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论文范文

2023-03-05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引入对于商务英语教学是一个极大挑战,同时是一个值得进行深层次研究的课题。SWOT分析法的应用有助于更客观地剖析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商务英语教学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利与弊,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商务英语教学的手段与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SWOT分析法 信息技术 商务英语 自我主体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互动技术的不断发展,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灵活、便捷。在百度搜索上输入关键词“学英语、无师”,搜索结果共有约425,000个相关内容;输入“英语自学软件”,相关搜索结果更是达到令人吃惊的7,690,000个。环顾市场,各种所谓的英语翻译软件、写作软件、人机对话口语软件等学习“神器”比比皆是、琳琅满目。而与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语言学习产品市场欣欣向荣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2013年6月,麦可思公司发布《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红黄绿牌”专业榜单。在本科类的红牌专业榜中,英语专业赫然可见;在专科类黄牌专业榜中,又可以清晰地看见商务英语专业的踪影。这一调查结果与2011、2012年基本相同。社会上,“英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终将消亡”、“英语学习软件必然取代英语教师”等观点甚嚣尘上。诚然这些观点有其偏颇的一面,但基于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互动技术的语言教学对于传统语言教学,特别是商务英语教学产生的冲击是不容回避的;造成的影响也值得深思。SWOT分析法的应用将有利于更深入地审视信息技术对于商务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遇、化解威胁,使商务英语教学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断改革、发展和提高。

二、关于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随着对SWOT分析法作为一种战略决策的研究不断深入,该分析法近年来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方面得到了应用。从个体微观企业到国家发展战略决策、从个人的发展规划到国民文化素质建设、从经济政策的制定到教育制度的改革,SWOT分析方法均为最终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运用SWOT分析法有助于客观看待发展过程中的内部因素(SW)和外部因素(OT)所发挥的作用,从而寻找积极、有利的因素加以利用素,对负面、不利的因素加以控制或规避,并发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最佳解决方案,明确发展方向,从而最终实现发展目标,取得最佳结果。

三、通过SWOT分析法看待信息技术对于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

1.Strength——资源的丰富、手段的多元、情景的仿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材上的资源远远无法满足学生对于知识多样化的需求,也无法达到社会对于人才复合型素质的要求。同时,教材编写和出版的周期性原因导致教材内容的滞后性,这种情况往往造成所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的问题,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商务世界瞬息万变,新事物、新理论、新术语无时无刻地涌现,保持与世界发展同步十分重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迅捷地得到最新的商务信息及商务动态,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目标要求,利用这些信息和资源对教材进行弥补、取舍,使课堂内容更丰富,更能满足学生实际需要。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任务式教学法的深入开展,使教学更加实用、更具针对性。根据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1996)在她的专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所提出的TBLT(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基于任务的语言教学)理论,商务英语教学应使学生在实际任务中了解工作环境,明确岗位职责,同时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纵观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益成为开展日常工作的必备手段,语言交流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考量一个大学毕业生是否具有合格素质的重要标准。信息技术、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结合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一大亮点,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使教学成果能够更直接地反映于社会实践。

互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学营造了更加真实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以SimTrade实习实训平台软件为例,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互动技术依托互联网建立几近真实的虚拟工作环境,直接开展仿真工作,亲身体验商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感受实际工作中风险和乐趣。这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方面的转变,有助于转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构建E+C的学习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以现代化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2.Weakness——因材施教的优势无法体现,教师的作用大幅度削弱,情感培养缺失

过度依赖依托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教育手段容易导致对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忽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式”教学组织形式是当代教育界公认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引领下,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互动多媒体技术进行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才能实现实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需施教的教育目标。如果盲目地依赖于高科技工具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高科技手段再現出来,那么教师会成为高科技的奴隶,起到“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造成“以机代教”的不良效果,反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视听代替语言交流,人际双向交流被人“机”单向交流代替。信息时代的学习软件、教学工具集声音、画面、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学习的兴趣。但是“依托”与“依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语言学科,必须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量的交流才能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计算机多媒体尽管是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但由于缺乏自然语言,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手段,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客观上限制了学生思维,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信息技术容易造成学生情感教育的缺失,從而阻碍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一个合格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特征是:语言水平到位、专业知识完备、工作技能扎实、职业素质出色。人机交互式的语言学习模式容易造成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大幅度减少,因而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情感投入也随之锐减。实践证明,教师的情感教育在人才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中起到极大的作用。仅仅依靠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进行教学不可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职场人和社会人。

