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实验诊断临床医学论文

2022-04-14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留学生实验诊断临床医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虽然我校留学生招生的是临床医学学生,但是公共卫生科目(PublicHealth)依然是每届学生必开的课程。所以如何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教学小组面临的新挑战。为此,我们将教学和实践过程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以期与同道们分享。

留学生实验诊断临床医学论文 篇1:

带教留学生肾内科实习所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摘 要:留学生教育我国现代化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临床医学教育的关键阶段,临床实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今后的职业发展。肾脏病学的部分内容是内科临床实习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旨在观察和总结带教留学生肾内科实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留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教质量。我们的观察结果提示:1)利用各种条件解决语言沟通问题;2)对社会、文化、宗教和教育背景差异予以足够的重视;3)结合肾脏病学的特点,解决教学难点;4)激发学习兴趣,做到教学相长;5)精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育策略;可以提高留学生肾内科临床实习的效率。分析留学生的特点,总结肾脏病学临床带教的经验,提高带教教师自身的素质,可以保证留学生肾内科实习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留学生 肾脏病学 医学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全国的许多医学院校相继招收了西医留学生,实行全英文教学,这对我国的医学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及师资培训是很大的挑战[1]。众所周知,临床医学是一门非常注重和要求实践的学科,临床医学实践同时融合了人文科学的内容,与生物学等其他自然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医学生在医学院学习的后期进入医院实习,同时具有了学生和医生的双重身份。学习的形式也从课堂学习转变为工作和学习融合的状态。我校的留学生在其输出国的教育语言均为英语。在中国的教学是全英文教学。在生产实习的过程中,留学生与国内的实习医生一样,完成同样的工作与学习任务。我们作为实习带教教师除了感到增加许多了额外的工作,也对长期以来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进行了重新的思考。近几十年,肾脏病学发展迅速。作为较年轻的学科,它有着自己的特点[2]。肾脏疾病可以累及全身各系统,而系统性疾病常常累及肾脏。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上升。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存在肾脏疾病谱的差异。在留学生的生产实习带教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些对策,部分问题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寻找解决的办法。

一、利用各种条件解决语言沟通问题

语言问题是留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最常见的问题[3]。英语是留学生的教育语言,然而,他们的发音又带有浓重的口音。来到中国后,曾经学习一年的中文,但以日常用语为主。中文程度普遍较低。在前期理论课的学习中使用英语教学,医学专业汉语水平较差。在临床实习中除个别学生外,大部分留学生不能用汉语与病人、老师、同期实习的中国学生及护士交流,严重影响了临床实习阶段的学习。带教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语言交流障碍给教学带来不利影响。

1、提高带教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坚持双语查房。全英语带教对于带教教师是个较大的挑战,从中文带教转为全英文带教需要带教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紧张的临床工作之余,提高英语水平。曾有留学生在其他科的实习中,因带教老师不能用全英文代教,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在肾内科的留学生带教工程中,教师坚持双语查房,在处理病房常规工作之后,带领留学生对重点病人及典型病例进行床边示教,教师做翻译,或鼓励学生用汉语提问(大部分留学生可进行简单的日常用语交流),帮助留学生放下担心语言交流障碍的心理负担,提高汉语沟通能力,在带教教师的引领下汉语基础好的留学生经过几次锻炼,可以独立采集病例,也大大提高了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2、鼓励英语基础好的病人直接与留学生实习医生接触。老一辈医学家常说,病人是医生的老师。在肾内科的留学生带教中,教师也充分利用了病人的条件,鼓励病人直接“教”留学生。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英语教育水平在迅速提高,有相当一部分住院的年轻病人尤其是有海外留学经历的病人可以用英语与留学生进行基本的交流。在肾内科,这部分病人以肾小球疾病和泌尿系感染為主,病史相对简单,其他系统的疾病较少,临床表现比较典型,是示教的合适病例。而且他们思想开放,顾虑较少,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英语口语。曾经有一位留学美国归来的年轻病人主动要求更多的留学生来问自己的病史并配合查体。大部分留学生表示他们会回自己的国家执业行医,实习中类似的经历有助于他们当下的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

3、操作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多观摩操作。肾内科的实习中有部分操作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尽量安排留学生多观摩。如肾穿刺,血液净化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提前观看有关的视频,有关原理在英文的解说中了解,在实习中观看操作和掌握适应症、禁忌症是主要内容。这样既可以使教学内容不枯燥,又提高了学生对肾脏病学这个专业的兴趣,避免由于语言交流障碍带来的误解。

