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名言范文

2023-09-19

战争名言范文第1篇

1、鸦片走私和虎门硝烟

(1)英国走私鸦片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危害:“兵荒银弱”,危害清朝统治。

(2)中国禁烟运动:林则徐禁烟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犯,收缴鸦片。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 。影响:虎门销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第一次鸦片战争。

爆发: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政府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8月。条约内容及危害:将广洲、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将香港割让给英国;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中国向英国商人征收进出口货物税,必须同英国政府商议。(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3、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英法联军发动—1858年6月,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联军攻入北京城—洗劫北京并烧毁圆明园—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

影响: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攫取利益。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洋务运动。

(二)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背景:根本原因:日本蓄谋已久(大陆政策)。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1894年7月,日军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中国的运兵船,战争爆发。日本在海陆两个战场同时对华作战。1894年11月,日军攻占旅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后来,在列强的干涉下,日本交还辽东半岛,但中国需交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马关条约》的危害:《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

2、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国势艰危,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

3、日本的胜利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以“三国还辽”为开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4、甲午战败后,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进行了军事改革。

5、面对民族和生存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始而震惊,继而奋起,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三)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6月,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

《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内容: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允许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009广东文基,22)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上述材料来看,‚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英国政府。 ‚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胜败对比;‚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英国体现出其侵略本质。 2.(2009海南历史卷,13)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解析】B 圆明园被焚掠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3.(2009高考重庆文综,19)右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D、宣统帝

【解析】B 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中国在位的皇帝是咸丰帝。

4.(2009全国文综一,1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解析】B 从材料中的‚自不得提书‘夷’字‛,可知西方列强以条约的形式,否定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规制,故选B项。

5.(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4)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解析】C题眼:‚放宽民间设臵工厂的限制‛。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895年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6.(2009高考重庆文综,20)日本强迫清政府开重庆为商埠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

①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②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③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④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C 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重庆,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1985年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1895年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故选C项。

7.(2008宁夏,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C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明显指的是洋务运动,‚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体现的是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惨败,因此选C。 8.(2011·福建文综·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解析】D 从关键句“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可见林则徐清楚表明,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这更是当务之急。A、B两项只从材料侧面反映了问题,属于鸦片带来的危害,但不是题干强调的“最大危害”,排除;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与材料中的“何妨损上而益下”相违背,排除;故选D项。

9.(2011·重庆文综·17)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

A.1851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6年

【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对洋教、强占胶州瓜分中国发生于19世纪末,中国人民掀起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是在1898年。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10.(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

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解析】B 《东南保护约款》强化而非遏制了列强在华势力,A项错误;中央政府宣战,而地方政府勾结列强充分表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也无法从材料中得以体现。故选B项。

11.(2011·四川文综·16)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

A.收回通商口岸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家主权D.挽救国家危亡

【解析】A 此题考查的是对19世纪末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本题应结合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需要进行巨额赔款,故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商业、通商口岸的限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12.(2011·北京文综·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能力。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主张“扶清灭洋”,体现了盲目排外的色彩。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从题干材料可以得出作者抨击和讽刺西方侵略者屠杀义和团的“文明”行为。

13.(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考点】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活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1854年提出“修约”要求以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而这一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这实际上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故选B项。其余三项不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5年)时间或史实不符。【答案】B 14.(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活动——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危【解析】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外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中国须同外国商定,中国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中国重新挽回这项主权【答案】A 15.(2012年海南卷历史,14)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考点】义和团运动【解析】教会因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享有许多特权,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时,成为西方列强的帮凶,以及持特权欺压中国百姓,因此,教案频发的历史现象说明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B项正确;A、C、D项与题干中的“主要原因”不符,排除。【答案】B 16.(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辛丑条约》【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识记与再现。根据信息“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可知与《辛丑条约》的规定“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相对应。【答案】D 材料题

1. (2009高考上海单科,33)

(1)上述拍卖品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哪些国家劫掠的?(3分)

(2)依据当时欧洲所遵循的国际法原则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4分) (3)你如何看待把战争的劫掠品拿到市场上拍卖这种行为?(2分) (1)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惫相符的内容。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法国。

答案2 :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怠相符的内容。

(2)答案1:能完整地运用主权理论的原则进行分析。

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国家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原则,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则,所以是侵略战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平等,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等原则,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则,所以是侵略战争。

答案2:未能完整地运用主权理论的原则进行分析。 答案3:仅有正确结论。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侵略战争。 (3)答案1:回答合理而充分。

在战争中进行掠夺,是对所在主权国家财产权的侵害,把这样的不义之财进行拍卖是不应该的。 答案2:回答不充分。拍卖劫掠品是对国家主权的侵害。

2.(2009高考上海单科,37)1906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专题文章,写道: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 文明国家在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

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

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

摘自《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1)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西方国家在什么情况下获得了这样的特权?(5分)

(2)当时的中西法律体系存在着那些差异?(5分) (3)你如何理解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15分)

【解析】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明确原因在于西方领事裁判权特权的取得,但是取得的情况要避免表述为《南京条约》,因为西方列强取得这一特权不是通过《南京条约》,而是通过此后《南京条约》的附件。第二问要充分依托材料提示信息概括比较。第三问设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答案的组织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到史论结合和多维度阐释。

参考答案:

(1)答案1:能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

西方国家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它们通过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一特权。

答案2:仅笼统地回答。

侵害了司法主权;通过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一特权。 (2)答案1:能完整地将两者进行比较。

中国:以礼人法,礼刑结合;不重事实,不重证据;没有律师和陪审制度。西方:有律师制度;有法院、陪审团;重证据。

答案2:未能完整地将两者进行比较。 答案3:仅笼统地回答。

中西在司法制度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

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西方在中国设立法院,建立起自己的司法制度,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中、西两种法律体系存在差异与冲突。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从中西双方的司法体系的差异与冲突的视角来进行分析;从西方国家对自己和对中国的双重标准来进行分析。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 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如‚文明‛概念和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以及定义权的问题;文明观的问题,文明与野蛮,文明(西方)/野蛮(清朝)两分法的问题;西方在‚文明观‛视野下,利用修辞的力量来为自己寻求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向题。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3.(37分)(2007宁夏文综,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19分)

⑵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12分)

⑶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 【答案】

⑴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 ⑵日本在战争期间能一致对外;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侵略。 ⑵甲午战败使中国损失巨大,民族危机加深,引发维新运动。

4.(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36)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问题:(13分)

(1)“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2分)

(2)简要叙述中国在19世纪是如何受到“不平等待遇”的。(9分) (3)你如何评价这位学者的观点?(2分)

答案要点:(1)清朝前期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组织:列举;部分列举,部分有简单组织;语句连贯通顺;回答形成结构和层次。

史实:包括近代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能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反思性的回答。 4.(2011·上海单科·37)—份护照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

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和约章程第八款,内载: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咸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 问题:(12分)

(1)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还有哪些国家? (3分) (2)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9分) 37.(1)答案l:填写了符合史实的3个国家。(3分)

·英、美、俄

(2)答案1:能结合护照中的信息分析弊端。(9分)

·护照上所填游历地区很广,也没有确定的有效期,等于让外国人持此一照,周游全国,为其侵略活动提供方便;护照上要求地方官“随时照料”的措辞十分含混。

·给外国人敲诈地方官吏提供了口实;护照上要求地方官对外国人“宾礼相待”,却只字未提外国人进入内地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难以裁办。

5.(2011·重庆文综·39)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而为新兴的军事强国,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构成对朝鲜和中国安全的威胁,进而纵横捭阖,与西方强国争权夺利。

日本对于三国干涉还辽,强迫它交出已到手的赃物,引为奇耻大辱,认定日、俄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迟早必出一战。1904年2月,日、俄双方相互宣战。――摘编自丁铭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

材料二

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其主要内容有: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绝对利益;俄国自中国东北搬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 ――摘编自赵建民《日本通史》

(1)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前日本利用什么机会出兵朝鲜;(2分)说明甲午战争后日俄矛盾日趋尖锐以致引发战争的原因;(2分)分别归纳这两次战争对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影响。(10分) 答案:清政府应邀出兵帮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亚洲军事强国,跻身帝国主义行列;朝鲜和中国的安全受到威胁;中国被大大削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俄战争后,俄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势力遭到削弱;日本取得了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的权益,把朝鲜变为其实际上的殖民地,势力得到更大扩展。

6.(2011·海南单科·27)(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1)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英德协定》的原因。(7分) (2)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5分)

答案:(1)转变:由瓜分到“保全”。(2分)实质:进一步侵略和共同控制中国。(2分) 原因: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在中国的争夺加剧,需要调整利益关系。(3分)

(2)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在华矛盾暂时缓和;殖民地程度加深;进一步激发了反帝反封建斗争。(5分)

7.(2012年上海历史,38)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解析】

鸦片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在全球扩张。中国市场广阔,必然成为其经济侵略的对象。鸦片战争前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对华走私鸦片,引发中国的禁烟运动。这成为导致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因此,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答案】史实答案l: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19世纪是西方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的年代,殖民势力已经渗透到亚洲。在西方国家中,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亟需打开中国的大门。此时的中国,在经历了康乾盛世的繁荣之后逐渐走向衰落,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秩序与中国的朝贡体系产生了剧烈冲突。围绕着鸦片贸易,中英矛盾不断升级。可见,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及全球的扩张,体现了近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的碰撞,在这样的大势下,鸦片战争无可避免地爆发了。

8、民国初期,有人认为:‚吾国自通海以来,自悲观者言之,失地偿金,国力索矣。自乐观者言之,倘无甲午(中日战争)庚子(八国联军侵华)两次之福音,至今犹在八股垂发时代。‛

(3)结合19世纪末至辛亥革命期间的相关史实,从政治和经济角度说明“甲午”和“庚子”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所产生的影响。(16分)

政治:甲午、庚子所引发的民族危机促进了国民觉醒;(1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2分)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2分)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或民主共和政体);(2分)中国近代化进入到追求民主政治的阶段(或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分)

经济:甲午、庚子之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1分)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2分)清末新政鼓励兴办:工商业;(2分)辛亥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部分障碍;(2分)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

9、近代主权国家意识和中外交往

清政府长期以来把外国视为“蛮夷之邦”、“藩属之邦”,以天朝上国自居,这时的中外交往是宗主国与“藩属之邦”之间的交往,兼管外事的中央机构——礼部和理藩院是管理“藩属之邦”的机构。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理解了西方的国家和主权的观念;认识到欧洲列强实际上构成了世界的政治中心,于列强并峙之中,中国不但不足以称“万邦宗主”,平起平坐也难以达到。有识之士开始用新词代替“夷”字,对于西方国家或称“外国”,或称“西洋”。外交文书中也以“大清国”和“大英国”“大法国”等对应。(据李斌著《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

(2)依据以上材料分析从清前期到晚清时期中国人世界意识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你如何评价这种变化?(10分)

战争名言范文第2篇

军事冲突,如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所说,是政治通过其他手段的继续。在此意义上,朝鲜战争如何结束同其如何爆发一样重要。然而,由于朝鲜战争的起因问题颇具政治敏感性,学者乃至公众,均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研究战争的起源而不是它的结束。而那些确实意识到研究战争结束问题之重要性的学者们长期所面对的障碍是:缺少探究共产党方面内幕的可靠资料,尽管人们对美国-联合国方面结束朝鲜战争的战略的确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2]可是对于中国共产党处理停战和谈问题的详情我们则知之甚少。[3]

本文的目的是基于中国方面新近公开的资料,对中国方面结束朝鲜战争战略的制定和发展过程进行评论和回顾。首先要分析北京领导层是如何看待朝鲜危机的含义的,以及北京方面通过参与战争所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将分阶段探讨北京的目标是如何在卷入战争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以及为达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战略是如何一再被迫进行相应调整的。中心议题是在北京对朝鲜危机变化过程的认识形成及相应处理方面有三种互动关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共领导人从国内及国际的角度对制定朝鲜战略的考虑,共产党方面所采取的与美国-联合国方面相对立的结束朝鲜战争的战略,以及北京、莫斯科与平壤对各自在朝鲜利益的认识。

北京对朝鲜的反映:

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爆发并未使北京感到意外,但是华盛顿决定既卷入朝鲜又插手台湾事务确使北京始料不及。[4]因此,朝鲜危机使北京面对的不仅有一系列的挑战,还有一系列的机会。一方面,朝鲜危机从不同的意义上来说威胁到北京的重要利益:它对中国,特别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它对北京的中共领导人于1946—1947年提出的东亚地区是“国际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的一环”这一整体构想的正确性提出了质疑;它对台湾海峡两岸中共与国民党的对峙情势提出了挑战;它也为依照北京的希望应遵循中国模式而发展的东亚地区革命蒙上了阴影;最后但并非不重要的是,战争的爆发给已成为刚刚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统治者毛泽东及中共领导层造成了极大的内部压力。[5]

另一方面,朝鲜危机又为北京领导人提供了潜在的机遇。在审度朝鲜危机可能对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时候,毛泽东和他的中共同事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通过在朝鲜和台湾坚决抗击帝国主义侵略,他们将可能利用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推进中国人民的革命势头,扩大中共作为执政者的权威和声望。这将为毛泽东的把旧中国转变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宏伟计划奠定基础。就其国际影响而言,朝鲜危机的确是对亚太地区国际格局的挑战。然而,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猛烈冲击由西方国家主宰的国际秩序,北京领导人认为北朝鲜的胜利(最好是在中国支援下获胜)有助于在东亚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所以在北京领导人眼里,朝鲜半岛冲突的升级并非不能容忍,尽管他们并不愿意出现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同北朝鲜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金日成在努力同他的中国同志保持合作关系的同时,对中国的影响也保持着高度的警惕。[6]

对毛泽东和中共领导人来说,朝鲜战争的扩大将不可避免地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但是同时又能给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机会,从而在中共亚洲革命日程表上排列在优先位置的地区扩大中国革命的影响。[7]从一开始,毛泽东和中共领导人对朝鲜战争就有一种复杂的心情:如果不能把美国人逐出朝鲜将意谓着中国没有安全保障,而成功则会提高中国革命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关于参战的步骤安排

北京领导人正是根据以上考虑确定对于朝鲜危机的战略的。到7月初,北京领导人已决定推迟有关台湾战役的一系列计划,而把注意力集中在朝鲜。[8]为了应付“最坏的情况”,北京于7月中旬组建了一支“东北边防军”,并于8月初在中朝边境部署了26万多人的中国军队。[9]8月18日,在经过一系列慎重考虑和调整之后,毛泽东确定9月底为中国军队完成入朝参战的一切准备工作的最后期限。[10]