3.Opportunity——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工程的启动为信息技术与商务英语教学的结合提供了契机

进入新世纪后,基于现代化职业教育手段的需要及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成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关注的重点、热点。201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文件明确提出,精品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目标,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这项工程旨在依托开放性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多媒体技术,将课程的服范围从学校扩展到社会,从面对面的教学方式,扩展到远程的教学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实现教学理念和高校服务功能的转型。这项工程的关键目的是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这项工程的建设不但对教学手段革新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为教学理念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丰富了教学手段。如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间的关系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当前信息技术教育背景下,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技术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引入,强化学生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方法与观念,从而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方式,真正产生高效互动、有魅力的课堂与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正在或即将从事的商务领域专业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从一个主题跳转到另一个主题,从一个概念跳到相关演示,灵活地在各知识节点上自由浏览。这种探究式和个性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自控性得到提高,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平台,利用高新技术从而实现学生与计算机交互,学生与老师交互,学生与学生交互的多向互动教学方式,交际法教学手段得到充分、有效的应用。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推进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多媒体技术、网络平台技术等信息技术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引入,不但使课堂教学的组织更多元化,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式”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更主要的是创建了研究性自主学习模式,延伸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学生语言水平上的差异、学习习惯上的差异,导致其学习特征上的不同,从而造成其多元性的学习需求。传统授课中“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必须加以转变,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需施教的要求就更加突出与迫切。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喜欢和学习目的获取丰富学习资源,而不拘泥于课堂中、教材上的有限信息。丰富的拓展资源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吸收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从而实现语言能力提高、专业知识增长、工作能力培养三方面的目标。同时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信息分享、经验交流和答疑释惑,从而建立“授课点精华,自学是重点”的交互式教学模式。

4.Threat—所谓的“威胁”其实是对教师与学生提出的挑战

信息技术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出身于语言教学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对商务英语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能力都提出了新的威胁,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对于师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必然会被时代抛弃。200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Punya Mishra和Matthew J.Koehler提出的关于技术、学科内容和一般教学法相互关系的教师知识理论框架,这一理论框架为专业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对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借鉴。2006年,两人在《技术教学内容知识:教师知识的一种全新框架》一文中,明确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专业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即TPACK知识(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框架。TPACK是一种将信息技术融入于学科教学法知识体系,为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优质教学奠定了基础,创造性地将信息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三种关键知识整合成为有机整体。TPACK知识框架是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运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技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拓展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更好地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断发展。专业教师不仅是系统知识的传授者,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管理者、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同时要成为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开发者。具体到商务英语的专业教师重点应做好三点知识的融合,即:信息技术、语言应用和商务业务的融合,培养教师进行信息化语言教学的能力、信息化业务训练的能力及英语环境下开展商务工作的能力。

信息技术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对于专业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课题,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巨大挑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是在新的环境下,学生需要回答的问题。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作为学习主体,对于自我主体意识的激发成为了左右自身发展的关键。自我主体意识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主体意识是保持学习热情的重要因素,是保障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内在动力,而学生自我主体意识的提升需要重点解决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两方面的问题。所谓“自主性”是指;由于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大量引入使得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双主式”的教学模式得以确立。面对丰富、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思考探索,主动发现,信息技术成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和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学生有了更大自主选择权。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进行交流,选择对自己有益的、自身需要的资源用以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自身能力。所谓“自觉性”是指:学生容易在面对丰富、多元的信息时迷失学习重点,这时除了教师应给予必要指导外,更需要学生发挥自觉性关注学习重点,排除不必要信息的干扰;同时,在新型技术大量引入教学的初期,面对丰富的资源与信息,必然会在短时期内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然而随着大量信息带来的新鲜感的逐渐消退,学习效果必然有所减弱,所以为保持学习效果的持续强化,也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自觉性;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自觉协调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两者的关系也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任何一个方面的忽略多无法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自主性是自我主体意识确立的前提,自律性是自我主体意识确立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如何正确地在学习中坚持这两个方面是学生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

四、结语

基于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互动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商务英语教学构建了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教学平台,教育资源在这个平台上得到交流与互动,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在这个平台上得以形成和实践。诚然如同一切新兴事物的产生一样,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特别是商务英语教学,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震动与冲击,其中不免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但信息技术的引入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SWOT分析法全面地看待其得与失,理性评判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其时空不限性、资源共享性、实时交互性和虚拟性等优势应用于教学实践,这对于商务英语教学手段与理念的优化,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与发展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教高[2012]1号.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

[2]教高廳[2012]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Z].

