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质量范文

2023-09-11

商品质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研究

商品混凝土是指由水泥、集料、水和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等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掺和料,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和物。商品混凝土生产集中、规模大,便于管理,能实现建设工程结构设计的各种要求,具备质量稳定、技术先进、提高工效等特点,受到工程界的认可。但商品混凝土在施工中也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目前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出现泌水离析、塌落度损失、外观不良、裂缝、强度达不到要求等。因此,关于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供需双方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与争议,商品混凝土质量的现场控制与验收,则或为发展商品混凝土生产、销售、采购、使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商品混凝土的特点

1.1坚固性。坚固性是指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混凝土的质量目前是以抗压强度指标为主要依据的。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骨料种类和级配、施工条件等。

1.2和易性。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确保混凝土拌和物成分均匀,在成型过程中满足振动密实的混凝土性能,常用坍落度和流动稠度来衡量这一特性。不同类型的构件对和易性的要求是不同的,施工验收规范中已有了详细的规定,但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来确定。

1.3耐久性。混凝土耐久性是指它抵抗外来和内部被侵蚀、破坏的能力。如果施工地区处于严寒地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严寒多雪,那么,混凝土受大气的侵蚀会很严重,所以,施工验收规范对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都作了规定。

1.4经济性。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省工、省料才是最经济的。水泥是混凝土中价值最高的材料,节约水泥用量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个主要目标,但必须采用合理的措施使其达到综合性的经济指标。

2商品混凝土生产的质量问题分析

2.1现场向混凝土中加水

在城市建设中,由于市政交通十分拥挤,易出现车辆堵塞问题。从混凝土搅拌站运至施工现场,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损失较大。特别是夏季高温时节,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则更大。

当商品混凝土超过一定的运输时间后,由于现场施工管理不严,经常造成施工现场人员误认为混凝土坍落度达不到施工要求,而出现既没有经过双方技术人员认可与签证,也没有在加水后进行二次搅拌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造成混凝土水灰比增大,游离水和层间水增多,增加了混凝土硬化浆体的孔隙率,削弱了混凝土中水泥和骨料界面黏结力,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

2.2现场验收制度不严格

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运输的过程中,如果不按国家规范操作可能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如有时采用的砂石料质量较差,石子出现过多的超径,造成堵塞混凝土泵;有时搅拌时间不足,造成混凝土拌和物搅拌不均匀;有时因为搅拌车的搅拌筒老化,造成混凝土离析;有时运送或在工地等待时间过长,造成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施工要求等。对于这些在商品混凝土未形成构件之前产生的问题,在施工现场往往没有进行严格的交接验收或妥善的处理,或者没有按有关规定和制度处理这些问题。这些质量问题都给混凝土的质量留下了隐患,也给日后的质量检查和质量事故的处理带来困难。

2.3现场混凝土养护欠佳

有些工程现场甚至在夏季高温情况下,也不坚持在14天内每天洒水养护,以致造成混凝土早期脱水,强度降低。在一些工地甚至重要工程的现场,没有设置混凝土试块养护室,试块的取样、制作不符合标准。所做的混凝土试块,即不是标准养护的试块,也不是和构件同条件养护的试块,以致试块缺乏代表性,这也是一些工程现场试块强度和构件强度较低的一个原因。综上所述,产生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商品混凝土在我国发展较晚,许多地区至今尚未起步,就全国范围来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与施工验收的技术规范,各商品混凝土生产工厂也缺乏系统、完整的企业标准。要促进我国商品混凝土的发展,解决商品混凝土质量在供需双方之间的矛盾,首先要在技术管理上进行立法,即由国家有关部门制订商品混凝土的生产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在国家制订出规范之前,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好的企业,要在学习国外生产商品混凝土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本企业的实践,制定自己的切实可行的企业标准。

3商品混凝土质量细节控制分析

3.1原材料控制

(1)水泥

水泥有多种品种、标号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的要求和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和标号。高强混凝土应优先选择高标号水泥进行试配。实践经验证明,一般以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0倍为宜。

(2)砂

细骨料砂,要重点检查其产地、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碱活性和有害物质含量。其重点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这两项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细度模数应在3.7~1.6之间。结构用砂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3%,有害物用质(云母、有机物、硫酸盐等)含量不应超过2%。