在国内战线上,北京领导人发动了以“打败美国侵略”为中心口号的”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北京方面利用每一种可能的手段在中国老百姓中间激起“仇恨美帝国主义”的情绪。他们着重强调的是: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进行了政治和经济侵略,日趋没落的资本主义美国并不像其外表显示的那样强大,中美两国之间的对抗是不可避免的。[11]同时,北京领导人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旨在镇压“反革命分子和反革命活动”的运动,并使其在数月之内中国军队入朝参战时达到高潮。[12]

所有这一切均表明北京领导人在处理朝鲜危机时所采用的方式实质上是综合性的。在毛泽东和中共领导人的眼中,中国的安全利益将通过保障中朝边境的安全,提高中共在国内的权威和信誉,以及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不断上升来得以实现。北京领导人决心同时实现这些目标。

周恩来在7月12日声明中提出了“和平解决”朝鲜危机的五项先决条件:所有外国军队应撤出朝鲜;美国军事力量应撤出台湾海峡;朝鲜问题应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应由北京拥有;召开四国(苏、美、英、法)会议讨论与日本签订和平条约的问题。[13]在随后的两个月中,北京不断地在一些其他场合重申这些条件。

这些条件的提出显露了北京看待朝鲜危机的基本趋向:危机大大超出朝鲜冲突本身,其解决应同时包括台湾问题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然而,直到仁川登陆之前,共产党方面扮演主角的一直是平壤和莫斯科。金日成作为一名朝鲜民族主义者,在他认为局势已经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并不愿让中国人进行长时间的干预。[14]另一方面,斯大林最优先考虑的是避免同美国直接冲突,因此,采取了一种“等着瞧”的态度。在这种境况之下,北京提出的结束战争的条件,与其说是一种结束战争的具体战略,毋宁说是为其综合军事准备和政治动员进行辩护的手段。

仁川登陆之后:确定中国的参战目标及作出参战决定

1950年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的成功改变了朝鲜战争的整体态势。在北朝鲜抵抗力量逐步崩溃,联合国军向北推进的情况下,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不得不就是否派中国军队入朝这一问题作出决定。

在10月份的前三个星期中,北京作出了入朝参战的决定。作出这一决定的过程是复杂的。中国最高领导层处于严峻国内形势和恶劣国际条件带来的强大压力之下,中央内部在是否必须参战的问题上也未能达成一致意见。10月2日,毛泽东及中央书记处初步决定派中国军队入朝,毛并将此决定告知了斯大林。[15]然而,在政治局会议上讨论此一决定时,多数中央领导人对派军队入朝持保留意见。在经过激烈的辩论之后,政治局才批准了这一决定。[16]

10月8日,毛泽东发出了入朝参战的最后命令。但是,因斯大林不愿实现先前作出的苏联为中国入朝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掩护的承诺,毛不得不在10月12日和17日两次推迟中国军队入朝的最后日期。[17]历史学家迈克尔•亨特无疑是正确的,他认为“要想揭示毛泽东介入朝鲜危机决策幕后的真正动机,就必须进行与毛泽东所全力应付的危机同样复杂的考虑”。[18]

然而,作出参战决定的基本过程是清晰的。从一开始,毛泽东就倾向于参战:在北京作出参战决定的每一个紧要关头他都扮演了中心角色。在10月2日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明确表示中国必须参战,并且促使中共中央领导人作出了最初的决定。[19]在10月4日至5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毛利用他的权威和政治智慧保障了参战决定得以确认和实施。[20]最后,在北京面对因莫斯科拒绝在朝鲜为中国军队提供直接空中支援而引起的严重挑战时,毛再一次使他的同志们确信参战是中国的唯一选择。[21]

通过强调在朝鲜战胜美国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毛为他的参战决定提供了依据。在他同斯大林的函电往来及他在中共中央的讲话中,这位主席强调,为了“解决朝鲜问题”,中国军队应该参与战争,这意味着他们能够“消灭来自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侵略者,把他们赶出(朝鲜)”。毛泽东把“解决朝鲜问题”同中国和“整个东方”联系 一起,强调指出,中国的参战将会加强中共对中国国家和社会的控制,促进东方的革命事业循着中国模式发展。[22]

然而,从一开始,毛的以辉煌胜利战胜美国的雄心就受限制于他所拥有的手段,特别是斯大林未能向中国在朝鲜的军事行动提供空中支援所带来的后果。[23]尽管中国军队出现在朝鲜战场的前六个月中准备采取守势,但中共中央领导层还是在毛泽东的推动下决定参与战争。[24]10月19日,大批中国军队开始入朝。

拒绝谈判:谋求全胜

在随后的几周中,联合国军迅速逼近中朝边境,这给中国人造成了更大压力,同时也向他们提供了新的机会。经毛泽东批准,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采取了诱敌深入,而后集中优势兵力从后方及两翼围而歼之的战略。10月25日,志愿军在云山地区发动了入朝后的首次战役,迫使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撤退至清川江。[25]

这本该给联合国军传递一个严重警告,但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对此却没有在意。11月中旬,他又发起了新一轮“结束战争”的攻势。彭德怀命令志愿军各部队后撤30公里,占据有利地势,等待最好机会歼灭来犯之敌。[26]11月下旬,联合国军进入志愿军的包围圈。11月25日,中国军队开始了强有力的反击。到12月中旬,中朝联军已基本控制了所有北朝鲜的国土。 

中国人在军事上的胜利使北京领导人在通过谈判结束战争方面处于有利地位,如果北京愿意这样做的话。12月8日,以印度为首的13个非西方国家向北京提出了一项和平建议。他们建议中国在三八线停止进攻。在停火的基础上,召开对朝鲜问题感兴趣的大国会议讨论最终解决朝鲜危机问题。6天之后,联合国成立了一个寻求“停火基础”的三人小组。为了使北京认识到停火符合其利益,印度不断地向中国人保证,13国的建议并不是由西方策划的,为换取北京接受停火,他们还保证将中国的其他利益也考虑在内。[27]

然而,北京领导人除获取全面胜利之外对其他概不考虑。12月8日,中国外交部高级官员陈家康质问印度人为什么13国停火建议不在美军-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时提出,而在中朝联军向前挺进时提出,[28]3天后,周恩来在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时强调指出,由于三八线已经被美国人所破坏,中国人无需再去尊重它。[29]

中国在战场上的指挥员,特别是彭德怀,对中国军队是否应继续进攻持保留意见。他们很清楚,尽管中国军队已在反击联合国军的作战中取得了初步胜利,但是由于后勤系统薄弱和缺乏空中支援,这支军队还是脆弱的。彭因此认为中国人在获得国内增援以使其地面及空中劣势得以改善之前不应再继续进攻。[30]

然而,毛泽东在志愿军前两次战役辉煌战果的鼓舞下,依然坚持最初制定的“消灭敌军,把美国人赶出朝鲜半岛”的目标。这位主席在12月4日指出,中国在前两次战役中取得的胜利已使战争形势变得对中国有利。主席推测,在中国的压力下,美国会要求停火。如果情况如此,他将要求美国人保证从朝鲜半岛撤军,作为实现停火的第一步,美国军队必须撤退至三八线以南。在对敌作战取得更为决定性的胜利之前,他拒绝考虑通过谈判结束朝鲜冲突的任何建议。12月21日,他命令彭德怀“发动另一次战役”并“跨过三八线”。[31]第二天,北京正式拒绝了13国的停火建议。 

1950年的最后一天,中国军队开始了第三次战役,联合国军继续后撤。1951年1月4日汉城落入中朝联军之手。1月8日,中朝联军先头部队抵达三七线。[32]

此时,联合国三人停火小组于1月11日提出了解决朝鲜冲突的五项原则。在建议立即实现停火的同时,这些原则许诺外国军队将逐步撤离朝鲜,召开一次四大国(苏联、美国、英国、中国)会议解决远东重大问题,台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也一并列入四大国会议议程。[33]

现在回顾起来,这一决议案很可能给北京提供了一次结束战争的良机。虽然中朝联军在第三次战役中取得了令人难忘的战果,但由于他们的补给线过长,伤亡不断增加,进攻的潜力已近枯竭。由于担心继续前进会使中朝联军的侧翼置于敌军的进攻之下,彭德怀命令停止进攻行动,巩固现有战果。[34]即刻停火可使共产党人占据已有的地盘,如果停火失败亦可使他们获得宝贵的时间以重建进攻的潜力。[35]

此外,共产党人方面若接受这一议案将肯定能把华盛顿置于两难境地。尽管华盛顿并

不完全同意13国议案的所有原则,但美国还是了赞成票。正如艾奇逊后来所说,华盛顿面对一种困难的选择:支持该议案的结果是“失去朝鲜人并会在国会和新闻界引起震怒”,不支持该议案则会导致“在联合国中失去多数的支持”。艾奇逊承认,做出支持该建议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希望中国会拒绝接受它。[36]

北京领导人决定拒绝此议案。1月17日,周恩来指出该议案是“为美军在朝鲜赢得喘息的时间”,他提出了北京方面的谈判条件。他呼吁在中国召开七大国会议,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即代表中国在联合国中获得席位,并要求所有外国军队撤出朝鲜和台湾。[37]在当时这些条件使通过谈判结束战争成为不可能。 

北京的不妥协态度是建立在几个关键性因素之上的。首先,毛泽东认为中朝联军在战场上仍占据上风。虽然彭德怀及在朝鲜的其他中国战地指挥员发现继续向前进攻对他们的部队来说是困难的,但毛在北京的看法却截然不同。他以自己在中国内战中所获的经验观察朝鲜冲突,确信中国军队在数量和士气上都胜过敌方,肯定能扩大战果。在1月14日致彭德怀的电报中,毛提出了美军-联合国军未来行动的两种可能性:“(1)在强大的中朝联军的压力下,(敌人)在进行象征性抵抗之后,可能会从南朝鲜撤退„„(2)敌人可能在大邱和釜山顽抗,但在我们耗尽他们的潜力之后,最终将从朝鲜撤退。”[38]很明显,这位主席相信中国人能够将美国人赶出朝鲜。 

需要同北朝鲜保持团结是北京采取不妥协态度的另一个原因。北朝鲜领导人,包括金日成和朴宪永在内,都希望能使朝鲜半岛得到统一,他们不相信彭德怀关于中朝联军已无力继续进攻的看法。[39]他们向毛泽东和斯大林抱怨彭德怀。[40]北京的最高领导层在意识到同北朝鲜保持协调一致的必要性之后,于1月14日致电金日成,表明了中国的官方立场。这封电报强调,立即停火在共产党一方是不能接受的。只有当美国-联合国一方对诸如从朝鲜撤出全部外国军队、解决台湾问题、把其他远东重要问题提上议事日程等重要条件表示同意之后,北京才能同意进行谈判。北朝鲜对这一反馈感到满意并于1月16日复电表示同意。[41]3天之后,毛泽东指示中国人民志愿军向北朝鲜人民、政府、党,特别是向“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致以“衷心敬意”。[42]在这一背景之下,周恩来于1月17日拒绝了13国建议。

从更深的层次上去理解,毛泽东寻求在朝鲜获取全面胜利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胜利,按照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将对中国人民进行的政治动员向前推进。中国对朝鲜战争的参与,如北京领导人所期待的,在中国人民中间掀起了爱国主义和革命民族主义的新浪潮。对“抗美援朝伟大运动”的宣传很快便超越了最初关于“保家卫国”的宣传重点,而进入了一个强调在共产党领导下建设强大而自豪的“新中国”的新阶段。毛泽东及其他北京领导人清楚地意识到,共产党在朝鲜战场上继续获胜将会使这场运动更加广泛深入。2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在全国各阶层推动抗美援朝运动的通知”。文件号召全党全国以更广泛深入地开展”抗美援朝伟大爱国运动”来响应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所取得的胜利。文件特别强调了要把运动引向“提高对美帝国主义的警惕和憎恨”,同时“激发(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方向。北京领导人希望将这一运动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中国人民从灵魂深处拥护“毛主席、人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3]两周之后,根据毛的意见,召开了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再次强调了在全国开展“抗美援朝伟大运动”的重要性,以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通过参加这一运动而受到“再教育”。[44]因此,对北京方面来说,此时实现停火是不受欢迎的。

然而,中朝联军缺乏将北京的雄心变成现实的力量。出乎中国人意料的是,联合国军于1月25日开始进行反攻。彭德怀明白他的部队缺少弹药和食品,于是在27日向毛泽东提出撤退的建议。[45]毛并不准备放弃夺取全面胜利的设想,于次日命令彭德怀以中国人的反击来回敬美国人的进攻。他甚至相信中国人民志愿军有力量打到三七或三六线。[46]彭德怀不得不再次服从毛的命令;而中国人的反击,如彭所预料,很快就被联合国军击退。2月下旬,彭德怀回到北京向毛泽东当面报告战场实情。彭认为志愿军应采取守势,并应派遣新部队入朝去把那些伤亡严重的部队换下来,为开展春季大反攻做好准备。[47]

根据彭德怀的报告,毛对中国在朝鲜战场应该采取的战略的看法开始出现了微妙转变。他现在承认战争将会长期化,中国的最佳战略应是派遣部队轮番入朝作战。然而,毛依旧相信中国人能够通过不断歼灭美国增援部队而最终把联合国军赶出朝鲜。[48]

经过两个月的调整准备,中朝联军最高统帅部集结了12个军于4月下旬发起了进攻,希望能击溃大部分联合国军,在战场上为共产党方面赢得明显优势。在4月19日向参战部队发出的动员令中,志愿军指挥员们指出“这是一次决定朝鲜战争命运以及结束战争的战役”。[49]然而,由于没有适当的空中掩护和可靠的后勤支援,这次进攻又失败了。在战役的最后阶段,几支过于深入联合国军阵线的中国部队受到反击的联合国军的包围。中国的180师几乎全军覆没。[50]

来到谈判桌前

共产党方面在第五次战役中的失利迫使毛泽东及其他北京领导人重新考虑他们在朝鲜战场上要实现的目标。在意识到中国在朝部队的能力与北京为他们确立的雄心勃勃的目标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之后,毛泽东开始愿意在中朝联军未获全胜的情况下结束战争了。[51]1951年5月下旬,北京的军事计划者们根据毛的指示对中国在朝鲜的战略进行了一次全面回顾。

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在他的回忆录中概括此次回顾的过程和后果时是这样写的:“第五次战役之后,中央委员会开会对下一步应如何走进行了研究。多数人的意见是我们的部队应停止在三八线,边谈边打,争取通过谈判结束战争。我本人也同意这种意见。我认为,把敌人赶出北朝鲜,我们的政治目的已经达到。在三八线停止前进,意味着恢复到战前状态,有关各方都容易接受。”[52]此外,在重新评估停战对中国国内形势和国际格局可能带来的影响时,毛泽东及其同事们认识到中国军队把美国-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这一成功足以证明中国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53]在这种情况下,北京领导人决定中国在5月底改用新的战略,其重点是“边谈边打”。据此,中国的作战目标被重新界定为通过恢复朝鲜战前状态谋求停战。[54]

