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艺术鉴赏论文范文

2023-03-18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当前,教学及教育方式进行革新的进度持续加快,使得各大学校及教师本身的教学思想也产生了不小的改变,同时教学的质量及成效也获得了相应地提高。高中学校也愈加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也逐步变成了高中教师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对当前高中阶段所开展的美术鉴赏这一课程同高考美术间的矛盾进行了阐述,并列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目的在于给相关的教师进行教学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美术鉴赏 高考美术 现状 对策

一、前言

现如今,高中阶段的基本教育课程进行了革新,而这种革新的持续推进,是在革新原有的美术教育思想、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推动全方位进步、让学生变成优质人才的呼声下进行的。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纲要内也列出了:对艺术进行教育即促使美育得以实现的关键渠道,可以培养出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建设及继承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才。但是,依据现今高中阶段开展的美术教学及国家艺术学校实行的招生方式可以看出,高中阶段开展的美术教学同美术高考极不相符。这样的矛盾长时间以来都不曾消失,现如今已逐步扩大。

在高中阶段对美术进行教学的教师,一定要拥有长远的眼光,从另一个角度去发掘国内高中阶段美术教学的特性,实施教学及监管的全面革新,以促使国内高中阶段的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二、高中阶段对美术鉴赏进行教学同高考美术间的矛盾

高中阶段对美术进行教学的教师都了解,当前国内各大高校内的艺术专业在开展招生时,几乎都更为注重学生对美术技艺进行的学习,考试的题目有三类,即色彩、素描及速写。没有任何一个高校在进行招生时的考题内涵盖有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纲要。由此可见,美术鉴赏同美术高考间有一定的矛盾。同时,这样的矛盾导致了各种问题的产生,想要借助对美术进行学习而考大学的学生只是重视对美术技艺进行学习,甚至其中的部分舍弃了对美术鉴赏这门课程进行学习;而不想考艺术学校的学生则更不会去对美术鉴赏这一课程进行学习。这些问题都使得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这一课程的存在与否无关紧要,学生不去学习,教师也没有热情。

有了应试教育的硬性要求,非统考课程就无法获得學生的关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学生会开小差,无心听课。美术鉴赏这门课程内有关美术实践的实际绘画训练基本上没有,而很多美术鉴赏这门课程的教师在大学中所学习的各项技能均不少,但都不深入,因此对某一绘画作品进行鉴赏的美术理论及其他的教学观点都没有全方位地把握,所以发生这些问题也在常理之中。即使在进行教学时展示出绘画作品并对其开展相应的鉴赏指导,教师教学时的主要内容也大部分都是现成的,没有自己的观点及创新的想法,这就会使得学生也必须接受这种固定的鉴赏方式及思想,在这一环境中,美术鉴赏这门新设立的课程不能达成对学生自身美术鉴赏的水平及能力进行提升的目标,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有,许多学校所设立的美术鉴赏这门课程大多都是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要求,重视艺考的部分学校也只是关心学生对美术技艺进行的学习,基本不关注其对美术鉴赏进行的学习。因此,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纲要已逐渐变为了一种摆设。

三、消除高中阶段对美术鉴赏进行教学同高考美术间矛盾的策略

1.艺术类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审美感悟及体会、对绘画作品进行鉴赏的能力,形成准确的审美观点

就美术鉴赏的实际内容而言,对美术进行鉴赏要求学生要对作者使用的绘画方式与技艺、写实与抽象的绘画手法、体现出来的作品构造及颜色使用等依据作品体现的主要思想及作者的时代背景进行探究及体味。其关键的作用就是对作品能够有一个深刻地体会,在作品内挖掘出作者的心情与其中暗藏的含义、意境,甚至还有作品内体现的作者所处时代的精神风貌。比如青花瓷及唐三彩展现出了我国极深的艺术造诣,古罗马展现出了追求自由与和平的精神,文艺复兴展现出了人文主义精神等。这些美术鉴赏展现出来的精神方面的价值即作品的最终价值,也是美术鉴赏这一课程设立的意义及目的。

但是,美术高考这一课程,所体现出来的各种情况同美术鉴赏设立的目的差距较大,甚至是完全不沾边,就连最为基础的使学生学习绘画作品这一目的都无法达成,更不用说针对作品开展深层次的鉴赏型教学了。

发生这种矛盾的原因不但包括了应试教育中所提出的硬性要求,同时还有艺术作品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较小,或者可以说成学生在日常生活内对绘画作品没有进行鉴赏这样的想法。这些学生在平常对最熟悉的建筑物都不会去进行鉴赏,更不用说对绘画作品进行鉴赏。而对绘画作品进行鉴赏的群体基本上都是专业的人士,影响的范围较小,同时在大学相关的专业内对艺术类专业学生本身的鉴赏能力进行培养不充分也是导致美术鉴赏同美术高考间产生矛盾的原因之一。

