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感想范文

2023-05-07

课程设计感想范文第1篇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是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在查阅技术资料、计算机辅助计算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训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实事求是、严肃负责的工作作风。

二、实习班级及人数:

班级:化工063

人数:共27人

三、实习内容:

(1)设计方案简介: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型式进行简要的论述。

(2)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含计算机辅助计算):物料衡算,能量衡量,工艺参数的选定,设备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3)辅助设备选型:典型辅助设备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设备的规格、型号的选定。

(4)工艺流程图:以单线图的形式绘制,标出主体设备与辅助设备的物料方向,物流量、能流量。

(5)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设计任务书,目录,设计方案简介,工艺计算及主要设备设计,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设计结果汇总,设计评述,参考文献。

整个设计由论述,计算和图表三个部分组成,论述应该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计算要求方法正确,误差小于设计要求,计算公式和所有数据必需注明出处;图表应能简要表达计算的结果。

四、实习时间及地点:

本次实习时间为一周,2008年11月10日-2008年11月16日。实习地点为校内。

五、实习指导教师:

杨胜凯

六、实习所需设备及材料:

七、成绩考核:

1、实习成绩考核采用百分制记录;

2、实习报告、实习总结,占80%;

3、实习表现,占20%;

4、实习成绩不合格者,该课程重修。

八、实习要求:

1、整个实习过程要严肃认真,确保实习质量;

2、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

3、实习完成及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教研室主任签字:

院长(系主任)签字:

课程设计感想范文第2篇

首先对于数据结构,我的认识一直在发生改变,一开始的时候连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都分不清,到最后能将总表上的内容熟记于心,并加以运用,这样的进步离不开老师的细心教导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在我的认识中,计算机技术早已经成为新世纪的必修技能。很庆幸我选的专业可以在计算机上有所进阶,为自己在日后的竞争中多添一份筹码。“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技术基础,它不仅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课程,而且已经成为其他理工专业的热门选修课。

在这门课程里,我首先认识了什么是数据、什么是数据结构以及抽象数据类型这些基本的概念,然后开始学习数据结构的抽象数据的部分。线性表是学习的第一站,我逐渐发现,每开启一个新的逻辑结构,就会相应的讲它的存储结构以及相应的运算。在学习线性表的过程中,我弄明白了很多东西,发现了数据结构已经比c语言高出一个高度了更加宏观地去用c语言,c语言就像是处理数据结构的其中一种工具一样。学习完线性表之后,就像有了一个模板,之后的栈和队列是进出的方式有所修改各有特色了。学到树的时候,眼前一亮,觉得这样的类比方式很有意思,有点像高中生物遗传学上的系谱图。二叉树的遍历让我觉得就像小时候玩智力游戏一样,还有二叉树中例如求深度这样的高度提炼规律又是需要我去努力思考认真总结的„„这门课让我第一次觉得大学还真的有题要想的这么费脑子。

老师上课的方式也很有效率。刚开始的时候我被一大堆概念搞晕了,但是想着就是一堆概念而已课下也就没再去细细研究。结果上课老师提问的时候果然没有答上来,之后每次课前课后都要争取做到预习复习,巩固课上学的知识。不过学知识当然也不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提问,既然选择了智能,以后这条路要走的顺畅,还少不了数据结构的知识。

结课的时候老师布置了几道编程的题目,一开始看到书上题目里直接有代码,就赶紧往c语言的软件里敲,结果发现运行不成,和同学们交流了之后才知道,可能是调取数据库的问题,书上的函数编译器无法识别,于是我发现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火力把书上提供的功能函数的功能写出来,换言之,就是构造出这些个函数然后再使用它们去实现功能。在编程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指针本来就是c语言中的灵魂,难点中的难点,在数据结构的编程中几乎全部都要用到指针,让我不得不又翻开c语言的教材去复习指针的相关知识。另外,编出来的程序有时候自己看不出来错误但是编译器就是报错,又请教了班里一些已经完成的同学,在他们的意见指导下,改进自己的代码最终运行成功实现功能了。尤其是二叉树的那道题,因为书上没有讲如何输入二叉树,我就在思考无果之后去查资料,才了解c语言是这样和二叉树联系在一起的。当年创造出数据结构的人真的是非常厉害。经过这次的编程,我觉得自己不仅捡起来了上学期学的c语言,也加深了对数据结构和c语言的理解。我们现在掌握的数据结构的知识,就如同我偶然在图书馆看到数据结构的书架一样,只是这个庞大、精深体系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就像老师说的,编程类的知识,老师只是把你带进门,想要真正掌握还是要自己下很多功夫的。

转眼间数据结构这门课已经接近尾声,很多人都说编程是一条孤独的、枯燥的路,其实我感觉编程还挺好玩,每编一个程序都像是一场斗智斗勇的冒险,一头扎进去就是好几个小时,也会经常和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或者见解,越学越觉得智慧殿堂无穷无尽。有时候我以为我自己设计的已经比较简洁比较巧妙了,听了别人的更是醍醐灌顶,觉得自己傻透了。

