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家长沟通案例范文

2023-10-04

我与家长沟通案例范文第1篇

高敏

这天,我刚一进教室学生就来向我汇报说: “庞亦飞又没有做家庭作业!”一听我的头就大了,这个庞亦飞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于几年前因故去世,他的父亲带着他艰难生活。因为他的父亲不识字,家里活计又忙,平时在学习上对他管教显得力不从心。可能这个原因,庞亦飞养成了做事懒散的坏毛病,学习态度极其的不认真,经常不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更是差得要命。这样恶性循环,学习越差越不爱学,越不爱学学习越差。我虽然几次与他的父亲谈过这件事,但效果总是不明显。这样下去不行,我得再找庞亦飞的父亲认真谈谈。 下午,庞亦飞的父亲来到了学校,我把她让进了自己的宿舍,这样说话方便一些。还没坐定,庞亦飞的父亲就急着问我:“庞亦飞是不是有没写作业啊?”看来他早有心理准备。“哪儿啊!”看他一脸无奈的样子,我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是这样的,庞亦飞啊最近学习上挺有进步,看他学习劲头那么大,我就想给他补补课,把他以前落下的知识点给补上,可他手头有没有任何复习资料。我这不才把你请过来商量商量,能不能给他买一本复习资料啊?”庞亦飞的父亲听我这么说,一下子高兴了起来“你是说真的吗?庞亦飞最近真的进步了吗?”她嘴上虽然这么问,可看表情明显是已经相信了,既然如此我就接着编下去“确实是进步了,不过他的基础太差,还得好好给她补补,只要把以前落下的只是都不上了,庞亦飞的成绩一定会上去的。”“既然这样那就然您多费心了!资料买什么啊?我也不懂。要不你帮我给他买一本吧。”说着庞亦飞的父亲就要掏钱,我赶忙把他给拦住了,“您先别急,我先给您看看,看合适了我给您先买回来,您再给钱。不过这以后您可得在学习上多关心关心庞亦飞。我也知道您家里家外一大堆事都是一个人忙,挺辛苦!可我们辛苦为了什么呀?还不都为了孩子吗?您说我们在学习上不关心孩子,孩子学习不好,我们再辛苦有什么用啊?”庞亦飞的父亲听我这么说,不住的点头称是,我一看这效果达到了,就又说了些庞亦飞的优点,让她坚信孩子是好孩子,现在要的是对他的教育跟上。最后庞亦飞的父亲若有所思的离开了学校。

这之后庞亦飞有了明显的变化,交作业积极了,而且自一天比一天写得好,我也抓住机会对他进行对此表扬,到期末考试时他的语文成绩既然达到了七十几分。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从此事中,我感受到了做家长工作的不易,也开始感受到与家长交流时,要有艺术性。比如在谈论孩子的表现时,应先说孩子好的方面,再说孩子的不足或需要改进的方面,这样家长比较容易接受。其次,在双方交流时可运用一些非语言的反馈,如我在与庞亦飞的父亲交流时,通过观察她的眼睛和面部表情来了解她是否在接受我的信息。再次,在与家长沟通时,应积极倾听,并能进行“角色换位”思考,提高倾听的效果。最后,我认为沟通时平和的态度很重要,当沟通双方由于某种原因产生情绪问题时,沟通往往没有任何效果。试想,假如那天我一上来就批评庞亦飞的父亲对孩子不尽责任,我找她谈话多次庞亦飞的学习行为一点变化都没有,庞亦飞的父亲能不与我产生对立情绪吗?那后面的谈话效果肯定不会好。因此,作为教师,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平和地与家长交流。

我与家长沟通案例范文第2篇

区、县:昌吉州昌吉市

学校:六工镇中心学校

姓名: 王倩

学段:小学

浅谈如何与家长沟通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必须进行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一种和谐的友谊关系,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要善于做好家长的工作,这项工作做好了,学生的进步就比较明显。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家里,与家长有着亲缘、衣食、生活等多方面的亲密关系。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孩子的一言一行,往往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因此要做好学生的工作,首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而做好家长的工作的关键是沟通。良好的沟通不仅对学生素质、家长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与家长沟通应注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 初次与家长沟通

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从工作关系来讲,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学

生教育者,目标是一致的,都想培养好学生。所以谈话的态度要谦和,语言要礼貌。班主任对学生怀有一颗真诚的心,为学生成长中的过失而忧,为学生的进步而乐,为学生学习的退步而急。在谈话中坦诚相见,推心置腹,给人可亲可近的感觉,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初次与家长见面时,家长十分关心他们孩子的班主任是怎样的班主任,以便确信他们的孩子是否能更好的学习生活。因此笔者认为第一次家长会非常重要,要精心准备。在家长会上,要真诚的对家长说:“首先向所有能参加家长会的家长表示感谢,感谢各位家长能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这次家长会,这说明各位家长都很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我也相信各位家长能和我很好的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我也希望你们能把我当成你们的朋友,对我工作中的失误及时的指出,有什么好的建议能给我提出。我将以教师的职责教育学生,以朋友的真诚与你们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未来做好铺垫。”同时提出,对班级管理的设想,增强透明度,以求得家长最初的配合和理解。

如果是中途接班的班主任第一次家长会时,除上述之外,还应再多加一句,“请家长给我一段时间,也给你们一个了解我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你们随时随地,无论用什么方式都可以给我提建议,我想有了在坐的各位家长的支持,这个班一定会是最优秀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家长已熟悉了前一个班主任的管理风格,谈话方式。换一个班主任,新班主任和家长可能不能很快的适应和沟通,因此,要求家长给新班主任留一些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新班主任可以向老班主任了解班级情况、学生情况、家长情况,寻找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方式。这样家长对你有了足够的信任,他们就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的配合老师,这种信任也会对他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作用。因此,第一次与学生家长见面和沟通,一定要注意讲话的艺术。