2.重新发掘对美术进行教学的特性,革新并管理现如今的高考形式

美术鉴赏同高考美术间的矛盾并非无法避免或是减小,尽管将美术鉴赏归入到高考中不太可能,不过在对美术鉴赏这一课程进行教学时,使学生充分了解相关的知识及理论,并提升其对美术鉴赏这门知识性较高但具体的操作性较弱的课程加以注重的程度,也能够对减小相关的矛盾发挥相应的作用。而就学生这一角度而言,美术鉴赏能够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与情感经验,但是大众型美术鉴赏还是很缺乏,这就导致了较多矛盾的出现。但是,就美术高考内的美术鉴赏这一课程而言,除对美术进行学习的学生会由于对所需的美术相关知识进行自行学习外,其余的学生对于美术鉴赏这一课程大多都抱持着漠不关心的心态,而这样的情况就在某种程度上凸显出了美术鉴赏同美术高考间的矛盾,这样的矛盾会伴随学生年纪的增加,而在各式美术氛围较好的地方,通过其自身的行为及思想而展现出来,时常都会发生不理解绘画作品而妄自进行评论这样的情况,同时只会用金钱来评判绘画作品的人也不少。而同这样的情况相反的即那些接受了优良美术鉴赏教育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对绘画作品内部的艺术特性与内涵有自己的想法及体会,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就会让美术鉴赏同美术高考间的矛盾极大地显露出来,同时也愈发凸显出了美术鉴赏这一课程的关键意义。即使要以高考为前提,高中学校也不能舍弃美术鉴赏这一课程,其中所包含的是学生的艺术性思想及修养,同时也体现出了这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美术鉴赏这一课程进行学习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性规律的知晓及把握程度,同时还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其在日常的生活内类似于不理解绘画作品却妄自进行评判这样的问题有所减少。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内对艺术进行审美这一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若不具备相应的审美水平及能力,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会被影响。因此,在高中阶段对美术进行教学期间,要求教师同学生都一定要对美术鉴赏这一课程抱以极高的关注度,对于需要进行鉴赏的绘画作品,要从理论研究同价值判定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如此,才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对美术进行学习,还可以让其在无形中形成优良的鉴赏品味。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 鉴赏教学 创新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美术鉴赏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高中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鉴赏时,应符合当今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于教师来讲,应采取适合学生的审美方法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重视学生鉴赏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以传统教学模式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并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一、当代美术教学概述

美术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学习一些关于美术的知识及技能,包含素描、色彩、速写、油画、国画、装饰画、陶艺、版画、书法、装裱、刻印章、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动画设计等一系列同美术相关的技能。

近年来,我国的艺术教学主要呈现出以下三种模式。首先,是以学校教学为主的艺术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其中高中阶段对美术进行了方向的划分。其次,是社会式美术教学,集中表现在一些美术馆、美术教育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进行的美术教育,以及私人开设的美术教育机构等。再次,是家庭式美术教育,有些家长从事美术教育或相关活动,如美术老师、画家等,因此,从小就对孩子进行了家庭式美术教育。这三种美术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对于美术的鉴赏能力以及培养学生鉴赏、审美的能力。

二、高中美术鉴赏的意义

(一)完善审美认知心理

著名艺术家阿诺德·豪泽尔(Hauser Arnold)指出:“人要想成为鉴赏家,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完成。”对高中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鉴赏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价值的认知,教学生如何对作品的外在结构和内在情感进行了解,最终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提升审美能力。

(二)陶冶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在不断地鉴赏实践中形成的,高中生需要有专业的鉴赏教师进行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美术鉴赏的主体,应该从优秀的美术作品中获取审美情感,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意识,让学生陶冶情操,心情舒畅。

(三)塑造审美心理倾向

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心理的审美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于美术作品的判断与认知,但是这种判断形成的基础并不牢靠,因为学生接触的美术鉴赏作品不够多,没有形成对美术鉴赏稳定、理性的判断。高中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鉴赏指导时,应对学生的审美爱好、情感等有所了解。美术的鉴赏教学不仅仅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实现课堂互动,营造和谐审美环境

