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2024-02-28

中专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提出,中等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学承担着提高国民科学知识的任务,所以中专物理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应该根据新课改的教育理念,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针对物理教学中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中专物理教学的教学质量,有效地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中专物理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国家培育出专业性科技人才奠定基础,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学进行分析,针对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探讨,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掌握能力

在我国的新课改体制下,中专学生不仅仅要掌握所学的学科知识,还应该培养探索精神,促进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应用知识。这对于中专物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不但是目前中专学习的教学目标,更是新科开的教学要求。对于中专物理学科中,蕴含许多科学方法,只有掌握这些方法,在知识教学中合理的渗透科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并且渗透科学方法的途径也有很多种,在此主要讲一下中专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科学方法。

一、在规律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中,对规律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注重物理教学的研究方法,以学生科学思想的培养为主,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身经历科学的探索,掌握科学的探索规律,并且了解科学的奥妙,使学生能够亲身地体验科学,并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在概念形成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中专物理教学中,对概念的教学非常重要,通过概念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的意图,引入概念的意义,以及概念的作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侧重选择教学概念的讲解,对物理的形状和大小这些次要因素先不予考虑,教会学生将物体看出一个具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但是在研究物体本身的运动时,便不能看出一个点,比如在研究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中,在公转中,可以将地球看作一个质点来进行研究,但是在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却不能将地球看成一个质点。通过概念的理解和学习,不但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概念,同时也能学会建立科学的研究模型,并进行科学和抽象的研究。

三、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

物理学主要是通过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由于物理学中蕴含着许多科学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对实验的观察和总结,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深刻掌握,同时在自主实验时,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们受科学的同时,掌握实验的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例如,在探索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应该让学生们通过试验来明确物理方法,掌握加速度与合外力对质量的关系,在保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学生通过试验可以形象地理解合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再通过对合外力的控制,分析加速度受质量的影响关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自主的物理学习方法。控制变量法不仅仅在物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其他学科中一样重要,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同时,在试验中需要对小车合外力的测量,通过对摩擦力的平衡,使合外力等于拉力,在用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的沙桶作为小车的合外力。将问题整体化,在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处理,不是直接进行数据的处理,而是通过实验图像,明确地看出加速度跟质量的关系,通过比例方式来分析它们的关系,最后分析为什么选用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沙桶,但对于沙桶的质量来代替小车合外力也会产生误差,所以对这点也要进行分析和考虑。

四、在习题训练思维方法中渗透科学教学

在对物理的习题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针对提醒的分析和精选,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集中训练,采取精讲多练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五、在复习课的巩固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复习课的总结,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构建网络模型,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并做好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重新的认识。比如在电阻的定义中,虽然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比等于电阻,但是电阻并不受电流或电压的影响而改变,而是根据导线的材料、长度以及横截面积有关。通过复习可以使学生将知识联系在一起。

通过对中专物理教学的改革,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科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通过对实验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的奇妙的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学生可以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思维,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在中专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促进了学习的兴趣,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 段丽君

中专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兴趣是人学习的源动力,直接影响着人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中专体育教学不仅是锻炼学生身体的基础课程,更是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载体。而兴趣是学生开展终身体育的基础。因此,体育兴趣培养对于中专体育教学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体育兴趣培养对中专体育教学的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中专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路径。

【关键词】中专体育教学;体育兴趣;作用

伴随着时下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专院校作为技工人才的培养基地,其重要地位愈发凸显。社会一线技工人才的匮乏,市场竞争的趋势,使得中等职业院校更专注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体育教学投入稍显欠缺。但是,现代社会竞争愈发激烈,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强度高,对身体素质要求高。因此,中专院校在技工人才的培养上不仅要加强其专业技能塑造,更要强化其身体素养,强其技能,健其体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更好的胜任未来职业道路需求。而这些都需要体育教学的强化,需要体育兴趣的支撑,本文正是从体育兴趣着眼,阐述其对体育教学的作用,提出中专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之径,切实提升中专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强健体魄的技工人才。