[3]鲍文.多媒体、网络技术下的国际商务英语教学原则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446-447.

[4]顾小清.主题学习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用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5.

[5]李美凤,李艺.TPCK:整合技术的教师专业知识新框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74-78.

[6]李群.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J].理论月刊,2006,(6):87-89.

[7]张淑琴.提高力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教育研究,2011(6).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高校英语专业语音教学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口语能力作为目标,但高校语音教学模式存在不足,需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工作。本文结合建构主义的内涵,对语音教学现状进行总结,然后提出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目的是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为广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语音教学质量。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英语专业教学    语音教学

在语言教学中,语音课程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如果学生拥有规范的、自然的语音、语调,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英语专业中,语音是一项基础的能力课程,是学生增强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对此,教师可以将建构主义理论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学意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英语专业语音教学效果。

一、建构主义内涵浅析

建构主义属于学习知识的理论,更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在该理念中,学生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生成全新的理解、意义。这一过程应该在社会文化环境、互动中完成。建构主义的提出、应用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与以往的教学思想、学习理论迥异,还高度关注教学设计的意义。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可以形成更加完善、科学的学习体系、教学理论,基于此可以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建构主义为视角,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主动者,而教师则充分发挥促进、帮助、指导的作用[1]。

与此同时,媒体技术成为学生在学习中会话、交流、协作、学习的主要工具,是学生探索学习的新途径。由此可以发现,教材(媒体)、学生、教师、场合之间与以往教学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在这一前提下相互作用,具有更加紧密的关系。同时,这些关系与作用具有明确、清楚的特点,与建构主义模式相吻合,成为学生获取更多知识、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全新方式。因此,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将建构主义思想贯彻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对以往教学的创新,弥补存在的不足,为学生构建更加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高校英语专业语音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与方法存在不足

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语音教学是最为主要的内容,与学生的交际能力、口语能力存在紧密关系。因此,教师要更加重视,将恰当的教学方式、理念应用在其中。从当前情况看,教师受以往思想的影响,教学方法存在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音教学的整体效果。具体而言,部分高校英语专业在大一第一学期便开设语音教学课程。如果从表面角度分析,能够发现高校重视语音课程内容。但实际,在语音教学中高度重视理论知识内容,忽略学生实践方面能力的提升,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语音教学目标[2]。

除此之外,英语专业的语音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学生的语言能力需要长期锻炼、积累及反复的实践形成。只有如此,才能夯实基础并提高能力。然而,高校在开展语音教学的过程中,课时安排相对较少。即使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局限于基础知识的介绍,包括节奏、弱读、重音、音标等。由此发现,高校英语专业的语音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化现象,未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身交际能力、沟通能力、语音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在英语方面的综合能力明显降低,难以形成具有系统性的英语专业知识体系,甚至会挫伤学习主动性,对于课程的推进形成阻礙。

(二)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低

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参加语音课程的过程中,积极性相对较低,不会主动配合教师完成课程内容学习、训练。以建构主义理念为背景,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这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吻合。也就是说,对学生予以尊重,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在设置英语专业语言课程的过程中,课时数量、比例较低。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以教材为基础,未充分考虑学生兴趣、个性差异等因素,难以将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指导体系融入训练中。

因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加语音学习,难以形成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不仅学生的语音能力难以提高,反而使其产生畏难心理、厌倦心理。一旦发生此种现象,便难以实现教学目标,还会对学生日后长久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形成恶性循环,甚至会形成自暴自弃的心态,放弃学习与英语相关的知识,降低英语专业教学质量与效率,对于高校形象也会产生诸多影响。高校英语专业在开展语音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建构主义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恰当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其作为前提,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语音教学,转变以往语音教学模式,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建构主义视域下的高校英语专业语音教学改革路径

由于高校英语专业在语音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将建构主义思想应用在其中。也就是说,高校应该对语音教学进行彻底的改革,将学生作为核心提高语音的合理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提高语音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深化高校英语专业语音教学的意义。

(一)合理制定语音教学目标

在语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这一前提下,制定合理的语音教学目标,将其作为方向,制订教学计划,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对基础语音教学知识予以重视,只有规范且自然的语音、语调,才能为后续英语交际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不能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在高校英语专业中,语音课程属于必修课之一。教学目标是确保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同时使其提高语言能力,并培养大学生读、写、听等方面的交际能力[3]。