二、对社会、文化、宗教和教育背景差异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当一部分留学生信仰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信仰、风俗和生活习惯给他们与病人、带教教师的沟通交流带来不便。大多留学生来源于医学教育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留学中国和学习医学的动机各异,未来的职业规划也不同。学生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刻苦精神迥异[4]。部分留学生生活懒散、学习热情不足、出勤率低、对患者缺乏热情和关心,应付差事。这些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不良影响,影响了实习质量。

1、首先,带教教师要对留学生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予以尊重,在思想上 重 视留学生与国内医学生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差异。同时,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 度,并在带教过程中严格要求。

2、由于现阶段国内教育的特点与国际教育的理念有一定得差距,来华的大 部分留学生之前经历的是开放式教育,与中国学生相比思维活跃,学习兴趣高, 好奇心强,习惯并擅于利用网络信息,自学能力较强,但不如国内学生掌握知识 更系统、更全面和扎实。带教教师积极鼓励留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鼓励他们多 提问,并在带教过程中注意多用问题引导,注意强调不同国家和地区肾脏病发病 的特点,多查阅资料,将部分常见肾脏病在中国的好发人群、好发年龄、病因、 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与肾脏病在留学生输出国的特点进行比较,既可以使学习兴 趣长久保持,又可以使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为他们将来的行医奠定基础。

三、结合肾脏病学的特点,解决教学难点

1、肾脏病学的临床教学中,肾小球疾病的病理表现是学习的难点,即便对中国学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部分留学生在基础课和内科理论课的学习中未能很好掌握,给临床实习带来较大的困难。带教教师充分利用各种图谱、模型图、病房病人的肾穿刺病理照片讲解,带领留学生参观肾穿刺的操作,加深对该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注意强调肾穿刺活检及病理诊断的重要性、肾穿刺活检的禁忌症和适应症。

2、 随着代谢性疾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的增长,慢性肾脏病的发病亦呈增长趋势。慢性肾脏病的一体化治疗是留学生难以掌握的另一内容。部分原因是一体化治疗内容繁多,而国内的慢性肾脏病治疗有着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其中,中药治疗是重要的措施之一。留学生对此即好奇。又难以理解。如何引导留学生正确认识中医中药是带教老师面临的又一课题。带教老师着重向留学生介绍中医中药对肾脏疾病治疗的贡献,也讲授了部分由误服中草药导致的慢性肾脏病,引导留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认识问题。借此机会,向留学生介绍我国的肾脏病学家利用中西医结合理论在肾脏病研究领域的贡献、主持的临床试验、发表的经典的论文,有意将科研的概念向其渗透,并鼓励他们若遇到机会可积极参与。部分留学生表示出浓厚的興趣。

四、激发学习兴趣,做到教学相长

由于留学生的基础教育受欧美国家的教育模式影响更多一些,与国内的以学生相比自身的特点更突出。虽然带教留学生,教师要在时间和精力上付出更多,但带教教师在与之相处的过程中自身的英语水平、教学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在一次关于“横纹肌溶解、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全内科病例讨论时,留学生在讨论前就积极参与准备,

与将要发言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提前展开讨论,还对幻灯片的制作提出意见,纠正老师们的发音、重音和语法,正式讨论时更是积极发言,与来自各亚科的老师和同学探讨,其活跃的气氛、讨论的深度与广度是带教国内医学生时从未遇到的。这次讨论提示大家,尽管存在语言问题,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依然可以在留学生的临床带教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提高。这需要带教老师对留学生更多的理解,更多的耐心和细心以及相互之间更多的交流。

五、精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育策略,提高留学生临床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鼓励中外学生同伴互助学习,应用同伴互助学习的方法,提高留学生的学习效率[5]。带教老师鼓励研究生和实习医生与留学生配对学习。研究生和实习生与大部分留学生是同龄人,与高年资教师相比普遍英语基础较好,特别是英语的口语水平较好,部分留学生反应他们在与中国学生接触时,心态更轻松,语言的障碍更小些,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中国学生的互助学习有时甚至强于老师的讲解。而中国学生可以练习英语口语,锻炼翻译能力,缺点是可能占用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另外,利用网络资源,帮助留学生理解和掌握肾内科的教学内容。留学生由于语言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独立学习的时间和内容较中国学生多。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他们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6]。

目前国内许多医学院校都接受了西医的留学生,在教材、教师和教学方法上存在诸多的问题,临床教学的困难更大一些,要求带教教师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总结经验和教训,促进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松,龚 伟,姜 泊. 外国留学生临床医学教育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21-23.