一、体育兴趣对中专体育教学的作用

1.体育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驱动人从事某一活动的动力,学习本就属于行为动机,个人感兴趣于某一事物,就愿意接近它、了解它,学习亦是如此。兴趣是人发自内心的行为动力。教学实践表明,具备体育兴趣的学生,更愿意投身于体育运动之中,能更为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有着极高的表现欲望与运动欲望,希望在体育运动中习得体育技能,掌握体育技巧,更加愿意自主学习。

2.体育兴趣有助于学生体育成绩的提高

学生体育成绩是验证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基本依据,而学生体育成绩又与学生参与体育训练、体育活动的程度紧密相关。研究表明,具有体育兴趣的学生,更为注重体育锻炼,重视体育课程与体育训练,重视用科学手段开展体育运动,积极领悟教师训练意图,希望通过体育训练提高身体素质与运动水平。因此,对体育感兴趣的学生,对上体育课也有浓厚的兴趣,总是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良好态度,体育训练效果佳。而对体育缺乏兴趣的学生,则不愿意上体育课,在课上往往表现出消极懈怠、冷漠无视,不愿意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体育训练效果差。即可见,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主动性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质量,而兴趣作为学生积极性的助力剂,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

3.体育兴趣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中专教育旨在培养适应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工人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技工的高强度作业要求其应具有强健的体魄,而终身体育这一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更是指导人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身体素质。而体育兴趣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动力,更是将体育融入日常生活的基础。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会促使他们更为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并将其转化为内在意识与日常行为,在心中树立其终身体育意识,继而转化为每一天的体育实践锻炼,实现“终身体育”。

二、中专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路径

1.基于职业需求,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中专教育以培养适应于社会职业需求的技工人才为中心,中专体育教学也应基于学生专业,结合就业需求开展体育教学,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以电梯安装维修专业学生为例,由于他们在未来工作中需要攀高作业,因此,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协调平衡能力与身体力量,对此,该专业学生需着重培养其身体协调性与力量性。体育教学中则应基于此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开展锻炼学生身体协调性能的体育活动,渐趋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体育兴趣。通过专业导向性教育,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是提升中专体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2.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当前中专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中专体育教学内容乏味、陈旧、传统、教条,缺乏对学生年龄、心理的针对性研究,内容设计脱离学生实践,导致學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体育教学效果。对此,中专体育教师应立足于中专生年龄、身心特点、身体情况、具体爱好、发展动向等,结合专业职业需求,参考教学大纲,编排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如,体育知识与体育游戏相结合,体育活动与素质竞赛相结合,利用可激发学生兴趣的体育活动开展教学,易于学生接受,且能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兴趣。

3.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现代教育愈发提倡学生主导地位,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说教式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中专体育教学需求。鉴于此,中专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着力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互动教学、游戏教学、分层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排球教学中,若是单纯采用枯燥技术,必然显着枯燥乏味,为此,可利用“搬家游戏”开展教学,即借助不同移动技术,搬运不同位置的排球,比赛某一组或个人成绩,从而激发学生对排球联系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体育课堂中,教师还可教学生跳韵律操,在课间休息或即将下课时全班跳起韵律操,在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舞姿中激发学生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上完每一堂体育课。

4.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每个学生身体素质、可承担的身体负荷也不同,为减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压力,应开展因材施教,开展差异性的分层教学。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按照统一标准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但是有的活动运动量大,身体单薄的学生很难完成,由此导致这些学生渐失对体育课的兴趣,更有甚者对体育课产生畏惧排斥心理。因此,现代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因材施教为理念,开展分层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充分了解本班学生身体状况、运动时可承受的负荷,运动技能强弱等,将学生分为A、B、C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例如,在练习800米跑时,教师可按A、B、C组将各组学生安排在6、3、1组,这样便能按照学生体能差异,更好的完成跑步练习,顾及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体育才能的机会,从而激发全体学生体育兴趣。

三、结语

中专体育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基础课程,更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课程。文章通过分析体育兴趣培养对于提高中专体育教学质量的作用出发,阐述中专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路径,以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促使学生养成积极自主的运动习惯,切实提高中专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征.以体育兴趣培养提高中专体育教学质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124.