二、 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各不

相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我们每位班主任都可以感觉出来, 有的能积极配合,支持班主任工作,有的对自己的孩子放任不管,有的脾气暴躁等等。因此在与家长沟通时要讲求方法:

<一>、对知识型的家长:一般采用如实向家长反映情况,主动请他们先提出他们的想法的方式,这些家长比较注重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他们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通常比老师还要深入、细致、具体。作为班主任应该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当然听取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要冷静的思考、分析,最终选择合理的教育方法。小学生到

五、六年级时,女生就喜欢与自己欣赏的男生在一起,而男生则喜欢传纸条给他喜欢的女生。这个时候,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爱你”之类的话,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爱,班主任在处理这样的事的时候会比较棘手。我们班有个女生特别欣赏我班一名体育很好的男生,她常约那个男生在某个地方坐一坐,聊一聊,有时回家很晚,我觉得需要与家长沟通,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请家长到校后,我将孩子的具体情况如实的告诉家长,并说明了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我认为这只是孩子的好奇心。我也请家长谈谈他的看法和想法,他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给孩子们上青春期教育课,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让他们明白电视上演的和现实生活中的是有很大差距的。听了家长的建议,我给我们班的男生、女生分别上了青春期的生理健康课。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身体、心理的变化过程,以及对“爱”的理解,正确区别“欣赏”与“爱”,使他们顺利度过青春初期的误区,这样就很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对溺爱型的家长:一般见面时先要肯定学生的长处,再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也会有一些闪光点,抓住他们身上的优点,那些溺爱型的家长最希望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肯定。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上接受班主任。同时在语言上要用恳切的语言向家长反映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有这样一位同学,他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秀,深得家人的喜爱,但该学生在班里表现出自私、霸道、事事喜欢占上风,若吃点亏,就会大打出手,常有学生告状,找他谈话作用不大。在与家长沟通时,家长第一句话就是:“孩子聪明,在家嘴甜,爷爷奶奶都非常疼爱他,我们也欣慰。在家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做。”这个孩子就属于溺爱型家长的孩子,这时班主任不能直述这孩子的缺点,这样家长不能接受,就会产生误会,起不到沟通的目的。首先老师要肯定该生的优点,对家长这样说:“这个学生很聪明,喜欢动脑,成绩优秀,作为老师我也很喜欢他,但在学校上学,就是从一个小家进入了一个大家,在这个大家中,他们年龄相近,孩子就要学会与小伙伴们相互交往,初步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我觉得您的孩子在这方面稍有欠缺,不知你有没有察觉到?”有了这样开场,家长的自尊没有受到伤害,同时也感受到了老师的真诚,就能很高兴的与老师探讨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改正他身上的毛病,这样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三>、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不高,对于的问题,不加分说就是拳脚相加,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要以柔风细雨式的交谈,让家长知道,老师请家长到学校并不是希望给自己的学生带来一顿皮肉之苦,而是为了帮助他尽快的认识和改正自身的缺点、错误,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教育。在与家长交谈时,要先向家长声明,不能打孩子,让家长意识到,孩子犯错,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先审视自己,再教育孩子。有这样一位同学常常不完成回家作业,老师一问,学生就说忘带了,为此打电话给家长,家长很生气,学生挨了打。第二天到校,老师发现学生的脸上有青印,忙问原因,孩子哭着说是爸爸打的。听完后老师觉得有必要和家长沟通,于是,就约家长来校,问他为什么打孩子,他说:“作业没做,天天回来撒谎,说没作业。”我说:“孩子回家不写作业,做家长的难道没有责任吗?您翻开他的作业本看了没有?有没有对照记作业的本子检查一下他是否各项功课的作业都已完成?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他还会撒谎吗?这是我们没有尽到责任,没有监督孩子才造成的错误。希望从今天起,您能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以你的真诚换起孩子的信任,这样他就不会撒谎了。”家长在交谈中,明白了孩子的错,与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

<四>、对后进生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班主任最头疼的是面对学生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分数这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可能的发掘其闪光点,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在交谈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语气要充满热情,说到缺点时要委婉舒缓。这样家长会感到你对他的孩子有信心,自然家长也就有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他才会主动的和老师交流沟通,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家长,有种自卑感,不好意思见老师。为了打开他们的心结,在家长会上应该对所有的家长说:“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家长,我很希望你们能多与我们沟通,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对孩子的教育你们也是很尽心的,但还是方法的问题,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我想他们的成绩会有所提高的。”我们班上有位同学,学习很认真,但是脑子的灵活性较差,对当天所学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可以,但学到后面的知识的时候,前面学的几乎全忘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就比较差,在与家长交谈时,家长说:“我也和你们很配合,每天检查他的作业,不会的我就告诉他。”通过交流,我发现该家长在给孩子的辅导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我就与家长共同协商,并建议家长有时间到学校听课,看老师是怎么讲的,用同样的方法再去辅导孩子。家长感觉到老师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孩子,就会更加有信心。总之,在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中,要想办法,鼓励家长长期不懈的去努力,对学生的每个进步,及时告知家长,让家长分享孩子进步的喜悦。在不同的时间段,提出不同的努力方向。在不断的努力过程中不断进步。