(3)石子

粗骨料石子,应重点检查其产地、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有害物质含量及最大粒径。严禁混有煅烧过的石灰石块或白云石块。商品混凝土采用石子粒径必须根据工程特点、部位、输送方式及施工技术要求确定,否则极易出现质量问题。

(4)水

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用水,更应着重控制。

(5)外加剂

首先,应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资料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进行试配并进行试验检验,以复验混凝土外加剂与工程所有水泥是否相适应,以及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和有关设计要求指示。另外,应注意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说明的有效日期、防止过期失效的外加剂用于工程。同时,要严格控制剂量,不得随意添加,在搅拌混凝土时,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3.2配合比及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工程特点,确定了各种原材料之后,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情况下,进行现场原材料取样,并填写见证取样单。关交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工作。搅拌站一般均配有电脑计量装置,但必须定期由专门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保证各种材料计量准确。

3.3运输过程控制

商品混凝土一般采用专用混凝土罐车运送,根据运输路线、时间、路况、季节、天气、混凝土输送方式等因素要调整好混凝土的初凝、终凝时间及和易性,对此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及监理工程师要加强检查力度,杜绝司机或混凝土工人私自加水现象的发生。

3.4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水电供应是否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情况;振捣器的类型、规格、数量是否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构件模具及数量是否合适;浇筑期间的气候、气温,夏季、雨季、冬期施工,覆盖材料是否准备好。

4加强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

4.1合理选择

施工承包方在选择商品混凝土供应商时,要选择资质高、信誉好的供应商,并考虑地理位置和交通道路是否合适。商品搅拌站工程技术人员在计算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时,坍落度应按规范取值。施工现场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要加强联系和沟通,计算好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的速度。选择合理的运输车和运输路线,保证商品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的质量。

4.2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

在使用商品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对商品混凝土拌和物逐车进行坍落度试验,现场监理人员应对坍落度检验过程作见证,严禁使用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要保证商品混凝土出厂运输过程中和卸料时不产生离析,不能混入其他任何成分和附加水分,不能随意加水。为了预防现场出现泵送管道堵塞,运送混凝土的车因交通堵塞不能按时到达施工现场等意外情况,应制订相应的应急措施。

4.3及时养护

在初期养护时,混凝土由于受高温、大风的影响,极易产生塑性裂缝,混凝土中会出现大量不规则的网状裂缝。对这类问题,应采取加强养护、及时抢救的措施,如果已经出现网状裂缝,则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复振并加强表面抹压,之后再进行妥善养护。

4.4规范、完善出厂检验形式及内容

商品混凝土出厂企业应设置专人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拌和物的性能和强度等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查内容和结果应反映在出厂合格证上。出厂合格证应根据使用部位单独装订成册,内容必须完整,应包括工程名称,使用部位,使用数量,混凝土标记,砂、石、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材料的出厂、试验报告,配合比单,开盘鉴定报告,混凝土挤压和抗渗试验报告等。

4.5认真开展交货检验工作

商品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时,施工单位应在建设或监理单位的监督下,会同混凝土生产厂家对进场的每一车商品混凝土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施工、建设或监理单位和混凝土生产单位应及时记录。交货验收内容包括:确认混凝土类别、数量;检查混凝土的拌和时间,记录搅拌车的进场时间和卸料时间;混凝土的坍落度;施工单位应在建设或监理单位和混凝土生产单位的见证下,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取样送检,见证取样记录由三方共同会签。

5结束语

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商品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优质的商品混凝土、强有力的施工和管理技术,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保证的前提,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需要各个主体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才能更好地提高混凝土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耀军.探析商品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J].建筑知识,2013(6).

[2]黄绪泉.王小萍.商品混凝土道路质量控制和问题分析[J].路基工程2008(11).

[3]曹治国.商品混凝土生产及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硅谷2009(15).

[4]江波.陈太林.浅谈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检测[J].山西建筑2008(3).