[2]马鹏.体育兴趣培养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6,12:105-106.

中专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篮球是当下大众最喜爱的一项运动,其能实现对运动者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的有效训练,在校园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占据重要的社会地位。中专学生其处于身体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足够的活力,对其实施篮球训练,有助于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和合作意识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从中专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角度入手,就培养的途径展开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中专学生;篮球教学;意识培养

引言

篮球属于一项对抗类的项目,对篮球运动员而言,不论是技术的发挥还是对队员间的相互配合,都是队伍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就当下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对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已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在中专校园中,对学生篮球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运用体力,更要加强对学生的篮球意识的培养,实现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一、中专学生篮球意识培养作用

在实际的篮球竞赛过程中,若是运动员能掌握并具备良好的篮球意识,其能为我方篮球对抗赛的胜利提供有力的条件,创造和把握投篮的时机,在进行传球的过程中,若是能利用多样化的手段实施传球,通过这一方式能为我方获取进攻

的机会,从而,实现对方防御机会的降低。另外,良好的篮球意识能依据对方的位置、防御做出适当的判断,实现抢占先机的机会,有效限制对方的行动。

学生篮球意识的形成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成的,其需要学生长久的坚持,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规律,并将规律应用至实际的篮球运动中。这一过程的完成需要耗费较长的实践、更需要学生坚持不放弃的恒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实现篮球运动中自身意识的增强。篮球意识伴随着篮球运动员的相關技能形成,而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同时,其也伴随着学生个人篮球水平的不断提升而得到逐步提升。

二、中专教学中篮球意识培养的策略分析

(一)借助理论知识教学,丰富学生篮球意识

对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中,教师应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篮球理论知识传授,使学生能掌握牢固的理论知识,将实现知识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因而,中专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合理选择,以理论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在此基础上不断实现对学生战术、技巧的传授,实现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另外,教师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中,应注重对篮球运动的本质深入挖掘,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能实现对篮球意识培养的理解和重视,在对部分战术、技巧的传授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实践并亲身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与学生共同研究篮球的相关内容,实现学生篮球意识的丰富。

(二)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实现培养途径的拓展

良好的学习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而,在对学生篮球意识的传授中,教师应注重方式方法的选择,实现学生良好学习途径的拓宽,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在篮球方面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良好篮球意识的培养。在实际的篮球意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心理训练的方式,实现学生的篮球意识培养,在学生练习篮球运动技术的过程中,教师以引导学生的竞争心理发展,使学生能通过竞争的方式,实现自身对篮球意识的不断培养。当教师在对篮球运动的战术讲解过程中,尽可能实现内容讲解的全面化,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战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实现学生对篮球意识的整体把握。

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产生的,而中专学生在篮球实践方面的能力不理想,在实际的运动中并未进行专业化的实践训练,因而,选择从头开始学习。如,为提升学生的篮球意识,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引导学生观看篮球比赛的视频和直播,使学生对运动员之间的配合、篮球技术、技巧的运用具有直观的认识。另外,在观看中引导学生进行摸索和探究,使学生能对篮球运动的应用技巧具有直观的掌握,并将运动员的看球技巧转化为自身的技巧,实现篮球意识强化的目的。

(三)对教师专业技术、艺术水平的培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也是中专篮球教学中的主要传授者,因而,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理论知识的掌握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因而,篮球教师在教学中,应首先严格要求自己,使自身能掌握相应的篮球技能和专业知识,实现对学生教学效果的提升,为学生的篮球学习树立起良好的带头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将教师作为自己学习的对象。

除此之外,教师自身篮球素养的具备,能实现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加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刻性,实现学生篮球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提升,保证学生在篮球课堂上的参与度,能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还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应积极组织有关的篮球教师,组建一支专业化的篮球队伍,通过教师间的篮球对抗赛,为中专学生的学习树立榜样的作用,使学生能近距离接触与篮球相关的学习内容,从而,将篮球意识的培养真正落实至根本位置处。

3 A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专篮球教学中,教师应正确的认识对学生篮球意识培养的意义和价值,针对学生的篮球实践引起足够的重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及时改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通过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对学生篮球意识影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俊峰.中专篮球教学中篮球意识的培养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4(4):145-146.