<五>、与袒护孩子的家长沟通:态度要明朗,诚恳,方式明确,不卑不亢。曾有这样一名学生:平时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常常上课铃敲响之后,才慢慢悠悠的走向座位。他的同桌是班长,经常要起身给他让座,稍慢一些,他张口就骂,老师多次和他谈话,效果都不大。有一次上副课的时候,他上座位晚了,班长让的稍慢了些,他张口就骂,班长就顶了他两句,就吵了起来,老师处理了这事。快放学时,这位学生的家长怒气冲冲的找到学校来了,说是要找班长算账,老师见了,不明白为了什么事,就问了一句:“某某某家长,你有什么事吗?”这位家长怒气冲冲的说:“班长有什么权力不让我的孩子上学,我倒要问问是谁给他的权力。作为老师你到底管不管?”老师听后耐心的说:“某某某家长,请你先别生气,先坐下来。”当老师把事情原原本本讲给家长后。这位家长觉得自己的态度有些过分,觉得挺不好意思,立即转换了语气,并与老师交谈,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老师用明朗的态度,诚恳的语言,不卑不亢的语气,说服家长,达到了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 与家长沟通的具体方式。

实际有效的指导是家长迫切需要的,因为现在家长都有着“望

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渴望,可是由于工作忙,加上自身的条件,使他们对学生教育出现了两个误区,一个是期望值过高,超越了孩子的年龄和心理所能承受的界限。另一个是只进行教育投资,报各种小班,请家教,缺乏正确的教育和监督。因此需要教师多与家长沟通使他们走出误区,正确的对到学生的教育工作。

<一>、用书信的方式:与家长可定时进行书信交流。把学生的近期状况和要求告知家长,请家长协助,若家长有疑惑,也可写信询问。

<二>、接送时面对面的交流:低年级的学生家长都要接送孩子上、下学,这正是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良机,教师把学生当日或近日情况与孩子的父母交流,这样也能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与家长近距离的接触,了解学生的近况就更及时,以这种“短、平、快”的有针对性的交流方式很有效,但千万不可带着情绪和家长交流。

<三>、现代通讯工具交流:有些家长很忙,一学期也可能与老师见不上一面,这时可采用电话、短信、电脑网络等联系方式联系。如孩子有好成绩,发短信报喜,孩子身体不舒服,及时打电话告知,这样家长会觉得老师始终关注着自己孩子的成长。<四>、开家长会的方式:分层次召开;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以主题班队会的形式向家长展示孩子优秀的一面;采取讲座的形式,以家长为主体相互交流。

我与家长沟通案例范文第3篇

一、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三、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还有,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

四、无条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五、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六、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最后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七、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平等相处

小明已经5岁了,在家里,父母叫他做事情时常常会这样说,“去把杯子拿来”,“把报纸拿来”,“赶快去弹钢琴”。

虽然有时候小明很愿意去做这些事情,可是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反倒没有动力了。

点评:“把杯子拿来”和“帮妈妈把杯子拿来”两句话,在成人听起来差不多,但孩子的感受却会有很大的不同。孩子虽小,但同样不喜欢命令式口吻,喜欢受人委托。所以,每当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时,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如果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会在和孩子沟通时难以保持平等的地位, “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会常常挂在嘴边,其结果是家长谈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愿望。

八、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学会倾听孩子

3岁的小新是家里的小皇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十分宠爱。小新的爱好是看图画书,等爸妈回来,他就要手舞足蹈地跟父母汇报“读后感”,但由于他说话不清楚、表达吃力,爸爸往往听到一半就看报纸去了,任由小新自说自话。

点评: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候,往往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为最常见的错误――说教。孩子也有渴望交流的愿望,他们也希望自己的话能被好好倾听。

每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应尽可能放下手头上的事情,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这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听他说话,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励,会很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

九、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勿以亲友做对比

“你看,隔壁的小涛都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了,你还什么都不会,你怎样才能赶上人家啊?”“楼下的那个妮妮实在太不像话了,去年读一年级以来,数学从来没考及格过,将来你可别这样。”读大班的小菲现在最怕听到妈妈提小涛、妮妮,原来大家常常在一块玩,可是自从听了妈妈的唠叨,她都不知道自己还要不要和他们一块玩了。

点评:儿童由于抽象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时候,不要给他们一个笼统的“好孩子”、“坏孩子”的概念,而应该具体和清楚,更多时候还需要一个样本。不过,这个样本最好是从故事书、动画片、文学典籍中寻找,会比较稳妥。父母若是以亲戚朋友为例,恐怕会为自己的孩子将来建立人际关系制造难题;另一方面,父母片面的评价会无形中伤害到其他

最近,上海市南洋中学对亲子语言沟通方式展开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约96%的父母喜欢用“不要”、“不许”等语句来指使孩子的行为;91%的家长“当孩子犯错误时常常唠叨、指责”。

对此,教育专家指出,许多父母抱怨孩子长大了,不愿和自己交流,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并不懂得与孩子交流的艺术。研究表明,家长与孩子交谈的方式不同,其所起的教育效果不一样,对孩子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

要舍得花时间

父母不管与孩子谈什么,首先要舍得花时间与孩子交谈。通过交谈,家长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与表现,贯彻家长的一些要求,还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在0-3岁婴幼儿时期,家长就可以每天抽时间和宝宝交谈,谈以前听过的故事,谈白天看到的事情,甚至谈电视剧里的主人公。无论孩子是否能听懂,都要积极向孩子提出各种问题,看他能否将接受的东西反应出来。