课程设计感想范文第3篇

通过这一个星期的学习感受良多,让自己感受最深的就是团队协作,在这个星期的学习中,我们在不停的分组,分组,分组,这主要是在锻炼我们的团队分工合作的能力,因为是创业培训课,接下来我就谈下对创业的理解。纵观创业领域的一些数据和资料,我们也不禁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残酷的结论:创业之路艰难,创业成功更加难。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必然结果。

在创业征途上,有马云、俞敏洪等一批取得巨大成就的创业佼佼者,从他们的创业经历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有益的经验,而从那些功败垂成或失败的创业者身上,我们可以得出许多经验教训。

大学生创业,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更没有经过大量的市场和社会环境的调查分析。同时,大学生缺乏创业必备的综合素质,没有专业的技能和指导,过于追逐创新而偏离实际,资金匮乏,因此很多大学生创业的激情在一刚开始就被种种挫折与困难浇灭,最终失败而告终。

创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既是一个完善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个融入社会、认知社会,把握行业动脉的过程。不论是以我自身的创业经历来看,还是纵观无数创业者的经历,我们都可以得出以上的结论,创业者必须具备这些,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合格的创业者,才能够为创业之路铺平道路。

课程设计感想范文第4篇

慧鱼创新课程感想

这次的慧鱼课程,我们完成的略显仓促,成果完成的并不完全满足我们的想法。我们的作品是太阳能电,能够智能地管理仓库货物,通过程序自动选择货物送到管理员的身边,实现仓库的智能化管理。我们的装置主要是一个可以实现四个方向运动的类似于塔吊的机构,遗憾的是我们的机构在稳定性方面还是有些不足,我们缺少可以稳定机构在半空中稳定,不发生明显震动的机构类型,在半空中机构会发生明显的晃动,我们大家商量了好会时间,都没有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法,只好加了两个底盘,把机构卡在了主轴上,这样虽然会强烈磨损机械机构,减少机构的寿命,但好歹让机构稳定住了。整个装置最重要的控制部分,虽然有了前面的一些基础,知道仿造三轴机器人的运动,就可以实现我们装置的夹装,但因为大家都没什么信心,最后选择控制部分就不做了。 通过这一次的创新课程,我初步了解了机械结构的运动方式,知道了慧鱼的机械机构怎么安装,更了解到机械并不是单独存在的的学科,纯机械是没有前途的。机械必须与控制结合在一起才有他的意义,就像我们搭的机械结构,缺乏必要的控制部件,就是一堆废品。机械要结合机、电、传感技术、计算机才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另外几周的慧鱼让我们对自己编程有了初步的概念,锻炼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大家在一起动手,讨论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每人的分工合作提高了我们效率,确保我们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一个大腿忙不过来,而其他人跟着混混的情况。参加创新课程,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经验是多么的匮乏。我们的作品,在现实中都已经是成熟的产品,广泛的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创新如果依托于这些产品经行联想,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难产,这些经验告诉我们,以后在生活中要多留心,多总结,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课程设计感想范文第5篇

慧鱼创新课程感想

这次的慧鱼课程,我们完成的略显仓促,成果完成的并不完全满足我们的想法。我们的作品是太阳能电,能够智能地管理仓库货物,通过程序自动选择货物送到管理员的身边,实现仓库的智能化管理。我们的装置主要是一个可以实现四个方向运动的类似于塔吊的机构,遗憾的是我们的机构在稳定性方面还是有些不足,我们缺少可以稳定机构在半空中稳定,不发生明显震动的机构类型,在半空中机构会发生明显的晃动,我们大家商量了好会时间,都没有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法,只好加了两个底盘,把机构卡在了主轴上,这样虽然会强烈磨损机械机构,减少机构的寿命,但好歹让机构稳定住了。整个装置最重要的控制部分,虽然有了前面的一些基础,知道仿造三轴机器人的运动,就可以实现我们装置的夹装,但因为大家都没什么信心,最后选择控制部分就不做了。 通过这一次的创新课程,我初步了解了机械结构的运动方式,知道了慧鱼的机械机构怎么安装,更了解到机械并不是单独存在的的学科,纯机械是没有前途的。机械必须与控制结合在一起才有他的意义,就像我们搭的机械结构,缺乏必要的控制部件,就是一堆废品。机械要结合机、电、传感技术、计算机才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另外几周的慧鱼让我们对自己编程有了初步的概念,锻炼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大家在一起动手,讨论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每人的分工合作提高了我们效率,确保我们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一个大腿忙不过来,而其他人跟着混混的情况。参加创新课程,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经验是多么的匮乏。我们的作品,在现实中都已经是成熟的产品,广泛的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创新如果依托于这些产品经行联想,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难产,这些经验告诉我们,以后在生活中要多留心,多总结,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上一篇:大学生活感想下一篇:志愿者活动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