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标准、正确的英语发音方式,调整学生发音的语调、规律与节奏,让学生使用得体的英语语音表达情感。只有如此,才能切实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课程推进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完成基础知识讲解以后,鼓励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讨论或者设计讨论主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通过这种方式,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融入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到实践、理论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主动参与学习、训练,提高语音能力,对于日后参加英语口语交际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重视语言教学实践训练

基于建构主义,在语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实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确保语音教学顺利进行。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开展语音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语言教学实践训练的重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此种方式可以实现对学生语音能力的检验,为教师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方案指引方向,同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主动参与课程教学。英语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以语音练习为主的实践活动,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帮助学生体验语音学习的趣味,为其参加课程学習注入动力。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学唱英文歌、说英语绕口令或者模仿电影中经典的对白等。此种方式能够创新以往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除此之外,在日常校园活动中,英语专业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语音实践活动。例如:举办英文歌曲大赛、电影配音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实践锻炼的机会与平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夯实语音知识的基础,还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从而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并提高综合素养,优化实践训练在语音教学中的比例,充分展现建构主义的价值[4]。

(三)实现多媒体资源的利用

在新时期教学中,多媒体资源已经广泛应用在课程教学中。此种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料,拓宽眼界,对于调动主动性、提高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以建构主义为前提,高校英语专业在开展语音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情景氛围,并保障教学内容的指引性与真实性,同时将具有创新意味的方法落实在课程教学中。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将多媒体技术作为前提,实现对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

由于印刷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思维形成限制,而将多媒体应用在教学中可以最大限度发挥网络资源的价值,拓展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与语音教学训练相关的知识。例如:在语音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学生很难理解与掌握,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之相关的动画口型,使学生可以结合动画口型对自身语音进行调整,弥补教师在课程讲解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掌握课程中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实现语音交际能力与语音训练的融合。将建构主义应用在语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个体差异为前提,实现对网络资源的运用,积极构建语音室自主学习系统,鼓励学生自主预习、学习、复习,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结合建构主义的内涵可以发现,将其作为前提开展语音教学改革工作,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有效弥补当前教学方式的不足。基于此,教师可以提高教学目标制定的准确性,为学生提供更多语音实践训练的机会。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能够提高语音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莉,张锦辉.基于情感因素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语音学习调查研究——以德州学院为例[J].新西部,2019(17):83-84.

[2]宋宗伟.基于课堂与实训一体化的商务英语专业语音教学——以滨州学院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3):166-167,172.

[3]金晓琳.关于大学英语专业语音课程的多模态化教学[J].文教资料,2018(15):212-213.

[4]赵稳稳.洋腔洋调,惟妙惟肖——将英语趣配音软件应用于英语专业语音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海外英语,2018(09):44-45.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一、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成为一种趋势

今年8月,在深圳举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66个国家和地区的162所高校校长就“21世纪大学的新使命与人才培养”这一主题达成了四项共识,其中第一项内容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国际化人才培养成为各国政府和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对应而言,我国高校会计专业今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笔者认为,国际化会计人才将是我国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会计人才类型,这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对会计人才实际需求所决定的,各类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这一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会计教学工作。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形成对各类会计人才的大量需求。具有关统计,近五年来,社会对会计类人员的需求量一直处于我国各类人才需求量的前10位。与此同时,随着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会计专业的招生和毕业人数也在节节攀升,年均增长率达30%左右,总体就业率基本保持在约80%。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高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的会计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且呈现出一种供大于求的局面。但另一方面,会计人才的供求存在结构上不平衡的特点,普通会计人才的供应数量能够满足甚至超过社会实际需要,而熟悉国际会计准则、专业惯例且精通外语(主要是英语)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出现严重的短缺。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源于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具体表现在越来越多的进出口企业、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着日益增长的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及其他国际经济往来活动。这些涉外经济业务只有国际化会计人才才能胜任,可以顺利完成有关的专业性工作。因此,培养熟悉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国际会计准则、国际惯例,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会计人才是今后各高校会计专业教学的重点。

二、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对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要求

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在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让学生使用英语掌握崭新、先进的专业信息和知识,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专业应用和交流能力。笔者所指的“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既包括旨在培养学生专业语言能力的专业英语教学,也包括以英语语言能力为基础、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双语教学。前者侧重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英语术语、词汇和表达,后者强调以英语为工具完成会计理论与业务能力的学习。目前在我国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同时存在以上这两类形式,但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由于专业双语教学兼有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的双向要求和目的,必将成为今后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为实现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目标的需要,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应明确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专业知识的掌握