说话要有耐心

把孩子从学校或幼儿园接回家的路上是很好的交谈时间,家长可以适时地问问他有什么高兴或不高兴的事,让他谈谈在一天的见闻。而无论孩子讲什么,家长都应表现出认真聆听的样子,让他感觉到你很喜欢听他说话,以此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听和说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要掌握与孩子交谈的艺术,就要耐心地当好孩子的听众,在孩子漫无边际的讲述中,父母可以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在他对某件事的辩解中,可以发现事情的真正原因,便于说服教育。所以,和孩子交谈时,父母不要只注重自己怎样说,更要注重怎样听孩子说。

交谈应有的放矢

与孩子交谈必须有针对性,交谈的内容和方式应根据孩子的特点,有的放矢,因地制宜。比如春天到公园里游玩,可以给孩子讲讲花草树木发芽吐蕊的知识;秋天在路边散步,与孩子说说落叶纷飞,五谷丰登的道理;夜晚聊聊月亮的话题;夏日讲讲太阳的知识,这都是因时因地而异的针对性交谈。除此以外,还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当时的情绪状态以及事情本身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谈话方式。与孩子的交谈越有针对性,给孩子的印象越深,交谈的感觉越好,效果也越好。

尝试用纸笔交流

纸笔交流可以选择每天固定的时间,与孩子就双方一天中某些事情的感受交换意见,这样有助于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

纸笔交流也可以利用留言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最适合表达双方的情意。当父母发现孩子做了不妥之事的时候,纸笔交流的方式更容易被年龄大的孩子所接受,因为这样既能够解决问题,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尤其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纸笔交流更适合亲子间探讨一些生理知识。父母在与孩子进行纸笔交流时,要特别注意在文字上讲究优美的风格和平等探讨的态度,否则就会将一条良好的沟通之路堵死。

父母与子女开展纸笔交流的时间越早,时间越固定,子女在日后就会越习惯这种交流方式,也越有可能在笔端表露心情。

怎样和父母沟通

1、了解是前提。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知道父母怎么想,怎样处事,有什么兴趣爱好,是什么脾气秉性,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与他们沟通就有了预见性和主动权。

2、尊重理解是关键。尊重是与父母交往的基本要求。如果连最爱自己、对自己付出最多的人都不尊重,就失去了最起码的道德。与父母正常沟通首先要理解父母,理解其心情,尊重其意愿,还要讲求基

本的礼貌,不能任性。

3、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当我们不理解父母、与父母冲突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替他们想一想,了解他们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道理。这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

我与家长沟通案例范文第4篇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①。因此,教师必须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成长方案。

一、新时期对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的影响

“新时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此特指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知识经济兴起与发展的时期。 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标志。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走到尾声,科技和知识的竞争愈加激烈,人才是各个国家和部门争夺的对象。争取更多的受教育机会,获取精尖的专业知识也成为所有人的追求。

知识经济带来的网络的迅速普及,通讯方式的改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作为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方式在新时期也发生了具体的变化。

(一)联系方式的种类有所调整

知识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方式,有些传统的联系方式由于不适应新时期的状况,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传统联系方式具有恒久的使用价值,但在具体使用方法、指向目标上也做出了符合新时期的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的普及和通讯的发达,使得许多优秀的商业头脑有了施展的空间。移动公司、各大网络争相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中介,于是许多现代联系方式产生,电子平台成为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的最显著特征。

(二)联系方式的科学性提高

新时期使得国际间交流更加广泛而深入,中国教育在继承传统精华基础上,吸收了国外的优秀教育经验,逐渐使得教育科学化、教育者专家化、教育制度规范化。教师与家长进行联系,不仅要考虑到使用哪种联系方式,还要研究如何使用这些联系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具体到实施某一方式的具体细节都要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形成了很多成功的范式。

(三)联系方式的灵活性增强

新时期不仅改变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教师的时间非常宝贵,因为很多教师不仅面对着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成绩考核的重压,同时还往往要面对超负荷运转的班容量,这在普通城市中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充分发展,家长所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工作时间各不相同,很难做到有叫必到。时间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为适应新时期的特点,教师逐渐在传统联系方式的基础上,使用更加灵活的方式与家长进行联系,力求简单、快捷,减少时间成本。

二、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传统方式的运用

所谓传统方式指的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前已经存在的方式,包括家长会、家访、写信、请家长到校、打电话、

印发通知、学生手册等等。随着时代内容的不同,这些方式对于教师来说,运用的便利性和效率与以前相比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对这些传统联系方式甄别使用。

(一)停止使用的联系方式

在30年前,写信是人们联系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手段。在时间成本很低的情况下,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写信,也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一两个星期才可以看到的信件。信件往来相对于教师家访和家长去学校来说,虽然效果差一些,但是双方可以选择自己空闲的时间书写和阅读,自由度比较强。同时,信封和邮票的价格比电话费要便宜,况且电话在当时很难找到。因此,写信虽然不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最主要手段,但也为众多教师所使用。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写信无疑是时间成本最高的一种联系方式。教师需要利用最短的时间将最多的信息传递给家长,而用一两个小时写一封信也不过几页,传递信息少,而传递到家长那里需要时间又长,根本无法及时反馈。因此,写信这种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方式基本上已经为教师们所淘汰。

(二)经过改进的联系方式

家长会、家访、学生手册、打电话等联系方式仍然为教师所使用,但是具体使用过程更加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科学性也增强了。