为了让北朝鲜方面了解这一新的战略,中国领导人邀请金日成于6月初访问北京。[55]中国目前已公开的资料没有提供毛同金之间讨论的详情,但是迹象表明,金日成并不情愿接受中国方面关于以恢复战前状态为条件谋求停战的建议,这使得中国方面很为难。金日成认为,中朝联军在战场上依然占有优势,最好是把谈判拖延到歼灭大部分敌军之后再举行。然而,毛泽东强调的是,如果谈判是要讨论诸如从朝鲜逐步撤出外国军队以及解决朝鲜冲突等问题,中朝方面就没有理由不坐到谈判桌前。[56]

由于中国军队是朝鲜战场的主要战斗力量,金日成自身没有能力单独对联合国军作战,所以他不得不赞同中国的新战略。最后,毛泽东与金日成达成一项协议,以在三八线停战为原则同美国人开始正式谈判,至少在今后两三个月中,中朝联军不再发动新的战略进攻。[57]6月中旬,毛和中共中央正式决定,从今以后,中国要采取的战略是“准备打一场持久战,同时努力通过和平谈判结束战争”。[58]

或许是因为金日成并未被北京完全说服,6月中旬,高岗代表北京、金日成代表北朝鲜,二人一同去莫斯科面见斯大林进行磋商,他们刚一抵达即受到斯大林接见。他们的讨论集中在三个重要问题上:(1)战场上的真实形势如何?(2)将双方实力进行对此,中朝联军是否依然占据优势?(3)敌方是否正在策划反攻?如若敌方确在进行策划,中朝联军能否将之粉碎?简言之,苏联、中国及北朝鲜领导人希望能搞清楚中朝联军是否仍旧处于有利地位,进而决定是立即谋求停火,还是继续作战。在向斯大林陈述见解的过程中,高岗和金日成似乎混用了“停战”、“和解”、“停火”、“休战”及“和平协定”等词汇。斯大林因此要求他们明确解释这些词汇的含义以便他能明了讨论所要达到的目的。高岗和金日成最后一致认为中国和北朝鲜想要寻求的是以停火为基础的停战。结果,在斯大林的认可之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决定为通过谈判实现停火而努力,并把恢复战前状态作为谈判的基点。[59]

在斯大林、高岗、金日成三人会议作出决定之后,马立克紧接着于6月23日正式呼吁实现“停火,并以双方军队从三八线后撤为条件实现停战”。北京立即表示赞同苏联的提议。[60]美国-联合国方面对共产党方面的和谈呼吁也给予积极的响应。6月24日,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发表谈话表示希望尽早开始停战谈判。次日,杜鲁门总统宣布美国愿意参加导致朝鲜停战的谈判。7月初,双方同意于7月10日在开城举行谈判。

确立中国的谈判战略

同美国人进行谈判是对北京领导人的一次新的挑战。1944年至1946年,中共方面在同国民党为防止内战举行和谈期间曾多次与美国人接触,但当时并未经历过中共与美国的直接谈判。为了保证能对谈判进程直接控制,北京最高领导层层立即着手组织了中国的谈判小组,朝鲜人民军南日将军,中国人民志愿军邓华将军和解方将军是中朝联军的公开谈判代表,其背后还有一个“谈判指导小组”负责确保谈判能“遵循北京制定的正确战略和策略”。长期担任中共军事情报机构首脑并在当时担任外交部副部长的李克农、40年代即开始与美国人打交道的外交部国际司司长乔冠华被任命为指导小组负责人。[61]李和乔离开北京之前,毛泽东同他们进行了长时间谈话,向他们强调要把即将开始的谈判作为一场“政治战争”,要时刻遵循北京制定的政治路线。毛还指示他们要每天用电报同北京最高领导层保持联系。[62]7月6日清晨该小组抵达金日成的指挥部。北朝鲜方面同意谈判活动将在以李克农为“组长”、乔冠华为“指导员”的指导小组领导下进行。[63]

北京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将结束战争的新战略传达给中国人民。7月3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发出了“关于朝鲜和平谈判宣传问题的通知”。文件指出,“我们一向赞同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朝鲜争端,实现和平是中国人民解放参加朝鲜反侵略战争的真正目的”。文件还指出,在过去8个月中,“抗美援朝战争”不仅成功地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同时也成功地“迫使美国人放弃了原定侵略计划并领教了中国人民的力量”。中共中央强调指出,谈判和停战的请求是由美国人先提出的。不论谈判能否导致和平,中共中央认为,中国已经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64]

至于谈判将进行多久,北京的看法是停战协定短期内(可能数周之内)即可达成。毛泽东在7月2日致彭德怀、高岗(抄送金日成)的电报中预言“要进行10至14天的谈判准备和谈判工作”。他命令高岗“尽最大努力”在10天之内把志愿军增援部队、武器、弹药运送到北朝鲜„„以备应付协议达成之后不得再运输人员及物资的局面”。[65]包括李克农、乔冠华在内的中方赴朝谈判代表们随身只带有夏季的衣物,他们均认为在冬季来临之前谈判工作即可结束。[66] 

由于确信中朝联军在战场上仍对美军-联合国军占有相对优势,使得谈判很快就可结束的推断更引人注目。虽然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中遭受挫折已使北京领导人及志愿军指战员们认识到中国不可能在朝鲜取得完全军事胜利,但他们还是认为过去8个月的战况应已使美国人懂得联合国军获胜也同样是不可能的。况且,北京领导人认为,他们所提出的停战条件——恢复战前状态,即双方军事力量撤至三八线——应可为美国人所接受(如果不是受到欢迎的话)。此外,北京领导人还认为,这一解决办法是先由美国人建议的,它使双方都可声称自己并未战败。[67]在北京看来,最困难的挑战并不是达成停战协定,而是从朝鲜撤出所有外国军队、解决台湾问题和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北京领导人现在愿意赞同把这些棘手的问题放到协议达成之后再解决。因此,他们盼望实现停战的谈判不要耗时过久。 

然而,鉴于中国内战中的经验教训,北京领导人也不摒弃其他见解。他们明白只有在战场上处于强有力的地位,在谈判桌前才能获得最好的谈判结果,谈判依然有可能长期化,因此在军事上保持强大是十分必要的。当谈判日期和地点确定之后,北京领导人及志愿军指挥员们便开始筹划第六次战役。7月2日,彭德怀命令所有志愿军部队对敌“保持高度警惕”,以防他们可能会借和谈掩护发动突然进攻。他强调指出“没有艰苦的斗争就不可能得到和平”。[68]当晚,毛泽东命令志愿军做好一些准备,随时准备转入进攻,严惩来犯之敌。[69]

根据毛的指示,志愿军司令部参谋机构于7月初开始制定第六次战役的计划。基本的考虑是一旦谈判不能依共产党方面预想的线路进行而重开战端,那么就要再次发动进攻给敌人施加压力。志愿军指挥员们计划集中13个中国军和4个北朝鲜军,在22个苏联和中国航空大队的支援下,全歼联合国军两个师,并把东线的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以南。7月8日,志愿军司令部下令开始战役准备(又称9月战役)。[70]

在开城进行的谈判很快就遇到了一系列困难。在开始两周中,双方未能就谈判议程达成协议。中朝谈判代表提出,除停火之外,“撤退所有的外国军队”也应是停战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联合国的代表则坚持只应讨论与停止朝鲜冲突有关的军事问题。直到7月26日,双方才就一项包括5个部分的谈判议程达成协议:(1)通过议程;(2)划定一条军事分界线;(3)对朝鲜停战作出具体安排;(4)对战俘问题作出安排;(5)就有关问题向双方政府提出建议。[71]

第二阶段的谈判更为曲折。7月26日之后,双方开始把讨论集中于议程的第二项,即划定军事分界线及建立非军事区。中朝方面根据北京、平壤、莫斯科三方达成的协议,提出应以三八线为基准划定军事分界线。但是,美国-联合国方面反驳说应基本上沿平壤、元山一线划定,大约从双方目前的前线位置向北推20—30(有些地方为40)公里,要求共产党方面放弃仍在他们控制之下的13000多平方公里领土。[72]为了证明这样一条非常有利于美国-联合国一方的划线是合情合理的,其首席谈判代表查尔斯•特纳•乔伊海军上将辩解说鉴于联合国军控制了朝鲜全部领空及朝鲜半岛周围海域,所以应在停战协定中多划得一些领土。[73]美国人试图利用这样的协定进行讨价还价,以求得到最有利的解决,但北京领导人则将这一切视为华盛顿方面对达成停战协议缺乏兴趣的证据。 

谈判进展缓慢,在志愿军指挥员和中共谈判代表之间引起了不同反响。彭德怀认为,除非中朝联军能在战场上对美国人施加新的压力,否则谈判无望继续。在7月24日电报中他向毛泽东陈述,美国人是否真的愿于此刻达成停战协议很值得怀疑。他认为,为了实现停战,共产党军队要连打“几个胜仗,并前进到三八线以南地区”。彭建议,“然后,我们可以退至三八线,并同(敌人)开始谈判,以使在朝鲜的所有外国军队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逐步撤退”。彭因此建议共产党军队应于8月中旬完成反攻的准备,如果敌方届时不发动另一次进攻,可于9月向敌人攻击。[74]两天后,毛泽东批准了彭的方案。这位主席强调“我方军队积极准备于9月进攻是绝对必要的”。[75]8月1日,毛泽东批准派20军入朝增援中国军队。他还指示志愿军贮存足够的弹药以备9月战役之需。[76]

美方在划定分界线问题上采取的进攻性姿态使彭德怀及其同志们更加相信如若不给美国人“另一次教训”[77]朝鲜冲突的“合理解决”就不会实现。8月8日,彭德怀致电毛泽东,报告他志愿军已开始第六次战役的动员工作,这次战役要歼灭美军第3师和南朝鲜第2师,把前线推进到三八线以南。8月17日,志愿军指挥部发出了开始第六次战役的初步命令。[78]

然而,邓华及其他一些志愿军指挥员的看法是中国方面用军事力量提高在谈判桌前地位的意愿将面对美国方面同样的决心和反应。华盛顿的决策者们看来是要在最坏的境况下冒着使谈判破裂的风险来力保按他们所提条件达成停战协定。8月中旬,在志愿军开始第六次战役之前,美军-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开始了进攻。与此同时,美国空军加强了对共产党军队补给线的轰炸。共产党军队阵线向北缓慢退移。面对这一情况,邓华于8月20日给彭德怀发了一封电报,向他强调志愿军发动第六次战役将面临很大危险。他指出美军-联合国军已建立了很坚固的防御体系,如果志愿军再一次发动进攻,很可能遭受另一次重大失败,这样会使中-朝联军在战场上和谈判桌前均陷于很不利的境地。邓华建议志愿军最好采取守势,迫使敌人先发动进攻,而后击溃之。[79]

邓的见解与在开城的中国谈判代表们的见解极为吻合。8月中旬,包括李克农、乔冠华、解方在内的中国代表团成员对谈判前景进行了一次讨论。他们均认为“鉴于对方自谈判开始以来的一贯态度及谈判桌以外的整个局势”,尚无迹象表明美方会同意中朝方面关于沿三八线划线停战的建议。他们认为美方的底牌是按现状划线停战,另做一些小的调整。如果中朝一方坚持按三八线划线,那么谈判将会破裂。为了实现停战,他们认为中朝方面需改变立场,同意按现状停火。8月22日,他们直接向北京建议应采取以按现状停火为基础的新立场。[80]北京领导人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确定中国结束战争的最佳战略。早在8月10日,毛泽东就指示周恩来和聂荣臻审定志愿军第六次战役的计划,重点审定志愿军指挥员们所制定的战役目标的可行性。8月18日,即志愿军发出第六次战役动员令的第二天,北京领导人开会仔细考虑了有关第六次战役的各方面因素。8月19日,中央军委向志愿军发出长电,指示其指挥员们对战役计划重新考虑。在电报的开始部分对朝鲜局势和华盛顿的意图进行了分析。中央军委认为,美国人反对以三八线划定分界线主要是基于政治考虑而不是军事考虑:一方面,朝鲜局势持续紧张会有助于保持美国同其盟国之间的团结;另一方面,华盛顿在同日本订立和约之前不想解决朝鲜问题。因此,中央军委推断,虽然华盛顿不像是要让谈判完全破裂或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因为那样会引起华盛顿与伦敦和巴黎的严重矛盾),但是把停战谈判的进程延长是可能的。根据这些观察和推测,中央军委指示志愿军指挥员重新考虑进行第六次战役的必要性。中央军委特别强调指出,除非志愿军指挥员确信第六次战役能歼灭敌人两个师,或至少不导致中朝联军的另一次军事撤退,否则,战役计划最好取消。[81]

正当中国人重新考虑结束战争的战略之际,在开城发生了一系列事件。8月4日,一队中国武装军人“误入”停战谈判地点所在地。两周后,即8月19日,中国军队一名排长在开城中立区内被击毙。三天后,中朝联军一方宣称一架联合国飞机轰炸了会场。[82]8月23日,即最后一次事件发生的次日,北京最高领导层层指示中国谈判代表对美国人的暴行予以“坚决回击,即使冒使谈判延长甚至破裂之风险也在所不惜”。[83]根据北京的指示,中朝方面立即中断了谈判。[84]

中国人此时退出谈判并不意味着北京对通过谈判结束战争不再感兴趣;也不单纯是为提高讨价还价的实力而作出的姿态。北京领导人作出这一决定是为给自己一个重新评估在战场上及谈判桌前所处地位的机会,以便使他们在必要情况下,能够澄清中国的谈判战略并依据在前40天的停战谈判中所获得的经验,以便重新修订谈判战略。 

在随后的两个月中,北京最高领导层层、志愿军高级指挥员及在朝鲜的中国谈判代表团把对谈判战略的回顾集中在三个关键问题上:(1)什么原因使美国人在谈判桌前持貌似强硬的态度?(2)中朝方面通过谈判能够得到的最好条件是什么,应持什么底牌?(3)把保持北京底牌的需要同可行的手段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虑,中朝方面能采取的最佳战略是什么?在评估中国战略的过程中,北京领导人意识到他们最初对如何进行谈判的各种考虑过于简单也过于乐观。除此之外,北京领导人也清楚地感觉到美国人在谈判桌前表现出的傲慢系出于其对美军-联合国军在战场上占有优势的强烈意识,如果不能战胜美国人的傲慢,谈判就不可能按中国人的条件进行。[85]况且,7个星期同美国人交锋的经历也清楚地说明,双方谈判的结果都含有“面子”问题。在这一“严肃政治斗争”中如让美国人占了上风,北京领导人相信,中共当局在国内外的信誉和影响,即中国出兵朝鲜考虑的两个主要方面,都将受到危害。[86]北京领导人的结论是他们承受不起这场意志之战的失败。