[2]唐琳.留学生肾脏病学理论课教学实践与探索.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9):164-166.

[3]张春娣, 许伟岚 医学留学生内科学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基础医学教育,2012;14(4):306-308.

[4]赵树梅, 刘力戈 ,郑玉 等. 注重实践用心沟通医学教育——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2007 级留学生内科见习带教体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 (11 )3 :240-241.

[5]Ross M T,Cameron HSC AMEE Guide 30: Peer assisted learning: a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framework. Medical Teacher 2007,29:527-545.

[6]John A Dent and Ronald M Harden . A practical Guide for Medical Teachers. The 3rd edition. (Singapore). Elsevier Limited. 2009:161-170.

基金项目:本文受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基金资助:13JYIVY110

作者:张梅 黄雯 张国娟 高思佳 陈燊

留学生实验诊断临床医学论文 篇2:

提升留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教学实践

【摘要】虽然我校留学生招生的是临床医学学生,但是公共卫生科目(Public Health)依然是每届学生必开的课程。所以如何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教学小组面临的新挑战。为此,我们将教学和实践过程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以期与同道们分享。

【关键词】留学生 教学实践 临床医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基金项目】2010年,安徽省教育厅: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实训中心(编号:20100337)。

一、前言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品牌的建立,越来越多的省属医学院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其国际生源大部分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些国家,急性传染病仍占据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较大份额,如何培养留学生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将对教学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对突发公共卫生应对和处置不仅体现临床服务,而且需要整合基础学科、临床学科和预防医学相关学科;不仅体现医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体现公共卫生实践技能;不仅需要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需要引导留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这门课的教学面临诸多挑战。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学内容中知识点与面

(一)特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对社会公众健康有或可能有严重损伤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失误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它的特征主要有发生的突然性、事件的复杂性、公共性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是在2003年SARS疫情爆发后逐渐建立起来,并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自2003年之后,我国又经历了数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包括2004年北京SARS再次发生,2013年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流行,当时都能够快速有效应对措施。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学环境设置

公共理论课程需要在教室内进行,由于我们的课程准备工作需要相关教具,使得教学工作相应扩展延伸,并且需要不同的学习小组,在相应的课程中需要收集各式各样的样品模型,并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虽然课程在教室内课堂上进行,但是我们需要把学生的思路拓展到课堂之外,积极地扩展学生的大脑思维能力。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学过程中角色的配置

在此课程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就需要定位成幕后指导者。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需要不同的理论知识和政策加以引导,老师还需要不时进行指点,讨论结束时候即时总结。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学重点考核

这一点尤为重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学重点不在讲授,而在技能训练学生们需要在这些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到实践技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学考核不在卷面分数,而在对公共卫生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三、留学生的公共卫生教学实践

(一)留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留学生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语言问题。留学生来华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汉语学习,而英语作为交流语言也存在中国人说英语的问题,都不是自己的母语,发音、语法都是很随意,老师如果语言功底稍差就可能存在交流问题;二是文化背景问题。留学生的教育经历和学习能力都是因人而异,所以老师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已经在等你讲新的知识点,但还有学生纠缠刚刚讲过的问题,解释再解释才能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传授。

(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在集体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留学背景以及发音、语速都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听讲。同时,面对的留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不同于本国学生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整段的讲述,你不得不经常停下来解释学生没有听明白的地方,要耐心解释透彻的同时又要保证教学进度,肯定是个不小的挑战。

四、公共卫生教学过程中穿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

根据公共卫生学的特点,围绕目前公共卫生热点,我们在教学中设置了以下八大板块:社会因素与健康、化学环境与健康、儿童和青少年卫生、肥胖与营养不良、食物营养及身体活动与癌症、围产期应激与健康、铅污染与健康改善。加上绪论部分,共计12次课,每次安排3个课时来讲授。

(一)组织教学

每次课前都有一次集体备课,由本板块主讲老师来讲课,承担公共卫生学课程的其他老师来听讲,同时提问。这样对于主讲老师可以提前熟悉讲授课程内容,同时补充一些其他老师提出的建议内容。3个课时的安排是前2个课时讲授理论知识,后一个课时留下来依据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设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讨论。这一部分问题的设置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有新意,结合目前全球发生的热点特发公共卫生事件,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点。