商品质量范文第2篇

企业文化是企业创造的所有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综合。为进一步弘扬企业文化,展示柳厂人的精神风貌,争强企业的竞争力,工厂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企业文化建设也上了一个台阶。

记得几年前,朋友、或者客户到我单位办来事,走厂大门后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打电话问咨询时,我们只能告诉别人,你进了大门一直走,走800米左右到一个十字路口,再向右转就到了;或者说,你顺着大路走,到电机车间路口再左转,到了锻工车间再左转„„。说了半天,来办事的人听得一头雾水,最后我们只有让客户在厂门口等着,亲自跑一趟把他们接过来。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基本消失了,机车大道、客车大道、前进路、创业路、韶山路„„代表工厂特色的路名应运而生。这些路名并不是简单做为一个识路的工具,更代表的是工厂发展的历程与方向,也是展示工厂企业文化的一种方式。

没过多久,道路两旁又增添了新的内容。职工们结合工 厂实际设计出很多体现工厂特色和企业文化的小型雕塑成了道路两旁的风景。教育职工不忘历史的蒸汽机车大型雕塑、象征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速前进”雕塑、喻意工厂机、客、货车共同发展的“三足鼎立”雕塑、提醒职工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生命之旅生命之舟,谨慎行驶平安即福”的平安钟、赞扬职工心灵美的“用美的心灵奏出和谐旋律”的大提琴等雕塑坐落在工厂主干道和车间门口。这些型雕塑不但美化了工厂的环境,而且充分展示了工厂“精心修车、真心做人、同心造企业”理念,体现了工厂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更成为推动工厂生产力发展的力量和潜在资源。

商品质量范文第3篇

摘 要: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型化、规模化的混凝土工程日益兴盛,推动了商品混凝土不断增长的需求。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对规范市场运行,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现阶段仍存在一些管理缺陷,本文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商品混凝土质量的一些管理要点。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要点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随之迅猛发展,使商品混凝土的需求日益上升。商品混凝土的出现,成为建筑工业化的显著标志,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原材料和施工用地、保护周边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混凝土技术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商品混凝土的产量和质量提升。

一、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生产供应商存在的问题

(1)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是生产过程的关键,科学合理的比例直接影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要么身兼多职,精力分配不足,要么专业知识不过硬,使产品的质量缺乏基本保障。

(2)针对选择原材料,厂家所采用的砂、碎石等一般来源稳定可靠,即使质量有波动,目测就可以发现,所以,其质量可保障。但混凝土的关键组成部分外加剂、水泥等质量难以保证,有些厂家选用的水泥及其它材料未进行质量检查,有时存在强度不足、凝结时间偏差大的问题。对于商品混凝土即配即用的方式,质量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而在销售环节,部分生产供应商为获取更大的利润,有意改变水泥和掺合料的比例,没有遵照规范的配合比。通过降低水泥掺量和提高掺合料量进行生产,导致了出售的商品混凝土质量低下。

(3)生产供应商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缺乏积极有效的联系和沟通,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关于商品混凝土的问题。许多建筑施工人员对于商品混凝土的认识还比较浅显,特别是有些施工管理人员对商品混凝土的相关规范和规程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给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造成了不利影响。

2.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

商品混凝土是一种半成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生产单位不能完全决定其最终产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建筑施工单位在使用混凝土的过程中,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和管理,同样导致了商品混凝土出现较严重的质量管理问题。

(1)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使用商品混凝土时,不具备科学完善的配置知识又为简便省事,擅自加水调整商品混凝土坍落度,导致强度不合格等严重问题。

(2)商品混凝土在交接完毕后,坍落度是双方经常争论的一个问题。因为在某种条件下,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影响混凝土强度及工作性能,甚至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商品混凝土的现场交接和验收在整个使用过程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施工单位发现运到的混凝土和易性、坍塌度等不达标,并未及时将不合格的商品混凝土退场,而是继续施工应用。有些施工单位甚至直接对混凝土不进行验收和质量检查便直接使用,随后一系列质量问题接踵而至。

(3)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性的建筑材料,使用后出现裂缝是最常见的现象。虽然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但混凝土浇注后不养护或养护不到位,是混凝土出现干缩裂缝最主要的原因。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在实际应用时,会对商品混凝土进行振捣及养护等工作,以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保证工程质量,但仍有一部分单位并未严格执行。商品混凝土应用效果缺乏样本参考,使工程整体出现潜在的安全问题。此为,在商品混凝土浇筑成型一段时间后,建筑施工单位未及时采取养护措施,造成收缩开裂等问题。

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针对性对策

面对商品混凝土在生产和实际应用中出现的质量管理问题,为切实提高其应用质量,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并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1.生产供应商的资质审核和产品质量监管