[2]张铁峰.中专院校四种篮球教学方法对终身体育意识影响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

[3]任杰.浅析榆林市中专技校篮球队员篮球意识的培养[J].拳击与格斗,2017(6):5.

[4]宋家乐.浅议中专篮球教学中篮球意识的培养[J].科学中国人,2016(1X).

[5]刘张配.中专篮球教学中篮球意识的培养探讨[J].体育时空,2016(15):73-73.

中专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专语文教学;现状;遵循的原则;教学体会

【分类号】G633.3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中专语文课程体现得尤为突出。对中专生来说,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知识的深厚与否。决定了学生能否在职业能力上厚积薄发,可持续发展。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应包括专业技能与人文知识显现的内涵。从这点上说,专业技能是中专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文知识则是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基础。而人文知识的积淀离不开语文教学。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功效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然而.目前的中专语文教学仍有许多还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专语文教学课程存在的现状

1.学生方面

中专的学生素质一直令人堪忧,除了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动机不明等因素之外,大部分学生已学语文十多年,却写不对一张请假条,表达不清一个意思,读不通一段文字,写不好一篇文章。动笔就白字连篇,开口则语法混乱.语文学习离不开课外阅读,从阅读兴趣和阅读量来看也不容乐观。根据笔者问卷调查,阅读中,对于是否读过伟人的作品显示:认真读一些的占9.8%,偶尔读的占25%,从未读过的占69.2%。他们喜欢看的是球报、鬼故事、虚幻小说、言情小说等所谓的“快餐文化。我在这里虽然不能说它们毫无营养。但是学生从中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东西实在少之又少。

2.教师教学方面

(1)教学方式单一化

目前尽管语文教学也进行过如火如荼的改革,基本上见不到“满堂灌”式的教师,但大多数课上还是传统的讲析为主,少有讨论和提问。若教学不能让学生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来,抑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就有点难以实现。

(2)教学内容只停留在教材表面,忽略深层次的语感培养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语感能力。而当前中专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却大相径庭。很多教师教学往往只停留在学习语言的层面上,忽略对语感的培养。教材上经过精心挑选的一篇篇文情并茂的文章,被教师逐字逐句地圈点肢解加细细品味,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记缺乏对一篇文章的整体感知,语感培养何从谈起,甚至连教学基本目标一一字词句的灵活运用就会变成“无源之水”。

二.对中专语文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1.语文教学应遵守的原则

1.1 以人为本,倾注期待,真情交融

对教师来说,以情为纽带,关注情商,应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功的教育理念。对中专生来说,学习语文可以帮助确立他们的自信心。一个好教师,怎样看待他们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在了解和理解中专生的基础上,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并予以激励和引导,树立“力求人人成功”的观念,务使“个个成功”的希望教育理念。坚信所有学生都具有很大的潜力,尊重他们,以热情乐观的生活理念辐射他们,帮助他摒弃被遗忘的心态重拾自己也能受尊重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可实施分层次教学。比如那些难度大、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难度小,单一性较强的问题自然由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回答。课堂上的一次次成功,可以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价值,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挖掘自我潜能,激发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1.2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体现了语文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故此,语文教学要打破学科本位,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联系起来。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比如,马路旁边的广告牌,MP3的说明文……到处都可以让学生学到语文,语文教师应开辟语文生活化的学习领域,让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历练语文学习的能力。即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2.2对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与体会