(二)对学生的考核

结合理论讲授,在提出问题之后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分析来进行问题解决。以突发H5N9禽流感为例,在医院收到几十例临床表现类似的病例后,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的多起养殖场家禽死亡报告,学生需要现场调查采样。现场调查标准设置、采集标本选择运输以及自身保护等,结合理论内容,学生必须很快解决。结合实验室诊断,学生需要知道该如何报告临床上存在的病例,如果是传染性疾病,还需要采取隔离措施。假如你是政府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如何处理。在这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实践中,学生懂得了各种可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在实践中学好了理论知识,并具备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五、总结

基于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发展中国家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状,我们在教学中加以思考和改进,做出了一些创新。这样的改进,可以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掌握公共卫生学知识,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也就会增加我国医学院的国际知名度,更好的实现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陶芳标,马骁,杨克敌.公共卫生学概论[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2]张燕,田芳.PBL 模式在留学生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25):39-39.

[3]陈继明,郭晓青,王英红.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71-73.

[4]田映红,赵岩,陈娟,张正刚.留学生生理学实验教学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 2013(29):145-146.

[5]关春芳.文化传播与高校留学生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2,7:56-57.

作者简介:

赵奇红(1977,11-),男,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共卫生。

李李(1964,01-),女,汉族,安徽省寿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卫生。

胡传来(1962,07-),男,汉族,安徽省六安市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公共卫生。

王华(1978,12-),男,汉族,安徽省枞阳县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肝癌基础与临床。

作者:赵奇红 李李 胡传来 王华

留学生实验诊断临床医学论文 篇3:

构建留学生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摘 要: 留学生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生教育面临诸多难题,如语言沟通障碍、教育背景的差异、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纪律等。医学免疫学是医学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但其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更新快等特点,使得留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我们参照国内外的教学模式,培养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留学生 教学方法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据统计,2014年共有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054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比2013年增加20555人,增长比例为5.77%(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区)。留学生教学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内高校教育水准的一项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传统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目前徐州医学院每年的留学生人数约有100多人,分别来自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科摩罗、索马里、尼日利亚、赞比亚、津巴布韦、加纳、刚果金和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如何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保证留学生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医学留学生教育成败的瓶颈[1]。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承担了所有留学生的医学免疫学课程,它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免疫应答理论及其方法学的生物医学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免疫学教学内容抽象且日新月异,同时与医学各学科的关系密切,对医学生诊断治疗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教研室根据学校和教研室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留学生医学免疫学的教学质量。

1.设置专职教学秘书,健全留学生教学管理体系

2005年徐州医学院开始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此阶段留学生数量少,教学管理工作完全由教务处负责处理,并没有配备专职的留学生教学工作辅导员。随着留学生招生规模扩大,由教务处管理留学生教学工作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学院批准成立国际交流学院,并下辖教学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的教学管理人员,全面接收管理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为了保证留学生医学免疫学的教学质量,教研室安排专职教师担任留学生教学秘书,实时与国际交流学院教学办公室保持联系,及时解决课程设置问题、理论与实验课课时分配问题等,并及时反馈授课过程中留学生纪律和学习态度、情绪等问题,尽快去除教学工作中的不利因素。同时教学办公室将其收集的留学生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学秘书和相关教师,教师根据留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确保留学生吃透课程内容。

2.加强留学生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工作是留学生教育管理的中心工作。而师资队伍建设则是教学工作中的第一要务。近年来,我校采用多种措施加强留学生师资队伍建设。第一,强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徐州医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振兴计划”实施暂行办法》、《徐州医学院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暂行)》等政策举措,选拔专业能力和英语基础好或有出国经历的教师作为骨干投入留学生教育事业。第二,加强竞争与激励机制。对留学生任课教师实行政策倾斜,如增加出国进修机会,提高课时费等。本教研室响应学校号召,通过多种形式调动教师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留学生教学工作中。