根据混凝土相应的规范和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资质审核机制。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供应商企业内成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实现对商品混凝土生产的全面质量监管,原材料质量检验、配合比科学化、设备及时校准、计量的准确性等,避免配合比不合理、计量设备不准导致的商品混凝土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最关键点在于有无偷工减料,实际生产是否能够按照对外提供的配合比进行。若检查出当中发现了个别商家混凝土出现了质量问题,应该公布公开,并记录其不良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罚,落实相关单位责任。

2.施工单位强化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

建筑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共同强化商品混凝土各施工环节的管理控制。建筑施工单位在设计具体施工计划时,根据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及供应企业提供的数据和相关信息,详细制定有序的施工计划并交予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严格贯彻落实。有些情况下需要专家来对施工方案论证其可行性。施工单位要规范其行为,对浇筑和振捣工作以及浇筑混凝土之后的养护等环节严格要求。对商品混凝土工作性作出科学的判断后,测试其坍塌度,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要求,满足施工标准。在运送到现场时,不能随意加水增加流动性,改变商品混凝土的坍塌度。严格按规范的规定随机取样,制作试块,如实出据报告,以真正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

3.完善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除进一步完善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监督机构的监督体系,应逐步完善建筑施工单位、监理部门以及政府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机制,以行业协会作为媒介,有效推动体系的日益完善,提高实际工程效益和社会信用度。逐步推进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企业诚信规范、行业自律和社会政府测评监管的全方面质量管理建设。

三、结束语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优良和强有力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需要生产供应商、施工单位以及政府的多方合作,严格控制,相互监督,完善相关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商品混凝土质量整体性提高,对进一步规范市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协调好各方面的因素,使商品混凝土达到最优的使用状态,满足社会及工程的全面要求,从而促进商品混凝土事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则林、李党义.关于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的研究[J].建筑装饰与施工管理.2014

[2]李维、宋金堂.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工程应用.2011

[3]王韬.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4

作者简介:

曹春龙(1976.02~),男,汉族,籍贯:江苏省兴化市,本科,学士学位,工程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混凝土技术、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

商品质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品 包装设计 消费心理

商品包装是指用于盛装、包裹、捆扎货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商品包装可以分为内包装、中包装与外包装三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包装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它不仅具有保护商品,减少损耗,便于计量、购买、携带、运输与储存的作用,还具有装饰美化商品,刺激购买欲望,促销的作用。

商品包装已成为商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符合消费者心理需要则可以激发其购买欲望,因此,研究其与消费心理之间的联系已成为一种必然。

一、消费者购买行为

1.消费需要及动机

商品包装是商品的“无声推销员”,它最直接的目的是激发消费者进行购买。因此制定商品包装计划时首先考虑的就应该是这个目的。其次,即使消费者不准备购买此种商品,也应使他们通过对包装的第一印象,产生对该产品以及生产厂家的良好的印象。

消费者决定购买行为是在某种动机推动下进行的。人的行为一般都是由一定的主观原因即动机支配进行,而动机又与需要密切相关,动机是在一定条件下需要的体现,是由人的需要转化而来。换言之,人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才采取某种行为的,消费者到商店购买某种商品是因为他们需要这种商品。

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但是人的需要不一定全都能转化为推动人产生行为的动机。推动人产生动机的需要往往是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换言之,其往往因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缺失感,继而以愿望的形式被人们感知到。例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健康,但是如果没有养生保健类产品的出现,这种愿望就无法推动人们去购买养生保健品的行为,而仅仅以愿望的形式存在于心中。只有当现实中具备了实现愿望的条件,并且通过广告宣传,使消费者了解到有满足自己愿望的产品后,消费者才会产生相应的购买行为。只有这时,需要才真正转化为动机,成为人购买行为的动力。

不同的存在不同的需要,人的需要也有层次差别,很多心理学家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他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繁衍而产生的低级需要,如衣、食、住、行、性等;

(2)安全需要。包括有秩序、稳定性、安全感等内容,如人身安全、职业安全等;

(3)归属与爱的需要(或社交需要)。追求与他人交往,给他人爱,也希望被别人爱的需要,如友谊、归属感等;

(4)尊重的需要。对荣誉的需要,如地位、权威等;

(5)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自己潜在能力得以实现,并获得自我满足的需要,如成就感等。其中自我实现需要包括对自己成长、发展的需要,发挥自己才能的需要等等。在现实社会中,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生存需要后,消费者购买商品,一方面是为了使用,另一方面还要借此显示自己的地位、教养、鉴赏力、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等等。因此在进行不同商品的包装设计定位时,应对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类型作调查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2.购买行为特征