任何个人对于美术作品的赏析都是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心得的交流,而不是对于艺术能力的灌输。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艺术鉴赏进行指导时,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学生、批评学生、引导学生朝着自己的主观认知上发展,实现教师与学生课堂上的互动,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学生之间对于美术作品不同观点进行交流学习,在开放和民主的鉴赏环境中,仁智毕见,提升高中生的鉴赏能力。这种方法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紧扣学科特点,强调基本审美知识

众所周知,美术鉴赏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基础的是要具备审美意识。对于教师来讲,首先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具有深厚的美术鉴赏理论知识与丰富的美术鉴赏实践能力。在对某一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应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将课本内容融会贯通,为学生做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时,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有些美术教师认为,对于美术鉴赏进行授课时难度较大,这是因为很多东西都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只能用心去体会。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无法用语言进行表达,实际上就是没有抓住美术鉴赏的精髓,是艺术知识储备有限的表现。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时,采用了多重方法进行指导,从形式到内容,从表面到精髓,面面俱到。

(三)展开对比鉴赏,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在对美术进行鉴赏教学时,偶尔会遇到一些美术领域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主要表现为理解起来抽象、不易理解等。要想把该知识点通俗易懂地为学生解释出来,就需要教师抓住其精髓,为学生做深入讲解。美术作品实际上是视觉艺术,能够在直观上进行对比。所以,艺术的“对比鉴赏”也是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作品的鉴赏,感受美在不同作品中的体现和不同内涵,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能力的认知与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结语

本文是笔者通过对日常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得出的结果,阐述了美术鉴赏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将传统美术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体会相结合,提出了教师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朱晓颖,吴丹.谈互动式教学在高中美术鑒赏课中的应用[J].明日风尚,2018(15):54.

(作者简介:梁军艳,女,本科,临汾市第五中学校,中级,研究方向:美术教育)(责任编辑 刘冬杨)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作品鉴赏;多媒体教学

新的教育形势下,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美术教育的人文价值逐渐凸显。不少教师呼吁:关注美术教育对于学生艺术情操陶冶的重要意义,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美术课堂,唤醒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然而教学现实在于,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效果远不如预期。为了更好地实现美术育人教学目标,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方式,全面增强高中美术作品鉴赏教学质量。

一、高中美术作品鉴赏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僵化

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在诸位教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不少教师认为美术是副科,单纯為学生讲解课本知识。这种按部就班的教学限制了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没有体现多媒体设备、网络平台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致使学生美术鉴赏兴趣低下。又或是个别教师关注到现代教育技术在美术作品鉴赏教学中的作用,但是他们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当作放大版的教材,没有为学生呈现良好的视听盛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教学形式单一

现阶段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普遍陷入了怪圈:教师在讲台上面讲自己的,学生在下面自己玩自己的,师生互动基本为零。课下笔者也询问过一些学生,为什么不愿意配合教学活动?大部分学生表示“美术课本来是很轻松的,但是老师总是自己说个不停,那些理论知识我们有好多都不懂,听不明白还不如别听了。”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学形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味向学生灌输美术知识,无论出现什么美术作品,先要自己为学生展示一下如何鉴赏。这导致学生缺少参与感,久而久之不愿意学习美术。

3.学生轻视美术

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了一代青年学生,学生普遍轻视美术教育,认为上美术课是在浪费时间。在这种消极学习心态的影响下,学生难以全身心投入美术学习。迫于考试压力,每到学期末,美术课经常要为学生的其他课程学习让路。在美术课上,学生做着数学作业、语文作业,极大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新课改下高中美术作品鉴赏教学对策

1.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视野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美术课程资源,增强课程的多样化。”美术作品鉴赏教学需要用到大量的图片,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展现这些作品,不仅能拓宽学生学习视野,还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敦煌莫高窟249窟狩猎图鉴赏中,课本上只给出了一幅极小的图片缩影,学生根本看不清楚。我利用教室里面的多媒体设备联网,为学生展示了狩猎图全景在线3D浏览页面。只要轻轻点击一下鼠标,画面马上就能放大。学生好奇极了,热烈讨论起来。欣赏完全景图之后,我又在课件上出示了超链接,为学生详细讲解题材处理、绘画技法方面的内容。这次教学活动非常成功,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2.创新教学组织方式,激发鉴赏兴趣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高中美术作品鉴赏教学应当创新教学组织方式,努力激发学生美术鉴赏兴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主导者,与其教师在讲台上面自得其乐,不如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美术学习的机会。教学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美术作品鉴赏的兴趣,在思维的不断碰撞中,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无形之中也为学生鉴赏美术作品带来了更多灵感。