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一般涉及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语语言国家)基础性和先进性的专业理论和实务经验内容,使学生接触和学习到成熟、前沿的会计专业知识体系,达到熟悉国内外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异同,具备从事国际化会计工作的知识结构的目的。具体而言,表现为应用于会计基础工作与管理工作中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税法、经济法、管理会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内容,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和惯例等会计实务工作规则。

(二)专业技能的应用

在学习和掌握以英语为载体的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还应培养学生较强的以英语为工具的会计业务操作能力,使其胜任不同层次和要求的国际化会计工作的需要。这些专业技能包括:初级国际化会计人才应具备的日常会计核算、税务处理及一般财务管理等基本业务工作能力,中高级国际化会计人才应具备的财务分析与预测、筹资投资决策、内部审计、战略规划、标准制定和计划、资本运作等领导管理性业务工作能力。

三、目前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时安排少,教学内容简单

从目前我国各类高校实施的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来看,所开设的不论是以培养学生专业语言应用能力为目的的专业英语课程,还是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专业双语课程,都存在教学课时较少的问题。会计英语作为典型的会计专业英语课程,在多数开设的院校中都是专业选修课,一般只开一学期,最多一学年,课时量通常每周2学时,内容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广但深度不够。由于时间和内容的限制,很多学校的专业英语教学蜻蜓点水、味同鸡肋,无法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会计专业双语课程(如西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等课程)在本科类院校开设比例较大,相对汉语授课的专业课而言,难度明显提高,但多数学校的课时安排和原来汉语授课时数相同。这一状况迫使教师不得不通过减少教学内容和降低教学要求来应对,从而导致不能达到预期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师资缺乏

虽然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以英语为教学语言形式,但本质上是完成专业内容的教学任务,所以要求教师应该是具有一定学历的科班出身或者具有足够胜任的专业素质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英语。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师资中身怀“双技”的教师比例很少,这一状况成为限制和阻碍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开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大软肋。对此,很多高校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培养和改善师资力量,但在一定时期内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师资不足或相对不足的状况仍然会存在。

(三)考核方式单一

当前高校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考核与其他汉语授课的专业教学考核基本相同,侧重于采用试卷考试形式。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30%左右,通常由出勤、作业、小测试和课堂表现等情况综合考核确定。期末考试试题往往是对具体专业内容的测试,通常需要由教师事先提供较规范的标准化参考答案。这种传统的考核模式往往导致学生平时没有学习压力和动力,不重视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而只专注为应对期末考试的“临时抱佛脚式突击学习”,学生学习的全面效果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难以有效合理地进行考核。

四、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规划

(一)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是会计专业教学的总体目标,但由于国际化会计人才具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各高校自身定位和综合实力存在差异的原因,所以在制定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时,必须结合以上因素来考虑。对于一般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讲,培养初、中级国际化会计人才是其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学生在涉外会计活动和工作中获取会计信息、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和熟悉一般财务管理事务、完成基本管理工作的专业操作能力,以及善于接受和运用新的知识、具有较强自学进取精神的专业发展能力。具体应涵盖以下三方面:第一,掌握会计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能够在工作中的各种环境下(口头及笔头)熟练运用;第二,能够使用英语独立及协作完成各项会计专业操作和管理工作;第三,能够对英语文献、资料及数据进行正确的理解、翻译及转化,对不断获取最新专业信息和知识充满信心和兴趣。以上

具体目标在实际应用时,还需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和未来职业规划需求,有针对性地再加以细化。例如,分层次开展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院校就可以将针对较低层次水平学生的教学目标适当予以降低、缩小。因为这类学生通常本身英语水平较差,对英语没有兴趣,未来也没有意愿从事涉外会计活动和工作。倘若教学对象的条件相反,相应的教学目标则要适当提高。

(二)增加课时数量,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根据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实际难度和教学目标要求,必须适当增加教学课时数量。对于意在培养学生专业语言能力的会计英语教学,要想学生较为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会计专业资料信息的阅读、翻译、书面及口头表达,应该在学生完成大学基础英语的学习之后不间断地进行。考虑到大多数院校会在最后一个学期主要安排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任务,所以会计英语教学至少要维持三个连续的学期,并且每学期的课时不得少于2学时。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完成较全面的专业语言技能训练。在教学内容上,开始阶段主要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专业术语、概念,使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进行一般专业交流与沟通,完成简单的账务核算和报表编制;后续阶段逐步细化、深化专业内容,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完成各项具体的会计专业技能,如外币业务核算、进出口核算、财务分析和决策分析等。