传统家长会一般有两个主要议题,第一是向家长传达学校和班级的规定,第二是进行批评与表扬,当然最主要的是指出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被点到的学生家长要耐心倾听老师罗列自己孩子这样那样的毛病,很没面子,所以家长们通常不愿意参加家长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我国长期以来虽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仍难以彻底脱离应试教育的窠臼。因此,分数既是考查学生知识量、决定学生前途的重要指标,也是考查教师工作业绩的最主要标准。在此前提下,教师在家长会上以成绩为核心是无可厚非的。而且部分教师已经开始站在更科学的角度上来完善家长会,使其继续成为家长和教师联系的主要方式。首先,家长会以双方信息沟通为主。很多教师把教师的个人发言与对学生的批评改为家长座谈会,给每位家长充分的时间发言,教师从中了解家长的基本情况和教育理念,从而和家长共同分析孩子问题产生的原因。其次,家长会以解决学生问题确定最佳培养方案为目的。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其问题产生往往和不当的家庭教育有关,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对家长进行教育,使家长拥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于是很多教师把家长会的一部分时间作为家长培训时间,既让家长具备宏观理念,又让家长掌握针对学生具体问题应该使用的正确教育方法。再次,家长会作为大规模的班级活动已经为许多教师以管理学的方法科学化、规范化。从通知家长、安排会场、引导家长入座、多媒体运用、举行家长会、具体互动活动、总结发言到家长离席等都有周密的策划,充分利用时间的同时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方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上面陈述过的家长工作类型与时间的原因,导致本身闲暇时间就不多的教师不方便进行家访。加之现代人生活更注重隐私,所以教师对家访这种方式的使用也很慎重。目前仅有28.7%的教师使用过家访的方式,而且49.5%的教师认为家访已经不太有必要甚至可以退出教育舞台了。有些教师把到学生家中造访的传统家访形式进行了变通,改为在家长和教师工作外的时间找一个方便的公共场所进行交流,这样气氛比较轻松,既不用像在学校内那样郑重,也不必像在家中那么不便。通常教师会约家长在回家的路上,或周末在公园散步聊天,这样双方都节省时间,沟通效果也很好。

传统学生手册把学生在校分成若干个学期,每学期教师书写学生评语,家长填写家长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双方沟通信息量小,而且往往泛泛而言,难以达到良好效果。目前学生手册已经被教师们设计成学生的全方位信息档案,教师和家长联系的时间也缩短为以周为单位,学生的表现被量化为作息、劳动、作业、品德等多个方面,家长逐一给予评价。这样教师就可以掌握学生在家中各方面的表现,并做动态的观察,从而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做出及时的解决。学生手册成为频繁往来于家长和教师手中的鸿雁,起到了重要的沟通作用。

打电话作为传统联系方式中最现代的方式,过去使用频率较低,因为那时电话少而费用高。通常一个办公室甚至一个学校只有一部电话,而找家长时更是需要打到家长所在单位让人去找,很长时间家长才能过来接电话。现在由于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电话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而且由以前的固定电话发展为款式多样、功能齐全的移动电话。教师需要和家长沟通时,随时都可以和家长联系。甚至有的学校还专门为每位班主任配备一部移动电话,每月充值,专门作为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工具。

(三)继续沿用的联系方式

请家长到校、印发通知这两种联系方式的使用前后没有发生多少变化。所不同的是请家长到校的人次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增加。这既是教师责任心强的体现也反映出新时期学生出现的问题种类多,需要不断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才能共同解决。印发通知以前只是在期末时才下发一次,告知家长孩子放假时间及假期注意事项。但新时期的学校正努力走向素质教育和科学管理,因此下发通知的内容也纷繁多样,有关于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的,也有关于学校收费细目的,还有关于为学生上保险等各种事项的。

三、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新方式

新时期涌现了许多20年前难以想到的联系方式,其最大特点就是以电子为媒介。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另一重大特征就是家校联系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一)基于电话发展而来的新联系方式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家长对其安全非常重视,于是移动公司首先抓住商机,推出平安卡,学生到校后刷卡家长就可以收到学生平安到校的短信息。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离家的时间、从家到学校所需的时间、平安卡给自己通报平安的时间判断出孩子在路上是否贪玩。

智能电话可以存储学生的学号,教师使用教师无线IC卡在智能电话上输入学生的学号,就可以直接拨打到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这样教师无须记录大量的家长联系方式,方便了与家长的沟通。

家校通系统整合了手机、电脑、网络的功能。学生进入校门后,无须刷卡,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学生信息,并自动给家长发短信报平安。学生离校时走出校门,系统会自动发短信告知家长学生已经离开学校。它还具备其它与家长联系的功能。如一般的智能电话都可以储存6000名学生的ID,收发2800条的短信。②教师随时可以将学校规定、收费通知、家长来校通知、当天作业、成绩通知群发给所有学生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班级的资讯,并据此把握学生的完成情况。此外,教师可以与个别家长进行联系,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近期状况等发送给家长。家长亦可以通过此系统进行留言。家庭教育由此可以和学校教育共同进行,并实现有效互动。部分教师对如何科学使用这一方式做出了初步的理论探讨③。

(二)基于网络发展而来的新联系方式

网络平台的发展,催生了很多新的电子联系方式,使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进入了E时代。

我们对城市和农村学校抽样调查的数据表明,50.8%的学校都拥有自己的网站。一个建设良好、更新及时的网站本身就会为家长提供大量的信息,这样教师不必分别去发布这些信息,只需告知家长学校网址就可以。学校的条件、教育目标、具体规章、主要活动等等信息都可以在学校网站上公布。21.1%的学校网站都建有家校互动的平台,既有家长必读这样的版块,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教方法,也有家长之窗这样的版块,家长可以随时留言,由教师进行解答。教师还可以在网站上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对学校或教师以及班级建设的看法。有的学校网站(如北京实验一小)还分设班级版块,各个班级把自己的合影、活动图片、奖励与表扬、每月情况总结、假期生活学习指导等消息都放置到班级版块上,使家长全面了解班级和自己孩子的情况。家长也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感言和信息,甚至如北京中关村二小家长在得知某些场馆有免费对中小学生开放的机会,都会将信息贴到班级版块上,为家校共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④。