购买行为是消费者为满足某种需要而发生的购买商品的一切活动,是消费者心理的外在

表现,心理因素则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制约因素和动力。

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主要体现出以下特征:

(1)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具有满足多种需要的特点。例如,购买烟、酒、菜、奶粉、服装、鞋帽等物,基本上是为了满足充饥、营养、保温等生理需要,但也不排除其中有满足心理需要的成分,如对不同包装、不同价位产品的取舍。而对书籍等产品的购买则是为了满足其心理需要或精神需要。

(2)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时是由一种动机支配的,有时是由多种复杂动机综合支配的,这些动机综合在一起构成购买行为体系。满足精神、社会需要的动机常常与满足生理、物质需要的动机相伴产生。例如,经济收入较低的消费群体往往更加看重商品的实用价值,对商品的要求是价廉物美。而经济收入丰厚的消费行为往往讲究商品包装品质。这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就相当复杂了,是生理、物质需要与精神、社会需要交织在一起,其中精神、社会需要占了主导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的需要不断变化,在确立包装设计的目标和定位时,就应多从满足目标顾客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需要作为着眼点。

(3)消费者的需要是由低级的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向高级的精神、社会需要发展的。但是高级的精神、社会需要不会自发产生,而是在社会现实环境和市场发展规律的影响后才能形成。消费者高级需要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包装设计的指导和影响,即消费者购买动机受商品包装引导。例如,矿泉水的包装设计,如果只宣传解渴的作用而忽视其安全性、水中所含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及卫生健康的介绍,效果估计不会很好。因为现代消费者对饮用水的需要不仅为了解渴,而且还需补充人体内所需的物质元素。所以设计时应主要体现其原料来源,以及保证饮用安全健康等。这样,消费者才会被打动,才会按照包装的指导进行购买,从而满足人们生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和追求。

我们要清楚的是,只有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特征及规律,才能使包装引导、指导消费的作用得到体现。

二、商品包装的心理功能

1.刺激功能。商品包装是商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消费者在选购商品过程中首先看到的那一部分。因此,商品的包装与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造型独特、新颖、精美的包装,可以引起消费者的浓厚兴趣,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情趣和欲望。

2.宣传功能。包装上的色彩和介绍生产厂家、使用说明等有关资料,恰恰构成了商品广告的一种形式,起到了宣传产品形象的作用,便于消费者比较、选择与购买。

3.享受功能。设计精美、富有时代感与艺术魅力的包装,不仅烘托出商品的价值,而且美化了商品,提高了商品的外观价值,给消费者以美感与享受。一些审美观念较强的消费者往往为精美的包装所吸引而购买商品。

三、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心理策略

1.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增强包装效果的首位因素

“注意”是心理认识活动过程的一种特征,是人对所认知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人们无论在知觉、记忆或思维时都会表现出注意的特征。心理学研究分析,一件包装设计要想使消费者注意并能理解、领会并形成巩固的记忆,是和作用于人的眼、耳等感觉器官的包装中的文字、色彩、图形以及声音等条件的独特性分不开的。

在人们的视觉认知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而是在客观事物和人的主观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商品包装的文、图、色及造型形态,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种视觉元素,而这些元素必须具备一定的个性特征才可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2.情感与联想

设计师对包装做到醒目并不太困难,但要做到与众不同,又能体现出商品文化内涵则是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

在商品包装设计的诸多元素中,色彩的视觉冲击力最强。商品包装所使用的色彩,会使消费者产生联想,诱发各种情感,使购买心理发生变化。但要注意的是,使用色彩来激发人的情感时也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心理学研究认为,在设计食品包装时,要少用蓝色、绿色、紫色等,而尽量多的使用橙色、桔红色等使人联想到丰收、成熟的色彩,从而引起顾客的食欲促使购买的行动。消费者购买滋补类产品时,大多会对大面积暖色调包装的商品感到满意,而对洗洁用品则对冷色调包装比较感兴趣。

商品的包装还要考虑与商品的市场定位、等级、价值、成本相匹配。消费者普遍认为包装的好坏反映了产品的质量与形象,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包装,以免消费者产生华而不实、上当受骗的感觉。这就是商品包装作用于消费者心理的效果。

3.成功的商品包装还应当使消费者“过目不忘”