另一类以英语语言能力为基础、目的为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会计双语教学,由于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使用内容丰富、信息量巨大的原版教材完成学习,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接受难度比同类的中文课程教学要高出许多。要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原版教材中先进、丰富的专业内容,需要将此类教学的课时比同类的中文专业教学增加一半以上。否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用在英文专业词汇、表达的解释说明时间必然会侵蚀、挤占随后专业知识讲解的过程,致使教师不能充分地完成预订的教学任务。在会计双语教学内容上,笔者认为应体现其新颖、先进和丰富的特点,要将国外专业领域内独特的思维方式、创新的知识结构和充分的信息资源尽可能地向学生进行介绍、传授,这些正是国内与之存在显著差距、最需要我们予以学习的地方。

(三)多渠道保证师资水平

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效果与师资质量密切相关,所以如何建立一支满足教学需要的会计专业英语师资队伍是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关键。总的来看,高校的师资主要采取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种培养方式。从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普遍性来看,通过各高校内部培养是能够解决师资缺乏的首要途径。学校首先应制定、实施有关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激励政策和措施,激发、树立专业教师从事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强烈意愿和坚定信念,使教师自己产生投入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强大动力。这样能够保证学校有足够的培养对象,利于从中择优而选。其次,学校应为专业素养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创造和提供各种提高英语水平及教学能力的机会,如派遣教师到国内各外语大学进行一段时间的英语培训、或直接去国外大学做访问交流。再次,学校要为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保障教学顺利进行。如配备特定的多媒体教室、设备及软件、丰富且形式多样的外文专业资料和文献等。

另一方面,各高校也可以从外部引进所需的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师资。方式之一,学校可以吸引专业对口的海外留学人才充实会计专业英语教学队伍。据有关统计,2010年我国留学回国人数达13.5万人,留学专业集中在经济管理类的占总数的59%,具有硕士学位的占一半以上。面对这一类重要的人力资源,学校可以选择该群体中既有相应国外文凭又有一定国外工作背景的“海归”作为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他们不仅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英语水平,而且具有国际视野、专业能力较强,熟悉会计工作的国际惯例和规则,一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需要。方式之二,学校可以通过院校之间合作的方式补充所需的会计专业英语教师。在这种方式下,师资条件较好的学校往往是帮助者的角色,在保证自身教学需要的基础上,为师资缺乏的学校提供或协助培养其师资力量。方式之三,学校还可以通过校企之间合作的方式,将跨国公司、外资企业等涉外单位、组织中的会计专业人士作为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师资的有力补充。这些人员一般英语应用能力强、会计专业技能实用且工作经验丰富,如果能聘请他们以兼职的身份到高校进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改革考核方式

教学的考核方式不仅能够体现专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而且还能有效引导学生选择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要达到培养胜任涉外经济活动中各类会计工作的国际化会计人才的目标,必须注重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察。而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绝对不是一张期末考试试卷就能证明的。笔者认为,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考核应更重视学生平时学习效果的评定,加大考核的分量和难度,平时成绩应该占总成绩的一半或以上,成绩评定需采用作业、小测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操、出勤等多种具体考核方式综合给出。灵活丰富的平时成绩考核方式在令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产生足够的学习压力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保持充分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并且考核方式强调学生使用英语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系统运用和实践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完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另一方面,期末考试的形式虽然不宜取消,但是在考试的内容上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革,减少标准化答案的试题比例,增加考核学生综合专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非标准化答案的题目。总之,注重国际化会计人才所需专业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和检验的考核方式才是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许家林.现代会计理论与会计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贺宏.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中外比较[J].教育与职业,2011(5).

[3]杨亚西,刘跃,余杰.会计人才需求调查及对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0(8).