《韩熙载夜宴图》鉴赏中,在给学生明确了方向之后,我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作品鉴赏。按照给出的提示,学生分为5人小组,分别从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5个情节对作品进行鉴赏。刚开始,小组每人选择一个情节,独立进行鉴赏。有了大致思路之后,他们又向同伴分享看法,一起投入了整幅作品的鉴赏。在小组讨论阶段,面对自己熟悉的同学,他们也不怕说错了,每个人都积极发表看法,踊跃参与交流。当我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时,他们全神贯注,非常投入。

3.转变落后学习理念,重视美术教育

教师应当转变学生落后的学习理念,破除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学习态度冷淡的问题,让学生像对待其他学科一样重视美术教育。例如组织参观活动、采风活动、远行活动,努力增强美术课程魅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美术学习。

素质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的今天,高中美术教育引发空前关注。这既是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巨大机遇,也是一次危机四伏的挑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中美术教师,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新理论、新观点,探索新渠道、新方法,全面促进高中美术作品鉴赏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郑霞,张桂芝.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J].教师,2013,4(10):123-124.

编辑 李烨艳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鉴赏;高雅;水平

1提高大学生高雅艺术鉴赏水平存在的问题

1.1学生自身认识不足

主观方面。许多大学生认为他们来这里是为了拿到文凭,属于学历教育。许多学生单方理解他们只需要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就好。大学生学习目标单一,不太重视艺术素质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其突出表现是不愿意参加艺术鉴赏活动,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真正认识到艺术素质在综合素质中的地位。此外,客观方面。随着高校扩招,我国进入了普及教育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正在为择业所困扰。这些都给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忽视了提高大学生高雅艺术鉴赏水平。

1.2艺术鉴赏学习兴趣低

首先,不重视大学生高雅艺术欣赏水平的科学发展,大学生往往只对专业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其他科目兴趣不高,尤其是高雅艺术鉴赏学习。其次,有的学生的基础不好,对美术学习兴趣缺失。最后,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也是导致艺术鉴赏学习兴趣低的重要原因。大学生高雅艺术鉴赏出现缺乏主见、泛泛而谈的假象,没能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氛围,影响着艺术鉴赏教学的效果。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导致对艺术鉴赏学习失去兴趣。

1.3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各专业和学科开设的课程几乎都局限于专业知识学习的范围,而文化艺术素质却很少。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而“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较为突出,忽视了成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按课文灌输知识的方法,以课堂为中心,不以现实为基础,是不可能实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目标的。

2提高大学生高雅艺术鉴赏水平的建议

2.1跳出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素质教育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因此,我们如今是需要去提高素质教育的理念,而对于大学的美术老师是需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面对的是一群等待去发现世界美从而创造世界的初始者,要明确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必要的教学方法。例如《难忘的夏天》的教学,这一篇教学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夏天的美,阐释出自己对夏天的独到见解。而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每一个人的认知和感受也会大不相同,这就需要老师去鼓励激发大学生们自己的创造力,没有对错,只有自己的创造。创造力的慢慢形成过程,是需要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在积极思维的创造中是需要得到鼓励的,因此作为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激励学生,辅导学生,而不能凭自己的意愿去单方面的阻挠学生,特别是当一些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创造,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在里面的作品,可能会并不是很符合,但我们更不应该去批评,而是去表扬鼓励,更大的培养他的创造力。

2.2提高大学生高雅艺术鉴赏能力

提高大学生高雅艺术鉴赏能力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点。尤其是在艺术素质教育中,艺术欣赏比艺术创作更为重要,一般来说,我们在谈论艺术教育时,通常是通过艺术欣赏的方式来指美育。必须每天积累,还有在艺术上的沉淀,才能有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提高,每天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大学生来源复杂,年龄差异和审美观念差异较大。不同的人、不同年龄的人、不同审美观念的人在艺术领域共同学习,这就必然需要更好的分析、识别和判断能力,即更高的艺术鉴赏能力,以便在冲突、比较、判断和选择中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而且,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全球互动更加频繁,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变化,使艺术和人文教育的责任越来越大,重要性也不尽相同。

2.3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丰富高雅艺术鉴赏教育课程内容

大学生的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基础,高雅艺术鉴赏教育活动要以大学生特有的兴趣为出发点,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丰富高雅艺术鉴赏教育课程内容,要与社会、科学、历史等学科有机结合,打破传统的孤立与不相关。在高雅艺术鉴赏教育课程内容安排中,课程内容的安排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兴趣和需要来安排的。另一种是基于传统文化或地方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内在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丰富高雅艺术鉴赏教育课程内容,需要拥有较高的艺术实践能力,教师的任务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下一代,影响学生的志向、理想、抱负、意志与情感,这样才是优秀的教师。在此基础上,让大学生们多画些素描,才能更好地发挥高雅艺术鉴赏教育的意义。

3结语

综上所述,从对艺术生进行大学艺术鉴赏教学的具体情况出发,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丰富高雅艺术鉴赏教育课程内容,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參考文献:

[1]林平.论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制约因素[J].美与时代,2015(10):55-58.