然而,北京最高领导层层和志愿军指挥员们现在均已意识到在朝鲜战场上中朝方面确实处于劣势地位。即使把计划已久的中国空军于1951年9月入朝参战也计算在内,美军-联合国军一方依然牢牢控制着朝鲜领空,因此脆弱的补给线继续限制着志愿军的战斗力。除此之外,联合国军通过控制海域,完全有可能在中朝联军的后方进行两栖登陆作战,瓦解中朝一方的任何攻势。考虑到以上诸因素,北京领导人及志愿军指挥员们一致认为试图通过扩大战争来向美国人施加更多压力并不符合他们自身的利益。[87]1951年10月,他们决定取消第六次战役。

作为此次综合性评估的结果,制定一系列更为明确的中国谈判及战争战略在9月底10月初时成为关注的焦点。“准备长期作战,同时争取和谈结束战争”将是中国战略的主旨,志愿军放弃了通过大规模进攻行动迫使敌人接受中方条件的计划。中国人现在采取了在战场上采用进攻性防御的战略,寄希望于在无休止的战斗中不断增加的伤亡最终迫使美军-联合国军一方在谈判桌前同意北京的最低条件。换句话说,北京领导人相信,只要中国军队在朝鲜不被打败,他们就会处于宣告胜利的地位。[88]中国人现在已准备重新回到谈判桌前。10月25日,停战谈判在板门店重新举行。

尽管北京领导人不断谈论“长期谈判”的可能性,他们依然盼望尽快结束战争。1951年11月14日,毛泽东及中共中央就停战谈判战略发出综合性指示。指示认为,由于10月25日在板门店重开谈判,美国便面对着来自国内和国际要求停止朝鲜战争、增进和平机会的压力。因此,北京领导人认为,中国方面采取新战略,接受以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基础划定停火线,已经扫除了此一问题上的主要障碍。他们还认为,在中立国名单中加进瑞典等国家行停火监督,将能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战俘问题则可通过采取停战后遣返所有战俘的原则加以解决。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因此相信在年底之前有可能实现停战。然而,指示中也命令中国谈判代表不要显得过分渴望停战,应准备战争再延长六个月乃至一年。指示中强调中国人的基本方针应该是“如能实现和平最好,如果战争延续我们也不怕”。[89]

中国谈判指导小组于11月20日讨论了这些指示。小组中多数人认为,如果能就分界线问题达成协议,便可为年底缔结停战协议奠定良机;鉴于敌军方面已表现出无力打破中朝防线,那么便有理由认为在近期内便可划定分界线。只有乔冠华提出战俘问题可能引起麻烦。[90]

在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的乐观主义似乎是有其根据的。复会两天之后,双方便就划定分界线的原则达到了一项协议。11月27日谈判代表们一致同意接受双方之间的实际接触线。至此,停战似乎是临近了。

僵局:战俘问题

然而,认为战争会很快结束的乐观情绪并未持续多久。当双方参谋人员在地图上划定分界线的时候,美国人附加了一项条件:只有在谈判中所涉及的其他悬而未决的问题于30日之内得以解决的情况下分界线方能划定。 

要为所有遗留问题都找出答案,这一时限显然太短。 

对第三项议程(为停战作出具体安排)的讨论于11月27日开始,在12月27日最后期限到来之际,在这一问题上只勉强获得边缘性的进展。分界线因此不能生效。在第二年5月初之前,双方未能为与此一议程相关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为了加快谈判进程,有关第五项议程(就有关问题向双方政府提出建议)的讨论于1952年1月31日开始进行。2月19日,双方最终达成协议,于停战协议签字后90天之内召开一次政治会议讨论从朝鲜撤出所有外国军队问题以及同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相关的一般性问题。 然而,双方不久便认识到真正的障碍是议程的第四项,即战俘问题。1951年12月11日开始为解决此一问题进行谈判,在后来的17个月中未能找到解决办法。

中国人没有预料到把停战谈判引向僵局的竟是战俘问题。参战初期,依循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内战中的经验,志愿军指挥员们在毛泽东的批准下,释放了几批联合国军战俘,希望此举会有助于瓦解敌军的士气。[91]事先未料及战俘问题会在结束战争之际变得如此重要,毛泽东甚至把决定释放战俘的时间及数量的权力也交到了志愿军指挥员手里,允许他们自行决定,无需上报北京。[92]

甚至在停战谈判开始之后,毛泽东和北京领导人也未能认真对待战俘问题。在7月份发给志愿军指挥员及中国谈判代表的几封电报中,毛均视战俘问题为容易解决的问题,认为找到其他“重大问题”的解决办法之后,战俘问题将依以交换所有战俘的原则很快得以解决。[93]迟至1951年11月14日,在对华盛顿谈判战略进行分析的时候,毛泽东依然相信中朝方面所持的停战后交换所有战俘的立场会被美国人所接受。[94]然有一些中国谈判代表如乔冠华,感觉到解决战俘问题会比较复杂,但北京领导人及中方谈判代表总体上仍把这一问题列为次要问题。[95]

然而,出乎中国人的意料之外,当所有其他问题的解决逐渐显出眉目之际,战俘问题却陷入了僵局。1951年12月中旬,双方在互询被对方监押的战俘数量的时候,发生了第一次大的冲突:美国人发现只有25%的美方失踪人员被列在共方提交的名单上,中朝代表也要求对方解释为什么联合国军司令部从原提交的共方战俘名单上减掉了37000人。由于在澄清这些问题时进展甚微,中朝方面愈加怀疑,并声称美国-联合国一方企图将大量共方战俘扣留。[96]这一怀疑后来在1952年1月2日得到印证,那天,美国-联合国一方正式建议战俘的遣返应在自愿基础上进行,那些不愿意返回本国的人员可以不再持武器参加朝鲜战争为条件得到释放。[97]

美国人以这一问题涉及基本人权为由为其在战俘问题上的立场辩护。[98]事实上,美方这一政治路线是几种不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政治意义上说,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认识到如果大量共方战俘选择留在“自由世界”,美国-联合国一方将会在反共宣传战中占据极有利地位。从军事意义上说,美国军事策划者们认为,共方战俘在数量上约为美国-联合国一方战俘的10倍,如将他们全部遣回,定会为共产主义战争机器输入新的血液,因此是不可取的。在论及战俘问题对美国在谈判桌前讨价还价实力的影响时,任何人也不能忽视美国-联合国一方手中的战俘大大多于中朝一方这一事实。后来,李承晚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强硬态度,更加妨碍了美国-联合国谈判代表的灵活性。在这种状况下,美国人坚持其在1952年1月初提出的不强迫遣返的立场。4月28日,美国-联合国谈判代表提出了一项“最后”一揽子建议,其关键部分是战俘不得被强迫遣返,中朝方面被遣返的战俘将为70000人,而不再是先前提出的112000人。[99]

面对这一始料不及的复杂情况,北京最高领导层层和中国谈判代表把注意力集中在战俘问题的政治方面。1952年5月初,在对美国-联合国方面4月28日所提一揽子建议的实质进行分析时,中国谈判代表团指导小组成员认为美国人的目的在于取得政治上的优势。此外,李克农还指出,杜鲁门政府此时并不想结束战争系出于两方面原因:第一,在总统大选之年,杜鲁门担心一种较弱的形象会危害民主党获胜的机会;第二,为在1953年预算中增加军费开支,朝鲜战争须继续进行。[100]

当战俘战略如何制定这一问题摆在北京最高领导层层面前的时候,他们更着重强调这一问题实质上是“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1952年7月12日,美国-联合国谈判代表提出了一项建议,将欲以遣返的中朝战俘总数从70000人提高到83000人。李克农及其他中方代表于7月13日和14日两次向北京发报,提议接受对方这一建议,作为解决战俘问题的基础,因为83000这一数字与中方代表提出的90000这一底线数字相距不算太远。[101]但是,毛泽东立即驳回了这一建议,并严厉批评了李克农和他的同志们。这位主席指出,提出这一建议表明中国谈判代表在政治上很幼稚。他强调说,关键问题并不在于有多少中朝联军的战俘被遣返,而在于这样的安排将会使哪一方占据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有利地位。如果中国接受了美国-联合国方面的建议,这位主席警告说,就意味着他们已屈从于敌人的政治和军事压力而接受了条件。因此,对这一建议是不能接受的。[102]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中朝谈判代表们于7月8日拒绝了对方的建议。

在此背景之下,北京领导人于1952年夏重新审度了中国结束战争的战略。他们决定放弃任何对战争会早日结束的幻想,同美国人在政治战场上和军事战场上均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毛明确表示,只有当中朝方面在军事反政治上均处于有利地位时,北京再行考虑怎样同美国-联合国一方就战俘问题达成妥协。[103]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领导人戏剧性地把宣传活动升温,谴责华盛顿在北朝鲜和中国东北搞“卑鄙的细菌战”。据中国方面的消息,早在1952年1月28日志愿军就首次报告了美国人有可能在北朝鲜使用“细菌武器”的迹象。[104]经过深思熟虑和相互磋商后,北京和平壤决定将事态公布于众。1952年2月22日北朝鲜外务相朴宪永发表正式声明谴责“美帝国主义对朝鲜人民进行细菌战的罪行”。两天后,周恩来发表了同样的声明。随后,中国和北朝鲜共产党人发动了一次“反美”运动,抨击这一被他们指控的罪行,并呼吁进行国际调查。[105]

回顾往事,1951年冬至1952年在朝鲜发生的事情必须被视为朝鲜战争史上一个最为神秘的问题:在查阅北京的文献资料时,我发现了足够的证据表明在1952年初志愿军指挥员和北京领导人确实相信美国人曾对中国人和北朝鲜人使用过细菌武器。例如,聂荣臻于2月18日发给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报告中指出,现有确凿证据表明美国人在朝鲜进行了细菌战。[106]次日,毛泽东谈到这封电报并指示周恩来“密切注意事态并采取适当手段”。[107]然而,并未见到任何证据表明美国对中国的说法予以过确认或对事情真相做过任何解释。

总之,北京方而的确将此事视为其对抗华盛顿方面欲利用战俘问题获取政治优势的有利武器。当第四项议程的讨论僵持不下时,北京尽一切努力将对“美国进行细菌战”的谴责运动扩大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从3月底至9月初,北京和平壤邀请了三个“国际调查组”到北朝鲜和中国东北“收集美国在战争中使用细菌武器的证据”。[108]1952年5月开始,北京陆续公布了25名被俘美军飞行员的“忏悔书”,他们均被指控参加了针对中国和北朝鲜的“细菌战”。[109]“谴责美国”的运动于1952年底至1953初达到高潮。

与此同时,北京领导人积极努力加强共产党方面在朝鲜战场上的军事地位。1952年8—9月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他同苏联领导人会谈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请苏联增加对华军事援助。[110]1952年9月开始,在首先努力取得战场上的优势,而后再谋求同美国人就战俘问题达妥协这一政策指引下,毛泽东和北京领导人采取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措施以提高共产党方面在朝鲜的军事地位。首先,加速对中国入朝部队实行轮换。第

23、24和49军于1952年秋季入朝,第

1、

16、21和54军于1953年1月份入朝。至1953年初,中国在朝鲜的部队总数已达135万人(包括后勤部队),为中国入朝参战以来的最高水平。[111]

其次,以更大的努力保障中朝联军的后勤供给。周恩来1952年8月至9月访苏期间,斯大林同意增派5个苏军防空炮团赴朝参战。[112]1952年底至1953年初,北京派出6个铁道兵师赴朝鲜抢建新铁路并对现有铁路进行维修。1952年冬至1953年春,志愿军后勤部储备了12万多吨弹药和24万8千吨粮食。[113]第三,北京领导人格外关注在朝鲜东西海岸修筑坚固的防御体系,以防美国-联合国军可能在中朝联军背后进行登陆。1952年11月至12月,如何应付敌军可能的登陆作战问题成为志愿军日程表上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毛泽东认为“如果我们能挫败敌人这一企图,敌军将无路可走,定败无疑”。[114]

中国在战俘问题上持强硬态度的原因是中国人相信自己在打持久战方面比美国人有优势。毛泽东在1952年8月4日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做的报告中强调指出,美国在朝鲜打持久战存在三个最根本的弱点:第一,战争持续下去会使美国消耗更多生命,而美国人口比中国少得多。第二,长期化的战争会使华盛顿背上沉重的包袱。第三,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在朝鲜打持久战会持续干扰美国人的全球战略安排。[115]10月17日,中共中央向志愿军指挥员发出一系列指示,强调指出,美国人如果继续朝鲜战争,定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与此相反,中国在持久战中会处于转强地位。北京领导人的理由是,美国人一向习惯于驱使别国为他们的利益去打仗,但是朝鲜战争则不同——从战争一开始,美国人就直接卷入了。而且,北京领导人再次表明,因为美国把全球战略重点放在欧洲,持续朝鲜战争将使美国的主要军事力量陷在朝鲜。在这种情况下,北京领导人对美国人怎么可能打得起这样一场持久战提出了质疑。[116]

没有证据表明北京领导人在制定这一强硬战略的时候认真考虑过美国人是否会在朝鲜使用核武器的问题。虽然北京军事决策人员大概想到了美国人可能会在朝鲜对战术目标使用核武器,但毛泽东和其他中国领导人坚定相信最后解决朝鲜冲突还是要靠地面战争,而不是靠使用原子弹这样的非常规武器。[117]毛泽东和其他中共领导分析华盛顿向共产党方面施加压力可能会利用何种手段时,甚至不屑于提及原子弹。 

中国的针锋相对战略同美国的僵硬态度合到一起,把板门店会谈推向了僵局。1952年5月以后,双方均宣布战俘问题的谈判已陷入僵局,当时板门店进行的会谈经常会连续几个星期中断。1952年10月8日,美国-联合国一方有关战俘问题的“最后建议”被共产党人拒绝,美国-联合国谈判代表宣布谈判无限期休会。结束战争看来还很遥远。

打破僵局

战俘问题上的僵局是在何时以及如何被打破的?许多研究朝鲜战争史的学者注意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中国和北朝鲜的立场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3月27日,共产党方面对美国-联合国方面提出先交换伤病战俘的建议给予了积极的响应。3天后,周恩来提出那些不愿被遣返的战俘应被送到一个中立国“以便确保对他们的遣返问题得以公正解决”。[118]这一声明重新打开了停战的大门,解决战俘问题的讨论也于4月底开始恢复。一些学者就因此推测斯大林的逝世肯定在缓和共产党方面对解决战俘问题的态度上起到了重要的 (如果不是决定性的)作用,在此推测的基础上得出的一个符合逻辑的论点是,中国人对待战俘问题的强硬态度反映了斯大林并不愿意结束朝鲜战争。

