衡,始终没有跳出“一统就死、一死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乱”的怪圈,为政府干预和权力回收预留了空间,其法人权力很难落实。同时,在传统官本位境遇下的大学内部,行政权力恶性膨胀,学术权力被不断挤压,行政化、官僚化倾向使其在表面繁荣中危机四伏。因此,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保证高校回归价值、践行功能、提升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与必经之路。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创设目标,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成为我国高校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二、 民办高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内部优势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的直接产物,与公办高校一样肩负着“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相较于公立大学,民办高校是自主办学与自立发展的教育组织,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强健的生命力,也显现了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诸多特质与优势。

(一)民办高校法人实体地位相对明确

大学法人制度的真正内涵在于大学是独立享有权益与履行责任的法人实体。法人实体的独立性,内在地要求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责权利清晰,构建协调融合与彼此制衡的权力运行系统。法人实体地位的取得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我国高等教育法本已规范了公立大学的权利界定、责任承担和法人地位,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制度,使大学一切行为服从于主管部门,政府的文件和规定就是大学的运行依据,法人实体地位并未真正落实。与公立大学不同,民办高校是脱离于国家权力主体的独立办学实体,是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教育机构。因为自筹经费而享有所有权与财产权的一致性,具有相对的自主能力、迅捷的反应速度、强烈的主体意识、敏锐的鉴别洞察力和灵活的办学机制,因而其法人实体地位相对明确。因此,相比公立大学,民办高校更易于选取现代企业的运行方式,较好选用现代大学制度蕴含的各种制度,从而防止非主体因素的影响,形成有效的自我管理与约束的运营体制。这便成为民办高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首要优势。

(二)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相对明晰合理

法人治理结构明晰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特性。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是其作为独立法人实体,在学校运营与权利配置的有效机制或组织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举办者、决策者、管理者和教职工的责权利界定及权益保障与分权制衡关系。在这种配套机制和组织结构中,依据不同的职权,各种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协同与制衡,保障学校的准确决策和治理秩序。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更加明晰合理。由于举办权、管理权和办学权三者分离,民办高校内部没有最高权力机构,执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又制衡的运行机制。掌管决策权的董事会,因为组成人员多元化,相关利益者相互监督、协同治理,有利于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政治权力、资本权力和民主权力的制衡与和谐,创设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助自立、自我发展的机制,进而达到民主管理与专家治校的理想目标。这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应有之义。

(三)民办高校办学体制机制相对健全灵活

与公办高校相比较,由于消除了“泛行政化”的弊病,相对灵活、较为健全的体制机制使民办高校优势凸显。内部管理上,民办高校可依照自身实际,选取适宜院校发展的管理体制,因而自主性较大,机构精简,办事效率高,较少羁绊,更具灵活性、敏感性、快捷性和创新性等市场性长处。人事制度上,民办高校推行管理者职员制、教师聘用制与岗位责任制,完成了人事制度的转变,即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的转变、稳固的劳动关系向契约关系的转变、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的转变。这既有利于学校选拔和任用优秀人才、优化教师队伍,提高运营效益,又有利于扭转行政人员领导教学人员的错位关系局面,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用人机制。在融资机制上,民办高校以其灵活的办学机制,充分挖掘社会上闲置和富余的各种优质资源,多渠道融资办学,在物力、人力和财力等资源的筹措和保障上实行多元化、多样化,但求可用,不求所有。灵活健全的机制体制是民办高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又一优秀特质。

(四)民办高校社会适应性相对敏感迅速

现代大学制度在结构上的一个核心特质即为适应性。因为不再超然物外,现代大学融合时代精神,紧跟时代步伐,逐步从社会边缘走进社会中心,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配合,这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战略要求。民办高校具有较强的主动发展性、灵活的社会适应性和敏锐的创新驱动性,能够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做出敏感、迅速、灵活的反应。在专业设置上可遵循市场需求灵活把握、自主决策,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强。由于民办高校的持续发展与办学者、教职工的实际利益紧密相连,竞争压力相对较大,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更强,因而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求生存、促发展。正是集成败荣辱和责权利于一身的主体性,构筑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这使民办高校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上存在更多挑战和更大诉求。

三、 民办高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外部条件

中国民办高校是改革开放的新生物。20世纪80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民办高校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21世纪之初,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实施,民办高校迅猛发展,日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力军和走向市场的突击队,显现了蓬勃的生机与旺盛的生命力。当前,民办高校的紧迫任务是发挥优势、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其改革和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为民办高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创造了外部环境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鼓励和指导国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捐资助学”的政策;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专门条款确认了社会力量办学的合法地位;1993年《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条例》出台了民办教育十六字方针,即“积极发展、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1997年8月,国家颁布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进入新世纪以来,一系列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陆续实施。例如,《民办教育促进法》与《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允许和鼓励民办高校面向社会、面对市场、自主办学、自助自立,保障了民办高校的自主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强调,民办教育是推进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生力量,发展民办教育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鼓励出资和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渠道多形式兴办教育。这无疑为民办高校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持续动力,拓展了民办高校不断发展的广阔平台和宽广空间,为民办高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创设了极为有益的政策环境。

(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民办高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了良机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兴起民办教育。在国家经济复兴起步、政府承担公共教育经费面临巨大压力的境遇下,民众中爆发了超前的教育需求,公办学校的教育服务远远满足不了大众需要。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民办教育冲破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迈进大发展时代。特别是由于知识经济功能的凸显,承担知识传承与创造的现代大学日渐走入社会中心。这样一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但为高校的成长发育创设了有益环境,更对大学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和要求,最为迫切的就是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需求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民办高校应利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机,探索适应市场发展、面向社会战略需求、应对世界严峻挑战的现代大学制度,主动提升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能力。

(三)世界教育发展新趋势为民办高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创设了宽广的平台

通览世界一流大学教育,大多是私立大学,如耶鲁、哈佛、牛津、剑桥等,其教育质量远远超越于公立大学。“40本书立校”的耶鲁大学是美国最先创立的私立大学之一,在300多年的薪火相传中,由于其崇尚“独立自治”与“教授治校”,造就众多人才,其中有5位美国总统、10多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13位诺贝尔奖得主、众多大学校长和世界著名企业董事长,成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大学之一。近些年,教育日益凸显国际化、产业化、信息化、社会化、多元化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高校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因此,民办高校可以结合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深入挖掘内在蕴含的优秀潜质,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拓展制度建设的视野,创新科学发展的实践空间,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创设广阔的的平台和空间。

在这种环境下,无论是从客观需要还是从主观要求出发,我国的民办高校都要审视高等教育全球化态势,顺应国际化时代潮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前瞻性,汲取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制度精髓,建立既符合我国具体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大学制度。

[注释]

①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52.

②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教改革和发展[N].光明日报,2000-02-

23.

作者:李桂荣 郝连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课程群建设的国际贸易论文下一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