[2]杨晴.高职学生影视艺术鉴赏能力培养的意义与方法[J].科技信息,2019(22):88-90.

[3]肖学健,李田.论大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18(09):168-170.

[4]徐海玲.论艺术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6):77-79.

美术艺术鉴赏论文范文第5篇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它建立在数学技术的核心基础上,亦称数码艺术。新媒体艺术在在中国引起广泛重视要从1996年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名为《现象与影像》的录像艺术展,这次展览室中国第一次举办此类展览。展览包括了十几件录像装置和几个录像带作品,集中了中国第一代录像艺术的开拓者。这也是中国新媒体艺术自20世纪八十年末开始到此时期,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使用者经由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

在课程中,教师不仅仅只是抽象的说理论、说定义和概念,更多的运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授课手段和媒介。应运而生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随之与新科技相结合,比如教材不仅仅限制于舞蹈视频;教学模式也不限于老师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也不限于传统的PPT等多媒体教学等等。针对这些教学中的变化,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思考。

一、 教材多样性的转变

随着网络和手机的普及和90后、00后学生的成长,必然学生知识获得的渠道呈现多元化,单一的书本已经不适应公共选修课程。传统的教材或者说书本知识是按体系脉络和发展历程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学内容和设计不够多样性和灵活性。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教科书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提纲式文本,而更多是一种提示或者说参考性的资料,而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比如隐性课程(电视、网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视频、电影、录像、数码照片,三维游戏软件等等把知识点具体化和可视化,使课程尽可能的以多样性呈现,并让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进而获得最佳的关注和学习效果。所以在《舞蹈鉴赏》这门课程中,开放性接受多渠道的舞蹈知识,可以是跨艺术门类、跨艺术流派、跨国家文化背景等多元化的立体知识。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讲、学生听,结合舞蹈视屏讲解为主,然而新媒体艺术方式融入到教学中来,相应的教学模式也会发生改变。努力发挥学生的自观能动性,让学生被动学习方式转变到自主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对每节课知识点的理解,自己去收集和寻找相关的资料。这样能够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实的体验到教学过程的,这样的改变会让学生觉得新鲜又有趣,对于引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一个好的尝试。在讲授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标准时,可以提前给学生提供一些舞蹈作品视频和舞剧作品,请他们自己先期观赏,然后对这种舞蹈形式提出自己是怎么看的。老师更多的是提供平台让他们交流,比如利用微信、QQ建群,这样来至不同系部和专业以及班级的学生们就能够更主动的参与到延伸的课堂中来。还有现在的MOOC、翻转课堂的实施,都很好的在给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提示,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移动式学习想结合,或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舞蹈鉴赏》作为文化素质的普及课程,知识点只是提及一些常规基础知识,不会涉及更深层的拓展知识。比如在讲现代舞时,就只会介绍现代舞的发展和流派以及代表人物,但是关于现代舞形成受到哪些文化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人们对现代舞蹈的欣赏标准有哪些,可能就不会具体展开。如果把这些拓展知识交给学生自己准备(这些知识在网络上都是可以查询到的),再在课堂上讲解时,学生对于生涩的知识能够接受和消化的更快更好。

三、教学手段的转变

教材和教学模式发生转变,当然教学手段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发展的。《舞蹈鉴赏》课程不能停留在,PPT讲解,播放DVD这些教学手段上,我想可以运用照片、录像等很普及的手机功能运用到教学中。比如讲解舞蹈造型时,只看舞蹈视频,不能够准确的理解舞蹈的点、线、面的关系,运用舞蹈造型中的定格照片来分析动作的风格会更合適。那么可以教学中现场拍下来,实时互动在大屏幕上,让学生都亲身参与和感受到肢体的造型性;在讲解身体的认知上,可以把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实时互动录下来,让学生可以更生动的理解身体和运动规律;在讲解到各国各民族的不同风格和风情的舞蹈时,通过单一的舞蹈视频不能让学生理解舞蹈所展现的内涵,可以通过相关电影更为全方面的理解民族的风俗、风情和地域知识,对于学生思维拓展和知识拓展都是有好处的。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我们身边息息相关的一切事物,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思考怎样把这些新兴的事物或者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运用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作为教师的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上一篇:美术教育发展论文下一篇:绘画艺术鉴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