心理学认为记忆是人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重现,记忆是心理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其中,识记和保持是前提,回忆和再认是结果,只有识记、保持牢固,回忆和再认才能实现。

因此,商品包装设计要想让消费者牢记,就必须体现商品鲜明的个性特性,拥有简洁明了的文字、图像,同时还要反映商品文化特色和现代消费时尚。

综上所述,人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微妙的,也是难以琢磨的,人们往往凭自己的印象购买商品。对消费者的心理测试表明,美丽与丑陋,高雅与粗俗,关注与排斥,这些心理上的情感,不仅男女老幼各不相同,也因国家、地区和个人的偏爱而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商品包装渗透了消费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不断地分析目标顾客的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才能准确地摸索到商品包装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从而提高包装设计的效果,激起消费者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

参考文献:

[1]李丁.消费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单凤儒.营销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臧良运.消费心理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商品质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场问题;泰山平安文化;设计审美原则;具体表现

一、泰安市旅游商品市场的发展状况与制约因素

现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作为两大战略目标的要求,山东省实施游客满意度调查。2012年第四季度山东省泰安市游客满意度调查课题组按月通过现场问卷、游客网络评论和旅游投诉与质监等三种渠道收集游客满意度信息。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泰安市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1.89,在全省17个城市中排名第14为,处于“一般满意”水平。在游客网络评论满意度指数为70.39,全省排名第15位,购物、性价比和旅游行业管理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

作为泰安市旅游商品,要承载着泰山自然与人文特色内容,更重要的是承载着泰山文化精神的核心——泰山平安文化,将“泰山平安文化”以旅游商品为载体,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扬光大。

二、泰安市旅游商品市场发展概况

据统计,2011年来泰旅游多达3700万人次,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整个泰安旅游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近几年,泰安比较重视发展旅游窗口产业,旅游商品业把握住旅客资源,旅游商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市场主体培育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据资料显示,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已发展到600余家,开发的旅游商品涉及8大类(旅游纪念品类、工艺品类、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品类、旅游食品与保健品类、旅游装备与纺织品类)200多个系列3000多个品种。2011年全市旅游购物收入达到68.8亿元,占旅游总收入21.6%,连续两年位列“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之首,旅游商品行业成为引领全市旅游业的龙头产业。

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旅游商品行业以《规划》为蓝本,逐渐重视了对泰山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泰山文化旅游商品相继出现,以泰山玉、肥城桃木、泰山皮影、泰山女儿茶、泰山石敢当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泰安、泰山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并成为了旅游商品市场上响亮的品牌

三、泰安市旅游商品设计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物质决定意识”在这一哲学理论下,现实社会存在着一种现象:从60年代的连年饥荒,物质缺乏,生活贫困,到当今的生活富裕,物质丰富,但是五花八门的物质世界难以提起人们的兴趣,精神状态不佳。造成“意识不能根据物质的转变而转变”。这种现象在旅游商品行业也是如此,游客的精神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促使他们厌倦了固定不变的旅游景点,唯一可变的,也可提起精神兴趣的就是旅游购物。所以就要通过旅游商品,来吸引游客的眼球,满足游人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

泰安市的旅游商品工作起步较早,成立专门的办事单位,为泰安市旅游商品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与指导。在政府的引导下,现已有不少成熟的旅游商品品牌,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再加上当地丰富的旅游商品资源,为旅游商品的开发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旅游商品的知名度不高、工艺简单,文化性和创意性不够等方面现象普遍存在,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开发还存在不少外界制约因素,影响着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

四、泰山的历史演变过程彰显平安文化的普遍性

泰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数千年来帝王封禅的圣地;是百姓祈福平安的祥地;是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名山,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泰山从一座自然山,到政治山、宗教山、民俗山、文化山,再到精神山的演进过程,凸显出了泰山平安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现实意义。泰山逐渐演化成为人民心中的“国山”,从而闻名世界。

五、泰山平安文化的源头——大汶口文化

远古时期,人类对“大”物体有着畏惧与崇拜的特殊情感,距今约50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人类也是如此。这个时期的人类对大山的崇拜,再加上对水资源的生活依赖,决定了这一文明在泰安大汶口地区的繁衍与发展。巍巍泰山,滔滔汶水,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据考古发现,人类从简单的石器工具制造,逐渐丰富到自身的生活用品或饰品制造。人类意识到自身的价值观,说明人类文化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意识的提升不断促进生产发展和文化的发育与繁荣。