[4]何华.关于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的思考[J].教书育人,2010(9).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工商管理学院与辽宁汇商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建设,成立电子商务校企合作订单班,合作班以共同进行人才培养为抓手,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本文为了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岗位群的建立与研究。

关键词:产交融和;校企合作;岗位群的建立;区域经济发展

一、实施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近年来,工商管理学院主动与企业对接,建立校企共同体,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多元育人模式,践行企业订单班。

二、主要做法

以需求为导向,从学校和专业群层面构建项目有保障、合作有目标、实施有监督、结果有评价的机制是“双师协同、课程融合、工学结合”的新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的基本保障。

(一)职业岗位(群)分析

“双师协同、课程融合、工学结合”及“企业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电商企业、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总结出电商企业对高职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的典型特征;同时结合对本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信息跟踪,对专业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归纳,从首岗定位,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发展角度,明确首崗主要为网络推广专员或新媒体运营专员,一级发展岗位为网店运营主管,二级发展岗为网店运营经理。如表1所示。

(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岗位群岗位模拟工作室)

联合辽宁汇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电子商务集“产、学、研、创于一体的校内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训中心。包括商业摄影实训室、直播实训室、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等,在提供相关实战型实习岗位的同时,将东北大妈等企业项目直接引入实训中心,安排一线企业专业进行学徒式指导,实现学生从教学实训到企业真实顶岗到就业的无缝衔接。

三、岗位群的建立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应用效果

1.教学改革效果显著,学生受益面广。

“双师协同、课程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施以来,显著提升了学生专业技能实践和创新能力,在近期举办的省、市、校技能大赛或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等名次。

2.人才培养成效明显,教学质量高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100%,电子商务专业连续五年就业率超过90%,专业对口率也逐年提升。2020年获辽阳市及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20年获全国跨境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三等奖,2019年获辽宁省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二等奖。毕业生毕业后职业发展空间大,薪资水平较同等学历的其他专业学生高。

课题来源: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 2020-2021 年度课题《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能力研究》,课题编号:LZY20608 ,主持人:郑连弟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信函 文体特征 翻译

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而英语又是国际语言,因此英语商务信函的写作及翻译就显得尤其重要。

对于商人来说 ,时间就是金钱。他们每天要处理大量的事情,时间宝贵,因此要求商务信函简洁明了,而不需要象文学作品那样讲究华丽的词藻和修辞。另一方面,商务上主要牵涉到利益关系,因此商务信函要求表述要准确完整,意思要清晰明了,内容要具体详实,否则,如果引起歧义或误解,就可能导致商业纠纷,甚至闹上法庭。另外,商务英语信函也需注意语气的礼貌,常常要体现对方本位(you-attitude)的心态。商人毕竟也是人,用语礼貌,注重礼节,措辞委婉,多从对方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可以营造一个友好和谐的氛围,对于业务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下面笔者将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论述商务英语信函的特征:

1 词汇

(1)用词较正式,通常用正式词代替普通词。商务英语属于正式的公函语体,因此在商务英语信函中常常用正式词代替普通词,以显示规范正式、公事公办的态度。如常用inform或advise取代tell。

We have pleasure in informing you that we can accept all the stipulations but the packing.

现欣然奉告,除了包装之外,我方接受所有的规定。

(2)使用大量的商业术语、缩略语。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中的一个分支,因此有其专业性,专业术语也比较多。商人又比较重视时间和效率,对于一些业内公认的单词或表达法通常使用缩略语以节省时间,而且也显得比较专业。如:表示价格条款的FOB(free on board离岸价格)等;表示支付方式的L/C(letter of credit信用证)等;表示单证方面的有C/O(certificate of origin产地证)等。

(3)一些普通词在商务英语中具有特殊意义。在商务英语中,有些普通词具有特殊的意义。例如, policy一词表示“政策”,但在商务英语中通常表示“保单”,open policy就表示“预约保单”,floating policy则表示“流动保单”。如下例: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of May 18 quoting your rate for an open policy of 30,000 pounds covering consignments on the routes named.

感谢你方5月18日来信,报来了承保上述航线货价30,000英镑货物预约保单的费率。

2 句法

2.1 使用大量的套语、固定句型

“社交套语是特定的语言社团在长期的风俗习惯中所凝练成的一些现成的、专为表达社交礼节用的公式化的套式(formula) ,英语称之为phatic communion(寒暄语) 。它在商务信函中十分常见。由于商务信函是商务往来的媒介,它决定了贸易双方能否建立友好的贸易关系和塑造良好的商业形象。因此,英汉商务信函均十分重视礼貌和文雅的原则,充分使用社交套语。”(陈冬纯,2002:92)例如:

(1)We acknowledge receipt of your letter. 贵函敬悉。

(2)You are requested to kindly look into the matter. 敬希查明。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商务英语中通常使用acknowledge,regret等较正式的词语,kindly等较客气礼貌的词,以及被动语态来体现庄重、礼貌的态度。

2.2 陈述句表示祈使意义

在贸易往来中,因买卖双方是平等的地位,而且要保持友好的合作氛围,所以在一方希望或要求另一方采取某个行为时,往往不用祈使句,而使用陈述句。如:

We shall be glad if you will issue an a/r open policy for 50,000 pounds to cover these shipments from our warehouse at the above address to port of destination.