很多教师还利用个人的网络联系方式与家长沟通,据调查,61.3%的教师有自己的聊天工具,20.7%的教师有自己的博客,60.2%的教师有自己的电子邮箱。一般说来,学校论坛往往面对学生群体,而教师私人电子联系工具的使用,往往是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与家长进行联系,有的教师戏称之为“电子家访”。电子邮箱的使用往往是教师采用的比较郑重的网络联系方式,博客和聊天工具则更随意。教师可以在博客上发布个人的教育理念、教育心得、对班级问题的处理办法等等,家长可以根据教师博客的内容对教师有更全面和感性的了解。聊天工具尤其是语音聊天的使用是一种低成本而高效的联系方法,不过有设备条件的限制,对环境也有要求,应尽量避免形成对他人的干扰。这些方式使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⑤。

(三)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长效机制

在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经验的基础上,10.9%的学校建有家长委员会或者家长教师委员会,作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家校互动的长效机制。家长委员会通常可以分为班级家长委员会和校级家长委员会两种,有的还设有年级(或段)家长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必须能够代表各个层面家长,一般经过竞选方式产生,也可以由学校或班主任推荐候选人,具体条件由家长和学校制定。班级家长委员会通常由3-5位家长组成,校级家长委员会通常由18-24位家长组成,委员会成员定期改选。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如有特殊问题也可召开临时会议。教师通过家长委员会这一平台,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与、监督作用,增强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通过这一平台,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有的学校连订做校服这样的事情,都要和家长委员会共同决定款式、面料和价格,充分发挥家长的参与作用,促进了家校和谐。

四、运用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传统方式的改进与新方式的出现,丰富了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途径,增强了沟通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联系方式的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传统联系方式的使用不够科学

我们继承下来的教师与家长的传统联系方式都是适合新时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联系方式,但这些方式的使用却没有发挥出其最佳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其运用没有达到科学化。首先是使用方法缺乏科学化。很多教师没有仔细将各种不同的传统联系方式进行研究,为每一种方法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案,更勿谈具体到不同工作类型、受教育水平的家长应如何具体实施这些方式。这导致教师在使用这些方式时随意性强,以达到一定效果为满意,不追求效果的最大化。使用这些方式后,不善于总结、交流,从而总是在原水平上重复。为此我们需要开发出每一种联系方式的科学使用方案,提供给所有教师,供他们进一步在使用中改进。其次是使用目标缺乏科学化。目前各种联系方式的目标呈众星拱月型分布,中间是学习成绩,四周散布的群星是品德、劳动、体质、心理等等指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凭某一环节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得当的联系方式的选择与实施要服务于一个科学的目标系统,才能使教育得到实质的发展。

(二)新联系方式使用的形式化

不可否认,以电子媒介为核心的新联系方式为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作出了贡献,但新兴事物的成长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平安卡和校讯通等服务,更多是为教师和家长服务,而忽略了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很多学生并没有因为有了这样的便捷联系方式感到愉悦,而是产生时刻被监督的不自由心态。有的学生干脆常常“忘记”带智能卡,以逃避这种监督。对学生采取无监管的放任措施显然也是不可取的,关键是要将这种方式调整到学生乐于接受的状态。学校网站的家校交流版块上,更多是学校建立的形象工程,摆上若干专家建议、家教妙招就算了事,更新缓慢,甚至有的网站自建站后就没有更新过,导致互动有其名无其实。像北京中关村二小那样把家校交流办得有声有色的学校网站实在少之又少,有的网站版块家长甚至无法发帖,所谓交流只是单向的信息发布罢了。拥有电子联系方式的教师不少,但只有8.3%的教师使用过博客与家长进行交流,3.4%的教师使用过聊天工具与家长进行交流,0.9%的教师使用过电子邮件与家长进行交流。出现新的联系方式需要一个过程,而熟练并科学地使用这一方式同样需要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三)制度化的联系方式还处在雏形状态

由于商业因素的渗透,电子媒介的联系方式很容易推广,但制度化的联系方式却需要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较强管理能力的教师与校领导才能够把握。目前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还很少,而已经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对于如何运用这一机制还处在雏形状态,不够完善。家长委员会是从西方引进的,民主参与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习惯,所以家长委员会的工作进展也比较顺利。在我国,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往往不够高,有些校方领导对于校外力量的参与也不够习惯。有的家校委员会成员都是校长或者班主任的熟人,所以这一长效机制形同虚设,只是作为学校宣传和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而已。有些家长委员会参与一些学校活动,但主要限于联欢会的布置,户外活动的组织等辅助工作,对学生整体发展、学校管理方针的制定则从未介入。个别学校有一些成功的家长委员会参与经验,成为教师与家长互动的好帮手,但是目前没有得到有效推广。家庭参与学校教育政策的权利需要捍卫,但家长也会犯有一些严重的错误⑥,如何引导制度化的家校联系方式在科学轨道上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的学校已经将家长学校形成制度,定期对家长进行教育知识的启蒙和教育素养的提高。家长学校多采取讲座的方式进行,而缺乏小组咨询和个别谈话,许多个案仍难以解决,因此这一制度同样需要不断完善。