六、泰山道教平安文化——登山祈福文化

在封建帝王文化发展的同时,泰山宗教文化也悄然的传播开来。泰山是儒释道三教并存的大山,其中道教是泰山上最为彰显文化的宗教,它以登山祈福的思想引导人们登临泰山祈求平安,所以在登山途中,道观香火鼎盛的现象处处可见。传说释迦牟尼在和元君老母的千年斗法中最终处在了下风,佛教后来被道教势力逐出了泰山的主要区域之外,只能在山之阳或山之阴的山麓边缘觅到几处院落,顽强地显示着它们的存在。儒教仰仗着国教的地位,又有着孔子远在泰山名扬天下之前的历史性登临,才得以获得了与道教分庭抗礼的平等地位。

七、泰山平安文化的重要性

泰山平安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往远了说,北京的天坛、地坛以泰山石为基;往近了说,全国很多城市的政府、单位、酒店、广场等,门口或建筑物前立泰山石,目的都是为了辟邪挡煞。泰山平安文化是泰山文化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其表现的特点为:寓意性文化深入人心,泰山平安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地域性文化特点突出,以泰山为中心,以大汶口文化为源头,泰山平安文化影响范围广泛;延续性强,泰山平安文化跨越了5000年的历史长河,至今影响力深厚。

八、从设计审美原则角度分析泰山平安文化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作为与游客接触最密切的旅游商品,也是旅游商品最大的门类,在整个旅游市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就以旅游纪念品为研究对象,从设计的审美角度分析其开发的原则。

九、审美主题性原则的内容美与形式美

主题是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的核心,是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的关键。有明确的主题,所设计的产品才会有内涵,才能实现真正地产业价值和文化价值。鲜明的主题可以对游人产生强烈视觉冲击感,提升视觉感官,触动心灵感受,加深视觉印象,从而引起的购买欲望。想要达到旅游纪念品的主题美,必须要以内容美和形式美为前提。

(一)审美工艺性原则。旅游纪念品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工艺技巧和物质资源相结合的产物。对于旅游纪念品的工艺性审美原则,不单只是制作工艺美,还包括质感美和造型美。现在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不但要具有传统工艺的“精”,也要有现代工艺的“新”。重视传统工艺保护的同时,也要更多的使用绿色、环保、可再生的新兴材料,实现工艺与材料的新结合。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弥补传统工艺无法克服的困难和约束。在制作技法、材料质感、形态塑造上得以发挥出旅游纪念品的工艺性美。

(二)审美功能性原则。功能作为任何产品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也应该成为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核心概念。同时,要与地域文化内涵紧密联系在一起,切实把握好人、设计、文化三者之间紧密相关的联系。旅游纪念品的功能就是旅游纪念品的作用。旅游纪念品作为承载了特定功能和意义的商品,其根本作用就是起到纪念目的。一种旅游纪念品本来就是一种艺术品,已经具备具体可感的悦人形象,即成了审美对象,但是如果它又具有积极的功能,那么它就更能激起人们的美感,更能成为人们所喜爱和珍惜的审美对象。因此,功能美也就成为旅游纪念品美的一大要素和一种审美特征。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功能概念本身也是多层次的,旅游纪念品的功能美可以划分为纪念性功能美、审美性功能美、实用性功能美这三大要素。

十、结语

任何城市和地区都存在旅游行业,任何旅游城市和地区也都存在旅游商品。如果在此基础上加入“平安”二字,那么非泰安泰山莫属。平安是一种文化,平安文化是泰山文化的核心,是泰山的精髓,更是提旅游商品升物质价值的必要条件。无论是旅游业的纵向发展还是横向发展,以泰山平安文化为主题,都是泰安地区旅游商品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将泰安旅游商品与泰山看齐,从旅游商品角度完美的展现出泰山的独特魅力。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还需要更多更好的设计人才和设计作品的积极参与,来实现非物质文化的物质价值。

参考文献

[1] 唐家路.民间艺术文的化生态论(第1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田川流,刘家亮.艺术学导论(第1版)[M].济南:齐鲁书社,2004.

[3] 冯骥才.中国符号[M].译林出版社.2008.

[4] 张道一.张道一论民艺[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5] 吕胜中.造型原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大学生科技创新下一篇:物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