2.1提高教师英语教学能力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语言是此过程中最重要的交集工具。来校学习的留学生英语交流水平几乎相当于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这就对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之前教师的授课对象为国内学生,主要用汉语进行交流,因此英语的听读能力较差。加之留学生国别众多,英语口语带有明显的地方口音,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美式或英式英语存在较大差异,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障碍明显加大,无法与留学生顺畅交流。为了解决交流沟通问题,教研室选拔英语能力相对较强的教师为留学生授课,并组织教师持续参加由国际教育学院设立的教师英语培训班活动,该培训班由外籍英语教师全英文授课,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英语听说训练,学习效果显著。另外,教研室多次派出青年教师赴美国参加学习交流活动,这些活动都极大地提高了授课教师的英语听说能力,这是保证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的前提。授课教师还在多种场合与留学生进行座谈、讨论,不仅提高了交流的能力,还了解了留学生的学习情况,增进了师生感情,为保证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是个人认真准备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教研活动。它能集中所有教师的智慧,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保证教学工作有序顺利进行。集体备课之前,要求授课教师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教学内容,要求明确本章节中要求的理解、掌握、熟悉的知识点,收集与该章节密切相关的信息,结合教学大纲设计出教案。大量年轻教师参与了免疫学教学活动,他们教学经验欠缺,对临床知识储备不足,尤其有些教师没有临床医学背景,这些情况导致他们在给留学生的授课中倍感吃力。集体备课给年轻教师提供了一个向高年资教师学习的平台,通过与老教师的交流,解答自己心中的疑问,也可以了解其他教师遇到的问题,少走弯路,加快成长速度。只有对授课内容有充分理解和掌握,才能在英语授课过程中准确流利表达,减少交流障碍,保证教学质量。

免疫学实验准备的技术人员要求参加集体备课。实验教学是医学免疫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免疫学的教学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医学免疫学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促进留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在集体备课中,授课教师与技术人员能够就实验中的一系列问题充分沟通,最大限度优化实验步骤,及时发现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2.3坚持上岗前试讲制度

在教师通过语言训练和课程内容准备之后,还要能够流畅地在课堂上进行表达,才能确保有效的教学效果。试讲是对前期教学准备的一个检验,正式授课前的模拟训练。青年教师通过试讲,能够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同时还能够对教学的总体状况把握有清醒的认识,是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授课能力的手段之一。

教师在准备试讲的过程中,首先要熟悉免疫学教学大纲,认真阅读教材,并仔细观摩高年资教师的授课过程。同时要制订教学计划,认真书写教案,明确每次课程的重点难点,合理分配每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间,认真设计重点难点内容的讲授方式。

试讲制度的实施能够让青年教师认识到自身在教学方面的真实情况,找到不足之处,明确改进方向,调整教学方法,积极应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自信心有非常好的作用。试讲制度能够让带教的高年资老师发现青年教师的不足之处,主动进行指正,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更好地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

3.留学生医学免疫学教材、教案等配套材料建设

教学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我教研室已经制定了留学生医学免疫学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并已建立了较完备的教学日历制度。为配合全英文授课,学院同意教研室申购全英文原版教材,同时教研室广泛收集国内出版编写的医学免疫学英文教材,供授课教师备课授课时使用。但这些并不能完全符合我校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因此我们组织教师在仔细甄别各种教材的基础之上,自己编写学习材料和实验讲义发给教师和学生使用。在这些教学材料中,使用大量清晰简明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还能指导学生准确操作实验步骤,有利于教学效果巩固。随着留学生教学工作进一步开展,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教材体系建设,编写适合留学生教学的教材和配套的实验课教材。

4.建立教学效果信息反馈体系

优良的教学效果维持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而且需要学生和管理层的共同参与。这就需要在教师、学生与管理单位三者之间构建有效的信息反馈体系。

首先,在留学生教学班级内设置联络员,联络员不仅热爱学习还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他们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收集与教学有关的各种信息和需求,及时向教学秘书或任课教师及留学生管理单位反馈信息,以便尽早解决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保持学习积极性。

其次,针对留学生来源多、基本状况参差不齐的特点,任课教师定期向留学生管理单位通报留学生的课堂纪律、出勤状况和学习情况,尤其对屡教不改、懒散成性的学生要特别关注,并联合管理部门共同去除不良学习习惯。

再次,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课堂。组织专家督导组,以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为核心,对教学全过程的重点环节进行指导,协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案、教学方法进行检查,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到教研室、本人及教学管理部门。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维护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声誉的角度,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对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的高等学校进行专项工作检查的通知》,并于2013年10月对我校开展MBBS项目专项工作检查。专家组深入免疫学实验教学课堂考察了MBBS项目的教学情况,并对教学情况给予充分肯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全体授课老师仍将继续努力,在留学生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师资培养、教材编写等方面取得更大进步,让我校留学生医学教育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岳凤文,刘佩梅,李晓霞.基础医学留学生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76-77.

作者:秦苏萍 汤仁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电一体化农电营销管理论文下一篇:服装设计课程中形象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