我与家长沟通案例范文第5篇

一、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三、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还有,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

四、无条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五、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六、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最后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七、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平等相处

小明已经5岁了,在家里,父母叫他做事情时常常会这样说,“去把杯子拿来”,“把报纸拿来”,“赶快去弹钢琴”。

虽然有时候小明很愿意去做这些事情,可是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反倒没有动力了。

点评:“把杯子拿来”和“帮妈妈把杯子拿来”两句话,在成人听起来差不多,但孩子的感受却会有很大的不同。孩子虽小,但同样不喜欢命令式口吻,喜欢受人委托。所以,每当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时,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如果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会在和孩子沟通时难以保持平等的地位, “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会常常挂在嘴边,其结果是家长谈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愿望。

八、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学会倾听孩子

3岁的小新是家里的小皇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十分宠爱。小新的爱好是看图画书,等爸妈回来,他就要手舞足蹈地跟父母汇报“读后感”,但由于他说话不清楚、表达吃力,爸爸往往听到一半就看报纸去了,任由小新自说自话。

点评: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候,往往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为最常见的错误――说教。孩子也有渴望交流的愿望,他们也希望自己的话能被好好倾听。

每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应尽可能放下手头上的事情,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这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听他说话,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励,会很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

九、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勿以亲友做对比

“你看,隔壁的小涛都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了,你还什么都不会,你怎样才能赶上人家啊?”“楼下的那个妮妮实在太不像话了,去年读一年级以来,数学从来没考及格过,将来你可别这样。”读大班的小菲现在最怕听到妈妈提小涛、妮妮,原来大家常常在一块玩,可是自从听了妈妈的唠叨,她都不知道自己还要不要和他们一块玩了。

点评:儿童由于抽象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时候,不要给他们一个笼统的“好孩子”、“坏孩子”的概念,而应该具体和清楚,更多时候还需要一个样本。不过,这个样本最好是从故事书、动画片、文学典籍中寻找,会比较稳妥。父母若是以亲戚朋友为例,恐怕会为自己的孩子将来建立人际关系制造难题;另一方面,父母片面的评价会无形中伤害到其他

最近,上海市南洋中学对亲子语言沟通方式展开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约96%的父母喜欢用“不要”、“不许”等语句来指使孩子的行为;91%的家长“当孩子犯错误时常常唠叨、指责”。

对此,教育专家指出,许多父母抱怨孩子长大了,不愿和自己交流,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并不懂得与孩子交流的艺术。研究表明,家长与孩子交谈的方式不同,其所起的教育效果不一样,对孩子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

要舍得花时间

父母不管与孩子谈什么,首先要舍得花时间与孩子交谈。通过交谈,家长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与表现,贯彻家长的一些要求,还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在0-3岁婴幼儿时期,家长就可以每天抽时间和宝宝交谈,谈以前听过的故事,谈白天看到的事情,甚至谈电视剧里的主人公。无论孩子是否能听懂,都要积极向孩子提出各种问题,看他能否将接受的东西反应出来。

说话要有耐心

把孩子从学校或幼儿园接回家的路上是很好的交谈时间,家长可以适时地问问他有什么高兴或不高兴的事,让他谈谈在一天的见闻。而无论孩子讲什么,家长都应表现出认真聆听的样子,让他感觉到你很喜欢听他说话,以此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听和说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要掌握与孩子交谈的艺术,就要耐心地当好孩子的听众,在孩子漫无边际的讲述中,父母可以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在他对某件事的辩解中,可以发现事情的真正原因,便于说服教育。所以,和孩子交谈时,父母不要只注重自己怎样说,更要注重怎样听孩子说。

交谈应有的放矢

与孩子交谈必须有针对性,交谈的内容和方式应根据孩子的特点,有的放矢,因地制宜。比如春天到公园里游玩,可以给孩子讲讲花草树木发芽吐蕊的知识;秋天在路边散步,与孩子说说落叶纷飞,五谷丰登的道理;夜晚聊聊月亮的话题;夏日讲讲太阳的知识,这都是因时因地而异的针对性交谈。除此以外,还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当时的情绪状态以及事情本身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谈话方式。与孩子的交谈越有针对性,给孩子的印象越深,交谈的感觉越好,效果也越好。

尝试用纸笔交流

纸笔交流可以选择每天固定的时间,与孩子就双方一天中某些事情的感受交换意见,这样有助于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

纸笔交流也可以利用留言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最适合表达双方的情意。当父母发现孩子做了不妥之事的时候,纸笔交流的方式更容易被年龄大的孩子所接受,因为这样既能够解决问题,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尤其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纸笔交流更适合亲子间探讨一些生理知识。父母在与孩子进行纸笔交流时,要特别注意在文字上讲究优美的风格和平等探讨的态度,否则就会将一条良好的沟通之路堵死。

父母与子女开展纸笔交流的时间越早,时间越固定,子女在日后就会越习惯这种交流方式,也越有可能在笔端表露心情。

怎样和父母沟通

1、了解是前提。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知道父母怎么想,怎样处事,有什么兴趣爱好,是什么脾气秉性,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与他们沟通就有了预见性和主动权。

2、尊重理解是关键。尊重是与父母交往的基本要求。如果连最爱自己、对自己付出最多的人都不尊重,就失去了最起码的道德。与父母正常沟通首先要理解父母,理解其心情,尊重其意愿,还要讲求基

本的礼貌,不能任性。

3、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当我们不理解父母、与父母冲突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替他们想一想,了解他们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道理。这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