中国和俄罗斯新近公开的资料表明这些推测有一定的基础。根据中国的资料,周恩来在3月7日至24日参加斯大林葬礼期间,曾同新的苏联领导人进行了广泛的讨论。3月21日晚,周恩来同包括马林科夫、赫鲁晓夫、贝利亚、莫洛托夫和布尔加宁在内的新苏联领导人进行了长时间会晤,讨论解决朝鲜战争的最佳途径。讨论的结果是一致认为“中国和北朝鲜方面目前正处于在与敌人合理妥协的基础上结束战争的地位”。[119]近期公开的俄罗斯档案也确认了周恩来在莫斯科出席斯大林葬礼期间,中国和苏联确定了在朝鲜“加速谈判和缔结停战协议”的共同立场。[120]

然而,把中国在战俘问题上转变态度的原因完全归结到斯大林的逝世上是没有道理的。目前可见到的中国文献资料说明北京方面采用更为和解的方式有其自身的逻辑,这个问题只能在更广泛、更复杂的背景下加以理解。有确凿证据表明,即使斯大林在1953年3月初没有去世,根据北京的计划,也要于1953年谋求在朝鲜停战。

北京在战俘问题上采取强硬态度并不是要关上停战的大门,而是想在坐到谈判桌旁之前先取得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有利地位。这一立场当然同北京对待朝鲜危机的整体安排是一致的,从一开始,北京所强调的就是这场危机中所蕴含的国内及国际的政治意义。因此,北京在战俘问题上的不屈服立场更应该被理解为是对美国人利用战俘问题把北京迫于守势的作法的反应,而不是在斯大林的压力下所作出的一种不情愿的姿态。

在中国目前开放的文献资料中尚无证据表明在1952年底至1953年初这段时间里,北京和莫斯科之间在如何结束战争这一问题上有过严重的分岐。根据师哲的回忆,1952年8月中旬,周恩来率领一个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讨论内容之一就是共产党方面结束战争的战略。周的代表团8月17日抵达莫斯科。4天之后,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与周会晤。周向斯大林简要介绍了中国的国内形势,国际地位以及朝鲜战场最近的局势发展。他告诉斯大林中国愿意根据可以接受的条件结束战争,但不会屈服于美国人的不合理条件。他告诉斯大林,毛泽东的看法是如果共产党方面能够表现出比美国人更具有持久的耐心,那么敌人迟早会作出更大的让步。周恩来特别强调,毛泽东相信在停战谈判中共产党方面的坚定立场会延长朝鲜战争,但不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相反,毛泽东认为,朝鲜冲突已经暴露了美国的弱点,会延迟新的世界大战的来临。不过,周还是提到了中国在现有条件下继续作战有很多困难,特别是美国人所拥有的大炮是共产党方面的9倍。[121]

讨论的焦点随后又转向中国和北朝鲜方面在谈判中应以什么为底线,如何保住这一底线。在制定中国-北朝鲜谈判战略方面斯大林提出了详细的建议。他提出中朝方面在战俘问题上对付美国人时应分三步走。第一,如敌人坚持留下30%的中朝战俘,中朝方面可以留下13%的敌人战俘来予以回敬。此建议的目的是迫使美国人改变态度。第二,如果第一方案不能实现,中朝方面可以建议先停火,然后交换战俘。第三,如果第二建议不为美国人所接受,中朝方面可以提出下一个建议:如果有一些战俘确实不愿被遣返,他们可暂时停留在中立的第三国,待询问过他们自己的意愿之后,再行决定是予以释放还是遣返。为了加强中朝方面在谈判桌前的地位,斯大林同意派5个苏联高射炮团入朝。然而,他告诫中国人不要在三八线附近使用苏联空军。他确信,由于美国人不可能在朝鲜打一场持久战,如果中朝方面能耐心进行谈判,同时在战场上保持强有力的地位,美国人迟早将会接受以上所提到的共产党方面三个方案之中的一个。[122]

为进一步协调共产党方面在朝鲜作战及谈判的战略,根据周恩来的建议,斯大林同意接受一个志愿军和北朝鲜联合组成的高级代表团访问莫斯科。[123]1952年9月1日,彭德怀、金日成和朴宪永抵达莫斯科同周恩来和斯大林共同进行磋商。斯大林于3天后会见了他们。会谈的中心问题是苏联向中国和北朝鲜提供军事援助的问题。斯大林许诺苏联将加强中朝联军的防空体系。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安排于9月14日再次同斯大林会谈,中苏达成一致意见,在中朝方面的政治和军事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之前,不向美国人作出任何让步。[124]

在战俘问题采取不妥协的态度基本上是北京自己的选择,这一点可在两份重要文件中清楚地看出来。1952年12月16日,在由周恩来起草、毛泽东签署的一封电报中,北京领导人论述了朝鲜的整体局势及中国的战略。毛泽东和周恩来都认为“停战谈判已陷入僵局,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为一年)里,朝鲜的战争会加剧”。他们做此估计的主要依据是“美国在朝鲜所损失的军队还未达到足以迫使他们停止战争的程度”。此外,毛和周想等着看一看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后会有什么举动。他们认为,美国人手中唯一的一张牌是“在我军背后进行东西海岸登陆作战”,对中朝联军的重大考验可能在1953年春季来临。他们暗示,过了那时中国的政策可能改变,因为届时朝鲜的军事形势定会转而对他们有利。[125]

1953年2月19日,乔冠华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向北京发送了一份报告,简述了中国代表团对形势的分析和中方当时的战略。报告认为美国在朝鲜战场上采取新的重大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不大,艾森豪威尔政府制定在台湾海峡“放蒋”的新政策是为向中国施加更大压力,这个压力大于允许蒋试图反攻大陆(换句话说,中国谈判代表团认为中朝联军已在朝鲜战场上取得相对优势)。但是,由于美国已再次将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审议,又由于美国军方并没有放弃联合国军会在战场上进一步获得军事优势的幻想,所以美国人不会很快地回到板门店谈判桌前。报告推测,如果中国在此情况下建议无条件重开板门店谈判,美国人会以此为中国软弱的表现。因此,报告建议中国可静等美国人提出下一个动议。毛泽东和周恩来均同意这一分析。毛泽东甚至预言,美国人可能会去找苏联人提出动议。[126]很显然,在斯大林逝世之前,中国人已准备缓和他们在战俘问题上的立场,但是他们想要美国人先迈出第一步。[127]

若把中国于1953年3月下旬对战俘问题态度的改变放到以上背景下考虑,这样一种改变就显得很合乎逻辑,并不像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具有戏剧性。斯大林的逝世可会对发生此一变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归根结底,这一变化应主要归因于北京以往根据中国领导人对局势变化的估计而制定的政策,并非仅仅是对外部环境变化所作出的反应。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讨论1953年春夏两季的一些大事。在这段时间里,中美双方都准备接受停战。4月26日恢复停战谈判之后,进展是顺利的。虽然双方为防备谈判可能再度中断都没有放弃军事上的准备,但是,双方谈判代表还是就战俘问题在自愿遣返的原则上于6月8日达成了一项协议。周恩来以个人名义打电话给李克农向中国参加板门店会谈的代表团成员表示祝贺。[128]6月15日,双方军事参谋人员最后划定了军事分界线。在经历23个月的艰苦谈判之后,和平的曙光终于显露出来。当日18时,彭德怀以中朝联合指挥部司令员的名义,命令所有部队于6月16日停止攻击行动。[129]6月18日凌晨,局势发生突变,李承晚释放了25000多名由南朝鲜军队监押的北朝鲜反共的战俘。[130]当日下午,北京高层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对这一局势进行了分析。在次日发给志愿军和中国谈判代表团的电报中,毛泽东表示,美国人不大会支持李承晚拖延达成最后协定的企图,因为这样将会使华盛顿在国内、国外都受到“巨大压力”。这位主席的见解是,最大的可能是美国人迫使李承晚接受停战。毛此时认为中国的战略应该是“在美国同南朝鲜的矛盾中坐收渔利”。[131]

此刻,彭德怀正在从北京返回朝鲜前线去签署停战协定的途中。出于确信李承晚的行为为共产党军队提供了在最终停战之前打一次大胜仗的机会,彭德怀6月20日致电毛泽东,建议“根据目前形势,如果停战签字能拖延至月底会对我们更为有利;为加深敌人之间的矛盾,我们计划对李承晚伪军进行另一次打击,歼灭李伪军15000人。”[132]毛泽东于次日同意了这一建议,[133]虽然金日成对于在战争最后阶段发动一次进攻的必要性持保留态度,彭德怀还是发出了作战命令。[134]

经过三个星期的准备,中国军队于7月13日开始进攻,旨在对李承晚和南朝鲜进行一次惩罚。这一次攻击在南朝鲜军队稳住阵角之前重创了首都师和第三师。[135]7天之后,停战协定最后签字,持续三年之久的朝鲜战争终告结束。 结论

中国于1950年10月加入朝鲜战争,为的是保卫国家安全,更重要的是要取得对美国指挥的联合国军的辉煌胜利。这样做的思想基础是北京领导人渴望把朝鲜危机所带来的挑战和威胁转变为共产党人控制国家与社会并提高共产党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影响的原动力。因此,中国为结束战争所采取的战略就其实质而言是带有进攻性的。

然而,中国人从1950年10月至1951年5月在朝鲜的经历使北京领导人清楚认识到中国的作战能力无法实现其雄心勃勃的目标,北京领导人有必要对战争的目的及结束战争的战略进行根本调整。经过对中国在朝鲜的得失重新进行审度并与莫斯科和平壤协商之后,北京领导人改变了对“中国在朝鲜取胜”的定义(北京领导人认为他们有资格宣称已在朝鲜获胜),并于1950年7月坐到谈判桌前,希望停战能迅速实现。

谈判的过程表明比北京领导人所期待的要复杂得多。在谈判日程上没有一个问题可以轻易得解决,而且,出乎北京领导人意料的是战俘问题成为障碍,使谈判陷入僵局。北京领导人发现,所有这些都同中国介入朝鲜冲突的实质问题密切相关,因此下决心绝不能输掉这场“严肃的政治斗争”。结果,他们在谈判中采取了针锋相对的作法,并继续战场上的军事行动。后来,这一作法同美国同样僵化的政策碰在一处,使朝鲜战争趋于长期化。

众多因素,包括如何认识当时的紧张局势及美国人的力量,如何与莫斯科和平壤进行协调,如何综合估价中国在停战协定中政治及军事方面的得失,把北京变化不定的政策引向致力于结束战争。但是,归根结底,北京结束战争的决心是由其对国家与社会变革及提高国际威望和影响的理性认识所决定的。回首往事,毛泽东及其他北京领导人可以宣称他们已经在实现国际及国内目标方面获得成功(尽管代价太高)。[136]这一成功的经历也鼓励了毛泽东和北京领导人把共产党中国的外交政策作为中国“继续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朝鲜战争的结束因此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一种革命力量崛起于世界之林的见证。

----------------- [1] 见陈兼:“1950年至1951年中国对朝鲜战争目标的变化”,《美国与东亚关系杂志》1992年第1期,第8—41页,特别是19—20页。

[2] 有关这一问题的最佳研究包括罗斯玛丽•福特的《替代胜利:朝鲜停战谈判中缔造和平的政治问题》(伊萨卡1990年),及威廉•斯德克的《必要的战争:朝鲜战争中的国际关系史》(普林斯顿1995年)。

[3] 唯一主要涉及这一问题的著述见张曙光的《威慑和战略文化:1949—1958年的中美对峙》(依萨卡1992年)第5章“朝鲜战争的结束”。不过,张的著作集中在问题的军事方面.

[4] 虽然北朝鲜共产党人很可能没有告诉北京领导人入侵南朝鲜的确切日期和安排,但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北京与平壤之间已有频繁来往。见陈兼:《中国走向朝鲜战争之路:中美冲突的形成,1948—1950》(纽约1994年)第4章。

[5] 更为详细的探讨见《中国走向朝鲜战争之路》第5章。

[6] 对金日成及北朝鲜共产党与中共之间错综复杂的合作关系的探讨,见卡明斯的《朝鲜战争的起源》(纽约1990年)第2卷第11章。

[7]见沈宗洪和孟照辉:《中国人民志愿早军抗美援朝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7页;另见周恩来1950年8月26日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中国军事档案馆。

[8] 《肖劲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杨国玉等:《当代中国的海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41页。

[9] 1950年7月7日毛泽东致聂荣臻电,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428页;韩涣之和谭旌樵:《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449—450页。

[10] 1950年8月18日毛泽东致高岗电,见《毛文稿》第1卷,第499页;另见1950年8月5日毛泽东致高岗电,前引书,第454页,第17—21页。

[11] 《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7—8页。

[12] 1950年7月23日,国务院和最高法院发布了“镇压反革命活动通告”,见《建国以来重要文件选编》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58—360页;张民:建国初期镇压反革命斗争初探”,《党的文献》1988年第2期。

[13] 柴成文、赵永田:《抗美援朝纪实》,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第47页。

[14]除于7月中旬派一个军事情报小组以外交官身份去平壤外,北京没有再派高级军事观察员去朝鲜。见柴成文、赵永田:《板门店谈判》,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2版,第35—

36、37页;洪学智:《抗美援朝战争回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版,第8—9页。

[15] 1950年10月2日毛泽东致斯大林电,见《毛文稿》第1卷,第539—540页;张希:《任命彭德怀为入朝部队司令前后》,《中共党史资料》1989年第31期,第123—125页。

[16]详细论述见《中国走向朝鲜战争之路》第6章。

[17]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关于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见《毛文稿》第1卷,第544页;10月12日毛泽东致彭德怀、高岗电,见前引书,第567页。

[18]麦克尔•亨特:“北京和朝鲜危机,1950年6月—1951年6月”,见《政治学季刊》1992年第107卷第3期,第463页。

[19] 《任命彭德怀》,第125—126页。

[20]见《任命彭德怀》,第128—198页;《中国走向朝鲜战争之路》第6章。

[21]对北京决定参与朝鲜战争之详情研究见《中国走向朝鲜战争之路》第7章;李海文:“中国派军队入朝决策始末”,《朝鲜与世界事务》1994年第18卷第1期。

[22] 1950年10月2日毛泽东致斯大林电,10月13日毛泽东致周恩来电,见《毛文稿》第1卷,第539—540、556页。

[23] 1950年10月11日斯大林、周恩来致中共中央委员会电,引自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498页;10月13日毛泽东致周恩来电,引自“中国派军队入朝决策始末”。

[24] 1950年10月13日毛泽东致周恩来电,《毛文稿》第1卷,第556页;《任命彭德怀》,第150—151页。 ,

[25]彭德怀:《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59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第37—38页。根据中国的统计,约有15000名南朝鲜士兵被击毙。

[26] 《彭德怀自述》,第259—260页。

[27] 《替代胜利》,第28—29页;《抗美援朝纪实》,第70—71页。

[28] 《抗美援朝纪实》,第69页;齐德学:《朝鲜战争决策内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99页。