如果你们能签发保额为50,000英镑的一切险预约保险单,对这几批货物从上述地址货仓至目的地港进行保险,我们将甚为欣慰。

3 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

纽马克把不同的文本按照其功能分为三类,即表达感情型(expressive);传递信息型(informative);劝说诱导型(vocative)。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信函以介绍及推销产品、价格谈判、确认包装、付款方式等方面的信息为主,因此属于传递信息型。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以准确传递原文的信息及语气为主要目的。

无论是英语的商务信函还是汉语的商务信函都包含大量的套语和固定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不适宜逐字逐句地翻译,而应当采取套译与直译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原文与译文在文风及语气方面的对等。

3.1 套译

在长期的贸易往来中,在商务贸易这个特定的社交社团里形成了大量的套语。要准确地翻译商务英语信函,必须对商务英语和商务汉语的套语都要熟悉。如当接到对方函件时,英语中一般使用的表达有:

(1)We have received your letter of...

(2)We acknowledge receipt of your letter。

汉语中也有意思相当的表达法,因此翻译成汉语时,可套译为:

(1) 贵方€兹盏睦春障ぁ?

(2) 贵函敬悉。

当通知对方事情时,英语中一般使用的表达有:

(1)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2)Please kindly note that …

翻译成汉语时,可套译为“特此奉告”、 “谨告知……”、“现欣然奉告……”等。

3.2 直译

汉译商务英语信函时,除了固定的表达法使用套译以外,其余的主要信息内容以直译为主。直译时应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注意分析从句之间或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的关系。在商务信函中,有时为了使句子意思表达准确完整,通常使用从句套从句的长句或者使用大量的修饰定语。这种情况下,应仔细理清从句与从句之间、定语与修饰语之间的关系,再进行翻译。例如:

Please arrange to send the consignment by road to London to be shipped by S.S. Western Star, due to sail for Sydney on June 25 and to load at No. 7 Dock as from the 20th, and ensure that all cases are clearly marked and numbered as shown in our official order.

请安排由公路将这批货运到伦敦,然后预备由“西方之星”轮承运。该船定于6月25日驶往悉尼,从6月20日起开始在第7号码头装货。同时,请确保所有的箱子都按正式订单的说明清楚地刷上标志和号码。

在这句话里,修饰语很多。要弄清楚其间的关系才能准确翻译。 “by road”, “ to London”, “to be shipped by S.S. Western Star”都是修饰consignment一词的,而 “due to sail for Sydney on June 25”和 “to load at No. 7 Dock as from the 20th” 则是修饰S.S. Western Star的, ensure是arrange的并列成分。弄清楚这些关系以后,翻译起来就轻松多了。

二是要注意翻译的准确性,尤其是专业术语的准确性。在商务交流这个语言社团里,很多表达法都是约定俗成,无法通过字面意思猜测出来的。这就需要平时多积累专业术语方面的知识。比如“开立信用证”是习惯的说法,如果将establish a L/C翻译成“建立信用证”就很不合适了。又如 “particular average”一词在保险业中表示“单独海损”,用来指船舶或某一批特定的货物意外地造成损失或损坏而由遭受损失的货主承担的损失。又如:

As requested, we have covered insurance for the shipment against WPA, TPND, SRCC and War Risk.

按照你方要求,我们已将货物投保水渍险、偷窃提货不着险、罢工、暴动、民变险和战争险。

以上例子,如果没有掌握WPA, TPND, SRCC, War Risk这些词的准确意思,翻译时将会一头雾水。

总之,翻译商务英语信函,一定要清楚了解英文和中文商务英语信函的文体特征,再对症下药进行翻译,才能被译语读者接受。

参考文献

[1]黄水乞.贸易书信范例(上下册) [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周立人.动态等值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国际商务研究,2000(1):59~63.

[3]郭智颖.外贸英语的文体特征及准确翻译[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0(12):112~114.

[4]陈冬纯.商贸翻译的若干问题探讨[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4):92~95.

[5]霍显斌,刘冰泉.英文商务E-mail 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原则[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1 (6):76~78.

[6]杜展.谈商务英语信函翻译的语体对等[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6):77~80.

上一篇:商务英语翻译论文下一篇:商务英语英文论文