我与家长沟通案例范文第6篇

每天在接送幼儿时,总会有家长问:“今天某某表现得怎么样?”或是:“某某这段时间怎么样?”那么,怎样向家长反映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以前,我在这方面不太注意,说话直来直去,不讲技巧,结果说了半天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引起家长的误解,使自己很被动。意识到了这一点,再和家长沟通的时候,我很注意讲话的内容和方法,边摸索、边试验、边总结。现在,我用自己总结出的方法和家长沟通,取得了家长的理解、信任、支持、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在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和家长谈话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

二、和家长沟通要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要让家长相信我们,尊重并听取我们的意见,要让家长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同时,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的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具体步骤是:

1、汇报孩子近来的发展情况(进步与问题所在)。

2、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及家长的教育方法,找出问题的原因。

3、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法及家长需要配合做的事。这三个步骤的良好运用,就为我们更好的和家长沟通开了一个好头。

掌握了最基本的原则,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安排。如:每学年开学初,我们都要接一个新班。由于家长对老师不了解,所以关注的一般都是幼儿在园的生活情况,即吃的怎么样,水喝的多不多,中午睡觉了没有等等。根据家长的需求,我们指导幼儿制作了一张生活卡,贴在楼道里。内容包括:今天我吃饭了、今天我喝水了、今天我大便了,今天我睡觉了。指导幼儿利用室内活动时间按数量用自己喜欢的图案纪录。这样,家长就能利用接送孩子的短暂时间充分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情况。又因为是孩子们自己记录的,孩子们还可以向家长解释,从而让家长了解的更清楚,更真实。

随着时间的流逝,家长关注的重点就转移到幼儿的发展进步上了。这时的沟通需要老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对幼儿各方面详细的了解。那么,就需要我们老师加强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还要认真观察幼儿,熟悉幼儿在各领域的发展、进步及存在的问题,再根据家长们职业、性格、文化修养以及教育观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沟通的方法。

和观念陈旧的家长沟通,我们直接给与教育措施,他们就很难接受,所以,我就直接向他们反映幼儿的学习效果,如: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孩子掌握了什么,哪些地方还需要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把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慢慢渗透,逐步在思想上达成共识,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对于那些文化程度较高,具有相当程度教育观念的家长,我先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目标,再在具体事项和具体方法上指导家长。如:本学期我们班新来了一个叫明的小朋友,他的父亲是石油大学的博士后。入园刚几天,他的父亲就对我们说:“孩子与人交往的意识不强,在家里也很少和小朋友玩,即使有小朋友和他玩,也只是玩一会儿,然后他又自己玩了。”面对这位高素质的家长,我们就采取了在具体事项和具体方法上指导家长的办法。首先告诉家长孩子与人交往的前提是语言的发展,孩子能够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才能和小朋友更好的交流,让小朋友了解并配合,从而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接着,我们例举了孩子语言发展上存在的问题的。记得明入园的第一天,家长就对我们说:“明吃完一碗饭后不会再要,如果你问他还要不要再吃,他会说不吃了,但是,必须还要再给他成一碗,因为它的饭量很大,一碗根本吃不饱,吃包子之类的面食也要三至四个。”这个问题我们是这样和家长分析的,孩子的食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根据身体状况,对食品的喜爱程度等客观原因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我们不考虑客观原因,一味让孩子多吃,对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接着我们分析了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语言的发展对幼儿交往水平的影响及对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影响。同时对家长谈了教学目标中对幼儿语言发展的要求,又提出解决的办法。家长看了我们有理有据的来信,表示非常赞同我们的观点,并按我们的方法积极配合,使明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进步。

根据家长情况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的沟通方法。但在具体工作中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家长和幼儿的情况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还需要我们老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总结起来,把那些情况分为三种。并针对这三种情况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句话沟通法

这种办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各个领域的各项目标发展中不存在明显的问题而家长也很少过问的。这样的孩子和家长是最让老师省心的,如果我们对自己稍微放松一些,就可以不去和这样的家长沟通。但我认为,家长不主动找你,并不代表家长就不想了解孩子在园的各种情况,相反,他们和其他家长一样,渴望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及各方面发展的水平,只是由于时间关系或不愿给老师添麻烦等原因而压抑着自己。于是,我们针对这样的家长采取了一句话沟通法,即利用接送环节用一两句话向家长反映情况,如:今天某某学会了„„今天某某吃了几碗饭等等,当你说完后,往往会看到家长会心的微笑。

引起注意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某一领域的某一方面或多个领域的多个方面存在问题,但是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由于家长对幼儿教育理念不太了解,又被亲情蒙住了眼睛,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即使有点缺点也会树大自直,所以对孩子的情况不太关注。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就采取了引起注意法,即利用半日开放、作品展示等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差距,从而引起家长的关注,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家长沟通,过程是这样的:

1、让家长了解教育目标及幼儿应达到水平。

2、这位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的差距,并逐步渗透教育理念。

3、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

4、找出问题的原因。

5、共同制定好的解决办法并共同努力,使家园共育取得最好的效果。

真情感动法

这种办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各领域的发展中不存在问题,但家长有许多的不放心。每天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或是站在窗外久久不愿离去。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就采用的是真情感动法,即:将孩子在各领域发展中的点点滴滴及时向家长汇报,尤其家长特别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观察,细致指导,耐心细致的向家长反映情况,让家长感到老师了解孩子,关注孩子。他的孩子在老师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老师会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为孩子的失败而难过,用我们细致的工作感动家长,让家长相信我们,支持我们!让家园共育的合力促进孩子更快更好的发展。

上一篇:物业管理服务设想范文下一篇:下辈子做你的女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