[29]抗美援朝纪实》,第70页;《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99页。

[30] 1950年12月19日彭德怀致毛泽东电。

[31] 1950年12月21日毛泽东致彭德怀电,《毛文稿》第1卷,731—732页。

[32]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第64页。

[33]该建议全文见《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51年第7卷,第64页。该建议的中文本见《抗美援朝纪实》,第75页。

[34] 《抗美援朝战争回忆》,第109—110页;谭旌樵等:《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00页。

[35]一种较有道理的记述见徐焰:“朝鲜战争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1期。

[36]艾奇逊:《创世亲历记:我在国务院的岁月》,纽约1969年,第513页;《替代胜利》,第31—32页。

[37] 《抗美援朝纪实》,第76页。

[38]引自《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第67页。

[39]见1950年1月10日彭德怀致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电。彭在电报中报告说,北朝鲜对他下命令停止进攻很不高兴,并通过驻北朝鲜的苏联顾问提出报怨。《抗美援朝纪实》,第74—75页记载,1951年1月10日和11月“根据金日成建议”,彭会见了金日成和朴宪永。

[40]见《彭德怀自述》,第349—350页;王亚志:“聂荣臻将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两次谈话”,《党史研究资料》1992年第11期,第1—2页。

[41] 《抗美援朝纪实》,第76页。

[42] 1951年1月19日毛泽东讲话,《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66页。

[43] 1951年2月2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在全国各界进一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的通知”,《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1986年第19期,第242—243页。

[44] 1951年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见《毛文稿》第2卷,第126页。

[45] 1951年1月27日彭德怀致毛泽东电,电报原稿现存中国军事档案馆。

[46] 1951年1月28日毛泽东致彭德怀电,毛与彭交换意见的详情研究见陈兼:“朝鲜战争期间中国目标的变化”,第31—33页;《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116—119页。

[47]王焰等:《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451—453页;《抗美援朝纪实》,第15页。

[48] 1951年3月1日毛泽东致斯大林电,《毛文稿》第2卷,第151—153页;“朝鲜战争期间中国目标的变化”,第34—36页。

[49]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第93页。

[50]关于第五次战役的过程,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第94—109页;对志愿军在五次战役中未能实现原定目标所产生的影响的详细论述,见“朝鲜战争期间中国目标的变化”,第37—38页。

[51] 1951年5月25日毛泽东致彭德怀电,见《毛文稿》第2卷,第331—332页。在此电报中,毛承认志愿军在一次战斗中不可能歼灭美军一个师,甚至不能全歼美军一个整编团。“美军此刻依然有强烈的作战愿望和自信心”。

[52]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第741—742页。

[53]见1951年7月3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朝鲜和谈宣传问题的通知”;《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188页。

[54]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第268页。

[55] 1951年6月2日毛泽东致彭德怀电,《毛文稿》第2卷,第350页。

[56] 《板门店谈判》,第115页。

[57] 《板门店谈判》,第115—116页;1951年6月11日毛泽东致彭德怀电,见《毛文稿》第2卷,第355页;《抗美援朝战争》,第165页。

[58] 《抗美援朝战争》,第165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第118页。

[59] 《在历史巨人身边》,第506—507页;1992年8月采访师哲记录。

[60]见1951年6月25日《人民日报》;《板门店谈判》,第126页。

[61] 1951年7月2日毛泽东致彭德怀、金日成和高岗电,见《毛文稿》第2卷,第379—38页;《板门店谈判》第118—119页;杜平:《在志愿军总部》,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第260—270页。

[62] 《板门店谈判》,第119页;1992年8月对接触到档案的中国研究人员的访谈记录。毛泽东本人指导制定了开城谈判的方略。他甚至口述了中国代表团的新闻发布稿。1951年7月9日、11日、14日毛泽东致李克农电,见《毛文稿》第2卷,第390、39

2、415页。

[63] 《板门店谈判》,第119—120,124页;《在志愿军总部》,第270页。

[64] 《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188页。

[65] 1951年7月2日毛泽东致彭德怀、高岗并转金日成电,见《毛文稿》第2卷,第381页。

[66] 《板门店谈判》,第150—151页;第169—170页。

[67] 《板门店谈判》,第167—168页;《聂荣臻回忆录》,第742页。

[68] 《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202页;《彭德怀传》,第472—473页。

[69] 1951年7月2日毛泽东致彭德怀、高岗并转金日成电,《毛文稿》第2卷,第381页.

[70] 《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203页。

[71] 《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51年第7卷,第735页。

[72] 《板门店谈判》,第167—170页。

[73] 《替代胜利》,第47页;《板门店谈判》,第167页。

[74] 1951年7月24日彭德怀致毛泽东电,引自《毛文稿》第2卷,第426页注二。

[75] 1951年7月26日毛泽东致彭德怀电,前引书,第426页。

[76] 1951年8月1日毛泽东致彭德怀电,前引书,第428页。

[77] 1951年7月31日邓华、谢方致彭德怀电,引自《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204页。

[78] 《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204—205页。

[79] 《在志愿军总部》,第277—278页;邓华:《论抗美援朝战争的作战指导》,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5—34页。

[80] 《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217—218页。

[81]同上,第205—206页。

[82] 《替代胜利》,第48页;《板门店谈判》,第148—149页。

[83] 《在志愿军总部》,第369页。

[84] 《板门店谈判》,第148页;《在志愿军总部》,第369—370页。

[85] 1951年8月25日邓华的报告,见《在志愿军总部》,第375页。

[86]见前引书,第375—378页。

[87] 《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206页。

[88] 《抗美援朝纪实》,第159—160页;《在志愿军总部》,第387—388页。

[89] 抗美援朝纪实》,第109—110页;《第一次较量》,第277页。

[90] 《板门店谈判》,第179—183页。

[91] 1950年11月18日、24日毛泽东致彭德怀电,《毛文稿》第1卷,第67

2、685页。

[92] 1950年11月18日毛泽东致彭德怀电,《毛文稿》第1卷,第672页。

[93] 1951年7月2日毛泽东致彭德怀、高岗电,《毛文稿》第2卷,第381—382页;1951年7月16日彭德怀致李克农、邓华、解方电,《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413—414页。

[94] 《第一次较量》,第277—279页;《板门店谈判》,第183页。

[95] 《板门店谈判》,第183页。

[96] 《第一次较量》,第281—282页。

[97]见《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52—1954年第15卷,第6页;《替代胜利》,第96页;《抗美援朝纪实》,第116页。根据北京的指示,中朝谈判代表于1月8日断然拒绝了美国-联合国非强制遣返的建议,指出该建议破坏了日内瓦公约,根据该公约,所有战俘应于敌对状态结束后立即释放,而此建议会使这一军事问题政治化。

[98]例如在5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杜鲁门总统强调指出,对现在由联合国监押的战俘实行强制性遣返将会“违背我们在朝鲜作战所遵循的基本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引自《替代胜利》,第108页。

[99]对美国在战俘问题上的立场及其逻辑基础的颇有道理的讨论,见《替代胜利》第5章。

[100] 《在志愿军总部》,第465页;《第一次较量》,第279—289页。

[101] 《在志愿军总部》,第473页。

[102] 《在志愿军总部》,第474页;《第一次较量》,第285—286页。

[103] 《在志愿军总部》,第474—475页。

[104] 《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280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第149—150

页。

[105]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第150页。

[106] 1952年2月18日聂荣臻给周恩来、毛泽东的报告,见《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365—366页。该书编辑将此报告日期写为2月28日,但根据其他资料,此日期应为2月18日。

[107] 1952年2月19日毛泽东在聂荣臻报告上的批示,见《毛文稿》第3卷,第239页。

[108]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第149—152页;《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282页;1952年3月26日彭德怀在欢迎“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罪行国际调查团”仪式上的讲话,见《彭德怀军事文选》,第435—436页。

[109] 《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285页。

[110] 《在历史巨人身边》,第510—511页。

[111] 《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316—

317、319页。

[112] 《在历史巨人身边》,第512页。

[113] 1952年12月11日毛泽东对聂荣臻报告的批示,见《毛文稿》第3卷,第640—641页;《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318页。

[114]毛泽东起草的1952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通知,引自《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314—315页;进一步的论述见张曙光:《威慑与战略文化》,第131—137页。)

[115] 1952年8月4日毛泽东在政协第38次会议上的讲话,见《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17—318页。

[116] 《抗美援朝纪实》,第138页。

[117] 《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314页。

[118] 《抗美援朝纪实》,第148页;《替代胜利》,第168页。

[119]中国外交部外交史研究所编:《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

,第44页。

[120]苏联外交部1966年8月9日“关于朝鲜战争的背景报告”,英译文见威瑟斯比在《美国与东亚关系杂志》1993年第2卷第4期上发表的文章。

[121] 《在历史巨人身边》,第510页。

[122] 《在历史巨人身边》,第510—511页;1992年8月对师哲的访谈记录。

[123] 《在历史巨人身边》,第510—511页。

[124] 1952年9月13日毛泽东致周恩来电,《毛文稿》第3卷,第544—545页;《在历史巨人身边》,第511—512页;《彭德怀传》,第480页。

[125] 《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313—314页。

[126]板门店谈判》,第250页;《抗美援朝纪实》,第147页;《第一次较量》,第288页。

[127] 3月23日,在共产党方面对美国-联合国所提出的交换伤、病员战俘的建议作出积极反应4天之前,毛泽东认为美国作出这一建议可能是因为艾森豪威尔希望改变美国在板门店的强硬姿态。见1953年3月23日毛泽东致丁国钰并转金日成、彭德怀电,引自《毛文稿》第4卷,第148—149页。

[128] 《板门店谈判》,第260页。

[129] 《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340页;《彭德怀传》第483—484页;《抗美援朝战争》,第304页。

[130] 《替代胜利》,第183—184页。

[131] 1953年6月19日毛泽东致志愿军指挥员及中国谈判代表团电,引自《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344页;《抗美援朝战争》,第307页。

[132] 《朝鲜战争决策内幕》,第345页;《彭德怀传》,第484页;《抗美援朝战争》,第307—308页。

[133] 1953年6月21日毛泽东致彭德怀电,见《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50页。

[134]见《彭德怀自述》(内部本),第352页。金日成对发动攻击有所保留这一点以往已为学者们所知。这可能是因为当时他正在清洗北朝鲜党内朴宪永、朴一禹及其他反对派领导人,因此他不想看到战争进一步打下去。

[135] 《替代胜利》,第186—187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第205—213页;《抗美援朝战争》,第305—325页。

[136]详细的分析见《中国走向朝鲜战争之路》,第220—222页。

陈兼的《中国走向朝鲜战争之路》一书,尽管采用了学者的晦涩表达方式,但是观点很明确,就是中国参与朝鲜战争是出于获取世界革命领导权的目的,参战是既定的方针——这就否认了70年代因中美和解、每股偶左派历史学家所谓“修正学派”的观点:中国参战是一个误会、一个意外事件,是因为美国愚蠢的过于靠近中朝边界的缘故。

另外,陈兼还强调这场战争的国内政治因素,就是利用这场战争,大力推进专政,彻底抛弃原来那层“新民主主义”伪装,迅速建成斯大林式国家

另外,陈兼还强调这场战争的国内政治因素,就是利用这场战争,大力推进专政,彻底抛弃原来那层“新民主主义”伪装,迅速建成斯大林式国家 老木匠 发表于 2013-7-25 19:53

楊奎松寫五反運動寫到﹐毛澤東對羅瑞清說﹐打仗是個好機會﹐你們要抓緊向資產階級動手﹐只有這一次機會﹐劉少奇說得更明確﹕要沒有朝鮮戰爭﹐我們很難動資產階級﹐殺幾個人就不得了﹐現在一打仗﹐是好機會﹐再大動作也不明顯﹐大概是這意思。

战争名言范文第3篇

2003年9月,在马克思的祖国-德国进行了一场“最伟大的德国人”的评选,第一名是获得57万张选票的康拉德·阿登纳,(感谢他“为德国人民所做的一切”和他“勤奋、刚直”的品格和求实态度,他的政敌也赞赏他的“真正领导者的素质”。西方评论界普遍赞誉他“以他的铁肩支撑危局,使一个战败的、几乎气息奄奄的民族经受住了考验”。) 第二名是马丁·路德,他获得52万张选票,马克思以50万张选票获得第三名。除了阿登纳、马丁·路德和马克思之外,另外七位是:兄弟战士索菲·斯谷尔和汉斯·斯谷尔(他们因反对希勒特而遭到纳粹屠杀)、著名音乐家巴赫、发明西方印刷术的约翰斯纳·古登堡、“铁血首相”俾斯麦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等。

2

(一)

每一个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与文明的发展过程

3 中积淀和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即积淀和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文字、独特的哲学、独特的文学艺术、独特的宗教信仰、独特的服饰、独特的饮食、独特的习俗等等,而国民性则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最为重要的标志。国民性是一个民族的群体人格,是一个民族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之总和。它赋予了民族心理以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足以将一个民族和他民族区别开来。所以,我们从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维度,从一个民族国民性的维度,从一个民族的哲学和宗教信仰的维度,我们就可以追溯到这个民族精神的根源、思想的渊源和情感的脉络之底蕴。自然,德国和日本也不能例外。

在近代以来,德国、日本两国具有较多的共性:都是在十九世纪的下半叶开始崛起并迅速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主义国家,而且都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做事认真精细,讲究秩序,追求完美,崇尚彻底、极端甚至残酷的审美价值。无论是从他们的科学技术、电子产品、还是汽车制造、医学技术,抑或文学艺术作品中都可以看出这种价值追求。由于日本伊藤博文时代的明治维新运动就是主要向德国学的,所以,有人甚至把日本比喻为“东方

4 的德意志”。同样,德国和日本在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上也有某些相似之处:第一,他们都是单一的民族国家,德国是单一的日耳曼民族的国家,日本是单一的大和民族的国家;第二,德日二国都有较长的封建专制和君主极权的历史。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德国长期由容克地主统治,而日本主要由带有明显封建主色彩的武士道集团统治。第三,都有比较强烈的、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倾向。

德国尽管位于欧洲的中心 ,但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路径却与欧洲的其他国家迥异,有其独特的的发展脉络,较少受到古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影响。在十九世纪中叶前,欧洲其它国家如意大利、荷兰、英国、法国等都纷纷完成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而德国还处在四分五裂的封建容克地主的专制统治之下,所以,德国人在文化和精神上曾几乎长期游离于欧洲的传统之外。但在欧洲文明的强大辐射下,德国人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屈辱感,然而擅长于精神探索和哲学思辨的的德国人又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绝不逊于欧洲任何其它民族,加上自康德、莱布尼茨以来,德国确实产生了比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多得多的星光璀璨的哲学家和哲学思想,以及自海顿、巴赫以来又产生了比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多得多的星光熠熠的音乐家和交