(1)强调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重在“有趣”,贵在“乐教”,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大家知道,语文教学说到底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包括口语交际,阅读欣赏及写作能力等等,要做到这一点,仅靠一本语文教材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把课上得有趣,又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或搜集信息也是教学的重点所在。以“趣”为形式,以“符号操作为实际内容,做到“趣”是为了“实”,“实”中见“活。比如,我在上每一节课时,习惯花2分钟讲一个笑话或典故以吸引学生。这样就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事后布置一些有趣的作业让学生搜集资料。搜集资料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学生比较关注的时事、热点、笑话、影评,也可以是个人的心路历程,形式也可多样。老师重在抛砖引玉,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推上讲台,大胆地“说”,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这比口干舌燥教他们如何分段,概括主旨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好。我总以为改进教学活动,无论是把活动带进课堂,或以角色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乐学,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使拉近了学习与学生的距离,这就离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一一以能力为本位,使学生将掌握的相关知识转化为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能力也就不远了。

(2)构建新型课堂,优化教学内容,贴近社会,联系社会,重在“有用”

语文是一门独特的课程,因为它本身提供了贴进学生生活的最大可能,提供了实现他们实现心灵体验的最大可能。教学时应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巧妙结合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训练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所以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环境,设计与生活联系的机会。

当然,课堂是变化多端的,教无定法,决定语文教学效果的因素还很多。但只要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多思考,多探究,多实践,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广留时空的余地,用教师的“主动”带出学生的“五动”,即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和动手,课堂效率就会不断提高,離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目标也就越来越接近了。

参考文献:

1.宋荣,窦长保. 新课改中的语文课堂新设想[J].新课程(教师),2010,(02).

2.郑燕萍.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困惑与反思[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8).

中专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近几年,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不断出台新政策。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但是,职业学校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招生困难,职校学生素质不断下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厌学”情绪严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难度日渐增大。所以,进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加强德育渗透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并从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与内容实施方面提出了一定见解。

【关键词】职业学校 中职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一、中职语文课加强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一门具有人文性及工具性的基础课程,包含广阔的知识,它不仅能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还起着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渗透!让他们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民族气节,热爱祖国;让他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眼前的一切,认识到就业的压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让他们体会人间亲情,学会感恩,尊敬师长、善待家人、团结同学、回报社会!

二、语文课加强德育渗透的方法与内容实施

1.巧妙运用作者简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学校德育永恒的主题。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中专语文教材选编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应该抓住“作者简介”这一环节,把爱国主义教育巧妙地溶于作者简介之中。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通过作者简介使学生明白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一生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问题,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起来。一切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富强,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这就是他毕生殚精竭虑的全部目标。从“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等写景状物的词句,让学生体会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使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2.利用教材内容,加强引导教育,提升学习动力

中职的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转型转轨阶段,压力是比较大的。随着环境的改变,部分学生能调整好心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要求,学习刻苦认真,进步很快;但也有少数的学生,由于本身思想还未成熟,自制能力较弱,纪律性较差,学习兴趣不很浓,上课懒散,听课开小差,作业马虎,学技能时怕脏怕累怕辛苦,甚至有个别的不尊重老师、顶撞老师等等。对此甚至还觉得很酷、很有性格,其实,这正是未成熟的表现。在学习苏力的《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一文时,教师就应当抓住这一时机,教育学生应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认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因为在校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既要学会成长和成熟,又要学会基础理论知识和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当今,社会发展迅猛,竞争激烈,科技日新月异,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一定要有成熟的思维,学会分辨是非,有明确健康的发展方向,学会处人待物,养成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而且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才能把握机遇,开创自己的未来。因此,职专生要自强不息,把握好每分每秒,充实自己,作好准备,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职专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增强竞争意识,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在教好本学科知识的同时,做好德育渗透工作。

参考文献:

[1]山东省职业教育教材编写组,《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

[2]刘景忠,《聚焦与反思——近距离观察职业学校课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

上一篇:快乐教学法论文下一篇:人力资源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