5 响乐(如贝多芬、勃拉姆斯、瓦格纳等)因此,德国人又有其民族的自大感(自豪感的膨胀),托马斯。曼把德国比喻为“永远是欧洲的精神战场”。这种自卑和自大相纠集的康德二律背反式的性格,往往使德国极易走向极端的民族主义,如点燃一战和二战的导火索就是一个明证。

日本虽然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但由于偏居东亚一隅,面积狭小,资源贫乏由于其相对封闭的岛国环境,从未受到外族入侵的绝对自尊,使其又发展出了武士道和神道及皇道的传统。加上台风和地震的不断袭击、日本沉没的危险、地域的狭小和资源的匮乏、与邻国充满恩怨的关系、曾经的“战胜”的“荣光”和战败的“屈辱”诸多因素综合起来,使得日本民族充满着相当程度的恐惧感和一定程度的自卑感的二重性矛盾心理。这种民族心理不仅加强了日本人民族的凝聚力和排外倾向,也加强了日本人的扩张意识和嚣张气焰。所以在不少日本人的心理,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敬仰(在历史上曾受到中国盛唐文化的影响并将其化为“大和”文化的一部分)和对近代中国的鄙视非常矛盾地呈现出来,形成了日本人非常极端的民族主义气焰,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不到半个世纪二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

6 就是其极端民族主义的表征。

(二)

世人都知道,七十多年前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是以日本在1937年7月7日在华发动“卢沟桥事变”,在欧洲是以德国1939年9月1日向波兰发起“闪电战”为起始标志的。在这场由德、日法西斯发动的空前规模的战争中,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有20多亿人卷入,给世界人民造成空前的浩劫和灾难。

然而,德日两国如今是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让我们先看看联邦德国的元首是如何反省的?1970年 的12月7日,在波兰首都华沙的广场上,来访的西德总理勃兰特向无名烈士献完花圈后,默默无闻地走到一旁的犹太殉难者纪念牌前,面对600多万被纳粹法西斯杀害的犹太苦难亡灵,突然双膝跪在湿漉漉的冰冷的大理石上,“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下跪的人下跪!”勃兰特的世纪一跪不仅感动了成千上万的波兰人,也震撼了德国人的心灵,同时还为他赢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无独有偶,1995年6月的一天,作为东西德统一的功臣的科尔总理在访问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时,再次跪在二战犹太死难者的纪念牌前,向被纳粹法西斯杀害的犹太苦难亡灵深深地谢罪。同

7 年8月,总理科尔出席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战胜纳粹德国50周年的活动。他在致词时也表示:“我向死难者你们请求宽恕。我们在莫斯科缅怀遭受过希特勒造成的种种灾难的俄罗斯人以及前苏联其他民族的人。”

刚战败不久,面对一个满是废墟的伤痕累累的国家,联邦德国战后的第一任总理阿登纳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曾经的“宿敌”法国进行真诚的道歉。第一位总统特奥多尔·豪斯在1949年12月7日的一次集会上谈到纳粹对犹太人的罪行时说:“这段历史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全体德国人的耻辱。”同样,1985年5月8日,联邦总统魏茨泽克在二战结束4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说:“我们德国人醒悟到,历史问题是无法超越的,是难以洗刷掉的,也是不能回避的。无论我们大家有罪与否,也无论我们是老是少,都不得不接受历史。我们大家都受到历史后果的牵连,都要对历史承担责任。”紧接着,1994年8月1日,统一后的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在波兰纪念反法西斯纪念大会上,再次向波兰人民谢罪。他说:“我在华沙起义的战士和战争受害者面前低下我的头,我请求你们宽恕德国人给你们造成的痛苦。”1998年11月,赫尔佐克在纪念犹太人惨遭纳粹屠杀和迫害的大会上指

8 出:“60年前,对犹太人的屠杀是德国历史上最恶劣、最无耻的事件,国家本身成了有组织犯罪的凶手” 。“清算过去”、“永远不再由德国发动战争”,是德国战后最常见的政治口号。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对德国历史上曾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罪行都有深切认识,他们对受害国人民怀有一种深重的历史负罪感。德国的主流社会、朝野主要政党,特别是政府政要,在对待战争罪责的立场和态度上始终如一。他们敢于直面历史,勇于承担历史罪责,利用一切机会向受害国人民认罪,并以实际行动清算过去,赢得了过去受害国政府和人民的谅解和信任。事实上,自二战结束以来,德国的历届总统和总理都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机代表德国人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道歉和忏悔,从来没有为纳粹的侵略行径和屠杀行为进行过辩解。

不仅国家政要如此深刻地反省、虔诚地忏悔、真诚地道歉,宗教界人士也不例外。斯图加特教区的主教说:“我们给世界人民和国家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我们谴责自己。在一个民族的生命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赎罪是惟一可能的态度,从而也是这个民族的历史行为。”

为了让纳粹的历史不再重演,德国还以法律形式规定:凡喊纳粹口号、打纳粹旗帜和佩戴纳粹标志均

9 属违法,都要受到刑法的处罚。德国人下跪忏悔还不算,在经济刚刚复苏之际,自己勒紧裤带,非常真诚地对受害国进行物质赔偿。阿登纳总理在1951年9月27日发表的一项政府声明中表示:“新的德意志国家及其公民只有感到对犹太民族犯下了罪行,并且有义务作出物质赔偿时,我们才算令人信服地与纳粹的罪恶一刀两断了。”从第一任总理阿登纳开始至今,德国已向以色列、波兰、法国、希腊、俄罗斯等国家支付了711亿马克二战赔款,而对受害犹太人的赔偿也达到550多亿欧元。

德国在战争罪责问题上坦诚和自觉的反省态度,赢得了世人的理解和信任,为它在战后融入国际社会,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今天已经不再有多少欧洲人对德国曾经对自己造成的战争伤害耿耿于怀,倒是德国人自己在不断地进行批判和反思这段历史,牢记那段历史,并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当今的德国已经与过去彻底划清了界限。

反观日本,对于侵略战争的历史,上至政府的内阁成员,下到民间的右翼势力则是多方否认,屡屡开脱战争责任,甚至美化侵略战争。日本文部省的历史教科书中把日本的侵略战争给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人民等造成的巨大的人员伤

10 亡和战争创伤只字未提,反而将它写成是日本军队将亚洲国家从白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圣战”,称朝鲜、中国的慰安妇是“自愿献身”的,把对中国的血腥洗劫写成“日本军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和中国军人打仗”,把太平洋战争结束写成“大东亚圣战终战”,将美国轰炸东京及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留下的废墟照片进行大肆宣传,俨然把日本装扮成二战的受害国。特别是应该作为侵略战争第一责任人的裕仁天皇,其生前从未因战争的罪行向被侵略国的人民和政府公开道歉过。更令亚洲各国人民愤慨的是,在战后的历届政府的内阁中,几乎年年都有内阁大臣及众多的议员甚至多名首相崇拜供奉东条英机等战争魔王的靖国神社。就连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有功之臣”田中角荣首相1972年访华时也只称“过去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麻烦”。1998年的日本首相竹下登更狂妄地认为“上次战争(即日本对朝鲜、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侵略战争-笔者注)是否是侵略战争,应当由后世的历史学家来做评判。”

有一个美国学者曾经说过:日本作为一个民族,从来就没有讲过信用。言而无信,口蜜腹剑,这是日本人惯用的伎俩。虽然国共两党政府先后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但中国人的诚意举动是否感动了这个

11 “一衣带水”的近邻呢?回答是否定的!没有!绝对没有!!日本至今非但没有主动对中国支付过一分钱的战争赔款,而极右势力的代表人物,原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公开叫嚣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编造的故事。这个故事破坏了日本人的形象,它全是谎言。”1994年5月羽田孜任首相时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也说“南京大屠杀是捏造出来的”。更有甚者,作为南京市的友好城市的日本名古屋市的市长河村隆之在2012年2月20日会见南京市的代表团时竟然也称“没有发生过南京事件”。不仅如此,他们还把日本侵略战争期间强征的朝鲜和中国慰安妇的行为说成是她们自愿的行为。这种死不认罪的岛国文化心态,能不令人愤慨吗?时至今日,日本政府在与邻国的领土关系问题上也一而再再而三与中国、韩国、俄罗斯在钓鱼岛、独岛和北方四岛等产生领土争端。尤其是在中国的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人民善良的神经和耐心,日本政府不仅无视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的领土,而且在一年以前出演的购岛闹剧更是激怒了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更有甚者,安蓓内阁还试图通过修改《和平宪法》将日本自卫队改造成为国防军,以再次图谋军事帝国主义大国的企图与梦想。

与德国政府的行为相比,日本政府的这种对战争

12 责任的冥顽态度,其境界和差距相差的何其远耳!

(三)

对于侵略战争的认知,可以说德国和日本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即面对相似的侵略历史所呈现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态度。二战以后,德国的政府和人民对战争的责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反省。在德国,承认、反省、铭记纳粹的侵略历史(特别是屠杀600多万犹太人的那段历史),绝不允许侵略的历史重演早已称为整个德国社会的共识。为了让年轻的一代牢记这段历史,德国还制定了严格的、系统的、完善的历史教科书,通过学校的教育,培养年轻人正视历史、直面历史的正确的历史观。而日本的政府和极右势力恰恰相反,其不但无法正视历史、直面历史、反思历史,甚至利用教科书美化日本的侵略历史,无法让日本的年轻一代获得真实的历史,自然也无法培养他们正确的历史观,因而也无法取得中韩等亚洲人民和政府的原谅,也一直被世界所警惕和诟病。

德日两国对于二战的侵略历史之截然不同的认知,其原因何在?我认为从宗教的和哲学的维度就可以揭示出这两个国家不同的民族心灵及民族境界。

我们说:忏悔是良心的自省,是对自身罪恶的救赎。对于个人而言,宗教信仰是可以养护人的心灵,

13 净化人的灵魂的;同样,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宗教信仰也可以养护民族的心灵,净化民族的灵魂。由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日耳曼民族的德国,由于深厚的宗教情怀以及自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所具有的新教伦理精神,加上对上帝和基督的敬畏与信仰,使得这个民族具有历史的负罪感(原罪意识)和现实的罪恶感,所以,这个民族在二战结束后能够虔诚地跪倒在上帝和耶稣的面前进行深深的忏悔与赎罪。事实证明战后的德国民族通过在上帝和神的面前深深地忏悔,并用实际行动完成了整个民族的自我救赎。而作为“大和”民族的日本,由于没有深厚的宗教情怀的积淀(在日本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日本的佛教由于世俗化太重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神道教也不是宗教,),只有顽固的武士道的传统(武士道更不是宗教),所以这个民族只有羞耻感,而没有罪恶感和负罪感的。在日本的历史中,“他们只有祈祷幸福的仪式,却没有祈祷赎罪的仪式”。由于这个民族是绝对不会在上帝和神的面前进行忏悔与赎罪的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在1937年的南京,为何日本军队能够对中国军民进行无所顾忌甚至肆无忌惮地大肆屠杀而丝毫没有任何良心上的不安! 因为,在日本人潜意识里:国家的侵略不是侵略,集体的杀

14 戮不是犯罪。之所以他们完全可以无所顾忌,恣意妄为地对中国人、朝鲜人等进行的屠杀并且不需要对此承担任何责任,是因为在日本人的潜意识里是没有罪恶感和负罪感的。一个没有罪恶感和负罪感的民族是绝对不会敬神的,也是绝对不会在上帝和神的面前进行忏悔与赎罪的,而只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到靖国神社去拜鬼,对历史上杀人如麻的所谓武士道的英雄(武士)和二战时期的战争魔王进行顶礼膜拜。

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是提高人的境界的学问。对于个人而言,哲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境界;同样的,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哲学也可以提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境界。所以,一个具有深厚的哲学传统的国家-德国,一个具有深厚哲学传统的民族-日耳曼民族,自近代的康德和莱布尼茨以来,德国在哲学上产生了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更多更光辉灿烂的哲学和哲学家“Heute Schon Philosophiert?”(今天你哲学了吗?像哲学家一样地思考反思与批判是德国人的家常便饭。),以及古典音乐和音乐家(雨果说:“音乐是思想的艺术。”音乐是用乐音呈现的哲学思想,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受哲学和音乐的影响,形成了德国人崇尚哲学和音乐、

15 崇尚理性的民族传统,即形成了德国人的“浮士德”式的抽象求索精神,故而德国人在气质上有一种凝重、沉思,讲求规则与秩序的理性主义文化特质。反思是思想的升华,批判是哲学的灵魂。由于长期的哲学滋养和熏陶及浸润,加上德国哲学固有的批判精神和反思传统,所以,德国民族能够用哲学的批判精神与反思精神,对侵略战争进行深刻的批判与反思。就像法国哲学家、文艺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所写的那样:“德国人他们感觉不太敏锐,所以更安静更慎重。对快感的要求不强,所以能做厌烦的事而不觉得厌烦。感官比较粗糙,所以喜欢内容过于形式,喜欢实际过于外表装饰。反应比较迟钝,所以不容易受急躁和任性的影响 。在他们身上,理智的力量大的多,因为外界的诱惑比较少,内心的爆炸比较少。普通人贪逸恶劳的本能,有教育的人不愿意劳动的可笑的虚荣,都被日耳曼人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理性克服了。”

罗曼·罗兰在《音乐在通史中的地位》一书中说过:“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不过是它存在的表面特性;无论探明它的内在生命,即它种种活动的源泉,我们必须深入探讨它的灵魂,哪就是要研究它的文学、它的哲学、它的艺术,因为所有这些都反映了这个国家人民的观念、感情以及他们的梦想。” 而所谓的“大和”民族的日本,由于这个国家没有深厚的哲学的传统,在近代又没有进行较为深入的启蒙思想的洗礼和

16 熏陶,所以,这个国家的上至元首下至国民,它不可能对战争的罪恶进行理性的批判和深刻的反思。非但如此,它还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为战争的魔王们开脱罪责,甚至把他们放供奉在靖国神社里,对他们顶礼膜拜。

宗教信仰告诉我们“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在神面前人人平等”。由于宗教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深入每一个德国人的灵魂(德国有97%以上的人信仰宗教),所以,二战以后的德国,从政府政要到民间百姓,都能够虔诚地面对神或上帝进行深刻地谢罪和忏悔。由于在日本几乎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只有世俗的武士道传统,所以,他们无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只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且对权威与强权具有极度的敬畏和服从。他们媚上欺下,对强者盲目祟拜和服从,对弱者缺乏同情心,鄙视弱者,甚至根本不把弱者当作人来看待。受武士道的影响,日本人还把强烈的等级观念也投射到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上。他们把世界上的国家排列成一个强弱分明的序列。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认为在亚洲,自己是第一号的强国,所以,它傲视一切亚洲国家,它欺凌一切亚洲国家。因为在他们眼里,只有强者才可以被尊重,弱者就应该被践踏。之所以如此,他们才会对亚洲的其它国家进

17 行肆无忌惮的侵略、对其它国家的妇女(包括慰安妇)进行丧尽天良地蹂躏,对其它民族的人民进行毫无人性地杀戮,对其它民族的财富进行贪得无厌地掠夺。

哲学是关注人类命运的学问,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思想体系,即一种“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的精神、境界和情怀。大凡历史上的国家侵略、殖民统治、种族歧视、种族屠杀、种族压迫都是反人类的,都是违反哲学的人道主义精神、违背哲学的人道主义境界的!从这个意义而言,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对欧洲其他国家的侵略,特别是对犹太民族的大肆杀戮 ,日本军国主义对亚洲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的侵略和杀戮,都是对哲学的人道主义的违背和亵渎。哲学的人道主义宣扬“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其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和取代其他人生命的存在和价值”。 在德国,这种平等的价值理念是从康德、黑格尔等的德国古典启蒙哲学家那里传承下来的理性主义传统,也是当代德国政府和人民高扬的旗帜,而深深地镌刻在所有德国人的心灵里。然而,在日本人的意识里是绝对没有这样的平等观念的。在他们的意识里,只有强者才有生存的权利,只有强者才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而弱者是根本没有生存的权利,也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所以,它才会在侵略战

18 争中,对其它民族的人民进行毫无人性地杀戮而丝毫没有任何的罪恶感,对其它国家的妇女(包括慰安妇)进行丧尽天良地蹂躏而丝毫没有任何的羞耻心。然而,当美国人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在长崎和广岛的上空弥漫之后,日本天皇则宣布无条件投降。于是,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美国是真正的老大,美国人是真正的强者,所以,日本应该对美国俯首称臣,对美国人顶礼膜拜,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直到今天,日本的对外关系仍然受这种等级观念的影响。日本总是跟在美国人身后指手画脚,完全是美国的应声虫的模样。

(四)

总之,无论是从德国人哲学中批判精神,还是从日本人理念中的等级意识;无论是从德国民族宗教情怀的敬神意识,还是从日本民族武士道的拜鬼传统;无论是德国人深刻地反思与批判,还是日本人百般地抵赖与否认;无论是德国政府对侵略战争真诚地反省与忏悔,还是日本政府对侵略战争竭力地美化与拜鬼;无论是德国民族自觉地赔款,还是日本民族的分文未赔;无论是德国政府不断改善与邻国的和睦关系,还是日本政府不断地与邻国发生领土的磨擦与争端;无论是德国政府用刑法的规定防范纳粹阴魂死灰复燃,还是日本内阁试图修改《和平宪法》以重温帝国主义

战争名言范文第4篇

课程内容有个人数字,企业数字,流年,流月,流日,与股票

一、数字与企业

一个企业的诞生的时间,在宇宙的时空中带来了什么样的能量

企业的成长趋势是你期望的那样健康吗?

企业的诞生是有个性的,你怎样趋吉避凶,呵护它的成长。

你的合作伙伴跟你的能量组合是否一定会创造财富。

能了解我们合作伙伴的优势与不足,做到知己知彼,取长补短, 达到共赢。

二、数字与人生

家庭的和谐:你与你的伴侣的关系有可能产生冲突的地方是在哪里,怎样去到和谐。

子女的教育: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有他们自己的人生课题,会有他们自己的人生旅途,作为他们的父母你怎样顺势引导他们,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人生最重要的几个支点

掌握由负面能量转换成正面能量的秘诀:首先你自己带着什么样的能量来到这个世界。

三、数字与五行

五行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盾元素,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基本物质的属性来归类,五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五行相生,相克,有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

五行相生秩序: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克秩序: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五行所主的事物

四柱五行宜从事的行业与方位

四柱五行生克中对应需补的脏腑和部位

五行之性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五行相生相克在风水学及中医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四、数字与财富

揭示 关于财富的密码, 领悟获得财富的神奇方法。

你怎样突破你生命能量的节点,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财富。

战争名言范文第5篇

对人类来说,现代天气,气候与水日益取得巨大的,新的价值,但又处于变化和危机发展的时代。自古以来,危机都是发展的动力,当前的危机主要来自人类自己,在认识与处理现代气候变化与水荒问题的过程中,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

大气就像一部

大机器,它的能源是太阳辐射。主要受到天文因子(如纬度的差别)和地表层因子(如海陆差别与地形,植被等)的影响,转变成为热能,一般用温度表示。温度有纬度的差别,也有区域与地方的差异。最突出的区域差异是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不同造成的。温度差异是产生气流的主要动力。一般大气环流,季风环流与其它风系被称为热力环流,因为它们都是热力差别推动的环流系统,前苏联科学家舒列金形象地简称之为热机。气流循环又带动水分循环。这两种循环是互相影响,共同产生各种天气气候与水文现象。

水分主要通过海水蒸发进入大气,并由气流输进大陆后,以降水的形式到达陆地表层,形成多种多样性和五光十色的水气现象。降水与温度是地球上产生各种气候带与气候区的原因,当前人们所说的气候变化主要指的就是长时期里温度与降水的变化。降水的强度与持续的时间对生产生活有决定性影响,也是风调雨顺或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天气气候与水分循环在正常情况下,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但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里累次出现人们难以适应的异常现象,这就是灾害。涝灾就是降水量超过农业生产承受能力的上限,旱灾则是低于需水量的下限,热害是温度高于生产承受能力的上限,冷害则是农作物难以忍受的下限。因此,几千年的历史既是人们开发利用天气气候与水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们同旱涝与冷热灾害的斗争史。夏禹治水与羿射九日等传说故事就是人们对古代灾害的回忆与想象的文学表现。

美好地球上的天气气候与水都是宇宙中极其珍贵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灾害从反面反映了这种资源的价值,告诉人们如何去认识和珍惜自然给予人类的这种恩赐。

更值得人们担心的是,自从工业迅速发展以来,天气气候与水文现象的人为因素逐渐强化。工业使用化石能与机器,有力地推动生产能力加速提高。从此人类不再完全听命自然,而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动权。然而,生产的发展不可能不影响自然界,这个影响首先原于化石能(煤、石油、天然气)加速消耗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化石能源供不应求发出了了自然资源危机信号,而化石能源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全球性的大气污染的灾害性的结果,把全球变暖变成科学的热门课题,都反映自然界的物质与能量平衡因人类滥用资源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能量收支失调在现代最突出地表现在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所引起的全球增温;而自然界的物质平衡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物的增加与现代水荒问题,这两者都具有恶性发展趋势,可能引发全球性灾变,因而得到社会各界与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全球增温实际上是人为提高大气的能量水平。应当认为,人们利用化石能极为粗放,低效多耗,导致能源匮乏,而燃烧过程中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数量很大,并却未经处理地排入大气。自然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大量吸取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支出之一,而人类又大量破坏植被,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收入猛增而支出剧减,所以温室气体的浓度与温室效应有增无减,是全球增温的气候变化的原因。

应当认为,事实是最强有力的证明。近百年来,世界平均温度上升了0.6℃。如果这个升温值果真是几千年来未曾有过的大值,那么设想(虽然不能最后断言)当前的增温有可能不是自然因素所为,而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然而,这里也有一个重要问题,科学家至今还拿不出几千年来每百年的平均温度数据,那么这个结论也带来了问号。我国气候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著名论文根据公元533~544年出版的著名农书《齐民要术》中的物候与现代(1906~1961年)物候比较,认为当时年平均温度比现代约低1℃,他考证一百多年后,即唐代6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50-847年的史料,认为那时温度高于现代,也就是说,100多年间温度上升1度多,已经大于近百年0.6℃的升温记录。应当指出,在同一时期里全球也是增温的,所以竺可桢的估计有全球代表性。虽然竺可桢的研究并不精确,但却是唯一的有数值意义的估计,它不低于现代0.6℃的增温值。

战争名言范文第6篇

按照省、市《2020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要求,结合《2020年全省畜牧业工作要点》,在县域内组织开展口蹄疫、禽流感等优先防治病种,非洲猪瘟新发病,小反刍兽疫外病等畜禽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重点掌握口蹄疫、禽流感发病与流行情况,持续监视养殖、流通、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趋势发展,严密监视小反刍兽疫、口蹄疫(新毒株)、高致病性禽流感(新亚型)等外来动物疫病流行与发展情况。

二、任务分工

(一)县农业农村管理局主管全县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负责组织制修定全县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发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组织和指导全县开展相关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必要时组织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培训工作。要细化制定本地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组织相关单位开展调查,特别要加强对小反刍兽疫列入国家评估范畴、巩固无疫区建设和非洲猪瘟控制成果的调查,配合国家完成非洲猪瘟等疫病调查。

(三)各乡镇畜牧站负责组织专项专人开展本乡镇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及时上报调查、排查结果,相关信息数据必须做到完整、准确和真实有效。

三、动物疫病常规调查

(一)由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本级有关乡镇和部门于每月下旬进行1次疫病流行情况调查。调查要覆盖猪、牛、羊、禽各畜种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覆盖规模养殖场(含养殖大户),动物诊疗机构(含兽药和饲料经销店),屠宰场点、养殖户等风险场所,全年要覆盖所有养殖场。依据全县所辖乡镇数量确定每次调查乡镇数量,每次最低调查数量不少于2个乡(镇)4个村(屯)40个养殖户,全年覆盖所有乡镇。

在开展常规调查同时,要做好定点调查,可选择辖区内个别养殖场点(包括禽、猪、牛、羊)了解畜禽发病、死亡、治疗等情况,记录信息(见附表1),由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于每月23日前同常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集贸农贸市场和活畜禽交易点的回溯性调查由所在县疫控中心、畜牧站每季度调查1次,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三)边境乡镇在做好常规和定点调查同时,要持续关注境外疫情发生情况,特别是非洲猪瘟、口蹄疫疫情情况,必要时可联合本林业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调查,掌握走私、野生动物发病情况。

四、动物疫病专项调查

(一)非洲猪瘟调查

1.目的

了解非洲猪瘟病原存在,排查非洲猪瘟疑似病猪,为控制和清除非洲猪瘟病原提供依据。

2.范围

覆盖所有生猪养殖场户和自然村,覆盖养殖、交易、屠宰等各个环节。

3.方法与内容

(1)问卷调查。重点要加大生猪养殖场户的日常排查力度,记录排查信息(见附表2)。同时,兼顾生猪交易市场、无害化处理场点、屠宰场的排查。

(2)现场调查。要在上述场点采集一定数量样品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检测,可结合非洲猪瘟监测工作同步进行。

4.组织实施

由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疫控、监督、屠宰等机构开展辖区非洲猪瘟日常排查。同时协助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在我县开展非洲猪瘟调查和样品采集准备工作。

(二)小反刍兽疫调查

1.目的

了解我县小反刍兽疫感染与免疫情况,推进小反刍兽疫消灭工作。

2.范围

全县十四个乡镇。

3.方法与内容

(1)问卷调查。全县每月在每个乡镇随机选择2个规模羊场和5个养殖户进行问卷调查(见附表3),了解小反刍兽疫免疫情况、羊群饲养管理情况等。

(2)现场调查。县级每半年采集血清、鼻腔或眼拭子样品至少120份,进行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

4.组织实施

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抗体检测,各乡镇畜牧站负责协助开展样品采集、问卷调查实施工作。同时协助国家、省、市在我县开展小反刍兽疫调查和样品采集准备工作。

(三)免疫无口蹄疫区调查

1.目的

了解无疫区内易感动物的养殖和分布情况,掌握无疫区口蹄疫发生规律,科学判断口蹄疫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系统评估口蹄疫流行状况和防控效果,提升口蹄疫预测预警、风险防范、应急处置能力和防控水平。

2.范围

无疫区、保护区全境。

3.方法与内容

(1)常规调查。每月进行一次,每次至少调查2个乡(镇)、每个乡(镇)至少抽查2个村,每村至少调查5个口蹄疫易感牲畜养殖户(被调查户同时饲养其他动物一并填表)。各县(市、区)依据辖区口蹄疫易感牲畜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现有数量拟定月度调查数量,全年实现全覆盖。如果该月开展专项调查可不在进行常规调查。口蹄疫易感牲畜养殖户、养殖场常规流行病学调查表见附表4,屠宰场、交易市场调查表见专项调查表。

(2)专项调查。每半年开展一次。每次随机抽查2个乡(镇)4个村10个口蹄疫易感牲畜养殖户。每次调查口蹄疫易感牲畜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数量要不少于辖区内该畜种场所总量的半数。每次随机采集血清样品60份进行抗体检测。每次随机采集30份口蹄疫易感牲畜血清样品进行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被检测样品要覆盖口蹄疫所有易感动物。口蹄疫易感牲畜养殖场、养殖户、屠宰场、交易市场调查表,见附表5-8。

(3)3abc抗体阳性畜流调排查。要及时对3abc抗体阳性畜及同群畜要采取限制移动等措施,并对阳性畜及同群畜开展动物卫生状况调查,见附表9。

(4)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怀疑或确认发生口蹄疫疫情时,根据本方案要求,启动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口蹄疫易感牲畜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见附表10-12。

(四)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呼吸道合胞体病专题调查

1.目的

掌握我县牛饲养量相对较大区域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流行情况,科学评估发病风险。

2.范围

县十四个乡镇。

3.方法与内容

(1)问卷调查。了解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呼吸道合胞体等牛病免疫和感染情况,被调查场户牛调入调出情况,填写调查表(见附表13)。

(2)现场调查。县域内随机选择规模化牛场和自然村各不少于2个,以掌握流行率的方式在95%置信水平、30%预期流行率、8%可接受误差的情况下采集分离牛血清100份(每份血清不少于1.5ml)同步采集棉拭子,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牛呼吸道合胞体抗体检测。

4.组织实施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检测工作。相关乡镇协助做好样品采集和问卷调查工作。

五、动物疫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一)范围界定。怀疑或确认发生以下情况时,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启动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填报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

1.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狂犬病;

2.疯牛病、痒病、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

3.牛瘟、牛肺疫等已消灭疫病再次发生;

4.猪瘟、新城疫、布病、结核病、蓝舌病等主要动物疫病发病率或流行特征出现异常变化;

5.较短时间内出现导致较大数量动物发病或死亡,且蔓延较快疫病,或怀疑为新发病的;

6.其他需要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的情况。

(二)工作程序。

1.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疑似紧急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核实信息,进行初步调查确认,并按规定逐级上报疫情。

2.现场调查人员进一步核实情况后,参照相应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采集有关信息,填写调查表。

3.现场调查人员应根据调查获取的信息,描述动物疫情现状(空间、时间、群间分布等),分析疫病来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形成调查评估报告。怀疑疫情扩散时,应在高风险地区开展追踪调查。

4.省、市级专家组负责对现场调查人员形成的调查评估报告及其结论进行审核。

上一篇:关于七夕的诗句范文下一篇:开学了日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